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青山司马 的最新回复

经过几次教研与修改,愈发觉得李老师的课程设计逐渐完美。导入过程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冲突设计稳中有进。借助生活中的常见物体增强学生对 1CM 的感知,并由此将 1CM 的概念从模糊到精确,学生在几次活动中对 1CM 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入。通过观摩李老师的几次磨课,我自己也收获很多。一堂好课上出来看似波澜不惊,但背后却经历了千锤百炼,预祝李老师这此一切顺利,比赛成功!

相比上一次,李老师今天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更加清晰、重点也更加突出。上课一开始就着重突出了测量工具不统一的 “矛盾”,让学生充分感知到统一单位的重要性。同时各个环节丰富的活动也有利于学生感知 1 厘米,增强对 1 厘米的认识。一节课听下来感觉很受教。

李老师好!今天听了您的课收获颇丰。课程内容设置紧凑,教学过程丰富有趣,对尺子不从边沿画 0 刻度线的讨论,我主观认为也是具有德育价值的。通过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反馈可以看出他们是真的听懂了。一节课听下来,我的第一感受是 “充实”,第二感受是” 太过充实”。在课堂内容一步步递进展开的背后,我总能感到一股紧迫感,这种感觉直到学生离开教室后还萦绕在我心头。后来听诸位名师点评时,发现原来还有很多内容要继续加进去。不禁有了疑问,这些内容是一节课能上完的么?既要设计情境认识 “厘米”、又要动手操作感知 “厘米”,既要讨论不同尺子上 “1 厘米” 是否相同,又要让学生理解、学会 “断尺测量”。每个环节单拿出来都感觉十分必要,不能削减。但这些内容组合后又要压缩在一堂课中,就难免显得有些 “局促”。非常期待您处理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因为我也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希望能从您的教学中学到更多。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李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有意制造了 “同样课桌,不同测量结果” 的矛盾,激发了同学们的思考。而后为了让测量结果相同,就要用 “同样的测量工具” 随即导入新课内容。 有一点小小的建议,能否在重点内容讲解完成后,延伸出一个新问题,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其他 “测量工具” 估计出物体的长度。比如:1 元人民币。这么做的好处是 “同样的测量工具” 并非只有尺子一种,现实生活中所有常见的且规格有同一标准的的物体,都有成为测量工具的潜质。孩子在明白这种情况后,处理问题的思路会更开阔。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7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8ms · UTC 15:38 · PVG 23:38 · LAX 08:38 · JFK 11:38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