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吉林省于欣华名师工作室的夏雪,很荣幸参加此次活动,非常感谢新世纪小数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的各位领导,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接下来我将与我们团队的杨红梅老师、许晓博老师、岳莹老师一起研究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的换算》这节课。紧紧围绕本次活动主题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 ' 的学习方式探索” 来认真钻研、精心设计并实施本节课。希望大家能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学习,也希望各位专家和同仁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链接目录
【教材图片】: https://bbs.xsj21.com/t/1798#r_74777
【选课思考】: https://bbs.xsj21.com/t/1798#r_74778
【教学设计一稿】:https://bbs.xsj21.com/t/1798#r_74779
【一稿研讨过程】:https://bbs.xsj21.com/t/1798#r_82581
【一稿教学反思】:https://bbs.xsj21.com/t/1798#r_82584
【一稿教师评价】:https://bbs.xsj21.com/t/1798#r_74905
【教学设计二稿】:https://bbs.xsj21.com/t/1798#r_83375
【二稿研讨过程】:https://bbs.xsj21.com/t/1798#r_89201
【二稿教学反思】:https://bbs.xsj21.com/t/1798#r_89205
【二稿教师评价】:https://bbs.xsj21.com/t/1798#r_83472
【教学设计三稿】:https://bbs.xsj21.com/t/1798#r_92481
【三稿研讨过程】:https://bbs.xsj21.com/t/1798#r_95450
【三稿教学反思】:https://bbs.xsj21.com/t/1798#r_95451
【教学设计四稿】:https://bbs.xsj21.com/t/1798#r_95720
【四稿研讨过程】:https://bbs.xsj21.com/t/1798#r_97324
【四稿教学反思】:https://bbs.xsj21.com/t/1798#r_97347
【微课资源】:https://bbs.xsj21.com/t/1798#r_97969
【小组学习任务单一稿】:https://bbs.xsj21.com/t/1798#r_97970
【小组学习任务单二稿】:https://bbs.xsj21.com/t/1798#r_97971
【小组学习任务单三稿】:https://bbs.xsj21.com/t/1798#r_97972
【团队介绍】:https://bbs.xsj21.com/t/1798#r_97973
【团队合影】:https://bbs.xsj21.com/t/1798#r_97974
【教学设计终稿】:https://bbs.xsj21.com/t/1798#r_98002
【终稿教学视频】:https://bbs.xsj21.com/t/1798#r_98012
【终稿教学视频 (百度网盘链接)】:https://bbs.xsj21.com/t/1798#r_98013
【板书设计】:https://bbs.xsj21.com/t/1798#r_98014
【课后访谈 1】:https://bbs.xsj21.com/t/1798#r_98015
【课后访谈 2】:https://bbs.xsj21.com/t/1798#r_98017
【课后访谈 3】:https://bbs.xsj21.com/t/1798#r_98018
教学设计一稿:
【教材分析】
1. 北师版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时,在北师版教材中共安排了三个问题串。第一个问题串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即:利用长度单位的换算和求长方体的体积以及利用拼摆图形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度量找到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这两个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第二个问题串可以通过类比第一个问题串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合理猜想,也可以通过上述的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和拼摆图形得出结论,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第三个问题串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三个问题串紧密相连,让学生充分经历体积单位换算的过程,体会各个常见体积单位有多大,以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2. 与其他版本教材对比:
同一知识内容在人教版教材中的设置却有所不同,第一环节,与北师大版教材恰恰相反,拼摆与切割,通过两种不同的角度解决同一问题。第二环节,通过类比上述方法推算出 1 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第三环节,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以及体积单位换算的归纳与总结。
3. 归纳不同版本共通点:
两个版本都是用了很大篇幅和时间进行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无论是拼摆法还是切割法,都充分体现了度量的必要性。这一点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①基于学生动手实践完成知识学习;
②借助几何直观,化抽象为具体展开教学。
---------------------------------------------------------------------------------------------------------------------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虽然思维能力有所提升,但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 “物体大小” 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课程设计一定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起点。体积单位是继长度和面积单位之后,再次学习计量单位。学生已经初步具备 “量感” 积累的相关基础,但对于各个单位间的换算不甚清晰,谈及这三者的联系及区别更是愈发混沌,介于时而清晰,时而糊涂的尴尬境地。总体来看,学生们学习本课的基础认知广泛,但学透本课的障碍也同时存在。所以,设计好本课内容,打通各个计量单位间的壁垒尤为重要。
--------------------------------------------------------------------------------------------------------------------
【教材目标】
1. 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 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 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动手操作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难点:通过度量等方式推导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建立相应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实物感知 直观比较 --- 唤醒已有 “量感” 相关经验
出示动画微课情境:六一儿童节到了,老师送给小朋友们一些小礼物。笑笑收到的礼物是一个棱长是 1 分米的正方体盒子,里面装满了巧克力。淘气收到的礼物是一袋巧克力,里面有许许多多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巧克力。他们都认为自己得到的礼物是最多的,开始争论不休。一旁的奇思挠了挠头:“他们到底谁说得对,谁的巧克力更多呢?”
学生通过观察,看法不一,有的认为一盒的多,有的认为一袋的多。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利用实物刺激,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对体积单位量的生活感知,即运用 “已有量感” 的基本经验,对情境中的两个元素进行初步判断。
二、活动载体 多元探究 --- 完成不同体积单位 “量感” 输入
教师出示学生熟悉的 1 立方厘米正方体 800 块和 1 立方分米正方体盒子学具。
师:大盒子跟巧克力盒子是一样大的,小正方体和小巧克力是一样大的。你能判断哪个更多吗?
学生提出问题:有多少块小巧克力?
课件出示:800 块。
--------------------------------------------------------------------------------------------------------------------
活动一: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1. 独立思考,确定比较方法;
2.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1 立方分米里到底有多少个 1 立方厘米。
学生小组汇报。
生 1:将小正方体放入大正方体中,发现一行可以摆 10 个,一层可以摆 10 行,10×10=100 个,可以摆 10 层,10×1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生 2:将 1 立方厘米正方体放入 1 立方分米正方体中,发现一行可以摆 10 个,但是我的正方体不够,不能摆满一层,所以我在剩下的每一行都摆了 1 个,发现一层可以摆 10 行,又在每一层摆了 1 个,发现可以摆 10 层,那么可以摆 10×1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生 3:1 分米就是 10 厘米,那么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也就是棱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即棱长是 10 厘米的正方体,由正方体体积公式得到:体积为 10×10×10=1000 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亲身感受 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厘米之间的大小关系,得到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的结论,并进一步加深对量的感知。通过动手实践,完成学生对 1 立方分米的初步认识;基于数量的不断累加,完成对 1 立方分米的深度构建。
---------------------------------------------------------------------------------------------------------------------
活动二:
教师在教室前面依次摆放 4 立方分米、50 立方分米、100 立方分米、500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等的立方体。
1. 学生先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估测每一个立方体的体积,再明确 1 立方米的立方体。
2. 把 1 立方米的箱子侧面打开,将不同的物体放入箱子进行比较。
3. 用不同的物体将 1 立方米空间填满。
探究:1 立方米里面有多少个 1 立方分米?
学生小组汇报。
生 1:把所有立方体的体积相加,再加一些就满了,大约 1000 立方分米。
生 2:将 1 立方分米正方体放入 1 立方米正方体中,发现一行可以摆 10 个,再在剩下的每一行都摆了 1 个,发现一层可以摆 10 行,又在每一层摆了 1 个,发现可以摆 10 层,那么可以摆 10×1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米 = 1000 立方分米。
生 3:1 米就是 10 分米,那么 1 立方米的正方体也就是棱长是 1 米的正方体,即棱长是 10 分米的正方体,由正方体体积公式得到:体积为 10×10×10=1000 立方分米。
【设计意图】 此环节激励学生通过类比猜想、估测等动手操作,从三个层面对立方分米和立方米进行无痕过度:及时巩固立方分米相关知识,并将立方分米应用于生活常见的物体,建立直观量感;根据两个不同物体的体积差,感受 1 立方米和所放物体的相对大小;感受 1 立方米的大小的同时,进一步引发 1 立方米和 1 立方分米之间关系的思考。通过不断抽象化的度量方式提升量感,发展空间观念。
夏雪老师的设计中,活动二让学生估计不同立方体的体积,4 立方分米、50 立方分米、100 立方分米、500 立方分米、1 立方米,是学生在头脑中 1 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不断累加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发展关于体积的量感。
夏雪老师注重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展开教学,安排关于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间进率及换算单位的复习,以唤起学生关于单位进率间的学习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
本节课在 “同构梳理,归纳总结” 环节,引导学生建立长度、面积、体积单位的换算的关系,从单元整体设计的角度将体积单位的换算,融入整个知识体系之中,体现了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本节课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思考并探索,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深入思考。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充分展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整节课为学生的能力发展而教,为学生的生长而教,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引人思考并深受启发!
本节课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思考并探索,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深入思考。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充分展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整节课为学生的能力发展而教,为学生的生长而教,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引人思考并深受启发!
在数学的课堂当中量感的培养常常被老师们忽略,但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却注重了这方面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够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基础,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联系生活,创设情景,注重知识的迁移,用两个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这节课设计得十分完美,先提出疑问,让学生初步建立量感,哪个多呢?接着亲自动手实践,得出 1 立方分米等于 1000 立方厘米,这个时候量的过程和感受已经在学生心中建立了,最后通过比较长度,面积,体积单位的进率,让学生建立量的区别感知!
夏老师通过类比猜想、估测等活动,从三个层面对立方分米和立方米进行无痕过度,设计的非常巧妙。然后又及时巩固立方分米相关知识,并将立方分米应用于生活常见的物体,帮助学生建立起直观量感。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利用实物刺激,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亲身感受 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厘米之间的大小关系,激励学生通过类比猜想、估测等动手操作,对立方分米和立方米进行无痕过度,把抽象的体积单位具体化,形象化。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利用实物刺激,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对体积单位量的生活感知,即运用 “已有量感” 的基本经验,对情境中的两个元素进行初步判断。 导入部分很新颖,与主题 “量感” 紧密相连。在生活中进行感性认知,提升学生量感。
一稿反思
大家好,接下来我对《 体积单位的换算》 一课的教学,进行一下我的教学反思。
在《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设计一稿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引入新课,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亲身感受各个体积单位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进一步加深对量的感知。通过动手实践,完成学生对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的初步认识;基于数量的不断累加,完成对 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米的深度构建,层层递进,不断深化,通过逐渐抽象化的度量方式提升量感,发展空间观念。将长度、面积和体积三种不同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进行梳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一维到三维计量单位的构建。最后的课后延展进一步内化知识细节,通过不同计量单位之间内在联系的探索,完成不同维度量感表象的不断深化,学生从低阶思维徘徊转向高阶思维输出,从而实现学生由浅表学习向深度学习迈进。
但在整个一稿设计中,对于操作活动中不同层次学生可能存在问题的预设不够充分,层次不够分明,导致出现预设以外的探究方式。学具使用有待推敲,对于不同体积的立方体选材不够明确,个别学具不够生活化,学生对其陌生,不便于学生理解。在下一稿教学设计中会着重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及水平,进行充分预设,且合理使用教具学具,使课堂环节更加扎实有效。
夏老师这节课,注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无论是前面的探究活动,还是后面的换算练习,以及最后的开放式应用题,都能让学生通过交流自己观察,自己验证,自己发现,自己表达,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本节课在 “同构梳理,归纳总结” 环节,引导学生建立长度、面积、体积单位的换算的关系,从单元整体设计的角度将体积单位的换算,融入整个知识体系之中,体现了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教学活动设计的十分巧妙。从三个层面对立方分米和立方米进行无痕过度:及时巩固立方分米相关知识,并将立方分米应用于生活常见的物体,建立直观量感;根据两个不同物体的体积差,感受 1 立方米和所放物体的相对大小;感受 1 立方米的大小的同时,进一步引发 1 立方米和 1 立方分米之间关系的思考。通过不断抽象化的度量方式提升量感,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帮助学生亲身感受 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厘米之间的大小关系,加深对量的感知。通过动手实践,完成学生对 1 立方分米的初步认识;基于数量的不断累加,完成对 1 立方分米的深度构建。层层递进,帮助学生完善知识体系。
夏雪本节课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通过摆满 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两个活动,让学生从填满到半填满,到换算思考,从形象到抽象的思考,发现进率之间的关系,并能从体积拓展到容积,再到面积,长度单位对比从而使学生了解十进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对进率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设计二稿:
【教材分析】
1. 北师版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时。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过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以及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与表面积” 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的,这一单元的内容也为后续学习 “认识圆柱和圆锥”、“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 等做铺垫。而 “体积单位的换算” 一课是在学习完 “体积单位” 和 “长方体体积” 之后进行的,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之上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加深,同时将 “长方体体积” 的知识融会贯通于本课。《体积单位的换算》一课在北师版教材中共安排了三个问题串。第一个问题串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即:利用长度单位的换算和求长方体的体积以及利用拼摆图形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度量找到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这两个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第二个问题串可以通过类比第一个问题串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合理猜想,也可以通过上述的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和拼摆图形得出结论,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第三个问题串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三个问题串紧密相连,让学生充分经历体积单位换算的过程,体会各个常见体积单位有多大,以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2. 与其他版本教材对比:
同一知识内容在人教版教材中的设置却有所不同,第一环节,与北师大版教材恰恰相反,拼摆与切割,通过两种不同的角度解决同一问题。第二环节,通过类比上述方法推算出 1 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第三环节,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以及体积单位换算的归纳与总结。
3. 归纳不同版本共通点:
两个版本都是用了很大篇幅和时间进行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无论是拼摆法还是切割法,都充分体现了度量的必要性。这一点给我们很大的启迪:
①基于学生动手实践完成知识学习;
②借助几何直观,化抽象为具体展开教学。
活动一: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已给学具进行自主探究。
1. 独立思考,确定比较方法;
2.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1 立方分米里到底有多少个 1 立方厘米。
学生小组汇报。
第一层次:(10 片)
利用由 100 个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片和由 10 个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条,将大正方体填满,发现所用学具相当于 1000 个 1 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的大小,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第二层次:(3 片 + 7 个)
利用学具将大正方体填满几层,发现每一层都相当于 100 个 1 立方厘米,再用 1 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竖着摆满一竖行,发现需要摆 10 层,10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第三层次:(1 片 + 9 个)
利用学具将大正方体铺满一层,相当于 100 个 1 立方厘米,再用 1 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竖着摆满一竖行,发现需要 10 层,10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第四层次:(长宽高各 1 条)
将 1 立方厘米正方体放入 1 立方分米正方体中,一行可以摆 10 个,剩下的每一行都摆了 1 个,发现一层可以摆 10 行,又在每一层摆了 1 个,发现可以摆 10 层,那么可以摆 10×1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教师利用课件补充: 在长度的方向上可以放 10 块;有 10 行,需要 ×10,在这个面上相当于 10×10=100 块;又有 10 层,需要再 ×10,在这个体上相当于 10×10×10=1000 块。
第五层次:(算式)
1 分米就是 10 厘米,那么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也就是棱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即棱长是 10 厘米的正方体,由正方体体积公式得到:体积为 10×10×10=1000 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帮助不同层次学生亲身感受 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厘米之间的大小关系,得到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的结论,并进一步加深对量的感知。通过动手实践,完成学生对 1 立方分米的初步认识;基于数量的不断累加,完成对 1 立方分米的深度构建。
活动二:
教师在教室前面依次摆放 4 立方分米、50 立方分米、100 立方分米、500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等的立方体。(确定实物)
1. 学生先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估测每一个立方体的体积,再明确 1 立方米的立方体。
2. 把 1 立方米的箱子侧面打开,将不同的物体放入箱子进行比较。
3. 用不同的物体将 1 立方米空间填满。
4. 用其他立方体堆出 1 立方米大小。
探究:1 立方米里面有多少个 1 立方分米?
学生小组汇报。
生 1:把所有立方体的体积相加,再加一些就满了,大约 1000 立方分米。
生 2:将 1 立方分米正方体放入 1 立方米正方体中,发现一行可以摆 10 个,再在剩下的每一行都摆了 1 个,发现一层可以摆 10 行,又在每一层摆了 1 个,发现可以摆 10 层,那么可以摆 10×1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米 = 1000 立方分米。
生 3:1 米就是 10 分米,那么 1 立方米的正方体也就是棱长是 1 米的正方体,即棱长是 10 分米的正方体,由正方体体积公式得到:体积为 10×10×10=1000 立方分米。
【设计意图】 此环节激励学生通过类比猜想、估测等动手操作,从三个层面对立方分米和立方米进行无痕过度:及时巩固立方分米相关知识,并将立方分米应用于生活常见的物体,建立直观量感;根据两个不同物体的体积差,感受 1 立方米和所放物体的相对大小;感受 1 立方米的大小的同时,进一步引发 1 立方米和 1 立方分米之间关系的思考。通过不断抽象化的度量方式提升量感,发展空间观念。
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虽然思维能力有所提升,但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 “物体大小” 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课程设计一定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起点。体积单位是继长度和面积单位之后,再次学习计量单位。夏老师恰巧就抓拄了学生的这一点,引导孩子们由浅入深。让孩子们很快进入状态。
@xiaxue 小雪老师,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在动手之中体会发现概括熟练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小东西塞满大盒子,让学生直观的体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进率,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看得到,还能摸得到,并且通过小组的活动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 (https://bbs.xsj21.com/member/xiaxue 小雪老师,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在动手之中体会发现概括熟练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通过小东西塞满大盒子,让学生直观的体验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之间的进率,让学生在课堂中不仅能看得到,还能摸得到,并且通过小组的活动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乐趣。 )
本节课以问题串的形式展开,通过直观感知,活动探究,归纳总结和深化思维展开教学。五年级学生以有一定的思维经验和量感水平,从单位换算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学生深化知识内容。
夏老师在研读教材时,进行多版本教材之间的比较来进行研读,归纳出各版本之间的共性,来得出启发,值得学习,在今后我的备课中也要有意识利用各版本教材的资源进行纵横的比较来进行研究,使教学设计更为丰满,课堂更有深度。
范・希尔几何思维体系将学生几何思维的发展水平分为五个层次:直观化、描述和分析、抽象和关联、形成推理、严密性和元数学。夏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与不同学生的思维水平的不同,加强了实验操作,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操作思考来获得在头脑中的全面的反映,在感知的基础上再进行抽象与概括,这样的学习过程不能互换,这样的学习对孩子们来说才有效。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们对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有了感性的认知。学生量感的提升,就是学生成长最有价值的事情。而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师的教学设计环节紧凑,对每一步活动都是如何培养学生量感的阐释十分清晰。本节课的知识是相对枯燥而且很容易出错,但是教师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认知不同的体积单位,并进行相互转化,相信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出错率也会降低
夏雪老师能在课上通过多个教学活动,对于不同计量单位进行了直观呈现,完成 “课前量感感知体验 --- 课上量感表象建立” 的多维度衔接,并将借助课后量感的延展进一步内化知识细节,通过不同计量单位之间内在联系的探索,完成不同维度量感表象的不断深化,学生从低阶思维徘徊转向高阶思维输出,从而实现学生由浅表学习向深度学习迈进。
二稿反思
大家好,首先我反思一下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本节课是基于《体积单位》一课进行开展的,学生已经对体积单位的大小有了初步感知,但对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感知并不强烈,在学前调研中,很多学生都会认为 1 立方分米里有 100 个 1 立方厘米,由此可见学生对于体积量的感知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本节课我们通过小视频的情境引出本课,观看完视频,孩子通过直观,利用已有量感进行初步判断,但是判断并不准确,进而利用手中学具,将一袋小巧克力倒进大盒子里,通过是否装满来确定多少。
紧接着抛出问题:1 立方分米里有多少个 1 立方厘米?学生利用不同学具、不同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在不同层次下完成判断,得出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的结论,在此环节中学生通过操作深刻感知了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关系。
在了解了 1 立方分米有多大的基础之上,估测不同立方体的大小,加强学生对体积的量的感知,进而找到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 1 立方米,并通过比较感受体积之间的相对大小,此环节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
然后学生钻进 1 立方米的空间中,感受 1 立方米的大小,并亲手搭一搭,进而探究 1 立方米里有多少个 1 立方分米。学生在上一个活动的基础之上,顺利开展了此活动,并探究出 1 立方米 = 1000 立方分米。
最后通过总结梳理出相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以及容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梳理完成后学生会发现相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呈 10 倍递增,并在课后探究其原因。通过不同计量单位之间内在联系的探索,完成不同维度量感表象的不断深化,学生从低阶思维徘徊转向高阶思维输出,从而实现学生由浅表学习向深度学习迈进。
其次我想反思一下本节课的学习方式的达成情况,由于本节课动手操作活动较多,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对于课堂的把控也成了一种挑战。在第二个活动中用到的学具比较大,没有办法分配到各个小组,因此给学生操作展示的机会不够,无法做到全员动手操作,好在较大的学具可以让坐在下面的学生清楚的看到操作过程,达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最后我想反思一下关于课堂生成的处理,其实我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做了很多的预设,但是不同学生的生成,总会有预设不到的惊喜。本节课对于课堂生成的处理也有不恰当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积极改进,给学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对于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请大家能多批评指正!
通过类比猜想、估测等动手操作,从三个层面对立方分米和立方米进行过度:及时巩固立方分米相关知识,并将立方分米应用于生活常见的物体,建立直观量感;根据两个不同物体的体积差,感受 1 立方米和所放物体的相对大小;感受 1 立方米的大小的同时,进一步引发 1 立方米和 1 立方分米之间关系的思考。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学习中,单位换算是难点更是易错点,本节课夏老师这节课通过不同计量单位之间内在联系的探索难也是因为抽象,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降低了空间想象的难度,感受了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转换,也建构了长度、面积和体积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
本课以 “体积单位的换算” 为要点,让孩子在实践中深入认识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充分积累了量感经验,尤其与生活紧密联系,发展了直观的量感、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三稿:
【教材分析】
1. 北师版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时。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过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以及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与表面积” 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的,这一单元的内容也为后续学习 “认识圆柱和圆锥”、“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 等做铺垫。而 “体积单位的换算” 一课是在学习完 “体积单位” 和 “长方体体积” 之后进行的,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之上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加深,同时将 “长方体体积” 的知识融会贯通于本课。《体积单位的换算》一课在北师版教材中共安排了三个问题串。第一个问题串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即:利用长度单位的换算和求长方体的体积以及利用拼摆图形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度量找到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这两个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第二个问题串可以通过类比第一个问题串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合理猜想,也可以通过上述的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和拼摆图形得出结论,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第三个问题串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三个问题串紧密相连,让学生充分经历体积单位换算的过程,体会各个常见体积单位有多大,以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2. 与其他版本教材对比:
同一知识内容在人教版教材中的设置却有所不同,第一环节,与北师大版教材恰恰相反,拼摆与切割,通过两种不同的角度解决同一问题。第二环节,通过类比上述方法推算出 1 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第三环节,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以及体积单位换算的归纳与总结。
3. 归纳不同版本共通点:
两个版本都是用了很大篇幅和时间进行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无论是拼摆法还是切割法,都充分体现了度量的必要性。这一点给我们很大的启迪:
①基于学生动手实践完成知识学习;
②借助几何直观,化抽象为具体展开教学。
活动一: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已给学具进行自主探究。
1. 独立思考,确定比较方法;
2.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1 立方分米里到底有多少个 1 立方厘米。
学生小组汇报。
第一层次:(10 片)
利用由 100 个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片和由 10 个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条,将大正方体填满,发现所用学具相当于 1000 个 1 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的大小,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第二层次:(3 片 + 7 个)
利用学具将大正方体填满几层,发现每一层都相当于 100 个 1 立方厘米,再用 1 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竖着摆满一竖行,发现需要摆 10 层,10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第三层次:(1 片 + 9 个)
利用学具将大正方体铺满一层,相当于 100 个 1 立方厘米,再用 1 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竖着摆满一竖行,发现需要 10 层,10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第四层次:(长宽高各 1 条)
将 1 立方厘米正方体放入 1 立方分米正方体中,一行可以摆 10 个,剩下的每一行都摆了 1 个,发现一层可以摆 10 行,又在每一层摆了 1 个,发现可以摆 10 层,那么可以摆 10×1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教师利用课件补充:在长度的方向上可以放 10 块;有 10 行,需要 ×10,在这个面上相当于 10×10=100 块;又有 10 层,需要再 ×10,在这个体上相当于 10×10×10=1000 块。
第五层次:(算式)
1 分米就是 10 厘米,那么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也就是棱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即棱长是 10 厘米的正方体,由正方体体积公式得到:体积为 10×10×10=1000 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帮助不同层次学生亲身感受 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厘米之间的大小关系,得到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的结论,并进一步加深对量的感知。通过动手实践,完成学生对 1 立方分米的初步认识;基于数量的不断累加,完成对 1 立方分米的深度构建。
活动二:
教师在教室前面依次摆放 3 立方分米、15 立方分米、30 立方分米、100 立方分米、500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等的立方体。
1. 教师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出示立方体,学生估测每一个立方体的体积,再明确 1 立方米的立方体。
2. 将不同的物体依次放入把 1 立方米的箱子旁边进行比较。
3. 用不同的物体将 1 立方米空间填满。
4. 用其他立方体堆出 1 立方米大小。
探究:1 立方米里面有多少个 1 立方分米?
学生小组汇报。
生 1:将 1 立方分米正方体放入 1 立方米正方体中,发现一行可以摆 10 个,再在剩下的每一行都摆了 1 个,发现一层可以摆 10 行,又在每一层摆了 1 个,发现可以摆 10 层,那么可以摆 10×1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米 = 1000 立方分米。
生 2:1 米就是 10 分米,那么 1 立方米的正方体也就是棱长是 1 米的正方体,即棱长是 10 分米的正方体,由正方体体积公式得到:体积为 10×10×10=1000 立方分米。
【设计意图】此环节激励学生通过类比猜想、估测等动手操作,从三个层面对立方分米和立方米进行无痕过度:及时巩固立方分米相关知识,并将立方分米应用于生活常见的物体,建立直观量感;根据两个不同物体的体积差,感受 1 立方米和所放物体的相对大小;感受 1 立方米的大小的同时,进一步引发 1 立方米和 1 立方分米之间关系的思考。通过不断抽象化的度量方式提升量感,发展空间观念。
三稿反思
大家好,接下来我将《体积单位的换算》一课从教学设计和课堂效果两方面进行反思。
首先我反思一下本节课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第一,在教学设计中我将 “介绍两种不同正方体的大小,即 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厘米” 放在了学生动手操作将小正方体倒进大正方体中之前进行的,但介绍两种正方体的体积对于此环节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反而影响学生的判断。因此,在下一稿教学设计中应该把此环节后移至探究之前。
第二,在对比 1 立方米和其他立方体相对大小之后设置了 “1 立方米有多大,将 1 立方米空间装满能装多少东西” 的环节,与前一节课《体积单位》中的活动有重复的地方,在下一稿教学设计中应删减此环节。
第三,在总结梳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时,先设计的梳理体积单位的关系,又设计的回顾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关系,过程稍显细碎,也不利于呈现,因此在下一稿设计中会将两个环节整合,梳理常见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接着我反思一下本节课课堂效果上的不足之处。
第一,在这节课的第一环节,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比较两种不同包装巧克力的大小,继而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在这一部分我介绍了两种不同正方体的大小,即 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厘米,而没有放手交给学生去感知学过的体积单位的大小,在下节课中应当注意处理方式,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交给学生。
第二,1 立方米学具是用 1 米尺临时制作的,学具略显简陋,并且镂空的设计不利于孩子感知体积的大小,因此应该制作更加精细化的学具,便于学生感知及操作。
第三,在学生搭建出 1 立方米的空间后,如果将已经做好的 1 立方米框架套在上面进行比较会更加直观,更能看出两者相差多少,从而引出探究环节,在下一节课中应注意呈现。
以上是我对这一稿教学设计及课堂效果的反思,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教学设计四稿:
【教材分析】
1. 北师版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时。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过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以及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与表面积” 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的,这一单元的内容也为后续学习 “认识圆柱和圆锥”、“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 等做铺垫。而 “体积单位的换算” 一课是在学习完 “体积单位” 和 “长方体体积” 之后进行的,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之上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加深,同时将 “长方体体积” 的知识融会贯通于本课。《体积单位的换算》一课在北师版教材中共安排了三个问题串。第一个问题串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即:利用长度单位的换算和求长方体的体积以及利用拼摆图形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度量找到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这两个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第二个问题串可以通过类比第一个问题串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合理猜想,也可以通过上述的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和拼摆图形得出结论,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第三个问题串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三个问题串紧密相连,让学生充分经历体积单位换算的过程,体会各个常见体积单位有多大,以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2. 与其他版本教材对比:
同一知识内容在人教版教材中的设置却有所不同,第一环节,与北师大版教材恰恰相反,拼摆与切割,通过两种不同的角度解决同一问题。第二环节,通过类比上述方法推算出 1 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第三环节,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以及体积单位换算的归纳与总结。
3. 归纳不同版本共通点:
两个版本都是用了很大篇幅和时间进行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无论是拼摆法还是切割法,都充分体现了度量的必要性。这一点给我们很大的启迪:
①基于学生动手实践完成知识学习;
②借助几何直观,化抽象为具体展开教学。
活动一: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已给学具进行自主探究。
1. 独立思考,确定比较方法;
2.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1 立方分米里到底有多少个 1 立方厘米。
学生小组汇报。
第一层次:(10 片)
利用由 100 个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片和由 10 个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条,将大正方体填满,发现所用学具相当于 1000 个 1 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的大小,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第二层次:(3 片 + 7 个)
利用学具将大正方体填满几层,发现每一层都相当于 100 个 1 立方厘米,再用 1 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竖着摆满一竖行,发现需要摆 10 层,10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第三层次:(1 片 + 9 个)
利用学具将大正方体铺满一层,相当于 100 个 1 立方厘米,再用 1 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竖着摆满一竖行,发现需要 10 层,10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第四层次:(长宽高各 1 条)
将 1 立方厘米正方体放入 1 立方分米正方体中,一行可以摆 10 个,剩下的每一行都摆了 1 个,发现一层可以摆 10 行,又在每一层摆了 1 个,发现可以摆 10 层,那么可以摆 10×1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教师利用课件补充:一行可以放 10 块;有 10 行,需要 ×10,一层相当于 10×10=100 块;又有 10 层,需要再 ×10,一共相当于 10×10×10=1000 块。
第五层次:(算式)
1 分米就是 10 厘米,那么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也就是棱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即棱长是 10 厘米的正方体,由正方体体积公式得到:体积为 10×10×10=1000 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帮助不同层次学生亲身感受 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厘米之间的大小关系,得到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的结论,并进一步加深对量的感知。通过动手实践,完成学生对 1 立方分米的初步认识;基于数量的不断累加,完成对 1 立方分米的深度构建。
活动二:
教师在教室前面依次摆放 3 立方分米、15 立方分米、30 立方分米、100 立方分米、500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等的立方体。
1. 教师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出示立方体,学生估测每一个立方体的体积,再明确 1 立方米的立方体。
2. 将不同的物体依次放入把 1 立方米的箱子旁边进行比较。
3. 用其他立方体堆出 1 立方米大小。
探究:1 立方米里面有多少个 1 立方分米?
学生小组汇报。
生 1:将 1 立方分米正方体放入 1 立方米正方体中,发现一行可以摆 10 个,再在剩下的每一行都摆了 1 个,发现一层可以摆 10 行,又在每一层摆了 1 个,发现可以摆 10 层,那么可以摆 10×1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米 = 1000 立方分米。
生 2:1 米就是 10 分米,那么 1 立方米的正方体也就是棱长是 1 米的正方体,即棱长是 10 分米的正方体,由正方体体积公式得到:体积为 10×10×10=1000 立方分米。
【设计意图】此环节激励学生通过类比猜想、估测等动手操作,从三个层面对立方分米和立方米进行无痕过度:及时巩固立方分米相关知识,并将立方分米应用于生活常见的物体,建立直观量感;根据两个不同物体的体积差,感受 1 立方米和所放物体的相对大小;感受 1 立方米的大小的同时,进一步引发 1 立方米和 1 立方分米之间关系的思考。通过不断抽象化的度量方式提升量感,发展空间观念。
四稿反思
大家好,接下来我将对《体积单位的换算》一课从课堂细节处理方面进行反思。
本节课在课堂细节处理上有以下几个不足之处:
1. 课堂前几分钟教师语速过快,导致学生及听课教师没有充分的时间理解,课堂节奏过于紧凑。
2. 个别问题表述不够清晰,语言不够简洁,应注意用最清晰简明的语言提问,便于学生理解和思考。
3. 对于课堂生成的处理有不恰当之处,比如学生在汇报的过程中提到 “用 1 片长方体代表 100 块小正方体” 时,教师应渗透 “等量代换” 的思想,在课堂中随时注意核心素养的渗透和发展。
4. 课件上有些细节需要修改,因为课件是最直观呈现给学生的,所以应十分严谨,背景也应调整为符合五年级学生特点的,便于学生学习。
5. 最后总结相邻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关系时,提到了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用较短时间讲解容积单位的换算不利于学生理解,也不便于学生发现 “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之间关系”,对此有一定干扰,因此可调整至下一节课进行处理。
以上是我对这一稿教学设计课堂细节处理方面的反思,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团队介绍:
于欣华工作室简介:
长春市小学数学于欣华名师工作室成立于 2018 年 11 月,现有 51 名成员。工作室汇集了一群富有朝气、有想法、敢实践、勇创新的中青年教师。工作室由 “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数学学科带头人、吉林省骨干教师” 于欣华主持,其中顾问由吉林省数学学科带头人孙丽娟担任,核心组成员王宗娟、许晓博、张红均是吉林省骨干教师。
工作室以 “构建研修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为工作的主题,以 “课堂教研” 为主线, 以 “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 为宗旨,以网络为交流载体,构建集教学、教研、培训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团队,使工作室成为名师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 “学习型、辐射型、合作型、研究型” 的活动组织,真正发挥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实现了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的目的,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造诣深厚、业务精湛的教师,打造出了一支科研型的队伍,推动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了名师工作室的整体水平。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引领教师成长,任重而道远,但只要我们凝心聚力、共享资源、互帮互助、砥砺前行,定能不断地创造辉煌!
参与第三届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大赛活动成员简介:
杨红梅: 女,43 岁,吉林大学附属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组组长。工作至今,杨红梅老师以启发式教学为特色,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阿勒泰援疆支教优秀讲师,吉林省教学精英,吉林省科研型名师,吉林省骨干,吉林省首届教研协作体教学指导名师,吉林省教育学会优秀会员,吉林省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长春市骨干教师,长春市小学数学兼职教研员,长春市名师工作室核心组成员。主持省市级课题三项,参与课题研究十几项均已结题。
许晓博 : 女,42 岁,在读教育硕士,东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数学教师。二十年的教学实践,积淀了对教育的丰富感悟,使她形成了她严谨、求实又不失幽默的教学风格。2006 年参加省教育学院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2008 年参加全国第十二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观摩会,执教《方阵问题》,获得一等奖。2009 年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举办的全国第二届课堂教学大赛全国总决赛,执教《展开与折叠》,获得一等奖。2016 年在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届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的教学研讨和现场答辩活动中表现优异,荣获全国特等奖。2020 年荣获净月高新区 “线上教学标兵” 荣誉称号。有 30 余篇论文、教学设计在国家、省、市级评比中获奖。教学设计《不再 “左右” 为难》发表在《高效课堂》一书中。
岳莹: 女,37 岁,汉族,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2007 年参加工作,至今已 14 个年头,先后被评为:吉林省学科骨干教师、长春市学科骨干教师、长春市科研骨干教师,长春市首届明星教师,长春市首届卓越教师培养对象、南关区教学能手、高新区优秀教师、长春好人、长春百姓学习之星。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的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斩获佳绩;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各类报刊公开发表;在区域教育中起到了一定的辐射作用,多次参加培训、送课下乡等活动,教学效果突出,受到一致好评;先后主持省级市级课题共 7 项,在教学中以科研促教研提升,不断探求教育教学规律,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坚持学习乐此不疲。教育是一种声音,一种能够唤醒智慧的声音,希望自己能竭尽所能唤醒学生心底智慧的力量,静静地做一个守护孩子们的匠人。
夏雪: 女,24 岁,汉族,中共党员。现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担任一年数学组备课组长一职。2019 年参加工作,在不足两年的教育工作中,踏实勤恳、虚心向学,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的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斩获佳绩,例如: 作品《体积单位的换算》荣获新世纪小学数学全国 “悦读” 主题分享一等奖;作品《移动火柴棍》荣获新世纪小学数学全国 “悦读” 主题分享一等奖;作品《确定位置》荣获 “京师杯” 首届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比的认识》在吉林省教学与科研成果评比中荣获课例特等奖;《A4 纸的秘密》荣获吉林省信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第 36 届教师节荣获 “教学新秀”、“优秀社团课教师” 等多项荣誉称号。积极进行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主持及参与多项课题,始终秉承” 要做人民的现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的理念与思想,不断完善自我。
教学设计终稿:
【教材分析】
1. 北师版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时。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习过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以及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与表面积” 的基础之上进行学习的,这一单元的内容也为后续学习 “认识圆柱和圆锥”、“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体积” 等做铺垫。而 “体积单位的换算” 一课是在学习完 “体积单位” 和 “长方体体积” 之后进行的,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之上将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加深,同时将 “长方体体积” 的知识融会贯通于本课。《体积单位的换算》一课在北师版教材中共安排了三个问题串。第一个问题串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即:利用长度单位的换算和求长方体的体积以及利用拼摆图形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度量找到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这两个相邻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第二个问题串可以通过类比第一个问题串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合理猜想,也可以通过上述的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和拼摆图形得出结论,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第三个问题串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三个问题串紧密相连,让学生充分经历体积单位换算的过程,体会各个常见体积单位有多大,以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2. 与其他版本教材对比:
同一知识内容在人教版教材中的设置却有所不同,第一环节,与北师大版教材恰恰相反,拼摆与切割,通过两种不同的角度解决同一问题。第二环节,通过类比上述方法推算出 1 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第三环节,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以及体积单位换算的归纳与总结。
3. 归纳不同版本共通点:
两个版本都是用了很大篇幅和时间进行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无论是拼摆法还是切割法,都充分体现了度量的必要性。这一点给我们很大的启迪:
①基于学生动手实践完成知识学习;
②借助几何直观,化抽象为具体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1. 结合实践活动,理解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 在观察、操作中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同时建立并发展学生的 “量感”。
3. 探究过程中,积累相关活动经验;渗透归纳和类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操作中会进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难点:通过度量等方式推导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建立相应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1 立方米正方体框架、1 立方米正方体箱子、500 立方分米立方体、100 立方分米立方体、30 立方分米立方体、3 立方分米正方体、10 立方分米长方体木条 10 根,1 立方分米正方体 9 个、正方体小凳子若干。
学具准备:每组一块小黑板、1 立方分米正方体 1 个、100 立方厘米长方体片若干、10 立方厘米长方体条若干、1 立方厘米正方体若干。
【教学过程】
一、实物感知 直观比较 --- 唤醒已有量感相关经验
出示动画微课情境 : 六一儿童节到了,淘气和笑笑要给班级里小朋友们买一些巧克力作为小礼物。笑笑看中了一大盒巧克力,淘气发现了一袋价格相同的袋装巧克力,里面有许许多多小巧克力。他们不知道哪种巧克力更划算,开始争论不休。一旁的奇思挠了挠头:“哪种巧克力更多呢?”
学生通过视觉感知做出初步判断,看法不一,有的认为一盒的多,有的认为一袋的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利用实物刺激,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对体积 “量感” 的生活感知,即运用 “已有量感” 的基本经验,对情境中的两个元素进行初步判断。
微课链接:https://pan.baidu.com/s/1g12nLliYQb3oi1CWD81XFQ
提取码:08jp
活动一:
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已给学具进行自主探究。
1. 独立思考,确定比较方法;
2. 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1 立方分米里到底有多少个 1 立方厘米。
学生小组汇报。
第一层次:(10 片)
利用由 100 个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片和由 10 个小正方体拼成的长方体条,将大正方体填满,发现所用学具相当于 1000 个 1 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的大小,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第二层次:(3 片 + 7 个)
利用学具将大正方体填满几层,发现每一层都相当于 100 个 1 立方厘米,再用 1 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竖着摆满一竖行,发现需要摆 10 层,10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第三层次:(1 片 + 9 个)
利用学具将大正方体铺满一层,相当于 100 个 1 立方厘米,再用 1 立方厘米小正方体竖着摆满一竖行,发现需要 10 层,10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第四层次:(长宽高各 1 条)
将 1 立方厘米正方体放入 1 立方分米正方体中,一行可以摆 10 个,剩下的每一行都摆了 1 个,发现一层可以摆 10 行,又在每一层摆了 1 个,发现可以摆 10 层,那么可以摆 10×1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教师利用课件补充:一行可以放 10 块;有 10 行,需要 ×10,一层相当于 10×10=100 块;又有 10 层,需要再 ×10,一共相当于 10×10×10=1000 块。
第五层次:(算式)
1 分米就是 10 厘米,那么 1 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也就是棱长是 1 分米的正方形,即棱长是 10 厘米的正方体,由正方体体积公式得到:体积为 10×10×10=1000 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帮助不同层次学生亲身感受 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厘米之间的大小关系,得到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的结论,并进一步加深对量的感知。通过动手实践,完成学生对 1 立方分米的初步认识;基于数量的不断累加,完成对 1 立方分米的深度构建。
活动二:
教师在教室前面依次摆放 3 立方分米、15 立方分米、30 立方分米、100 立方分米、500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等的立方体。
1. 教师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出示立方体,学生估测每一个立方体的体积,再明确 1 立方米的立方体。
2. 将不同的物体依次放入把 1 立方米的箱子旁边进行比较。
3. 用其他立方体堆出 1 立方米大小。
探究:1 立方米里面有多少个 1 立方分米?
学生小组汇报。
生 1:将 1 立方分米正方体放入 1 立方米正方体中,发现一行可以摆 10 个,再在剩下的每一行都摆了 1 个,发现一层可以摆 10 行,又在每一层摆了 1 个,发现可以摆 10 层,那么可以摆 10×10×10=1000 个,所以 1 立方米 = 1000 立方分米。
生 2:1 米就是 10 分米,那么 1 立方米的正方体也就是棱长是 1 米的正方体,即棱长是 10 分米的正方体,由正方体体积公式得到:体积为 10×10×10=1000 立方分米。
【设计意图】此环节激励学生通过类比猜想、估测等动手操作,从三个层面对立方分米和立方米进行无痕过度:及时巩固立方分米相关知识,并将立方分米应用于生活常见的物体,建立直观量感;根据两个不同物体的体积差,感受 1 立方米和所放物体的相对大小;感受 1 立方米的大小的同时,进一步引发 1 立方米和 1 立方分米之间关系的思考。通过不断抽象化的度量方式提升量感,发展空间观念。
单位换算这节课相对来说是一堂比较难讲的课,里边知识点比较多,内容趣味性较低,学生容易感觉吃力无聊,但本节课增加了很多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度很高,在活动中理解单位换算,能够更好的应用。
通过类比猜想、估测等动手操作,从三个层面对立方分米和立方米进行无痕过度:及时巩固立方分米相关知识,并将立方分米应用于生活常见的物体,建立直观量感;根据两个不同物体的体积差,感受 1 立方米和所放物体的相对大小;感受 1 立方米的大小的同时,进一步引发 1 立方米和 1 立方分米之间关系的思考。通过不断抽象化的度量方式提升量感,发展空间观念。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帮助不同层次学生亲身感受 1 立方分米和 1 立方厘米之间的大小关系,得到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的结论,并进一步加深对量的感知。通过动手实践,完成学生对 1 立方分米的初步认识;基于数量的不断累加,完成对 1 立方分米的深度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