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山西吕梁基地汾阳市禹门河小学的樊晓凤,非常感谢新世纪小数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的各位领导,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 接下来我将与我们团队的伙伴们(郝利玲老师、李静老师、康翠连老师)一起研究一年级上册《有几瓶牛奶》这一课,并紧紧围绕本次大会主题 "混合式教学" 来认真钻研、精心设计并上好本节课。 希望大家能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学习,也希望各位专家和同仁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有几瓶牛奶》教学设计(初稿)
一、 教材分析
《有几瓶牛奶》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教材中所创设的情境是活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也是学生建立数位概念的第一阶段。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1)根据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以供学生进行思考。
(2)呈现学生解决这一问题的几种思考方法。
(3)直接对进位加法的算式进行计算,以作为巩固练习。
本课时的内容是以本册教材第三单元 10 以内的加减法及其应用为基础的,同时又为本单元 20 以内的进位及一年级下册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做铺垫。
二、学情分析
大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已经受过学前教育,有一少部分学生已经会计算 20 以内的加减法,因此这节 “9+5” 的课,对于这部分孩子来说是 “旧” 知识,但是学生只会计算得数,而不知晓计算过程或算理,这是本课时着重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很重要的一个契机。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 9 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 9 加几的加法。
2、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理解 “凑十” 的计算策略和进位加法的算理。
3、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应用 “凑十法”,正确计算 9 加几的进位加法。
难点:渗透转化思想,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算理,优化算法。
五、教法学法:
教法:引导探究。
学法: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六、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数位筒)
七、教学过程预设: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师:讲新课之前老师想邀请大家到智力加油站为我们的大脑加加油。一起来,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吧。
1、口算我最棒。(利用 “班级优化大师” 中 “接龙抽选” 的功能抽取学生口答。)
10+5= 9+1+5=
10+2= 9+1+2=
10+6= 9+1+6=
10+8= 9+1+8=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复习旧知识,体会 10 加几等于十几计算的简便性,为今天 9 加几的学习作铺垫。】
师:大家真是了不起,反应真快呀!口算全过关!给每个同学加 1 分。相信今天的学习也会这样顺利!那么,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吧!
师:大家喜欢喝牛奶吗?大家现在正处在长身体的关键时期,牛奶可以为大家提供每天所必须的营养物质。瞧,笑笑妈妈前些天也给笑笑买了 2 箱牛奶,笑笑喝了一些,她现在正在整理牛奶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主题图)
2、观察、分析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 1:我发现了一个箱子里有 9 瓶牛奶,另一个箱子里有 5 瓶牛奶。
师:根据两盒牛奶的数量,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 1:左边一盒比右边一盒多几瓶牛奶?
生 2:右边一盒比左边一盒少几瓶牛奶?
生 3:一共有几瓶牛奶?
……
师:同学们真能干,提出这么多数学问题。你们会解决吗?试一试。我们先解决前两个问题。应该怎么做呢?
生:左边盒子里的 9 瓶减去右边盒子里的 5 瓶,9-5=4 。
师:一共有几瓶牛奶这个问题,你们觉得应该用什么方法解决?为什么?
师:那么要求 “一共有多少瓶牛奶” 如何列算式呢?自己来试一试吧。
生: 9+5= 或者 5+9=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数学问题,为接下来探究 “9+5” 的算法作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讨算法:
师:大家有什么办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几瓶牛奶呢?可先自己用学具 摆一摆、说一说,或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再把你的方法说 给同桌听一听。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微课视频中的方法和你想的一样吗?你能像微课里那样说一说吗?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 9+5=?
(1)用小棒摆摆试试吧。
师:请你们用小棒摆一摆,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看看应该怎么摆。 老师巡视,给予指导。
生 1:我是 1 个 1 个数的。一共 14 瓶,9+5=14
生 2:我是接着 9 往下数 5 个数,10,11,12,13,14 。
师:大家是用的我们第三单元的方法很好,还可以怎么想呢?
【设计意图: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对数数知识的巩固,引出新知识。】
生 3 :我左边摆了 9 根小棒表示左边盒里的 9 瓶牛奶,右边摆了 5 根小棒表示右边盒里的 5 瓶牛奶,从右边先拿 1 根小棒和左边的 9 根小棒放在一起凑成 10 根,10 根和右边剩下的 4 根合起来是 14 根,所以 9+5=14。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课件展示)他这种方法就是把 9 根和右边的一根小棒圈起来,凑成十。10 加圈外的 4 根就是 14。也就是说把哪个数拆开 ?
生:把 5 拆开 。
师:把 5 分成了几和几呢?(师一边说一边板书)
生:把 5 分成 1 和 4。
师:9 加 1 等于 10,10 加 4 等于 14。
师:刚才是把右边的 5 根中的 1 根放到左边使他们凑成 10。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左边的小棒放到右边去呢?
生 4:也可以从左边 9 根小棒拿 5 根小棒和右边 5 根小棒凑成 10 个,10 再和左边剩下的 4 根小棒合并,10+4=14。所以 9+5=14。
师:你说得很不错哦也就是把 9 分成 4 和 5,5 和 5 相加等于 10,10 加 4 等于 14。(边说边板书) (展示课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体会到遇到问题可以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增加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的扎捆意识,让学生逐步感受到 10 个一捆计算的简便。】
(2)师:观察比较两个同学的计算方法,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课件出示计算过程,鼓励学生讨论。
生 1:把数拆开 。
生 2:先把它拆了,和为 10 。
师:对,他们都先凑成了十。所以我们可以给这些方法取个名字叫 “凑十法”。
2、利用数位筒(或计数器)来计算。
师:我们怎么用数位筒来表示呢,有谁愿意上来这里拨一下给大家看看。
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说 。
生 1:我现在个位筒里放 9 根小棒,再放 1 根就满 10 了,就向十位进 1,那么我把个位筒里的 10 根小棒拿走,再在十位筒里放 1 根小棒,刚才个位上只放了 1 根,我接着放 4 根,合起来就是 14 了。
生 2:在个位拨来 9 个珠子,再拨来 5 个珠子,满十进 1,拨去个位十个珠子,再在十位拨来一个珠子。所以现在是 14 了。
【设计意图:由小棒这个比较直观的学具过渡到数位筒(计数器)这个半抽象的学具,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位值的意义,并且更好地理解算理。】
师:这两位同学不仅操作得非常正确,表达得非常完整。(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好。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计算。现在请用你们 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吧(课件出示书上 79 页圈一圈,算一 算)。
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再算一算,并汇报自己的做法。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课件出示书上 80 页练一练 第 2 题)
学生说图意并提出问题,独立完成后,教师课件出示。 鼓励不同的圈法,给相应的组加分。
2.樊老师的电话号码是(9+9)703582994,是一个加密的电话号码,你能利用你今天所学知识来得到樊老师的电话号码吗?试一试吧。
【设计意图:将本课知识点与学生的好奇心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有用,数学有趣,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四)畅谈得失、总结评价 :
师: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啊? 有什么疑问吗?
理解 “凑十” 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这个环节中,给孩子们充足的时间与探索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鼓励孩子们大胆汇报自己方法,培养孩子的小组合作意识。
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难点,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算理,因此樊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学生方法多样性的探索,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同时优化算法。练习的设计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设计新颖,重难点突出,每个环节环环相扣,樊老师直观的教学,让学生理解 “凑十法”,通过在摆小棒的活动中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遇到问题可以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0 以内的计算学生并不陌生,有不少的孩子已经会算,可是学生对于计算结果的获得只是基于强化记忆而不是基于思考获得的,所以如何引导学生从算法的角度去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教师利用小棒、数位筒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非常形象的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以及数的位置值的含义。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提倡算法多样化,不仅开拓了学生的思想,更重要的是尊重了学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就本节课而言,9 加几是学习 “凑十法” 的启始课,在本单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后面接着学习 “8 加几、7 加几和 6 加几” 都是以本节课知识学习作为基础, 所以弄清这节课在本单元的地位,放眼于教材后面的乃至初中教材中的内容,以便为现学内容找到迁移的落脚点、巩固的深化点,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扫清障碍、埋下伏笔。教材情景图呈现特点遵循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依托具体情境,由直观图牛奶盒子情景图、小棒、计数器这样一条明线组织教学,小棒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直观模型,教材在探究算法时都是先借助小棒。摆小棒是为了建立 10 的概念,小棒一根只代表 “1”,10 根凑成一捆,渗透 “满十进一” 道理,体会 “凑十法” 思路;计数器较为抽象,帮助学生理解位值,十位上的珠子一个代表 10,还要懂得 10 个一是十,个位满了 10,就在十位拨 1 个珠子。这个由小棒到计数器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可调换。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起始课,可以说是一节种子课。本节课重视了数学思考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培养,重在锻炼学生思维。创建生活情景解决加法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当中的作用,学生能够用数学的思维的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法的算理,并且在具体的计算当中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樊老师在开始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数学问题,为接下来探究 “9+5” 的算法作准备。接着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体会到遇到问题可以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增加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的扎捆意识,让学生逐步感受到 10 个一捆计算的简便。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位值的意义,并且更好地理解算理。
樊老师在开始时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数学问题,为接下来探究 “9+5” 的算法作准备。接着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体会到遇到问题可以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增加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的扎捆意识,让学生逐步感受到 10 个一捆计算的简便。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位值的意义,并且更好地理解算理。
本课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学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先利用已学的数数的经验会 “接着数”,后教师给了 “凑十法” 优化了计算方法,巩固了基础,并大量练习应用,拓展思维,让学生熟悉掌握计算方法。
本节课突出教学重点学会计算 9 + 几的算法,并体现了算法是多样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探究 9 + 几的算法,动脑思考,得到收获。 学生说完算法之后,老师又详细的讲解,使算法更加明确。
本课结合具体的情景,让孩子们经历探索 9 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达到能正确计算 9 加几的加法的数学目标。在课堂活动中设计了多个活动环节,比如用肖邦摆一摆,借助计数器拨一拨等只管错做的活动,初步让孩子们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并且更好的理解 “凑十” 的计算策略和进位加法的计算道理。
利用学具,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列出算式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以疑激思的良好效果。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学生算法多样化,给其充足的时间与特殊的空间,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通过摆一摆的活动让学生体会遇到问题可以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同时加深学生的扎成一捆的意识,为接下来的凑十做准备。学生通过感受 10 个一捆计算的简便之后,由小棒这个比较直观的学具过渡到计数器这个半抽象的学具,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位的意义,并且更好地理解算理。在课堂上樊老师注重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孩子完整回答问题的能力。
面对一年级的小朋友,老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摆小棒、说一说、圈一圈等活动,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凑十法,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的优化,老师也特别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教学培养有益的思考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培养,注重孩子学习思维习惯的养成。
本节课樊老师围绕学生 “发现问题 —— 提出问题 —— 解决问题” 的教学过程,我让学生动手 * 作,通过摆小棒、计数器等学具直观地帮助学生寻求解决办法,形成感性认识后,逐步抽象出 9 加几的计算方法。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对学生来说,计算出结果不成问题,但明白为什么算出来是这个结果,其实是有难度的,因此,樊老师设计了摆一摆,拨一拨的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明白了算理。
一年级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也是习惯的养成。教师在讲授新知的时候,联系旧知。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算理,通过操作活动去感知、体会数学方法,将知识内化,培养学生很好的思维品质。
本节课主动学生知识的行成过程,通过摆小棒、拨计器等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 “凑十法”,量感是一种感觉,学生只有在操作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数学的算理,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数学到抽象数学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量感。
从教学设计上看,活动目的明确,具有层次性,建议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十进制的思想价值。 在导入新课时,运用了一种新型软件,那就是班级优化大师,它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课堂,带入了学生,取得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后面的学习中,怎样进一步体现混合式学习,我觉得还不太够,建议老师进一步思考。
从教学设计上看,活动目的明确,具有层次性,建议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十进制的思想价值。 在导入新课时,运用了一种新型软件,那就是班级优化大师,它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课堂,带入了学生,取得了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后面的学习中,怎样进一步体现混合式学习,我觉得还不太够,建议老师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