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Tia
Tia

【选课思考】

    以下将从对度量的本质认识、对量感培养的思考两个方面,阐述我们的选课思考:

    一、追溯度量本质,落实核心素养目标

    度量是数学的本质,是人创造出来的数学语言,是人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工具。几乎所有度量单位的产生和发展都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承载了度量单位由多元到统一,由粗略到精细的发展过程。

    《课桌有多长》一课是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测量部分的内容,从知识的角度看,这是小学阶段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是一节 “种子课”,是对建立 “量” 的标准的初体验,是首次建立度量单位的模型;从教材内容看,编排呈螺旋上升分布,体现出量感的培养是一个渐进性的逐渐发展的过程。“测量” 单元是学生初次接触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课桌有多长一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度量单位,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把培养 “量感” 作为重点目标,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 

    二、探索有效学习方式,寻找量感生长路径

    量感是一种对量与计量的感觉和能力,是空间观念在测量领域的精细化和具象化。由于 “量” 的概念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学生虽然已有比较物体长短的经验和基础,但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这给 “量” 的理解与感悟带来了困难。

    史宁中教授说过,世界上很多东西不可传递,只能靠亲身经历。测量单位是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只有让学生经历测量单位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全身感官参与体验,从多角度采用多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充分积累有效的数学经验,才能形成清晰的单位观念。这正符合 2011 版课标在第一学段提出的要求:“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

    大量的、丰富的操作活动,是否能促进学生量感的培养,学生量感培养的路径究竟是什么?作为量感的启蒙课,《课桌有多长》无疑是最为适合学生参与并深度体验的一节课。

    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下,《课桌有多长》一课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线。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02:40 · PVG 10:40 · LAX 19:40 · JFK 22:40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