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p198382

jcp198382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912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1-13 08:12:25 +08:00
10 G 0 S 0 B
jcp198382 的最新回复

这节课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深层次的提问,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观点,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这次的活动好多都是以故事的形式,首先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演示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独立寻找不同方法和途径,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这节课老师的让位做的非常好,充分的让学生去展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感受数的度量,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

这节课创设的情景很自然很贴近生活。通过比身高,比绳子的长短等活动感知度量的标准和意义,这节课的亮点在于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学习新知并能总结运用新知,从而达到了扎实掌握了新知的目的。

这节课以数学故事作为课设常规,让学生通过讲教学故事,明确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实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并渗透加减法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应用数学的能力。

度量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本节课通过数数活动确实让学生明白了明白了度量的本质,在度量活动中发展了数感。

本节课老师引导学生追寻知识背后的生成过程,让他们将各种方法进行对比沟通,从而建立知识体系,理解数学知识间相通的道理,让其思维不断向深处发展,在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中逐步理解度量的实质,使其乐于研究数学。

绘本故事新颖有趣,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还可以掌握数学知识,让老师在轻松愉悦中教授知识。

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习了很多精彩的微课作品,还提高了自己制作短视频的能力,这样的活动真好!

赵老师这节课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运用了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面动成体和圆柱、圆锥的特征, 在教学活动中仅靠说教和书面练习是不够的,需要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的直接经验。因此教学中赵老师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想一想,转一转、摸一摸、认一认,进行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直接感知,让大家一起动脑、动手,并分享集体的发现。力争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通过观察、想象、举例等活动,把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了起来。

本节课思路清晰,语言精炼,贴近生活,由易到难,方法多样

整节课通过巧妙的设计,让学生经历了观察、发现、猜测、验证、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切实体现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本节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不仅仅是操作、活动等外在表现,更是思维的投入。学生们能积极思考,这节课还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引入数学问题,再应用到生活中,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性、价值性、有效性。

杨老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结合情境动手圈一圈,摆一摆,画一画,说一说,充分关注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倍的意义。

周老师利用动画资源学习游戏规则,分析透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完成学习任务,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樊老师根据一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各种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探索方法时,学生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68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68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31ms · UTC 11:54 · PVG 19:54 · LAX 04:54 · JFK 07:54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