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硕

王硕

🏢  北师大长春附属学校 / 教师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1132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1-15 07:56:54 +08:00
9 G 99 S 25 B
王硕 的最新回复

教师以一句简练、切中要害的话总结或提示,就能顺利地达到让每个学生理解和牢记的效果,比起教师限制学生活动,先做示范,再让学生模仿完成,要来得生动得多,积极得多。总之,教师从旁引导,走出关键的一步,其余交由学生尝试完成。

认识尺子之后,是练习巩固。由学生自己测量同一物体,出现不同答案时,讨论找出原因:怎么会这样?起点位置对吗?无论讨论是否能立刻给学生一个结果,起码每个学生都动脑筋思考了这个问题,达到了讨论的目的 —— 参与、思考。这也就是让他们先自己探索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同时也培养了合作意识。

鉴于学生的认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当全班一起了解物体长度时,有个别学生最先试着用尺测量,就会带动其他学生效仿。二年级的学生都有模仿和好动的习惯,知道的学生会向不知道的同学甚至全班传授,公布结果;而不知道的学生会转身,回头,甚至下座位,问、看别人怎么做。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学中就要给他们时间,有要求、有目的地让他们表达自己,在争论与探索中获取知识。

学生年龄虽小,但都已经大略认识尺子(学生尺每个学生都见过),以他们的经验出发,知道尺子能用来做什么,怎么使用(当然不一定很准确地使用,所具有的知识也未必全面),比如说,在完成 “连一连” 的题目中,有的学生就用尺子画线,他们知道,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线;在裁纸活动中,有的学生没有剪刀,为了将纸撕齐,以尺子压纸边进行,也是取用了尺子的直,可见,学生对尺子并不陌生。

“课桌有多长” 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厘米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 —— 厘米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经历由知到识,就像剥豆荚,从皮剥到豆,不断明确的过程。

《课桌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 6 单元《测量》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为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他们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课是属于 “空间与图形” 领域中有关测量的知识,由于课桌本身就是学生身边最常见的物体,会使他们产生亲切感。而课题的设疑便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究热情,《课桌有多长》是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课,要让学生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能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为继续学习长度单位的有关知识打下一定的基础。

 过程中,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知识,获取学习方法。老师课堂中始终围绕着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课程理念,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整节课从动手探究→方法归纳→方法的应用上环环相扣,通过自己动手的方法来探讨课桌的长度。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逐步推出测量方法,再推广到身边的长度度量,为今后学习周长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要关注学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氛围,给一个合理的,恰当的,鼓励,评价。老师很好的注意到了这一点。整堂课,老师始终面带灿烂的微笑,对于学生漂亮的发言,总结,给予学生掌声和赞扬声,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对于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的学生,老师总是耐心的加以启示,引导,点拨。让学生感受到回答不出或是回答错了也不要紧,让学生处处,时时感到老师的温暖,班级大家庭的融洽,和谐。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沈老师特别注重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同伴互助的教学模式,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使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学生都主动投入到学习当中,学生的全面互动,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在小组探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着突出而到位的表现,她对小组里交流的要求说得明确而简要,我们可以明确地观察到,这对学生的操作,对整节课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的现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三位老师摒弃了 “师生问答” 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动手操作,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接受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的能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积极性。

  新课程实施的一个突出变化,就是教材不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不再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依据自己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利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体现的是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如老师都有把生活中的课桌等搬入到课堂中,可以说这些都是生活中的 “细枝末节”,放置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场景中简直不值得一提,但我们惊喜地发现,正是这些微不足的生活事物,成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感悟数学价值的有效载体。学生从这些生活画面中,联想长度、度量等理念,将知识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在 “生活” 与 “数学” 的一拍即合之下,才生成了如此经典的课堂。

 这是一节很完整的课,其中既有结论的推导,也有结论的应用。整节课,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每个操作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突出重点难点的内容,整个教学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节课,老师能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教学中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 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衣老师的课注重培养学生关于长度的量感,选择学生身边熟悉的课桌进行探索,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强化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夏老师的课问题环环相扣,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体积单位具体有多大,在生活情境探索和发现,对于日常教学很有借鉴意义。

《整理房间》一课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思想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用途,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在给事物分类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不同标准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认识图形》一课教学的层次比较清晰。尝试分类 —— 探究形成 —— 联想应用。使学生对某几种物体的认识能由具体物品缓缓前进,逐步抽象为数学上的几何图形,并应用图形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还剩下多少》一课中,根据学生爱玩、好奇、好胜的天性,把单调的减法口算练习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熟练掌握 5 以内减法的计算,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培养数学学习的信心。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11:45 · PVG 19:45 · LAX 04:45 · JFK 07:4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