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淑华 的最新回复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引导学生 “剪”,创设了数学化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信息,也为学生的动手操作提供了研究的素材。

通过争议,让学生明确三角形无论高矮、大小,最后按角的大小分类就是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选取不同的素材,所得的结果才更具有普遍性。

通过观看微课 3.0 视频中的动画 —— 三个不同三角形争论不休,既丰富了学生的感官认识,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与兴趣。

巩固练习,在认识了面积,了解了有关面积的特点之后,能够利用掌握的知识,动手操作,自主实践,画出图形。能够反过来利用概念进行操作

运用多种方法感受两个图形的大小,能够通过自己的探索,找到多种多样的方法,当这个方法不行的时候就思考其他的方法,学生能够体会到方法的多样性,在以后的学习和解决问题中,会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局限于一种方法,要学会思考更多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上课开始老师就录一个小视频,采用小视频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能够更快的引入课堂,直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富有趣味性。

本节内容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进一步感受位值概念、数位间的十进关系,发展数感。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千以内的数接触较少,缺乏感性认识,吴老师重视运用计数器和方块模型,帮助学生体会数的关系与意义;重视通过现实素材的对比,帮助学生感受大数。

利用微课导入,充满趣味,孩子乐于接受

借助微课 3.0 感知倍的知识,由于学生生活中倍的知识储备并不多,因此倍概念的引入,是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学生的讲述,通过动态、形象的圈画,初步感知倍的知识。

情景引入,暴露学情,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对 “倍” 产生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倍” 这个知识,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有一定的学习难度。因此在课的开始杨老师就利用微课将 “倍” 的知识把书中有趣的情景体现出来,增加了趣味性,孩子们更乐于接受。

巩固练习部分,李老师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知,也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上课伊始,李老师就用微课 3.0 带领孩子们走入新课,充分考虑小学低段的孩子注意力时间不长,但比较喜欢观看动画片这一特点,运用独特的漫画形式充分吸引孩子的眼球,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李老师通过游戏的方式导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受规律。

合理运用 “3.0 微课”,用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把 “记忆各月份的天数” 这个难点内容进行更加形象且深入地讲解,还引申了 “特殊月” 2 月的知识拓展学生思维,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不仅为教师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具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高效的学习空间。

探究新知,通过小组合作填表这一活动,既可以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优点,同时又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给学生探究新知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研究的态度。

上课伊始刘老师就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讲讲 “已经知道关于年、月、日的哪些知识?”,可以较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弄清学生的数学现实,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课程资源。 学生可能只知道一个月有时是 30 天、31 天,有时却是 28 天、29 天,到底为什么天数会不一样却不得而知。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这些疑问,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推动了整个教学的进程。

巩固练习的设计,成功将本课知识点与学生的好奇心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有用,数学有趣,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探索 9+5=?通过摆一摆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又是对数数知识的巩固,从而引出新知识,让学生在摆小棒的活动中体会到遇到问题可以转化为旧知识来解决,增加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学生的扎捆意识,让学生逐步感受到 10 个一捆计算的简便。

理解应用,强化体验,练习设计灵活多样,通过不同类型的练习,充分训练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究的敏捷性。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 11ms · UTC 11:05 · PVG 19:05 · LAX 04:05 · JFK 07:0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