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heyi
heyi

【课前思考】

“量感” 是数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 “数感” 的一种延伸,在实际生活中,“量感” 是数感的一种具体化表现。在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很重视对学生” 数感” 的培养而忽略 “量感” 的渗透,其实,加强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更加有助于学生对 “量” 的本质理解。

小学数学课程中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物体的多少、长度、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动态的感性认识都适合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不断的触发学生的视觉和触觉,不但能进一步促进学生对 “量” 本质的理解,量大小的体会,加强量的整体感知,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估算、估测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

本课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年月日第二课时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常见的量” 中的内容,《24 时计时法》的教学是在学生学过时、分、秒知识后,掌握了时间单位的进率后进行的。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主要内容是认识 24 时记时法,了解 24 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所表示时刻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计算出经过时间(不需要进位和退位的)。根据教材编写特点,在教学中要充分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在回顾、观察、整理活动中学习知识,鼓励学生借助实物和图形采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12 时和 24 时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的区别和联系。重点呈现两种推算经过时间方法:一是将 24 时计时法转化为普通计时法,借助钟表一边画一边数;二是直接用 24 时记时法,按顺序 1 时 1 时地接着数。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不易理解过于概念和抽象化的知识,更容易接受直观形象化的知识,所以本课主要采用实物和直观让学生视觉多次体验,进一步理解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 计时法” 两种计时法的本质及联系。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7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17:42 · PVG 01:42 · LAX 10:42 · JFK 13:42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