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教育同仁:
大家好!我是来自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滨河实验学校的一名数学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致力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在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工作中,我认真踏实、积极进取,多次在省市级数学教学大赛等活动中获得奖项,所教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热情和兴趣,主动探究、深入思考,具备对科学求知求真的态度。
我执教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测量” 中的第 2 课时《课桌有多长》。希望各位专家、各位教育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让我在此次活动中多学习、多进步!感谢大家!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42#r_102716
活动主题解读:https://bbs.xsj21.com/t/1942#r_102717
选课思考:https://bbs.xsj21.com/t/1942#r_102719
教案一稿:https://bbs.xsj21.com/t/1942#r_102720
一稿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942#r_118164
教案二稿:https://bbs.xsj21.com/t/1942#r_118220
二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42#r_120966
团队磨课图片及文字总结: https://bbs.xsj21.com/t/1942#r_121831
教案终稿: https://bbs.xsj21.com/t/1942#r_121835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根,执教老师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量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深入浅出的让学生认识了长度建立了分米的量感,让长度观念在学生的思维中不断生长,从看得见,到摸得见,最后到想的到。
@吉林长春基地(二) 形象的生活经验,丰富对度量单位的感知。量感的培养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呼应,是数学走向生活的具体体现,通过对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的不断挖掘,可以促进教学教法的不断提升,使教师的量感教学变得清晰,具体操作也让学生得益,不断培养他们的量感,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吉林长春基地(二) 量感的培养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呼应,是数学走向生活的具体体现,教者通过对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的不断挖掘,可以促进教学教法的不断提升,使学生的量感教学变得清晰,具体操作也让学生得益,不断培养他们的量感,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让量感以看得见的形式逐级生长,拾级而上。教者安排一系列的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培养量感。
@吉林长春基地(二) 本节教学活动,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过程,调动多种感官,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这节课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吉林长春基地(二) 本节教学活动,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过程,调动多种感官,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这节课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活动主题解读
“量感” 的培养作为小学数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学手段。
“量感” 指的是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 “量” 的态度和意识。它是一种对 “量” 的直觉,对 “量” 的敏感性,对 “量” 的直接反映,是指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培养学生的量感应当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其中通过理解常见的量达到理解身边有关数学的信息,会用数学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量感。在实际生活中量感的建立,需要借助计量单位,即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薄厚、轻重、快慢的描述,用于表示与其相比较的同种量的大小,在实际的教学与实践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量感的建立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经验密不可分。度量单位的表象是学生理解单位量的基础,在小学阶段设计的度量单位包括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货币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其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中体会感悟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因此,要把建立表象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引导学生借助具体形象的生活经验,丰富对度量单位的感知。
量感的培养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呼应,是数学走向生活的具体体现,通过对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的不断挖掘,可以促进教学教法的不断提升,使教师的量感教学变得清晰,具体操作也让学生得益,不断培养他们的量感,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让量感以看得见的形式逐级生长,拾级而上。
选课思考
“课桌有多长” 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测量” 的第二课时,主要的学习内容是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在这之前,学生有两次与长度单位相关的直接体验,第一次是一年级上学期 “比长短” 第二次是本单元第一课时 “教室有多长”,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在这样的测量活动经验积累中,学生对长度概念已有了初步体验和直观认识,如会用 “长、短、一样长、长得多、有几个什么那么长” 来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体会了测量工具、测量方式的多样性。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开始学习用定量的方法,比较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有多长。
那么,如何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厘米,尝试体验一下数学由无到有、由粗疏到精密的过程,发展学生从数学材料中抽取其直观意义的高层次思维呢?我思考了以下问题:
1. 如何带领学生经历 “量” 的过程?
在进行集体教研时,老师们对《教师教学用书》中制定的学习目标 “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个物体长度的过程”,感到非常困惑,认为学生已经在上一课时充分经历了自选单位进行测量的过程,这里还有必要吗?这不是浪费时间吗?但在了解了学生的迷思概念后,大家一致认为需要让学生再次经历用不同物体去测量同一个物体长度的过程,在前期积累测量经验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沿着 “运用非标准长度单位测量到运用标准单位测量” 的顺序进行学习,通过测量星星彩带的活动过程,切实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动手操作中增进学生对测量本质、标准长度单位和测量结果的理解。
2. 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
厘米是最基本的长度单位之一,厘米的认识需要有丰富多样的现实材料做支撑,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以自身或周围的材料为主,帮助其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尽可能多地寻找参照物,如拇指的宽大约是 1 厘米、使用的田字格边的长大约是 1 厘米等,帮助学生把厘米这个抽象的长度单位,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培养学生的量感,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量感,不是靠记忆,而是借助其周围熟悉的事物,在学习生活中慢慢形成的。为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多地提供材料,鼓励学生借助这些参照物进行估测和实际测量,为后续长度单位的认识及进率的学习埋下伏笔。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着重让学生经历如何由简单的自定工具进行测量,过渡到使用 “尺子” 进行测量,从而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测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量感。 在本节课中,我们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让学生在直观、清晰的实践和体验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教师在学生量感的培养过程中要把握好学习与运用、综合与实践的设计和实施,将抽象的感知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结合相关量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感知,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培养和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案一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的第二课时 ——“厘米” 的认识。这节课属于 “图形与几何” 领域中有关测量的知识,是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课,为后续学习长度单位 “米、分米、千米、毫米” 打下了基础。教材编排了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通过直观比较和思考,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尺子,利用尺子量一量、画一画,帮助学生逐步构建长度单位 ——“厘米” 的表象,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度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 “比长短” 和上一节课的自选单位测量。学生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并会用 “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有几个那么长” 等词语来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
二年级学生都接触过尺子,对尺子有一定的了解,思维活跃,乐于动手,但是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学生量感。
3. 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
认识厘米,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五、教学难点
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六、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学生
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充分经历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过程,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建构,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量感” 源于度量,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视觉、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等量态的直观感知。要发展学生的量感,需要丰富的现实材料和实践活动做支撑。因此,本节课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
七、教学准备
尺子、1 厘米的物品、不同厘米数的彩带。
八、教学过程
(一) 观察比较,激趣导入
1. 出示小星星和彩带。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些小星星漂亮吗?这些星星是我
用这样的彩带折出来的,折一个星星需要多长的彩带呢?有两个小朋友帮我量了一下,请你看一看,他们是怎样量的?
2. 播放视频。
一个小朋友用大橡皮数出 5 个橡皮长,另一个小朋友用小橡皮数出 8 个橡皮长。
3. 质疑。
师:同一条彩带,为什么数出来结果不一样呢?
预设:因为他们用的橡皮大小不一样。
4. 揭题。
师:看来想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我们需要统一标准。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 —— 厘米。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孩子们喜欢的折纸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孩子们探究的兴趣,学生观看视频进行比较和思考,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 认识厘米,建立 1 厘米的表象。
(1)看一看、比一比。
教师展示 1 厘米的直条并讲解:像这个直条它长边的长度就是 1 厘米,请你找出学具袋里面的 1 厘米看一看、比一比。(操作: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 1 厘米的直条,再轻轻抽出直条,两个指肚间的缝隙大约是 1 厘米)
(2)比一比。
闭上眼睛想一想,1 厘米有多长,用手估一估,再用 1 厘米直条验证看看你比的对不对。
(3)找一找。
师: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大约 1 厘米长呢?请你说一说。
预设 1:拇指的宽度。
预设 2:订书钉的长度。
预设 3:五子棋的宽度。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进行补充。
(4)量一量。
①小组合作。
师:那么折星星的彩带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估计一下有几个 1 厘米长?再请你们在小组中合作,用学具袋里的 1 厘米量一量,彩带有几个 1 厘米长?
②汇报交流。
师:请你说一说你们是怎么量的?
预设 1: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数了 20 个,所以是 20 厘米。
预设 2:我们组是把小直条一个一个连在一起,一共是 20 个,所以是 20 厘米。
③小结归纳。
师:你们的方法真不错,能不能想个办法一眼就看出有
多少个 1 厘米的小直条呢?
预设:可以标上数字。
师:标上数字的话,我有了一个发现,这样的直条非常像我们常用的一个学具,对了,就是尺子。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的活动,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认识 1 厘米,逐步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生经历用 1 厘米直条量彩带的过程,体会尺子和长度单位存在的必要性,学生在此过程中发展量感。】
2. 认识尺子,初步学习测量。
(1)认一认。
师:请你拿出自己的尺子观察一下,尺子上有什么?
预设:有刻度,还有数字。
师边展示边归纳:尺子上有长短不一的线,每两个长线之间的长度是 1 厘米,厘米也可以用字母 “㎝” 来表示。我这里也有一把米尺,这把米尺的 1 厘米和你们尺子上的 1 厘米一样长吗?
数字是从 0 开始的,我们之前认识的 0 表示没有,这里的 0 表示什么你知道吗?是的,表示起点。
(2)量一量。
①师:你会用尺子测量长度吗?请你量一量红色彩带的长度。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
②展示几种不同的测量情况,说一说,他们这样做对吗?(情况 1:从直尺一头量起,没有对准 0 刻度线;情况 2:从 1 厘米量到 6 厘米,结果是 6 厘米;情况 3:从 1 厘米量到 6 厘米,结果是 5 厘米。)
③尝试估测,强化对厘米的感知。师:学具袋里还有绿色、黄色的直条,请你估一估,它们分别是多少厘米?再量一量,看看你估得准不准。
(3) 画一画
师:你能画一条长 4 厘米的线吗?
学生独立画图,再全班交流画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学生自主认识直尺,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和点拨,学生经历 “认、量、估、画” 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和画图,提高对长度估测的能力,逐步建立厘米的概念,再次发展数感。】
(三)训练巩固,自我反馈
1. 基础题。教材 52 页第 3 题:说一说各是几厘米。
2. 解决问题。教材 52 页第 4 题:哪辆汽车能从桥下通过?
3. 拓展题。教材 52 页第 5 题:想一想,怎样用下面的 “断尺子” 画出一条长 6 厘米的线?
(四)总结梳理,回顾提升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请你和大家说一说。
九、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长度单位:厘米 ㎝
在本节课中,我们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在实际生活中量感的建立,需要借助计量单位,即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薄厚、轻重、快慢的描述,用于表示与其相比较的同种量的大小,在实际的教学与实践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量感的建立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经验密不可分。度量单位的表象是学生理解单位量的基础,在小学阶段设计的度量单位包括长度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货币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其教学过程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测量等活动中体会感悟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因此,要把建立表象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引导学生借助具体形象的生活经验,丰富对度量单位的感知。
理解测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量感。 在本节课中,我们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杨老师的课着重让学生经历如何由简单的自定工具进行测量,过渡到使用 “尺子” 进行测量,从而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测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量感。 在本节课中,我们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量感的培养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呼应,是数学走向生活的具体体现,通过对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的不断挖掘,可以促进教学教法的不断提升,使教师的量感教学变得清晰,具体操作也让学生得益,不断培养他们的量感,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让量感以看得见的形式逐级生长,拾级而上。” 这节教学设计刚好实现了这一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课桌有多长” 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测量” 的第二课时,主要的学习内容是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在这之前,学生有两次与长度单位相关的直接体验,第一次是一年级上学期 “比长短” 第二次是本单元第一课时 “教室有多长”,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在这样的测量活动经验积累中,学生对长度概念已有了初步体验和直观认识,如会用 “长、短、一样长、长得多、有几个什么那么长” 来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体会了测量工具、测量方式的多样性。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开始学习用定量的方法,比较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有多长。
本节课,教师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之上,引导学生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把抽象的的概念生活化、具体化。让量感以看得见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之中,在一系列活动中,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量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从学生的课堂的一点一滴的实践培养学生的 量感,低年级从最基础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式让学生感知量感,这节课的教学,教师注重学生从实践活动中感知量感,充分完善了学生的认知,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本课是 “图形与几何” 板块中图形的测量这一部分的内容。本课前,在教材上,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 “比长短” 和上一节课的自选单位测量。学生已经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这节课王老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也就是学习定量的方法,要能比较准确的描述一个物体究竟有多长。
量感的培养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呼应,是数学走向生活的具体体现,通过对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的不断挖掘,可以促进教学教法的不断提升,使教师的量感教学变得清晰,具体操作也让学生得益,不断培养他们的量感,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让量感以看得见的形式逐级生长,拾级而上。
本节课教师重视以学生为本,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充分经历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过程,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建构,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从数学的角度利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量感。
量感” 指的是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 “量” 的态度和意识。它是一种对 “量” 的直觉,对 “量” 的敏感性,对 “量” 的直接反映,是指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教师在学生量感的培养过程中把握好学习与运用、综合与实践的设计和实施,将抽象的感知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教师让学生在直观、清晰的实践和体验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认知和感受。学生结合相关量的学习,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感知,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培养和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节课着重让学生经历如何由简单的自定工具进行测量,过渡到使用 “尺子” 进行测量,从而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测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量感。 在本节课中,我们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杨老师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量感的培养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呼应,是数学走向生活的具体体现,通过对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的不断挖掘,可以促进教学教法的不断提升,使教师的量感教学变得清晰,具体操作也让学生得益,不断培养他们的量感,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让量感以看得见的形式逐级生长
本节课通过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的活动,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认识 1 厘米,逐步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生经历用 1 厘米直条量彩带的过程,体会尺子和长度单位存在的必要性,学生在此过程中发展量感。
通过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的活动,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认识 1 厘米,逐步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生经历用 1 厘米直条量彩带的过程,体会尺子和长度单位存在的必要性,学生在此过程中发展量感。
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的经验,一年级上册 “比长短” 和上一节课 “自选单位测量”。通过前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对于长度概念已经有了一些直观认识,能用 “长、短、一样长、长一些、短得多” 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本节课从折星星如题,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展开,发展学生量感。
“量感” 的培养作为小学数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量感” 指的是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 “量” 的态度和意识。它是一种对 “量” 的直觉,对 “量” 的敏感性,对 “量” 的直接反映,是指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
一稿反思
《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测量” 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内容是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本节课我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
本节课,我们团队比较满意的地方如下:
1. 着重让学生经历如何由简单的自定工具进行测量,过渡到使用 “尺子” 进行测量,从而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测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量感。
2. 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3. 关注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落实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本课教学中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展示 1 厘米直条的时候节奏过快,观察 1 厘米和比量 1 厘米的活动没有充分落实,导致学生对 1 厘米没有形成准确的概念;在找一找生活中的 1 厘米物体时,学生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大多数学生不能凭借回忆和想象找到准确的物体;学习提示不够明确,学生学习失去了明确的导向;反馈和评价不及时、不到位;练习题和新授环节略显脱节。
再教学时,我们准备放缓认识 1 厘米的速度,让学生先看一看 1 厘米有多长,再用手指去多次比量,在操作中充分认识 1 厘米;为学生准备生活中长度大约 1 厘米的物体,加深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学习活动中和活动后的追问和反馈,让活动充分落实;在导入环节播放学生用不同工具测量长度之后,重点放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而不是统一工具。通过这样的处理,充分培养学生的量感。
教案二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的第二课时 ——“厘米” 的认识。这节课属于 “图形与几何” 领域中有关测量的知识,是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课,为后续学习长度单位 “米、分米、千米、毫米” 打下了基础。教材编排了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通过直观比较和思考,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尺子,利用尺子量一量、画一画,帮助学生逐步构建长度单位 ——“厘米” 的表象,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度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 “比长短” 和上一节课的自选单位测量。学生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并会用 “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有几个那么长” 等词语来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二年级学生都接触过尺子,对尺子有一定的了解,思维活跃,乐于动手,但是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学生量感。
3. 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
认识厘米,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五、教学难点
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六、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充分经历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过程,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建构,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量感” 源于度量,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视觉、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等量态的直观感知。要发展学生的量感,需要丰富的现实材料和实践活动做支撑。因此,本节课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
七、教学准备
尺子、1 厘米的物品、不同厘米数的彩带。
八、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学生自己选择长度单位测量彩带的长度。
(一)观察比较,激趣导入
1. 出示小星星和彩带。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些小星星漂亮吗?这些星星是我用这样的彩带折出来的,昨天大家都帮我测量了这条彩带的长度,结果怎么样呢?大家一起看一看!
2. 播放视频。
3. 质疑。
师:同一条彩带,为什么量出来结果不一样呢?
4. 揭题。
师:他是以一块橡皮的长度为单位来测量的、她是以一支铅笔的长度为单位来测量的…… 看来想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我们需要统一标准。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 —— 厘米。
板书课题:“厘米” 的认识。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孩子们喜欢的折纸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孩子们探究的兴趣,学生观看视频进行比较和思考,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 认识厘米,建立 1 厘米的表象。
(1)看一看、比一比。
教师展示 1 厘米的直条并讲解:像这个直条它长边的长度就是 1 厘米,请你找出学具袋里面的 1 厘米看一看、比一比。(操作: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 1 厘米的直条,再轻轻抽出直条,两个指肚间的缝隙大约是 1 厘米)
(2)比一比。
闭上眼睛想一想,1 厘米有多长,用手估一估,再用 1 厘米直条验证看看你比的对不对。
(3)找一找。
师: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大约 1 厘米长呢?请你说一说。
预设 1:拇指的宽度。
预设 2:钉书钉的长度。
预设 3:五子棋的宽度。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用学具袋里的物品进行补充。
(4)量一量。
①小组合作。
师:那么折星星的彩带到底有多长呢?请同学们估计一下有几个 1 厘米长?再请你们在小组中合作,用学具袋里的 1 厘米量一量,彩带有几个 1 厘米长?
・学习提示・
用 1 厘米的直条量一量,彩带有几个 1 厘米长?
1. 想一想,你要怎样测量?
2. 在小组中交流你的方法。
3. 小组成员合作测量。
4. 代表汇报。
②汇报交流。
师:请你说一说你们是怎么量的?
预设 1: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数了 20 个,所以是 20 厘米。
预设 2:我们组是把小直条一个一个连在一起,一共是 20 个,所以是 20 厘米。
③小结归纳。
师:你们的方法可真多,你们认为哪个方法最好呢?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的活动,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认识 1 厘米,逐步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生经历用 1 厘米直条量彩带的过程,体会尺子和长度单位存在的必要性,学生在此过程中发展量感。】
2. 认识尺子,初步学习测量。
(1)认一认。
师:请你拿出自己的尺子观察一下,尺子上有什么?
预设:有刻度,还有数字。
师边展示边归纳:尺子上有长短不一的线,每两个长线之间的长度是 1 厘米,厘米也可以用字母 “㎝” 来表示。我这里也有一把米尺,这把米尺的 1 厘米和你们尺子上的 1 厘米一样长吗?
数字是从 0 开始的,我们之前认识的 0 表示没有,这里的 0 表示什么你知道吗?是的,表示起点。
师:我这有一把尺子,可比你们的尺子长多了!那我尺子上的 1 厘米肯定比您们尺子上的 1 厘米长!同意吗?谁不同意,你来用你的尺子量一量。
(2)找一找。
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2 厘米的长度吗?3 厘米呢?5 厘米呢?引导学生说清是怎样找的,明确测量方法。
(3)量一量。
①师:我们每天都会用到练习本,你们估计一下练习本的短边是几厘米?谁估的更准确呢?请你量一量。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
②展示几种不同的测量情况,说一说,他们这样做对吗?(情况 1:从直尺一头量起,没有对准 0 刻度线;情况 2:从 1 厘米量到 6 厘米,结果是 6 厘米;情况 3:从 1 厘米量到 6 厘米,结果是 5 厘米。)
③及时练习,强化对厘米的感知。教材 52 页第 3 题:说一说各是几厘米。
(4) 画一画
师:你能画一条长 4 厘米的线吗?
学生独立画图,再全班交流画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学生自主认识直尺,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和点拨,学生经历 “认、量、估、画” 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和画图,提高对长度估测的能力,逐步建立厘米的概念,再次发展数感。】
(三)训练巩固,拓展思维
教材 52 页第 4 题:哪辆汽车能从桥下通过?
(四)总结梳理,回顾提升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请你和大家说一说。
九、板书设计
“厘米” 的认识
长度单位:厘米 ㎝
本节课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测量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课堂上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本节课关注学生测量的意识,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巧用学具 ——1 厘米长的小棒,让学生通过看、想、比、找等活动从多个向度去充分感知 1 厘米的长度,形成鲜明的空间表象,建立单位量的概念。测量铅笔的长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操作、交流,体会如何用刻度尺去测量,形成长度的直观表象。
本节课利用米尺这样的实际测量工具,让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1 米有多长”,再通过测量教室的长和宽的小组合作测量活动,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1 米的长度,在测量不够 1 米时,也锻炼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利用 20 厘米直尺来作为补充等,发展了量感、深化了量感认知。
《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测量” 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内容是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量感就是 视觉 或 触觉 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我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
本节课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测量活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课堂上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本课过渡到使用 “尺子” 进行测量,从而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测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量感。 在本节课中,我们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
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巧用学具 ——1 厘米长的小棒,让学生通过看、想、比、找等活动从多个向度去充分感知 1 厘米的长度,形成鲜明的空间表象,建立单位量的概念。测量铅笔的长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操作、交流.
教师将抽象的感知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积淀这种感觉.
王老师通过精心的设计,让我们感受到 " 一厘米 " 有多长。通过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的活动,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认识 1 厘米,逐步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生经历用 1 厘米直条量彩带的过程,体会尺子和长度单位存在的必要性,学生在此过程中发展量感。
二稿反思
在第二次的试讲中,我们团队继续关注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落实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着重让学生经历如何由简单的自定工具进行测量,过渡到使用 “尺子” 进行测量,从而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测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量感;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中成功的方面有这样几点:
一、用学生自己测量彩带长度的视频引入,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利于激励学生后续的主动探究。
二、将认识 1 厘米的活动过程放慢节奏,让学生先看清楚 1 厘米有多长,再两次经历用拇指和食指来比量 1 厘米的过程,在学生充分感知 1 厘米的长度方面,比第一次试讲的效果好了很多。
三、用 1 厘米的直条测量彩带的长度时,学生呈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尤其是标数字的方法很顺利地过渡到认识尺子这一环节。
不足之处在于:导入环节没有引起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也就是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没有很好的表现出来;学生汇报之后没有有效的追问和反馈,导致知识学习的不够扎实;在找 2 厘米长、3 厘米长和量一量时,缺少对学生方法的深入探讨;用视频展台时学生有时看得不清楚;练习题最后一题与本课的重点有些脱节。
在下一次的教学中,重点要关注学生在回答和汇报后的追问,以学生为本,充分地让量感在学生脑中呈现;去掉不合适的练习题,增加对尺子的历史的拓展,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
亲历操作过程 挖掘测量本质
——“课桌有多长” 磨课总结
“课桌有多长” 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测量” 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具有两次与长度相关的直接体验,第一次是一年级上学期 “比长短”;第二次是本单元第一课时 “教室有多长”,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在充分的测量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如会用 “长、短、一样长、长得多、有几个什么那么长” 来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体会了测量工具、测量方式的多样性。是量感形成的初步基础。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开始学习用定量的方法,比较准确地描述和测量一个物体有多长。
如何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充分挖掘测量本质,让孩子们亲历知识的完整构建过程,整组团队基于整体构建的概念,在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几个突出的问题,在磨课的过程中不断调整,几易其稿。做出如下总结:
一、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感知量感。
1. 面临的问题:经验不足,埋下隐患
在进行集体教研时,关于导入环节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如何让学生经历用不同长度的橡皮去测量同一个物体长度的过程?并将其很好的展现出来,做出深刻的思考。如果有的孩子在进行购买所需要的彩条长度时,只告诉告诉售货员自己测量的几个橡皮长或者几个铅笔长时,也是非常麻烦的,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具体的进行测量需要的长度,让大家体会到测量长度的重要性。观摩课例后发现视频中学生的测量展示不够清晰,对于用不同的物体测量星星彩带的结果展示不够鲜明,视频播放结束后,学生对于 “同一条彩带,为什么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 这个问题领会的不够深。
2. 应对的策略:了解学生,找准起点。
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就要知道学生的已有经验有哪些,于是经过讨论,通过上一节课对学生量感的培养,在本堂课有更好的延伸,进行了课前预学,设置导学新作业,让学生提前测量,获取结果。课前对本班学生的前置研究测量彩条的长度以高效的视频形式来进行导入,通过在前期积累测量经验的基础上,视频中出示学生课前用三种不同物体测量彩带的过程,测量后每人对结果作出汇报,切实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动手操作中增进学生对测量本质、标准长度单位和测量结果的理解。
3. 教学调整:直奔主题,凸显本质。
基于对问题的分析及对导学新作业的视频制作调整,利用问题矛盾冲突,引出新课。
【教学片段】
观察比较,激趣导入
1. 出示小星星和彩带。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些小星星漂亮吗?国庆节快要到
了,我想用小星星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可是不知道买多长的彩带,昨天大家都帮我测量了一下,结果怎么样呢?大家一起看一看!
2. 播放视频。
3. 质疑。
师:同一条彩带,为什么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
预设:因为有人用了橡皮测量,有人用铅笔测量,大家用的工具不一样。
师:如果我把这样的结果告诉售货员,可以吗?
预设:不可以,因为铅笔长度是不一样的、橡皮的长度也不一样。
师:怎样测量才能说清楚呢?
预设:用一样的长度单位。
4. 揭题。
师:通常情况下,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我们以 “厘米” 做单位,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一下 “厘米”。
板书课题:“厘米” 的认识。
从这次调整的效果来看,用生活中孩子们喜欢的折纸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孩子们探究的兴趣,学生观看视频进行比较和思考,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面下伏笔做好经验准备。
二、经历 1 厘米长度表象的建立过程,体验量感。
1. 面临的问题:教材内容挖掘不够深,讲的不够透,合作不够完善。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教师应该懂得适时进退,这样学生的思维空间才能被打开。研究之初,对一厘米长度的讲解过于匆忙,对知识讲解挖的不够深,讲的不够透,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够实,导致在寻找生活中的一厘米时比较吃力。厘米是最基本的长度单位之一,厘米的认识需要有丰富多样的现实材料做支撑,教学时,对生活中 1 厘米事物的寻找还不够,应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在动手操作中增进学生对测量本质、标准长度单位和测量结果的理解。当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动手测量的过程中,测量折星星的彩带到底有多长时我们发现由于二年级孩子对测量接触得较少,小组合作意识不够清晰,在合作时,应该在大屏幕上指出清晰的操作过程,设置简单而有指导性的合作提示。
2. 应对的策略:坚持 “学为中心” 基本理念,联系生活从实际出发。
厘米是最基本的长度单位之一,厘米的认识需要有丰富多样的现实材料做支撑。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以自身或周围的材料为主,帮助其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尽可能多地寻找参照物,如拇指的宽大约是 1 厘米、使用的田字格边的长大约是 1 厘米等,帮助学生把厘米这个抽象的长度单位,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培养学生的量感,建立厘米的长度表象。教师要鼓励学生以自身或周围的材料为主,帮助其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尽可能多地寻找参照物,如拇指的宽大约是 1 厘米、使用的田字格边的长大约是 1 厘米等,帮助学生把厘米这个抽象的长度单位,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培养学生的量感,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学生的量感,不是靠记忆,而是在生活中通过测量,通过实物,逐步建立,在学习和生活中慢慢形成的。数学活动可以让学生经历量感的建立和发展过程,让量感更为直观地呈现给学生,在实验中体验 “量” 在体验中丰富对 “量” 的切实感受,学生可以基于自己的量感经验和学习习惯进行个性化的实验与探索,促进学生量感的形成和提升。比如利用看一看、比一比、找一找等活动触发学生的量感感知潜能。
3. 教学调整:创设情境,培养量感
我们对如何让学生清晰的建立一厘米表现,作了如下的调整:看一看,由原来看老师拇指和食指间直条,发现孩子不知道老师把直条如何放在食指和拇指间的,导致孩子一厘米表象建立的不好。这个环节改为大屏图片展示老师如何放拇指和食指间直条,再轻轻抽出直条,两个指肚间的缝隙大约是 1 厘米,这时候,教师应集中学生注意力看手指肚之间的距离,稍作停留三秒再让学生们用手估一估,再把 1cm 的直条放回去,反复抽拉两次,让学生真实的感受 1cm 的长度。再次强化 1 厘米表象,强化学生量感的形成。
【教学片段】
(1)看一看、比一比。
教师展示 1 厘米的直条并讲解:像这个直条它长边的长度就是 1 厘米,请你找出学具袋里面的 1 厘米看一看、比一比。(操作: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 1 厘米的直条,再轻轻抽出直条,两个指肚间的缝隙大约是 1 厘米)
(2)比一比。
闭上眼睛想一想,1 厘米有多长,用手估一估,再用 1 厘米直条验证看看你比的对不对。
(3)找一找。
师: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大约 1 厘米长呢?请你说一说。
预设 1:拇指的宽度。
预设 2:钉书钉的长度。
预设 3:五子棋的宽度。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用学具袋里的物品进行补充。
(4)量一量。
①小组合作。
师:那么折星星的彩带有几个 1 厘米长呢?请同学们估计一下有几个 1 厘米长?再请你们在小组中合作,用学具袋里的 1 厘米量一量,彩带有几个 1 厘米长?
想一想,用 1 厘米长的直条量彩带,可以怎样测量?
・学习提示・
1. 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说一说。
2. 小组合作测量,然后进行汇报。
三、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学会测量方法,深化量感
1. 面临的问题:不够联系生活实际,量感培养需要加强
在进行 “估一估直条的长度” 教学环节时,我们再测量前要先让学生估一估,由于前面我们已经对折星星的纸条进行了测量,此处再对不同长度的纸条估计会让数学课变的枯燥乏味,孩子们也失去了兴趣,不利于量感能力的培养。学生经历 “认、量、估、画” 的量感形成过程,初步学会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和画图,提高对长度估测的能力,逐步建立厘米的表象,再次发展数感。教师在讲授用尺子画线时,缺少示范作用和引导作用,导致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未能充分理解。
2. 应对的策略:师生动手操作,理论联系实际。
因此,经讨论将原来设计的估一估直条的长度改为估一估,测一测学生练习本的长度,结合本节课厘米的认识和对尺子的认识,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比反复的估测纸条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量感能力的运用。对于估的准的同学给予表扬,我们也可以从中观察哪个孩子量感比较好,更加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画 4 厘米长的线,教师应该清晰地将 “画” 的过程呈现在黑板上,然后再让学生动笔画。画完以后全班交流,课堂上要以 “学位中心”,让学生经历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3. 教学调整:联系实际,大胆尝试。
量感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借助学生的观察、尝试等感官操作和类比、想象等抽象思维,在体验和抽象中逐步形成鲜明的表象,丰富学生对量感的理解和体验。让学生的体验更加真实、感悟更加准确。
【教学片段 1】
量一量。
①师:我们每天都会用到练习本,你们估计一下练习本的短边是几厘米?谁估的更准确呢?请你量一量。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
②展示几种不同的测量情况,说一说,他们这样做对吗?(情况 1:从直尺一头量起,没有对准 0 刻度线;情况 2:从 1 厘米量到 6 厘米,结果是 6 厘米;情况 3:从 1 厘米量到 6 厘米,结果是 5 厘米。)
【教学片段 2】
画一画
师:你能画一条长 4 厘米的线吗?
学生独立画图,再全班交流画法。
四、设计优质高效的习题,强化量感。
由于孩子们刚刚学习厘米的认识,对知识的运用还有一定难度,前面对量感的体验过程花费了较长的时间,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培养学生的量感,巩固所学知识,我们决定将练习题定为两道题,一是学会用尺子测量长度,二是增加了一个数学文化的渗透《尺子的诞生》,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课前到课中再到练习,我们都努力的在学生获取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量感,设计的活动尽量贴近生活,将量感的培养与数感的形成进行有效 “嫁接”,从而给学生呈现较为直观的量感体验。在生活中感知数学的强大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案终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的第二课时 ——“厘米” 的认识。这节课属于 “图形与几何” 领域中有关测量的知识,是学习长度单位的起始课,为后续学习长度单位 “米、分米、千米、毫米” 打下了基础。教材编排了四个层层递进的问题,通过直观比较和思考,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尺子,利用尺子量一量、画一画,帮助学生逐步构建长度单位 ——“厘米” 的表象,在实践活动中掌握度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 “比长短” 和上一节课的自选单位测量。学生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并会用 “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有几个那么长” 等词语来形象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
二年级学生都接触过尺子,对尺子有一定的了解,思维活跃,乐于动手,但是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学生量感。
3. 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
认识厘米,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五、教学难点
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六、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充分经历获得知识、体验知识的过程,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和建构,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量感” 源于度量,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视觉、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等量态的直观感知。要发展学生的量感,需要丰富的现实材料和实践活动做支撑。因此,本节课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
七、教学准备
尺子、1 厘米直条、彩带、练习本。
八、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学生自己选择长度单位测量彩带的长度。
(一) 观察比较,激趣导入
1. 出示小星星和彩带。
师:孩子们,你们看这些小星星漂亮吗?国庆节快要到了,我想用小星星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可是不知道买多长的彩带,昨天大家都帮我测量了一下,结果怎么样呢?大家一起看一看!
2. 播放视频。
3. 质疑。
师:同一条彩带,为什么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
预设:因为有人用了橡皮测量,有人用铅笔测量,大家用的工具不一样。
师:如果我把这样的结果告诉售货员,可以吗?
预设:不可以,因为铅笔长度是不一样的、橡皮的长度也不一样。
师:怎样测量才能说清楚呢?
预设:用一样的长度单位。
4. 揭题。
师:通常情况下,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我们以 “厘米” 做单位,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一下 “厘米”。
板书课题:“厘米” 的认识。
【设计意图:用生活中孩子们喜欢的折纸情境引入新课,激发孩子们探究的兴趣,学生观看视频进行比较和思考,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 认识厘米,建立 1 厘米的表象。
(1)看一看、比一比。
教师展示 1 厘米的直条并讲解:像这个直条它长边的长度就是 1 厘米,请你找出学具袋里面的 1 厘米看一看、比一比。(操作:用食指和拇指轻轻夹住 1 厘米的直条,再轻轻抽出直条,两个指肚间的缝隙大约是 1 厘米)
(2)比一比。
闭上眼睛想一想,1 厘米有多长,用手估一估,再用 1 厘米直条验证看看你比的对不对。
(3)找一找。
师: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大约 1 厘米长呢?请你说一说。
预设 1:拇指的宽度。
预设 2:钉书钉的长度。
预设 3:五子棋的宽度。
……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用学具袋里的物品进行补充。
(4)量一量。
①小组合作。
师:那么折星星的彩带有几个 1 厘米长呢?请同学们估计一下有几个 1 厘米长?再请你们在小组中合作,用学具袋里的 1 厘米量一量,彩带有几个 1 厘米长?
想一想,用 1 厘米长的直条量彩带,可以怎样测量?
・学习提示・
1. 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说一说。
2. 小组合作测量,然后进行汇报。
②汇报交流。
师:请你说一说你们是怎么量的?
预设 1: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数了 20 个,所以是 20 厘米。
预设 2:我们组是把小直条一个一个连在一起,一共是 20 个,所以是 20 厘米。
③小结归纳。
师:你们的方法可真多,你们认为哪个方法最好呢?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的活动,引导学生有层次地认识 1 厘米,逐步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生经历用 1 厘米直条量彩带的过程,体会尺子和长度单位存在的必要性,学生在此过程中发展量感。】
2. 认识尺子,初步学习测量。
(1)认一认。
师:请你拿出自己的尺子观察一下,尺子上有什么?
预设:有刻度,还有数字。
师边展示边归纳:尺子上有长短不一的线,每两个长线之间的长度是 1 厘米,厘米也可以用字母 “㎝” 来表示。我这里也有一把米尺,这把米尺的 1 厘米和你们尺子上的 1 厘米一样长吗?
数字是从 0 开始的,我们之前认识的 0 表示没有,这里的 0 表示什么你知道吗?是的,表示起点。
师:我这有一把尺子,可比你们的尺子长多了!那我尺子上的 1 厘米肯定比您们尺子上的 1 厘米长!同意吗?谁不同意,你来用你的尺子量一量。
(2)找一找。
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2 厘米的长度吗?3 厘米呢?5 厘米呢?引导学生说清是怎样找的,明确测量方法。
(3)量一量。
①师:我们每天都会用到练习本,你们估计一下练习本的短边是几厘米?谁估的更准确呢?请你量一量。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
②展示几种不同的测量情况,说一说,他们这样做对吗?(情况 1:从直尺一头量起,没有对准 0 刻度线;情况 2:从 1 厘米量到 6 厘米,结果是 6 厘米;情况 3:从 1 厘米量到 6 厘米,结果是 5 厘米。)
③及时练习,强化对厘米的感知。
教材 52 页第 3 题:
说一说各是几厘米。
(4) 画一画
师:你能画一条长 4 厘米的线吗?
学生独立画图,再全班交流画法。
【设计意图:本环节由学生自主认识直尺,教师做必要的补充和点拨,学生经历 “认、量、估、画” 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和画图,提高对长度估测的能力,逐步建立厘米的概念,再次发展数感。】
(三)总结梳理,回顾提升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请你和大家说一说。
(四)拓展延伸,渗透数学文化。
师:尺子的作用可真大,那么尺子是怎样诞生的呢?请看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简单的尺子的历史,渗透下节课要认识的长度单位 ——“米”。
师:关于 “米” 的知识,我们下节课继续来学习吧!
九、板书设计
“厘米” 的认识
长度单位:厘米 ㎝
终稿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着重让学生经历如何由简单的自定工具进行测量,过渡到使用 “尺子” 进行测量,从而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测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量感;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有目的地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中成功的方面有这样几点:
一、根据前两次试讲出现的问题,我调整了课堂导入环节,还是用学生自己测量彩带长度的视频引入,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利于激励学生后续的主动探究,提出了 “用这样的结果和售货员说可不可以?”、“怎样测量才能说清楚?” 两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将认识 1 厘米的活动过程放慢节奏,让学生先看清楚 1 厘米有多长,再两次经历用拇指和食指来比量 1 厘米的过程,在学生充分感知 1 厘米的长度方面,比第一次试讲的效果好了很多。
三、用 1 厘米的直条测量彩带的长度时,学生呈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尤其是标数字的方法很顺利地过渡到认识尺子这一环节。
四、增设了渗透数学文化的环节,为学生播放尺子的诞生历史,让学生感受数学文化,并引发对 “米” 的认识的探究意识。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汇报之后没有有效的追问和反馈,导致知识学习的不够扎实;在找 2 厘米长、3 厘米长和量一量时,缺少对学生方法的深入探讨。
本节课让学生在直观、清晰的实践和体验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认知和感受,将抽象的感知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给学生呈现较为直观的量感体验。
王老师在课堂上能够联系实际,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等活动,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这一长度单位,从无形到有形,经历表象,学会测量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关注学生测量的意识,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巧用学具 ——1 厘米长的小棒,让学生通过看、想、比、找等活动从多个向度去充分感知 1 厘米的长度,形成鲜明的空间表象,建立单位量的概念。测量铅笔的长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操作、交流,体会如何用刻度尺去测量,形成长度的直观表象。
在测量铅笔的长度中,王老师注重让学生先估测,再实际测量,不断培养学生的数感与量感,这样的活动既是对 1 厘米的巩固,更是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让学生在活动中既有知识的收获,更有素养的发展,这也充分反映出王老师丰厚的教育积淀。
本节课教师着重让学生经历如何由简单的自定工具进行测量,过渡到使用 “尺子” 进行测量,从而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测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量感。 能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
本课通过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发展学生的量感,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教师让孩子们从对手中直尺的粗浅感知,到较为深人去了解,最后到自主学会使用,是对测量本质一步一步的建构。“原来,测量的道理和方法就是这样”, 孩子们心中豁然开朗。同时,在 “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 等环节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王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浓墨重彩建构度量单位,把住了根,在 1 厘米这一长度单位的建构上,王老师十分重视,这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从认识尺子开始,先是让学生找尺子上的 1 厘米,再是用手比划 1 厘米,然后找身边的 1 厘米,闭上眼睛想象 1 厘米,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对 1 厘米有了准确的认识与建构,尤其是让学生猜猜世界各地的 1 厘米是否一样长时,让学生借助尺子进行比较,更是让孩子们感知到度量守恒,让学生将本节课知识中的根深刻理解,让度量标准内化于心,让随后的估计活动、测量活动成为可能。
本节课中,王老师的几个练习设计十分巧妙:心中有数、心中有度、心中有悟,层层递进,将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与孩子们喜欢的猜、玩、比活动相融合,让孩子们在玩中有思考,在戏中有感触,眼睛会骗人、量了才知道,眼睛会骗人、数了才知道,让求真、求实的严谨融入孩子内心,可谓润物无声,无招胜有招!
数学源于生活,王老师的设计紧紧结合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引导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厘米的意义,感受数学中的量感。只有经历了才能印象深刻,正因为这样,教师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给学生创设学习环境,动手操作直观体验,获取知识。
量感的培养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呼应,是数学走向生活的具体体现,教者通过对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的不断挖掘,可以促进教学教法的不断提升,使学生的量感教学变得清晰,具体操作也让学生得益,不断培养他们的量感,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让量感以看得见的形式逐级生长,拾级而上。教者安排一系列的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培养量感。
本课通过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发展学生的量感,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本节课老师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 在本节课中,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下面我主要从两个方面表达一下我个人的感受。首先是导课环节,老师根据二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一年龄特点,在课的开始就以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小裁缝做衣服做小了这一情景,提出同样是三拃为什么衣服做小了这个问题,问题的提出使学生感受到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从而自然引出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 长度单位 。其次,在问题导思环节,老师提出问题:观察你和同桌的尺子,看看有什么相同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数字、刻度线和字母。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先让学生观察、交流,教师再梳理、总结,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的基本构造,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同时又为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
本节课教师设计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资料的编排,生活气息浓,都是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遇事要善于思考,讲究策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师将抽象的感知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积淀这种感觉,完成内在表征,学生才能伴随认知感不断清晰,形成个体经营和空间观念,促进成长和发展。
这节课的精彩之处总结有三条:一是老师基本功好。教育是影响,王老师教态亲切,语言流畅,环节设计清晰。在教育过程中能引发学生思考。二是教学指向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到所有的学生,引导学生学会聆听,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参与度高。三是练习准确率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做到了 “三动”。动手:引导学生观察直尺;动脑:即思考。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循序渐进,从认识 1 厘米,几厘米,到如何量,都能引导学生思考。动口:师生语言,注重总结,注重谈感受。这 “三动” 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 ——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中,王老师的几个练习设计十分巧妙:心中有数、心中有度、心中有悟,层层递进,将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与孩子们喜欢的猜、玩、比活动相融合,让孩子们在玩中有思考,在戏中有感触,眼睛会骗人、量了才知道,眼睛会骗人、数了才知道,让求真、求实的严谨融入孩子内心,可谓润物无声,无招胜有招!
小学数学中 “计量单位” 的相关内容是发展学生量感的重要知识,其中培养量感关键性的课程,就是长度单位教学。学生量感缺乏的表现一是学生在关于长度单位的理解上,仅存于表象,计量单位的运用,仅仅凭自己的感觉在使用。
量感就是对 " 量 " 的感受。量感看不见,摸不着,它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能力。数学概念是数学的 " 细胞 ", 也是构成数学体系的 " 基石 ". 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数学概念的支撑,而概念的建立又是在一次次数学活动体验中累积而成的。数学活动体验在深化理解概念,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方面功不可没,它是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教者教学本课时立足学情,创设情境,引发度量兴趣;测量体验,引发冲突,认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围绕核心问题,组织探究,进入理性思维;更新测量方法,深入辨析,领悟数学高阶思维;设计练习活动,促进知识的内化与外拓,提升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深刻理解度量思想。
量感的培养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呼应,是数学走向生活的具体体现,教者通过对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的不断挖掘,可以促进教学教法的不断提升,使学生的量感教学变得清晰,具体操作也让学生得益,不断培养他们的量感,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让量感以看得见的形式逐级生长,拾级而上。教者安排一系列的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培养量感。
本节课老师教态自然,基本功扎实,语速适中。内容设计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量一量,做一做,找一找,感受深刻。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有关 “量” 的数学问题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身高,体重,教室的面积,一盒牛奶的容积,从家到学校的距离等等。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都十分注重相同量之间的换算等一些考试的必考点或重点,但往往在教学 “量” 的时候忽略了学生 “量感” 的培养。本课教师让孩子经历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等探究环节,逐步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小学数学中 “计量单位” 的相关内容是发展学生量感的重要知识,其中培养量感关键性的课程,就是长度单位教学。学生量感缺乏的表现一是学生在关于长度单位的理解上,仅存于表象,计量单位的运用,仅仅凭自己的感觉在使用。
“量感的培养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呼应,是数学走向生活的具体体现,通过对量感培养的有效策略的不断挖掘,可以促进教学教法的不断提升,使教师的量感教学变得清晰,具体操作也让学生得益,不断培养他们的量感,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让量感以看得见的形式逐级生长,拾级而上。” 这节教学设计刚好实现了这一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本节课老师运用学生们感兴趣的小星星引入新课,学生们不受限制的运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同一条彩带的长度,得出不同的答案,又以 “看、比、找、量、认” 这样的实践活动,进而认识长度单位,明确 1 厘米有多长。教学中使学生的量感得到培养和发展。
执教老师很好的发展了学生的量感,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深入浅出的让学生认识了分米,并很好的建立了分米的量感,让长度观念在学生的思维中不断生长,从看得见,到摸得见,最后到想的到。
双阳区第二实验小学朱岩: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巧用学具 ——1 厘米长的小棒,让学生通过看、想、比、找等活动从多个向度去充分感知 1 厘米的长度,形成鲜明的空间表象,建立单位量的概念。
这节课是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领域 “图形的测量” 部分的内容。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拉近知识和学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自主认识直尺,经历 “认、量、估、画” 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和画图,提高对长度估测的能力,逐步建立厘米的概念,再次发展数感。
本课着重让学生经历如何由简单的自定工具进行测量,过渡到使用 “尺子” 进行测量,从而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测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量感。 在本节课中,我们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让学生在直观、清晰的实践和体验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教师在学生量感的培养过程中要把握好学习与运用、综合与实践的设计和实施,将抽象的感知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结合相关量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感知,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培养和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节课是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领域 “图形的测量” 部分的内容。学生自主认识直尺,经历 “认、量、估、画” 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和画图,提高对长度估测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理解测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量感,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数学活动回归于生活,来源于生活,这是本节数学课最大的特点。王教师让原本枯燥的数学活动,赋予了更多的趣味性。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了自然测量的正确方法。在选用不同长度的纸条作为测量工具得出的不同测量结果中,了解到了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联系。在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数学活动的乐趣,学会了相互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测量任务。
本节课教师着重让学生经历如何由简单的自定工具进行测量,过渡到使用 “尺子” 进行测量,从而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测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量感。 能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
本节课让学生在直观、清晰的实践和体验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认知和感受。教师在学生量感的培养过程中要把握好学习与运用、综合与实践的设计和实施,将抽象的感知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从而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可以结合相关量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感知,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培养和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课通过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 “看一看”、“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 等活动,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发展学生的量感,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敢于放,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从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只要教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
教师能够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过程,调动多种感官,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这节课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吉林长春基地(二)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拉近知识和学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自主认识直尺,经历 “认、量、估、画” 的过程,初步学会用刻度尺进行测量和画图,提高对长度估测的能力,逐步建立厘米的概念,再次发展数感。
整个教学过程,老师敢于放,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从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只要教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
本节课老师教态自然,基本功扎实,语速适中。内容设计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量一量,做一做,找一找,感受深刻。让学生有目的的思考、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