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德惠何文华

吉林德惠何文华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6276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4-05 10:22:25 +08:00
10 G 0 S 0 B
吉林德惠何文华 的最新回复

本节课教师通过微课观看分食物的场景,体会到食物分配的原则是:把食物按照数量平均分成同样多的两份,让学生从熟悉的整数表示事物的量开始,提出当整数不能表示一些事物的时候,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从而体会到分数的产生是实际生活的需要。

潘老师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问题引领教学,培养了学生的 “量感” 的 意识,课堂中学生采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亲身经历说、摸、比等活动体验,感悟了面积的本质,丰富了对面积的感知体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黄老师先借助游戏 “猜一猜” 老师的姓、身高、体重、出生日期等,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从多方角度感知 “量感”,同时引出本节课要学的 “年月日”,还让学生感受到 “年月日” 的单位较 “时分秒” 大。

本节课教师借助生活中的实际物品迁移学生的测量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找、量、估、画等活动,在观察、测量、比较中,理解 “分米”、“毫米” 的实际意义。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自主估测、自主测量、合作交流、找生活中的 1 分米和 1 毫米长的物品等活动,充分建立 1 分米和 1 毫米的直观模型,并以这种直观模型做为标准去估计物体的长度,发展量感。

“量感” 的建立真的需要学生去切身体会实践,才能形成自己的 “感觉”。本节课老师通过不同的活动,让学生体会 10 米 100 米 1000 米的长度,对于前两个较短理解比较容易,1000 米也可让学生切实体会,将学生带到操场,走 1000 米,这样印象更深刻。

本节课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的机会,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玩的过程中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人民币的能力。

冯老师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围一围等活动,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每个面积单位变得直观具体、看得见,摸得着。让量感在头脑里扎根。

教师在教学生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时,通过看、比、想、找,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丰富多彩的活动使静态的 “1 厘米” 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变得 “生动”“鲜活” 起来,对 “厘米” 这个度量单位就会有多方面的理解和体验。

魔术的引入,设计新颖,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课上通过学生亲自摸一摸,比一比,摆一摆,涂一涂等活动,在实践中去进一步感知面积这个量,进而培养学生的 “量感”,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本节课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通过木头人游戏和搞笑视频带给学生的直观感受,产生对 1 分钟的认知冲突,在认知冲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观察中感知,体会钟表中的量,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加以理解应用,确实感受量的不同与关系。

本节课教学设计有层次,环节清晰、教学目标明确,整个内容新颖独特,真正的把知识带入生活,理论联系实际。在谈话中引出体积单位,并让学生感受到统一体积单位的必要性。

在这节课中,主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人人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是学习的 “主人”,新课程强调学习数学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

张老师的课件制作极具直观形象性,形象的演示了大格、小格,以及时针、分针如何运动。清晰的演示能够给孩子建立很直观的表象,以及清晰的概念。

安老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知,将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概念的形成做好准备。结合具体的实物,通过观察、体验等活动,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激发学生的量感意识。

老师在引导学生认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中,从物体的一个面开始,让学生认识到物体一个面的大小就是这个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意识到物体的表面有时是由多个面组成的。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3ms · UTC 07:16 · PVG 15:16 · LAX 00:16 · JFK 03:16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