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麟

刘美麟

🏢  农安县哈拉海镇柴岗中心小学 / 教师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2504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2-05 19:26:34 +08:00
9 G 99 S 55 B
刘美麟 的最新回复

数学学习除了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更需要为学生建立数感,带给学生数学经验。本课学习周长概念,冯老师更注重学生的实践经历,让学生在看、描、量、画等活动中学,数学概念才能根植于孩子的内心,才能真正建构在孩子的知识体系中。

本节课的设计,老师从找边线入手,在大量的操作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起量感的表象,从而感悟 “周长” 这一量,培养学生量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感知量感的存在,建立量感的表象。对学生进行前侧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知道孩子学习的起点在哪里,我们就可以找到发力点了。

周长是通过度量得到的,度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边线的长度,结果就是它的周长。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内涵,并能根据实际测量的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教师做的非常好。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内涵,从而发展学生的量感。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枯燥的空间与图形的数学内容不是很感兴趣,根据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的年龄特征,通过一个动画引入新课为下一步的学习做铺垫。动画引入生动形象,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兴趣。通过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的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同时,也避免学生产生只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学生从周长意义的角度探索出如何得到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体现了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后续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本节课让学生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估一估等活动来发展学生的量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认识了质量单位,值得学习!切身的体会 1 千克有多重,这是抽象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量感,加深学习的印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老师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二稿比一稿更加直观展示一天的变化,非常细致的介绍一天的时间。

老师借助自己的信息,让学生从多方角度感知 “量感”,同时从日常生活中展开问题,让学生学会日历。学生通过观察、填表、找规律等活动,共同参与知识的构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微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黄老师本节课的设计探究层次鲜明,又不乏趣味性,涵盖了知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认识时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老师利用钟面的模型,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让学深刻理解了为什么 1 时 = 60 分。贴近生活,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还是太小,需要不断积累来感受量感。

在课堂中,老师设计了丰富的数学活动。时间量感是指一种对时间量的感觉感知,帮助学生建立 1 秒的时间量感,在数 5 秒、10 秒甚至 1 分钟的时候,让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感受时间的节奏,将数数的经验迁移到时间的推断上。让学生估测这一小段歌曲或者视频用了多长时间,用以检测学生对于时间量的推断能力。课堂上老师老师让学生用心感知时间,体会 1 分有多长。

整节课体现了从问题 —— 猜想 —— 验证 —— 解决实际问题的整个新课标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时间。运用原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究新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与同伴合作探索问题,从生活的例子出发,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不断的实践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在度量中经历观察、猜想、动手操作、推理等体验,发展学生的量感,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度量长方体的体积实质是包含多少个单位小正方体的体积。并通过观察、拼一拼、摆一摆、猜一猜等活动,加深学生体验,深化学生对体积概念的认知,发展量感。

本节课,张老师能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教学中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先估计方格需要多少个,在数一数的方法迁移到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正方形,用尺子量长与宽的长度,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探究性。

周老师以学生为主体,让所有学生直接参与,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数学走进生活,帮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而且本节课模拟购物环节,为学生积累购物经验,让学生知道如何使用人民币,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应用价值,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培养学生量感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潘老师的通过让学生看、比、画、说四个方面逐步的引导学生感知量感,内容丰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中姚慧莹老师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带着孩子们体验周长,比如围一围,辨一辨,分一分,摸一摸,算一算等,能积极带动学生参与课堂,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和本质。周长是抽象的,通过量感的培养让学生亲生的感知。

在教学中,能够把握重难点,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把时分秒讲清楚。时间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容易被理解,因此必须让学生主动探究,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了观察钟面 —— 动手探究 —— 独立思考等一系列学习过程,学生经过动手、动脑,形成完整的学习知识的过程,感受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量感是抽象的概念,李老师通过对长度不同的测量,加深学生对长度的感知,对厘米的认识更加深刻,对量感的感知更加的直观。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孙老师借助获得的奖学金的情景,在班级里创设小小的商店,让学生借助模拟的购物情景,将人民币带到教室并细致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对量感的感知,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李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体会量感,对量感培养时,能很好帮助学生将生活量感逐渐转变为数学量感,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积累数学量感经验,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董老师的这节课,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物体的展开图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操作感知圆柱的表面积,结合混合式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运用微课直观的展示,使学生直观的掌握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不断提升自己,数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3ms · UTC 11:47 · PVG 19:47 · LAX 04:47 · JFK 07:47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