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们:大家好!我是来自陕西省小学数学张静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李琼,很荣幸能作为张静名师工作室的代表参加此次关于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的主题专场活动,感谢新世纪教材编委、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专家、领导们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让我们有幸向全国各地的专家、优秀同仁学习。 在接下来的研讨中,我会与我们团队的张静老师、张泽升老师、王瑾老师一起,围绕此次活动的主题,结合《课桌有多长》这节课,展开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我们会虚心向其他团队学习、也希望所有老师针对我们的课程多提宝贵意见,我们会认真阅读每一位老师的点评,真心希望借助此次活动,我们团队的教研能力能更上一个台阶,在此,先提前感谢大家,预祝所有团队都取得优异的成绩,也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
1、不同版本教材对比: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 https://bbs.xsj21.com/t/1701#r_73895
2、教学设计第一稿
(1)选题思考: https://bbs.xsj21.com/t/1701#r_73904
(2)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版本对比:https://bbs.xsj21.com/t/1701#r_73906
(3)教学设计:https://bbs.xsj21.com/t/1701#r_73909
(4)磨课研讨:https://bbs.xsj21.com/t/1701#r_76399
3、教学设计第二稿 :https://bbs.xsj21.com/t/1701#r_76660
4、教学设计第三稿
(1)教学设计:https://bbs.xsj21.com/t/1701#r_79344
(2)反思研讨 :https://bbs.xsj21.com/t/1701#r_87265
5、教学设计第四稿
(1)教学设计:https://bbs.xsj21.com/t/1701#r_87295
(2)课后反思:https://bbs.xsj21.com/t/1701#r_96074
(3)磨课研讨:https://bbs.xsj21.com/t/1701#r_96206
6、教学设计第五稿
(1)教学设计:https://bbs.xsj21.com/t/1701#r_96566
(2)磨课研讨:https://bbs.xsj21.com/t/1701#r_96591
7、教学设计终稿:
(1)教学设计:https://bbs.xsj21.com/t/1701#r_97358
(2)优酷视频链接: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E1MDA0NjE0OA==.html
选题思考: 我们工作室张静老师提出的教学理念是 “尊重儿童视角,构建生本课堂”,她提出,我们所有的教学任务都是在为培养学生服务,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去思考,学生想要什么?或者说最需要的是什么? 我们每一节数学课如果只是教学内容(知识点)的简单讲授,那么是否达到了我们培养人才的目的,很显然不是的,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一节一节的课堂学习最终 “学会学习”,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就要对所教授的数学课有系统的了解,任何一节课都是一个育人单位,我们需要有教学的整体观,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而是要顺藤摸瓜,善于挖掘知识内部的价值,沿着知识这条主线,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所以我就选择了《课桌有多长》这节课,因为这节课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长度单位,也是培养学生 “量感” 的启蒙阶段。
教材分析:
一级上册学生学习了 “比长短”,知道了有的物体比较长,有的物体比较短;上一节课学生学习了可以自选测量单位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对测量有了初步的感知。有了这些测量经验,学生已经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会用 “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有几个什么那么长” 等词语来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开始学习定量的方法,也就是比较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究竟有多长。
学情分析:
这节课属于二年级上册的内容,但由于目前时间已是二年级下册,所以我们只能给一年级的孩子上,试讲时就发现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生活经验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磨课阶段除了要磨出 “数学味” 以外,还要磨出 “趣味” 来,要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课前慎思:
“陕西省小学数学张静名师工作室” 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团队。张静老师提出了 “尊重儿童视角,构建生本课堂” 的教学主张,倡导在教学中要关注儿童视角,体会儿童感情,运用儿童语言。为了让一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用来研究教材的思维落点,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成,张静老师提出了新的教学思路 ——“上裸课”,即不改变教材内容、环节,用教材提供的课件,构建以生为本的课堂。目前,以北师大二年级、三年级数学教材为研究点,每课必录,推出了张静名师工作室系列精品课程,目前已经录制发布了近 100 节,这种上裸课的模式引起了广大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因此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就是 “上裸课”。
在小学数学中,计量单位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有长度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温度单位、角的单位、面积单位等等,基本贯穿了小学数学学习的始终。“认识厘米” 这节课是整个计量单位体系的起始课,是学生正式认识的第一个计量长度的单位。课虽不同,但结构类似,比如:认识了 1 厘米的表象,再认识 1 分米的表象就更容易;掌握了用厘米度量后,再学习用分米度量就更简单。因此这节课的所有目标都要扎实落实,学习目标中除了知识与技能目标以外,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发展 “定量刻画” 的能力,也就是 “量感” 的培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正迁移的能力。
不同版本教材对比:
苏教版:
(1)认识 “线段”。 (2)量一量课桌有多长 ①用拃、铅笔盒、数学书测量课桌的长度,通过对比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②介绍 “尺”,认识尺子上的 1 厘米,并用两根手指卡出 1 厘米。 ③寻找身边的 1 厘米,提供了三种常见的物品,分别是食指宽、田字格一条边的长度、订书钉的长度都是大约 1 厘米。 ④找尺子上的几厘米。 ⑤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关注从 0 刻度开始和不能斜着量)。 ⑥画制定长度的线段 (3)认识米
人教版:
(1)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①了解古时候人们采用身体上的某一部位为测量标准。 ②同用 “拃” 测量,发现结果还是不一样,进而体会 “统一长度单位” 的重要性。 (2)认识 1 厘米 ①在尺子上找 1 厘米,并用两根手指卡出 1 厘米 ②寻找身边的 1 厘米,提供了三种常见的物品,通过测量发现食指宽刚好是 1 厘米、田字格一条边的长度比 1 厘米长一点、订书钉的长度比 1 厘米短一点,但都大约是 1 厘米长。 (4)测量纸条的长度,总结测量方法,把尺的刻度 0 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 (5)认识米。
北师大版:
(1)用不同的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积累活动经验。 (2)课桌有多长 ①根据上一节的经验测量课桌的长度,发现同样长的物体测量结果不一样,进一步体验统一单位的重要性。 ②认识 1 厘米 ③不同测量方法的探索 ④量一量画一画,巩固测量方法以及对厘米的认识。 (3)1 米有多长 。
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发现,北师大版的教材更注重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测量方法更多样,方法的指导更开放,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小熊测量铅笔” 的环节让学生学会尊重并欣赏他人对于同一内容的不同理解,注重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建立 1 厘米表象的时候,鼓励学生寻找身边尽可能多的物品来丰富对 1 厘米的感知,体现了教材真正做到了尊重每一个个体,倡导教育民主。
教什么是方向,怎么教是策略,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计量单位本身就是一种规定,这种规定是不需要启发和研究的,比如,为什么叫厘米?为什么 1 厘米是这么长?这些探讨都没有意义,那么我们要在什么地方发展学生的思维?比如:为什么要有 “单位”?为什么要有那么多不同的单位?一般情况我们都会从 0 刻度开始测量长度,不从 0 刻度开始行不行?用很长的尺子和很短的尺子测量同样的物体,长度会一样吗?画 4 厘米长的线,只能横着画吗?竖着、斜着为什么也可以?等等。数学学习的核心是思维与创造,作为一线老师,要努力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桌有多长》初稿
学习目标:
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数),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学习重点:
认识厘米,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或线的长度;
学习难点:
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学习过程:
一、动手操作,激发兴趣
我们每天都坐在课桌旁认真地学习,你想知道课桌有多长吗?每个人都用我们昨天学过的方法动手量一量。 1、汇报。 预设:7 乍长、6 支铅笔长、20 块橡皮长等。 2、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 选择的工具不一样,测量的标准不一样,所以结果就不一样。 3、同样的桌子,怎样才能使我们测量的结果一样呢? 用一样的工具。 4、如果让你选工具,你会选什么,为什么? 预设:选尺子,因为大家的尺子是一样的。 今天我们就一起和尺子交朋友。(板书:尺子) 【设计意图:结合上节课的经验,让学生再次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课桌的活动,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活动感知,形成表象
1、认识尺子 尺子上有什么?请大家拿出直尺认真观察。(为了便于观察,老师把尺子放大了) (1)有数字 —— 这些数字是怎么排列的?—— 从小到大 最小的数字是什么?——0——0 表示什么?—— 开始、起点 (2)有竖线 —— 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刻度线,刻度线下写 0,叫作 “0 刻 (3)有字母 cm—— 读作:cm,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cm 就是厘米的意思,1 厘米就是 1cm。厘米是我们常用 的长度单位,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做单位。 【设计及图:学生对尺子并不陌生,但是对尺子的认识是不系统、不全面的,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充分认识直尺并了解直尺的作用。】 2、认识 1 厘米 (1)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1 厘米吗? 从 0 到 1 一大格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2)拿出的小棒,你估计小棒有多长?把它放到尺子上量一量,—— 它有 1 厘米长。 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小棒,再把小棒轻轻抽出来,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大约是 1 厘米。手指不动,才能比的准。 (3)生活中,我们指甲盖的宽、橡皮的厚大约有 1 厘米,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电灯开关的宽、订书钉的长、图钉的钉长、小正方体的边长等) 【设计意图:直尺就是由一个一个 1 厘米组成的,测量的本质就是看物体有几个 1 厘米长,所以认识 1 厘米,有助于学生学习测量。】 3、测量 认识了尺子,大家会用尺子测量吗?我们来试一试 (1)请你估计这支铅笔大约有多长? (2)谁来帮我们用直尺量一下,看看铅笔到底有多长?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测量的方法。(老师示范) (3)请一个学生测量。 小结:通常,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节课的重点,老师先示范,帮助学生梳理测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能有效减少测量时的错误。】 (4)判断: 大家量得都很准确,有四只小熊也迫不及待地想量铅笔了,看一看,它们这样量对吗? 预设:图 1:铅笔一端没有和 0 刻度线对齐 图 2:规范 图 3:从刻度 1 开始量,最后到 6 应该是 5 厘米 图 4:铅笔一端没有和 0 刻度线对齐,但从 5 到 10 一共有 5 个格,所以铅笔的长度是 5 厘米。 小结:大家以后测量的时候可不要像这三个小熊学习,学会了测量了吗? 【设计意图:借助小熊的测量失误,帮助学生将测量中容易犯的错误放大,引导学生在辨析中掌握操作要领和正确的度量长度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拓展提升
1、课本第 53 页第 3 题,说一说各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本题体现了学科整合,将美术课用的石头画作为学习材料,既可以学习度量的知识,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2、课本第 52 页第 5 题,想一想,怎样用 “断尺子” 量铅笔? 淘气遇到了问题,他的尺子断了,没有了 0 刻度,要量这支铅笔,你有什么办法? 【设计意图:这道题属于拓展题,通过用断尺画线,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反思,概括总结
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进行了哪些数学活动?你有收获和大家分享吗?
五、作业设计
用尺子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自己的直尺测量课桌,由于课桌的长度大于直尺的长度,所以需要合作测量,另外可以渗透用直尺测量课桌的弊端,就是太麻烦,促使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让测量不这么麻烦,从而产生使用长一点的长度单位的想法。】
(1)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1 厘米吗? 从 0 到 1 一大格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李老师,请思考一下,这个环节是否合适?学生还没有厘米的概念的时候,能否直接要求他去找 1 厘米?
@zhangjing007 当时上传教案技术不是很熟练,中间的环节没有分段,非常非常感谢您的认真阅读和提出的建议,您说的没错,找之前,如果学生没有 1 厘米的认知,就无从找起;我觉得在这之前应该告诉孩子们,1 厘米有多长,并且通过 1 厘米长的小棒让学生实际感知一下,这样再在直尺上寻找的时候就会有的放矢,再次感谢您!
李老师,您好。我有个小的建议:孩子们在学习之前或多或少都会对课本学习的内容有一些了解,所以这节课我们在设计的时候能不能给孩子一些自由发挥空间?可以尝试让个别对于厘米或者长度单位有认识的孩子引导其他孩子进行学习,如果能实现的话这样的学习会更加主动,更加符合孩子们的实际学习情况。一点儿小的建议不一定成熟,提出来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李老师:您好,在 “认识尺子” 这一教学环节,“ 尺子上有什么?请大家拿出直尺认真观察。” 因学生在前一课,有了测量的经验,又因很多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使用直尺,并对直尺有了一定的认知,所以,我认为这里可以让学生观察直尺后,在小组内交流,促使学生互补认知,再全班交流。这样处理,可以促进学生唤醒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习兴趣,还能将 “认识直尺” 和 “认识 1 厘米,建立 1 厘米的表象” 融合在这一个教学活动中。在这个教学活动后,可以播放一个微课,进行全面的介绍和小结,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正确的、有序的认识厘米的知识体系。我的想法也没有实施,请大家讨论。
@woxinyonghen 感谢您的建议,您的建议非常好,磨课的时候我也发现了,有些知识学生在学的时候是没有激情的,或者说学习的内容并没有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我也在反思,教学的任务不只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而发展思维的前提就是一定要充分了解学情,学生会的不用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也不用教,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 “学会学习”,再次感谢!
@tangchengmin123456 非常感谢唐老师的回复,能看出来,您对这部分的内容是有系统认识的,没错,直尺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不陌生的,我们要做得就是帮助学生将生活中零散的、认识不够深入的经验进行重组,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您这么一说,我也觉得之前的设计稍显冗长,如果加上微课,如果将内容融合贯通,或许课堂节奏会更加明快,再次感谢!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第二稿
学习目标:
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数),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学习重点:
认识厘米,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或线的长度;
学习难点:
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学习过程:
一、情境引入,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我们每天都坐在课桌旁认真地学习,你们有量过自己的课桌有多长吗?有两位小朋友测量了他们的课桌,
看,他们分别是怎么测量的?测量结果是什么?
(女孩用拃来量,她量的课桌有 6 拃长;男孩用铅笔测量,他量的课桌有 4 支铅笔长)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而不是体会测量的过程,用不同
的标准测量物体的长度上一节课已经进行了实践操作,所以这节课的重点应该放到思考、分析。】
思考:
1、同样的课桌,为什么量的结果不一样?
(选择的工具不一样)测量的标准不一样。
(用一样的工具)
3、如果让你选一个同样的工具,你选什么?
(尺子)
尺子上有我们统一的测量标准,今天我们就一起和尺子交朋友。(板书:尺子)
【设计意图:同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发现如果单位不统一,就会对
交流产生不便,由此,让学生自己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活动感知,形成表象
1、认识尺子
每个同学拿的尺子都不一样,有长一点的、有短一点的;有红色的、也有蓝色的;还有的有花纹,有的没
有;接下来,四人一小组,说一说你们的尺子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然后全班交流,梳理知识点。
(1)有数字:这些数字是怎么排列的?最小的数字是什么?表示什么?
(2)有刻度线: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刻度线,刻度线下写 0,叫作 “0 刻度
(3)有字母 cm—— 读作:厘米
【设计意图:这部分听取了老师们的建议,由于直尺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这部分内容主要由学生来
讲解,发现 - 交流 - 梳理,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认识 1 厘米
(1)初识:厘米就是 1 个长度单位,你知道 1 厘米有多长吗?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棒,它的长度就是 1cm,放到两指
中间感受一下 1 厘米的长度。
厘米是我们常用的长度单位,在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用厘米做单位。
(2)测量:把小棒放到直尺上量一量,看看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1 厘米吗?
从 0 到 1 一大格的长度就是 1 厘米,从 6-7 是 1 厘米…… 总之相邻两个刻度之间 的距离就是 1 厘米。
(3)体验: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我们指甲盖的宽、橡皮的厚大约有 1 厘米等等。
【设计意图:之前的设计是让学生直接在直尺上找 1 厘米,但是研讨时发现,学生并不知道 1 厘米究竟有多
长,所以寻找就属于没有目的,听取了老师们的建议,我们这次先让学生通过 1 厘米的小棒认识 1 厘
米,再通过测量,发现直尺上的 1 厘米,这样学生对于 1 厘米的认识就会更加深刻。】
3、认识几厘米
(1)尺子上从 0-1 是 1 厘米,那从 0-2 是多长呢?
从 0 到 2 是 2 厘米,含有 2 个 1 厘米
(2)直尺上除了从 0 到 2 是 2 厘米,还有不同的 2 厘米吗?指给同桌看一看。(3)你是怎么找到这些 2 厘米的?
只要有 2 个 1 厘米,就是 2 厘米
(3)除了 2 厘米,你还能找到几厘米?
从 0 到 3 有 3 个 1 厘米,是 3 厘米……
小结:有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我们可以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找到几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 2 厘米、3 厘米等不同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几厘米的实质就是看有几个 1 厘米,为后面
学习测量打好基础。】
三、尝试测量,掌握技能
认识了尺子,大家会用尺子测量吗?我们来试一试
(1)请你估计这个纸条大约有多长?你是怎么估计的?
(2)量出彩条的长。
①一端对其 0 刻度,看另一端对齐几,就是几厘米。
②不是从 0 刻度开始测量,用数小格的方法看有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
③对比: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小结:通常,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另一端对着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比
较简单,不用数,但是如果特殊情况尺子断了,或者 0 刻度看不清楚了,可以用第二种方法。
【设计意图:测量虽然有两种方法,但其实是一样的,就是看所量物体包含几个单位长度,区别就是从 0 刻
度开始,不用数,最后量到几就是几厘米;如果不从 0 刻度开始,就需要数出或者算出包含几个单位长度;
这种优化,是需要学生去体验、去感知、最后自发得到的,让学习真正发生。】
(3)判断:
有四只小熊也迫不及待地想测量自己铅笔的长度,你们来当小老师,看看它们这样量对吗?
①同桌交流
②全班交流
小结:图 1:铅笔一端没有和 0 刻度线对齐
图 3:从刻度 1 开始量,最后到 6 应该是 5 厘米
图 4:铅笔一端没有和 0 刻度线对齐,但从 5 到 10 一共有 5 个格,所以铅笔的长度是 5 厘米。
(4)想一想,测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李老师整体教学设计环节清晰流畅,提出的问题也简洁富有针对性,练习题的设计层次性很强,值得学习。在初识 1cm 这个环节,李老师让孩子拿出准备好的 1cm 的小棒,先感受 1cm 的长度,然后再用直尺测量,符合孩子的学习认知。对于 1cm 的小棒我们是否可以选取孩子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作为孩子们初步感知的对象。
李老师:您好,您的第二稿设计比第一稿更详细,教学环节更清晰了。可以看出,您是一位对教学精益求精的优秀教师。我认为,在学生交流 “尺子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时,学生肯定会介绍 1 厘米,而且部分学生可以在尺子上找到很多 1 厘米。所以,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充分交流对直尺的认识,挖掘出孩子们的所有认知,再让学生从尺子上指出找到的 1 厘米,最后让孩子感受 1 厘米的长度,也就是拿准备好的一厘米小棒与尺子上的 1 厘米比一比,用拇指和食指比划一下 1 厘米的长度,找找身边的 1 厘米长度的物体,促使学生建构 1 厘米的长度。这样的教学顺序比较符合孩子的认知,您可以试试。
李老师:您好,在 “认识几厘米” 这一教学环节,您的小结是这样的,“有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我们可以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找到几厘米。” 但,孩子们并不是都用这种数 1 厘米的个数方法,有的学生非常喜欢用计算的方法,例如:3-0=3,所以是 3 厘米。还会有学生举例:直尺上 2 到 5 就是 3 厘米,5-2=3,所以是 3 厘米。我认为这一教学环节,设计时,要有预设,要根据学情灵活处理。这是我的一点想法,请大家讨论。
@ljj1476352924 非常感谢您的关注和提问,这个问题特别好,这是个非常有可能出现的预设,我觉得,这个问题我们不回避,原因是 50 多人一起上课,不可能全部统一;另外,误差虽然不能避免,但是误差的范围肯定不会大;所以,如果真的出现了,就指出这就是误差,由于尺子的厂家不同,产生误差是正常现象,厂家虽然不同,但用的标准是一样的,所以这个误差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也不知道这样处理是否合适,还希望您多多指导!再次感谢!
@dong'ya'ting 非常感谢董老师的建议,这个环节是想通过小棒来认识 1 厘米,就像您说的是 1 厘米的初步认识,所以我觉得应该出示一个准确的 1 厘米让学生感知,小棒刚好符合这个特点,不过我也会继续寻找,看看有没有既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意思的学具来代替,再次感谢!
@tangchengmin123456 非常非常感谢唐老师,每一次的研讨都能看到您的精彩提议,您的第一个建议我觉得非常好,学生对于直尺的认识确实不仅仅是刻度、数字和字母,或许这个问题可以这样问:关于直尺,你都了解什么?可以将学生的所有认知充分挖掘出来。这样环节会精简,但是每一个环节都会深入!您提到的第二点也特别好,我当时想的是算一算其实就是数格子的简便方法,所以就给归到一类了,您这样一说,我觉得应该提出来,或许还会有学生提出来,到时候两种方法再进行对比,发现虽然表面看似不一样,但实际上都是 “数” 有几个 1 厘米。再次感谢您的建议,非常希望您继续关注,多提宝贵意见!
李老师,您好,本节课您在二稿的设计中仍以课桌有多长导入,最后把测量课桌有多长布置为课后作业。我有个小建议,如果能在练习环节让孩子们借助一把大的厘米尺测量出课桌的长度,既可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又可以让课前的这个导入得到一个答案,给本节课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您可以考虑一下。
李老师:第二稿中的: 每个同学拿的尺子都不一样,有长一点的、有短一点的;有红色的、也有蓝色的;还有的有花纹,有的没
有;接下来,四人一小组,说一说你们的尺子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然后全班交流,梳理知识点。
这个地方的设计是不是有点啰嗦,还有是不是会把学生的关注集中到尺子的颜色、花纹上去?老师的引导语很重要,我们想让学生关注什么,就要引导什么。 再请思考:说一说你们尺子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这个问法,是否合适?
@zhangjing007 非常感谢张老师的建议,您说得没错。如果没有那些词,问题依然明确,那就证明这些词语是可以删掉、也应该删掉;或者如果加上,反倒是引起了学生的 “负迁移”,那么宁愿不要。您这一点提醒了我,我们经常教学生语言要简练,作为老师,我们也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会再照着这个标准,优化其他环节的问题,再次感谢您!
李老师,你好,关于第一个环节当中,问题很清晰,并环环紧扣。我觉得在设计课程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预设,如当第三个问题问会选什么工具时?如果学生没有说出尺子,那么尺子怎么引出,或者怎么来过度到后面的问题。
李老师,的第二个环节设计层层递进,非常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一看就是心中有孩子的好老师。看完第二个环节认识尺子这里,我又 2 点想法:1. 在学生交流尺子上都有什么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汇报,并且每一个点,讨论到什么程度就够了,这样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思路才会更清楚。2. 生活中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 1 厘米?需要告知学生拿着尺子去量一量,也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物品,让学生充分的体验,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内咋的东西,同时也积累来这方面的经验。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期待李老师的交流。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第三稿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统一单位必要性
微课:同学们,我是长颈鹿老师,我们动物学校马上要新转来一位同学,但是教室里面已经没有多余的课桌
了,所以我要去课桌市场再买一张。可是到了课桌市场我才发现,我忘记测量原来课桌的长度了,于是我就
打电话给班长,结果就听到了这样的对话:
京京:老师,我的课桌是 6 乍长。
贝贝:老师,我的课桌是 4 根铅笔长。
长颈鹿:老师,我的课桌是 50 厘米长
大象:老师,我的课桌是半米长
同学们,现在我也搞不清楚了,我该听谁的呢?
1、你喜欢那个回答?
喜欢 50 厘米、半米的更多一点,说明这样描述更具体。
猫头鹰老师也选择了大家都熟悉的 50 厘米,买到了合适的课桌。
2、 点题:
米和厘米都属于属于测量长度的长度单位,你们听说过长度单位没?今天我们就选择其中一个不大也不小的来认识一下。 板书:认识厘米
二、认识 1 厘米,再次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厘米在哪里可以找到?
2、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是 1 厘米? (1)“0 刻度线”,表示起点。 (2)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就是 1 厘米。(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 1 厘米)
3、这两个同学的 1 厘米,谁的长?(一个长尺子、一个短尺子)
验证:投影(认识刻度线)
4、我这里还有一个更长的尺子,你们猜谁的 1 厘米更长一些。 验证:投影
5、西安的 1 厘米和北京的 1 厘米,一样长吗?中国的 1 厘米和美国的 1 厘米一样长吗?
6、为什么全世界的 1 厘米都是一样长的呀?
小结:标准一样了,交流就方便多了。
三、 感知 1 厘米的实际意义
1、你们感觉 1 厘米长吗?
所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通常用来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请同学们拿出这跟小小的智慧棒,估计一下,是多长?
在尺子上比一比,它是几厘米?
没错,这跟小棒的长度是 1 厘米,请大家像我这样把小棒夹在大拇指与食指之间,感受一下 1 厘米的长度。
3、将小棒放回,闭上眼睛,想一想 1 厘米有多长。
4、睁开眼睛,用两根手指比划一下,自己用小棒验证一下。
5、看来大家都感觉到了 1 厘米的长度,那找一找在周围或者身体上,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宽度大约是 1 厘米?可以用小棒比一比,找到以后先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今天回家,和爸爸妈妈交流一下,然后在家里再找一找,好不好。
四、找到尺子上的几厘米
1、这把尺子除了 1 厘米,你还能找到别的长度吗?
预设:2 厘米、3 厘米……
2、练习
考考你:快速说出五彩石的长度是几厘米?
五、感悟测量方法
1、自主探索:
(1)估计小棒的长度
(2)测量小棒的长度
(3)交流:①你怎么估计得这么准?有没有好办法。 ②测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练习: 几只小熊觉得测量真有意思,也迫不及待的量起了自己的铅笔,谁来评价一下。
4、画一画 画一条长 4 厘米的线。
六、考考你的眼力 今天同学们表现都非常好,李老师准备奖励男生、女生各一根指挥棒, 你会选哪个?
这就是著名的米勒 —— 莱尔透视幻觉 所以眼睛有时候也是会骗人的,科学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七、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
八、作业
李老师,您好。三稿设计更加符合学情,创设的学习活动也比较丰富,相信学生会学得扎实,有趣。我个人认为本节课和前一节课(教室有多长)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应进一步做好衔接和提升,另外学生对于 1 厘米实际表象大小感知可以再充分。
从李老师的设计中能感受到老师非常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和感知。在课堂上,老师有时候会被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带领着飞翔,而适时的回到主题,合适的引导,都要求老师对于每一句,每一个抛出去的话仔细斟酌。这样课堂才会更加紧凑和高效。
李老师:您好,第三稿设计层次清晰,您做了很大的改动,也加入了很多创意的设想,你不断研磨教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有以下想法:1、在 “初步感知统一单位必要性” 这一环节,应与《教室有多长》做好衔接,借助孩子前一节课的学习经验和方法,在本节课进一步提升。也就是孩子用多种方法测量课桌长度后,再交流,促使学生感受到不同测量具导致测量的标准不一致,测量结果没有意义,所以要统一测量单位。我认为,实际的动手操作比看数据分析,更有说服力,给学生的印象更深刻。2、:在 “认识 1 厘米,再次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的教学环节中,“为什么一厘米一样长”, “中国的 1 厘米和美国的 1 厘米一样长吗?” 这些问题都与主题的关系不大,还会影响学生的认知,让学生不知所措。学生之间比一比,不同尺子的 1 厘米,发现不同尺子上的 1 厘米都是一样长,测量较短物体长度时,测量的标准一样,测量的结果也就一样,就体会到了单位统一的必要性了。因此,我建议:第一、二教学环节要调整,要与学生的认知学情相符合。我的一点拙见,请您斟酌。
李老师的第三稿层次清晰,在让学生感知 1cm 这个环节符合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认知,值得学习。学生在找到尺子上的 1cm 时,除了说出从 0 刻度到 1cm 为 1cm. 还有 2cm-3cm、3cm-4cm 等都是 1cm,但一般情况都是从 0 刻度开始的,我想这也是源于孩子对 1cm 长度的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到孩子说出尺子 2cm、3cm。甚至更长的厘米数时孩子就会有些混乱,不知所措,,就像这节课上提到是看数还是看大格,比如老师说到 7 个数就是 6 个大格,6 个大格就是 6cm, 孩子就会有些懵,所以我觉得这个环节尊重孩子的认知还是让他们先去数,当遇到厘米数大一些时他们觉得数起来麻烦就会发现也可以通过算来实现。
李老师好!今天听了您的课收获颇丰。课程内容设置紧凑,教学过程丰富有趣,对尺子不从边沿画 0 刻度线的讨论,我主观认为也是具有德育价值的。通过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反馈可以看出他们是真的听懂了。一节课听下来,我的第一感受是 “充实”,第二感受是” 太过充实”。在课堂内容一步步递进展开的背后,我总能感到一股紧迫感,这种感觉直到学生离开教室后还萦绕在我心头。后来听诸位名师点评时,发现原来还有很多内容要继续加进去。不禁有了疑问,这些内容是一节课能上完的么?既要设计情境认识 “厘米”、又要动手操作感知 “厘米”,既要讨论不同尺子上 “1 厘米” 是否相同,又要让学生理解、学会 “断尺测量”。每个环节单拿出来都感觉十分必要,不能削减。但这些内容组合后又要压缩在一堂课中,就难免显得有些 “局促”。非常期待您处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因为我也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希望能从您的教学中学到更多。
李老师的第三稿相较于前两稿来说更加合理全面,逻辑性和科学性也比较强,整节课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也都比较多,本节课从找一找、比一比、看一看、量一量的过程和环节来让学生学习、认识并感知 1 厘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以致用,通过在生活中测量课桌、黑板等的长度能加深学生对厘米这一长度单位的理解。
李老师的课非常自然生动,在课堂中能每一个问题都精准并且简练, 从 1 厘米的长度,逐步找出 2 厘米、3 厘米等等,并且让学生观察,他们的长度与两端的数字有什么关系,通过李老师引导,孩子们探索出测量长度的方法(数和算),并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测量方法。
李老师,您好!第三稿教学设计在 1 厘米这一长度单位的认识和理解上,更有层次性,找尺子上的 1 厘米,估计 1 厘米的长度,用手比划 1 厘米,闭上眼睛想象 1 厘米,找身边的 1 厘米,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对 1 厘米有了更准确的认识。在充分的活动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这也是我在数学课上不断要求自己做到的。一点建议,这节课《数学教师用书》上第一个学习目标指出,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这一目标中 “再次” 一词,是对上节课 “教室有多长” 这一教学内容的延续,让学生在上节课已有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进而产生新的认知冲突,这样就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学习的兴趣,所以,我觉得教学的第一环节应该再调整。
从本课的设计中能看出来李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直尺,了解直尺的构造,以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1 厘米的长度,并且让学生观察,他们的长度与两端的数字有什么关系,通过李老师引导,孩子们知道了大数减小数就是他们的长度,并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测量方法。通过孩子们的估一估,量一量,以及判断小熊的量法是否正确,进一步巩固孩子所探究的新知识。
1 为什么不用一柞,不用铅笔作度量工具,而要统一的长度单位这一点学生理解不到位,可以在学生认识了厘米后再回过来让学生思考这个问题,前后呼应是否更好一些。 2、练习题的设计体现参次坡度,有从 0 开始测的,有不从 0 开始测的,又可以用 1+1+1 加法的,还可以有用减法的,首尾数字相减,还可以增加一个断尺子,没有 0 刻度,怎么量,引发学生的思考。
测量单位的学习是度量的开始,也是发展学生量感的基础,由课前学生的初步测量活动感受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更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认识尺子,发现 - 交流 - 梳理,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年级的学生仍处于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但已经具备了一定观察、比较、操作的能力,在兴趣浓厚的状态下,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和强烈的表现欲望。张老师课堂中通过一系列活动的设计,让静态的厘米在学生的心中逐渐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非常非常非常感谢所有老师对这节课的关注和指导,由于录课时间 做了调整,所以最近我们将研究的步伐加快了很多,第三稿的设计出来后进行了试讲,问题很多,我也做了详细的反思,我们团队的老师也给了很多建议,以上所有老师的回复和建议我都仔仔细细看过了,我将在第四稿的设计中,取长补短,争取第四稿的设计更能体现 “生本课堂”、更加高效、更有延展性,这节课是度量单位的起始课,这节课的学习将对后续学习其他的长度单位、甚至是学习其他的度量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我将认真修改第四稿,再次感谢所有老师的关注和指导,也希望老师们继续关注,多多提出您的宝贵意见,真的希望借助这个平台,通过一节课的研讨,我们的教学理念会有提升,每一位老师都收获属于自己的思考!再次感谢!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第四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微课:大象老师:同学们,我是大象老师,我们动物学校马上要新转来一位同学,但是教室里面已经没有多余的课桌了,所以我要去课桌市场再买一张。可是到了课桌市场我才发现,我忘记测量原来课桌的长度了,于是我就打电话给班长,结果就听到了这样的答案: 京京:老师,我的课桌是 6 拃长。 贝贝:老师,我的课桌是 4 根铅笔长。 大象老师: 同学们,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想通过一个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引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预设:因为用的工具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就不一样。
1、追问:那是不是都用 “铅笔”,结果就一样了?都用 “拃” 呢?
2、那用什么工具,测量结果才一样?
预设:直尺
没错,为了让所有人都能听明白我说的长度是多少,测量之前要有统一标准,也这个标准就在直尺上。
厘米,厘米是国际上通用的,也是生活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标准也叫作 “长度单位”。
3、我们一起来看看 “厘米” 是怎么来的?
微课: 古时候人们一直用身体的某一部位作为长度标准,但是每个人的身体是不一样的,所以经常会出现,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出现不同的结果,有时候为此还会吵架甚至打架,所以,后来为了避免这种混乱的场面,科学家们规定了测量长度的标准,也就是长度单位:“米”,这么长就是 1 米,将 1 米平均分成 10 份,其中的 1 份称做 1 分米,把 1 分米平均分成 10 份,1 份是 1 厘米。
4、听过这些长度单位吗? 你们猜,有没有比米还大的长度单位?有没有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没错有很多,有一些今天我们就挑这个常用的、比较小的长度单位来认识。 板书:厘米 cm
【设计意图:实际生活中长度单位的确定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所以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想让学生了解 “长度单位” 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我们现在学的知识是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实际生活中的长度单位最先出现的应该是米。】
二、认识度量单位 - 1 厘米
1、直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看直尺上还有什么?
(1)刻度(2)0 刻度表示起点(3)刻度线、刻度尺(4)厘米
【设计意图:直尺是测量的工具,虽然从知识体系上讲是学生第一次了解,但是直尺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经常用到,并不陌生,所以这个环节主要通过问答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生活经验,形成知识体系。】
2、1 厘米是从哪里到哪里吗?
(1)找尺子上的 1 厘米。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就是 1 厘米。 (2)感知 1 厘米。
①请同学们拿出这跟小小的智慧棒,估计一下,是多长?在尺子上比一比。
②没错,这跟小棒的长度是 1 厘米,请大家像我这样把小棒夹在大拇指与食指之间,把 1 厘米的长度记到自己的心里。
③将小棒放回,闭上眼睛,回忆一下 1 厘米有多长。
④睁开眼睛,用两根手指比划一下 1 厘米的长度,自己用小棒验证一下。 (3)制作 1 厘米。
①活动要求: 二选一:用铅笔画出 1 厘米的线或者用橡皮泥捏出 1 厘米的面条; 比一比:做好以后,在尺子上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准。
②学生活动 ③集体汇报 (4)寻找 1 厘米。 看来大家对 1 厘米的长度已经有感觉了,那找一找在周围或者身体上,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宽度大约是 1 厘米?找到以后先和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 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李老师建议今天回家,在家里也找一找 1 厘米,好不好。
【设计意图:“度量” 长度的本质就是看被测物体里面含有几个单位长度,所以单位长度,也就是 1 厘米的认识就非常关键,因为 1 厘米就是标准,学生一定要对 1 厘米的实际长度有深刻的认识,因此,这个环节我设计了,看 1 厘米、摸 1 厘米、想 1 厘米、做 1 厘米、找 1 厘米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丰富对 1 厘米的认识,为后需学习 “量” 打好基础。】
三、寻找尺子上的长度
1、除了 1 厘米,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几厘米?比如,从 2-4 是几厘米?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它是 2 厘米? 预设:因为从 2 到 4 有 2 个 1 厘米,所以是 2 厘米。
【设计意图:用直尺度量物体长度就是在尺子上寻找和被测物体一样长度的长度,也就是看被测物体包含了几个 1 厘米,有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所以这个环节就是做好测量的准备。】
2、练习:快速判断石头的长度。(挑一个说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感知测量的常用方法,也就是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另一端指向几就是几厘米。】
四、自主探索测量方法
1、看来大家观察别人测量是没有问题了,会自己测量长度吗?
①拿出这根智慧棒,先估计有多长?
②用尺子量一 量,看一看你的估计准不准确。(投屏)
③汇报(先汇报错误的,再汇报正确的,再汇报特殊的)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对度量单位的感知和对测量方法的观察,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测量的能力,这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测量,将心中的方法外化为行为,这样老师也就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心里的想法,进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练习:判断小熊的做法对吗?
【设计意图:测量是本节课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测量的方法应该通过各种辨析让学生准确掌握,还要通过交流,掌握多种测量的技巧用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实际现象。】
3、量一量、画一画
【设计意图:由量到画,在量和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测量方法以及对厘米的认识。】
五、前后呼应、解决问题
同学们,大象老师还在课桌市场等着呢,我们学了这么多的本领,谁能打电话告诉告诉动物学校的小动物们,用什么工具怎么测量课桌的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帮助大象老师解决问题,进而巩固测量方法,形成技能。】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每一节课都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李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科学性,课堂上给学生的操作活动较多,能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具体感知 1 厘米的含义。课堂整体和生活联系也比较紧密,使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李老师的这稿设计加入了微课让学生知道厘米是怎么来的,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对厘米的来源有了深入的理解,还有在让学生看 1 厘米、摸 1 厘米、想 1 厘米、做 1 厘米、找 1 厘米等学习活动,非常细致,丰富了孩子对 1 厘米的认识,值得学习。
李老师:您的第四稿,在学生深刻体会 1 厘米上浓墨重彩,很是用心。我认为:第一环节再紧凑些,让学生既感受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又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效果会更好。第五环节,您在组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交流测量的方法。您在这一环节应做测量方法的小结:以 0 为起点,或者以某个数字为起点;可以 1 厘米 1 厘米的数,也可以减法计算。
《课桌有多长》的教学设计,李老师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直尺,了解直尺的构造,以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1 厘米的长度,并且让学生观察,他们的长度与两端的数字有什么关系,学生比较容易快速投入到学习中。但是当发现学生不会测量,不知道 1 厘米的大小时,这时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及估、量都能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及对身边事物的渴望,究竟是多长,想一探究竟。引发学生的思考,并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测量方法。
学生的量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量感的培养也非一日之功,教师要从一个计量单位开始。学生只有在脑海里深深地刻上一个计量单位的标准,量感的形成才会有参照,量感才会有发展的基石。1 厘米的建构特别重要,让学生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等亲自参与数学活动感知长度量感,设计丰富的活动体验建立长度表象。
李老师设计:看 1 厘米、摸 1 厘米、想 1 厘米、做 1 厘米、找 1 厘米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丰富对 1 厘米的认识,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生的单位量感逐渐形成,为更好的找到几厘米做好充分准备。
从一稿到四稿,教学设计越来越生动具体,更符合低段儿童的认知,李老师的学习力和研究力都值得我们学习!买课桌情景引入中巧妙的让学生感受到了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接下来在认识 1 厘米中通过找直尺中的 1 厘米,感受 1 厘米魔法棒的长度,找生活中的 1 厘米物体,让学生通过视觉、触觉等多感官、多角度去感受了 1 厘米的长度,丰富了学生对 1 厘米的量感。在认识几厘米这个环节我觉得稍微快了一点,这个地方可以再多点时间,多点感受,让学生从身边的物体入手,先估测,再实际测量,然后小组汇报交流估测和实测情况,再次增强学生量感,建立 1 厘米和几厘米的表象。
量感来源于对长度单位的深度体验,本节课环节设计清晰,数学知识能够生活化。孩子刚接触长度单位,理解比较抽象,李老师让学生感知 1cm,从用 1cm 的小棒,形成表象,然后从生活中找 1cm、2cm、3cm,使厘米的认识是更加具体化,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李老师,您好,我有个小的建议,就是一开始,让学生认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这一环节,也可以使用微课。微课重点呈现用 “拃” 和铅笔测量课桌长度的过程,这样学生的感知更直观,认识会更深刻。
李老师:从您的第一稿看到第四稿,我感受到您与团队老师在不断地深入研究教学,我感同身受。我发现,您处理 “画线段” 这一教学内容时,从第一稿的没有设计,到第四稿的一笔带过。可以看出,您的教学侧重在学生对 1 厘米的认识、感悟,和对测量方法的研究,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促使学生自己能正确画出线段。实际教学时,学生是否都能准确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呢?在这一环节,您的备课预设是什么?我认为您要再备的详细些。
@lhj2097275 非常感谢您的关注,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表象,通过找、捏、再找,将 1 厘米从尺子上的固定形态变成 “鲜活” 的形态,让学生可捏、可看,赋予 1 厘米更多的载体,这样有助于丰富学生对 1 厘米的认知!
@lhj2097275 非常感谢您的关注,您说得特别对,学生 “量感” 的建立需要载体和过程,我最近也在思考,如何在学生初次体会 “量感” 时,帮助学生建立体系,为后续学习更多测量(质量、时间等)打好基础,也期待您多提宝贵意见!
@tangchengmin123456 非常感谢唐老师的关注和提出的建议,画线也属于本节课的一个目标,虽然之前有渗透,但是应该让学生真正画一画,也是学习效果的检测,接下来我会继续进行修改,非常感谢,也期待您继续关注,多提高贵意见,谢谢!
李老师的这一稿让我有几点感受:1. 导入部分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认知,从实际生活出发,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课桌到底多长,一起量一量,而这里的结果不同的冲突从学生而来,这样学生对于统一标准的必要性也就体验更深,为后面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2. 借助实际的物体巩固对于 1 厘米长度的认识,描述时是不是应该说大约是 1 厘米。3. 在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借助尺子,那么尺子上都有些什么还是非常有必要让学生来认一认,说一说。
李老师在学生理解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上,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交流探讨得出答案。李老师的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加上孩子们思维的碰撞,让这节课产生出不一样的精彩。在练习的过程当中发现,孩子们在学习后对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了充分的认知。
在认识 1 厘米环节,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先感受到 1 厘米的长度,积累生活经验,为之后学习 “量” 做铺垫。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完全交给学生,再从中提取发现问题的做法是值得我们肯定与学习的。
从第一稿到第五稿,李老师每一次教学设计的变化都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认知和发展,体现出了生本课堂的理念。在动手做 1 厘米的环节,学生是真正地摸到了、感受到了 1 厘米有多长,这对学生在估计物体的长度时有很好的铺垫作用,总的来说,这节课生动有趣,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是特别值得学习的一节课。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终稿
学习目标:
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学习重点:
1、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
2、会使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掌握测量方法。
学习难点:
1、经历统一长度单位、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发展学生的 “量感”。
2、经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感受测量方法的多样性,体会度量的本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 “比长短” 和上一节课的自选单位测量。在这样的测量活动经验的积累中,学生已经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并会用 “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有几个什么那么长” 等词语来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我们要在本节课开始学习定量的方法,即比较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究竟有多长。
这节课属于二年级上册的内容,但由于目前时间已是二年级下册,所以我们只能给一年级的孩子上,试讲时就发现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生活经验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磨课阶段除了要磨出 “数学味” 以外,还要磨出 “趣味” 来,要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1、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师:同学们,昨天后勤部的王老师让我帮他一个忙,我们一起来看看。
Ppt 视频:
王老师:李老师,我是后勤部的王老师,我要给咱们学校新添置几张桌子,麻烦你帮我量一下,教室的课桌有多长?
李老师:好的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了如何测量教室的长度,今天就用学到的知识,同桌合作,帮王老师量一下课桌的长度,好不好?
【设计意图:“度量单位” 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反映了人类测量活动的发生、发展历程,在测量中选择合适的 “度量单位” 是关键,反映了测量的本质。
教材在引出长度单位之前,让学生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课桌的活动,由于已经有了上一节课 “教室有多长” 的活动经验,学生已经体会到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因此这时就非常容易出现知识 “负迁移”,也就是会产生认知冲突,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出的长度确实不一样的呢?这种 “负迁移” 正是这节课的思维生长点,促使学生要思考,不一样的答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所以为了让结果统一,测量工具的长度必须是一致的,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本环节有两个层次:一是借助 “后勤部王老师要再采购桌子,就需要测量之前课桌的长度” 这一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情景导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二是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测量活动,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到测量工具不同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同,那么交流起来就会很不方便,促使学生思考,生活中为了便于交流,在测量时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让学生在在动手操作中增进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2、 感受统一标准的必要性
师:你们的测量结果是多少?
生 1:我的课桌有 9 拃长
生 2:我的课桌比 3 个文具盒长一点 生 3:我的课桌比 4 本数学书多一点 ……
师: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 生:用的工具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就不一样。 师:结果不一样,怎么跟王老师说呀?
生:可以用小棒,因为小棒是一样长的 师:看来,要想让测量结果一样,在测量时就要用( 同样长 )的工具,也就是要有 “统一的标准”。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只要学生能体会到 “只有用同样长的工具测量,测量结果才会一样” 就可以了,虽然学生还不认识长度单位,但学生对标准已经有了感知,对标准产生的必要性有了体会。】
3、认识长度单位 - 厘米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国际上通用的,也是生活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标准 -- 厘米。
板书:认识厘米
师:因为是国际上通用的,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 cm,是英文 centimeter 的缩写,厘米使用来测量长度的,所以也叫作 “长度单位”。
【设计意图:所有计量单位本身都是一种规定,“数学规定” 的教学是不需要启发和研究的,比如为什么叫厘米?为什么 1 厘米是这么长?这些探讨都没有意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区别开什么材料值得启发、什么材料只需要识记,这十分重要。】
二、建立 1 厘米的表象,体会 1 厘米的实际意义
1、 认识 “尺”
师:在哪里见过厘米?
师: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就在尺子上,拿出自己的尺子,同桌合作观察,有什么共同点?
师:为了方便同学们观察,我把不同的尺子放大后拍成了图片,说一说你刚才发现了什么?
生 1:都有 0、1、2、3……
师:这些数字叫做 “刻度”。
生 2:还有很多线。
师: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做 “刻度线”,仔细观察比较长的线有什么特点?
生 3:都对应着一个数字
师:两个数之间或者两根线之间就叫做 “一大格”。最左端的线对应的数字是(0)这根线叫做 “0 刻度线”,它的作用是什么?
生:起点
师:没错,0 刻度线的左边没有刻度,刻度从 0 刻度线开始,0 刻度线就是起点。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对尺子并不陌生,但他们大多数情况是用尺子画直线,并没有深入认识尺子的原理,这个环节就是让学生有仪式感地认识尺子,发现款式不同的尺子有相同的特点,都有刻度、刻度线、一大格、0 刻度线等信息,为后续使用尺子做好铺垫。】
2、体会 1 厘米的实际意义
(1)比一比,初步感知 1 厘米的长度
师:你们猜一下,尺子上从哪儿到哪儿是 1 厘米长?
明确:从刻度 0 - 刻度 1 之间的长度是 1 厘米
师:大拇指指向刻度 0 ,食指指向刻度 1,说,你们中间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2)捏一捏,第二次感知 1 厘米的长度
师:学具盒里有一个 1 厘米唱的小棒,在尺子上比一比。
师:像这样轻轻捏住,再把它慢慢地抽出来,1 厘米还在吗?
两根手指之间的缝隙长 1 厘米。
师:玩游戏:用左手比划出 1 厘米,再用右手比划出 1 厘米……
(3)看一看,第三次感知 1 厘米的长度
师: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 1 厘米长?
明确:尺子上每一大格之间的长度都是 1 厘米。
(4)找一找,第四次感知 1 厘米的长度
师:回忆一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者宽度大约是 1 厘米;找一找身体上、课桌上、教室里物体的长度或者宽度大约是 1 厘米。可以离开座位找一找。
【设计意图:厘米是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对它的认识需要有丰富的现实材料做支撑,所以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表象这个环节分为四个层次来完成,一是借助尺子认识标准的 1 厘米,用两根手指卡出 1 厘米的长度,让尺子上的 “静态” 1 厘米变得 “鲜活” 起来。二是借助小棒,通过 “抽出来”“放进去” 这样一些列有趣的活动,让 “鲜活” 的 1 厘米变得 “生动” 起来。三是再次观察尺子上还有哪段的长度也是 1 厘米,由 “动态” 再回到 “静态”,发现尺子的构造其实是由多个 1 厘米组成的,感知 “度量” 的本质就是被测物体包含几个 1 厘米,长度就是几厘米。四是借助丰富的现实材料做支撑,帮助学生对 1 厘米的实际大小形成清晰的表象,方便学生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际测量,四个活动,多感官参与,学生脑海中的 1 厘米表象已初步建立。】
三、自主探索测量方法,体会度量本质
1、寻找尺子上的几厘米
师:仔细观察直尺,除了 1 厘米,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 2 厘米吗?
生:刻度 0-2;1-3;2-4……
师:刻度 0-2 的长度为什么是 2 厘米?
生:因为 0-1 是 1 厘米,1-2 是 1 厘米,1 加 1 等于 2 厘米
师:能找到 3 厘米吗?
生:刻度 0-3;1-4;2-5……
师:为什么刻度 0-3 是 3 厘米?一个学生说,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指一指。
师: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几厘米?
2、判断彩石的长度
师:快速判断彩石的长度,怎么判断这么快?
生:抄的答案,就是从 0-5 是 5 厘米,从 0-3 是 3 厘米,从 0 到 4 是 4 厘米,也就是从 0 开始,到几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测量长度是指运用工具将被测物体长度与长度比较,从而得出测量结果的过程。学生通过找尺子上的几厘米和判断彩石的长度,再次感受测量的意义和本质,意义就是将被测物体的长度与尺子上的刻度进行重合,本质就是看被测物体中含有几个 1 厘米,帮助学生发展 “量感”。】
3、自主探索测量方法
1、借助小棒,自主探索测量方法
(1)估计
师:估计一下,这里面有几个 1 厘米?
(2)自主测量
师:用尺子量一量,看一看你的估计准不准确。
生:展示自己的测量方法,测量结果是 9 厘米。
(3)辨析
师:你们用你们的尺子,我用我的尺子(米尺),你们猜,我的测量结果会不会是 9 厘米?
生:有可能比 9 大,也可能等于 9,还可能比 9 小。
师:(投影对比不同的尺子)发现:虽然尺子的长短、形状不一样,但是刻度是一样的,1 厘米的标准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学生对厘米已经有了多方面的理解和体验,接下来就是测量方法的探索,这个环节分两层:一是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二是自主探索测量长度的一般方法,即把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另一端指向几就是几厘米。】
4、丰富测量方法,再次感知测量的本质
师:同学们都会测量了,李老师聘请你们为小老师去动物学校看一看,他们的测量对不对?
(1)第一幅图的主要错误是铅笔的一端没有和 0 刻度对齐。
(2)第二幅图是正确的。
(3)第三幅图是因为从刻度 1 开始测量,最后到 6 应该是 5 厘米。
师:快速判断对错
生 1:又对又错……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 1:不从 0 开始是可以的,但是应该算一下,6-1=5,是 5 厘米,6 指的是从 0-6 是 6 厘米,1 指的是从 0-1 是 1 厘米,6-1=5 指的是从刻度 1 到 6 是 5 厘米。
师:我明白你说的又对又错是什么意思了,你的意思是这种测量的方法是正确的,但是测量的结果是不正确的,对吗?
生 1:是的
师:有没有别的方法也能证明是 5 厘米?
生 2:从 0 到 5 是 5 厘米,从 1 到 6 和从 0 到 5 是一样的。
生 3:还可以数,1-2 是 1 厘米,2-3 是 1 厘米,3-4 是 1 厘米,4-5 是厘米,5-6 是 1 厘米,有 5 个 1 厘米就是 5 厘米
师:看来,不从 0 刻度开始测量也可以,就是再计算一下或者数一下就行。
【设计意图:鼓励测量方法多样化,关注测量的本质。会自主测量,也会解释别人的测量方法,注重在理解的基础上丰富测量方法,遵循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发展的理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机会。】
四、尝试画指定长度的线
1、明确活动要求
2、自主活动
生:老师,我是横着画的,我是斜着画的……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目的就是会用刻度尺测量和画一定长度的线,由量到画,在量和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测量方法以及对厘米的认识。学生在画线的过程中,出现了方向各异的线,但都是 4 厘米,通过画不同方向的线,再次明确 “度量” 的本质,即包含几个 1 厘米,在画的过程中还发现有个别学生使用的是 1 厘米长的小棒,4 厘米就画了 4 次,虽然线不是那么直,但说明学生的 “量感” 已经建立。】
五、前后呼应,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学了这么多的本领,那课桌的长度会测量了吗?怎么测量?
生:可以用尺子量,只不过量完以后还要加起来。
师:如果你们的尺子再(长)一点就好了,(出示卷尺)我们可以用更长的尺子来测量。
师:刚开始我们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得到了很多结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 “长度单位” 统一了标准,最后得到了一个唯一的结果。
师:最后,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数学要让学生经历 “从头到尾” 思考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以及统一长度单位的便捷,最后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培养学生总结、反思以及质疑的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不局限,认识了厘米,还有没有其他的度量单位,不同的度量单位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等,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感受统一标准的必要性 再次改动
汇报:我的课桌有 4 支铅笔长!(说话真完整)
师:3、5、7…… 同样的课桌,为什么你们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啊?
预设:
工具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就不一样。
师:结果不一样,怎么跟王老师说呀?怎么办?
生:用数学书(全班都用数学书,全班的结果就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数学书长度是一样的)
师:还可以用什么?
(还可以都用小棒,因为每个人的小棒是一样长的,结果就会一样)
……
师:把这个桌子运到北京,怎样才能使北京的小朋友和我们测量结果一样?
如果将这张桌子运到外国,怎样才能使国外的小朋友和我们测量结果一样?
总结:只要我们大家都用同样长的工具,测量的结果就是一样的,这样交流起来就方便多了,同样的长度就是标准。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国际上通用的,也是生活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标准 -- 厘米。板书:认识厘米
因为是国际上通用的,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 cm
厘米使用来测量长度的,所以也叫作 “长度单位”。
李老师这次的教学设计做了调整,加大了认知冲突,为 1 厘米的出现做好了充分的铺垫。专家们的指导让我也恍然大悟,应该强调学生的学生尺和我们自己拿的米尺是一样的,他们的直尺只是从我们米尺上截取下来的,这样学生和老师的测量工具就统一了。
厘米是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对它的认识需要有丰富的现实材料做支撑,所以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表象这个环节分为四个层次来完成,四个活动,多感官参与,学生脑海中的 1 厘米表象初步建立。
在测量环节,完全交给学生独立探索测量,这样老师能及时捕捉到学生的想法也能看到的问题,进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总结测量。最终帮大象老师解决了问题,再次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测量环节,完全交给学生独立探索测量,这样老师能及时捕捉到学生的想法也能看到的问题,进而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总结测量。最终帮大象老师解决了问题,再次意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李老师通过让学生在身边找一找,用橡皮泥捏一捏,在纸条上撕一撕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建立了 1 厘米的表象认识。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 1 厘米有多长的印象会很深刻,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一节以生为本的课堂实例,值得大家借鉴学习。
感受统一标准的必要性 再次改动 汇报:我的课桌有 4 支铅笔长!(说话真完整) 师:3、5、7…… 同样的课桌,为什么你们测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啊? 预设: 工具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就不一样。 师:结果不一样,怎么跟王老师说呀?怎么办? 生:用数学书(全班都用数学书,全班的结果就是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数学书长度是一样的) 师:还可以用什么? (还可以都用小棒,因为每个人的小棒是一样长的,结果就会一样) …… 师:把这个桌子运到北京,怎样才能使北京的小朋友和我们测量结果一样? 如果将这张桌子运到外国,怎样才能使国外的小朋友和我们测量结果一样? 总结:只要我们大家都用同样长的工具,测量的结果就是一样的,这样交流起来就方便多了,同样的长度就是标准。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国际上通用的,也是生活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标准 -- 厘米。板书:认识厘米 因为是国际上通用的,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 cm 厘米使用来测量长度的,所以也叫作 “长度单位”。
李老师通过让学生在身边找一找,用橡皮泥捏一捏,在纸条上撕一撕等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充分建立了 1 厘米的表象认识。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 1 厘米有多长的印象会很深刻,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一节以生为本的课堂实例,值得大家借鉴学习。 李宏
李老师这次的教学设计做了调整,在导入环节忍痛割爱,把视频导入换成了学生实地体会,加大了认知冲突,为 1 厘米的出现做好了充分的铺垫。这样的设计源自于老师精心的准备,整个教学环节活动目标更突出,内容更丰富,和最初的设计稿相比,李老师下足了功夫,有了这样认真的老师,是学生的福气,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通过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之后认识新的长度单位,紧接着认识厘米,体会 1 厘米的实际意义。最后让孩子自主探索测量方法,体会度量本质,帮助学生发展 “量感”。
借助生活中的常见物体增强学生对 1CM 的感知,并由此将 1CM 的概念从模糊到精确,学生在几次活动中对 1CM 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这样的体验活动环环相扣层层递增,有效实现了对具体量的深度体验,对叠加量的有效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