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成都市郑大明名师工作室的汤小婷老师。很荣幸代表成都市郑大明名师工作室参加全国新世纪小学第三届全国名师工作室教设计与课堂展示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主题专场大赛。非常感谢新世纪教材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的各位专家、领导,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展示、研讨、交流的平台!接下来我将与我们团队的王开兰老师、蒋小娟老师和董梦景老师在导师郑大明老师的带领下一起研究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米有多长》一课,紧紧围绕本次大会主题,从学习方式的探讨出发,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期待在参赛中能得到各位专家、评委和同仁们的指点,我们会认真阅读、思考每一位老师的点评,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在这里先向大家道一声:感谢!
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祝各位参赛选手们取得优异的成绩!祝各位专家、同仁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40#r_102713
活动主题解读:https://bbs.xsj21.com/t/1940#r_103118
选课思考:https://bbs.xsj21.com/t/1940#r_103120
教案一稿:https://bbs.xsj21.com/t/1940#r_103124
一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40#r_118008
教案二稿:https://bbs.xsj21.com/t/1940#r_121773
二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40#r_121780
团队磨课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40#r_122449 https://bbs.xsj21.com/t/1940#r_122448
活动主题解读: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旨在通过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促进学生 “量感” 的发展,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这三者中学习方式是途径,量感发展是内容,而学会学习是最终的目标。因此,我们需要从学习方式、量感、学会学习三个方面解读活动主题,
学习方式 是指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具有偏好性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反映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个体差异,包括方法和形式。方法就是做事的步骤,是归纳总结出来,是抽象的(看不见,但是需要遵守的顺序或者次序);形式是教师提供的,比如读的形式、写的形式、测的形式等等,这些是属于 “看得见” 的。因此,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不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面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能力,所相对应的学习方式也不尽相同。本次主题围绕学生 “量感” 的发展,“量感” 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指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 。不同于一般的数学知识的习得,技能的掌握,这样的 “直观感知” 需要的是真实的情境、学生具身的体验、身心一体的参与。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排队间隔一米、量身高中的一米、体育活动中的一米),小组活动(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摆一摆等),具身体验(身体中找一找、张开手臂比一比、叉开双腿比一比)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所谓 学会学习 ,就是培养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能力,就是掌握一套良好的学习方法,采取有效的手段和途径,高效率地获取更多的知识。学会学习包含 “爱学 、 学会、会学” 三个层次。“爱学” 即学习的态度,“学会” 即学习的结果,“会学” 即学习的方法技巧。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思考通过怎样的途径,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习得、技巧的掌握以及兴趣的培养,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意志力和学习习惯。我们的思考如下:(1)在设计中,我们立求通过 “大问题” 的引领,让学生感受到现有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先思考目前面临哪些困难,进而解决困难,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目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中,不断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方法,最终帮助学生 “学会学习”。(2)给予学生独立、自由的探索时间与空间,用明确的要求指导学生开展探索体验活动。为了避免在课堂中出现 “一个口令一个活动” 的情况,将体验活动进行统整,用明确的活动要求指导学生进行体验,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教室里自由活动,在身体中找一找、张开手臂比一比、叉开双腿比一比,充分感受 “1 米” 的实际长度。
量感, 主要是指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在小学阶段主要体现在:
(1) 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量感培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就是度量,度量是与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和结果。结合课例《一米有多长》,让学生感受到 “米” 这个度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即量较长物体长度时,“厘米” 这个单位已经不合适了,需要有新的度量单位出现。
(2) 会对真实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度量单位的选择是度量的关键一步,选择合适的单位需要充分理解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在此基础上才能将同一度量方法下的不同单位进行正确的换算。在课例《一米有多长》中,学生通过真实的情境理解选择 “米” 这个单位进行度量的意义,通过多种感官的体验去感知一米究竟有多长,再通过对比 1 厘米和 1 米之间的长度,建立 1 米 = 100 厘米的深刻感悟。
(3) 初步感受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量感的建立与完善离不开合理的估测活动,估测是否准确又取决去量感的建立,而量感又能在估测活动中得到不断地提高与巩固。因此在课例中,需要结合一定的估测活动培养学生的量感。
选题思考
基于对量感的理解,结合《一米有多长》这一课,我们在课前主要思考两个问题:(1)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2)学生怎样才算真正理解了 “米” 的实际意义?
问题一:学生的认知起点,主要有知识起点和学习经验起点。从知识起点来讲,学生在前两节课中知道了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对厘米已有初步的认识,知道了几厘米就是几个一厘米的累加,并建立了一定的空间表象,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度量能力。从学习经验来讲,学生已经具有丰富的 “用尺子进行测量” 的经验,积累了一些估测的活动经验。
问题二:我们可以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三个层面判断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了长度单位 “米” 的意义。
知识层面:学生知道 1 厘米究竟有多长,知道 1 米 = 100 厘米。知道米的实际应用范围,并能用米作单位表示某些物体的长度。
技能层面:学生会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能对物体长度进行合理的估计。
情感态度层面:学生能够体会长度单位 “米” 产生的现实意义,并能自觉将长度单位与熟悉的事物建立联系。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课时,是在积累了一定测量经验以及认识了 “厘米” 之后对长度单位的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的主单位是 “米”,而 “毫米”、“分米” 与 “厘米” 都是 “米” 的分数单位。教材安排的顺序是先学习 “厘米”,再认识 “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 “毫米”“分米”“千米”。“米” 的认识在知识结构和学习经验上都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因此,结合教材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了如下安排。首先需要借助已有知识的认知起点,回忆、再现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运用 “厘米” 帮助学生建构 “1 米”,抓住 “米” 产生的必要性这一环节目标。其次,沟通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联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 “1 米” 的深刻感悟,,培养学生量感。再次,初步认识一米后,建立长度单位与实际生活物体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深化对一米的长度表象;接着,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加深对叠加量的理解,在估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量感;最后,通过填单位,引导学是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实际长度,进一步厘清 “米” 和 “厘米” 的实际意义,明白不同的物体要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进行度量。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掌握 1 米 = 100 厘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一米的实际意义,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理解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明白 1 米 = 100 厘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资源:
米尺、一厘米长的小棒、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 借助大问题情境体会一米产生的必要性
1. 核心问题:教室有多长?
首学任务:(课前完成首学单)
互学:
小组交流:
(1) 选的是什么工具进行测量?对你选择的工具有什么想说的?
(2) 你是怎么测的?
(3) 测量结果相同吗?为什么测量结果会不同?
群学:全班集体汇报交流。为什么工具相同了,结果还会不同?
共学:总结提炼,明白要测量教室的长度需要较大的标准和较长的测量工具,体会 “米” 和 “米尺” 产生的必要性
小结:看来量一些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以厘米这个小的标准来测量太慢了,还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我们需要用一个更大的标准来测量教室的长度。
二、调动丰富感官体验一米的实际意义,促进单位量的丰富感知
(一)一米究竟有多长?
1. 映象中的 1 米
师:生活中你在哪见过或者用到过 “米” 这个长度单位?
2. 初识标准 1 米
师:你们比划的一米各不相同,一米究竟有多长,我们说的可不算。1 米的长度是有规定的。
老师黑板上的这条线段的长度正好是 1 米。每个小组的工具袋里也有一根一米长的线,拿出来与你们的身高比一比,与你们间隔的一米举例比一比。
3. 反复感知 1 米
四人小组合作,一人用手比划出 1 米,另外同学用 1 米线来验证。
师:如果没有这个标准的 1 米线了,你还能间隔 1 米吗?你能在同学的身体上找出从脚底到身体的哪里是一米吗?怎样记住 1 米的长度或高度呢?
4. 找到身边的 1 米
师:找一找,教室里面哪些物体长度大约是 1 米?
(二)1 米和 1 厘米的关系?
1. 理解 1 米 = 100 厘米
师:小动物们也在想知道一米有多长,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么学习的。
师:仔细观察,你发想了什么?
首学: 猜一猜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
互学:小组利用工具袋中一厘米的小棒和 1 米的绳子,量一量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
群学:小组汇报交流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发现?
共学:利用黑板上的 1 米线段,学生用 1 厘米线段贴一贴,展示构造 1 米的过程。
得出结论:
(1)1 米 = 100 厘米
(2) 可以先摆出 10 厘米,然后再估一估,最后得出一米里面有 10 个十厘米。
2. 认识米尺
师:黑板上的的这条 1 米线段已经贴上了 100 个 1 厘米的小线段,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它像什么?
引出 “米尺” 并介绍 “米尺”。
三、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测量,促进叠加量的深刻感悟
1. 运用长度单位
师:我们知道了米和厘米的关系,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能不能准确填出这些物体的单位。
2. 教室有多长
师:既然知道了 1 米有多长,又有了测量工具,现在能测量教室的长度了吗?
开始测量之前,估计一下教室大概有几米?
(师带领学生开始测量教室长度,得出教室的长度。)
3.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
“量感” 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于一般的数学知识的习得,更加重视 “直观感知” ,所以就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具身的体验才能实现。老师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通过本节教学,让我们知道学会学习 ,就是培养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能力,高效率地获取更多的知识。学会学习包含 三个层次。 即学习的态度,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方法技巧。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思考通过怎样的教学途径以及何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最终养成良好的学习意志力和学习习惯。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让学生 “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而学生估测的精确度主要依赖于其 “量感”。“量感” 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容易成为教学的盲点。汤老师在教学中明确了 “量感” 的价值和意义,注重填补学生知识储备的空缺,用丰富的数学活动培养 “量感”, 用灵巧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计量单位的换算,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估测能力。教师注重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教师善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挖掘其思路,鼓励他们大胆的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或鼓励,但在鼓励学生想法,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又不忘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都得到了共同的发展。
在教学设计中,老师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素材,把 “量感” 概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与学生生活经历相关的 “量感” 情境,在可视化的教学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量感学习需求。通过教学,让我们知道学会学习 ,就是培养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能力,高效率地获取更多的知识。
唐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全程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解决问题,都是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展开的自主探索活动,并让学生在体验中培养和发展量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值得我学习。
“量感” 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于一般的数学知识的习得,更加重视 “直观感知” ,所以就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具身的体验才能实现。老师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汤老师设计的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的认知起点,回忆、再现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运用 “厘米” 帮助学生建构 “1 米”,抓住 “米” 产生的必要性这一环节目标。其次,沟通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联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 “1 米” 的深刻感悟,培养学生量感,这一环节设计地非常好。
老师对学生的学情了解透彻,教材把握准确,采用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学习新知,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比一比、摆一摆、做一做、拉一拉四个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新知,有利于学生量感的培养。
“量感” 是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同于一般的数学知识的习得,更加重视 “直观感知” ,所以就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具身的体验才能实现。老师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从工具的选择入手,让学生体会到原有的长度单位 “厘米” 已经不能满足测量需求,新的长度单位 “米” 的产生是生活所需的必然产物,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那么,1 米究竟有多长呢?学生从感性认知到标准认知,并在比较活动中感知 1 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找到身体中的 1 米,理解到 1 米的意义。米和厘米的关系,从猜测到动画再到实际操作验证,让学生充分掌握米和厘米的关系。并在估计教师有多长的活动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新旧知识之间的的关系,根据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的新课标理念,结合学生的学情实际,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对物体的观察、体验和探究,为学生定制 “量感” 培养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量”,形成 “感”,让学生的量感以鲜活的方式拔节生长。这种对知识的零散、渗透、融通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量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学生直观地感知新旧知识之间的的关系,根据 “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的新课标理念,结合学生的学情实际,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对物体的观察、体验和探究,为学生定制 “量感” 培养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量”,形成 “感”,让学生的量感以鲜活的方式拔节生长。这种对知识的零散、渗透、融通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量感具有重要意义。
量感的建立开始时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积累。学生的量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量感的培养也非一日之功,教师要从一个计量单位开始。学生只有在脑海里深深地刻上一个计量单位的标准,量感的形成才会有参照,才会有发展的基石。在进行物体计量的时候,学生会不自觉的拿这个标准去比对,从而发展量感
量感是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大量的实践和思考。汤老师的教学设计既尊重了教材的原意,又有自己独到的设计,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切实掌握数学知识,攻破知识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有效又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就能得到最大的发挥。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加深对叠加量的理解,在估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量感 让学生建立丰富的数学表征,构建模型,发展学生 “量感”。
学生在测量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到:根据被测物体的长度来选择合适的工具(度量单位)进行测量,度量标准作为 “标准” 的意义就是在于度量过程被不断复制叠加。切实理解 “1 米” 的含义。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学生在实践中体验 “量”,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亲历量的形成过程,能使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计量单位表象,从而发展学生量感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理解或掌握,而只能靠死记硬背。要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须让学生实际操作,在观察、实践中积累经验。汤老师的教学设计以生为本,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进而理解抽象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一个活动,三个问题串,互学群学共学的方式,汤老师让学生自然地感受到了米的必要性。反复的认识,感知,寻找计量单位,可以增加量感深度,而探究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将两个计量单位相联系,建立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
本课在感受 1 米有多长时,准备了充足的学具,看看 1 米里有多少个 1 厘米,建立了 1 米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量感,还可以先摆 10 厘米,再估 1 米有多少个 1 厘米,提升了学生的量感,此处设计的特别好。
以厘米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通过感知生活中用米做单位的物体来感受一米的长度,在多次观察感知中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量感.
“量感” 与生活息息相关。汤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找寻身边熟知的物体作为计量单位的参照,让他们对照着参照物来感知计量单位。例如:可以让学生借助大拇指的宽来记忆 1 厘米,借助米尺来记忆 1 米,借助一张卡片的厚度来记忆 1 毫米。这么做,便于学生运用,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愉快,热情更高。
汤老师的设计通过完成首学单感受统一单位的必要性,然后再认识一米时分别有了以下几个步骤:1. 你印象中的 1 米;2. 初识标准的一米;3. 反复感知 1 米;4. 找身边的 1 米,在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活动中,让学生对米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1 米的量感由此产生,特别棒!包括后面的认识 1 米 = 100 厘米,也是非常非常棒的,通过猜想、实验验证,让学生充分在操作中去感知、感悟!量感非常充分!
本课以厘米作为教学生长点,由于不够用而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并在微课的辅助下完成厘米和米之间关系的探究,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揭示量感本质。
本节课中,教师借助已有知识的认知起点,回忆、再现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运用 “厘米” 帮助学生建构 “1 米”,抓住 “米” 产生的必要性这一环节目标。其次,沟通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联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 “1 米” 的深刻感悟,在操作与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量”(liàng) 起源于 “量”( liáng), 这是量的形成过程。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只有学生切切实实地经历了、体验了、获得感受了,量才不是一种 “规定性知识”,才能成为学生生命体验,才能逐渐明晰长度量感。
老师紧紧围绕本次大会主题,从学习方式的探讨出发,让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活动中认识到量的产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萌生量化思想。
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感知测量的意义,创造使用工具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体会工具上的刻度的单位属性与精确度概念。量感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经验积累的过程,我们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积累丰富的工具测量经验,感悟度量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以厘米自然地迁移到米的学习,通过感知生活中用米做单位的物体来感受一米的长度,在多次观察感知中初步建立单位量感。然后再利用 “身体,手指,地砖” 等实际事物做对比,建立量感表象,最后利用表象进行估测活动,循序渐进培养学生量感.
本节课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的关系,而是设计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和积累测量的直接经验,发展和提升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的关系,而是设计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和积累测量的直接经验,发展和提升学生的量感.
《1 米有多长》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节中关于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课。本节是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老师基于学生已有一定的认识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离的测量经验,本节课教学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的关系,并会运用新知灵活地创造性地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同时教学中提醒学生米尺用来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又为二年级下册进一步学习千米奠定了基础。
本课在感受 1 米有多长时,准备了充足的学具,看看 1 米里有多少个 1 厘米,建立了 1 米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量感,还可以先摆 10 厘米,再估 1 米有多少个 1 厘米,提升了学生的量感。
计量单位的换算是计量单位学习的重要内容,是难点也是重点,是学生理解、掌握计量单位间关系的标志。汤老师注重让学生亲历 “1 米” 的形成过程,感受 1 厘米与 1 米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计量单位间的表象关系,明晰进率。
通过汤老师的教学设计,每个学生都充分经历、充分感受,在 “量”(liáng)中体会到 “量”(liàng),积累了测量活动经验,发展了度量意识和能力,培养了 “量感”。特别是 “米尺” 的创造,感受度量工具产生的必要性
本节课主要教学长度单位米的认识,并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后,又要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米”。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他们对于一米到底有多长心里完全没有数。所以,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 1 米的概念。
“量感” 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范畴,更是将学生的数学学习引向社会生活的直观载体。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量”,形成 “感”,让学生的量感以鲜活的方式拔节生长。在认识标准单位厘米和米以后,请学生再次用标准单位进行度量教室有多长,并将度量结果与之前的学习记录相对比,体会统一标准单位为交流与研究带来的科学性和一致性。这体现了教学前后的一致性。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往往难以理解或掌握,而只能靠死记硬背。要想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须让学生实际操作,在观察、实践中积累经验。汤老师的教学设计以生为本,注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直观地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进而理解抽象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一个活动,三个问题串,互学群学共学的方式,汤老师让学生自然地感受到了米的必要性。反复的认识,感知,寻找计量单位,可以增加量感深度,而探究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将两个计量单位相联系,建立知识结构,构建知识体系。
本课设计层层递进,首先需要借助已有知识的认知起点,回忆、再现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运用 “厘米” 帮助学生建构 “1 米”,抓住 “米” 产生的必要性这一环节目标。其次,沟通 “米” 和 “厘米” 之间的联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对 “1 米” 的深刻感悟,,培养学生量感。再次,初步认识一米后,建立长度单位与实际生活物体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深化对一米的长度表象;接着,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加深对叠加量的理解,在估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量感;最后,通过填单位,引导学是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实际长度,进一步厘清 “米” 和 “厘米” 的实际意义,明白不同的物体要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进行度量。
从问题入手进行思考,围绕 2 个问题展开(1)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里?(知识起点和学习经验起点)(2)学生怎样才算真正理解了 “米” 的实际意义?(从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三个层面判断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了长度单位 “米” 的意义)这样的做课理念值得借鉴。
利用首学单,唤醒元认知;在交流中引出米和米尺。探究一米有多长,通过映象中的 1 米、 初识标准 1 米、反复感知 1 米、找到身边的 1 米等环节,层层递进,逐步建立 1 米的模型表征,为 1 米量感的形成奠定基础。
本节课主要教学长度单位米的认识,并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教学中,汤老师设计了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汤老师重视学生的参与性与实践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操作,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同时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发展 “量感”,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估测能力。
汤老师在本节课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孩子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体会到米的实际意义。汤老师注重让学生亲历 “1 米” 的形成过程,感受 1 厘米与 1 米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计量单位间的表象关系,明晰进率,从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量感。
学生量感的培养重在活动中体验参与,计量单位的学习比较抽象,让学生在操作中建立表象,汤老师带领学生经历物体的 “量的意义” 的建构,让学生通过体验,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积累度量活动经验,对后续关于其他计量单位的学习起着重要作用,而且 “米” 这个单位量相对比较容易建立,本课设计值得学习。
一稿反思:
优点:1. 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直观感知 1 米的长度,将 1 米与自己的身体和教室里物品的长度建立联系。在课后的调查中,大部分孩子能比划出一米大约有多长,初步建立了对 1 米的直观表象。
2. 学生在运用 1 厘米长的小纸条摆出 1 米时,大部分孩子积极参与其中。很多孩子在摆的过程中发现需要摆的 1 厘米小纸条太多,太麻烦,因此积极思考,探索出多种方法进行估测,例如:可以先摆出一半,另一半也是这么多,两半再加起来;还可以摆出十个 1 厘米,看看有多长,再用手或者尺子量一量整个绳子有多少个 10 厘米,等等。通过孩子们的探索,“米” 和 “厘米” 之间的关系直观展现在孩子们面前,长度单位之间换算的这一难点被顺利突破。
需要改进之处:
1. 对学生学具的收放应该再结合小组评比来进一步规范。
2. 学生在进行 “四学” 活动时,要求还需要更加明确。
3. 学生上台展示用 1 厘米拼出 1 米的过程,学生的操作和表达不太理想,因此耽误了一些时间,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更好地呈现此环节。
汤老师的教学设计很完成,引课非常有特色,首先给出一个大问题情境,通过首学、互学、群学、共学的形式体会一米产生的必要性;运用小组合作法和活动法,让学生体验 1 米,进而得出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教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量”,形成 “感”,不断培养量感。
[教案 2 稿]
《1 米有多长》教学设计 2 稿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掌握 1 米 = 100 厘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一米的实际意义,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理解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明白 1 米 = 100 厘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资源:
米尺、一厘米长的小纸条、1 米长的绳子、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 借助大问题情境体会一米产生的必要性
1. 课前布置学习任务,用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测量教室里一些物品的长度。
首学任务:(课前完成首学单)
核心问题:教室有多长?
师:这是大家课前测量的结果,老师选取了几份。有的小朋友测量了课桌,有的测量了橡皮,还有的测量了文具袋...... 你们怎么都不去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师:想不想挑战这个有点难度的任务?要测量像教室的长度,目前我们面临哪些困难?
生:没有合适的测量工具;
生:厘米这个单位太小了。
师:那我们就先来把这两个小困难给解决掉。你们觉得哪个长度单位适合一些?
生:我觉得 “米” 这个单位要适合一些。
师:老师也觉得 “米” 这个单位比较适合测量教室的长度。米还可以用英文字母 “m” 来表示(板书 “米”“M”)。今天我们就通过认识 “米” 解决 “教室有多长” 这个问题。
(总结提炼,明白要测量教室的长度需要较大的标准和较长的测量工具,体会 “米” 和 “米尺” 产生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在单元第一课时中,学生通过不同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在课桌有多长这课中,学生体会到要得到正确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测量的标准。测量标准统一了,所测的结果也会达成共识。本课中,学生在课前运用所学知识和工具测量教室里一些物品的长度,孩子们测量讲桌、屏幕、书包柜等等,但是没有一组同学选择测量教室。在这个自主测量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意识到用现有的工具不适合测量教室这样长一些物体的长度,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到需要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以及 “米” 产生的必要性。本环节,教师旨在通过 “大问题” 的引领,帮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二、 调动丰富感官体验一米的实际意义,促进单位量的丰富感知
(一)一米究竟有多长?
1. 映象中的 1 米
师:生活中你在哪见过或者用到过 “1 米”?
生 1:现在我们排队都要求要间隔一米。
师:究竟要间隔多远,请几位同学来做个示范。(学生排队间隔一米)
生 2:我的身高是 1 米 3。
师:那一米到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大家指给老师看看。(师将学生请上讲台,用贴纸贴在学生所指部位)
2. 初识标准 1 米
师:你们比划的一米各不相同,一米究竟有多长,我们说的可不算。1 米的长度是有规定的。
老师手中的这根木棍的长度正好是 1 米,比着它的长度在黑板上画 1 条线段,长度正好是 1 米,每个小组的工具袋里也有一根一米长的绳子。我们用这个 1 米的标准来比一比。(师用手中的木棍,与讲台上的几位同学身高对比,与学生间隔的 1 米对比,学生调整映像中的 1 米)
问:同样的 1 米,为什么从地面到这两个小朋友身体的部位是不一样的?
3. 多种活动感知 1 米
(1)师:你们对 1 米有多长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的活动同学们一起来感受 1 米有多长,请看活动要求。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活动要求
下面的活动请你利用工具袋中 1 米长的绳子,与同桌合作一起来试一试。
① 用 1 米的绳子和自己身高比一比;
② 伸开手臂,看伸到什么程度是 1 米;
③ 叉开双腿,看叉到什么程度是 1 米;
④ 用 1 米长的绳子在教室里找找哪些物品长度大约是 1 米。
时间为 5 分钟,时间结束请快速回到座位。
(1) 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对于 1 米的量感,在 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让他们伸开双手去比划 1 米有多长,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而且横向比划和竖向比划的答案也不相同。因此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让学生比划自己映象中的一米有多长,通过与标准的的对比 让学生不断调整自己映象中的一米,量感在反复的体验和纠正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在活动环节,提供多种活动供学生选择,找身体中的 1 米,将长度单位与自己身体建立联系。在教室里找 1 米长的物体中,将 1 米的长度转化为具体可见的物体, 加深对 1 米实际长度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1 米和 1 厘米的关系?
1. 理解 1 米 = 100 厘米
师:小动物们也在想知道一米有多长,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么学习的。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 1:它们在用 1 厘米的小棒连起来。
生 2:它们想用 1 厘米的小棒摆出 1 米。
师:也就是它们想要弄明白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可是,它们摆弄了很久,都没弄明白 1 米里面到底有多少个 1 厘米。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首学:估一估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
互学: 小组利用工具袋中的工具,量一量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
群学: 汇报交流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发现?
共学: 利用黑板上的 1 米线段,学生用准备的工具贴一贴,展示构造米尺的过程。
得出结论:
(1)1 米 = 100 厘米
(2) 可以先摆出 10 厘米,然后再估一估,最后得出一米里面有 10 个十厘米。
2. 认识米尺
师:黑板上的的这条 1 米线段已经贴上了 100 个 1 厘米的小线段,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它像什么?
引出 “米尺” 并介绍 “米尺”。
师:像量黑板、身高、教室这样一些比较长的长度,用这样的尺量起来就方便多了,我们把这样的尺叫米尺。观察一下米尺上有些什么?
师:你们可以像老师这样拿起米尺,再来感受一下 1 米的长度,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设计意图: 推理是培养量感的重要方法,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再通过演绎推理证明猜想,促进量感的形成。在理解 1 米 = 100 厘米这个难点时,让学生先独学猜一猜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然后再通过互学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小组共同探究,接着群学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不同的探索过程,最后通过共学达成共识 1 米 = 100 厘米。在四学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工具的不足、粘贴过程繁琐,促使他们进行有效的估计与推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量感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学生粘贴出的 “米尺”,引导学生联想出真正的米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米尺的内涵。)
三、 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测量,促进叠加量的深刻感悟
1. 运用长度单位
师:我们知道了米和厘米的关系,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能不能准确填出这些物体的单位。
生汇报所填单位,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 教室有多长
师:既然知道了 1 米有多长,又有了测量工具,现在能测量教室的长度了吗?
开始测量之前,估计一下教室大概有几米?
(师带领学生开始测量教室长度,得出教室的长度。)
3.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在理解了米和厘米的进率之后,让学生及时运用所学知识填出物体的单位,进一步理解不同的物体要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度量。数学要让学生经历 “从头到尾” 思考问题的过程,在认识了一米和米尺之后,回到本节课的核心问题 “教室有多长”,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以及统一长度单位的便捷。学生动手一起量一量教室的长度,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叠加量的感悟逐步加深。通过课堂小结和 “还有什么问题”,培养学生反思总结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不局限,认识了厘米和米之后,还有没有其他的度量单位,不同的度量单位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等,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2 稿反思】
1. 在第 2 次试讲中,我们在学具袋中放入了 10 个 1 厘米合成的长纸条,学生不约而同地放弃了 1 厘米的小纸条,选择了用这个 10 厘米的长纸条来探索 1 米和 1 厘米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需要根据现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
2. 通过对 1 稿的反思,我将体验活动进行统整,通过明确的活动要求,将几个体验活动明确告知学生,再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活动。学生在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寻找身体上的 “1 米” 和教室中的 “1 米”。这样的安排,避免了老师 1 个口令学生 1 个活动,学生也能自主地进行探索。
3. 对于探索 1 米和 1 厘米的关系的这一环节,我在设计中是安排在了体验活动之后。对于 2 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的后半部分注意力明显下降。如何克服这一困难,是我们在后面的磨课试讲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4. 在二稿中,我将首学单和引入环节进行了修改。在 1 稿中,首学单直接要求学生用直尺去测量教室的长度,目的是让学生在统一的测量工具中感受所测结果的不一致,进而直接体会测量工具和长度单位的不适合。我们在 2 稿中进行了新的尝试,让学生自由选择测量的对象,学生在测量活动中感受到直尺对于测量某些物体比较方便,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可测的物体进行测量。通过这样的改变,立求帮助学生 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到需要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的意义,以及 “米” 产生的必要性。
【教案终稿】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和测量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掌握 1 米 = 100 厘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 在测量活动中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一米的实际意义,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
难点:理解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明白 1 米 = 100 厘米的实际意义。
教学资源:
米尺、一厘米长的小纸条、1 米长的绳子、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 借助大问题情境体会一米产生的必要性
1. 课前布置学习任务,用上节课学习的知识测量教室里一些物品的长度。
首学任务:(课前完成首学单)
核心问题:教室有多长?
师:这是大家课前测量的结果,老师选取了几份。有的小朋友测量了课桌,有的测量了橡皮,还有的测量了文具袋...... 你们怎么都不去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师:想不想挑战这个有点难度的任务?要测量教室的长度,目前我们面临哪些困难?
生:没有合适的测量工具;
生:厘米这个单位太小了。
师:那我们就先来把这两个小困难给解决掉。你们觉得哪个长度单位适合一些?
生:我觉得 “米” 这个单位要适合一些。
师:老师也觉得 “米” 这个单位比较适合测量教室的长度。米还可以用英文字母 “m” 来表示(板书 “米”“m”)。今天我们就通过认识 “米” 解决 “教室有多长” 这个问题。
(总结提炼,明白要测量教室的长度需要较大的标准和较长的测量工具,体会 “米” 和 “米尺” 产生的必要性)
(设计意图:在单元第一课时中,学生通过不同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度,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在课桌有多长这课中,学生体会到要得到正确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测量的标准。测量标准统一了,所测的结果也会达成共识。本课中,学生在课前运用所学知识和工具测量教室里一些物品的长度,孩子们测量讲桌、屏幕、书包柜等等,但是没有一组同学选择测量教室。在这个自主测量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意识到用现有的工具不适合测量教室这样长一些物体的长度,在真实的情境中体会到需要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以及 “米” 产生的必要性。本环节,教师旨在通过 “大问题” 的引领,帮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二、 调动丰富感官体验一米的实际意义,促进单位量的丰富感知
(一)一米究竟有多长?
1. 映象中的 1 米
师:生活中你在哪见过或者用到过 “1 米”?
生 1:现在我们排队都要求要间隔一米。
师:究竟要间隔多远,请几位同学来做个示范。(学生排队间隔一米)
生 2:我的身高是 1 米 3。
师:那一米到你身体的哪个地方?大家指给老师看看。(师将学生请上讲台,用贴纸贴在学生所指部位)
2. 初识标准 1 米
师:你们比划的一米各不相同,一米究竟有多长,我们说的可不算。1 米的长度是有规定的。
老师手中的这根尺子的长度正好是 1 米,比着它的长度在黑板上画 1 条线段,长度正好是 1 米,每个小组的工具袋里也有一根一米长的绳子。我们用这个 1 米的标准来比一比。(师用手中的米尺,与讲台上的几位同学身高对比,与学生间隔的 1 米对比,学生调整映像中的 1 米)
问:同样的 1 米,为什么从地面到这两个小朋友身体的部位是不一样的呢?
3. 理解 1 米 = 100 厘米
师:小动物们也想知道一米有多长,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怎么学习的。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 1:它们在用 1 厘米的小棒连起来。
生 2:它们想用 1 厘米的小棒摆出 1 米。
师:它们想要弄明白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可是,它们摆弄了很久,都没弄明白 1 米里面到底有多少个 1 厘米。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首学:估一估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
互学: 小组利用工具袋中的工具,量一量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
群学: 汇报交流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发现?
共学: 利用黑板上的 1 米线段,学生用准备的工具贴一贴,展示构造米尺的过程。
得出结论:
(1)1 米 = 100 厘米
(2)可以先摆出 10 厘米,然后再估一估,最后得出一米里面有 10 个十厘米。
4. 认识米尺
师:黑板上的的这条 1 米线段已经贴上了 100 个 1 厘米的小线段,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它像什么?
引出 “米尺” 并介绍 “米尺”。
师:像量黑板、身高、教室这样一些比较长的长度,用这样的尺量起来就方便多了,我们把这样的尺叫米尺。观察一下米尺上有些什么?
师:你们可以像老师这样拿起米尺,再来感受一下 1 米的长度,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设计意图:对于 1 米的量感,在 学生学习的起始阶段让他们伸开双手去比划 1 米有多长,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而且横向比划和竖向比划的答案也不相同。因此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让学生比划自己映象中的一米有多长,通过与标准的的对比 让学生不断调整自己映象中的一米,量感在与标准量进行对比过程中得到初步的发展。
推理是培养量感的重要方法,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再通过演绎推理证明猜想,促进量感的形成。在理解 1 米 = 100 厘米这个难点时,让学生先独学猜一猜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然后再通过互学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小组共同探究,接着群学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台展示不同的探索过程,最后通过共学达成共识 1 米 = 100 厘米。在四学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工具的不足、粘贴过程繁琐,促使他们进行有效的估计与推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量感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学生粘贴出的 “米尺”,引导学生联想出真正的米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米尺的内涵。)
(二)多种活动感知 1 米
(1)师:你们都认识了 1 米有多长,还知道了 1 米和 1 厘米之间的关系。接下来的活动同学们一起来感受 1 米有多长,请看活动要求。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活动要求
下面的活动请你利用工具袋中 1 米长的绳子,与同桌合作一起来试一试。
① 用 1 米的绳子和自己身高比一比;
② 伸开手臂,看伸到什么程度是 1 米;
③ 叉开双腿,看叉到什么程度是 1 米;
④ 用 1 米长的绳子在教室里找找哪些物品长度大约是 1 米。
时间为 5 分钟,时间结束请快速回到座位。
(2) 小组汇报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自由地感受 1 米的实际长度。找身体中的 1 米,将长度单位与自己身高建立联系;伸开双手、叉开双腿,通过动作感受 1 米;在教室里找 1 米长的物体,将 1 米的长度转化为具体可见的物体, 加深对 1 米实际长度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 通过与标准的对比 让学生不断调整自己映象中的一米,量感在反复的体验和纠正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
三、 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测量,促进叠加量的深刻感悟
1. 运用长度单位
师:我们知道了米和厘米的关系,现在老师考考大家能不能准确填出这些物体的单位。
生汇报所填单位,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2. 教室有多长?
师:既然知道了 1 米有多长,又有了测量工具,现在能测量教室的长度了吗?
开始测量之前,估计一下教室大概有几米?
(师带领学生开始测量教室长度,得出教室的长度。)
3.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在理解了米和厘米的进率之后,让学生及时运用所学知识填出物体的单位,进一步理解不同的物体要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度量。数学要让学生经历 “从头到尾” 思考问题的过程,在认识了一米和米尺之后,回到本节课的核心问题 “教室有多长”,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以及统一长度单位的便捷。学生动手一起量一量教室的长度,在此过程中学生对叠加量的感悟逐步加深。通过课堂小结和 “还有什么问题”,培养学生反思总结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不局限,认识了厘米和米之后,还有没有其他的度量单位,不同的度量单位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等,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