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heyi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21

【2021春】四川省成都市曾辉名师工作室何忆三上《一天的时间》

  •  
  •  
    heyi · 3年前 · 220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116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是四川省成都市曾辉名师工作室的何忆老师,很荣幸能参加此次活动。非常感谢新世纪小数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的各位领导,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让我们能向全国各地的专家、同仁们去学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上《一天的时间》一课为载体,开展以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究” 为主题的研讨活动,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和同行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衷心祝愿各基地和工作室取得优异成绩。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

    教材图片:https://bbscdn.xsj21.com/usercontent/heyi/image/1615250875000.jpg

    教材学情分析:https://bbs.xsj21.com/edit/reply/74852

    课前思考:https://bbs.xsj21.com/edit/reply/74851

    前置题单:https://bbscdn.xsj21.com/usercontent/heyi/file/1618324942000.png

    教学设计一稿:https://bbs.xsj21.com/edit/reply/74859

    教学设计二稿:https://bbs.xsj21.com/edit/reply/88395

    过程研究:https://bbs.xsj21.com/edit/reply/97951

    教学设计最终稿:https://bbs.xsj21.com/edit/reply/96951

    教学视频: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EzODYzMDk0MA==.html

    220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122 条回复   2021-08-31 14:48:57 +08:00
    heyi
    heyi3年前

    【课前思考】

    “量感” 是数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 “数感” 的一种延伸,在实际生活中,“量感” 是数感的一种具体化表现。在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很重视对学生” 数感” 的培养而忽略 “量感” 的渗透,其实,加强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更加有助于学生对 “量” 的本质理解。

    小学数学课程中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物体的多少、长度、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动态的感性认识都适合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不断的触发学生的视觉和触觉,不但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 “量” 本质的理解,量大小的体会,加强量的整体感知,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估算、估测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

    本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第二课时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常见的量” 中的内容,《24 时计时法》的教学是在学生学过时、分、秒知识后,掌握了时间单位的进率后进行的。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主要内容是认识 24 时记时法,了解 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所表示时刻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计算出经过时间(不需要进位和退位的)。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在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重点呈现两种推算经过时间方法:一是将 24 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借助钟表一边画一边数;二是直接用 24 时记时法,按顺序 1 时 1 时地接着数。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不易理解过于概念和抽象化的知识,更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化的知识,所以本课主要采用实物和直观让学生视觉多次体验,进一步理解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 计时法” 两种计时法的本质及联系。

    heyi
    heyi3年前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第二课时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常见的量” 中的内容,《24 时计时法》的教学是在学生学过时、分、秒知识后,掌握了时间单位的进率后进行的,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主要内容是认识 24 时记时法,了解 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所表示时刻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计算出经过时间(不需要进位和退位的)。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在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重点呈现两种推算经过时间方法:一是将 24 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借助钟表一边画一边数;二是直接用 24 时记时法,按顺序 1 时 1 时地接着数。

    学情分析:

    关于年月日,12 时、24 时计时法这些知识具有常识性,早就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但是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又不够系统,甚至并不准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认识了钟表,时、分、秒,体验过时间的长短,后续还将利用作息时间表解决实际问题。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不易理解过于概念和抽象化的知识,更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化的知识,所以实物和直观对学生学习知识更有帮助。 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情境,知道一天有 24 时,认识 24 时计时法,能够对 24 时计时法与 12 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并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2. 在借助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受 24 时计时法在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认识 24 时计时法与 12 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

    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计时纸条

    heyi
    heyi3年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核问

    师: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家庭作 1. 什么是 12 时计时法?什么是 24 时计时法? 2. 钟面上的时针一天要走几圈?(可以问爸爸妈妈,也可以上网查询) 师:谁来说说? 生 1:12 时计时法就是用 1-12 这 12 数来计时的方法,一天有 24 时,所以 1-12 要用两次,也叫两段计时法。 生 2:24 时计时法就是用 1-24 这 24 个数来计时的方法,就不需要分段。 生 3: 一天有 24 时,钟面上的时针要走两圈。 师:同学们的家庭作业完成得非常好,很认真在预习!今天我们就用这些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一) 尝试计时 师: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把时间尺,老师的课件演示钟面时针的走动,你们就来计时,同桌两个同学,一个用 12 时计时法计时,另一个用 24 时计时法计时 (时间尺) (老师课件演示) 师:从 0 时开始了,到 1 时了,请在刻度上计时…… 师:12 时到了,请在刻度上计时,下一个刻度你们该怎么计时?生 1: 我是用 12 时计时法,下一个刻度又是从 1 开始计时。 生 2:我是用 24 时记时法,下一个刻度接着用 13 时。 师继续……

    (二)对比发现 24 时计时法: 12 时计时法: 凌晨 早上 上午 中午 下午 晚上 师:现在同桌两人把你们的两个时间尺左边对齐,放在一起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准备全班交流。 生 1: 我发现 12 之前的数都是一样的。12 之后的数它们上下对比,相差 12。 生 2:12 计时法中每个数都出现了两次。 师:为了区分 12 时计时法中的两个数表示的不同时间,人们在说这个数之前都要加上描述时段的词: 凌晨 早上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晚上 (板书) 而 24 时计时法是连续计时的,就不需要这些词。 师:12 时以后的时间怎么转化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2 时计时法比 24 时计时法的数少 12; 24 时计时法比 12 时计时法数多 12。 (板书) (中午 12 时以后的时间要用 24 时记时,用钟面上显示的数字加上 12) 师:我们对口令,我说 24 时计时法的时间,你们说 12 时计时法的数。

    师 生 13 时 下午 1 时 23 时 晚上 11 时 6 时 早上 6 时 (转换) 下午 3 时 15 时 晚上 24 时 0 时 (24 时) 师:你有什么收获?

    (三) 填一填,说一说。

    1. 独立完成书第 70 页第 3 个问题。

    2. 全班集体订正 3. 引导归纳方法 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①画图接着数的方法 ②计算的方法: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 - 开始时刻

    (四) 回顾反思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巩固基础,拓展提升

    (一) 基础练习

    1. 巩固练习 书 P71.3、4

    2. 课堂作业 书 P71.1、2

    (二) 补充练习

    1. 填一填。 (1) 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 )圈,一天有( )时。 (2) 下午 1 时是( )时,晚上 8 时 30 分是( )时( )分。 15 时是下午( )时,21 时 20 分是晚上( )时( )分。

    2. 看一看,填一填。

    (1) 图书馆上午的开放时间是:8 时 —( ) 时 ( ) 分,上午开放( )小时( )分钟。 上午休馆时间 (2) 春节联欢晚会( )时开始,( )时( )分结束,经过了( )小时( )分钟。

    3. 连一连。

    四、教学反思,积累经验

    五、板书设计

    小明的一天 24 时计时法: 12 时计时法: 凌晨 早上 上午 中午 下午 晚上 12 时计时法比 24 时计时法的数少 12; 24 时计时法比 12 时计时法数多 12。 中午 12 时以后的时间要用 24 时记

    樊芳芳
    樊芳芳3年前

    在教学中,老师能够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知道一天有 24 时,并认识 24 时计时法,能够对 24 时计时法与 12 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并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老师还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 24 时计时法在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建议让学生具体说说生活中他对 24 时的感受,唤醒学生的实际体验。

    15567078709
    155670787093年前

    数量是数学当中不可缺少的,量感是数感的延伸。“量感” 的培养,不断的触发学生的视觉和触觉,不但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 “量” 本质的理解,量大小的体会,加强量的整体感知,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估算、估测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凉感。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对学生的后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leeshary8
    leeshary83年前

    利用时间尺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将抽象的时间直观形象化地刻画,有利于理解和掌握两种计时法的相互转换关系,也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疑惑:1. 为什么不用教材的情境,而是让学生以预习的方式了解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2. 量感的培养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

    lizhongjun
    lizhongjun3年前

    在《一天的时间》这节课中,我觉得培养学生的量感比较难,但本节课何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不断触发学生的视觉和触觉,在自主探究环节中,让学生感知了时间是可以度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估算估测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量感。

    吉林 双阳 李玉晶
    吉林 双阳 李玉晶3年前

    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付佳宇
    付佳宇3年前

    在《一天的时间》这节课中老师注重生活化、活动化、信息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让更多的孩子沉浸在学习数学的乐趣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发现问题,创造新知识。

    吉林德惠张海英
    吉林德惠张海英3年前

    本节课由 “尝试计时” 再到 “对比发现” 整节课充满着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liqi
    liqi3年前

    何老师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实物和直观让学生视觉多次体验,进一步理解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计时法” 两种计时法的本质及联系,发展学生的量感。

    张馨予
    张馨予3年前

    何老师关注了学生的学情,他不是简单地讲解书上的一些内容,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了补充,使课堂更加丰富,课堂内容更适合班上学生的学习。

    吉林九台韩芬
    吉林九台韩芬3年前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培养了学生的量感。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很重视对学生” 数感” 的培养而忽略 “量感” 的渗透,其实,加强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更加有助于学生对 “量” 的本质理解。《一天的时间》的教学老师采用实物和直观让学生视觉多次体验,理解了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计时法” 。

    xiaona1266
    xiaona12663年前

    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重点呈现两种推算经过时间方法:一是将 24 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借助钟表一边画一边数;二是直接用 24 时记时法,按顺序 1 时 1 时地接着数。并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 24 时计时法在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李婷
    李婷3年前

    本节课教师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课堂让学生观察钟表时针运动记录对比发现 24 时计时法和 12 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又通过观察发现 12 时计时法每个数字重复出现两次,为了表述方便 12 时计时法需要加上描述时间段的词。无形的时间当成有形的尺子,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longhongyan
    longhongyan3年前

    本节课通过同桌两名学生分别尝试了 12 小时计时法和 24 小时计时法,然后通过对比,小组内班级内交流,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学生对时间的感知能力。

    haoxiuhua123456
    haoxiuhua1234563年前

    本课教师设计教学并没有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而是直接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关于 24 时计时法的了解,以此展开,过渡新课很自然,简单明了。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个人觉得教学设计中应该运用多媒体生动的演示,使学生了解 24 时计时法的由来,这样可以直观形象看出一天有 24 小时,也使学生明白了时间周而复始,可以适当的在课堂上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jlj65933
    jlj659333年前

    本节课为了学生便于观察,何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把时间尺,形象直观地演示了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把普通记时法转化成 24 记时法,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自主探索出了 24 时记时法的一般规律、理解和发现了普通记时法和 24 时记时法的联系和区别。

    xinxin_187
    xinxin_1873年前

    时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摸不到,看不见,不容易培养 “量感”,从身边的实际情境引入使学生更易理解。

    肖海燕
    肖海燕3年前

    本节课属于时间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尤其是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何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江小苹
    江小苹3年前

    本课教师设计教学并没有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而是直接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关于 24 时计时法的了解,以此展开,过渡新课很自然,简单明了。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个人觉得教学设计中应该运用多媒体生动的演示,使学生了解 24 时计时法的由来,这样可以直观形象看出一天有 24 小时,也使学生明白了时间周而复始,可以适当的在课堂上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江小苹
    江小苹3年前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培养了学生的量感。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很重视对学生” 数感” 的培养而忽略 “量感” 的渗透,其实,加强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更加有助于学生对 “量” 的本质理解。《一天的时间》的教学老师采用实物和直观让学生视觉多次体验,理解了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计时法”

    qahhrl
    qahhrl3年前

    本节课通过同桌两名学生分别尝试了 12 小时计时法和 24 小时计时法,然后通过对比,小组内班级内交流,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学生对时间的感知能力。

    qahhrl
    qahhrl3年前

    在《一天的时间》这节课中老师注重生活化、活动化、信息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让更多的孩子沉浸在学习数学的乐趣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发现问题,创造新知识。

    qahhrl
    qahhrl3年前

    在《一天的时间》这节课中,我觉得培养学生的量感比较难,但本节课何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不断触发学生的视觉和触觉,在自主探究环节中,让学生感知了时间是可以度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估算估测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量感。

    吉林德惠张海英
    吉林德惠张海英3年前

    时间这一课,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平时并不关注钟表,也很少关注时间,时间观念比较薄弱,因此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 12 时计时法和 24 小时计时法的相互转换,何老师通过对比,小组内班级内交流,体会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习,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zln20101105
    zln201011053年前

    何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重点呈现两种推算经过时间方法:一是将 24 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借助钟表一边画一边数;二是直接用 24 时记时法,按顺序 1 时 1 时地接着数。这样让孩子们自己数画的方式教学,让孩子们更容易理解。激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性。非常用教学意义。

    吉林榆树宋艳华
    吉林榆树宋艳华3年前

    对于时间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摸不到,看不见,对于学生来说不容易培养 “量感”,从身边的实际情境引入使学生更易理解。为了学生便于观察,何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把时间尺,形象直观地演示了并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把普通记时法转化成 24 记时法,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自主探索出了 24 时记时法的一般规律、理解和发现了普通记时法和 24 时记时法的联系和区别。本课的设计并没有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而是直接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关于 24 时计时法的了解,以此展开,过渡新课很自然,简单明了。

    WU
    WU3年前

    何老师基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从不同角度给予学生不同的体验,进一步理解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计时法” 两种计时法的本质及联系,发展学生的量感。课堂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WU
    WU3年前

    时间这一刻基于我们的生活,但是由于现在越来越少用到钟表,大多数存在于生活中的是电子表,孩子对于本课的基本生活经验不足,教师在课堂中设计生动有趣的环节,去引导孩子进行思考。感受时间也是可以度量,提高孩子的思考质量,能够有效拓展。

    小女人
    小女人3年前

      在这节课中何老师目标定位准确,预习引入简洁明了,教学环节设计科学合理,过渡自然。何老师使用课件演示一天的时间演变,让学生直观形像的看出了一天中有 24 个小时。感受到了 24 时记时法的来历。同时渗透了时间的周而复始,并把抽象的时间和真正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练习形式多样,有效的突破了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

    黑龙江大庆  李佳音
    黑龙江大庆 李佳音3年前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时、分、秒知识后,掌握了时间单位的进率后进行的,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pj112358
    pj1123583年前

    何老师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自主探索出了 24 时记时法的一般规律、理解和发现了普通记时法和 24 时记时法的联系和区别。本课的设计并没有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而是直接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关于 24 时计时法的了解,以此展开,过渡新课很自然,简单明了。

    wdm6666
    wdm66663年前

    时间虽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是其他 “量” 中最易出错的一个。由于复杂而繁多造成的。本课是在学生学过时、分、秒知识后,掌握了时间单位的进率后进行的。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进而培养学生对量感的积累。

    山西运城刘晨霞
    山西运城刘晨霞3年前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的初步认识是在课堂之外的,这为课堂的交流及环节递进提供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尺” 教具的运用直观又新颖,在两种 “时间尺” 的对比中,孩子们自然就发现了两种计时法的不同之处,以及各自的优点,非常值得借鉴!对口令小练习也巩固了两种计时法的换算,最后的总结也非常到位!

     liujiayao
    liujiayao3年前

    本课主要内容是认识 24 时记时法,了解 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所表示时刻之间的关系,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前置性学习,为本节课探究新知留下了充足的时间,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难点突出。

    Candyeva
    Candyeva3年前

    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本节课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在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王琳17839982987
    王琳178399829873年前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过时分秒之后的内容,两种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的重点,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教师利用教具和图形等直观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发挥学生主体性,化抽象为直观。

    ljh319
    ljh3193年前

    本节课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在对比中培养学生的量感。

    河南郑州田田
    河南郑州田田3年前

    加强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更加有助于学生对 “量” 的本质理解。何老师以前置作业为引入,探究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的不同,通过对比发现二者的相同不同之处。时间尺的运用是很大的亮点,更有助于学生进行对比,增强学生的量感意识。

    a景儿
    a景儿3年前

    在《一天的时间》这节课中老师注重生活化、活动化、信息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让更多的孩子沉浸在学习数学的乐趣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发现问题,创造新知识。

    顺帆
    顺帆3年前

    本节内容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平时并不关注钟表,也很少关注时间,时间观念比较薄弱,因此学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 12 时计时法和 24 小时计时法的相互转换,何老师通过对比,小组内班级内交流,体会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习,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马婷婷
    马婷婷3年前

    曾老师的这节课很难讲解,一天的时间虽然与生活紧密相关,但是想要讲好,讲明白,学生能理解,运用还是非常难得,但是曾老师在设计中很好的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体会量感中学习,很值得我学习

    李秀娟
    李秀娟3年前

    时间单位的度量是学生生活经验最丰富的,确是 老师们上课觉得学生最难掌握的。曾老师这样的设计,在课前准备环节就已经有意让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达到了统一水平,在对比教学环节让学生进行了记录、观察、发现 12 时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

    李秀娟
    李秀娟3年前

    对于十二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的前置学习,如何保证学生的统一认知水平呢?

    dongfang5518
    dongfang55183年前

    曾老师这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自主探索出了 24 时计时法的一般规律,理解和发现了普通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的联系和区别。在教学中注重内容的趣味化、生活化、让更多的孩子喜欢数学。

    燕子
    燕子3年前

    本节课充分培养了学生的量感,曾老师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重点呈现两种推算经过时间方法:一是将 24 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借助钟表一边画一边数;二是直接用 24 时记时法,按顺序 1 时 1 时地接着数。这样让孩子们自己数画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Tia
    Tia3年前

    本节课结合了现实的情境,知道一天有 24 时,认识 24 时计时法,能够对 24 时计时法与 12 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并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yang li
    yang li3年前

    本节课主要是两种计时方法的转化,一是将 24 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借助钟表一边画一边数,,二是直接用 24 时计时法,按顺序 1 时 1 时地接着数。并且本节课采用实物和直观图让学生多次体验,符合学生认知。

    931563581
    9315635813年前

    何老师的设计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等学具采用直接观察的方式帮助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加强对学生 24 时 “量感” 的培养。

    congshuang
    congshuang3年前

    本节课结合现实中我们常用的情境引入,难点在于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的转换,何老师通过多种方法让孩子在自己数一数,画一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转换的方法,为学习经过时间的知识打下了好的基础。

    zhaohuimin37
    zhaohuimin373年前

    何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的自主探究,尝试计时环节,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掌握本节课知识,采用实物和直观让学生视觉多次体验,进一步理解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 计时法” 两种计时法的本质及联系。能在课堂上更好的实现对量感的培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82807835
    2828078353年前

    上课开始教师就将昨天的问题抛出引入新课,并通过时间尺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充分感受到 12 时计时法与 24 计时法的联系与区别,使得学生的感知更为精准

    康晓岗
    康晓岗3年前

    对于时刻的认识,一直是一个难点。学生每天虽然都能遇到,但真正理解还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的。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重点呈现两种推算经过时间方法:一是将 24 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借助钟表一边画一边数;二是直接用 24 时记时法,按顺序 1 时 1 时地接着数。这些做法,对于学生认识时刻,发展时间量感无疑是成功的。

     兰云
    兰云3年前

    理解计时法的意义非常抽象,老师借助非常直观的教具 —— 时间尺突破难点,利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将抽象的时间直观形象化地刻画,有利于理解和掌握两种计时法的相互转换关系,也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

    代益梅
    代益梅3年前

    由于排版的原因,不能很好地看出何忆老师的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和板书设计,期待何老师的第二稿能让我们更加耳目一新,时间尺的灵活应用,能更好地突破在本堂课教学的难点。

    杨亚惠
    杨亚惠3年前

    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认识了钟表,时、分、秒,体验过时间的长短,后续还将利用作息时间表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不易理解过于概念和抽象化的知识,更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化的知识,所以实物和直观对学生学习知识更有帮助。

    heyi
    heyi3年前

    第二稿 《一天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感知(直观感受一天的时间)

    (一)课前交流

    师:今天我到学校,看到校园里到处都是鲜花盛开,我们的校园好漂亮。冬去春来,四季更替,一天里白天和夜晚也相互交换,时时轮转,我们先来看看一天的时间变换。

    (二)直观感受一天 师:播放视频,一天(24 时)时针的变化 。 师:一天里,时针转了?
    生:两圈。 师:是的,一天有 24 个小时,钟面上一圈有 12 个小时,所以一天里时针要转 2 圈。 (黑板贴时针两圈图)

    (三)介绍老师一天的时间 师:同学们想知道何老师一天做了什么吗?

    生:那我给你们透露一下。 视频播放。早上 6 点半起床,早上 8 点上班,9 点到 12 点上课改作业。老师一天的时间基本和学生在学校一起度过的。

    (四)学生介绍自己一天的时间 师:老师也想知道你们一天都做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生说
    师:同学们一天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

    二、触发(两个 1 时一样吗?)

    师:我们来看看淘气一天的时间。这是淘气一天里两个时刻在做的事情,这两个时间一样吗? 生:虽然钟面都是 1 时,左边是晚上,1 时表示凌晨 1 时。右边是白天,1 时表示下午 1 时。板书凌晨 1 时,下午 1 时。

    三、追究

    (一)介绍生活中的时间

    师:说的真好。下午 1 时,还可以表示为 13 时。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这样表示时间,谁见过,来介绍一下?

    生:车票上有时间,发车时间是 14:00 生:电影票上有时间,开始时间是 18:00—19;30 生: 师:这种是 24 时计时法, 是国际通用的一种计时方法,在生活中我们更多是用 12 时计时法。

    (二)区分两种计时法的区别与联系

    师:我们把钟面一天的时刻做在一个时间尺上(贴),上面每一个刻度表示一个时刻。这是 12 时计时法,这是 24 时计时法,这是 12 时计时法, 对比发现 24 时计时法: 12 时计时法:

    凌晨 早上 上午 中午 下午 晚上

    师:仔细看看上面两种计时法,有哪些发现?

    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准备全班交流。

    生 1: 我发现 12 之前的数都是一样的。12 之后的数它们上下对比,相差 12。

    生 2:12 计时法中每个数都出现了两次。

    师:为了区分 12 时计时法中的两个相同的数字表示的不同时刻,人们在说这个时刻之前都要加上描述时段的词: 凌晨 早上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晚上

    (板书) 而 24 时计时法是连续计时的,就不需要这些词。

    师:12 时以后的时间怎么转化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生:12 时计时法比 24 时计时法的数少 12; 24 时计时法比 12 时计时法数多 12。

    (板书) (中午 12 时以后的时间要用 24 时记时,用钟面上显示的数字加上 12)

    师:这些时间另一种计时法是多少: 早上 6 时,下午 1 时,晚上 8 时 四、自学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有这么多发现。请你看书,完成第三个绿点。请把你的计算过程在草稿本上写清楚,开始。

    生:开始看书,计算两次取信经过时间。

    师:谁来说一说。

    生:我是用画吸纳的方法,我是用钟表数一数的方法,我是用列算式的方法。

    师:板书

    1. 独立完成书第 70 页第 3 个问题。

    2. 全班集体订正

    3. 引导归纳方法 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①画图接着数的方法

    ②计算的方法: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 - 开始时刻

    五、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六、巩固基础,拓展提升

    (一) 基础练习

    1. 巩固练习 书 P71.3、4 2. 课堂作业 书 P71.1、2

    (二) 补充练习

    1. 填一填。

    (1) 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 )圈,一天有( )时。

    (2) 下午 1 时是( )时,晚上 8 时 30 分是( )时( )分。

    15 时是下午( )时,21 时 20 分是晚上( )时( )分。

    2. 看一看,填一填。

    (1) 图书馆上午的开放时间是:8 时 —( ) 时 ( ) 分,上午开放( )小时( )分钟。 上午休馆时间 (2) 春节联欢晚会( )时开始,( )时( )分结束,经过了( )小时( )分钟。

    3. 连一连。

    七、板书

    小明的一天

    凌晨 1 时 下午 1 时

    1 时 13 时

    ①画图接着数的方法

    ②计算的方法: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 - 开始时刻

    wangchunxia1231
    wangchunxia12313年前

    老师的二稿导入时联系生活实际更加吸引人。特别是播放老师的一天让孩子的好奇心强烈起来,较之前的查找资料汇报更加吸引学生,但我想是不是从老师的一天就直接导入本课,学生说自己的一天有没有必要?在探究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的转换时,何老师通过让孩子数一数,画一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转换的方法,为学习经过时间的知识打下了好的基础。

    秋秋
    秋秋3年前

    何教师的第二稿设计更生动,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更能激起学生想要继续探索下去的欲望。但是我个人觉得学生接下来不用介绍自己的一天,这个环节可以放在老师介绍自己一天的前面。 本课借助学生已有经验,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维畅w
    维畅w3年前

    一天的时间,是我们每时每刻都要经历的,但偏偏教学起来特别费劲,学生特别容易出差错。何老师比较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希望从生活体验中激活起学习的思维,带领学生直观感受一天、介绍老师的一天、介绍自己的一天,这些活动都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和探究愿望,在活动中形成对时间的感知。

    258369qq
    258369qq3年前

    一天的时间这节内容中,老师利用时间尺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时刻与经过的时间之间的不同,也让同学通过记录时间来感知钟面上的 12 时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不同,从而让学生感知量感

    李东旭
    李东旭3年前

    本节课教师让学生提前查阅资料,课堂让学生观察钟表时针运动记录对比发现 24 时计时法和 12 时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又通过观察发现 12 时计时法每个数字重复出现两次,为了表述方便 12 时计时法需要加上描述时间段的词。无形的时间当成有形的尺子,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258369qq
    258369qq3年前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经过的时间计算还是存在的一定的困难的,选择怎样的方式来感知这之间到底发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变了?怎样变得找到原因进而解决转换问题和在实践作业中灵活应用

    钟悦
    钟悦3年前

    本课的设计并没有采用教材中的教学情境,而是直接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关于 24 时计时法的了解,以此展开,过渡新课很自然,简单明了。

    yeey
    yeey3年前

    老师设置预习交流 — 尝试及时 — 对比发现,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逐步加深对 12 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的认识,在对比中自然发现两种计时法的换算方法。

    畅畅
    畅畅3年前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对于经过的时间计算还是存在的一定的困难的,选择怎样的方式来感知这之间到底发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变了?怎样变得找到原因进而解决转换问题和在实践作业中灵活应用

    liyajuan
    liyajuan3年前

    联系生活实际,以充分的活动为基础,让学生经历体验、比较的过程,发现两种计时法间的换算关系,在活动中形成对时间的感知。

    畅畅
    畅畅3年前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培养了学生的量感。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很重视对学生” 数感” 的培养而忽略 “量感” 的渗透,其实,加强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更加有助于学生对 “量” 的本质理解。《一天的时间》的教学老师采用实物和直观让学生视觉多次体验,理解了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计时法”

    Eegene
    Eegene3年前

    何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对相应的内容进行了补充,使课堂更加丰富,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本节课通过实物直观地对比 12 小时计时和 24 小时计时,在活动中形成了对量 “时间” 的感知。

    张志景
    张志景3年前

    一天的时间,主要是学习 24 计时法和 12 时计时法的转化和区别,其中有一点很重要的,为什么学了 12 时计时法,还要学习 24 时计时法,这一点老师可以思考一下。

    yanglele870803
    yanglele8708033年前

    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与时间有关的知识,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时间,虽然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有了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但由于时间的知识概念比较抽象,所以本节课我通过课件动态的展示了一天的时间变化并利用自制教具将钟面上的数字 “化曲为直”,将这些数字用时间轴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对于一天当中时针所走过的两圈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同时为后面的 24 时计时法的教学做了铺垫。

    亓玉
    亓玉3年前

    本课是关于一天的时间,主要是认识 24 时记时法,了解 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所表示时刻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计算出经过时间,在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对孩子们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自制教具将钟面上的数字化曲为直,让学生有了直观的认识,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王学娟
    王学娟3年前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不易理解过于概念和抽象化的知识,更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化的知识,本课主要采用实物和直观让学生视觉多次体验,进一步理解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 计时法” 两种计时法的本质及联系。

    刘美麟
    刘美麟3年前

    老师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二稿比一稿更加直观展示一天的变化,非常细致的介绍一天的时间。

    biojhuey86
    biojhuey863年前

    本节课教师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在回顾、观察中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2 稿更加的直观了,学生也能很好的收获知识。

    MissL
    MissL3年前

    书中的两幅情境图,对比钟表上显示时刻相同但淘气做事不同,是否可以询问学生,钟表的同一个时刻,为什么淘气做的事情却不一样呢?学生会根据窗外的景色判定:这不是同一时刻。进而引出钟表上的 1 时,既可以表示凌晨 1 时,还可以表示下午 1 时。

    陈丽杰
    陈丽杰3年前

    本节课由 “尝试计时” 再到 “对比发现” 整节课充满着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伍婉婷
    伍婉婷3年前

    对于学生来说,如何区分时刻与时间是难点,本课中介绍了 12 时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教师鼓励学生借助钟表等实物与图像直观理解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Wu Ting
    Wu Ting3年前

    何老师根据学生学情,对内容做了补充,使课堂更加丰富。学生通过实物直观地对比 12 小时计时和 24 小时计时,在活动中形成了对量 “时间” 的感知。

    武丽丽
    武丽丽3年前

    本节课设计生动,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更能激起学生想要继续探索下去的欲望。何老师课堂上对学生 “量感” 的渗透,加强了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 “量” 的本质理解。

    武丽丽
    武丽丽3年前

    本节课何老师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多重感知,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在实践中体验 “量”,在体验中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

    王小清wxq
    王小清wxq3年前

    一天的时间这节课虽然是学生学习过的内容,但是部分同对于十二时计时法和二十四时计时法的准确表达并不清楚,学生还是存在疑惑,本节课何老师用了多个环节更加清楚的点明之间的区别。

    heyi
    heyi3年前

    教学设计最终稿

    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三届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 《一天的时间》

    成都市金牛区曾辉名师工作室  执教教师:何忆

    团队教师:李霞,莫玲玲,王小清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七单元《年月日》第 2 课时,教材第 70-71 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第二课时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常见的量” 中的内容,《24 时计时法》的教学是在学生学过时、分、秒知识后,掌握了时间单位的进率后进行的,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主要内容是认识 24 时记时法,了解 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所表示时刻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计算出经过时间(不需要进位和退位的)。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在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重点呈现两种推算经过时间方法:一是将 24 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借助钟表一边画一边数;二是直接用 24 时记时法,按顺序 1 时 1 时地接着数。 学情分析:关于年月日,12 时、24 时计时法这些知识具有常识性,早就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但是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又不够系统,甚至并不准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认识了钟表,时、分、秒,体验过时间的长短,后续还将利用作息时间表解决实际问题。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不易理解过于概念和抽象化的知识,更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化的知识,所以实物和直观对学生学习知识更有帮助。

    教学目标:

    1. 结合现实情境,知道一天有 24 时,认识 24 时计时法,能够对 24 时计时法与 12 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并能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刻所经过的时间。

    2. 在借助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受 24 时计时法在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 认识 24 时计时法与 12 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换。

    教学准备: 课件、钟面、计时纸条 教学过程:

    一、感知( 直观感受一天的时间)

    (一)前置作业

    师:昨天让同学们梳理了一天做的事情,谁来分享一下?

    生:说。(投影下表格)

    师:这位同学把时间安排得很好。(找另一个同学的),看这位同学的记录,同样的时间,记录时间的方式却不一样。其实在生活中有两种记录时间的方法,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天的时间。 (二)直观感受一天

    师:我们来看淘气的一天,认真看钟面,一天里时针转了几圈?一天有多少个小时?

    师:播放视频,一天(24 时)时针的变化 。

    生:一天时针转了两圈。 师:贴钟面。画第二圈。

    师:一天有多少小时?

    生:一天有 24 时。 师:为了方便研究,我们把一天的 24 个小时记在一个直直的时间尺上。贴时间尺。(只标 0. 24 两个时间)。海可以用这种,一圈只有 12 小时,所以还可以用两段来表示。(标两个 1,12)

    二、触发 (两个 1 时一样吗?)

    1. 认知冲突 师:刚才我们看了淘气的一天,这是淘气一天里两个时间在做的事情,这两个时间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钟面上都是指的 1 呀?

    生:左边的 1 时是凌晨 1 时,淘气在睡觉,右边的 1 时是下午 1 时,淘气在作业。

    师:板书:凌晨 1 时,下午 1 时。下午 1 时还可以表示为 13 时。

    师:这两个 1 时,你能在时间尺上找到吗? 生找,师标。

    师:12 时上标时候,问为什么不标在第一个 1 这里,哦看来这种时间尺上相同数表示不同的时间,为了区分我们要加上限制词,凌晨 1 时,下午 1 时。其实这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上面叫做 24 时计时法,下面叫做 12 时计时法。

    三、追究

    (一)讨论

    师: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两种计时法。

    生:自由说 师:看来生活中到处都能看到这两种计时法。老师也找到了一些时间。PPT 出示。 师:谁来说一说是什么计时法。

    生:第一个说。

    师:能在这两种时间尺上找到吗?

    生:找。

    师:第二个,第三个,谁来找一找。

    生:选,完成时间尺标数。

    二)区分两种计时法的联系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种计时法有什么联系呢?把你的想法给同桌说一说。

    24 时计时法: 12 时计时法:

    凌晨 早上 上午 中午 下午 晚上

    生:12 时以前一样,12 时以后相差 12,,1 时计时法的时间要加限制词。

    师:板书。1-12 个数字,用两次,分段计时。 0-24 个数字,用一次,连续计时。

    师:为了区分 12 晨 早上 上午 中午 下午 傍晚 晚上

    (板书)

    (三)计算经过时间

    师:我不但要会记录,还要会计算。请同学们翻到数完成绿点 3

    . 生:独立完成。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时计时法中的两个相同的数字表示的不同时刻,人们在说这个时刻之前都要加上描述时段的词: 凌生:钟表上数,时间尺上数,列式计算。三个学生三种方法。 师:

    板书: 求经过的时间的方法:

    ①画图接着数的方法

    ②计算的方法: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 - 开始时刻

    四、课堂练习

    (一)时间转换

    师:同学们真能干,不但找出了两种计时法的联系,还会想办法计算经过时间。我们来做两道练习。第一题快速口答。

    (二)判断

    (三)实际应用 爸爸晚上 10 点半能坐到地铁吗?

    六、介绍计时方法的演变 师:计时方法师是经过很长时间的演变,我们一起来看一看。PPT 五、课堂总结

    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

    小明的一天

    凌晨 1 时 1 时 下午 1 时 13 时

    24 时计时法:

    12 时计时法: 凌晨 早上 上午 中午 下午 晚上 加 12,去限制词 12 时记时法

    24 时记时法 减 12,加限制词

    ①画图接着数的方法

    ②计算的方法:经过时间 = 结束时刻 - 开始时刻

    heyi
    heyi3年前

    前置题单

    heyi
    heyi3年前

    一天的时间课堂练习

    ![1618325152.png](https://bbscdn.xsj21.com/usercontent/heyi/image/1618325152.png)

    1. 按谁反应快

    下午 2 时是 时,

    晚上 8 时是 时。

    23 时是晚上 时,

    19 时 40 分是晚上

    2. 判断

    (1)早上 7 时到中午 12 时,经过了 5 时。 ( )

    (2)上午 6 时到晚上 9 时,经过了 3 时。 ( )

    (3)8 时到 13 时,经过了 5 时。 ( )

    3. 爸爸晚上 10 点半在世纪城站,能坐上地铁吗?

    ![1618325160.png](https://bbscdn.xsj21.com/usercontent/heyi/image/1618325160.png)

    heyi
    heyi3年前

    试讲,线上线下研讨:

    试讲

    磨课

    教材分析

    线上研讨

    试讲

    二喵
    二喵3年前

    何老师利用时间尺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将抽象的时间直观形象化地刻画,有利于理解和掌握两种计时法的相互转换关系,也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

    pretty白雪
    pretty白雪3年前

    何老师,根据学生仅有的生活数学经验,设计了精彩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体验实践,把难懂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有趣的数学活动,学生乐于学,并且学得有成效。

    dxr8317
    dxr83173年前

    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13507240642
    135072406423年前

    本节课中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在图形上将 24 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借助钟表一边画一边数;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了 24 时计时法在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lishuqiu
    lishuqiu3年前

    在探究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的转换时,何老师通过让孩子数一数,画一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转换的方法,为学习经过时间的知识打下了好的基础。

    19991213wy
    19991213wy3年前

    本节课何老师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不断触发学生的视觉和触觉,在自主探究环节中,让学生感知了时间是可以度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估算估测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量感。

    13666233499
    136662334993年前

    利用时间尺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将抽象的时间直观形象化地刻画,有利于理解和掌握两种计时法的相互转换关系,也能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何老师课堂上对学生 “量感” 的渗透,加强了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对 “量” 的本质理解。

    GRJ475
    GRJ4753年前

    何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李昂
    李昂3年前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培养了学生的量感。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很重视对学生” 数感” 的培养而忽略 “量感” 的渗透,其实,加强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更加有助于学生对 “量” 的本质理解。《一天的时间》的教学老师采用实物和直观让学生视觉多次体验,理解了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计时法”

    liling
    liling3年前

    量感” 是数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 “数感” 的一种延伸,在实际生活中,“量感” 是数感的一种具体化表现。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很重视对学生” 数感” 的培养而忽略 “量感” 的渗透,其实,加强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更加有助于学生对 “量” 的本质理解。

    liling
    liling3年前

    在《一天的时间》这节课中老师注重生活化,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Houyh3366
    Houyh33663年前

    本节课涉及学生对时间的直观感受,把量从静态、动态、质态进行区分,静态是能用工具进行直接测量的,比如长度、面积,而动态和质态则需要间接工具来测量,比如速度、温度、质量、密度,时间就属于动态的量,因此本节课是从时间这个动态的量来建立学生的量感。

    13756990959
    137569909593年前

    本节课采用实物和直观让学生视觉多次体验,进一步理解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计时法” 两种计时法的本质及联系,发展学生的量感。

    Houyh3366
    Houyh33663年前

    已记录时间表为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

    13756990959
    137569909593年前

    本节课采用实物和直观让学生视觉多次体验,进一步理解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计时法” 两种计时法的本质及联系,发展学生的量感。

    王丽红
    王丽红3年前

    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主要采用实物和直观让学生视觉多次体验,进一步理解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 计时法” 两种计时法的本质及联系。

    Houyh3366
    Houyh33663年前

    这节课的对象是三年级学生,这个阶段他们不易理解过于概念和抽象化的知识,更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化的知识,所以实物和直观对学生学习知识更有帮助。因此本节课运用了大量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来理解。

    sd521wl
    sd521wl3年前

    何老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一年级学生学习了整时、半时,对记时法有一定的了解,在通过后面的时、分、秒的学习,学生对时间已有大致的了解,加上生活经验,学生通过探索,总结能很好的掌握两种记时方法。何老师通过大量的实际生活的例子,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索,做到以生为本。

    yangxiuhong1989
    yangxiuhong19893年前

    时间课题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和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是理解时间的一个好方法,本节课做到了,值得借鉴

    吉林九台郭海英
    吉林九台郭海英3年前

    《一天的时间》的教学老师采用实物和直观让学生视觉多次体验,理解了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计时法”。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加强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

    15144063825
    151440638253年前

    本节课通过对比,区分 12 时和 24 时计时法,在直观感受和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感知两种计时法的联系,发展学生的量感。

    李雪婷
    李雪婷3年前

    量感是数感的延伸。在 12 时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的教学当中,教师别出心裁的展示出淘气一天中的 2 个时间在做的事情,下午一点与晚上一点,制造冲突,巧妙将 12 时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区分了出来。再利用时间尺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计时法形象直观的刻画了出来。

    zhanglijuan12345
    zhanglijuan123453年前

    一年级学生学习了整时、半时,对记时法有一定的了解,在通过后面的时、分、秒的学习,学生对时间已有大致的了解,加上生活经验,学生通过探索,总结能很好的掌握两种记时方法。何老师通过大量的实际生活的例子,一步步引导学生探索,做到以生为本。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主要采用实物和直观让学生视觉多次体验,进一步理解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 计时法” 两种计时法的本质及联系。

    李雪婷
    李雪婷3年前

    课前布置前置作业,让孩子们先梳理一天做的事情并记录下来。这就是很好的体验、感悟量感。感受一天的经历过程,再带着自身的经历去学习两种不同的计时法,比直接生硬生涩的上新课知识,更加形象、具体。

    李雪婷
    李雪婷3年前

    本节课还可以再举一些有趣的例子,借助具体事例帮助学生更易理解两种计时方式的区别。例如爸爸出差要去赶飞机,机票上写着 8:00 登机,爸爸早赶到之后以为迟到,却被告知还未起飞等这种例子,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在丰富的情境中认识 12 时与 24 时计时法,加深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xzw971112
    xzw9711123年前

    数量是数学当中不可缺少的,量感是数感的延伸。“量感” 的培养,不断的触发学生的视觉和触觉,不但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 “量” 本质的理解,量大小的体会,加强量的整体感知,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估算、估测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凉感。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对学生的后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yoyochen
    yoyochen3年前

    本节课从身边的实际情境引入使学生更易理解,让学生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课堂生动有趣。

    qy654
    qy6543年前

    从播放老师的一天来引入,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将一天的时间做成一个时间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12 时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的特点及其联系和区别。

    fumin325108
    fumin3251083年前

     三年级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老师使用课件演示一天的时间演变,让学生直观形像的看出了一天中有 24 个小时。感受到了 24 时记时法的来历。同时渗透了时间的周而复始,并把抽象的时间和真正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了时间量感。

    13460069375
    134600693753年前

    学生对于时间的感觉总是抽象的,不宜表达的,但本节课何老师采用多种直观方式促进学生理解,有利于学生理解所学内容。

    lin55989
    lin559893年前

    时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和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联系起来是理解时间的一个好方法,本节课做到了,值得借鉴。

    lin55989
    lin559893年前

    学生做事拖拖拉拉,原因是不能准确估算时间长短,没有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的缘故。数学的学习是 “生活的需要”,我们的数学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面上,而是要走进学生的生活里,真正为学生的生活服务。本课中,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事件中感受时间长短的存在,体会不同的事件所需的时间长短,学会把控时间,渐渐学会从小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杨丽
    杨丽3年前

    时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和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联系起来是理解时间的一个好方法,本节课做到了,值得借鉴

    艳艳
    艳艳3年前

    时间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有相关方面的经验,但是他们所知道的相关知识不规范、不系统、不全面,而且学生也不没有真正有意识的体验过、经历过,即使他们知道一些,也是从别人口中得来的,也只能说是知道,并没有达到理解的程度,更没有内化为自己的。钟表是学生认识时间的直观辅助工具,在教学时我不仅借用实物钟表,同时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制作动态的钟表,让学生感受一天的时间,分针每转动一圈,时针转动一大格,同时在钟面上显示对应的时间,直观形象,在 12 时记时法和 24 时记时法进行比较时,老师同时出示两个钟面,一个用 12 时记时法,一个用 24 时记时法,形成鲜明对比,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7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09:13 · PVG 17:13 · LAX 02:13 · JFK 05:13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