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lina

jialina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5963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30 15:52:57 +08:00
10 G 0 S 0 B
jialina 的最新回复

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了体积单位间换算的全过程,真切的数量关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积单位间的关系不只是记忆,背诵,而是理解、推理。同时,整节课还不忘对学生量感的培养,值得我们学习。

杨老师通过摆一摆、数一数、量一量的数学活动,将长方形的面积形象化、具体化。真切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自发的请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此时的公式是被需求的,是受欢迎的。杨老师的整个教学活动,不仅生动有趣的对长方形的面积得以追根溯源,进行了有过程的归纳教学。同时,每一次的活动都有对面积量感的指导,这是将数学应用于生活的培养,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看了郑老师的课堂实录,觉得郑老师这堂课是精心准备的。尤其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无论是从选课还是从课堂提问上都能有所体现。针对学生的疑问,解决教学问题,这种教学方法可谓是 “先学后教”“师少说而生多说”。

[zhengwen1984发表于2014-3-3000:4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344&ptid=3402)

林老师和张老师的建议我会认真接受并考虑的,再次感谢你们再一次用数据让我知道了自己在课堂上的不足。在 ...

我也一直在思考:什么样的小组教学时有效的,不是流于形式的热闹讨论场面?通过阅读书籍和听一些专家讲座后,觉得小组合作的学习目的大致可归为两类:一是遇到难题,合作解决;二是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及学法。我认为,对于老师而言,小组合作最难的地方就是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基于所讲内容同时要有一定难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讨论兴趣,并合作解决问题。

[金水林静发表于2014-3-2923:3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22335&ptid=3402)

我觉得最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是很正常的,因为学生也不知道老师想要的问题是什么,就会根据他们观 ...

“一百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更何况针对的是一个个思维活泼的小学生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的问题,其实是宝贵的,教师可以从中探析出学生的学习经验,或者说是知识薄弱处。再通过老师的步步指导,从而解决问题,这就是一个知识获得的过程。

最令我佩服的是郑老师的选课,明明是一节 “难讲”“枯燥” 的计算课,郑老师越是要去挑战。身为青年教师的我们,往往在选课时会避开这类不出彩的课型。其实,讲课、磨课是对自己的历练,只有不断克服困难,挑战困难,自己才能真正进步!

                                                                                                        金水沙口  贾丽娜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3ms · UTC 22:59 · PVG 06:59 · LAX 15:59 · JFK 18:59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