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
我是黑龙江大庆基地的白季老师,非常荣幸能作为黑龙江大庆基地的教师代表参加 “第十六届基地教学设计和课堂展示” 活动。感谢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课程工作室的各位专家、领导们为我们搭建的展示、研讨、交流以及促进专业发展的成长平台。我将与团队中的李晶老师、李清莹老师和郭丽丽老师一起研究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课桌有多长》一课,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参考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教参、微课,紧紧围绕本次大会主题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来认真钻研、精心设计并实施本节课。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和老师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会认真阅读、思考每一位老师的点评,不断学习、实践和反思。
最后预祝本届新世纪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圆满成功,祝各位参赛老师取得好成绩!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786#r_74623
【选课思考】https://bbs.xsj21.com/t/1786#r_74625
【教学设计(初稿)】https://bbs.xsj21.com/t/1786#r_74626
【教学设计(初稿)研讨】https://bbs.xsj21.com/t/1786#r_76939
【教学设计(初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786#r_76945
【教学设计(二稿)】https://bbs.xsj21.com/t/1786#r_79027
【教学设计(二稿)研讨】https://bbs.xsj21.com/t/1786?p=3#r_85616
【教学设计(二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786?p=3#r_85643
【教学设计(三稿)】https://bbs.xsj21.com/t/1786#r_85644
【教学设计(三稿)研讨】https://bbs.xsj21.com/t/1786?p=3#r_95680
【教学设计(三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786?p=3#r_95682
【教学设计(四稿)】https://bbs.xsj21.com/t/1786?p=3#r_95957
【教学设计(四稿)研讨】https://bbs.xsj21.com/t/1786#r_97214
【教学设计(四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786#r_97215
【教学设计(终稿)】https://bbs.xsj21.com/t/1786#r_97216
选课思考:
史宁中教授在《度量单位的本质及小学数学教学》中指出:“度量的本质在于表现事物某些指标的顺序,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认识世界进而认识现实世界的工具,在小学数学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应当利用与发展学生的先天本能 (对数量多少的感知和对距离远近的感知) 和特殊能力(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分清两类度量的本质特征,构建合适的教学方法,包括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和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度量单位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数感,形成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
郑毓信教授认为,数感类似于 “语感”、“方向感” 等词语,代表一种能力,但又含有一种 “直感” 的含义,是对某种特定现象或属性具有很高的敏感程度,数感可以理解为对于数字(量)的敏感及鉴别能力。因此量感也是一种能力,对量的一种感悟力。何为量感?“量感” 指的是学生通过视觉或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轻重、厚薄等量态的感性认识。是对量的一种直觉和敏感性,是人们在实际情境中主动、自觉地理解并运用量的态度与意识。
张丹教授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中对于测量内容提到:一、在具体情境中,注重对所测量的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二、经历用不同方式进行测量的过程,体会量的意义。三、借助熟悉的事物体会测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四、选择适当的测量单位和测量工具进行测量,积累测量的经验。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积累选择测量单位和测量工具的经验,逐步加深对量的感悟力。
二上第六单元属于 “图形与几何” 领域 “测量” 中的内容,本单元思维框架:实践中理解测量的意义;认识 “厘米” 和 “米” 及其相互关系;使用尺子测量或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估测物体的长度。
通过史宁中、郑毓信、张丹教授对度量的阐述和对量感的理解,结合本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内容的解读分析,《课桌有多长》一课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对 “厘米” 这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清晰的表象。本节课借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创设了不同层次的活动。问题串一中呈现的是 “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 的情境, 借助上一节课的活动经验,再次让学生经历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虽然测量的是同一物体的长度,但量出的结果却不同。唤醒学生利用原有生活经验解决新问题,顺势引导学生体会建立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问题串二中观察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再借助尺子,认识 1 厘米,建立 1 厘米的正确表象。像刻度 0 到 1 之间的长度就是 1 厘米,通过不断地在尺子上看、找,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地长度观念。学生量感的培养一定要基于 “一个单位” 的多层次体验才能得以建构,通过多层次体验活动,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反复体验 “1 厘米”,在体验中获得对长度单位独特、准确的感受。问题串三、四呈现的是量一量,画一画,更是在操作中积累活动经验,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在这样生动、真实、易于操作的活动中,通过充分感知 —— 丰富表象 —— 领悟内涵过程,逐步体会厘米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在活动中建构厘米的表象,在应用中丰富厘米表象,体会度量的本质,发展学生量感能力。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初稿)
【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测量”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认识的厘米是小学数学学习的第一个计量单位,是在学生已经经历直接比较,到《教室有多长》运用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基础上,安排的运用标准单位测量的一节课,更是后序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及估测物体长度的基础。教材改变传统教学单纯认识长度单位的做法,利用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串,通过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丰富对测量工具、手段、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切实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的过程,动手操作中增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感悟。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的上册的 “比长短” 和上一节的自选单位测量。会用 “长、短、有几个什么那样长” 等词语来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本节课开始学习定量的方法,比较准确描述物体有多长。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虽然有些小,但对尺子并不陌生(每个学生必备文具),已经知道尺子可以画直直的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测量长度。但对 1 厘米有多长学生还是不是很清楚,还没形成表象,要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1 厘米有多长,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
【学习目标】
1.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学习重点】
认识 1 厘米,知道 1 厘米有多长,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习难点】
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课件,有刻度的直尺,1cm 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引入课题
谈话导入:课桌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奇思和妙想想知道班级里自己的课桌有多长?于是他们用刚刚学过的方法测量课桌有多长。
出示问题串一: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学生可能发现,所用测量工具不一样,继续追问:同样的课桌,怎样才能使测量结果一样呢?
为了便于交流,测量前要要有统一的标准作为度量单位。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中;结合已有经验,在辨析中使学生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动手操作 构建新知
1. 认识 1 厘米
活动一:看一看(认尺子)
出示问题串二:说一说,尺子上都有什么?
独立观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预设:数字、竖线、字母 cm
出示课件规范名称。cm 表示厘米,就是我们测量较短物体长度单位。
活动二:比一比(感知 1 厘米)
1 厘米是多长呢?刻度 0 到刻度 1 中间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拿出学具中的小棒猜一猜多长,并用手比一比;把小棒轻轻拿出观察两个手指之间的长度就是是 1 厘米;同桌之间做一做,比一比
活动三:想一想(表象 1 厘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尺子上刻度 0 到刻度 1 之间的长,1 厘米小棒的长,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度
活动四:找一找(应用 1 厘米)
①在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 1 厘米?
②我们身边或身体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 1 厘米? ③在尺子上找到其它厘米数吗?
【设计意图:通过看、比、想、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静态的 “1 厘米” 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变得 “生动”“鲜活” 起来,对 “厘米” 这个度量单位就会有多方面的理解和体验】
2. 测量物体的长度
活动一:出示问题串三:量一量铅笔有多长?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小结: 学生在操作中总结用尺子测量物体的一般方法
出示小熊测量图片、断尺测量困惑
全班辨析
活动二:量一量自己手掌宽度。
【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操作交流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小熊测量和断尺的设计让学生在辨析中掌握操作的要领,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巩固测量方法同时扩展身体中” 尺子” 的认识】
3. 再认尺子
尺子不仅可以画直直的线,还可以画出具体长度的线
出示问题串四:量一量,画一画
独立操作 51 页量线、画线
【设计意图:在量和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测量方法及对厘米的认识。】
通过自主操作交流学会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小熊测量和断尺的设计让学生在辨析中掌握操作的要领,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设计的活动非常精彩,然同学们对测量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教学设计初稿研讨
主讲人:白季
试讲班级:大庆市祥阁学校一年二班
试讲时间:2021.3.19 第三节
听课教师:王利(市教研员)、姚玺娟(教学校长)、卓敬敏(学科主任)刘学利(指导教师)、郭玉红(指导教师)、李晶(团队成员)、李清莹(团队成员)、郭丽丽(团队成员)
【研讨过程】
一、专家点评及建议
王利教研员:
1. 首先要准确把握教材特色
北师大版教材一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设计一些挑战性的问题和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家都非常清楚 “问题情境 —— 建立模型 —— 解释与应用” 是基本的教材叙述方式,也是北师大版教材最为突出的特点。教材以 “情境 + 问题串” 方式呈现每一节课的内容,因此我们老师一定要读懂教材的内容设置,读深、读透教材的编写建议,用好教材中的情境和问题串。白老师能在团队的帮助下,遵循教材编写的思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情境出发,展开教学。在授课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时间要充分,引导学生一步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增进学生对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理解。
2. 要恰当的使用微课资源
北师大数学工作室组织开发的微课 3.0 资源,集中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智慧结晶,微课资源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环境,是课堂教学有效的补充和拓展,要用好微课,选取适当的微课资源应用到课堂上。
3. 真正落实 “六清” 教学
“六清” 教学和史宁中教授论述核心素养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高度一致的。“六清” 教学最终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学生进入到思考数学本质的学习过程当中,让深度的学习能够真正的发生。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和验证的全过程。在 “六清” 教学落实的过程中,要避免贴标签现象,在课堂中真正发挥六清的作用和效果。
姚玺娟校长:
白老师要注意两个关键词 “学会”、“会学”,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已经会的内容不教,要和学生重点研究他们不会的内容,重点感知 1 厘米有多长。要听清楚学生的回答,有个学生说尺子不精准,应立即告诉学生,所有尺子都是按照统一标准制成的,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 1 厘米,这有利于学生理解 1 厘米是定长的属性。
卓敬敏主任:
本节课试讲用了 50 多分钟的时间,课堂上学生操作环节较多,时长也有些长。应该适当调整设计中的部分环节,例如学生的发现可以在课件中呈现,减少板书书写的时间。要注意数学语言的严密性,在学生找一找身边 1 厘米的环节中,学生说眼睛梁长 1 厘米,衣服上字母的宽度是 1 厘米,教师要注意纠正大约是 1 厘米,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二、团队成员点评及建议
刘学利老师:
我和卓老师想法相同,虽然四个问题串层层递进,但是应该调整部分环节的节奏,把练习也加进来,这样课堂呈现会更完整。
郭玉红老师:
在教学时,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多鼓励,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
李晶老师:
尺子尽量选择无图案无波浪线的,减少无关因素的干扰。展台背景选择有颜色的,避免反光看不清尺子。
郭丽丽老师:
给学生出示的学习要求尽可能简单明确,方便一年级学生的理解,教师可以给学生读学习要求。
李清莹老师:
在尺子上找 2 厘米、3 厘米,5 厘米的环节中,白老师要注意时间的把控,问题要明确可以节省时间。
教学设计初稿反思
1. 备学生,不够充分。
课前没有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没有提前进行第一课时教学,学生没有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导致整节课环节拖沓,学生虽然能在具体操作时测量出自己铅笔的长度,但是解释不清楚为什么连坏画中小熊的测量是错误的,没有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思考与动手操作层面比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弱了不少。加之对学情的不了解,引导不够精准,导致本节课后两个问题串的学习不到位。如何突破这一难点也是团队接下来重点研究的部分。
2. 备教材,不够深入。
本节课对于尺子的认识包括多个方面的细节,如刻度线的长短、数字的排列等,其中 1 厘米的长度是关键。要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1 厘米有多长,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讲课时怕时间不够用,我给与学生操作、感知的时间不足,这就导致在应用环节,学生找几厘米时频繁出错。因为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感受量感形成和发展的时间,学生在学习中就缺少了知识内化的过程。
3. 备教法,不够恰当。
知识从做中来,从实践中来。学生建立 1 厘米长的空间观念,从尺子上认识 1 厘米到脑子中想象 1 厘米,是两个不同的学习阶段,这是一个从观察到想象、从外部刺激到内部建构的过程。教师能做的就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促进学生完成这种建构。而我在教学时,有些操作的过程只是教学引子,想从学生的测量中引出讨论的话题,而不是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接下来的研究中,我要依托问题串,设计有效的活动,让学生自己观察、操作与想象,让他们自己通过做,达到学会的目标。
本节课我的两点困惑
1. 测量长度的本质是把所要测量的线段与直尺上的标准线段重合起来,如果学生能在直尺上清晰地找到不同长度地线段,测量长度地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因此认识几厘米地教学至关重要。我困惑在于在授课时如果老师引导学生依次找 2 厘米、3 厘米至 5 厘米,这样学生思考有序,课堂进程有序,但是有牵引学生思维地痕迹。如果老师直接问 “请同学们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到哪是 2 厘米长?从哪到哪是 3 厘米长?从哪到哪是 5 厘米长?” 这三个小问题一起问,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又是不小地难度,大部分学生直接思考最后一个问题,反而增加了学生感知、理解地难度。
2. 在 “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 这个环节,出现地问题是刚开学不到一个月,学生手中铅笔长度差不多、都很长,在测量地时候超出尺子的长度(15 厘米)并且测量时不能保证正好是整厘米数。如果把测量铅笔环节换成测量老师给准备的长短不一的整厘米长的小棒,在操作环节就会容易很多并节省相应的时间。这样改动降低了操作难度,但是也脱离了生活情境,也限制了学生估测意识的形成和估测能力的提高。
在接下来的试讲中,我会按照教研员及团队成员提出的具体意见,及时调整细节,全力以赴,抓住学生课堂的精彩生成,用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启发学生,让他们感受数学思考与探究所带来的乐趣。同时希望新世纪论坛的各位伙伴们能够和我们共同研讨,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本节课分清两类度量的本质特征,构建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并且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使得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感悟度量单位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数感,形成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
长度单位的建构,这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吴老师设置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层层递进,将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与孩子们喜欢的活动相融合,让孩子们有思考有感触。孩子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使他们对数学兴趣盎然,让课堂持续升温。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既有知识的收获,更有素养的发展。
创设情境时可引导学生用自己手中的实物 ,测量自己的课桌,先生可能用铅笔测量 也可能用直尺测量 ,或者是用文具盒测量,最后也能够得到同一课桌测量的结果不同,学生更能深刻感受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老师通过观察直尺、介绍 1 厘米、找尺子上的其它的 1 厘米、感受 1 厘米、找生活中的 1 厘米,让学生对于厘米这个单位有在生活中寻找符合条件的物体,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同时也让学生建立起 1 厘米的表象。
对大人来说 “厘米” 非常简单,但是对二年级孩子来说,要建立表象,理解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教师利用看、比、想引导学生认识 1 厘米,并在心里形成量感表象,然后再通过巩固练习强化厘米这个量的大小。个人建议:可以拓展告诉学生厘米这个单位不能量较长的物体长度。
本节课在导入环节是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能够结合学生已有掌握的知识。在辨析中。使学生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我觉得此环节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铺垫,动手操作环节,教师敢于放手,把时间和空间都能教给学生,能够让学生自己通过独立思考、操作、讨论等形式,最后得出结论,有利于学生量感的培养。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二稿)
【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测量”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学习的 “厘米” 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个计量单位,是在学生已经经历直接比较,到《教室有多长》运用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基础上,安排的运用标准单位测量的一节课,更是后序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及估测物体长度的基础。教材改变传统教学单纯认识长度单位的做法,利用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串,通过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丰富对测量工具、手段、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切实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的过程,动手操作中增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感悟。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的上册的 “比长短” 和上一节的自选单位测量。会用 “长、短、有几个什么那样长” 等词语来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本节课开始学习定量的方法,比较准确描述物体有多长。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虽然有些小,但对尺子并不陌生(每个学生必备文具),已经知道尺子可以画直直的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测量长度。但对 1 厘米有多长学生还是不是很清楚,还没形成表象,要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1 厘米有多长,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
【学习目标】
1.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学习重点】
认识 1 厘米,知道 1 厘米有多长,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习难点】
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课件,有刻度的直尺,1cm 小棒
二、动手操作 构建新知
(一)认识 1 厘米
活动一:看一看(认识尺子)
出示问题串二:说一说,尺子上都有什么?
独立观察,
小组交流,
全班分享。
预设:数字、竖线、字母 cm
出示课件规范长度单位名称。cm 表示厘米,就是我们测量较短物体长度单位。
活动二:比一比(感知 1 厘米)
1 厘米是多长呢?刻度 0 到刻度 1 之间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拿出学具中的小棒猜一猜多长,并用手比一比;
把小棒轻轻拿出观察两个手指之间的长度就是是 1 厘米;
同桌之间做一做,比一比。
活动三:想一想(表象 1 厘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尺子上刻度 0 到刻度 1 之间的长度;
1 厘米小棒的长;
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度。
活动四:找一找(应用 1 厘米)
①在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 1 厘米?
②我们身边或身体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 1 厘米?
③你能在尺子上找到其它厘米数吗?引导学生找一找尺子上的 2 厘米,3 厘米……
【设计意图: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是进行测量的基础,通过看、比、想、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静态的 “1 厘米” 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变得 “生动”“鲜活” 起来,对 “厘米” 这个度量单位就会有多方面的理解和体验】
白老师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经历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使学生对 “厘米” 这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清晰的表象。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的过程中,增进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感悟,培育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中白老师通过情境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有统一度量单位的需求。接着通过看、比、想、找、量等多种实践活动感知 1 厘米,并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进一步培养学生量感。
通过看、比、想、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静态的 “1 厘米” 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变得 “生动”“鲜活” 起来,对 “厘米” 这个度量单位就会有多方面的理解和体验,学生容易接受新知。
在课的一开始,白老师出示几个问题串,让学生先体会对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再通过看、比、想、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静态的 “1 厘米” 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变得 “生动”“鲜活” 起来,对 “厘米” 这个度量单位就会有多方面的理解和体验。估测方法多样性同时,体会在实际问题中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进行估算意识。
本节课经历由知到识不断明确的过程,从出示问题串,让学生体会对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 —— 厘米的空间概念。
“量感” 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对计量单位正确表象的建立,不能仅凭简单的看或动手测量几个图形就能建立起来,需要让学生充分观察测量身边熟悉的物体,借助实物表象来完成正确表象的建立。为此,我们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找寻身边熟知的物体作为计量单位的参照,让他们对照着参照物来感知计量单位。本节课白老师将 1cm 长的小棒作为学具,让学生捏在拇指和食指之间去感受 1 厘米的长度,然后再将小棒抽走,再次感受 1cm 有多长。
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是进行测量的基础,通过看、比、想、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静态的 “1 厘米” 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变得 “生动”“鲜活” 起来,对 “厘米” 这个度量单位就会有多方面的理解和体验。
通过看、比、想、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静态的 “1 厘米” 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变得 “生动”“鲜活” 起来,对 “厘米” 这个度量单位就会有多方面的理解和体验。
本节课,白老师引导学生在生动、真实、易于操作的活动中,通过充分感知 —— 丰富表象 —— 领悟内涵过程,逐步体会厘米长度单产生的必要性,在活动中建构厘米的表象,在应用中丰富厘米表象,体会度量的本质,发展学生 “量感” 能力。
多感官参与,通过看、比、想、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静态的 “1 厘米” 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变得 “生动”“鲜活” 起来,对 “厘米” 这个度量单位就会有多方面的理解和体验
注重对学生进行解决问题策略的引导,体现在测量活动开始之前引导学生做了关于测量工具的选择和测量对象的确定等方面,使学生养成先思考再行动的良好习惯,使学生体会到完整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教学活动中,李老师充分提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一种平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实际操作是获取知识、形成观念的重要手段。摸一摸、量一量、动一动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它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
度量是指用一个带单位的数值来描述可测量的物体或现象的某一属性,从而形成某个含有特殊含义的量。白老师此课设计的新颖,让孩子们多感官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是静态的单位在学生心中逐渐生动起来!非常值得借鉴!
白老师利用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串,通过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丰富对测量工具、手段、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切实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的过程,动手操作中增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感悟。
量感的建立与学生的个体经验有关。概念的获得依赖于适当的经验,对认知发展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来说,经验显得更为重要。量感的建立更是如此,如果学生没有相关的活动经验,量感的建立根本无从谈起。在教学中,我们都有深刻的体会,那些具有相关活动经验的学生往往能较快速地在头脑中形成单位量的表象,并逐渐建立单位量感。
本课的教学设计有趣,有味,尤其在建构新知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能力,建构了清晰的表象,感受一厘米 ,想一想一厘米,再找一找生活中一厘米,这一过程,对学生量感的培养非常有效。同时还能给学生带来清晰的认知。把量感培养落到了实处。
教学设计二稿研讨
主讲人:白季
试讲班级:大庆市祥阁学校一年三班
试讲时间:2021.3.26 第三节
听课教师:王利(市教研员)、卓敬敏(学科主任)、李瑞雨(备课组长)、刘学利(指导教师)、郭玉红(指导教师)、李晶(团队成员)、李清莹(团队成员)、郭丽丽(团队成员)
【研讨过程】
一、专家点评及意见:
王利教研员:
1. 在数学活动中,一定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进行全班的汇报。这一学习过程在课中落实的不实,不够清晰。
2. 教学时,要谨慎地使用投影展示 1 厘米的长度,避免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建立错误的 1 厘米长度的空间表象。
3. 在课堂中要落实 “六清” 教学策略,即看清、想清、听清、问清、写清和做清。学生汇报展示之前,一定要鼓励孩子们看清楚、不懂得要问清楚,操作时要做清楚。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教师要随时询问学生听清楚了吗?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卓敬敏主任:“你能从尺子上找到几厘米吗?“这个问题,学生已经说出几厘米就是有几个 1 厘米,教师应该直接在课件上出示这一发现,不要等已经都找完了再问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进行重复思考还浪费时间。
李瑞雨组长:白老师在授课时,语言还要再精炼些,比如 “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了便于应用和交流,在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这句话可以直接说成” 看来,在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语言简单明确,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团队成员点评及建议
刘学利老师:这节课白老师注重长度单位 “厘米 “实际意义的认识和感知:(1)尺子上找 1 厘米;(2)比划 1 厘米的长度;(3)找生活中的 1 厘米;(4)找几厘米。四个环节层层递进,有效帮助学生建构 1 厘米的表象。
郭玉红老师:在组织学生自己量和画环节,学生以独立学习为主。在展示学生作品的时,白老师要注意寻找学生的典型作品反馈和分析。
李晶老师:学生观察尺子后引导学生说出尺子上不止有数字,而且是按顺序排列的,最好结合课件演示从 0 开始依次说。
郭丽丽老师:在认识 1 厘米有多长的环节中,让学生闭眼睛回想:(1)1 厘米的长度;(2)刻度 0-1 的长度;(3)1 厘米小棒的长度;(4)拇指与食指间的缝隙的长度。这四个回想加深了学生对 1 厘米长度的认识,量感培养循序渐进。
李清莹老师:可以将学生生成的发现出示在课件上,学生表达出教师想要的结论时,可直接出示,如:(1)从 0 刻度开始测量,0 到几就是几厘米长. (2)1-5 厘米之间是四个大格,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
本节课白老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中;结合已有经验,在辨析中使学生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看、比、想、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二稿反思
在 “六清” 教学策略的指导下,这次试讲教学流程更加清晰。
教学环节一:从学生生活情境入手,学生再次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课桌的活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再结合上节课的经验,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教学环节二:引导学生借助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长的表象。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在尺上找一找 1 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用手比画 1 厘米的长度,闭眼想一想 1 厘米的长度以及找一找生活之中 l 厘米长的物体等活动来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 2 厘米、3 厘米等几厘米的具体长度,进一步认识厘米。
教学环节三:解决如何使用尺子正确地量出物体地长度地问题,既是这节课地重点又是难点。通过小熊量铅笔地活动,引导学生在辨析中掌握操作要领和正确度量的方法。
教学环节四:在探究用厘米量、用厘米画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测量方法及对厘米的认识。
本次试讲最大的困惑就是学生充分感受的时间过长,语言表述不清楚,但是让更多孩子参与表达时间确实紧张,还需要在环节中平衡。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三稿)
【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测量”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学习的 “厘米” 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个计量单位,是在学生已经经历直接比较,到《教室有多长》运用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基础上,安排的运用标准单位测量的一节课,更是后序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及估测物体长度的基础。教材改变传统教学单纯认识长度单位的做法,利用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串,通过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丰富对测量工具、手段、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切实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的过程,动手操作中增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感悟。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的上册的 “比长短” 和上一节的自选单位测量。会用 “长、短、有几个什么那样长” 等词语来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本节课开始学习定量的方法,比较准确描述物体有多长。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虽然有些小,但对尺子并不陌生(每个学生必备文具),已经知道尺子可以画直直的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测量长度。但对 1 厘米有多长学生还是不是很清楚,还没形成表象,要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1 厘米有多长,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
【学习目标】
1.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学习重点】
认识 1 厘米,知道 1 厘米有多长,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习难点】
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课件,有刻度的直尺,1cm 小棒
二、动手操作 构建新知
(一)认识 1 厘米
活动一:看一看(认识尺子)
出示问题串二:说一说,尺子上有什么?
独立观察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预设:竖线、数字、字母 cm
规范长度单位名称,cm 表示厘米,就是我们测量较短物体长度单位。
活动二:比一比(感知 1 厘米)
1 厘米是多长呢?刻度 0 到 1 之间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拿出学具中的小棒猜一猜多长,并用手比一比;
把小棒轻轻拿出观察两个手指之间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同桌之间做一做,比一比。
活动三:想一想(表象 1 厘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尺子上刻度 0 到 1 之间的长度,
1 厘米小棒的长,
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度
活动四:找一找(应用 1 厘米)
①在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 1 厘米?
②我们身边或身体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 1 厘米?
③你能在尺子上找到其它厘米数吗?
引导学生找一找尺子上的 2 厘米,3 厘米……
【设计意图: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是进行测量的基础,通过看、比、想、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静态的 “1 厘米” 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变得 “生动”“鲜活” 起来,对 “厘米” 这个度量单位就会有多方面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设计三稿研讨
主讲人:白季
试讲班级:大庆市祥阁学校一年六班
试讲时间:2021.4.1 第三节
听课教师:卓敬敏(学科主任)、李瑞雨(备课组长)、刘学利(指导教师)、郭玉红(指导教师)、李晶(团队成员)、李清莹(团队成员)、郭丽丽(团队成员)
【研讨过程】
一、专家点评及意见:
1. 引导学生直接看主题图,思考:“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直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动手量身边课桌的长度,通过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课桌的活动,体会建立统一标准的重要性。
2. 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在课堂上所生成的数学资源 —— 不从 0 刻度开始量,铅笔的长度是多少?促使学生结合长度单位的本质分析问题。如果学生都是从 0 刻度开始量铅笔长度的,这时适时播放 3.0 微课片段,丰富学生的测量体验。
二、团队成员点评及建议:
1. 在问问题时要简单明确,要让一年级学生听清楚,如果学生不明白,老师要适当解释。
2. 学生在尺子上找哪段是 1 厘米时,学生说哪段,最好课件就呈现哪段,不要依次出现。
3. 总结语言要口语话,不要太书面话,不亲切。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四稿)
【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测量”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学习的 “厘米” 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个计量单位,是在学生已经经历直接比较,到《教室有多长》运用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基础上,安排的运用标准单位测量的一节课,更是后序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及估测物体长度的基础。教材改变传统教学单纯认识长度单位的做法,利用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串,通过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丰富对测量工具、手段、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切实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的过程,动手操作中增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感悟。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的上册的 “比长短” 和上一节的自选单位测量。会用 “长、短、有几个什么那样长” 等词语来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本节课开始学习定量的方法,比较准确描述物体有多长。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虽然有些小,但对尺子并不陌生(每个学生必备文具),已经知道尺子可以画直直的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测量长度。但对 1 厘米有多长学生还是不是很清楚,还没形成表象,要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1 厘米有多长,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
【学习目标】
1.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学习重点】
认识 1 厘米,知道 1 厘米有多长,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习难点】
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课件,有刻度的直尺,1cm 小棒
二、动手操作 构建新知
(一)认识 1 厘米
活动一:看一看(认识尺子)
出示问题串二:说一说,尺子上有什么?
学习要求:
1. 先独立观察尺子上有什么?
2.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一边指,一边说。
学生按照学习要求:独立观察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预设:竖线、数字、字母 cm
规范长度单位名称,cm 表示厘米。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
活动二:比一比(感知 1 厘米)
1 厘米有多长呢?刻度 0 到 1 之间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拿出学具中的小棒猜一猜多长,并用手比一比;
把小棒轻轻拿出观察两个手指之间的缝隙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同桌之间做一做,比一比。
活动三:想一想(表象 1 厘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尺子上刻度 0 到 1 之间的长度;
1 厘米小棒的长;
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度
活动四:找一找(应用 1 厘米)
①在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 1 厘米?
②我们身边或身体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 1 厘米?
③你能在尺子上找到其它厘米数吗?
引导学生找一找尺子上的 2 厘米,3 厘米……
【设计意图: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是进行测量的基础,通过看、比、想、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静态的 “1 厘米” 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变得 “生动”“鲜活” 起来,对 “厘米” 这个度量单位就会有多方面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设计四稿研讨
主讲人:白季
试讲班级:大庆市六十九中二部一年五班
试讲时间:2021.4.8 第二节
听课教师:陈英校长及小学部全体数学教师、卓敬敏、刘学利、李晶、李清莹、郭丽丽
【研讨过程】
一、专家点评及意见:
1. 量铅笔有多长环节要引导学生掌握操作要领和正确度量长度的方法,结合方法的不同进行辨析并优化方法。如果孩子在测量时出现错误和小熊连环画相同,可以不出示此图,用实例更好。
2. 老师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的生成资源。有个小男生交流方法时说用拃量铅笔有多长后,再在尺子上量拃有多长,教师要先肯定这个方法是可以的,但是用拃量不能保证精确。
3. 通过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l 厘米以及对周围物体的长度先估计、再量一量的活动,学生在回答时说了眼睛的宽度和手指甲的长度,这些都是身上的 1 厘米,白老师可以多提问几个孩子也找一找生活中的 1 厘米物体,让学生在比较中积累经验,形成初步的估测能力。
二、团队成员点评及建议:
1. 学生认字少,学习要求可以提前录好音频播放。
2. 板书时间过长,量铅笔的方法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可以不呈现在黑板上。
3. 画一条长 4 厘米的线时,要注意从尺子的 0 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就画到尺子上几厘米的地方。尺子中间画线的方法如果没有学生采用可借助 3.0 微课进行拓展。
教学设计四稿反思
本次试讲有几点满意之处:
1. 在几次操作活动之前,都有明确的学习要求,引导一年级学生独立思考,同伴交流,分享和知识内化过程。
2. 鼓励学生探究、操作,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分享,在分享中促进学生反思、提升。给学生独立表达的机会,及时纠正他们存在的问题。
3. 学生分享交流时,语言不够严密,教师多鼓励,不要要求程式化的语言,适当进行语言描述的指导,比如说完整话,表达的前后顺序等。
4. 在具体环节中加强学生对量感的感知,让学生在见到 “厘米” 这个长度单位时,能立刻在头脑里浮现出 1 厘米的小棒或 1 厘米的线。鼓励学生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比一比、画一画、找一找、量一量等方式形成量感。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终稿)
【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测量” 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学习的 “厘米” 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个计量单位,是在学生已经经历直接比较,到《教室有多长》运用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基础上,安排的运用标准单位测量的一节课,更是后序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及估测物体长度的基础。教材改变传统教学单纯认识长度单位的做法,利用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串,通过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丰富对测量工具、手段、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切实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的过程,动手操作中增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感悟。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的上册的 “比长短” 和上一节的自选单位测量。会用 “长、短、有几个什么那样长” 等词语来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本节课开始学习定量的方法,比较准确描述物体有多长。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虽然有些小,但对尺子并不陌生(每个学生必备文具),已经知道尺子可以画直直的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测量长度。但对 1 厘米有多长学生还是不是很清楚,还没形成表象,要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1 厘米有多长,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
【学习目标】
1.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学习重点】
认识 1 厘米,知道 1 厘米有多长,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习难点】
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 课件,有刻度的直尺,1cm 小棒
二、动手操作 构建新知
(一)认识 1 厘米
活动一:看一看(认识尺子)
出示问题串二:说一说,尺子上有什么?
学习要求:
1. 先独立观察尺子上有什么?
2.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一边指,一边说。
学生按照学习要求:
独立观察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预设:竖线、数字、字母 cm
规范长度单位名称 cm 表示厘米。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
活动二:比一比(感知 1 厘米)
1 厘米有多长呢?刻度 0 到 1 之间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1)用手在尺子上比画 1 厘米;
(2)猜一猜学具小棒的长度;
(3)把学具小棒轻轻拿出观察两个手指之间的缝隙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4)再次操作,同桌之间做一做,比一比。
活动三:想一想(表象 1 厘米)
闭上眼睛想一想 1 厘米有多长。
(1)想一想尺子上刻度 0 到 1 之间的长度;
(2)想一想 1 厘米小棒的长度;
(3)想一想拇指和食指之间的长度;
(4)尝试画出 1 厘米的线。
活动四:找一找(应用 1 厘米)
(1)在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 1 厘米?
你有什么发现?
尺子上每一个大格都是 1 厘米。
(2)我们身边或身体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 1 厘米?
观看 3.0 微课片段
(3)你能在尺子上找到其它厘米数吗?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找一找尺子上的 2 厘米,3 厘米,5 厘米
预设发现:
①从 0 到第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②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 1 厘米.
【设计意图: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是进行测量的基础,通过看、比、想、画、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静态的 “1 厘米” 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变得 “生动”“鲜活” 起来,对 “厘米” 这个长度单位就会有多方面的理解和体验】
对于一厘米的认识,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来体会。通过用手比划一厘米,猜猜有小棒的长度,把小棒用两手轻轻捏住,观察两个手指之间缝隙的长度大约是一厘米。同桌之间做一做比一比。在这些环节中,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一厘米的长度。
在本课教学中,老师都有明确的学习要求,鼓励学生探究、操作,让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分享,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找一找等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直观感知一厘米的长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老师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及动手测量认识和建立 1 厘米的概念,接着通过找一找,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在此基础上再累加单位的数量,认识更多的长度,从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白老师改变传统教学单纯认识长度单位的做法,利用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串,通过丰富多彩的操作和测量活动,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丰富对测量工具、手段、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切实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的过程,动手操作中增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感悟。
活动综述
非常荣幸能作为黑龙江大庆基地的一名教师代表与李晶老师、郭丽丽老师和李清莹老师参加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六届基地教学设计和课堂展示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主题活动。
从组成团队到本次活动告一段落,已两月有余。我们团队在市教研员的带领下,研读教材,理解编者意图,明确课程内容,理清思维框架,通过分析学情找准教学起点。围绕教材提供情境和问题串展开教学,采取大庆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教学理念 “六清教学”,让学生卷入深度学习。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分享的机会,让学生经历了有过程的学习。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互助、全班分享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发展了量感。做到了课程内容的展开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的教学过程和课程目标的达成一致,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落到了实处。
在这段时间里,团队成员紧密联系在一起,前后经历了 8 次研磨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有困惑,有迷茫,有汗水,但更多的是收获,是成长。作为大庆小数团队的成员,我们会一如既往的走下去,坚持 “六清教学”,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构建智慧数学课堂。
引导学生探究 “1 厘米” 与 “几厘米” 的关系并结合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来找几厘米,并追问 “为什么这个长度是 3 厘米?5 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及时出示课件,1 厘米 1 厘米地收尾拼接起来,产生更长的线段,也即是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这种 “累加” 的思想更多是的靠推理、想象来理解,这也正所谓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超越生活”,使学生感悟到度量单位的价值。这些活动都为学生进一步认识 “量” 积累了活动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