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

陈佩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6080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4-01 15:02:58 +08:00
10 G 0 S 0 B
陈佩 的最新回复

通过摸、量、数、指、找、说等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认识 1 毫米的实际长度,利用身边的素材体验 1 毫米的长度,提高对长度单位的认知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让量感真正植入学生心中。

根据知识迁移的特点,在学生已经知道的长度单位米、厘米的基础上学习新内容,通过用手比划建立长度单位概念的体系,体现出学生对长度单位的量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为学习新知作铺垫。

一步步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量感,挖掘量感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核心素养,探索研究 “量感” 的价值和意义,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活动,培养量感,达到培养学生的估测和空间观念的能力。

秦老师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让学生估、量、找、摸、指、说等活动充分体验并掌握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形成一个相对深刻的感知。

彭老师从抽象到具体,一步步引导学生从画、剪、摆、算等方面总结归纳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又将本节课的知识点有效攻破,一举多得,值得我学习。

学生已经学过长度单位以及周长的计算,而这些知识都属于一维的长度,本单元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次接触的二维的面积,更加的抽象,难以理解。但本节课开始教师借助学具让学生在猜想、操作、探究中,感受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独立探究平方米和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发现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100,直击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提供了丰富的感受操作活动,通过看、描、认等活动感受认识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借助小组活动想、量、数,建立合理的 “量感”,加强学生对 “量感” 的敏感度,同时感受度量的意义并掌握度量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安老师通过描一描、说一说、摸一摸活动先让学生初次感知周长,明白物体表面的周长。再次通过看一看、指一指、说一说周长的第二个层次,封闭图形的周长。让学生明白从起点回到起点才是一周。

有多重这节课是很抽象的概念,学生对物体的轻重很难产生像长度单位那样的感知,但郑老师整节课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估一估让学生理解 4 个苹果、2 袋盐、4 本书的质量是 1 千克。从抽象到具体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

通过这节课,郑老师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量感。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了愉悦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地感受数学,体验数学。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长度单位以及周长概念和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 “由线到面” 的一次飞跃,老师巧妙运用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过程。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为以后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

“画一画” 环节是学生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动脑筋,设计一个面积为 7 格的观看场地。不同的学生设计的场地不同,这个开放式的操作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

通过学生实践的过程,从生活中发展学生的量感思维,将空间想象能力转化成实践操作与实际应用,充分体现出以生为本的教学思路,正确的指导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受益良多,轻松自由。

课堂讲解过程中巧妙引用五根手指来形象的指明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新颖独特更能博得学生的眼球。也让我觉得原来数学的教学方法可以如此多样,为秦老师的创新点赞!

在全课总结时,用开放式的口吻让学生知道长度单位不止今天课堂上学到的这些,还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也有比千米更大的长度单位。让学生认识并理解长度单位有了系统的感知。也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规律。

秦老师在本节课中又送给学生一把身体上的尺子 -- 虎口,虎口之间的长度大约是 1 分米。更加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也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

李老师在操作感知的环节中,同样的课桌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结果就不同切入,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感受 1 厘米的长度,积累了丰富的 “量” 的活动经验,并在学生心目中建立起 “量” 的表象,从而培养并发展学生的量感,实现数学学习的价值。

测量单位是抽象的概念,学生经历其发展过程,多角度多方法实践体验探索, 积累有效数学经验,才能形成清晰的单位概念。本节课在操作中体验、感知量感的形成,建立表象意识,为理解 1 厘米的意义以及后面能够恰当选择几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来进行测量做了很好的铺垫。

数学源于生活,不仅要将数学生活化,还要将生活数学化,找身边的 1 分米物体时,如果学生的发现有限。教师可多搜集一些长度、厚度、高度是 1 分米的物体,如酸奶盒子的高度,墙上插销板的宽度,学生字典的宽度等。更让学生明白原来生活中的 1 分米真多。

教学设计层次清晰,分米是比厘米更难理解且在脑海中不易形成较清晰的长度单位,但秦老师从估、量、填、画、想、比、找、再次量多种视角激发学生兴趣,学生不仅理解了 1 分米的长度,还掌握了几分米的长度,也知道了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3ms · UTC 20:05 · PVG 04:05 · LAX 13:05 · JFK 16:0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