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

李昂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7289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4-21 18:36:56 +08:00
10 G 0 S 0 B
李昂 的最新回复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培养了学生的量感。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很重视对学生” 数感” 的培养而忽略 “量感” 的渗透,其实,加强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更加有助于学生对 “量” 的本质理解。《一天的时间》的教学老师采用实物和直观让学生视觉多次体验,理解了 “24 时计时法” 和 “12 时计时法”

可视化教学,实际上就是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将具有复杂性与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呈现出来,将数学知识内容透明化,学生能更立体直观的了解数学内容,加强学生们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量感表示学生能够在真实学习情境中正面,积极地掌握与运用 " 量 " 知识点。量感,确切来说是一种思维直觉,也是一种 " 量 " 的直接反馈,如果量感较强的话,学生要想掌握一种量的大小,可以不使用测量工具便能准确了解该物体大小,或者推测出某种单位表示量能符合其实际物体大小

本课针对学生的学情有效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体现了深度的教育,也从学生的方向去出发,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

教师通过让学生画,说,观察,发现等引导学生体会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从而加深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理解,也使学生体会到图形的面积是一个数量概念。候老师使学生认识方格纸是比较和度量图形面积的重要工具,同时为下节课让学生感受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做了铺垫,从而发展学生的量感 。

教师给学生探究新知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探究的能力。学生经历了应用新知识解决简单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巩固了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本节课设计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通过木头人游戏和搞笑视频带给学生的直观感受,产生对 1 分钟的认知冲突,在认知冲突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观察中感知,体会钟表中的量,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加以理解应用,确实感受量的不同与关系

通过实际操作,既可以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明白 1 分的概念,以自身的体会强化时间观念。在操作中深度感知 “量感”,又通过量的累加,从数的大小上深度感知 “量感”。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体现教中有学,学中有教,教与学相互作用,即所谓"教学相长"。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学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其中,把它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式,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自我,促使受教育者成为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安老师这节课设计合理,做到了理论与生活的相统一

3 的倍数特征” 这节课的数学本质不仅包含 “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 3 的倍数,这个就是 3 的倍数” 这一规律本身,还应包含 “为什么各个数位上数字之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这一规律背后的数学道理及其思想方法,而隐藏在数学规律背后的思想方法蕴含着规律形成过程中丰富的文化特征

学生就会对本节课充满兴趣,课堂气氛激活,也激发学生对于之前学习的 “平均分” 的概念,从而引入 “一半” 这个日常生活用语,再到视频中对于 “二分之一” 这个分数的讲解,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学生对于知识的拓展和表达都展示出视频中生动的讲解既有效又有趣

圆柱表面积” 这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以及用 “进一法” 取近似值。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将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将表面积的计算作为重点来教学,将用 “近一法” 取似值作为一个知识点。再结合学生的实际,巧妙的把他们联系成一个整体

本节课教师注重由量到画,在量和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测量方法及对厘米的认识。精心设计有层次的额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从而不断增进学生对厘米单位的理解。同时本课也是作为测量单元的 “种子课”,为接下来米的学习及分米、毫米、千米的认识等知识的迁移做铺垫。

探究新知环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一次一次的尝试不同工具,在操作中感悟长方形的面积是面积单位的累加,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区别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从而初步建立量感。教师通过给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根据面积的定义,长方形的面积是最好求的,由此引出课题,而不是由教师抛出课题。并通过学生自行选择工具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体积与容积》一课的教学设计层次清晰,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结合生活让学生理解体积概念,为后续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学习也做了铺垫。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数学知识看得见摸得着。学生在实践中进行思考,有猜想有验证,经历了完整的学习过程,对体积、容积量感感悟更加的深刻。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他们生活经验少,但思维比较活跃,他们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引起的,在教学时,尽可能创设生动的数学活动,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知识变成学生的切身需要,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通过操作交流去探索创新。
教师通过设计估一估,量一量,走一走,比一比,画一画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 “一分钟能做什么?” 的活动使学生亲身感知到体验到时间的长短,学生容易将自己亲身实践得到的体验升华为对数学知识的感悟 ,这样就把抽象的时间概念转变成学生直接感知到的实质

教材理解透彻,知识重点和难点把握准确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8ms · UTC 23:26 · PVG 07:26 · LAX 16:26 · JFK 19:26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