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江菲

沈江菲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6128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4-02 14:26:12 +08:00
10 G 0 S 0 B
沈江菲 的最新回复

长方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过渡到长方体的体积与什么有关?学生非常容易猜到与长宽高有关,紧接着通过操作去验证。教师最后的引导非常好,长摆的个数就是每行的个数,宽摆的个数就是行的个数,高是层数,让学生充分理解了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二稿中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本节课的设计突出了体积的本质是单位体积的累加,这个单位体积既可以是长和宽组成的底面,也可以是宽和高组成的侧面,还可以是长和高组成的正面,从而实现长方体体积模型的多样性,体现了体积是面的个数乘面的层数。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长方体体积形成的过程,把对学生量感的培养真正落实到了教学活动中。

本节课学生经历用面积单位摆一摆,得到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摆的过程中,深入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长和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推导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过程自然,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

庄老师利用动手摆一摆,用脑想一想等方式,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观察并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在活动中积累了面积的量感。

张老师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探究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面积的计算,感知知识间的联系,在拓展环节以面积相同的长方形可能是什么样为例,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的学习习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本节课中赵老师以动手操作为前提,以生活中的事物来让学生体验、测量,从生活入手,更直观地让学生感受面积单位,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的大小与区别,值得我们学习。

平方厘米的认知是面积单位认知的起点,也是面积大小体验、感悟、生成、建立面积大小观念的教学源头,郝老师初稿呈现了主要的教学环节,期待后期的修改稿。

时间单位比较抽象,许老师本节课的设计十分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尽量具象化,帮助学生加深对它的理解。但感觉对于 “量感” 的主题渗透还不太够,是否后期还会增加。

从 1 秒到 5 秒到 10 秒到 60 秒,学生的体验又递进又层次,对于 1 分有多长的体验,老师组织孩子们观看别人一分钟做的事情,再进行一分钟写字,一分钟口算,加以珍惜时间的教育,很好,但在学生对 1 分钟有多长的时长体验中是否还可以多增加一些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 1 分有多长的时间概念。

学习了潘老师的教材分析、课堂前测、学情分析、教学设计等,几个版本的解析都非常到位,整个教学环节中都让学生动起来,用手、眼、动作几方面协调发展学生的量感,非常棒,有一个小小的建议是是否还可以增加一个感知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过程。

感觉赵老师目前对于 “什么是面积” 的设计,对量感主题的设计是不够的。期待您接下来如何在面积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量感?

量感的建议依赖学生对量感对象的深刻理解,赵老师通过给定面积,来让学生画出不同的图形,来凸显面积知识数量概念,不能从根本上决定图形的形状,但是建议增加追问,这些图形形状不同,为什么面积却是一样的呢?由此来促使学生将思考点聚焦到面积的度量意义上。

认识 1 厘米时王老师设计了看,摸,想,做,找等多种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共同配合充分感知 1 厘米的长度,积累经验,从而培养学生量感。闭上眼睛想 1 厘米的长度,是让 1 厘米在脑海里形成表象。最后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从而内化知识。有一个建议,在课堂上是否还应该增加一些感知单位量的活动,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 1 厘米这个单位量,形成单位表象。

李老师先帮助学生在尝试测量的过程中感受到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再认识尺子学习厘米,在多维的体验活动中逐步形成 1 厘米单位的概念表象,最后在实践运用中感受厘米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感受到测量时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再定量刻画计量单位 , 在体验活动中建立 “单位量” 的表象 在感量中形成量感,设计很好。

李老师先帮助学生在尝试测量的过程中感受到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再认识尺子学习厘米,在多维的体验活动中逐步形成 1 厘米单位的概念表象,最后在实践运用中感受厘米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感受到测量时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再定量刻画计量单位 , 在体验活动中建立 “单位量” 的表象 在感量中形成量感,设计很好。

李老师先帮助学生在尝试测量的过程中感受到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再认识尺子学习厘米,在多维的体验活动中逐步形成 1 厘米单位的概念表象,最后在实践运用中感受厘米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感受到测量时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再定量刻画计量单位 , 在体验活动中建立 “单位量” 的表象 在感量中形成量感,设计很好。

学生先学习了毫米再学习分米时,学生的量感感知中最后留下的是毫米,而分米又不见了。但这节课要学习两个长度单位,要建立两个长度单位的直观表象,但是先出示一个长度单位,另一个长度单位很难给学生留下直观表象。怎样才能让学生同时感知这两个长度单位,并建立直观表象呢?

高老师教学设计过程很科学合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感知 1 毫米、1 厘米、1 分米有多长,结合了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促进低年级学生将抽象的长度单位直观生活化,学生能够比较明确的区分和判断物体的长短。量感是对长度单位和物体长度的综合感知,是对物体量态的感性认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结合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体验才会慢慢的内化形成经验,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另外,黄老师设计的活动多是让学生观察、数数、听,这样的活动来感受 1 分有多长的,是否可以多增加一些让学生动起来的活动,例如 1 分钟拍球、1 分钟跳绳、1 分做多少下蹲等等,让学生的体验感更强。

赵老师设计的引入环节很巧妙,估计的过程中也是发展学生空间想象的过程。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由以前的面积(二维)到本课的体积(三维),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重大的发展,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7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8ms · UTC 10:58 · PVG 18:58 · LAX 03:58 · JFK 06:58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