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董1206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21

【2021秋】成都市郑大明名师工作室 汤小婷 2上《一米有多长》

  •  
  •  
    董1206 · 3年前 · 246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222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成都市郑大明名师工作室的汤小婷老师。很荣幸代表成都市郑大明名师工作室参加全国新世纪小学第三届全国名师工作室教设计与课堂展示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主题专场大赛。非常感谢新世纪教材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的各位专家、领导,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展示、研讨、交流的平台!接下来我将与我们团队的王开兰老师、蒋小娟老师和董梦景老师在导师郑大明老师的带领下一起研究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米有多长》一课,紧紧围绕本次大会主题,从学习方式的探讨出发,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期待在参赛中能得到各位专家、评委和同仁们的指点,我们会认真阅读、思考每一位老师的点评,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在这里先向大家道一声:感谢!

    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祝各位参赛选手们取得优异的成绩!祝各位专家、同仁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40#r_102713

    活动主题解读:https://bbs.xsj21.com/t/1940#r_103118

    选课思考:https://bbs.xsj21.com/t/1940#r_103120

    教案一稿:https://bbs.xsj21.com/t/1940#r_103124

    一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40#r_118008

    教案二稿:https://bbs.xsj21.com/t/1940#r_121773

    二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40#r_121780

    团队磨课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40#r_122449 https://bbs.xsj21.com/t/1940#r_122448

    教案终稿:https://bbs.xsj21.com/t/1940#r_122442

    课堂实录视频: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gwNjY1NTM0MA==.html

    246 次点击  ∙  1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242 条回复   2021-09-16 20:47:34 +08:00
    董1206
    董12063年前

    活动主题解读: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旨在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促进学生 “量感” 的发展,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这三者中学习方式是途径,量感发展是内容,而学会学习是最终的目标。因此,我们需要从学习方式、量感、学会学习三个方面解读活动主题,

    学习方式 是指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具有偏好性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反映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个体差异,包括方法和形式。方法就是做事的步骤,是归纳总结出来,是抽象的(看不见,但是需要遵守的顺序或者次序);形式是教师提供的,比如读的形式、写的形式、测的形式等等,这些是属于 “看得见” 的。因此,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不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面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能力,所相对应的学习方式也不尽相同。本次主题围绕学生 “量感” 的发展,“量感” 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指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 。不同于一般的数学知识的习得,技能的掌握,这样的 “直观感知” 需要的是真实的情境、学生具身的体验、身心一体的参与。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排队间隔一米、量身高中的一米、体育活动中的一米),小组活动(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摆一摆等),具身体验(身体中找一找、张开手臂比一比、叉开双腿比一比)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所谓 学会学习 ,就是培养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就是掌握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采取有效的手段和途径,高效率地获取更多的知识。学会学习包含 “爱学 、 学会、会学” 三个层次。“爱学” 即学习的态度,“学会” 即学习的结果,“会学” 即学习的方法技巧。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思考通过怎样的途径,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技巧的掌握以及兴趣的培养,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意志力和学习习惯。我们的思考如下:(1)在设计中,我们立求通过 “大问题” 的引领,让学生感受到现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先思考目前面临哪些困难,进而解决困难,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中,不断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方法,最终帮助学生 “学会学习”。(2)给予学生独立、自由的探索时间与空间,用明确的要求指导学生开展探索体验活动。为了避免在课堂中出现 “一个口令一个活动” 的情况,将体验活动进行统整,用明确的活动要求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教室里自由活动,在身体中找一找、张开手臂比一比、叉开双腿比一比,充分感受 “1 米” 的实际长度。

    量感, 主要是指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在小学阶段主要体现在:

    (1) 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量感培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就是度量,度量是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和结果。结合课例《一米有多长》,让学生感受到 “米” 这个度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即量较长物体长度时,“厘米” 这个单位已经不合适了,需要有新的度量单位出现。

    (2) 会对真实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度量单位的选择是度量的关键一步,选择合适的单位需要充分理解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才能将同一度量方法下的不同单位进行正确的换算。在课例《一米有多长》中,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理解选择 “米” 这个单位进行度量的意义,通过多种感官的体验去感知一米究竟有多长,再通过对比 1 厘米和 1 米之间的长度,建立 1 米 = 100 厘米的深刻感悟。

    (3) 初步感受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量感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合理的估测活动,估测是否准确又取决去量感的建立,而量感又能在估测活动中得到不断地提高与巩固。因此在课例中,需要结合一定的估测活动培养学生的量感。

    董1206
    董12063年前

    选题思考

    基于对量感的理解,结合《一米有多长》这一课,我们在课前主要思考两个问题:(1)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2)学生怎样才算真正理解了 “米” 的实际意义?

    问题一:学生的认知起点,主要有知识起点和学习经验起点。从知识起点来讲,学生在前两节课中知道了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对厘米已有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几厘米就是几个一厘米的累加,并建立了一定的空间表象,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度量能力。从学习经验来讲,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 “用尺子进行测量” 的经验,积累了一些估测的活动经验。

    问题二:我们可以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三个层面判断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了长度单位 “米” 的意义。

    知识层面:学生知道 1 厘米究竟有多长,知道 1 米 = 100 厘米。知道米的实际应用范围,并能用米作单位表示某些物体的长度。

    技能层面:学生会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能对物体长度进行合理的估计。

    情感态度层面:学生能够体会长度单位 “米” 产生的现实意义,并能自觉将长度单位与熟悉的事物建立联系。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课时,是在积累了一定测量经验以及认识了 “厘米” 之后对长度单位的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的主单位是 “米”,而 “毫米”、“分米” 与 “厘米” 都是 “米” 的分数单位。教材安排的顺序是先学习 “厘米”,再认识 “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 “毫米”“分米”“千米”。“米” 的认识在知识结构和学习经验上都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因此,结合教材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安排。首先需要借助已有知识的认知起点,回忆、再现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运用 “厘米” 帮助学生建构 “1 米”,抓住 “米” 产生的必要性这一环节目标。其次,沟通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联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 “1 米” 的深刻感悟,,培养学生量感。再次,初步认识一米后,建立长度单位与实际生活物体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深化对一米的长度表象;接着,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加深对叠加量的理解,在估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量感;最后,通过填单位,引导学是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实际长度,进一步厘清 “米” 和 “厘米” 的实际意义,明白不同的物体要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进行度量。

    董1206
    董12063年前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掌握 1 米 = 100 厘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一米的实际意义,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理解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明白 1 米 = 100 厘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资源:

    米尺、一厘米长的小棒、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 借助大问题情境体会一米产生的必要性

    1. 核心问题:教室有多长?

    首学任务:(课前完成首学单)

    互学:

    小组交流:

    (1) 选的是什么工具进行测量?对你选择的工具有什么想说的?

    (2) 你是怎么测的?

    (3) 测量结果相同吗?为什么测量结果会不同?

    群学:全班集体汇报交流。为什么工具相同了,结果还会不同?

    共学:总结提炼,明白要测量教室的长度需要较大的标准和较长的测量工具,体会 “米” 和 “米尺” 产生的必要性

    小结:看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以厘米这个小的标准来测量太慢了,还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需要用一个更大的标准来测量教室的长度。

    二、调动丰富感官体验一米的实际意义,促进单位量的丰富感知

    (一)一米究竟有多长?

    1. 映象中的 1 米

    师:生活中你在哪见过或者用到过 “米” 这个长度单位?

    2. 初识标准 1 米

    师:你们比划的一米各不相同,一米究竟有多长,我们说的可不算。1 米的长度是有规定的。

    老师黑板上的这条线段的长度正好是 1 米。每个小组的工具袋里也有一根一米长的线,拿出来与你们的身高比一比,与你们间隔的一米举例比一比。

    3. 反复感知 1 米

    四人小组合作,一人用手比划出 1 米,另外同学用 1 米线来验证。

    师:如果没有这个标准的 1 米线了,你还能间隔 1 米吗?你能在同学的身体上找出从脚底到身体的哪里是一米吗?怎样记住 1 米的长度或高度呢?

    4. 找到身边的 1 米

    师:找一找,教室里面哪些物体长度大约是 1 米?

    (二)1 米和 1 厘米的关系?

    1. 理解 1 米 = 100 厘米

    师:小动物们也在想知道一米有多长,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么学习的。

    师:仔细观察,你发想了什么?

    首学: 猜一猜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

    互学:小组利用工具袋中一厘米的小棒和 1 米的绳子,量一量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

    群学:小组汇报交流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发现?

    共学:利用黑板上的 1 米线段,学生用 1 厘米线段贴一贴,展示构造 1 米的过程。

    得出结论:

    (1)1 米 = 100 厘米

    (2) 可以先摆出 10 厘米,然后再估一估,最后得出一米里面有 10 个十厘米。

    2. 认识米尺

    师:黑板上的的这条 1 米线段已经贴上了 100 个 1 厘米的小线段,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它像什么?

    引出 “米尺” 并介绍 “米尺”。

    三、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测量,促进叠加量的深刻感悟

    1. 运用长度单位

    师:我们知道了米和厘米的关系,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能不能准确填出这些物体的单位。

    2. 教室有多长

    师:既然知道了 1 米有多长,又有了测量工具,现在能测量教室的长度了吗?

    开始测量之前,估计一下教室大概有几米?

    (师带领学生开始测量教室长度,得出教室的长度。)

    3.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量感是对量的感受,是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也就是对物体的大小、多少、轻重、厚薄等的感性认识,是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 “量” 的态度和意识,它是一种对 “量” 的直觉、敏感性和直接反映。本节课汤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好地体现了量感的学习要求。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汤老师带领学生经历物体的 “量的意义” 的建构,将指向 “量感” 的数学素养的培养根植于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体验,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积累度量活动经验,对后续关于面积、体积等相关知识的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学生在测量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到:根据被测物体的长度来选择合适的工具(度量单位)进行测量,度量标准作为 “标准” 的意义就是在于度量过程被不断复制叠加。切实理解 “1 米” 的含义。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在教学设计中,汤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把 “量感” 概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与学生生活经历相关的 “量感” 情境,在可视化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量感学习需求。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在这个具身认知的实践过程中,学生运用真实的资源、材料、工具和方法开展学习。学生像真正的研究者、实践者、科学家一样工作,在测量中体会到 “量” 的本质。在与同伴的合作过程中,完成对知识的动态建构,并不断创生出更多样的可能性,积累丰富的操作经验和思维经验。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在量感的形成中,汤老师选择、设计一些了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解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相仿的情境或者新情境中,继续加深认识、理解、感受度量的价值,在简单运用中,提升能力,发展量感。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量感” 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范畴,更是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引向社会生活的直观载体。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量”,形成 “感”,让学生的量感以鲜活的方式拔节生长。在认识标准单位厘米和米以后,请学生再次用标准单位进行度量教室有多长,并将度量结果与之前的学习记录相对比,体会统一标准单位为交流与研究带来的科学性和一致性。这体现了教学前后的一致性。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而学生估测的精确度主要依赖于其 “量感”。“量感” 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容易成为教学的盲点。汤老师在教学中明确了 “量感” 的价值和意义,注重填补学生知识储备的空缺,用丰富的数学活动培养 “量感”, 用灵巧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计量单位的换算,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估测能力。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计量单位的换算、化聚是计量单位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计量单位间关系的标志。汤老师注重让学生亲历 “1 米” 的形成过程,感受 1 厘米与 1 米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计量单位间的表象关系,明晰进率。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教材只是选取了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作为教学内容,而低年级学生感知的生活面又比较窄,因此,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非常熟悉和能够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学生的同时要吃透教材。汤老师的教学设计既尊重了教材的原意,又有自己独到的设计,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切实掌握数学知识,攻破知识难点。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教材只是选取了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作为教学内容,而低年级学生感知的生活面又比较窄,因此,教材中的问题情境并不是每个学生都非常熟悉和能够理解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备学生的同时要吃透教材。汤老师的教学设计既尊重了教材的原意,又有自己独到的设计,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切实掌握数学知识,攻破知识难点。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计量单位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所以,打造生活化课堂,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 “量感”。学生在教室内进行测量,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很好地衔接在了一起,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理解或掌握,而只能靠死记硬背。要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须让学生实际操作,在观察、实践中积累经验。汤老师的教学设计以生为本,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进而理解抽象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笛卡儿说:“数学是知识的工具,亦是其他知识工具的源泉,所有研究顺序和度量的科学均和数学有关。”“量感” 对于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拓展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来说十分重要,它的培养不应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盲点。汤老师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中有关计量单位的理解。这是我要好好学习的地方。

    董1206
    董12063年前

    在设计时,期望通过大问题的引领,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完整的思考,感受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二喵
    二喵3年前

    通过汤老师的教学设计,每个学生都充分经历、充分感受,在 “量”(liáng)中体会到 “量”(liàng),积累了测量活动经验,发展了度量意识和能力,培养了 “量感”。

    二喵
    二喵3年前

    学生在每个首学环节中思考,初探量感;在互学中实践探究,发展量感;在群学中博采众长,深化理解、在共学中建立长度观念,厘清 “米” 和 “厘米的实际意义”。

    二喵
    二喵3年前

    汤老师十分注重教学情境的使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展量感,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在逻辑清晰的问题串引导下突破本课难点,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十分优秀的教学设计,受益匪浅。

    董1206
    董12063年前

    @二喵 希望通过核心问题的引领,让学生经历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将教材问题串进行了整合。

    13756337456
    137563374563年前

    “量感” 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于一般的数学知识的习得,更加重视 “直观感知” ,所以就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具身的体验才能实现。老师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董1206
    董12063年前

    @13756337456 量感的培养需要学生的亲身体验,丰富感知。

    马晓霞
    马晓霞3年前

    老师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的认知起点,回忆、再现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运用 “厘米” 帮助学生建构 “1 米”,抓住 “米” 产生的必要性这一环节目标。其次,沟通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联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 “1 米” 的深刻感悟,,培养学生量感。

    xukaifu
    xukaifu3年前

    老师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促进学生 “量感” 的发展,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这三者中学习方式是途径,量感发展是内容,而学会学习是最终的目标。

    rookie
    rookie3年前

    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秋秋qq
    秋秋qq3年前

    汤老师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切身经历动手操作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在具体的情景中直观的体会到厘米与米的关系,加深了学生对 “1 米” 的直观感知建立深刻的映像。

    选择
    选择3年前

    本节课是在积累了一定测量经验以及认识了 “厘米” 之后对长度单位的进一步学习。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茕茕琼琼16。
    茕茕琼琼16。3年前

    计量单位的换算、化聚是计量单位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学生理解、掌握计量单位间关系的标志。汤老师注重让学生亲历 “1 米” 的形成过程,感受 1 厘米与 1 米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计量单位间的表象关系,明晰进率。

    董1206
    董12063年前

    @茕茕琼琼16。 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换算会容易出错,究其原因就是在一开始学习中没有把这个问题探索透彻,往往是记住 “1 米 = 100 厘米” 这一结论。所以在这节课中,我们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摆一摆、量一量这一环节,让学生经历整个探索过程,加深对单位间进率的理解。

    茕茕琼琼16。
    茕茕琼琼16。3年前

    汤老师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切身经历动手操作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在具体的情景中直观的体会到厘米与米的关系,加深了学生对 “1 米” 的直观感知建立深刻的映像。

    茕茕琼琼16。
    茕茕琼琼16。3年前

    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茕茕琼琼16。
    茕茕琼琼16。3年前

    “量感” 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于一般的数学知识的习得,更加重视 “直观感知” ,所以就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具身的体验才能实现。老师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茕茕琼琼16。
    茕茕琼琼16。3年前

    老师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促进学生 “量感” 的发展,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这三者中学习方式是途径,量感发展是内容,而学会学习是最终的目标。

    ycl12
    ycl123年前

    课前运用学习单让学生测量教室有多长。使学生明白测量教室长度需要用到更长的测量工具,从而认识米尺。运用小组合作法和活动法,让学生体验 1 米。进而得出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董1206
    董12063年前

    @ycl12 通过首学单,让学生在测量活动中运用之前所学知识,逐渐体会到现有的知识没办法解决一些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新的知识产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 “米” 产生的必要性。

    牵手
    牵手3年前

    教师课堂上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注重学生体验、感受一米的长度,让学生去操作、验证结果,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

    15567078709
    155670787093年前

    通过本节教学,让我们知道学会学习 ,就是培养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能力,高效率地获取更多的知识。学会学习包含 三个层次。 即学习的态度,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方法技巧。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思考通过怎样的教学途径以及何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意志力和学习习惯。

    小雨
    小雨3年前

    教师注重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教师善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挖掘其思路,鼓励他们大胆的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或鼓励,但在鼓励学生想法,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又不忘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都得到了共同的发展。

    小雨
    小雨3年前

    教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几乎没有代替学生做过任何结论,教师总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获得学习体验。

    欣欣向荣
    欣欣向荣3年前

    教师让学生感受一米的的长短,以生活经验相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在通过动手操作感受一米与一厘米的关系,让学生对一米与一厘米产生量感。

    18088687013
    180886870133年前

    在教学设计中,汤老师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把 “量感” 概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与学生生活经历相关的 “量感” 情境,在可视化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量感学习需求。

    榆树李玉青
    榆树李玉青3年前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而学生估测的精确度主要依赖于其 “量感”。“量感” 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容易成为教学的盲点。汤老师在教学中明确了 “量感” 的价值和意义,注重填补学生知识储备的空缺,用丰富的数学活动培养 “量感”, 用灵巧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计量单位的换算,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估测能力。教师注重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教师善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挖掘其思路,鼓励他们大胆的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或鼓励,但在鼓励学生想法,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又不忘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都得到了共同的发展。

    榆树李玉青
    榆树李玉青3年前

    量感” 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于一般的数学知识的习得,更加重视 “直观感知” ,所以就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具身的体验才能实现。老师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老师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促进学生 “量感” 的发展,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这三者中学习方式是途径,量感发展是内容,而学会学习是最终的目标。

    董1206
    董12063年前

    @榆树李玉青 谢谢李老师,您对 “量感” 的理解,值得我们学习。

    陈立梅
    陈立梅3年前

    汤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新颖,教学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活动多种多样,课后习题通过填单位,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实际长度,进一步厘清 “米” 和 “厘米” 的实际意义,明白不同的物体要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进行度量。

    15643117195
    156431171953年前

    在教学设计中,老师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把 “量感” 概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与学生生活经历相关的 “量感” 情境,在可视化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量感学习需求。通过教学,让我们知道学会学习 ,就是培养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能力,高效率地获取更多的知识。

    秦洪阳
    秦洪阳3年前

    测量一直是小学几何课程的重要内容,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图形的特征,同时,测量的过程也提供给学生一个学习和应用其他数学知识的机会。在数学教学中,“量感” 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有意对量的教学进行研究与加强。因此,希望通过量感的学习,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构建数量关系的模型;在 “量感” 教学中,教师也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解题方式进行判断比较,并对数量关系的模型进行优化;能结合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对数学问题进行设计,通过设计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量感以及对数感和量感的关系的建立。

    武云帆
    武云帆3年前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新旧知识之间的的关系,根据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的新课标理念,结合学生的学情实际,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对物体的观察、体验和探究,为学生定制 “量感” 培养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量”,形成 “感”,让学生的量感以鲜活的方式拔节生长。这种对知识的零散、渗透、融通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量感具有重要意义。

    13756332018
    137563320183年前

    唐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全程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解决问题,都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展开的自主探索活动,并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和发展量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值得我学习。

    15044119067
    150441190673年前

    “量感” 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于一般的数学知识的习得,更加重视 “直观感知” ,所以就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具身的体验才能实现。老师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thistle918
    thistle9183年前

    汤老师设计的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的认知起点,回忆、再现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运用 “厘米” 帮助学生建构 “1 米”,抓住 “米” 产生的必要性这一环节目标。其次,沟通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联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 “1 米” 的深刻感悟,培养学生量感,这一环节设计地非常好。

    吉林九台李红影
    吉林九台李红影3年前

    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理解选择 “米” 这个单位进行度量的意义,通过多种感官的体验去感知一米究竟有多长,再通过对比 1 厘米和 1 米之间的长度,建立 1 米 = 100 厘米的深刻感悟。

    zhanglijuan12345
    zhanglijuan123453年前

    老师对学生的学情了解透彻,教材把握准确,采用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新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比一比、摆一摆、做一做、拉一拉四个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新知,有利于学生量感的培养。

    开开
    开开3年前

    汤老师十分注重教学情境的使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展量感,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在逻辑清晰的问题串引导下突破本课难点,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十分优秀的教学设计,受益匪浅。

    开开
    开开3年前

    “量感” 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于一般的数学知识的习得,更加重视 “直观感知” ,所以就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具身的体验才能实现。老师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赵海峰
    赵海峰3年前

    量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促进学生对量的敏感性和对量的直觉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备一定的量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以及未来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开
    开开3年前

    “量感” 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于一般的数学知识的习得,更加重视 “直观感知” ,所以就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具身的体验才能实现。老师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13756361668
    137563616683年前

    “量感” 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于一般的数学知识的习得,更加重视 “直观感知” ,所以就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具身的体验才能实现。老师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15202853892
    152028538923年前

    从工具的选择入手,让学生体会到原有的长度单位 “厘米” 已经不能满足测量需求,新的长度单位 “米” 的产生是生活所需的必然产物,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那么,1 米究竟有多长呢?学生从感性认知到标准认知,并在比较活动中感知 1 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找到身体中的 1 米,理解到 1 米的意义。米和厘米的关系,从猜测到动画再到实际操作验证,让学生充分掌握米和厘米的关系。并在估计教师有多长的活动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钟凌玉
    钟凌玉3年前

    教师厘清量感在本课例中的重点含义并进行深入挖掘。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量感培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就是度量,度量是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和结果。会对真实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度量单位的选择是度量的关键一步,选择合适的单位需要充分理解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才能将同一度量方法下的不同单位进行正确的换算。

    严英
    严英3年前

    在量感的形成中,汤老师选择、设计一些了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解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相仿的情境或者新情境中,继续加深认识、理解、感受度量的价值,在简单运用中,提升能力,发展量感。

    严英
    严英3年前

    设计了丰富的体验活动,在实践中体验 “量”,在体验中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亲历量的形成过程,能使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计量单位表象,从而发展量感。

    严英
    严英3年前

    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量感的培养常常会被忽视。是否具有 “量感” 对于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拓展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来说十分重要,它的培养不应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盲点。本课教学,刘老师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中有关计量单位的理解,本节课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多种形式调动不同的感官,在实践中体验量,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非常成功的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严英
    严英3年前

    量感的建立开始时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积累。学生的量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量感的培养也非一日之功,教师要从一个计量单位开始。学生只有在脑海里深深地刻上一个计量单位的标准,量感的形成才会有参照,才会有发展的基石。在进行物体计量的时候,学生会不自觉的拿这个标准去比对,从而发展量感

    严英
    严英3年前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新旧知识之间的的关系,根据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的新课标理念,结合学生的学情实际,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对物体的观察、体验和探究,为学生定制 “量感” 培养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量”,形成 “感”,让学生的量感以鲜活的方式拔节生长。这种对知识的零散、渗透、融通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量感具有重要意义。

    十月的雪叶子
    十月的雪叶子3年前

    本节课汤老师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学习中,学生利用各种感官看、听、说、思考。通过自身实践活动,发展了量感。

    13894804612
    138948046123年前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新旧知识之间的的关系,根据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的新课标理念,结合学生的学情实际,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对物体的观察、体验和探究,为学生定制 “量感” 培养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量”,形成 “感”,让学生的量感以鲜活的方式拔节生长。这种对知识的零散、渗透、融通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量感具有重要意义。

    13894804612
    138948046123年前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新旧知识之间的的关系,根据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的新课标理念,结合学生的学情实际,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对物体的观察、体验和探究,为学生定制 “量感” 培养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量”,形成 “感”,让学生的量感以鲜活的方式拔节生长。这种对知识的零散、渗透、融通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量感具有重要意义。

    13894804612
    138948046123年前

    量感的建立开始时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积累。学生的量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量感的培养也非一日之功,教师要从一个计量单位开始。学生只有在脑海里深深地刻上一个计量单位的标准,量感的形成才会有参照,才会有发展的基石。在进行物体计量的时候,学生会不自觉的拿这个标准去比对,从而发展量感

    王伟蓉
    王伟蓉3年前

    本节课教学设计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的关系,并会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同时教学中学生米尺用来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关于长短的量感。

    liuyan
    liuyan3年前

    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理解选择 “米” 这个单位进行度量的意义,通过多种感官的体验去感知一米究竟有多长

    何娜
    何娜3年前

    老师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促进学生 “量感” 的发展,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这三者中学习方式是途径,量感发展是内容,而学会学习是最终的目标。

    陈国超
    陈国超3年前

    汤老师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切身经历动手操作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在具体的情景中直观的体会到厘米与米的关系,加深了学生对 “1 米” 的直观感知建立深刻的映像。

    自由如风
    自由如风3年前

    教学设计有创意,而且注重学生量感的培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量”,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亲历量的形成过程,能使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计量单位表象,从而发展量感。 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了一些 “数学史” 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于测量工具、测量手段、测量意义都有进一步的了解,随后让学生亲身经历多种测量活动,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增进对 “米” 这一长度单位中重要的 “量” 的理解和感悟。

    自由如风
    自由如风3年前

    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 “量感” 的形成和建立,对学生以后继续学习分米、毫米、千米以及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吉林长春韩芬
    吉林长春韩芬3年前

    汤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把 “量感” 概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与学生生活经历相关的 “量感” 情境,在可视化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量感学习需求。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量”,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亲历量的形成过程,能使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计量单位表象,从而发展量感。

    吉林长春韩芬
    吉林长春韩芬3年前

    汤老师根据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的新课标理念,结合学生的学情实际,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对物体的观察、体验和探究,为学生定制 “量感” 培养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量”,形成 “感”,让学生的量感以鲜活的方式拔节生长。

    hej514
    hej5143年前

    通过本节教学,让我们知道学会学习 ,就是培养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能力,高效率地获取更多的知识。学会学习包含 三个层次。 即学习的态度,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方法技巧。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思考通过怎样的教学途径以及何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意志力和学习习惯。

    吉林榆树沈晓东
    吉林榆树沈晓东3年前

    初步感受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量感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合理的估测活动,估测是否准确又取决去量感的建立,而量感又能在估测活动中得到不断地提高与巩固。因此在课例中,需要结合一定的估测活动培养学生的量感。

    Lufey
    Lufey3年前

    会对真实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度量单位的选择是度量的关键一步,选择合适的单位需要充分理解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才能将同一度量方法下的不同单位进行正确的换算。在课例《一米有多长》中,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理解选择 “米” 这个单位进行度量的意义,通过多种感官的体验去感知一米究竟有多长,再通过对比 1 厘米和 1 米之间的长度,建立 1 米 = 100 厘米的深刻感悟。

    liyinhua
    liyinhua3年前

    本课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15982430220
    159824302203年前

    量感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大量的实践和思考。汤老师的教学设计既尊重了教材的原意,又有自己独到的设计,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切实掌握数学知识,攻破知识难点。

    15981006678
    159810066783年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有效又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的发挥。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加深对叠加量的理解,在估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量感 让学生建立丰富的数学表征,构建模型,发展学生 “量感”。

    大魏
    大魏3年前

    共学部分设计得挺好:利用黑板上的 1 米线段,学生用 1 厘米线段贴一贴,展示构造 1 米的过程。

    得出结论:(1)1 米 = 100 厘米

    大魏
    大魏3年前

    如果在全班共学之后,能分小组再感受一下,这样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进来,加深印象,帮助每个孩子建立 1 米 = 100 厘米的印象

    大魏
    大魏3年前

    能充分的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主动去探索得到的结论,更能理解和运用

    xiaoyue88740321
    xiaoyue887403213年前

    学生在测量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到:根据被测物体的长度来选择合适的工具(度量单位)进行测量,度量标准作为 “标准” 的意义就是在于度量过程被不断复制叠加。切实理解 “1 米” 的含义。

    13404714361
    134047143613年前

    量感” 对于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拓展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来说十分重要,它的培养不应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盲点。通过各种感官去参与来培养孩子量感。

    13404714361
    134047143613年前

    老师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13404714361
    134047143613年前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量”,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亲历量的形成过程,能使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计量单位表象,从而发展学生量感

    15208219249
    152082192493年前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理解或掌握,而只能靠死记硬背。要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须让学生实际操作,在观察、实践中积累经验。汤老师的教学设计以生为本,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进而理解抽象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zhanghe
    zhanghe3年前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而学生估测的精确度主要依赖于其 “量感”。“量感” 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容易成为教学的盲点。汤老师在教学中明确了 “量感” 的价值和意义,注重填补学生知识储备的空缺,用丰富的数学活动培养 “量感”, 用灵巧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计量单位的换算,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估测能力

    liling
    liling3年前

    量感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合理的估测活动,估测是否准确又取决去量感的建立,而量感又能在估测活动中得到不断地提高与巩固。在课例中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切实掌握数学知识,教师结合一定的估测活动培养学生的量感。

    刘卫红
    刘卫红3年前

    “量感” 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范畴,更是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引向社会生活的直观载体。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量”,形成 “感”,让学生的量感以鲜活的方式拔节生长。在认识标准单位厘米和米以后,请学生再次用标准单位进行度量教室有多长,并将度量结果与之前的学习记录相对比,体会统一标准单位为交流与研究带来的科学性和一致性。这体现了教学前后的一致性。

    刘卫红
    刘卫红3年前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理解或掌握,而只能靠死记硬背。要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须让学生实际操作,在观察、实践中积累经验。汤老师的教学设计以生为本,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进而理解抽象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13739466501
    137394665013年前

    一个活动,三个问题串,互学群学共学的方式,汤老师让学生自然地感受到了米的必要性。反复的认识,感知,寻找计量单位,可以增加量感深度,而探究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将两个计量单位相联系,建立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

    卷卷
    卷卷3年前

    一米这个长度量在生活中的实际体验本就较少,学生对一米的认知也比较抽象,更多的是通过感知生活中用米做单位的物体来感受一米的长度,在多次观察感知中培养学生的量感。

    卷卷
    卷卷3年前

    生活中用米做单位的物体很多,但在教学中学生没有条件实际的去摸一摸关于米的物体,更多的是通过观察感受用米做单位的物体,从而建立一米的长度感知,培养学生量感

    宋新燕
    宋新燕3年前

    汤老师这节课能够联系生活,通过小组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体验和收获。教学中汤老师设计的问题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一层层的拨开云雾。汤老师的设计即尊重教材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小瓶盖
    小瓶盖3年前

    量感的培养在于平日课堂教学中不断的渗透,低年级的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通过三个问题串,老师让学生建立了长度单位概念,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而获得了新知识。

    卷卷
    卷卷3年前

    量感” 对于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拓展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来说十分重要,在小学阶段老师应该通过各种感官去参与来培养孩子量感。

    宋新燕
    宋新燕3年前

    汤老师这节课的设计即尊重教材又有新的见解。教学设计要源于学情,没有建立在学情上的设计都是空谈,汤老师设计的首学单,既帮助学生回忆了旧知,又为新课打下了基础。

    宋新燕
    宋新燕3年前

    汤老师这节课的设计即尊重教材又有新的见解。教学设计要源于学情,没有建立在学情上的设计都是空谈,汤老师设计的首学单,既帮助学生回忆了旧知,又为新课打下了基础。

    胡丹华
    胡丹华3年前

    本课以厘米作为教学生长点,由于不够用而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并在微课的辅助下完成厘米和米之间关系的探究,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揭示量感本质。

    侯海英1051
    侯海英10513年前

    本课以厘米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并在微课的辅助下完成厘米和米之间关系的探究,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培养学生量感

    donghuiqin
    donghuiqin3年前

    本课在感受 1 米有多长时,准备了充足的学具,看看 1 米里有多少个 1 厘米,建立了 1 米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量感,还可以先摆 10 厘米,再估 1 米有多少个 1 厘米,提升了学生的量感,此处设计的特别好。

    安东
    安东3年前

    汤老师在认识 1 米有多长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借助已有认知通过量、估、摸、比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感知 1 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们感受到 1 米的多少,做得非常好!

    安东
    安东3年前

    1 米的长度量感是对于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拓展长度感知、估计长度非常重要,老师让孩子充分感知为孩子们对长度量的感知积累经验,做得非常好!

    xiyufenger
    xiyufenger3年前

    以厘米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通过感知生活中用米做单位的物体来感受一米的长度,在多次观察感知中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量感.

    15829103434
    158291034343年前

    “量感” 与生活息息相关。汤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找寻身边熟知的物体作为计量单位的参照,让他们对照着参照物来感知计量单位。例如:可以让学生借助大拇指的宽来记忆 1 厘米,借助米尺来记忆 1 米,借助一张卡片的厚度来记忆 1 毫米。这么做,便于学生运用,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愉快,热情更高。

    高俊英
    高俊英3年前

    认识 1 米是学生在认识和感受了 1 厘米的基础上,是 100 个这样的 1 厘米就是 1 米。对于米的概念揭示是计量单位的累加。然后是很多感受 1 米的活动,1 米在身上,在教室里,在物品中找 1 米,甚至是拉 1 米,都是建立 1 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模型。

    高俊英
    高俊英3年前

    米这个单位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学生在生活动中听到过这个,所以老师设计预学单是非常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

    梦醒了
    梦醒了3年前

    孩子们大多数一眼就能看出或原来就已知 1 米里面有 100 厘米的这个数量关系。但是对于这个关系的由来孩子们是模糊的。因此本节课老师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孩子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体会到米的实际意义,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建立了 1 米有多长的表象

    liumeirong
    liumeirong3年前

    汤老师的设计通过完成首学单感受统一单位的必要性,然后再认识一米时分别有了以下几个步骤:1. 你印象中的 1 米;2. 初识标准的一米;3. 反复感知 1 米;4. 找身边的 1 米,在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活动中,让学生对米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1 米的量感由此产生,特别棒!包括后面的认识 1 米 = 100 厘米,也是非常非常棒的,通过猜想、实验验证,让学生充分在操作中去感知、感悟!量感非常充分!

    娄玉英
    娄玉英3年前

    量感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合理的估测活动,估测是否准确又取决去量感的建立,而量感又能在估测活动中得到不断地提高与巩固。本节课教师结合一定的估测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翻翻
    翻翻3年前

    汤老师的设计充分地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运用首学单,激发了学生已有认知,打通了已学和将学的脉络,为量感发展打下基础,值得学习。

    95839
    958393年前

    本课以厘米作为教学生长点,由于不够用而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并在微课的辅助下完成厘米和米之间关系的探究,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揭示量感本质。

    小学数学常伟
    小学数学常伟3年前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加深对叠加量的理解,在估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量感;通过填单位,引导学是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实际长度,进一步厘清 “米” 和 “厘米” 的实际意义,明白不同的物体要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进行度量。

    1275677783@qq.com
    1275677783@qq.com3年前

    本课以厘米作为教学生长点,由于不够用而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并在微课的辅助下完成厘米和米之间关系的探究,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揭示量感本质。

    fengna
    fengna3年前

    本节课老师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孩子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体会到米的实际意义,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建立了 1 米有多长的表象

    王淑玲
    王淑玲3年前

    一米这个长度量在生活中的实际体验本就较少,学生对一米的认知也比较抽象,更多的是通过感知生活中用米做单位的物体来感受一米的长度,在多次观察感知中培养学生的量感。

    王淑玲
    王淑玲3年前

    米这个单位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学生在生活动中听到过这个,所以老师设计预学单是非常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

    王淑玲
    王淑玲3年前

    量感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合理的估测活动,估测是否准确又取决去量感的建立,而量感又能在估测活动中得到不断地提高与巩固。本节课教师结合一定的估测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王淑玲
    王淑玲3年前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加深对叠加量的理解,在估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量感;通过填单位,引导学是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实际长度,进一步厘清 “米” 和 “厘米” 的实际意义,明白不同的物体要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进行度量。

    王淑玲
    王淑玲3年前

    本课以厘米作为教学生长点,由于不够用而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并在微课的辅助下完成厘米和米之间关系的探究,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揭示量感本质

    王淑玲
    王淑玲3年前

    孩子们大多数一眼就能看出或原来就已知 1 米里面有 100 厘米的这个数量关系。但是对于这个关系的由来孩子们是模糊的。因此本节课老师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孩子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体会到米的实际意义,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建立了 1 米有多长的表象

    王淑玲
    王淑玲3年前

    量感的培养在于平日课堂教学中不断的渗透,低年级的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通过三个问题串,老师让学生建立了长度单位概念,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而获得了新知识。

    王淑玲
    王淑玲3年前

    汤老师在认识 1 米有多长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借助已有认知通过量、估、摸、比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感知 1 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们感受到 1 米的多少,做得非常好!

    sxj15935932402
    sxj159359324023年前

    本节课中,教师借助已有知识的认知起点,回忆、再现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运用 “厘米” 帮助学生建构 “1 米”,抓住 “米” 产生的必要性这一环节目标。其次,沟通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联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 “1 米” 的深刻感悟,在操作与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吉林榆树
    吉林榆树3年前

    认识 1 米是学生在认识和感受了 1 厘米的基础上,是 100 个这样的 1 厘米就是 1 米。对于米的概念揭示是计量单位的累加。然后是很多感受 1 米的活动,1 米在身上,在教室里,在物品中找 1 米,甚至是拉 1 米,都是建立 1 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模型。

    haohanchangkong
    haohanchangkong3年前

    这节课的设计即尊重教材又有新的见解。教学设计要源于学情,没有建立在学情上的设计都是空谈,汤老师设计的首学单,既帮助学生回忆了旧知,又为新课打下了基础。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老师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的认知起点,回忆、再现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运用 “厘米” 帮助学生建构 “1 米”,抓住 “米” 产生的必要性这一环节目标。其次,沟通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联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 “1 米” 的深刻感悟,,培养学生量感。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子们大多数一眼就能看出或原来就已知 1 米里面有 100 厘米的这个数量关系。但是对于这个关系的由来孩子们是模糊的。因此本节课老师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孩子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体会到米的实际意义,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建立了 1 米有多长的表象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加深对叠加量的理解,在估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量感;通过填单位,引导学是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实际长度,进一步厘清 “米” 和 “厘米” 的实际意义,明白不同的物体要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进行度量。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本节课老师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孩子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体会到米的实际意义,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建立了 1 米有多长的表象。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加深对叠加量的理解,在估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量感;通过填单位,引导学是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实际长度,进一步厘清 “米” 和 “厘米” 的实际意义,明白不同的物体要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进行度量。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量感” 对于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拓展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来说十分重要,在小学阶段老师应该通过各种感官去参与来培养孩子量感。量感的培养在于平日课堂教学中不断的渗透,低年级的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通过三个问题串,老师让学生建立了长度单位概念,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而获得了新知识。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汤老师的设计通过完成首学单感受统一单位的必要性,然后再认识一米时分别有了以下几个步骤:1. 你印象中的 1 米;2. 初识标准的一米;3. 反复感知 1 米;4. 找身边的 1 米,在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活动中,让学生对米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1 米的量感由此产生,特别棒!包括后面的认识 1 米 = 100 厘米,也是非常非常棒的,通过猜想、实验验证,让学生充分在操作中去感知、感悟!量感非常充分!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以厘米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通过感知生活中用米做单位的物体来感受一米的长度,在多次观察感知中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量感.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汤老师这节课的设计即尊重教材又有新的见解。教学设计要源于学情,没有建立在学情上的设计都是空谈,汤老师设计的首学单,既帮助学生回忆了旧知,又为新课打下了基础。一米这个长度量在生活中的实际体验本就较少,学生对一米的认知也比较抽象,更多的是通过感知生活中用米做单位的物体来感受一米的长度,在多次观察感知中培养学生的量感。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教师注重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教师善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挖掘其思路,鼓励他们大胆的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或鼓励,但在鼓励学生想法,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又不忘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都得到了共同的发展。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汤老师在教学中明确了 “量感” 的价值和意义,注重填补学生知识储备的空缺,用丰富的数学活动培养 “量感”, 用灵巧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计量单位的换算,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估测能力。教师注重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教师善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挖掘其思路,鼓励他们大胆的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或鼓励,但在鼓励学生想法,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又不忘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都得到了共同的发展。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老师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老师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促进学生 “量感” 的发展,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这三者中学习方式是途径,量感发展是内容,而学会学习是最终的目标。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汤老师十分注重教学情境的使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发展量感,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在逻辑清晰的问题串引导下突破本课难点,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十分优秀的教学设计,受益匪浅。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真实体验,在观察,操作,交流中,不断明晰对量的感受,学生逐步构建出米的概念。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老师对量感的到位,深刻,对选材的思考很详细。师通过几个教学环节,注重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去观察、操作、交流。此外,还重视学生对米尺的实际长度的观察,让学生借助这些感性认识建构长度单位 “米” 的概念。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本节是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难点是掌握 1 米的实际长度,用米尺较准确地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会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本节课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的关系,并会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始终让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入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 " 米 “的实际意义,并通过观察、比一比、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对所传授的知识由浅入深度学习。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将数学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促进学生量感的形成。量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充分感知。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老师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促进学生量感的形成。量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充分感知。让学生在比一比中建立量感,在量一量中丰富量感,在内化中提升量感。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老师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 1 米,将数学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促进学生量感的形成。量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充分感知。让学生在区别中建立量感,在体验中丰富量感,在内化中提升量感。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本课以厘米作为教学生长点,由于不够用而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并在微课的辅助下完成厘米和米之间关系的探究,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揭示量感本质。

    18181953528
    181819535283年前

    “量”(liàng) 起源于 “量”( liáng), 这是量的形成过程。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只有学生切切实实地经历了、体验了、获得感受了,量才不是一种 “规定性知识”,才能成为学生生命体验,才能逐渐明晰长度量感。

    18080838371
    180808383713年前

    老师紧紧围绕本次大会主题,从学习方式的探讨出发,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13756846955
    137568469553年前

    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感知测量的意义,创造使用工具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体会工具上的刻度的单位属性与精确度概念。量感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经验积累的过程,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积累丰富的工具测量经验,感悟度量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开开
    开开3年前

    本课以厘米作为教学生长点,由于不够用而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并在微课的辅助下完成厘米和米之间关系的探究,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揭示量感本质。

    hechunjiao1234
    hechunjiao12343年前

    活用教材是我们教师的必修课,而汤老师的设计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运用首学单,激发了学生已有认知,打通了已学和将学的脉络,为量感发展打下基础,值得学习和借鉴。

    liyajuan
    liyajuan3年前

    汤老师基于学生知识起点和学习经验起点,运用 “厘米” 帮助学生建构 “1 米”,逐步深化对一米的长度表象,进而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加深对叠加量的理解,在估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量感。

    陈希珍
    陈希珍3年前

    在同学的身体找出从脚底到身体的哪里是一米怎样记住一米的长度或高度呢?在教室里面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一米,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触觉感受到了一米的长度,学生学会自主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从而切实理解一米的含义

    陈希珍
    陈希珍3年前

    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如此的密切,教师要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开展数学活动,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促进学生量感的行程,量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上课之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思考,感知,从而在内画中提升量感

    13756607152
    137566071523年前

    以厘米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通过感知生活中用米做单位的物体来感受一米的长度,在多次观察感知中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量感.

    13756827758
    137568277583年前

    本节课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的关系,而是设计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和积累测量的直接经验,发展和提升学生的量感.

    13756827758
    137568277583年前

    本节课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的关系,而是设计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和积累测量的直接经验,发展和提升学生的量感.

    13756456684
    137564566843年前

    《1 米有多长》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中关于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课。本节是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老师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的关系,并会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同时教学中提醒学生米尺用来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又为二年级下册进一步学习千米奠定了基础。

    FF779477577
    FF7794775773年前

    本课在感受 1 米有多长时,准备了充足的学具,看看 1 米里有多少个 1 厘米,建立了 1 米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量感,还可以先摆 10 厘米,再估 1 米有多少个 1 厘米,提升了学生的量感。

    FF779477577
    FF7794775773年前

    本节课有回顾,有拓展,紧紧抓住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设计学生熟知的实际实例,积累测量的直接经验,发展和提升学生的量感。

    FF779477577
    FF7794775773年前

    计量单位的换算是计量单位学习的重要内容,是难点也是重点,是学生理解、掌握计量单位间关系的标志。汤老师注重让学生亲历 “1 米” 的形成过程,感受 1 厘米与 1 米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计量单位间的表象关系,明晰进率。

    FF779477577
    FF7794775773年前

    通过汤老师的教学设计,每个学生都充分经历、充分感受,在 “量”(liáng)中体会到 “量”(liàng),积累了测量活动经验,发展了度量意识和能力,培养了 “量感”。特别是 “米尺” 的创造,感受度量工具产生的必要性

    黑白猫
    黑白猫3年前

    通过三个活动,逐步让学生体会 1 米的实际意义,并在不断体验的基础上,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从而建立 1 米的量感。学生可以通过直观数格子的方法,了解 10 个 10 厘米是 100 厘米,也就是 1 米,加深米与厘米之间关系的理解,而且可以了解物体的长度与它的粗细、形状无关。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 1 米的量感。

    bwwsyt
    bwwsyt3年前

    本课以厘米作为教学生长点,由于不够用而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并在微课的辅助下完成厘米和米之间关系的探究,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揭示量感本质。

    郑十一
    郑十一3年前

    借助已有知识的认知起点,回忆、再现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运用 “厘米” 帮助学生建构 “1 米”,抓住 “米” 产生的必要性。

    郑十一
    郑十一3年前

    学生在每个首学环节中思考,初探量感;在互学中实践探究,发展量感;在群学中博采众长,深化理解、在共学中建立长度观念,厘清 “米” 和 “厘米的实际意义”。

    郑十一
    郑十一3年前

    教学过程中,汤老师带领学生沟通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联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 “1 米” 的深刻感悟,培养学生量感。初步认识一米后,建立长度单位与实际生活物体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深化对一米的长度表象。

    郑十一
    郑十一3年前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加深对叠加量的理解,在估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量感,通过填单位,引导学是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实际长度,进一步厘清 “米” 和 “厘米” 的实际意义,明白不同的物体要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进行度量。

    郑十一
    郑十一3年前

    以厘米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通过感知生活中用米做单位的物体来感受一米的长度,在多次观察感知中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量感.

    冯爱爱
    冯爱爱3年前
    本节课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的认知起点,回忆、再现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运用 “厘米” 帮助学生建构 “1 米”,抓住 “米” 产生的必要性这一环节目标。其次,沟通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联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 “1 米” 的深刻感悟,培养了学生量感。
    冯爱爱
    冯爱爱3年前
    本节课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的认知起点,回忆、再现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运用 “厘米” 帮助学生建构 “1 米”,抓住 “米” 产生的必要性这一环节目标。其次,沟通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联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 “1 米” 的深刻感悟,培养了学生量感。
    冯爱爱
    冯爱爱3年前

    本节课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的认知起点,回忆、再现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运用 “厘米” 帮助学生建构 “1 米”,抓住 “米” 产生的必要性这一环节目标。其次,沟通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联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 “1 米” 的深刻感悟,培养了学生量感。

    MM~
    MM~3年前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汤老师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通过 “首学、互学、群学、共学” 的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从认识到感知,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活动中发展了量感。

    583304341@qq.com
    583304341@qq.com3年前

    本节课主要教学长度单位米的认识,并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后,又要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米”。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他们对于一米到底有多长心里完全没有数。所以,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 1 米的概念。

    allie_s
    allie_s3年前

    量感是对量的感受,是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也就是对物体的大小、多少、轻重、厚薄等的感性认识。汤老师组织的各种动手操作活动不仅体现了测量中蕴含的量感,在活动中也逐步构筑了学生思维中的量感。

    allie_s
    allie_s3年前

    量感是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 “量” 的态度和意识,它是一种对 “量” 的直觉、敏感性和直接反映。汤老师让让学生通过与一米的绳子比身高、比出相互间隔一米等活动,让一米从有到无,让一米的量在活动中融入学生的思维,体现了量感的培养与发展。

    董1206
    董12063年前

    @allie_s 希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通过与标准 “1” 米的比较,逐步加深学生对 1 米的感悟,发展量感。

    黑龙江大庆郑楠楠
    黑龙江大庆郑楠楠3年前

    汤老师别出心裁的导入设计,是一个亮点,从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运用 “厘米” 帮助学生建构 “1 米”,抓住 “米” 产生的必要性。然后,通过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联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 “1 米” 的深刻感悟,培养学生量感。

    15981004487
    159810044873年前

    量感的培养在于平日课堂教学中不断的渗透,低年级的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通过三个问题串,老师让学生建立了长度单位概念,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从而获得了新知识。

    15981004487
    159810044873年前

    “量感” 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范畴,更是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引向社会生活的直观载体。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量”,形成 “感”,让学生的量感以鲜活的方式拔节生长。在认识标准单位厘米和米以后,请学生再次用标准单位进行度量教室有多长,并将度量结果与之前的学习记录相对比,体会统一标准单位为交流与研究带来的科学性和一致性。这体现了教学前后的一致性。

    15981004487
    159810044873年前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理解或掌握,而只能靠死记硬背。要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须让学生实际操作,在观察、实践中积累经验。汤老师的教学设计以生为本,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进而理解抽象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15981004487
    159810044873年前

    一个活动,三个问题串,互学群学共学的方式,汤老师让学生自然地感受到了米的必要性。反复的认识,感知,寻找计量单位,可以增加量感深度,而探究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将两个计量单位相联系,建立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

    15981004487
    159810044873年前

    联系生活,通过小组合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所体验和收获。教学中汤老师设计的问题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一层层的拨开云雾。汤老师的设计即尊重教材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15997599709
    159975997093年前

    本课设计层层递进,首先需要借助已有知识的认知起点,回忆、再现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运用 “厘米” 帮助学生建构 “1 米”,抓住 “米” 产生的必要性这一环节目标。其次,沟通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联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 “1 米” 的深刻感悟,,培养学生量感。再次,初步认识一米后,建立长度单位与实际生活物体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深化对一米的长度表象;接着,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加深对叠加量的理解,在估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量感;最后,通过填单位,引导学是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实际长度,进一步厘清 “米” 和 “厘米” 的实际意义,明白不同的物体要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进行度量。

    Yangli
    Yangli3年前

    汤老师带领学生经历物体的 “量的意义” 的建构,将指向 “量感” 的数学素养的培养根植于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体验,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积累度量活动经验,对后续关于面积、体积等相关知识的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18010558172
    180105581723年前

    从问题入手进行思考,围绕 2 个问题展开(1)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知识起点和学习经验起点)(2)学生怎样才算真正理解了 “米” 的实际意义?(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三个层面判断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了长度单位 “米” 的意义)这样的做课理念值得借鉴。

    18010558172
    180105581723年前

    利用首学单,唤醒元认知;在交流中引出米和米尺。探究一米有多长,通过映象中的 1 米、 初识标准 1 米、反复感知 1 米、找到身边的 1 米等环节,层层递进,逐步建立 1 米的模型表征,为 1 米量感的形成奠定基础。

    2972260604
    29722606043年前

    本节课主要教学长度单位米的认识,并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学中,汤老师设计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联系。

    新世纪WX
    新世纪WX3年前

    “量感” 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实际的观察中积累经验,汤老师通过测量教室这一任务,使学生明白测量较大的标准需要较长的测量工具,从而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识米的过程中,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活动,学生多感官体验到一米的实际意义,感知它的长度。

    13654471670
    136544716703年前

    汤老师这节课的设计即尊重教材又有新的见解。教学设计要源于学情,没有建立在学情上的设计都是空谈,汤老师设计的首学单,既帮助学生回忆了旧知,又为新课打下了基础。

    李卓
    李卓3年前

    本节课教学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的关系,并会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18398033378
    183980333783年前

    教师通过沟通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联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 “1 米” 的深刻感悟,,培养学生量感

    黄姣惠
    黄姣惠3年前

    本课以厘米作为教学生长点,由于不够用而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并在微课的辅助下完成厘米和米之间关系的探究,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揭示量感本质。

    王绪荣
    王绪荣3年前

    本节课教学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会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王绪荣
    王绪荣3年前

    本节课教学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会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15534364866
    155343648663年前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汤老师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同时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发展 “量感”,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估测能力。

    涟漪高
    涟漪高3年前

    本节课是感受使用大单位的必要性,并认识面积单位,在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建立 1 米的表象。老师在解读量感的理解时非常详细,值得好好学习。在过程中需要让老师进行估计、不断地和身边熟悉地事物比对,才能建立 1 米地长度单位。

    徐慧玉
    徐慧玉3年前❤️1

    在本节课中,汤老师带领学生经历物体的 “量的意义” 的建构,将指向 “量感” 的数学素养的培养根植于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体验,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积累度量活动经验,对后续关于面积、体积等相关知识的教学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课中找身边的 1 米的活动,对于学生量感的形成有很大帮助。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徐慧玉 谢谢徐老师的鼓励,我们再接再厉~

    徐慧玉
    徐慧玉3年前

    “量感” 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实际的观察中积累经验,汤老师通过测量教室这一任务,使学生明白测量较大的标准需要较长的测量工具,从而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识米的过程中,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活动,学生多感官体验到一米的实际意义,感知它的长度。

    15582087256
    155820872563年前

    汤老师在本节课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孩子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体会到米的实际意义。汤老师注重让学生亲历 “1 米” 的形成过程,感受 1 厘米与 1 米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计量单位间的表象关系,明晰进率,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量感。

    13880126864
    138801268643年前

    学生量感的培养重在活动中体验参与,计量单位的学习比较抽象,让学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汤老师带领学生经历物体的 “量的意义” 的建构,让学生通过体验,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积累度量活动经验,对后续关于其他计量单位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而且 “米” 这个单位量相对比较容易建立,本课设计值得学习。

    张卫芳
    张卫芳3年前❤️1

    本节课老师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探讨出发,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对物体的提升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张卫芳 谢谢张老师,我们一定竭尽所能上好这节课~

    董1206
    董12063年前

    一稿反思:

    优点:1. 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直观感知 1 米的长度,将 1 米与自己的身体和教室里物品的长度建立联系。在课后的调查中,大部分孩子能比划出一米大约有多长,初步建立了对 1 米的直观表象。

    2. 学生在运用 1 厘米长的小纸条摆出 1 米时,大部分孩子积极参与其中。很多孩子在摆的过程中发现需要摆的 1 厘米小纸条太多,太麻烦,因此积极思考,探索出多种方法进行估测,例如:可以先摆出一半,另一半也是这么多,两半再加起来;还可以摆出十个 1 厘米,看看有多长,再用手或者尺子量一量整个绳子有多少个 10 厘米,等等。通过孩子们的探索,“米” 和 “厘米” 之间的关系直观展现在孩子们面前,长度单位之间换算的这一难点被顺利突破。

    需要改进之处:

    1. 对学生学具的收放应该再结合小组评比来进一步规范。

    2. 学生在进行 “四学” 活动时,要求还需要更加明确。

    3. 学生上台展示用 1 厘米拼出 1 米的过程,学生的操作和表达不太理想,因此耽误了一些时间,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更好地呈现此环节。

    Joanne2021
    Joanne20213年前

    汤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完成,引课非常有特色,首先给出一个大问题情境,通过首学、互学、群学、共学的形式体会一米产生的必要性;运用小组合作法和活动法,让学生体验 1 米,进而得出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教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量”,形成 “感”,不断培养量感。

    徐凤
    徐凤3年前

    以厘米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通过感知生活中用米做单位的物体来感受一米的长度,在多次观察感知中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量感.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徐凤 谢谢徐老师的建议,您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尝试着对比一下。

    蔡永杰
    蔡永杰3年前❤️1

    汤老师您好!您的团队对度量的认识值得我学习,同时您的团队对本课中量感的具体表现的认识和理解都值得我学习。教学中通过 1 米的认识和直观感知,让学生感受 1 米的实际长度,通过找、量身边 1 米物体的长度再次感知 1 米的实际长度,同时通过米与厘米建立联系,再次感知 1 米的实际长度,这些都值得我学习!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蔡永杰 谢谢蔡老师,我们继续努力~

    李鸿儒
    李鸿儒3年前❤️1

    本节课汤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活动,首先通过首学单让学生体验一米的实际意义,促进单位量的丰富感知,再通过找到身边的 1 米,让学生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体会到米的实际意义,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蜕变
    蜕变3年前

    汤老师带领学生经历物体的 “量的意义” 的建构,让学生通过体验,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积累度量活动经验,对后续关于其他计量单位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而且 “米” 这个单位量相对比较容易建立,在认识米的过程中,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活动,学生多感官体验到一米的实际意义,感知它的长度。

    孟晓静
    孟晓静3年前

    汤老师在认识 1 米有多长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借助已有认知通过量、估、摸、比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感知 1 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让孩子们感受到 1 米的多少,做得非常好!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谢谢孟老师的,我们再接再厉让孩子体验量、建立感!

    ql1234
    ql12343年前

    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邓怡岑
    邓怡岑3年前

    汤老师首先需要借助已有知识的认知起点,回忆、再现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运用 “厘米” 帮助学生建构 “1 米”,抓住 “米” 产生的必要性这一环节目标。其次,沟通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联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 “1 米” 的深刻感悟,培养学生量感。

    董1206
    董12063年前

    @邓怡岑 谢谢邓老师,本节课一个主要内容是要建立长度单位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关系,运用 “厘米” 加深学生对 “米” 的认识。

    13540779860
    135407798603年前

    汤老师通过实际活动让学生切身经历动手操作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在具体的情景中直观的体会到厘米与米的关系,加深了学生对 “1 米” 的直观感知建立深刻的映像。

    joanna
    joanna3年前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理解或掌握,而只能靠死记硬背。要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须让学生实际操作,在观察、实践中积累经验。汤老师的教学设计以生为本,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进而理解抽象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joanna
    joanna3年前

    老师带领学生经历物体的 “量的意义” 的建构,让学生通过体验,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积累度量活动经验,对后续关于其他计量单位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而且 “米” 这个单位量相对比较容易建立,在认识米的过程中,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活动,学生多感官体验到一米的实际意义,感知它的长度。

    joanna
    joanna3年前

    本节课教学教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会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董1206
    董12063年前

    [教案 2 稿]

    《1 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2 稿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掌握 1 米 = 100 厘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一米的实际意义,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理解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明白 1 米 = 100 厘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资源:

    米尺、一厘米长的小纸条、1 米长的绳子、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 借助大问题情境体会一米产生的必要性

    1. 课前布置学习任务,用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测量教室里一些物品的长度。

    首学任务:(课前完成首学单)

    核心问题:教室有多长?

    师:这是大家课前测量的结果,老师选取了几份。有的小朋友测量了课桌,有的测量了橡皮,还有的测量了文具袋...... 你们怎么都不去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师:想不想挑战这个有点难度的任务?要测量像教室的长度,目前我们面临哪些困难?

    生:没有合适的测量工具;

    生:厘米这个单位太小了。

    师:那我们就先来把这两个小困难给解决掉。你们觉得哪个长度单位适合一些?

    生:我觉得 “米” 这个单位要适合一些。

    师:老师也觉得 “米” 这个单位比较适合测量教室的长度。米还可以用英文字母 “m” 来表示(板书 “米”“M”)。今天我们就通过认识 “米” 解决 “教室有多长” 这个问题。

    (总结提炼,明白要测量教室的长度需要较大的标准和较长的测量工具,体会 “米” 和 “米尺” 产生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在单元第一课时中,学生通过不同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在课桌有多长这课中,学生体会到要得到正确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测量的标准。测量标准统一了,所测的结果也会达成共识。本课中,学生在课前运用所学知识和工具测量教室里一些物品的长度,孩子们测量讲桌、屏幕、书包柜等等,但是没有一组同学选择测量教室。在这个自主测量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意识到用现有的工具不适合测量教室这样长一些物体的长度,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到需要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以及 “米” 产生的必要性。本环节,教师旨在通过 “大问题” 的引领,帮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二、 调动丰富感官体验一米的实际意义,促进单位量的丰富感知

    (一)一米究竟有多长?

    1. 映象中的 1 米

    师:生活中你在哪见过或者用到过 “1 米”?

    生 1:现在我们排队都要求要间隔一米。

    师:究竟要间隔多远,请几位同学来做个示范。(学生排队间隔一米)

    生 2:我的身高是 1 米 3。

    师:那一米到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大家指给老师看看。(师将学生请上讲台,用贴纸贴在学生所指部位)

    2. 初识标准 1 米

    师:你们比划的一米各不相同,一米究竟有多长,我们说的可不算。1 米的长度是有规定的。

    老师手中的这根木棍的长度正好是 1 米,比着它的长度在黑板上画 1 条线段,长度正好是 1 米,每个小组的工具袋里也有一根一米长的绳子。我们用这个 1 米的标准来比一比。(师用手中的木棍,与讲台上的几位同学身高对比,与学生间隔的 1 米对比,学生调整映像中的 1 米)

    问:同样的 1 米,为什么从地面到这两个小朋友身体的部位是不一样的?

    3. 多种活动感知 1 米

    (1)师:你们对 1 米有多长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的活动同学们一起来感受 1 米有多长,请看活动要求。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活动要求

    下面的活动请你利用工具袋中 1 米长的绳子,与同桌合作一起来试一试。

    ① 用 1 米的绳子和自己身高比一比;

    ② 伸开手臂,看伸到什么程度是 1 米;

    ③ 叉开双腿,看叉到什么程度是 1 米;

    ④ 用 1 米长的绳子在教室里找找哪些物品长度大约是 1 米。

    时间为 5 分钟,时间结束请快速回到座位。

    (1) 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对于 1 米的量感,在 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让他们伸开双手去比划 1 米有多长,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而且横向比划和竖向比划的答案也不相同。因此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让学生比划自己映象中的一米有多长,通过与标准的的对比 让学生不断调整自己映象中的一米,量感在反复的体验和纠正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在活动环节,提供多种活动供学生选择,找身体中的 1 米,将长度单位与自己身体建立联系。在教室里找 1 米长的物体中,将 1 米的长度转化为具体可见的物体, 加深对 1 米实际长度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1 米和 1 厘米的关系?

    1. 理解 1 米 = 100 厘米

    师:小动物们也在想知道一米有多长,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么学习的。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 1:它们在用 1 厘米的小棒连起来。

    生 2:它们想用 1 厘米的小棒摆出 1 米。

    师:也就是它们想要弄明白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可是,它们摆弄了很久,都没弄明白 1 米里面到底有多少个 1 厘米。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首学:估一估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

    互学: 小组利用工具袋中的工具,量一量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

    群学: 汇报交流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发现?

    共学: 利用黑板上的 1 米线段,学生用准备的工具贴一贴,展示构造米尺的过程。

    得出结论:

    (1)1 米 = 100 厘米

    (2) 可以先摆出 10 厘米,然后再估一估,最后得出一米里面有 10 个十厘米。

    2. 认识米尺

    师:黑板上的的这条 1 米线段已经贴上了 100 个 1 厘米的小线段,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它像什么?

    引出 “米尺” 并介绍 “米尺”。

    师:像量黑板、身高、教室这样一些比较长的长度,用这样的尺量起来就方便多了,我们把这样的尺叫米尺。观察一下米尺上有些什么?

    师:你们可以像老师这样拿起米尺,再来感受一下 1 米的长度,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设计意图: 推理是培养量感的重要方法,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再通过演绎推理证明猜想,促进量感的形成。在理解 1 米 = 100 厘米这个难点时,让学生先独学猜一猜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然后再通过互学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小组共同探究,接着群学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不同的探索过程,最后通过共学达成共识 1 米 = 100 厘米。在四学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工具的不足、粘贴过程繁琐,促使他们进行有效的估计与推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量感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学生粘贴出的 “米尺”,引导学生联想出真正的米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米尺的内涵。

    三、 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测量,促进叠加量的深刻感悟

    1. 运用长度单位

    师:我们知道了米和厘米的关系,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能不能准确填出这些物体的单位。

    生汇报所填单位,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 教室有多长

    师:既然知道了 1 米有多长,又有了测量工具,现在能测量教室的长度了吗?

    开始测量之前,估计一下教室大概有几米?

    (师带领学生开始测量教室长度,得出教室的长度。)

    3.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在理解了米和厘米的进率之后,让学生及时运用所学知识填出物体的单位,进一步理解不同的物体要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度量。数学要让学生经历 “从头到尾” 思考问题的过程,在认识了一米和米尺之后,回到本节课的核心问题 “教室有多长”,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以及统一长度单位的便捷。学生动手一起量一量教室的长度,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叠加量的感悟逐步加深。通过课堂小结和 “还有什么问题”,培养学生反思总结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不局限,认识了厘米和米之后,还有没有其他的度量单位,不同的度量单位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等,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董1206
    董12063年前

    【2 稿反思】

    1. 在第 2 次试讲中,我们在学具袋中放入了 10 个 1 厘米合成的长纸条,学生不约而同地放弃了 1 厘米的小纸条,选择了用这个 10 厘米的长纸条来探索 1 米和 1 厘米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需要根据现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

    2. 通过对 1 稿的反思,我将体验活动进行统整,通过明确的活动要求,将几个体验活动明确告知学生,再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活动。学生在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寻找身体上的 “1 米” 和教室中的 “1 米”。这样的安排,避免了老师 1 个口令学生 1 个活动,学生也能自主地进行探索。

    3. 对于探索 1 米和 1 厘米的关系的这一环节,我在设计中是安排在了体验活动之后。对于 2 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的后半部分注意力明显下降。如何克服这一困难,是我们在后面的磨课试讲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4. 在二稿中,我将首学单和引入环节进行了修改。在 1 稿中,首学单直接要求学生用直尺去测量教室的长度,目的是让学生在统一的测量工具中感受所测结果的不一致,进而直接体会测量工具和长度单位的不适合。我们在 2 稿中进行了新的尝试,让学生自由选择测量的对象,学生在测量活动中感受到直尺对于测量某些物体比较方便,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可测的物体进行测量。通过这样的改变,立求帮助学生 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到需要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的意义,以及 “米” 产生的必要性。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1 米有多长》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中关于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课。本节是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老师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的关系,并会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同时教学中提醒学生米尺用来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又为二年级下册进一步学习千米奠定了基础。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老师带领学生经历物体的 “量的意义” 的建构,让学生通过体验,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积累度量活动经验,对后续关于其他计量单位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而且 “米” 这个单位量相对比较容易建立,在认识米的过程中,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活动,学生多感官体验到一米的实际意义,感知它的长度。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汤老师团队对度量的认识值得我学习,同时您的团队对本课中量感的具体表现的认识和理解都值得我学习。教学中通过 1 米的认识和直观感知,让学生感受 1 米的实际长度,通过找、量身边 1 米物体的长度再次感知 1 米的实际长度,同时通过米与厘米建立联系,再次感知 1 米的实际长度,这些都值得我学习!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本课以厘米作为教学生长点,由于不够用而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并在微课的辅助下完成厘米和米之间关系的探究,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揭示量感本质。

    蒋小娟
    蒋小娟3年前

    “量感” 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实际的观察中积累经验,汤老师通过测量教室这一任务,使学生明白测量较大的标准需要较长的测量工具,从而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识米的过程中,设计了层层递进的活动,学生多感官体验到一米的实际意义,感知它的长度。

    董1206
    董12063年前

    【教案终稿】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掌握 1 米 = 100 厘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一米的实际意义,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理解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明白 1 米 = 100 厘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资源:

    米尺、一厘米长的小纸条、1 米长的绳子、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 借助大问题情境体会一米产生的必要性

    1. 课前布置学习任务,用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测量教室里一些物品的长度。

    首学任务:(课前完成首学单)

    核心问题:教室有多长?

    师:这是大家课前测量的结果,老师选取了几份。有的小朋友测量了课桌,有的测量了橡皮,还有的测量了文具袋...... 你们怎么都不去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师:想不想挑战这个有点难度的任务?要测量教室的长度,目前我们面临哪些困难?

    生:没有合适的测量工具;

    生:厘米这个单位太小了。

    师:那我们就先来把这两个小困难给解决掉。你们觉得哪个长度单位适合一些?

    生:我觉得 “米” 这个单位要适合一些。

    师:老师也觉得 “米” 这个单位比较适合测量教室的长度。米还可以用英文字母 “m” 来表示(板书 “米”“m”)。今天我们就通过认识 “米” 解决 “教室有多长” 这个问题。

    (总结提炼,明白要测量教室的长度需要较大的标准和较长的测量工具,体会 “米” 和 “米尺” 产生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在单元第一课时中,学生通过不同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在课桌有多长这课中,学生体会到要得到正确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测量的标准。测量标准统一了,所测的结果也会达成共识。本课中,学生在课前运用所学知识和工具测量教室里一些物品的长度,孩子们测量讲桌、屏幕、书包柜等等,但是没有一组同学选择测量教室。在这个自主测量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意识到用现有的工具不适合测量教室这样长一些物体的长度,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到需要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以及 “米” 产生的必要性。本环节,教师旨在通过 “大问题” 的引领,帮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二、 调动丰富感官体验一米的实际意义,促进单位量的丰富感知

    (一)一米究竟有多长?

    1. 映象中的 1 米

    师:生活中你在哪见过或者用到过 “1 米”?

    生 1:现在我们排队都要求要间隔一米。

    师:究竟要间隔多远,请几位同学来做个示范。(学生排队间隔一米)

    生 2:我的身高是 1 米 3。

    师:那一米到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大家指给老师看看。(师将学生请上讲台,用贴纸贴在学生所指部位)

    2. 初识标准 1 米

    师:你们比划的一米各不相同,一米究竟有多长,我们说的可不算。1 米的长度是有规定的。

    老师手中的这根尺子的长度正好是 1 米,比着它的长度在黑板上画 1 条线段,长度正好是 1 米,每个小组的工具袋里也有一根一米长的绳子。我们用这个 1 米的标准来比一比。(师用手中的米尺,与讲台上的几位同学身高对比,与学生间隔的 1 米对比,学生调整映像中的 1 米)

    问:同样的 1 米,为什么从地面到这两个小朋友身体的部位是不一样的呢?

    3. 理解 1 米 = 100 厘米

    师:小动物们也想知道一米有多长,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么学习的。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629361320 (1)

    生 1:它们在用 1 厘米的小棒连起来。

    生 2:它们想用 1 厘米的小棒摆出 1 米。

    师:它们想要弄明白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可是,它们摆弄了很久,都没弄明白 1 米里面到底有多少个 1 厘米。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首学:估一估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

    互学: 小组利用工具袋中的工具,量一量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

    群学: 汇报交流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发现?

    共学: 利用黑板上的 1 米线段,学生用准备的工具贴一贴,展示构造米尺的过程。

    得出结论:

    (1)1 米 = 100 厘米

    (2)可以先摆出 10 厘米,然后再估一估,最后得出一米里面有 10 个十厘米。

    4. 认识米尺

    师:黑板上的的这条 1 米线段已经贴上了 100 个 1 厘米的小线段,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它像什么?

    引出 “米尺” 并介绍 “米尺”。

    师:像量黑板、身高、教室这样一些比较长的长度,用这样的尺量起来就方便多了,我们把这样的尺叫米尺。观察一下米尺上有些什么?

    师:你们可以像老师这样拿起米尺,再来感受一下 1 米的长度,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设计意图:对于 1 米的量感,在 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让他们伸开双手去比划 1 米有多长,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而且横向比划和竖向比划的答案也不相同。因此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让学生比划自己映象中的一米有多长,通过与标准的的对比 让学生不断调整自己映象中的一米,量感在与标准量进行对比过程中得到初步的发展。

    推理是培养量感的重要方法,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再通过演绎推理证明猜想,促进量感的形成。在理解 1 米 = 100 厘米这个难点时,让学生先独学猜一猜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然后再通过互学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小组共同探究,接着群学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不同的探索过程,最后通过共学达成共识 1 米 = 100 厘米。在四学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工具的不足、粘贴过程繁琐,促使他们进行有效的估计与推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量感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学生粘贴出的 “米尺”,引导学生联想出真正的米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米尺的内涵。

    (二)多种活动感知 1 米

    (1)师:你们都认识了 1 米有多长,还知道了 1 米和 1 厘米之间的关系。接下来的活动同学们一起来感受 1 米有多长,请看活动要求。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活动要求

    下面的活动请你利用工具袋中 1 米长的绳子,与同桌合作一起来试一试。

    用 1 米的绳子和自己身高比一比;

    伸开手臂,看伸到什么程度是 1 米;

    叉开双腿,看叉到什么程度是 1 米;

    用 1 米长的绳子在教室里找找哪些物品长度大约是 1 米。

    时间为 5 分钟,时间结束请快速回到座位。

    (2) 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自由地感受 1 米的实际长度。找身体中的 1 米,将长度单位与自己身高建立联系;伸开双手、叉开双腿,通过动作感受 1 米;在教室里找 1 米长的物体,将 1 米的长度转化为具体可见的物体, 加深对 1 米实际长度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 通过与标准的对比 让学生不断调整自己映象中的一米,量感在反复的体验和纠正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

    三、 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测量,促进叠加量的深刻感悟

    1. 运用长度单位

    师:我们知道了米和厘米的关系,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能不能准确填出这些物体的单位。

    1629375818 (1)

    生汇报所填单位,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 教室有多长?

    师:既然知道了 1 米有多长,又有了测量工具,现在能测量教室的长度了吗?

    开始测量之前,估计一下教室大概有几米?

    (师带领学生开始测量教室长度,得出教室的长度。)

    3.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在理解了米和厘米的进率之后,让学生及时运用所学知识填出物体的单位,进一步理解不同的物体要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度量。数学要让学生经历 “从头到尾” 思考问题的过程,在认识了一米和米尺之后,回到本节课的核心问题 “教室有多长”,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以及统一长度单位的便捷。学生动手一起量一量教室的长度,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叠加量的感悟逐步加深。通过课堂小结和 “还有什么问题”,培养学生反思总结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不局限,认识了厘米和米之后,还有没有其他的度量单位,不同的度量单位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等,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4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15:59 · PVG 23:59 · LAX 08:59 · JFK 11:59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