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内蒙古包头基地的张慧叶,有幸参加本次教学设计与课堂大赛,并在这个平台上与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探讨,取长补短,也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个提高的机会。 本次我们团队一起研究的是北师版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一课,和我一起承担本次大赛活动的分别是朱兰、高志敏、高洁老师。感谢新世纪小学数学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和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课程工作室为我们一线教师搭建的展示、交流平台,让我们能够向全国各地的专家、同仁们去学习。接下来我们将一起深入研究这一课,努力在研讨过程中以课例为载体,体会 “量感” 的真谛,将 “量感” 的灵魂附着于学生的内心深处,希望各位专家和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各团队取得佳绩!
教材图片: https://bbs.xsj21.com/t/1957#r_102832
活动主题解读:https://bbs.xsj21.com/t/1957#r_102848
选课思考:https://bbs.xsj21.com/t/1957#r_102896
教案一稿:https://bbs.xsj21.com/t/1957#r_103248
一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57#r_119427
教案二稿:https://bbs.xsj21.com/t/1957#r_119444
二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57#r_119857
教学三稿:https://bbs.xsj21.com/t/1957#r_119858
三稿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957#r_119859
团队磨课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57#r_119860
活动主题解读:
一、量感描述
在数学上,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等量态的感性认识称之为量感。量感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体会量的大小,加深对数量的感知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量感是一种感悟,教学效果往往不够明显,因而在教学中容易忽略或者轻视,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引领学生经历物体量的意义的学习建构,将 “量感” 的培养放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体验 “物体的量”,形成切切实实的感受,促进 “量感” 这一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二、 培养量感的必要性
史宁中教授认为:小学数学的四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没有设置以 “度量” 或 “测量” 为领域的内容,因此,作为核心素养的表现,增加量感。
数学的本质在于度量。量感是数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感的一种延伸。培养量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深入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这将对每个人今后的生活很有帮助,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量感很有必要。
总之,要想让抽象的核心素养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鲜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悟,结合学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将量感的表象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培养学生的量感。
@rym130920 量感是一种对量的感性认知,是不能显性看到的。要想让孩子对量有深刻的感性认识,需要孩子参与大量的活动亲身体验,形成切实的对量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所有学生都能参与的教学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亲生经历周长概念的认识过程。
@15024719033 百度所谓 “量感” 是指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即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在数学领域中,人们对数感的研究相对丰富与深入,而对量感的研究则比较少。事实上,量感是数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感的一种延伸。
选课思考: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学会学习,对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索”,我们紧扣主题,通过对比选择了北师大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一课,本课正是属于度量的范畴之一。
量感描述:在数学上,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等量态的感性认识称之为量感。量感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体会量的大小,加深对数量的感知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本课课标描述: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结合本课《什么是周长》,我们认为量感在本课主要体现在长短这一词语上。而对于长短,主要是通过测量而得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周长,培养发展学生的量感。
首先,本节课是让学生用彩笔描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以这个情景展开研究学习,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研究、发展、思考、分析等思维活动,最终能用自己的话语说出并理解 “封闭图形” 和 “一周” 的概念。使学生有了明晰的判断,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学习体验,最终也能够应用于生活,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我们在教学中大胆挑战,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摸、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的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建立周长的表象。同时,也避免学生产生只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为后续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其次,本节课在设计时采用了 3.0 微课 + 课件 + 课堂学习资源。本节课 3.0 微课,以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主,更好地反映了测量方法的多样化,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课前,我让学生准备了测量工具:直尺、软尺、测绳等,有部分学生的操作不规范,想法不成熟。通过反复观看微课,找到了测量的方法。对培养学生的量感有重要意义,学生操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从而也保证了教学质量。
总之,结合对 “量感” 的认识,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 “量感” 我们通过对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什么是周长》一课可以很好的体现数学量感,我们团队一致认为这一课是最适合的研讨载体。
@rym130920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量变到质变逐渐累积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在掌握、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对长度形成正确的认知。在进行 “量感” 培养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将生活 “量感” 逐渐转变为数学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5847638699 看来量感依托于数感产生,是对 “量” 的感悟,是一种关于现实世界中量的直觉,是对现实世界中各种属性的一般理解。量感的培养是一个较长期的、反复体验、不断矫正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量感有助于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加强对于数量的感知,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估算、估测能力。量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学生的必备素养。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一稿)
内蒙古包头基地 —— 张慧叶 高志敏 朱岚 高洁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领悟周长的本质特征,建立周长的表象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为后面周长的计算做好基础。教材借助树叶和数学课本封面的生活实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描一描感知周长在哪里?通过认一认知道什么是周长;通过量一量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通过数一数整体理解什么是周长,得出测量周长的一般方法。
量感描述:在数学上,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等量态的感性认识称之为量感。量感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体会量的大小,加深对数量的感知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本课课标描述: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结合本课《什么是周长》,我认为量感在本课主要体现在长短这一词语上。而对于长短,主要是通过测量而得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周长,培养发展学生的量感。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周长是第二次接触长度的测量,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的长度单位,认识了平面图形,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测量,认识周长。
学生熟悉的是直观看到的一个平面图形,而要让学生想到用 “围图形一周的长度” 这样的长度单位去刻画平面图形的一个特征,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因此,理解周长的意义,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
【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主要运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和课堂讨论法。学法指导主要是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 。
【学习目标】:
1、借助具体实物和图形,通过描一描、说一说、找一找、摸一摸等活动,能够准确指出物体表面和图形的周长;并且能够借助方格纸数出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
2、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在合作交流中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
3、在操作、交流活动中,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图形的周长,能结合实例理解周长的含义。
难点:能够想办法得到图形的周长,探索、掌握测量周长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树叶和书的主题图)、资料袋(软尺、绳子、树叶硬纸卡、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的开始,直接播放微课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行了一周,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引入新课,既节省了时间,又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还把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抛给了学生,“小蚂蚁爬了多远?”
二、探究新知,理解周长
第一环节初步感知概念,设置了 2 个活动。
活动一:借助描一描、说一说初步感知周长,渗透量感
师:你能用彩笔描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吗?(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什么是边线?
生:就是树叶和书的轮廓。
师:下面打开学习单(树叶和数学书的图片)描一描它们的边线,描完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描的?(教师巡视)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描的?(展台演示) 注意说清:你是从哪里开始的?到哪里为止呢?
(三名学生展示,一名同学正确,另外两名同学错误:没有封闭、描到图形内侧)
师:谁想和他们交流?
生 1:A 同学是对的,B 同学错了,他没有合拢,C 同学描到了图形的里面,边线就是图形的边,必须贴住边边描。
生 2:必须从一个点开始描,最后还回到这个点。
生 3:其实就是描树叶和书封面一周(板书一周)
生 4:树叶的边线是弯弯的,我直接描的,数学书的边线实际上是长方形,我是用直尺比着描的。
师:很好,看来借助直尺描边线更精确、更方便,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刚才这位同学描树叶的边线是从这一点开始,那是不是非得从这个点开始呢?
生:不是,边上任意一个点都可以,只要再回到这个起点就可以了。
师:说得真清楚,我们一听就明白了。
师:从这这个点出发(指其他两三个不同的点),拿出手我们再空描一下,到哪里为止呢?
生:还是这个点
师:你描对了吗?有问题的改一改。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积累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同时在描的过程中感悟到一周是有长度的,从起点再回到起点,那么既然有长度,这个长度就是可测量的,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用长度单位去量一量,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将长短潜移默化的埋在了孩子们的心中,渗透了量感。另外,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获得了直观的体验,初步建立了周长概念的表象,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认识,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活动二:为了进一步理解物体的边线,我又设计了找一找、摸一摸的活动,进一步渗透量感。
师:从你身边选一个物体,用手指摸一摸它们的边线
生 1:老师,我摸的是笔记本的边线(边说边摸一摸)
生 2:我摸的是课桌的边线
生 3:我摸的是黑板的边线
生 4:摸的是格尺的边线
师:那我们一起来比划一下黑板面的边线吧
师:同学们刚刚都能将身边的物体的一个面的边线描出来,其实你们在不知不觉中和一个伟大的数学概念靠近了,是什么呢:周长(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从熟悉的实例出发,分享描各种物体边线的过程,打开学生的视野,为下一步认识周长做准备,在揭示周长概念之前走稳走实第一步,
三、揭示周长概念
借助微课明晰什么是周长,体会量感
师:到底什么是周长呢?请看微课视频(新世纪配套微课关于周长的描述)
师: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周长(教师根据回答板书概念)
师:请看课件:这是一些图形,在有周长的图形下面画(√)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的自学和视频中直观的演示,在大量体验的基础上,经过学生的自主抽象,周长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形成,结合实例自然而然的理解了周长的含义,学生清晰的知道什么是周长,并且结合随堂练习得以巩固。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再次感知周长是长度,体会量感。
四、测量周长、巩固概念
师:周长既然是一周的长度,就可以通过量一量得到它的周长,你能测量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你觉得那个图形测量起来更简单
生:我觉得是数学书,因为这些边都是直的,可以直接用直尺量出来
师:那树叶呢?
生 1:软尺沿着树叶的一周围一圈,看看是多少厘米
生 2:也可以用绳子沿着树叶的一周围一圈,拉直绳子,再用直尺测量是多少厘米。
生 3:可以把树叶描成相近的多边形,测量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这些方法都可以。下面小组四人合作,选择选择一种测量工具,量一量、填一填。资料袋里有你们需要的工具。
活动三: 借助测量,深度认识周长,积累活动经验,培养量感。
小组合作要求:
1、一人记录,其他人互相帮助进行测量。
2、测量后,小组汇报,一人说方法,小组其他人展示测量方法。
教师巡视,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交流汇报:
生 1:我就是把数学书封面的 4 条边量出长度,然后加起来。88 厘米。
生 2:其实数学书的封面是个长方形,只要量两条边就好。然后每条边乘 2,再加起来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这个方法很简便。
师:那你们量出的树叶表面的周长是多少呢?谁上来演示一下?
(展示不同的方法,对比。)
生 1:树叶围的时候总是活动,不方便,我们先描出了一周的边线,再围,12 厘米
师:为什么这两个组都用毛线测量,结果确相差很大?大家想一想原因?
生 1:毛线围的时候要沿着边线才准确。
生 2:毛线拉直才能测量
师:这个拉直说的特别好,本来是弯弯曲曲的图形,测量周长时我们可以通过毛线转化成直线再测量,其实毛线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这就是数学中 “化曲为直” 的思想,同时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设计意图】:实实在在的测量活动,将测量方法进一步夯实在测量活动中,让学生在测量中感知周长的长短,发展量感。
五、运用周长、深化理解概念。
看来同学们都理解了周长的意义,这里有三幅图,估一估哪个图形的周长最长?
活动四: 数一数借助关注应用,掌握测量周长的一般方法,发展量感。
下面请数一数,每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一小格的边长是 1 厘米。打开书数一数。(教师巡视、展台汇报)
展示不同方法(挨着数、分四个方向数等)
【设计意图】:最后一个是难点,学生容易漏掉里面的边线,展示错误资源,对比中突破难点,加深周长概念的理解。分享小技巧:一边数一边描,做记号。
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活动中测量出了图形的周长,体会到了度量单位的累加;多种方法的展示,其实就是渗透多种量的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量感是量出来的,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六、巩固训练,夯实基础
本环节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46 页练一练第一题,第 2 题,其次鼓励孩子们课下寻找生活中的物体,与同伴测量其周长。
【设计意图】目的是再一次体验周长的意义,再一次运用学到的方法计算周长,并且在分析中感知周长的长短与边的数量无关,与边的长短有关。学生对周长的体验越多,对量感的发展就越有感觉.
七、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疑惑?关于周长你还想知道什么?
总之,要想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鲜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悟,结合学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将量感的表象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描、说、认、找、摸、数等一系列活动,渗透、培养学生的量感。
【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量感的建立,必须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参与形成表象,总结提升经验,才能内化新知、加深认识。因此,张老师,特别重视活动的设计,通过活动,学生清晰的领会到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既开阔了思路又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发展了个性。
@乔雪竹 培养小学生数学百度 “量感” 三策略摘要: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 “量感” 十分重要。“量感” 顾名思义就是对量的感受,就是对事物时间、速度、尺寸、重量等的感官认识。基于此背景,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强化量感感知;引导数学反思,推进量感提升;促进知识勾连,促进量感内化的策略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小学数学量感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有一个重要知识环节 —— 量与计量,这与生活紧密相关,所以学生在这方便应该形成数学 “核心素养”,为此教师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是不可忽视的。
描边线的活动,积累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同时在描的过程中感悟到一周是有长度的,从起点再回到起点,那么既然有长度,这个长度就是可测量的,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用长度单位去量一量,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将长短潜移默化的埋在了孩子们的心中,渗透了量感。另外,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获得了直观的体验,初步建立了周长概念的表象,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认识,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杜国婷 “量感” 的培养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不仅能让学生在掌握计量单位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估测能力,亦在反思内省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而 “量” 又与生活密不可分,教师应为学生搭建起数学与生活的桥梁,通过联系实际生活展开对 “量” 的教学,进而让学生在估测与测量活动中逐渐形成 “量感”。同时,还应把握数学知识体系中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在融合教学中巩固学生的 “量感”。这样,学生不仅有了切身体验,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强化,自然就能帮助学生形成高品质的量感。
内蒙张慧叶老师《什么是周长》 微课引入 “小蚂蚁爬了多远?”,能紧紧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眼球,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动手描边新线,认真体会周长的含义,必须是封闭一周,但不限于线段的长短,曲线的长度也是周长。引导方法得当,提问有思想层次。在学生描边线过程中,启发引导思考边线和周长关系,学生对周长的概念体会比较深刻。借助微课明晰周长,恰到好处。利用身边学具直尺,软尺测量物体,重视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鼓励学生亲身体会,是学习变成亲身经验,加深了对知识的内化程度。
本课通过看、摸、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的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建立周长的表象。同时,也避免学生产生只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结合身边的素材进行估测,加强感知和积累,为后续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教师设计描一描的活动,积累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同时在描的过程中感悟到一周是有长度的,从起点再回到起点,那么既然有长度,这个长度就是可测量的,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用长度单位去量一量,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将长短潜移默化的埋在了孩子们的心中,渗透了量感。另外,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获得了直观的体验,初步建立了周长概念的表象,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认识,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量感是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等量态的感性认识,是一种隐性的感受,需要学生亲身体验大量的活动才能够建立,所以需要有大量对周长概念的体验活动。本节课中设计了很多活动,能帮助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zrl 借助问题培养学生 “量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问题,以此促进学生数学 “量感” 的形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如果对某个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他的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对于数学学科来说,通过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节课张老师借助具体实物和图形,让学生通过描一描、说一说、找一找、摸一摸等活动,准确指出物体表面和图形的周长;并且能够借助方格纸数出一些几何图形的周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在合作交流中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在操作、交流活动中,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王建英 量感的建立,必须在多种感官实践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参与,形成表象,总结提升经验,从而建立起相对比较抽象的量感。因此本课中,教师需重视学生对新知的内化以及在学生体验后进行的一系列追问,并设置形式多样的思考环节
@赵艳萍 重 “感”,让学生在体验中丰富量感 “感”,指在体验中感受,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通过借助外界信息对其感官的刺激,获得对体积和体积单位的直接感觉,这是发展学生量感的必经途径。
一稿反思:
我校辩课团队在第一次试讲之后进行研讨,分析问题,调整环节,找出不足。本次研讨中邀请了我校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来为我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对学生量感的培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了 “数感”,数感的培养离不开 “量”,数与量常常相伴出现。有人认为量感是一种对于多少、大小的感觉,对于数量与量级的感觉。还有人认为量感是指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或推断用某个计量单位,表示量与哪个实际物体的大小,长短,轻重相吻合的一种感觉。量感包括对事物可测量属性及大小的感觉,对度量意义的理解,以及真实情境下的测量估计等,本节课学生量感的形成主要依托 “测量”。
再《什么是周长》这节课上我们创造了多个层次的活动,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对周长的感知,不断加深对周长的认识,教学中采用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观看微课等学习方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根据一稿讲完课。我认为本节课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 通过观看微课,引出问题这一情境,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培养量感。
第一二环节中,学生经历了摸一摸、描一描、画一画、等实际活动,对周长有了显性认识,又根据情境引导学生明确一周的实际意义,对周长的概念,虽没有用定义描述,但学生已有所感悟。第三环节在测量树叶的周长过程中。学生用围、拉、测等活动,切实感受化曲为直的过程,第四环节,借助方格图得出图形的周长,数一数就是数图形的边线包含了多少个小方格的边长,就量出图形的周长,这个活动是数形结合,再次巩固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数,格子的过程就是深化了量的过程。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1. 学生明白边线的概念。但用数学语言一周描述较少。
2. 根据学情可以把问题一问题二结合进行教学,节省时间。
3. 由于班级人数多,个别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弱。在小组活动中测量不规则图形树叶的周长。有些浪费时间。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二稿)
内蒙古包头基地 —— 张慧叶 高志敏 朱岚 高洁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领悟周长的本质特征,建立周长的表象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为后面周长的计算做好基础。教材借助树叶和数学课本封面的生活实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描一描感知周长在哪里?通过认一认知道什么是周长;通过量一量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通过数一数整体理解什么是周长,得出测量周长的一般方法。
量感描述:在数学上,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等量态的感性认识称之为量感。量感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体会量的大小,加深对数量的感知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本课课标描述: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结合本课《什么是周长》,我认为量感在本课主要体现在长短这一词语上。而对于长短,主要是通过测量而得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周长,培养发展学生的量感。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周长是第二次接触长度的测量,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的长度单位,认识了平面图形,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测量,认识周长。
学生熟悉的是直观看到的一个平面图形,而要让学生想到用 “围图形一周的长度” 这样的长度单位去刻画平面图形的一个特征,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因此,理解周长的意义,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
【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主要运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操作法和课堂讨论法。学法指导主要是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 。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在观察、思考、操作活动中,了解什么是 “周”,能找出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2、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周长的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量感。
3、能数出方格图中几何图形的周长,加深对周长概念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物体表面和图形的周长。
难点:探索、掌握测量物体表面和图形周长的方法,培养量感。
【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树叶和书的主题图)、资料袋(软尺、绳子、树叶硬纸卡、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概念
1. 创设情境,抛出问题 “小蚂蚁爬了多远?”
2. 要想知道 “小蚂蚁爬了多远?”,就要知道 “小蚂蚁沿着什么路线爬的?”
生:树叶的边线。
3:描树叶的封面。
师:你能用彩笔描出小蚂蚁爬过的路线吗?(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下面打开学习单(树叶的图片)描一描路线。(教师巡视)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描的?(展台演示) 注意说清:你是从哪里开始的?到哪里为止呢?
(展示学生作品,一名同学正确,另外两名同学错误:没有封闭、描到图形内侧或外侧)
师:谁描的路线图更准确?
生 1:A 同学是对的,B 同学错了,他没有合拢,C 同学描到了图形的里面,边线就是图形的边,必须贴住边边描。
生 2:必须从一个点开始描,最后还回到这个点。
生 3:其实就是描树叶一周(板书一周)
生 4:树叶的边线是弯弯的,我直接描的。
4、描数学书封面的边线,说说你是怎么描的。
预设 1:转圈描。
预设 2:用直尺描
师:像这样规则的物体我们借助直尺描边线更精确、更方便,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积累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同时在描的过程中感悟到一周是有长度的,从起点再回到起点,那么既然有长度,这个长度就是可测量的,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用长度单位去量一量,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将长短潜移默化的埋在了孩子们的心中,渗透了量感。另外,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获得了直观的体验,初步建立了周长概念的表象,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认识,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二、揭示周长概念
1. 引出课题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描的边线在数学里有它自己的名字 —— 周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什么是周长”。(板书课题)
2. 认一认,说一说
出示课件,读一读什么是周长(点名读、自己读)
师:说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数学书封皮呢?(强调一周)
师:实际上小蚂蚁爬了多远,就是指树叶的周长。
3. 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预设:学生的回答有的是物体,有的是图形,教师根据回答板书概念。
4. 随堂检测
师:请看课件:这是一些图形,在有周长的图形下面画(√)
【设计意图】:在描的基础上,经过学生的自主抽象,周长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形成,结合举例、判断帮助学生厘清周长的概念,感受周长的 “周” 的意思。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感知周用长度来度量,体会量感。
三、测量周长、巩固概念
1. 思考测量方法
师:周长既然是一周的长度,就可以通过量一量得到它的周长,你能测量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你觉得那个图形测量起来更简单。
生:我觉得是数学书,因为这些边都是直的,可以直接用直尺量出来
师:那树叶呢?
预设 1:软尺沿着树叶的一周围一圈,看看是多少厘米
预设 2:也可以用绳子沿着树叶的一周围一圈,拉直绳子,再用直尺测量是多少厘米。
预设 3:可以把树叶描成相近的多边形,测量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这些方法都可以。
2. 估一估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点名估,其他同学将估的结果写在学习单上。
3. 我们估的准不准需要进过测量来验证,下面小组四人合作,选择选择一种测量工具,量一量、填一填。
4. 小组合作要求:
(1)一人记录,其他人互相帮助进行测量。
(2)测量后,小组汇报:测量工具?结果?示测量方法?
教师巡视,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汇报预设:
生 1:我就是把数学书封面的 4 条边量出长度,然后加起来。88 厘米。
生 2:其实数学书的封面是个长方形,只要量两条边就好。然后每条边乘 2,再加起来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这个方法很简便。
师:那你们量出的树叶表面的周长是多少呢?谁上来演示一下?
(展示不同的方法,对比。)
生 1:树叶围的时候总是活动,不方便,我们先描出了一周的边线,再围,12 厘米
师:为什么这两个组都用毛线测量,结果确相差很大?大家想一想原因?
生 1:毛线围的时候要沿着边线才准确。
生 2:毛线拉直才能测量
师:这个拉直说的特别好,本来是弯弯曲曲的图形,测量周长时我们可以通过毛线转化成直线再测量,其实毛线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这就是数学中 “化曲为直” 的思想,同时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5 估的准不准?大了还是小了?(测量误差)
【设计意图】:实实在在的测量活动,将测量方法进一步夯实在测量活动中,让学生在测量中感知周长的长短,发展量感。
四、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周长可以测量出长度,我们也可以在方格纸中数出图形的周长。一小格的边长是 1 厘米。打开书数一数。(教师巡视、展台汇报)
展示不同方法(挨着数、分四个方向数等)
【设计意图】:最后一个是难点,学生容易漏掉里面的边线,展示错误资源,对比中突破难点,加深周长概念的理解。分享小技巧:一边数一边描,做记号。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活动中测量出了图形的周长,体会到了度量单位的累加;多种方法的展示,其实就是渗透多种量的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量感是量出来的,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五、巩固训练,夯实基础
本环节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46 页练一练第 1 题,第 2 题,其次鼓励孩子们课下寻找生活中的物体,与同伴测量其周长。
【设计意图】目的是再一次体验周长的意义,再一次运用学到的方法计算周长,并且在分析中感知周长的长短与边的数量无关,与边的长短有关。学生对周长的体验越多,对量感的发展就越有感觉。
七、畅谈收获,总结提升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疑惑?关于周长你还想知道什么?
总之,要想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鲜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感悟,结合学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将量感的表象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描、说、认、找、摸、数等一系列活动,渗透、培养学生的量感。
【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rym130920 量感的学习内容存在于教材中,随处可见,但量感的培养并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量感学习中只重视学习结果,忽略学习过程,评价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发展。因此,培养学生的量感应当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去设计具体目标,提供有助于培养学生量感的情景,以促进学生量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高。
量感其实是学生内心的感觉,它的形成需要学生借助实践操作和思维反思。以往对量感的关注,大多是从实践、感受的角度去重视,但却没有意识到学生的反思活动也有助于量感的形成。事实上,仅有体验和感知是不够的,还需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思维反思活动,将其提炼为内心的评价标准,进而形成有效的量感。也只有通过反思活动,才能将已有量感进行拓展,进而强化学生对量的感受,实现更准确的量感。
由于 “量感” 是人在知识学习中形成的感受,所以是具有个体性和随机性的,很难说教学的效果,这种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在图形几何、统计概率、数和代数间相互渗透发展。因此教师应提高对 “量感” 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能忽视 “量感” 教育的作用,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自觉形成量的意识,在不同数学知识中找到 “量感” 培养的结合点,进而实现 “量感” 的渗透教学。
二稿反思:
在张老师第二次试讲之后,我校辩课团队进行研讨,本次研讨中邀请了我区的教研员张文清教师,张老师教学经验比较丰富,通过对课堂观察,我们一起研讨,分析问题,修改调整环节,并找出完成教学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突破重难点上进行了再次的学情教学重点的再考究。本节课学生量感的形成主要依托 “测量”。因此我们创造了多个层次的活动,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对周长的感知,不断加深对周长的认识,教学中采用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估一估等学习方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第二稿试讲之后,我们对课堂进行的有效教学的提炼和不足的方面的修改与整合。 1. 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周长概念陌生,但是对于什么是周长似乎很悉,对于学生来说,它是一种内化于心却无法表达清楚地概念,介于此,我们为了更准确地摸清学情,把准脉于是我们设计了教学前测。通过前测统计发现学生对变现的描一描的操作错误较少,于是课的导入我们将观看微课,引出问题这一情境,改为了教师口述情景直接进入树叶的描一描,把时间更多地留到学生动手测量感悟中。 2. 明确了第一个与第二个问题串要把握的重点我们不再更多的解释 “一周” 而是重点关注学生汇报过程中对描一描的方法的表达 “定起点 --- 沿边线 --- 回起点” 3. 在试讲中我们发现学生找到了生活中的平板电脑,此环节的预期效果没有达成,我们在研讨过程中将 “找一找生活中的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 改为 “找教室中你身边的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这样学生找到后可以马上通过摸一摸,描一描,指一指等方法马上在实物上反馈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并进行 “周长” 这一概念的巩固。 4.. 第三个问题串,测量之前我们取消了对树叶周长的估测,因为估一估总是应该在有参考标准的基础上完成的,1 厘米,1 分米,1 米是多长?这样的直观孩子是有概念的,但通过课堂上的孩子估的结果我们发现,编程曲线时孩子就没有这样的概念了,所以也不能达成我们 “估一估” 想达成的教学目标。 4. 测量前的合作要求过于繁琐,我们把要求该陈那个了对测量的简单指导,如 “说一说你准备怎么测量” 5.. 将时间分配进行了调整,让学生能更充分的实现多感官参与学习,培养量感。第一二环节中,学生经历了摸一摸、描一描、画一画等实际活动,对周长有了显性认识,学生从已有所感悟到能规范语言说一说描的方法,隐性强化对 “一周” 的理解。第三环节在测量树叶的周长过程中培养量感。学生用围、拉、测等活动,切实感受化曲为直的思想。第四环节,借助方格图得出图形的周长,数一数就是数图形的边线包含了多少个小方格的边长,就量出图形的周长,这个活动是数形结合,再次巩固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数,格子的过程就是深化了量的过程。 以上就是我们对第二次试讲的反思,以及根据学情和目标、重难点的突破做出的调整。
@rym130920 第二稿反思:在张老师第二次试讲之后,我校辩课团队进行研讨,本次研讨中邀请了我区的教研员张文清教师,张老师教学经验比较丰富,通过对课堂观察,我们一起研讨,分析问题,修改调整环节,并找出完成教学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突破重难点上进行了再次的学情教学重点的再考究。本节课学生量感的形成主要依托 “测量”。因此我们创造了多个层次的活动,引导学生不断丰富对周长的感知,不断加深对周长的认识,教学中采用了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估一估等学习方式,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第二稿试讲之后,我们对课堂进行的有效教学的提炼和不足的方面的修改与整合。 1. 根据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周长概念陌生,但是对于什么是周长似乎很悉,对于学生来说,它是一种内化于心却无法表达清楚地概念,介于此,我们为了更准确地摸清学情,把准脉于是我们设计了教学前测。通过前测统计发现学生对变现的描一描的操作错误较少,于是课的导入我们将观看微课,引出问题这一情境,改为了教师口述情景直接进入树叶的描一描,把时间更多地留到学生动手测量感悟中。 2. 明确了第一个与第二个问题串要把握的重点我们不再更多的解释 “一周” 而是重点关注学生汇报过程中对描一描的方法的表达 “定起点 --- 沿边线 --- 回起点” 3. 在试讲中我们发现学生找到了生活中的平板电脑,此环节的预期效果没有达成,我们在研讨过程中将 “找一找生活中的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 改为 “找教室中你身边的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这样学生找到后可以马上通过摸一摸,描一描,指一指等方法马上在实物上反馈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并进行 “周长” 这一概念的巩固。 4.. 第三个问题串,测量之前我们取消了对树叶周长的估测,因为估一估总是应该在有参考标准的基础上完成的,1 厘米,1 分米,1 米是多长?这样的直观孩子是有概念的,但通过课堂上的孩子估的结果我们发现,编程曲线时孩子就没有这样的概念了,所以也不能达成我们 “估一估” 想达成的教学目标。 4. 测量前的合作要求过于繁琐,我们把要求该陈那个了对测量的简单指导,如 “说一说你准备怎么测量” 5.. 将时间分配进行了调整,让学生能更充分的实现多感官参与学习,培养量感。第一二环节中,学生经历了摸一摸、描一描、画一画等实际活动,对周长有了显性认识,学生从已有所感悟到能规范语言说一说描的方法,隐性强化对 “一周” 的理解。第三环节在测量树叶的周长过程中培养量感。学生用围、拉、测等活动,切实感受化曲为直的思想。第四环节,借助方格图得出图形的周长,数一数就是数图形的边线包含了多少个小方格的边长,就量出图形的周长,这个活动是数形结合,再次巩固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数,格子的过程就是深化了量的过程。 以上就是我们对第二次试讲的反思,以及根据学情和目标、重难点的突破做出的调整。
教案三稿:《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三稿)
内蒙古包头基地 —— 张慧叶 高志敏 朱岚 高洁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领悟周长的本质特征,建立周长的表象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为后面周长的计算做好基础。教材 4 个问题串,前两个是对周长的定性描述,后两个是定性刻画。教材借助树叶和数学课本封面的生活实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描一描感知周长在哪里?通过认一认知道什么是周长;通过量一量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通过数一数整体理解什么是周长,得出测量周长的一般方法。
量感描述:在数学上,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等量态的感性认识称之为量感。实际上量感是学生关于量的比较、运算、和估计等方面的感悟。量感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体会量的大小,加深对数量的感知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本课课标描述: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结合本课《什么是周长》,我认为量感在本课主要体现在长短这一词语上。而对于长短,主要是通过测量而得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周长,培养发展学生的量感。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周长是第二次接触长度的测量,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的长度单位,认识了平面图形,能进行一条线段的测量。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测量,通过测量几条线段的长度,认识周长,计算周长。
学生熟悉的是直观看到的一个平面图形,而要让学生想到用 “围图形一周的长度” 这样的长度单位去刻画平面图形的一个特征,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因此,理解周长的意义,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
【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主要运用演示操作法和课堂讨论法。学法指导主要是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 。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在观察、思考、操作、举例活动中,了解什么是 “周”,能找出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2、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周长的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量感。
3、能数出方格图中几何图形的周长,加深对周长概念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物体表面和图形的周长。
难点:探索、掌握测量物体表面和图形周长的方法,培养量感。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袋(软尺、绳子、树叶硬纸卡、直尺)
前测题目
1、为了规范同学们在校的行为,制作了一些积分币,你们能帮帮老师把这些积分币从纸上完整地剪下来,你会怎么剪?把你的想法用笔描一描,画一画。
2. 淘气和笑笑分别用小棒搭了一个图形,谁用到的小棒长,为什么?
3. 你听说过 “周长” 吗?如果你知道,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通过前测,我们发现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水平上,基本上都能正确描出物体表面的边线,个别不正确的同学描到了外面、内侧、或者稍微重复,实际上也是描的过程中的操作问题,不是 “边线” 理解上的思维问题,因此关于描边线这一部分内容我们直接呈现给学生,不做过多的引导,只是在描的细节上进行讨论。学生能比较两个图形边线的长度占一半,实际上他们只是将生活中的经验迁移到了这里,并不理解这里面渗透了周长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还需要实实在在的操作、交流,理解什么是周长,将度量意识、量感悄悄地种在孩子们心中。
3. 关于什么是周长,学生知道的较少,需要让学生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概念
1. 创设情境, 抛出问题 “你能描出树叶的边线吗?”
学生作品预设:正确的、描在边线外面的、描在里面的、没有闭合的。
2. 说说你是怎么描的。
教师小结方法、示范描并引导说出正确描的细节( 定起点;描边线;回起点)。
3. 描数学书封面的边线,说说你是怎么描的。(1 名同学黑板上描)
预设 1:转圈描。
预设 2:用直尺描
师:像这样规则的物体我们借助直尺描边线更精确、更方便,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积累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同时在描的过程中感悟到一周是有长度的,从起点再回到起点,那么既然有长度,这个长度就是可测量的,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用长度单位去量一量,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将长短潜移默化的埋在了孩子们的心中,渗透了量感。另外,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获得了直观的体验,初步建立了周长概念的表象,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认识,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二、揭示周长概念
1. 引出课题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描的边线在数学里有它自己的名字 —— 周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什么是周长”。(板书课题)
2. 认一认,说一说
出示课件,读一读什么是周长(点名读、自己读)
3. 黑板上指着说什么是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实际上它们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板书:一周长度,学生直观看到红色边线)
4. 举例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
预设:学生的回答有的是物体,有的是图形。学生指着说(注重一周长度)
5. 随堂检测(课件)
【设计意图】:在读一读、指一指、描一描的基础上,经过学生的自主抽象,周长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形成,这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厘清周长的概念,感受周长的 “周” 的意思。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感知周用长度来度量,体会量感。
三、测量周长、巩固概念
1. 思考测量方法
师:周长既然是一周的长度,就可以通过量一量得到它的周长,你能测量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学生说方法,教师配合用树叶和书的框架演示拉直过程。)
预设 1:软尺沿着树叶的一周围一圈,看看是多少厘米。
预设 2:也可以用绳子沿着树叶的一周围一圈,拉直绳子,再用直尺测量是多少厘米。
预设 3:可以把树叶描成相近的多边形,测量。
预设 4:数学书可以直接用直尺或卷尺量出来。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这些方法都可以,下面同桌合作用你们的方法量一量。
2. 合作测量
同桌合作要求:
(1)同桌合作测量数学书和树叶的周长并做记录。
(2)汇报结果和测量方法。
教师巡视,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汇报预设:
生 1:我就是把数学书封面的 4 条边量出长度,然后加起来。88 厘米。
生 2:其实数学书的封面是个长方形,只要量两条边就好。然后每条边乘 2,再加起来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这个方法很简便。
师:那你们量出的树叶表面的周长是多少呢?谁上来演示一下?
(展示不同的方法,对比。)
生 1:树叶围的时候总是活动,不方便,我们先描出了一周的边线,再围,12 厘米
师:为什么这两个组都用毛线测量,结果确相差很大?大家想一想原因?
生 1:毛线围的时候要沿着边线才准确。
生 2:毛线拉直才能测量
师:这个拉直说的特别好,本来是弯弯曲曲的图形,测量周长时我们可以通过毛线转化成直线再测量,其实毛线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这就是数学中 “化曲为直” 的思想,同时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3. 小结:同学们测得的数据不太一样,是因为测量的人、工具、方法不一样,这些都会造成误差,只要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了。为了减少误差,可以多测量几次。
【设计意图】:教师直观演示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结合实实在在的测量活动,将测量方法进一步夯实在测量活动中,让学生在测量中感知周长的长短,发展量感。这一过程不需要纠结在测量结果上,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给予肯定。
四、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周长可以测量出长度,我们也可以在方格纸中数出图形的周长。1. 比一比,哪个图形的周长长?
2. 数一数
一小格的边长是 1 厘米。打开书数一数。(教师巡视、展台汇报)
预设方法:展示不同方法(数、数 + 算、平移)
3. 汇报:展示错例,在对比、质疑、补充中得出正确结果。
【设计意图】在错误资源的对比、质疑、补充中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周长。活动中测量出了图形的周长,体会到了度量单位的累加;多种方法的展示,其实就是渗透多种量的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量感是量出来的,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五、巩固提升
【设计意图】利用长方形的特征,不用量、算,直接去比较两个图形的特周长,深度理解周长的含义。学生对周长的体验越多,对量感的发展就越有感觉。
六、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疑惑?关于周长你还想知道什么?
【 板书设计】:
三稿反思:
什么是周长》三稿反思
关于这一课的研究我们一直在试讲、学习资料、观察学生情况中反反复复的进行,到今天已经到了三稿,幸运的是我们这个团队对这一课的解读越来越清晰,对学生的引导越来越一针见血、恰到好处,对 “量感” 这一核心词的认识也通过课的实践研究越来越深入。
三稿讲完后,我们上传了最终的录像课,但是仍然有一些遗憾想与各位同仁研讨。
从问题串一的边线到问题串 2 的周长,新出示的概念让孩子们不能很好的从熟悉的边线过渡到一周的长度,两个环节有一些脱节,如果在教学时引导孩子们说边线一周的长度可能就会好很多。
问题串 4 数图形的周长,虽然有孩子仍然在数方格的个数,但是较二稿的情况有很大的提高,于是我们故意在课上展示错例,希望孩子们在对比、质疑、补充等交流活动中厘清周长的意义。为了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认识的更深刻,三稿时我们在问题串 3 说测量方法时,借助直观教具,将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直观的转化成了一条直线,呈现在了黑板上,希望通过这种视觉的冲击,让孩子们认识到周长是有长度的,要用长度单位来度量,这样在问题串 4 数周长时,有些孩子立即会意识到数图形的边线,而不是显性的方格,以此突破难点。
另外,我们觉得在教学问题串 2 时,可以让学生摸一摸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让孩子们感悟需要摸线而不是面,可能对教学问题串 4 有帮助。
但是,正如人无完人一样,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课,我们希望各位同仁与我们一起讨论研究,互动交流,研究我们一直在路上,谢谢大家。
教案终稿: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内蒙古包头基地 —— 张慧叶 高志敏 朱岚 高洁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第五单元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课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领悟周长的本质特征,建立周长的表象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为后面周长的计算做好基础。教材 4 个问题串,前两个是对周长的定性描述,后两个是定性刻画。教材借助树叶和数学课本封面的生活实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描一描感知周长在哪里?通过认一认知道什么是周长;通过量一量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通过数一数整体理解什么是周长,得出测量周长的一般方法。
量感描述:在数学上,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等量态的感性认识称之为量感。实际上量感是学生关于量的比较、运算、和估计等方面的感悟。量感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体会量的大小,加深对数量的感知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本课课标描述: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
结合本课《什么是周长》,我认为量感在本课主要体现在长短这一词语上。而对于长短,主要是通过测量而得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周长,培养发展学生的量感。
【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周长是第二次接触长度的测量,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的长度单位,认识了平面图形,能进行一条线段的测量。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测量,通过测量几条线段的长度,认识周长,计算周长。
学生熟悉的是直观看到的一个平面图形,而要让学生想到用 “围图形一周的长度” 这样的长度单位去刻画平面图形的一个特征,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因此,理解周长的意义,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
【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主要运用演示操作法和课堂讨论法。学法指导主要是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 。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在观察、思考、操作、举例活动中,了解什么是 “周”,能找出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2、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周长的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量感。
3、能数出方格图中几何图形的周长,加深对周长概念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物体表面和图形的周长。
难点:探索、掌握测量物体表面和图形周长的方法,培养量感。
【教学准备】: 课件、资料袋(软尺、绳子、树叶硬纸卡、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概念
1. 创设情境, 抛出问题 “你能描出树叶的边线吗?”
学生作品预设:正确的、描在边线外面的、描在里面的、没有闭合的。
2. 说说你是怎么描的。
教师小结方法、示范描并引导说出正确描的细节( 定起点;描边线;回起点)。
3. 描数学书封面的边线,说说你是怎么描的。(1 名同学黑板上描)
预设 1:转圈描。
预设 2:用直尺描
师:像这样规则的物体我们借助直尺描边线更精确、更方便,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积累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同时在描的过程中感悟到一周是有长度的,从起点再回到起点,那么既然有长度,这个长度就是可测量的,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用长度单位去量一量,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将长短潜移默化的埋在了孩子们的心中,渗透了量感。另外,在这一活动中学生获得了直观的体验,初步建立了周长概念的表象,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认识,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二、揭示周长概念
1. 引出课题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描的边线在数学里有它自己的名字 —— 周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什么是周长”。(板书课题)
2. 认一认,说一说
出示课件,读一读什么是周长(点名读、自己读)
3. 黑板上指着说什么是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实际上它们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周长。(板书:一周长度,学生直观看到红色边线)
4. 举例说一说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
预设:学生的回答有的是物体,有的是图形。学生指着说(注重一周长度)
5. 随堂检测(课件)
【设计意图】:在读一读、指一指、描一描的基础上,经过学生的自主抽象,周长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形成,这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厘清周长的概念,感受周长的 “周” 的意思。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感知周用长度来度量,体会量感。
三、测量周长、巩固概念
1. 思考测量方法
师:周长既然是一周的长度,就可以通过量一量得到它的周长,你能测量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学生说方法,教师配合用树叶和书的框架演示拉直过程。)
预设 1:软尺沿着树叶的一周围一圈,看看是多少厘米。
预设 2:也可以用绳子沿着树叶的一周围一圈,拉直绳子,再用直尺测量是多少厘米。
预设 3:可以把树叶描成相近的多边形,测量。
预设 4:数学书可以直接用直尺或卷尺量出来。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这些方法都可以,下面同桌合作用你们的方法量一量。
2. 合作测量
同桌合作要求:
(1)同桌合作测量数学书和树叶的周长并做记录。
(2)汇报结果和测量方法。
教师巡视,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汇报预设:
生 1:我就是把数学书封面的 4 条边量出长度,然后加起来。88 厘米。
生 2:其实数学书的封面是个长方形,只要量两条边就好。然后每条边乘 2,再加起来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这个方法很简便。
师:那你们量出的树叶表面的周长是多少呢?谁上来演示一下?
(展示不同的方法,对比。)
生 1:树叶围的时候总是活动,不方便,我们先描出了一周的边线,再围,12 厘米
师:为什么这两个组都用毛线测量,结果确相差很大?大家想一想原因?
生 1:毛线围的时候要沿着边线才准确。
生 2:毛线拉直才能测量
师:这个拉直说的特别好,本来是弯弯曲曲的图形,测量周长时我们可以通过毛线转化成直线再测量,其实毛线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这就是数学中 “化曲为直” 的思想,同时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3. 小结:同学们测得的数据不太一样,是因为测量的人、工具、方法不一样,这些都会造成误差,只要在一定范围内就可以了。为了减少误差,可以多测量几次。
【设计意图】:教师直观演示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结合实实在在的测量活动,将测量方法进一步夯实在测量活动中,让学生在测量中感知周长的长短,发展量感。这一过程不需要纠结在测量结果上,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给予肯定。
四、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周长可以测量出长度,我们也可以在方格纸中数出图形的周长。1. 比一比,哪个图形的周长长?
2. 数一数
一小格的边长是 1 厘米。打开书数一数。(教师巡视、展台汇报)
预设方法:展示不同方法(数、数 + 算、平移)
3. 汇报:展示错例,在对比、质疑、补充中得出正确结果。
【设计意图】在错误资源的对比、质疑、补充中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周长。活动中测量出了图形的周长,体会到了度量单位的累加;多种方法的展示,其实就是渗透多种量的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量感是量出来的,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五、巩固提升
【设计意图】利用长方形的特征,不用量、算,直接去比较两个图形的特周长,深度理解周长的含义。学生对周长的体验越多,对量感的发展就越有感觉。
六、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疑惑?关于周长你还想知道什么?
【 板书设计】:
在学生初步感知了 “周长” 后,引导学生找一找身边物体表面的周长,如:课桌面的边线、数学书封面的边线、黑板、文具盒等多个物体表面的周长。并动手摸一摸、指一指,在小组内说一说。再与学生一起演示,指出物体表面的周长
数学中的 “量感” 一词来源于 “造型艺术” 范畴,即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是通过对于事物不同感官上的接触以后,大脑形成的对于物体的长短、面积、轻重等方面的一些最直观的认知。
@高洁 小学数学教学中,量的大小是由数和计量单位合在一起来表示的。计量单位就是用来作为标准的度量单位,教材中的计量单位都是人类经过千百年来的摸索而发明出来的,每个计量单位就像一把 “尺子” 一样,用来规定人类在不同领域的统一标准。而这个标准的产生一定是经历了千回百转、异中求同的过程。数是用来表示有几个这样的单位量的,这个 “数” 既是数出来的结果,更是量出来的结果。没有 “量(liáng)” 就不会有 “数(shǔ)”,没有 “数(shù)” 也不会有 “量(liàng)”。
@高洁 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等的感性认识,量感的培养通常渗透在计量单位的教学中。关于计量单位的教学,单册教材一般只编排 2~3 课时,课时比重较小,有关量感培养的内容编排则更少,难以引发教师对量感培养的重视。又由于教材在编排计量单位的教学时,一般都采取了螺旋式上升、分段编排的方式,容易产生散点式教学,不利于教师用联系的观点去架构计量单位的整体结构,因此学生对计量单位的理解常常浮于表面,难以在 “悟” 中深化量感同时,教材中部分计量单位的使用场景远离生活,导致学生对相应的量缺乏感知。
@高洁 量是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区别不同程度的属性。量感则是指不使用测量工具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其度量大小有直觉的感知。量感是对量的 “感悟”:“感” 是外界刺激作用于主体生长的,是通过肢体而不是通过大脑思维的,含有原始的、检验性的成分,更多的是一种体感。例如,基于手感可以丰富对 “千克” 的量感体验。“悟” 是主体自身的,是通过大脑思维而产生的,在悟的过程中建立的量感,更多依赖的是基于数感的推理。
从问题串一的边线到问题串 2 的周长,新出示的概念让孩子们不能很好的从熟悉的边线过渡到一周的长度,两个环节有一些脱节,如果在教学时引导孩子们说边线一周的长度可能就会好很多。
可以借助直观教具,将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直观的转化成了一条直线,呈现在了黑板上,希望通过这种视觉的冲击,让孩子们认识到周长是有长度的,要用长度单位来度量,这样在问题串 4 数周长时,有些孩子立即会意识到数图形的边线,而不是显性的方格,以此突破难点。
教材借助树叶和数学课本封面的生活实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描一描感知周长在哪里?通过认一认知道什么是周长;通过量一量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通过数一数整体理解什么是周长,得出测量周长的一般方法。
@15847638699 数学中的 “量感” 一词来源于 “造型艺术” 范畴,即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是通过对于事物不同感官上的接触以后,大脑形成的对于物体的长短、面积、轻重等方面的一些最直观的认知。量感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结合本课《什么是周长》,我认为量感在本课主要体现在长短这一词语上。而对于长短,主要是通过测量而得来的。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周长,培养发展学生的量感。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认识周长是第二次接触长度的测量,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常见的长度单位,认识了平面图形,能进行一条线段的测量。本节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测量,通过测量几条线段的长度,认识周长,计算周长。
学生熟悉的是直观看到的一个平面图形,而要让学生想到用 “围图形一周的长度” 这样的长度单位去刻画平面图形的一个特征,是一个较难的认知过程,因此,理解周长的意义,建立周长的空间观念是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挑战。
各种活动积累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同时在描的过程中感悟到一周是有长度的,从起点再回到起点,那么既然有长度,这个长度就是可测量的,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用长度单位去量一量,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将长短潜移默化的埋在了孩子们的心中,渗透了量感。
这一课学生在读一读、指一指、描一描的基础上,经过学生的自主抽象,周长的概念在学生的头脑中已经形成,这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厘清周长的概念,感受周长的 “周” 的意思。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感知周用长度来度量,体会量感。
在错误资源的对比、质疑、补充中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周长。活动中测量出了图形的周长,体会到了度量单位的累加;多种方法的展示,其实就是渗透多种量的方法,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量感是量出来的,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量感是一种对量的感觉,更是一种能力。主要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自觉、主动地理解和运用 “量” 的意识、态度和能力。量感对应的数来源于度量,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人实践的结果。量感是形成量化思想的基础,建立和发展量感有助于学生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总的来看,本次活动旨在课堂教学环境下,以学生已有学习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控制学习进程,通过主动思考、合作探索习得新知,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对量的感觉和 能力,最终指向:“学会” 知识、“会学” 知识,乃至 “创造” 知识。
什么是周长》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课时内容。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认识了常用的长度单位。本课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周长的概念。
在小学阶段,从知识层面来看,学生会经历从体到线到面、再回到体的学习路径。在思维层面上,学生先是认识平面图形,再从二维的平面中抽象出一维的 “长”,并用具体的数去表示;此后,学生的思维继续从一维过渡到二维、三维,完成思维的进阶。
@15847638699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尤其是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合情推理是指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实验和实践的结果,以及个人的经验和直觉等推测某些结果的推理过程,归纳、类比是合情推理常用的思维方法。
从两个角度考量,我团队选择《什么是周长》一课进行研究,其一:在本课中,引导主动地、正确地建立起周长的概念能够避免后续学习中混淆周长和面积,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体系,帮助学生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什么是周长》是北师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周长” 的第一课时。从与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角度来分析,“周长” 单元是在认识常用长度单位和基本平面图形之后,对平面图形的周长这一概念的进一步研究,同时为接下来学习面积以及圆的周长奠定基础。
从单元整体角度来看,本单元需结合实例认识周长,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什么是周长》一课是学生认识周长、建立周长概念、积累测量经验的重要一环。
三年级学生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变化,是培养学习能力、意志品质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之一。学生开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从机械学习到意义学习转变,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学生对周长这一概念有比较模糊的认知,部分同学可以从字面意义上用自己语言或者行为描述周长。
但总体来说,学生见到、摸到的平面图形较多,对面的大小有更直观地感受,周长概念相对就比较抽象了。因此,本节课要以学生的已有认知和经验为起点,引导学生从平面图形中发现周长,获得正确的周长概念,并通过测量活动将周长量化。
@15847638699 数学实践活动必须触动思维的内核,积累的是 “操作思考” 的经验,而非身体感官的活动印记。让学生经历不同的体验活动,通过观察、辨析、比较、归纳等,从而收获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所积淀下来的 “经验”。
学生发现小动物都围绕着花坛走了一圈,即小动物沿着花坛的边线行走了一周。强调:从起点出发再回到起点,不间断、不重复这样是一周。引导学生发现,小动物都是围绕着花坛走了一周,但是它们走的一周的长度差距很大。初步理解花坛一周的长度就是花坛的周长,不同的花坛周长有长、有短。
@15847638699 量感是形成量化思想的基础。建立量感有助于学生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抽象意识和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量感离不开实践活动,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构建量的表象,探究量的计量,积累量感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
通过经历对不同实物周长的实际测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让学生体会周长是一条有长度的直直的线。积累测量长度的经验,感悟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受到要根据测量对象不同,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通过学生的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学生经历测量图形周长的过程,深化对周长的理解。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估计,发现两组图形虽然形状不同,但周长是相同的,演示边线的平移过程,再次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
@15847638699 量感” 培养从感量开始。学生感知计量单位,首先要理解某一类量的含义,即某一类量代表的是什么,其次才是具体感知某一个计量单位的意义。小学阶段学习的计量单位在生活中很常见,有一些虽未经正式学习却已开始使用。但是用数学概念的形式引入计量单位,并进行精确地刻画,让学生科学、合理地运用,对学生而言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因此,在引入计量单位时,教师一定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生活实际,让学生充分感知。
“量感” 是对量的感觉。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指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的感性认识,也指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或推断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与哪个实际物体的大小相吻合的一种感觉。
@15847638699 @15847638699 量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促进学生对量的敏感性和对量的直觉思维,解决有关量的数学实际问题。
“周长” 这个概念包括了三个维度,分别是 “周” 的概念理解、“长” 的度量和 “周长” 的本质理解。“周” 其实就是边线,但边线到底如何定义?是从起点到终点,无重复无遗漏得出的。而 “长” 的度量其本质就是看度量对象包含有多少个度量单位,包括度量对象、度量单位、度量方法和度量值,侧重于建立标准使用标准的意识和做法。
@15847638699 由于标准没有明确给出 “数” 与 “量” 的界定,虽然在对 “数感” 的界定中提到了 “数量关系”,但在对具体学习内容的说明中,没有涉及到 “量” 的要求,基于此,量感的研究迫在眉睫。
而在这个概念的认识之下可以发展学生的量感,在测量前、测量中、测量后对物体各种属性的感性的认识,侧重于体验与感悟。因此,在对周长的量感的建构过程中,通过找边线,再度量,加深对周长概念的本质理解。
@15847638699 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一点一滴的生活实践、活动体验中感悟而来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数学智慧从动手开始。” 只有将量感的培养根植于数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丰富、有效且贴近生活的数学活动中,填补量感的知识储备,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从而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增强学生 “量感” 体验。发展学生定量刻画的能力,让学生经常灵活解决与量相关的实际问题,能启迪实践创新意识,不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中的第一课时。教材以四个问题串呈现:问题 1 看、 什么是 “周”;问题 2 描、描出物体或图形的边线;问题 3 量、量出物体或图形的周长;问 题 4 数格子,周长到底是多少。教材编排上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不规则图形入手,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和找到周长概念的本质。
根据教材分析发现关于周长的认识都出现在三年级上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三年级学生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具备了一些合理性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学习了长度单位,体会到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了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知道用什么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积累起了测量线段长度的经验。
教师在学生的量感培养上也常常发力不足。教学时,教师常易忽视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计量单位的相关知识,没有将相关生活经验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对象,从而与学生个体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此外,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对量感培养价值的认知不足,因此教师常常越俎代庖,独自操作教具,忽视让学生进行充分体验,导致学生机械识记、被动接受,量感的培养自然无从谈起。
@王佳慧 学生还学会从距离、速度等不同的角度感知时间,类似这样的活动能让学生感受到估测的必要性,帮助学生找准量感的生长点,学会灵活应用量进行估测,促使量感进一步发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王佳慧 教师可以在课堂小结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辨机会,促成学生对方法策略的总结提升,为后续学习积累经验;同时,在对比、思考、辨析中,学生能进一步明确计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5847638699 主要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指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自觉、主动地理解和运用 “量” 的意识、态度和能力。量感对应的数来源于度量,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人实践的结果。量感是形成量化
量感的形成和发展要有一个过程,不是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量感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并非通过统一教学就能让学生形成统一标准,它需要学生在充分的感知活动中自行建立,在感知过程中不断修正认识。
@15847638699 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将量感培养融于数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多感官参与、经历量的产生,建构量的表象,探究量的计量,积累量感经验,助力学生增强了对量的敏感性和对量的直觉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