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深圳市宝安区张维国名师工作室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21

【2021春】深圳宝安张维国名师工作室周璟二下《一分有多长》

  •  
  •  
    深圳市宝安区张维国名师工作室 · 4年前 · 240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359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时间” 作为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词,跟钟表相关。怎么认读钟表上的时间,可以说是一个生活常识。这个内容若是被编排入科学学科的教材中,毫不违和;若是被编入综合实践课的教材中,也是没有问题的。在各路教材编排者的统一规划之下,这个内容被分配到了数学学科中。各版本教材编排的内容目标指向大致相同:学会读写钟表上的时间。教材对于钟表的基本特征和指针转动之间的关系均采取的是陈述性的介绍,例如我们北师大版就是以填空的形式来呈现的,简而言之,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认识钟表,然后借助钟表来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感受小的时间单位具体有多长,形成初步的量感。最后学生通过记住这些知识要点解决相应的习题,我们就算完成教学目标了。我们常说老师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眼界,如果我们在研究这个课例的时候,只将目标指向于学生学会认读钟表,我们会不会觉得有点可惜呢?因为认读钟表这件事,我们只要稍加等待,生活自然会教会我们,那么这节课我们还可以带着孩子们学习和经历些什么呢?于是,我们开始思考,便有了如下一些思考: 1. 认识时间 = 认识钟表吗? 2. 为什么要有钟表(计时工具)呢? 3. 钟表为什么有 3 根针呢? 4. 钟面为什么都是封闭图形? …… 等等。 有些问题或许不太适合现在研究,但是有些问题如果能够在这节课里让学生有所体会和感悟,达到深度理解,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与学习是非常有益的,我想这样的研究就非常有价值了。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些尝试。

    电子教材:https://bbs.xsj21.com/t/1768#r_73867

    课前思考:https://bbs.xsj21.com/t/1768#r_73939

    设计第一稿:https://bbs.xsj21.com/t/1768#r_73948

    设计第二稿:https://bbs.xsj21.com/t/1768#r_96937

    设计第三稿:https://bbs.xsj21.com/t/1768#r_96946

    设计最终稿:https://bbs.xsj21.com/t/1768#r_96949

    过程性照片:https://bbs.xsj21.com/t/1768#r_97393

    上课视频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EzODQ5MTMyMA==.html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傅湘龙、广东省教学教材研究室主任曾令鹏、广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员鲍银霞、深圳市小学数学教研员李一鸣莅临指导。

    https://mp.weixin.qq.com/s/nSW4sLDDvvMJFPBgXiTlIA

    https://bbs.xsj21.com/t/1768#r_97402

    240 次点击  ∙  2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147 条回复   2021-09-11 11:59:12 +08:00
    深圳市宝安区张维国名师工作室
    深圳市宝安区张维国名师工作室4年前

    各版本教材编排的内容目标指向大致相同:学会读写钟表上的时间。教材对于钟表的基本特征和指针转动之间的关系均采取的是陈述性的介绍,例如我们北师大版就是以填空的形式来呈现的,简而言之,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认识钟表,然后借助钟表来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感受小的时间单位具体有多长,形成初步的量感。最后学生通过记住这些知识要点解决相应的习题,我们就算完成教学目标了。我们常说老师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眼界,如果我们在研究这个课例的时候,只将目标指向于学生学会认读钟表,我们会不会觉得有点可惜呢?因为认读钟表这件事,我们只要稍加等待,生活自然会教会我们,那么这节课我们还可以带着孩子们学习和经历些什么呢?于是,我们开始思考,便有了如下一些思考: 1. 认识时间 = 认识钟表吗? 2. 为什么要有钟表(计时工具)呢? 3. 钟表为什么有 3 根针呢? 4. 钟面为什么都是封闭图形? …… 等等 有些问题或许不太适合现在研究,但是有些问题如果能够在这节课里让学生有所体会和感悟,达到深度理解,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与学习是非常有益的,我想这样的研究就非常有价值了,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些尝试。

    深圳市宝安区张维国名师工作室
    深圳市宝安区张维国名师工作室4年前

    《认识时间 —— 时、分、秒教学设计初稿》

    深圳市宝安区万丰小学 周璟

    一、教材分析:

    此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第 1 课时,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认识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 1 时 = 60 分;体验时间的长短,知道 1 分 = 60 秒;并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对钟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过如何读写整时和半时,且对于时间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经过多长时间也有初步的生活量感。但是,学生对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和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转动关系也都没有清晰的认识与思考。

    三、教学目标:

    1. 初步感受时间是一种量,蕴藏于各种运动变化当中。

    2. 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知道 1 时 = 60 分,1 分 = 60 秒。

    3. 能准确读出钟面上的几时几分。

    4. 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推理等能力,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 1 时 = 60 分,1 分 = 60 秒,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准确读写出钟面上的几时几分。

    难点:能正确读出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刻。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引出时间话题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吗?请看,这个可爱的宝宝是谁呢? 图片.png

    先后给出教师从小到大的照片,让学生猜猜这个人是谁,老师从可爱的宝宝到帅气的小伙,是经过了时间的成长,让人不由感慨 “时间都去哪了?” 从而引出今日学习的主题 “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在变化,课堂一开始通过教师的照片来引出时间这个话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环节二:感知时间的存在

    师:首先请同学们静静地观看四个小视频,看看你们能不能从中感受到时间?

    图片.png

    先后给学生播放四个精致的小视频,第一个是不停做钟摆运动的小球,第二个是一滴接一滴的水滴到水面上泛起涟漪,第三个是沙漏,第四个只有一根秒针在运动着的钟表。

    【设计意图:不难看出这些都是我们记录和刻画时间用过的或者正在用的工具,也可以说其中也有工具产生的灵感来源。而时间正是藏在这样的运动变化当中。】

    环节三:感受计时工具和时间计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师:接下来我要给大家隆重介绍蚂蚁家族三兄弟 —— 黑、红、蓝。他们三每天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爬树干,这不老大又要开始爬了,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它爬树干的时间。 (播放课件)

    图片.png

    师:老大爬到了,老二要登场了。它说我也要爬一爬,我们也一起来感受一下。 (播放课件)

    图片.png

    (完整播放两只蚂蚁爬树干)视觉上,两只蚂蚁的速度是差不多的。看完之后,老师相继提问:“谁用的时间长?谁用的时间短?”

    有学生回答:老大用时长,我数的。 有学生回答:老二用时长,凭感觉。

    那到底谁长谁短呢?看来光凭感觉是不准确的,由此引出需要计时工具的必要性,随后引导学生选择之前四个小视频中只有一根秒针在运动着的钟表来帮助我们计时,这样我们就准确的比较出了老大和老二谁用时长,谁用时短。

    师:好像还忘了谁。

    生:老三还没有爬。

    师:老三说:“我也要和老二比一比。” 它和老二比较之后的结果出来了,是这样的。 (播放课件)

    图片.png

    接着,我们请学生判断谁花的时间短,绝大部分学生很自然的就认为老三花的时间短,因为老三爬完后指针是只走了 5 格,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实际情况是(播放课件)老三爬完这根树干所花的时间是指针走完一圈再多 5 格,与学生的预测产生了很大的冲突,教师相机提出,只看静态的结果,确实无法知道指针已经走了一圈了,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这个针已经走了一圈了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会自然想到加一根针来记录秒针转动的圈数!

    分针就这样自然的登场了,原来分针是用来记录秒针走了多少圈的,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所以 1 分 = 60 秒。

    【设计意图:通过蚂蚁兄弟爬树干的游戏不但引出计时工具产生的必要性,了解分针与秒针的运动关系,认识 “秒” 和 “分”,还知道了 1 分 = 60 秒并初步形成对 1 秒这个单位的量感】

    环节四:一分钟有多长?

    图片.png 图片.png

    此处设计了两个学生活动,第一个是观看一个刚好一分钟的小视频感受一分钟到底有多长,第二个是让全体学生静静的趴在桌子上,闭上眼睛,计时一分钟,如果觉得一分钟到了,就把头抬起来,看看谁对一分钟多长的感觉最准。

    图片.png

    接着就是告诉学生一分钟看似不长其实可以做很多事,例如这些(播放课件),倡导学生珍惜时间。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感知一分钟这个时间单位有多长,形成一定的量感】

    环节五:认识时间单位 “时”

    图片.png

    既然秒针走一圈可以用分针来记录,那分针走一圈又如何记录呢?学生很自然的就会想到再加一根针 “时针”,原来时针是用来记录分针走了多少圈的,而且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所以 1 时 = 60 分。从而让学生了解时针产生的必要性和知道了时和分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最难得的是还明白了钟表构造的基本逻辑。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时针产生的必要性,原来时针是用来记录分针走了多少圈的,深刻理解了为什么 1 时 = 60 分。通过这样的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时钟构造的基本逻辑,从本质上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环节六:认识几时几分

    图片.png

    不知不觉中,一个完整的钟表就设计出来了,接下来借助动态的钟表来帮助学生认识几时几分,由于前面学生经历了钟表构造的形成过程,学生再认读几时几分也是水到渠成,然后重点让学生认读接近整时的时刻(播放课件),通过观察分针与时针的相对运动关系,学生不难理解,当分针快走完一圈时,时针应该是快走完一大格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然后只要稍加练习巩固就行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动态中认识几时几分,了解时针与分针运动的对应关系,从而突破读准几时几分的难点。】

    环节七:“时针到哪了?”

    (学生活动)

    图片.png

    最后设计了一个游戏环节,名字叫《时针到哪了》。游戏规则是原来钟表是三点整,我们已经知道分针转动的时候,时针也会跟着转动,这次转动我们让时针隐身,你能根据分针转动后的位置找到时针指到哪儿了吗?分男女两队进行 PK,看哪队找的位置更加接近。学生学以致用,学中玩,不亦乐乎。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游戏环节,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分针和时针的运动位置的对应关系,从而达到进一步突破认识接近整时的几时几分的难点。】

    七、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时、分、秒)

    秒针 走一小格是 1 秒 1 分 = 60 秒

    分针 走一小格是 1 分 1 时 = 60 分

    时针 走一大格是 1 时 半时 = 30 分

    八、课后反思:

    通过课例研究我们可以回答之前提出的几个问题了,认识时间不等同于认识钟表,就像认识角不等同于认识量角器,认识长度不等同于认识尺子一样。因为量角器、尺子、钟表都是测量这些量的工具。我们应该是先认识这些量,然后再去认识这些测量 “量” 的工具。所以我们想把认识时间纳入到 “认识量和量的度量” 这样一个统一的模式里面来。 其实我们在认识量的时候也是有认识逻辑的,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个量是客观存在的,第二我们要认识到所有的 “量” 都是可以定性分析的,例如我们在学习认识长度时首先是认识长度是客观存在的量有长有短,然后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光有定性分析是不够的,就必须要定量的分析,定量分析就需要有 “单位”,这样 “单位” 产生的必要性就出来了,例如长度需要长度单位,有了单位之后,这个 “量” 就可以用一个数来刻画。当我们可以用数来刻画一个量的大小的时候,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工具来测量它。(认识角也是这样的) 那么在认识这些测量工具的时候,最好是能够认识这些工具的基本构造逻辑。而工具的基本构造逻辑,就是这些量的单位的累积。例如尺子就是一个一个长度单位的累积。量角器就是一个一个单位角的累积。那时间就是一段一段被我们取作时间单位的累积。但是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于是我们就在空间上来感受它的累积,例如运动、变化等。这就是我们设计这节课的逻辑。

    dqzylyg
    dqzylyg4年前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认识钟表,然后借助钟表来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感受小的时间单位具体有多长,形成初步的量感。

    唐喜荣
    唐喜荣4年前

    让学生明白时针产生的必要性,原来时针是用来记录分针走了多少圈的,深刻理解了为什么 1 时 = 60 分。通过这样的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时钟构造的基本逻辑,从本质上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changwei
    changwei4年前

    本节课让学生初步感受时间是一种量,蕴藏于各种运动变化当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知道 1 时 = 60 分,1 分 = 60 秒。 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推理等能力,培养量感。

    莹
    4年前

    《认识时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老师在教学这节课的时间,很好地利用了课件,利用钟面的模型,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让学生明白时针产生的必要性,原来时针是用来记录分针走了多少圈的,深刻理解了为什么 1 时 = 60 分。

    莹
    4年前

    数学知识、思想、方法必须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发展,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的。” 根据这一理念,师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了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和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表达能力。

    莹
    4年前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与灵魂,相对数学知识这条明线来说,较少得到教师的重视,较容易被教师忽视。然而朱老师的这堂课很好在关注了这方面。这堂课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里已较为成熟。

    王秀佳
    王秀佳4年前

    导入新颖,让我们同样感受时间的无常。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时间,体会时间的长短。我认为可以实际的让学生观察钟面,体会一下秒和分,从而从内心能感受时。课堂采用大容量的课件,显示时间在我们身边的过程。

    李婷
    李婷4年前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人都有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能成为研究者,发现者,探索者。这节课设计就满足了学生的精神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lizhongjun
    lizhongjun4年前

    教师利用创设情境出示照片,让学生猜一猜照片当中的人是谁,然后引出认识时间的主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探究新知的过程当中,教师能够让学生明白,时针产生的必要性,一步的推导出时和分之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同时,也注重了学生量感的培养。

    吉林 双阳 李玉晶
    吉林 双阳 李玉晶4年前

    让学生借助钟表来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感受小的时间单位具体有多长,形成初步的量感。

    zqy@123
    zqy@1234年前

    《认识时分》对于低年段的学生而言本身就是一个难点,何况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就学生的认知水平而言,如何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建立直观模型,同时在数学活动中去感受数学思想、数学方法,通过观察、类比、推理等活动,培养量感。

    吉林德惠张丽丽
    吉林德惠张丽丽4年前

    本课导入新颖,让我们感受时间匆匆,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时间,体会时间的长短。在具体情景中感知时,分,秒效果非常不好,课堂采用大容量的课件,显示时间在我们身边的过程。学生具象并趣味性强。

    樊娜
    樊娜4年前

    张老师 “蚂蚁兄弟爬树干的游戏” 设计非常好,不但引出计时工具产生的必要性,了解分针与秒针的运动关系,认识 “秒” 和 “分”,还知道了 1 分 = 60 秒并初步形成对 1 秒这个单位的量感。

    李野
    李野4年前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新颖,体现了教是为了学的思想,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了学习,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新知,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采用大容量的课件,显示时间在我们身边的过程,也注重了学生量感的培养

    付佳宇
    付佳宇4年前

    《认识时分秒》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吸引人,体验了时间流逝的美好,同时让学生感受时间匆匆如流水,课堂一开始通过教师的照片来引出时间这个话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吸引学生兴趣。

    付佳宇
    付佳宇4年前

    最后的环节,让同学共同参与其中,把时间这种抽象的概念,利用课上的模型课件等在十几种掌握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思考,学会表达。

    四川成都叶
    四川成都叶4年前

    张老师设计的《认识时分秒》课程很有趣味性,符合二年级孩子学习的特点。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需要生活的积累才能形成时间的量感,张老师丰富的体验活动能让学生很好的体验秒 — 分 — 时的变化。

    王秀佳
    王秀佳4年前

    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老师在教学这节课的时间,很好地利用了课件,利用钟面的模型,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让学生明白时针产生的必要性,原来时针是用来记录分针走了多少圈的,深刻理解了为什么 1 时 = 60 分。

    谢福琼
    谢福琼4年前

    《认识时分秒》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采用用图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体会了时间的流逝,非常吸引人,学生即体验了时间流逝的美好,同时让学生感受时间匆匆如流水,课堂一开始通过教师的照片来引出时间这个话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吸引学生兴趣。还利用了视频感受了时间的真实存在。

    张馨予
    张馨予4年前

    通过之前的教学经验,学生在单位换算的题型中是最容易出错的,原因就是学生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很困难。老师在本堂课通过多样的方法让学生亲自体验和感受,相信学生能够加深对时间的认识。

    13180798129
    131807981294年前

    本节课的设计,教师让学生初步感受时间是一种量,蕴藏于各种运动变化当中。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知道 1 时 = 60 分,1 分 = 60 秒。 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推理等能力,培养了量感,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李睿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李睿4年前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第 1 课时,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认识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 1 时 = 60 分,体验时间的长短,知道 1 分 = 60 秒,并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张咪
    张咪4年前

    由于时间的抽象,从一组照片引出时间流逝的概念,设计很好,通过学生表的观察 发现时间的流逝 感受时间的长短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类比能力

    小溪1234
    小溪12344年前

    最后的环节,让同学共同参与其中,把时间这种抽象的概念,利用课上的模型课件等在十几种掌握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思考,学会表达。学生即体验了时间流逝的美好,同时让学生感受时间匆匆如流水,课堂一开始通过教师的照片来引出时间这个话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吸引学生兴趣。还利用了视频感受了时间的真实存在。

    小溪1234
    小溪12344年前

    把认识时间纳入到 “认识量和量的度量” 这样一个统一的模式里面来,本身就是一件难事,如何帮助学生建立 1 秒,1 分,1 时的量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溪1234
    小溪12344年前

    两个学生活动:第一个是观看一个刚好一分钟的小视频感受一分钟到底有多长,第二个是让全体学生静静的趴在桌子上,闭上眼睛,计时一分钟,如果觉得一分钟到了,就把头抬起来,看看谁对一分钟多长的感觉最准。通过两个活动的对边让学生感受一分钟的 “快” 与 “慢”。这个环节设计得精妙。

    小溪1234
    小溪12344年前

    通过蚂蚁兄弟爬树干的游戏不但引出计时工具产生的必要性,了解分针与秒针的运动关系,认识 “秒” 和 “分”,还知道了 1 分 = 60 秒并初步形成对 1 秒这个单位的量感。

    小溪1234
    小溪12344年前

    这位老师的引入别出心裁,耳目一新。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在变化,课堂一开始通过教师的照片来引出时间这个话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姜羽秋
    姜羽秋4年前

    让同学共同参与其中,把时间这种抽象的概念,利用课上的模型课件等在十几种掌握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思考,学会表达。学生即体验了时间流逝的美好,同时让学生感受时间匆匆如流水,课堂一开始通过教师的照片来引出时间这个话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吸引学生兴趣。还利用了视频感受了时间的真实存在。很好地利用了课件,利用钟面的模型,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让学生明白时针产生的必要性,原来时针是用来记录分针走了多少圈的,深刻理解了为什么 1 时 = 60 分。

    焦亚媛
    焦亚媛4年前

    量感是一种意识和能力,是指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或推断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与实际物体的大小相吻合的一种感觉。老师在教学中巧妙地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qdy12345
    qdy123454年前

    " 时、分、秒的认识 " 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张老师在教学中始终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观念。尽管学生在课上是初步研究有关时间的知识,但生活中学生对于时间已有了相当多的感性知识,切身感受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劳动都与时间息息相关。

    tf12343
    tf123434年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尤为重要。

    a123456
    a1234564年前

    教师通过利用 “时针到哪了” 这个游戏,让学生明白分针和时针的运动位置的对应关系,从而达到进一步突破认识接近整时的几时几分的难点。

    jtlixu
    jtlixu4年前

    时间是最难理解的一个量,因为它是无形的,很难用具体的单位去度量,但是时间又是学生最熟悉的,因为他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教师设计了几个有趣的数学活动,理解时、分之间的进率,进而认读时间,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之中。建议要进一步挖掘时间的计量本质,即看经过的时间,主要就是看时针和分针分别走过了多少时间单位这样的度量本质来认读时间。

    小平
    小平4年前

    本节课设计新颖,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认识时间的素材,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和表达中理解概念和知识,正确认识时间。另一方面教师也十分注重 让学生受到德育熏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时间的易逝,体验到时间的宝贵。

    xuli721214
    xuli7212144年前

    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思考,学会表达。让学生感受时间匆匆如流水,课堂一开始通过教师的照片来引出时间这个话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吸引学生兴趣。

    jlj65933
    jlj659334年前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照片引出时间的话题,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第三环节通过蚂蚁爬树干的情境引出秒这个时间单位非常巧妙。

    xinxin_187
    xinxin_1874年前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在变化,课堂一开始通过教师的照片来引出时间这个话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设计导入新颖,不仅开启了学习时分秒的大门,也教育了孩子们要珍惜时间。

    肖海燕
    肖海燕4年前

    本节课周老师的教学设计新颖,体现了教是为了学的思想,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了学习,比如张老师通过蚂蚁兄弟爬树干的游戏不但引出计时工具产生的必要性,还让学生在游戏中快乐的学习新知,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5704408000
    157044080004年前

    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需要生活的积累才能形成时间的量感,张老师丰富的体验活动能让学生很好的体验秒 — 分 — 时的变化。

    15704408000
    157044080004年前

    教师设计了几个有趣的数学活动,理解时、分之间的进率,进而认读时间,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之中。建议要进一步挖掘时间的计量本质,即看经过的时间,主要就是看时针和分针分别走过了多少时间单位这样的度量本质来认读时间。

    wdm6666
    wdm66664年前

    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像高年级那么长,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这是低段教学必须考虑的问题,本节课老师的设计非常好,活动丰富,在活动中体会和感悟,通过观察、类比、推理等使学生深度理解,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与学习是非常有益的,这样的研究是有价值的研究,“量感” 也就在这样的体验感知中形成。

    ljh319
    ljh3194年前

    老师通过蚂蚁兄弟爬树干的游戏引起学生的注意。不但引出计时工具产生的必要性,了解分针与秒针的运动关系,认识 “秒” 和 “分”,还知道了 1 分 = 60 秒并初步形成对 1 秒和 1 分有多长的体验,领悟量感。

    河南郑州田田
    河南郑州田田4年前

    周老师蚂蚁爬树的游戏设计很棒,在这里引出计时工具的产生,让学生明白分针与秒针的运动关系,认识 “秒” 和 “分”,还知道了 1 分 = 60 秒并初步形成对 1 秒这个单位的量感。

    a景儿
    a景儿4年前

    《认识时分秒》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采用用图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不知不觉中体会了时间的流逝,非常吸引人,学生即体验了时间流逝的美好,同时让学生感受时间匆匆如流水,课堂一开始通过教师的照片来引出时间这个话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吸引学生兴趣。还利用了视频感受了时间的真实存在。总之本节课很棒!

    18792560576
    187925605764年前

    本节课周老师先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真正感知一分钟这个时间单位有多长,形成一定的量感,在引导学生明白时针产生的必要性,深刻理解了为什么 1 时 = 60 分,在动态中认识几时几分,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突破读准几时几分的难点。

    顺帆
    顺帆4年前

    张老师的设计很有趣味性,符合二年级孩子学习的特点。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需要生活的积累才能形成时间的量感,张老师丰富的体验活动能让学生很好的体验秒 — 分 — 时的变化。

    lantian
    lantian4年前

    本节课从教师成长的照片引出时间,让学生快速的进入到时间这一话题。接着通过播放通过记录和刻画时间用的工具的视频。来让学生感知时间,再让学生通过一个有趣的话题蚂蚁爬树干感受计时工具和时间技术单位产生的必要性,每个环节层层递进,不急不缓,让学生充分的去感知抽象的事情。

    lantian
    lantian4年前

    第 4 个环节一分钟有多长,首先让学生看一个一分钟的小视频,再让学生静静的趴在桌上一分钟来估量一分钟,在这个感知、检验的过程量感就得到了发展。

    18636361851
    186363618514年前

    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与学习是非常有益的,老师的眼界决定孩子的眼界,这个尝试是很有必要的。

    18636361851
    186363618514年前

    通过蚂蚁兄弟爬树干的游戏不但引出计时工具产生的必要性,了解分针与秒针的运动关系,认识 “秒” 和 “分”,还知道了 1 分 = 60 秒并初步形成对 1 秒这个单位的量感。

    lantian
    lantian4年前

    第 5 个环节认识单位时间 “时”,这个环节也很有意思,学生通过秒针走一圈来记录分针,那分针又如何记录?时针又如何记录?让学生感受到时间记录的必要性,然后在这个记录的过程中,一个完整的钟表也设计出来。再接着利用这个钟表来读时间也会更容易理解,最后以游戏的方式结束,在整节课充满了乐趣,学生生成也会有很多,这堂课是设计的非常有意思的。

    hanyang900109
    hanyang9001094年前

    本节课的导入环节,老师用自己的成长变化引入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体会到了时间的流逝。在蚂蚁活动爬树干的游戏也设计的很好,不但引出了计时工具产生的必要性,了解分针与秒针的运动关系,还知道了 1 分 = 60 秒,时间单位间的关系,培养了学生量感。

    425483032
    4254830324年前

    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学生需要生活的积累才能形成时间的量感,老师用自己的成长变化引入时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节课充满了乐趣.

    dongfang5518
    dongfang55184年前

    周老师这节课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演示分诊、时针走动的画面,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表达等活动中,认识时、分的关系。充分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完成了教学目标。

    黑龙江大庆奥林学校 安婉婷
    黑龙江大庆奥林学校 安婉婷4年前

    在实际情境中,引导学生认识钟面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秒感受一分钟的长短。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秒,知道 1 分 = 60 秒。 通过观察、操作等手段,使学生经历认识时、分、秒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 1 分钟长短的各种活动,学会数脉搏的方法以及建立 1 秒的时间观念。初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黑龙江大庆奥林学校 安婉婷
    黑龙江大庆奥林学校 安婉婷4年前

    本节课设计新颖,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认识时间的素材,老师在教学这节课的时间,很好地利用了课件,利用钟面的模型,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让学生明白时针产生的必要性,原来时针是用来记录分针走了多少圈的,深刻理解了为什么 1 时 = 60 分。

    黑龙江大庆奥林学校 安婉婷
    黑龙江大庆奥林学校 安婉婷4年前

    学生学会看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建立了 1 分钟的时间观念,认识到时间单位时、分,并初步掌握他们的进率。形成时、分的时间观念。老师设计巧妙,值得我们学习。

    pingan
    pingan 4年前

    时分秒作为长度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用具体的量表示出来,比较抽象,单位之间进率转化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节课教学充分发掘利用好生活经验,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升到数学认知的高度。

    zhaohuimin37
    zhaohuimin374年前

    在本节课中,通过蚂蚁兄弟爬树干的游戏,非常有趣的引出了计时工具,并且引导学生了解了分针与秒针的运动关系,在活动中初步形成对 1 秒这个单位的量感。时间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让学生掌握了概念和知识,整节课的感觉非常愉悦和轻松。

    lwh123456
    lwh1234564年前

    课堂一开始通过教师的照片来引出时间这个话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吸引学生兴趣。还利用了视频感受了时间的真实存在。很好地利用了课件,利用钟面的模型,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让学生明白时针产生的必要性,原来时针是用来记录分针走了多少圈的,深刻理解了为什么 1 时 = 60 分。

    康晓岗
    康晓岗4年前

    认识钟表不等于认识时间,教师从认识钟表开始,让学生体会钟表的秒针转一圈就一分钟,通过实践活动来发展量感,真正体现时间的含义,这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

    282807835
    2828078354年前

    《认识时分秒》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本节课中采用用图片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深切的体会了时间的流逝,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体会到了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并注意通过实践活动来发展学生对于时分秒的认识。

    lwh123456
    lwh1234564年前

    时间是最难理解的一个量,因为它是无形的,很难用具体的单位去度量,但是时间又是学生最熟悉的,因为他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教师设计了几个有趣的数学活动,理解时、分之间的进率,进而认读时间,是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之中。建议要进一步挖掘时间的计量本质,即看经过的时间,主要就是看时针和分针分别走过了多少时间单位这样的度量本质来认读时间。

    lwh123456
    lwh1234564年前

    本节课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和表达中理解概念和知识,正确认识时间。另一方面教师也十分注重 让学生受到德育熏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时间的易逝,体验到时间的宝贵。

     兰云
    兰云4年前

    1 分钟有多长,跟个体感觉密切相关。老师开课方式非常有利于激发学生对 1 分钟到底有长产生认知冲突,从而进行探究,理解时间单位的意义。

     兰云
    兰云4年前

    时间长短的量感是非常抽象的,也是很有难度的,所以,建议学生在看钟面的基础上,运用课件,更直观地将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便于各个层次的学生掌握。

    齐耀秋
    齐耀秋4年前

    借助钟表来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感受小的时间单位具体有多长,形成初步的量感。

    王玲玲123
    王玲玲1234年前

    张老师本节课导入新颖,激发学生兴趣。从生活中入手,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变化。

    黑龙江大庆姜丽
    黑龙江大庆姜丽4年前

    钟面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既抽象又不容易理解,教学中,张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变抽象为形象,很好的解决了教学难题,使学生易学、乐学。


    chenqiuyi
    chenqiuyi4年前

    老师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了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和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表达能力。

    zhaojiaxin
    zhaojiaxin4年前

    周老师关于时分秒的教学设计,让我耳目一新:从有趣的情境导入;到感知时间,由小蚂蚁比快慢,引出计时工具产生必要性;再到体验 1 分钟,认识时分秒的关系;会读表、认表;最后还设计了游戏环节。整个教学设计突出趣味性,灵活性,教学内容充实,关注对学生量感的培养。整个教学过程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周老师说:认读钟表这件事,我们只要稍加等待,生活自然会教会我们,那么这节课我们还可以带着孩子们学习和经历些什么呢?于是周老师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在教学设计时更注重学生的感受和兴趣。这一点给我很大启发。

    lyt
    lyt4年前

    老师这节课非常有趣,老照片引入,激发兴趣,精彩小视频感受时间藏在运动变化中,通过蚂蚁三兄弟爬树了解分针与秒针的运动关系

    刘影
    刘影4年前

    本课中,通过蚂蚁兄弟爬树干的游戏进行导入,有趣的引出了计时工具,并引导学生了解了分针与秒针的运动关系,在活动中初步形成对 1 秒这个单位的量感。时间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而在本课的教学中,老师通过学生的观察加深理解体会量感。

    单超
    单超4年前

    本节课设计的一些数学问题,能综合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感受数学的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yan
    yan4年前

    这节课的设计很有趣,老师的成长照片,四个记录时间的视频,蚂蚁三兄弟爬树干的课件,再具体到 1 分钟的小视频和学生闭眼睛的活动,感受 1 分钟有多长,以及最后的游戏,环环相扣,让学生形成对时间时、分、秒的认识,活动中感知量感。

    吕晓彤
    吕晓彤4年前

    《认识时分秒》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吸引人,体验了时间流逝的美好,同时让学生感受时间匆匆如流水,课堂一开始通过教师的照片来引出时间这个话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吸引学生兴趣。

    小悦悦
    小悦悦4年前

    张老师本节课导入新颖,让我们感受时间匆匆,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时间,体会时间的长短。在具体情景中感知时,分,秒效果非常好。

    lyn910117
    lyn9101174年前

    老师通过动手操作来认识钟表,然后借助钟表来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感受小的时间单位具体有多长,形成初步的量感。

    刘美麟
    刘美麟4年前

    《认识时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老师利用钟面的模型,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让学深刻理解了为什么 1 时 = 60 分。贴近生活,对于二年级的孩子还是太小,需要不断积累来感受量感。

    biojhuey86
    biojhuey864年前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贴近生活实际了,让学生亲身体会时间的流逝。当然时间量感的培养还是需要结合现实生活的,所以这节课教师设计非常好,让学生在观察、推理中感知时间。

    伍婉婷
    伍婉婷4年前

    本节课在认识时间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导学生要珍惜时间,好好利用时间,本课中所举例子均是生活中的例子,贴近学生的生活。

    MissL
    MissL4年前

    从教师的照片引入,十分吸引学生,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课堂设计十分有趣,对于低年级学生十分好接受,并且化抽象为生活经验,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songlingling1992
    songlingling19924年前

    @深圳市宝安区张维国名师工作室 导入很新颖,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让学生感受时间,体会时间的长短,体现了老师对量感的培养。时间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参与其中,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何勤松
    何勤松4年前

    结合生活经验思考 1 分钟能做多少事情,联系了生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时间量感。

    丁
    4年前

    让学生明白时针产生的必要性,原来时针是用来记录分针走了多少圈的,深刻理解了为什么 1 时 = 60 分。通过这样的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时钟构造的基本逻辑,从本质上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陈丽杰
    陈丽杰4年前

    在本节课中,通过蚂蚁兄弟爬树干的游戏,非常有趣的引出了计时工具,并且引导学生了解了分针与秒针的运动关系,在活动中初步形成对 1 秒这个单位的量感。时间对于学生来讲,是比较抽象的概念,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让学生掌握了概念和知识,整节课的感觉非常愉悦和轻松。

    深圳市宝安区张维国名师工作室
    深圳市宝安区张维国名师工作室4年前

    认识时间 —— 看谁爬得快

    深圳市宝安区万丰小学 周璟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第 1 课时 此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认识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 1 时 = 60 分;体验时间的长短,知道 1 分 = 60 秒;并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对钟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过如何读写整时和半时,且对于时间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经过多长时间也有初步的生活量感。但是,学生对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和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转动关系也都没有清晰的认识与思考。

    三、教学目标:

    1. 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知道 1 时 = 60 分,1 分 = 60 秒。

    2. 了解时针、分针、秒针三根之间的构造关系。

    3. 体会一分钟有多长,形成对 “秒” 和 “分” 的量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 1 时 = 60 分,1 分 = 60 秒,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难点:形成对 “秒” 和 “分” 的量感

    五、课前思考:

    “时间” 作为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词,跟钟表相关。怎么认读钟表上的时间,可以说是一个生活常识。这个内容若是被编排入科学学科的教材中,毫不违和;若是被编入综合实践课的教材中,也是没有问题的。在各路教材编排者的统一规划之下,这个内容被分配到了数学学科中。各版本教材编排的内容目标指向大致相同:学会读写钟表上的时间。教材对于钟表的基本特征和指针转动之间的关系均采取的是陈述性的介绍,例如我们北师大版就是以填空的形式来呈现的,简而言之,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认识钟表,然后借助钟表来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感受小的时间单位具体有多长,形成初步的量感。最后学生通过记住这些知识要点解决相应的习题,我们就算完成教学目标了。我们常说老师的眼界决定了孩子的眼界,如果我们在研究这个课例的时候,只将目标指向于学生学会认读钟表,我们会不会觉得有点可惜呢?因为认读钟表这件事,我们只要稍加等待,生活自然会教会我们,那么这节课我们还可以带着孩子们学习和经历些什么呢?于是,我们开始思考,便有了如下一些思考: 1. 认识时间 = 认识钟表吗? 2. 为什么要有钟表(计时工具)呢? 3. 钟表为什么有 3 根针呢? 4. 钟面为什么都是封闭图形? …… 等等 有些问题或许不太适合现在研究,但是有些问题如果能够在这节课里让学生有所体会和感悟,达到深度理解,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与学习是非常有益的,我想这样的研究就非常有价值了,于是我们就有了如下尝试:

    六、教学过程:

    环节一:“谁爬的时间长”

    师:首先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三位新朋友,蚂蚁家族三兄弟 —— 老大(黑),老二(红),老三(蓝)。他们三每天最喜欢干的事就是爬树干,今天啊他们要比一比 “看谁爬得快”,我们一起去去看看吧,首先登场的是老大,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它爬树干的时间。

    (播放课件)

    师:老大爬到了,老二要登场了。它说我也要爬一爬,我们也一起来感受一下。

    (播放课件)

    (完整播放两只蚂蚁爬树干)视觉上,两只蚂蚁的速度是差不多的。看完之后,老师相继提问:“谁用的时间长?谁用的时间短?” 有学生回答:老大用时长,我数的。 有学生回答:老二用时长,凭感觉。 那到底谁长谁短呢?看来光凭感觉是不准确的,由此引出需要计时工具的必要性,随后引导学生选择之前四个小视频中只有一根秒针在运动着的钟表来帮助我们计时,这样我们就准确的比较出了老大和老二谁用时长,谁用时短。

    师:好像还忘了谁。

    生:老三还没有爬。

    师:老三说:“我也要和老二比一比。” 它和老二比较之后的结果出来了,是这样的。

    (播放课件)

    接着,我们请学生判断谁花的时间短,绝大部分学生很自然的就认为老三花的时间短,因为老三爬完后指针是只走了 5 格,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实际情况是(播放课件)老三爬完这根树干所花的时间是指针走完一圈再多 5 格,与学生的预测产生了很大的冲突,教师相机提出,只看静态的结果,确实无法知道指针已经走了一圈了,那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来这个针已经走了一圈了吗?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会自然想到加一根针来记录秒针转动的圈数! 分针就这样自然的登场了,原来分针是用来记录秒针走了多少圈的,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所以 1 分 = 60 秒。 【设计意图:通过蚂蚁兄弟爬树干的游戏不但引出计时工具产生的必要性,了解分针与秒针的运动关系,认识 “秒” 和 “分”,还知道了 1 分 = 60 秒并初步形成对 1 秒这个单位的量感】

    环节二:一分钟有多长?

    生: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师:大家的知识真丰富!已经知道钟面上这根针的名字叫做分针,它每走一小格,就是 1 分。(板书:分针走 1 小格是 1 分。)那么,一分钟的时间有多长呢?

    活动 1: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准备好了吗?开始!(播放一分钟,学生跟着秒针数一分钟,)对于刚过去的 1 分钟,你感觉 1 分钟的时间? 学生可能的回答:1 分钟的时间太短了!1 分钟时间太长,要坐好久。1 分钟的时间秒针走了 60 个小格,响了 60 下。 师要追问:你怎么知道 60 个小格? 生可能回答:1. 我是数出来的。2. 我是算出来的。—— 都要表扬学生。由这些回答引出:1 分钟 = 60 秒(板书)

    活动 2: 接下来,我们来玩个估时间的游戏好吗?大家看这个钟面,秒针每走一小格,这里就会显示相应的秒数。如果这里显示 60,说明过了多少秒?也就是?(1 分钟)(趴 —— 数 —— 记)等一会儿,游戏开始的声音一响,请所有同学,静静的趴在桌子上,用数数的方法估计我们要估计的时间,如果你觉得时间到了,就马上坐端正,并将自己坐直时这里显示的那个数记录在这张学习单上。明白了吗? 我们先来试玩一次,估计 10 秒钟的时间。 第一次玩的反馈,重点看学生是否明确游戏规则,能否正确记录自己估时间的数据。 接下来可以玩几轮这个游戏。 第二轮可以估 30 秒,重在了解学生坐直时看到的数是多少,让他们谈体会。如:我估半分钟的时候,估少了,我下次要稍慢一点数数。 第三轮,估 1 分钟,也是一样,估一分钟。重在了解 40 几秒就坐直的学生的方法和感受。引发用什么样的节奏来数 60 个数? 演示钟面,让学生跟随秒针的走动,一起来数一分钟,体会数的速度。 第四轮,再次估一分钟。让学生对照数据,看哪些学生比上次估的时候,估得更接近一分钟并表扬。 小结:估一分钟不是一两次就能估得那么准!大家已经非常棒了!如果要估得更准,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继续做一些估时间的练习。

    活动 3: 师:一分钟的时间,大家已经估得比较准了。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完成不少学习任务呢。请看这张学习单,上面有一首我们学过的古诗,如果工工整整地书写,你在一分钟的时间内能写多少个字呢?想试一下吗?活动结束请同学充分来汇报。 了解学生写的字数。再呈现写满满的一页田字格作业。按照这位同学的速度,如果写完这一页的作业,需要多长时间?(根据 1 分钟的写字数量为标准来度量。)

    活动 4: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看似不起眼的一分钟,我们却能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二年级的小朋友们一分钟都做了什么吧。(播放自制的一分钟小朋友完成各种事物的视频。)一分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一分钟其实可以做很多事情。(略)看来一分钟都很有价值,所以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能不能浪费时间?

    【设计意图:让学生真正感知一分钟这个时间单位有多长,形成一定的量感】

    环节三:认识时间单位 “时”

    师:同学们,秒针走一圈我们用分针来记录,那分针走一圈又如何记录呢?加时针,那时针又是如何记录分针走了一圈的呢?不急着回答,我们第四位小伙伴要登场了,小蜗牛,小蜗牛说我也想爬一爬,想知道小蜗牛爬树干用了多长时间吗?我们去看看吧。 (设计:小蜗牛爬了一分钟肉眼观察几乎没有移动,放大图片才发现小蜗牛才爬了一点点,然后依次播放小蜗牛爬了 10 分钟,又爬了 40 分钟,最后又爬了 10 分钟的图片对应着两个课间休息时间和一节上课的时间,让学生明白小蜗牛爬完树干其实是花了 60 分钟,而 60 分钟,分针刚好走一圈,所以走完一圈就是 60 分。) 师:刚刚分针走了一圈,时针是怎样运动的?

    生:时针走了一大格

    师:那你们知道时针走一大格是多久吗?时针走一大格是 1 时,所以 1 时 = 60 分(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时针产生的必要性,原来时针是用来记录分针走了多少圈的,深刻理解了为什么 1 时 = 60 分。通过这样的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时钟构造的基本逻辑,从本质上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课后实践: 留一个课后实践作业,放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测试一下自己 1 分钟能跳绳多少下,一分钟能跑多少米,一分钟能做多少个俯卧撑。

    七、板书设计:

    认识时间(时、分、秒)

    秒针 走一小格是 1 秒 1 分 = 60 秒

    分针 走一小格是 1 分

    时针 走一大格是 1 时 1 时 = 60 分

    八、课后反思:

    通过课例研究我们可以回答之前提出的几个问题了,认识时间不等同于认识钟表,就像认识角不等同于认识量角器,认识长度不等同于认识尺子一样。因为量角器、尺子、钟表都是测量这些量的工具。我们应该是先认识这些量,然后再去认识这些测量 “量” 的工具。所以我们想把认识时间纳入到 “认识量和量的度量” 这样一个统一的模式里面来。 其实我们在认识量的时候也是有认识逻辑的,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个量是客观存在的,第二我们要认识到所有的 “量” 都是可以定性分析的,例如我们在学习认识长度时首先是认识长度是客观存在的量有长有短,然后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光有定性分析是不够的,就必须要定量的分析,定量分析就需要有 “单位”,这样 “单位” 产生的必要性就出来了,例如长度需要长度单位,有了单位之后,这个 “量” 就可以用一个数来刻画。当我们可以用数来刻画一个量的大小的时候,那么我们就需要一个工具来测量它。(认识角也是这样的) 那么在认识这些测量工具的时候,最好是能够认识这些工具的基本构造逻辑。而工具的基本构造逻辑,就是这些量的单位的累积。例如尺子就是一个一个长度单位的累积。量角器就是一个一个单位角的累积。那时间就是一段一段被我们取作时间单位的累积。但是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于是我们就在空间上来感受它的累积,例如运动、变化等。这就是我们设计这节课的逻辑。

    深圳市宝安区张维国名师工作室
    深圳市宝安区张维国名师工作室4年前

    认识时间 ——《一分有多长》

    深圳市宝安区万丰小学 周璟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第 1 课时 此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认识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 1 时 = 60 分;体验时间的长短,知道 1 分 = 60 秒;并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对钟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过如何读写整时和半时,且对于时间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经过多长时间也有初步的生活量感。但是,学生对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和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转动关系也都没有清晰的认识与思考。

    三、教学目标:

    1. 初步体会分、秒的实际意义,知道 1 分 = 60 秒。

    2. 体验和感受一分钟有多长,形成对 “秒” 和 “分” 的量感

    3. 体验一分能干什么。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 分 = 60 秒,了解分、秒之间的关系;

    难点:形成对 “秒” 和 “分” 的量感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 1 分 = 60 秒

    师:同学们,今天课堂上来了两个小伙伴,请看,他们俩每天最喜欢的,就是爬树干,现在它们俩想比一比:看谁爬得快!怎么比呢?爬同一根树干,谁花的时间短谁就爬得快,这样比可以吗?好咧!比赛正式开始,首先登场的是蓝蚂蚁,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它爬树干的时间。

    师:蓝蚂蚁爬完了,红蚂蚁登场了,我们也来感受一下。

    (播放课件)

    师:谁来说说它们俩谁爬得快?为什么?

    生 1:略

    师:嗷,你是这么想的,其他同学呢?

    生 2:略

    师:好,谢谢你,还有吗?

    生 3:略

    师:那到底谁爬得快呢?看来光凭我们的感觉还不够准确,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判断吗?

    生:略(可不可以?还有其他方法吗?充分给学生时间说说自己的方法)

    师:同学们都特别棒,想到了很多好办法,其实老师已经用钟表给它们计过时了,我们一起去回看一下,蓝蚂蚁爬了多久呢?我们看一下。

    师:接着是红蚂蚁,他又爬了多久呢?我们也看一下,现在可以准确判断出来了吗?

    生:红蚂蚁(为什么?)蓝蚂蚁爬了 16 秒,红蚂蚁爬了 15 秒,所以红蚂蚁赢了。

    师:(点出秒数)嗯,原来红蚂蚁险胜一点点,同学知道吗?这根细细长长的针叫做秒针,它每走一格是一秒。(贴板书)

    师:好啦,第一轮比赛结束了,红蚂蚁可开心了,(点击 PPT)可是蓝蚂蚁说,不服气,想再比一轮,这次爬根长的!比长跑!于是他们又比了一轮,结果是这样的,这次谁赢了呢?不着急说,请同桌两人一组讨论一下。

    师:有讨论结果了吗?你们觉得?有不同意见吗?那到底这次谁赢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待会蚂蚁爬的时候请同学们跟着秒针一起数一数,注意数的节奏哦,首先还是蓝蚂蚁 ready,go!(再是红蚂蚁)

    师:谁赢了?为什么?

    生:蓝蚂蚁,因为它只用了 55 秒,红蚂蚁用了 65 秒。

    师: 诶,那这次真的是蓝蚂蚁赢了诶,哈哈,1 比 1 打平啦!和哪些同学想的是一样的?举手,你们真棒!这根短一点粗一点的针叫做分针,刚刚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远?走一小格,

    师:分针走一小格是多久呢?是 1 分,没错分针走一小格就是一分(板书),而且 1 分 = 60 秒。

    环节二:一分有多长

    师:那一分到底有多长呢?(贴课题)我们一起来体验和感受一下,首先请同学静静的跟着秒针数一分钟,不出声,注意每一秒的节奏哦。

    (播放课件)

    师:对于刚刚过去的一分钟,感觉怎样?

    生:很长

    师:还有吗?你呢?

    师:刚才我们跟着秒针已经初步感受到了秒的节奏,下面我们看看谁对这个节奏的把握是最准的,我们来玩个看谁估得准的游戏,请听清楚游戏规则:1. 闭上眼睛,静静地趴在桌子上。2. 老师说开始,同学用数数的方法默默在心里计时。3. 你觉得一分钟时间到了,就马上坐端正(保持安静)。听明白了吗?那我们就开始吧。

    (采访同学,特别是起来早的和起来晚的)

    调整一下,再来一轮,有没有更准了?

    师:同学们估得越来越准了,现在我们听一段音乐休息一下。(播放音乐)1 分 30 秒。

    师:好听吗?考考你们,刚这段音乐多久时间?你估多少秒?你呢?还有呢?那到底是多久呢?揭晓答案,哈哈,你们已经估得很准了,给自己掌声!

    师:听完美妙的音乐,下面我们看一段精彩的动画,请看(播放动画片)1 分,还想看?同学们也估计一下刚刚这段动画片多久时间?

    生:1 分钟

    生 2:2 分钟

    师:到底多久呢?揭晓答案,和前面我们静静的看秒针走一分钟相比,你有什么不同感受吗?

    生:看动画片感觉快些。

    环节三:一分能做什么?

    师:看来在不同的环境下,我们对时间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接下来我们来体验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呢?请同学拿出口算题纸,测试一下,一分钟可以做多少道,预备,开始。

    师:随机采访,你做了多少道?你呢?哇!我看了一下,全对诶,又快有准!

    师:那除了可以做算式题,我们还可以做一些体育锻炼,我们班跳绳最厉害的是哪位同学?请你到讲台上来,我们帮你一起测试一下,看看你一分钟能跳多少下,同学帮他数数,我来计时,准备好了吗?开始!有挑战者吗?好,你来!那看来,我们一分钟大概可以跳 100 下诶。

    师:好了,同学们,辛苦了,看似短短的一分钟除了可以做口算题和跳绳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请看视频!

    师:原来一分钟我们可以做这么多事情,那到底一分有多长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时间到,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略

    师:很好,这些感受都太棒了,下课!

    六、板书设计

    一分有多长

    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

    分针 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

    1 分 = 60 秒

    深圳市宝安区张维国名师工作室
    深圳市宝安区张维国名师工作室4年前

    认识时间 ——《一分有多长》

    深圳市宝安区万丰小学 周璟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时、分、秒第 1 课时 此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认识钟面上的几时几分,知道 1 时 = 60 分;体验时间的长短,知道 1 分 = 60 秒;并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对钟面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过如何读写整时和半时,且对于时间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经过多长时间也有初步的生活量感。但是,学生对于时分秒之间的进率关系和钟面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的转动关系也都没有清晰的认识与思考。

    三、教学目标:

    1. 初步体会分、秒的实际意义,知道 1 分 = 60 秒。

    2. 体验和感受一分钟有多长,形成对 “秒” 和 “分” 的量感

    3. 体验一分能干什么。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 分 = 60 秒,了解分、秒之间的关系;

    难点:形成对 “秒” 和 “分” 的量感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认识 1 分 = 60 秒

    师:同学们,今天课堂上来了两个小伙伴,请看,他们俩每天最喜欢的,就是爬树干,现在它们俩想比一比:看谁爬得快!怎么比呢?爬同一根树干,谁花的时间短谁就爬得快,这样比可以吗?好咧!比赛正式开始,首先登场的是蓝蚂蚁,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它爬树干的时间。

    师:蓝蚂蚁爬完了,红蚂蚁登场了,我们也来感受一下。

    (播放课件)

    师:谁来说说它们俩谁爬得快?为什么?

    生 1:略

    师:嗷,你是这么想的,其他同学呢?

    生 2:略

    师:好,谢谢你,还有吗?

    生 3:略

    师:那到底谁爬得快呢?看来光凭我们的感觉还不够准确,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准确判断吗?

    生:略(可不可以?还有其他方法吗?充分给学生时间说说自己的方法)

    师:同学们都特别棒,想到了很多好办法,其实老师已经用钟表给它们计过时了,我们一起去回看一下,蓝蚂蚁爬了多久呢?我们看一下。

    师:接着是红蚂蚁,他又爬了多久呢?我们也看一下,现在可以准确判断出来了吗?

    生:红蚂蚁(为什么?)蓝蚂蚁爬了 16 秒,红蚂蚁爬了 15 秒,所以红蚂蚁赢了。

    师:(点出秒数)嗯,原来红蚂蚁险胜一点点,同学知道吗?这根细细长长的针叫做秒针,它每走一格是一秒。(贴板书)

    师:好啦,第一轮比赛结束了,红蚂蚁可开心了,(点击 PPT)可是蓝蚂蚁说,不服气,想再比一轮,这次爬根长的!比长跑!于是他们又比了一轮,结果是这样的,这次谁赢了呢?不着急说,请同桌两人一组讨论一下。

    师:有讨论结果了吗?你们觉得?有不同意见吗?那到底这次谁赢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待会蚂蚁爬的时候请同学们跟着秒针一起数一数,注意数的节奏哦,首先还是蓝蚂蚁 ready,go!(再是红蚂蚁)

    师:谁赢了?为什么?

    生:蓝蚂蚁,因为它只用了 55 秒,红蚂蚁用了 65 秒。

    师: 诶,那这次真的是蓝蚂蚁赢了诶,哈哈,1 比 1 打平啦!和哪些同学想的是一样的?举手,你们真棒!这根短一点粗一点的针叫做分针,刚刚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远?走一小格,

    师:分针走一小格是多久呢?是 1 分,没错分针走一小格就是一分(板书),而且 1 分 = 60 秒。

    环节二:一分有多长

    师:那一分到底有多长呢?(贴课题)我们一起来体验和感受一下,首先请同学静静的跟着秒针数一分钟,不出声,注意每一秒的节奏哦。

    (播放课件)

    师:对于刚刚过去的一分钟,感觉怎样?

    生:很长

    师:还有吗?你呢?

    师:刚才我们跟着秒针已经初步感受到了秒的节奏,下面我们看看谁对这个节奏的把握是最准的,我们来玩个看谁估得准的游戏,请听清楚游戏规则:1. 闭上眼睛,静静地趴在桌子上。2. 老师说开始,同学用数数的方法默默在心里计时。3. 你觉得一分钟时间到了,就马上坐端正(保持安静)。听明白了吗?那我们就开始吧。

    (采访同学,特别是起来早的和起来晚的)

    调整一下,再来一轮,有没有更准了?

    师:同学们估得越来越准了,现在我们听一段音乐休息一下。(播放音乐)1 分 30 秒。

    师:好听吗?考考你们,刚这段音乐多久时间?你估多少秒?你呢?还有呢?那到底是多久呢?揭晓答案,哈哈,你们已经估得很准了,给自己掌声!

    师:听完美妙的音乐,下面我们看一段精彩的动画,请看(播放动画片)1 分,还想看?同学们也估计一下刚刚这段动画片多久时间?

    生:1 分钟

    生 2:2 分钟

    师:到底多久呢?揭晓答案,和前面我们静静的看秒针走一分钟相比,你有什么不同感受吗?

    生:看动画片感觉快些。

    环节三:一分能做什么?

    师:看来在不同的环境下,我们对时间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接下来我们来体验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练习纸上的任务是不一样,有的同学是写字,有的同学是口算题,还有的同学是写英文字母,我们同时来测试一下,一分钟可以做多少,不过不管测试什么,都要书写工整哦,明白了吗?准备,开始。

    师:随机采访,你做的什么?做了多少?你呢?

    师:好了,看似短短的一分钟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请看视频!

    师:原来一分钟我们可以做这么多事情,那到底一分钟有多长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时间到,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师:同学们的这些感受都太棒了,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六、板书设计

    一分有多长

    秒针 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

    分针 分针走一小格是一分

    1 分 = 60 秒

    深圳市宝安区张维国名师工作室
    深圳市宝安区张维国名师工作室4年前

    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傅湘龙、广东省教学教材研究室主任曾令鹏、广东省小学数学教研员鲍银霞、深圳市小学数学教研员李一鸣莅临指导。

    https://mp.weixin.qq.com/s/nSW4sLDDvvMJFPBgXiTlIA

    芮清会
    芮清会4年前

    本节课教学设计非常的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深切的体会了时间的流逝,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让学生体会到了时间的流逝。同时借助钟表来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感受小的时间单位具体有多长,形成初步的量感。

    13666233499
    136662334994年前

    认识时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老师在教学这节课的时间,很好地利用了课件,利用钟面的模型,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让学生明白时针产生的必要性,原来时针是用来记录分针走了多少圈的,深刻理解了为什么 1 时 = 60 分。

    yangxiuhong1989
    yangxiuhong19894年前

    时间是抽象的,但是也是具体可感的,量感的培养要在平时的课堂中体现,这节课做到了,值得我们学习,认识时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节课把前后知识紧密联系,效果很好

    yangxiuhong1989
    yangxiuhong19894年前

    时间是抽象的,但是也是具体可感的,量感的培养要在平时的课堂中体现,这节课做到了,值得我们学习,认识时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节课把前后知识紧密联系,效果很好

    风铃
    风铃4年前

    《认识时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老师在教学这节课的时间,很好地利用了课件,利用钟面的模型,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让学生明白时针产生的必要性,原来时针是用来记录分针走了多少圈的,深刻理解了为什么 1 时 = 60 分。

    风铃
    风铃4年前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贴近生活实际了,让学生亲身体会时间的流逝。当然时间量感的培养还是需要结合现实生活的,所以这节课教师设计非常好,让学生在观察、推理中感知时间。

    风铃
    风铃4年前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贴近生活实际了,让学生亲身体会时间的流逝。当然时间量感的培养还是需要结合现实生活的,所以这节课教师设计非常好,让学生在观察、推理中感知时间。

    芮清会
    芮清会4年前

    本节课教师讲解细致准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中教师循序渐进,这节课值得学习。

    19991213wy
    19991213wy4年前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学具,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和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及表达能力。

    mwl123
    mwl1234年前

    量感的建立需要在体验、测量等活动中建立,而时间量感无法像测量长度、称量质量的方法来进行实物测量,只能靠外界事物的运动来感知时间的长短。周老师设置了多个体验感知活动,让学生建立 1 分钟的长度概念,并在课后继续通过和父母的互动活动持续感知,巩固量感,并与生活建立联系,不断发展量感。

    xiaoxiannv521
    xiaoxiannv5214年前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非常贴近生活实际了,让学生亲身体会时间的流逝。当然时间量感的培养还是需要结合现实生活的,所以这节课教师设计非常好,让学生在观察、推理中感知时间。

    chunyw2021
    chunyw20214年前

    设计中通过让学生观察蚂蚁比赛爬,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对时间有了实际的感受,对时间的长短有了亲身体会和比较。再通过听音乐的感受,让学生再次对 1 分 30 秒这个时间亲身感受。1 分能做什么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再通过生活经验的感受和判断、估计感受。本节课让学生在感受中体会时间。

    蒋小娟54
    蒋小娟544年前

    在教学中采取静态呈现,动态演示,动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 “画”“算” 将学生思维显性化,“拨” 钟面表针,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 “看得见、摸得着” 的东西,这样的深度体验助推儿童的量感拔节生长,从而突破时间量感培养的难点。

    liling
    liling4年前

    认识时间不等同于认识钟表,就像认识角不等同于认识量角器,认识长度不等同于认识尺子一样。因为量角器、尺子、钟表都是测量这些量的工具。我们应该是先认识这些量,然后再去认识这些测量 “量” 的工具。所以把认识时间纳入到 “认识量和量的度量” 这样一个统一的模式里面来。 在认识量的时候也是有认识逻辑的,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个量是客观存在的,要认识到所有的 “量” 都是可以定性分析的,很认同,学习了。

    liling
    liling4年前

    时间就是一段一段被我们取作时间单位的累积。但是时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于是我们就在空间上来感受它的累积,例如,课堂一开始通过教师的照片来引出时间这个话题,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朱东转
    朱东转4年前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示出来,学生不容易接受。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让学生学会怎么去估测,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 “量感”。

    朱东转
    朱东转4年前

    学生通过钟表演示 1 分,以及对 1 分的实际感受时间的活动,犹如一把无形的度量时间的 “尺子”,再用这把 “尺子” 来估计 1 分有多长。

    吉林九台郭海英
    吉林九台郭海英4年前

    时间量感无法像测量长度、称量质量的方法来进行实物测量,只能靠外界事物的运动来感知时间的长短。周老师设置了多个体验感知活动,让学生建立 1 分钟的长度概念。教师通过 “画”“算” 将学生思维显性化,“拨” 钟面表针,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 “看得见、摸得着” 的东西,这样的深度体验使儿童的量感初步建立。

    yoyochen
    yoyochen4年前

    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时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时间,体会时间的长短,吸引学生兴趣,效果非常好。

    songyanqiu790913
    songyanqiu7909134年前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示出来,学生不容易接受。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让学生学会怎么去估测,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 “量感”。教学设计非常近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观察、推理中感知时间。

    山西运城王美蓉
    山西运城王美蓉4年前

    在教学中采取静态呈现,动态演示,动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 “画”“算” 将学生思维显性化,“拨” 钟面表针,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 “看得见、摸得着” 的东西,这样的深度体验助推儿童的量感拔节生长,从而突破时间量感培养的难点。

    龙泉基地成都天立小学顾佳
    龙泉基地成都天立小学顾佳4年前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认识钟表,然后借助钟表来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感受小的时间单位具体有多长,形成初步的量感。

    慧
    4年前

    时间是抽象的概念,但也是可感的,老师很好地运用了课件和钟表模型,变抽象为具象,感受时间单位有多长,初步形成对时间的量的感受。

    zhaojie0209
    zhaojie02094年前

    在感受计时工具和时间计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时,老师通过蚂蚁兄弟爬树干的游戏不但引出计时工具产生的必要性,了解分针与秒针的运动关系,认识 “秒” 和 “分”,还知道了 1 分 = 60 秒并初步形成对 1 秒这个单位的量感。

    liunan913
    liunan9134年前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时分有了初步认识后的一节课,教师放手让学生趣体会感悟时间的长短,秒,分,时的关系,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具和微课,为学生建立时间模型做好充分准备。

    吉林榆树  沈晓东
    吉林榆树 沈晓东4年前

    本节课设计新颖,学生在实践中,切身的去体会,重在学生的体会上,对量建立一定的感知。老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于 “量感” 的实践,能充分让学生感知 1 分有多长,对于秒这个时间单位理解更透彻。

    吉林榆树  沈晓东
    吉林榆树 沈晓东4年前

    本节课设计新颖,学生在实践中,切身的去体会,重在学生的体会上,对量建立一定的感知。老师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对于 “量感” 的实践,能充分让学生感知 1 分有多长,对于秒这个时间单位理解更透彻。

    李娜1982
    李娜19824年前

    量感指的是学生通过视觉或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轻重厚薄等量泰的感性认识,是对量的一种直觉和敏感性,是人们在实际情境中主动自觉的理解,并运用量的态度与意识,老师在教课堂中能够恰当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mao1016
    mao10164年前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认识钟表,然后借助钟表来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感受小的时间单位具体有多长,形成初步的量感。

    繁星春水f27
    繁星春水f274年前

    在教学中采取静态呈现,动态演示,动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 “画”“算” 将学生思维显性化,“拨” 钟面表针,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 “看得见、摸得着” 的东西,这样的深度体验助推儿童的量感拔节生长,从而突破时间量感培养的难点。

    fumin325108
    fumin3251084年前

    《认识时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是很抽象的概念,很不容易被理解,周老师在教学这节课的时间,很好地利用了课件,利用钟面的模型,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

    shang
    shang4年前

    本节课的导入十分有趣,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将时间与长度远远建立起些许关联,让无形的时间与有形的线段建立联系,使时间的长短也得以度量,但这一点此后的教学中并未涉及,所以本节课也稍有遗憾。而在后面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多种不同活动,使学生充分感知 1 分有多长,为学生关于时间量感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zuo
    zuo4年前

    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认识钟表,然后借助钟表来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感受小的时间单位具体有多长,形成初步的量感。

    18008607052
    180086070524年前

    时间概念相对于长度、面积单位来说比较抽象,老师设计蚂蚁爬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充分体会时间的流逝,形成对时间的量感。

    wangpengyu1995@126.com
    wangpengyu1995@126.com3年前

    使时间的长短也得以度量,但这一点此后的教学中并未涉及,所以本节课也稍有遗憾。而在后面的教学中,教师创设了多种不同活动,使学生充分感知 1 分有多长,为学生关于时间量感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wangpengyu1995@126.com
    wangpengyu1995@126.com3年前

    让学生通过 “画”“算” 将学生思维显性化,“拨” 钟面表针,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 “看得见、摸得着” 的东西,这样的深度体验助推儿童的量感拔节生长,从而突破时间量感培养的难点。

    wangpengyu1995@126.com
    wangpengyu1995@126.com3年前

    时间单位不像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示出来,学生不容易接受。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让学生学会怎么去估测,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 “量感”。教学设计非常近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观察、推理中感知时间。

    wangpengyu1995@126.com
    wangpengyu1995@126.com3年前

    时间量感无法像测量长度、称量质量的方法来进行实物测量,只能靠外界事物的运动来感知时间的长短。周老师设置了多个体验感知活动,让学生建立 1 分钟的长度概念。教师通过 “画”“算” 将学生思维显性化,“拨” 钟面表针,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 “看得见、摸得着” 的东西,这样的深度体验使儿童的量感初步建立。

    zdz123456
    zdz1234563年前

    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经历探究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借助钟表来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感受小的时间单位具体有多长,形成初步的量感。学生观察时,还要思考,所以给学生更多实验操作的时间与空间,促进儿童经验的积累经验。

    张彦红
    张彦红3年前

    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比较困难。老师能结合活动帮助学生体会分、秒的实际意义。通过 “1 分能做什么” 的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学生体验时间的长短,还能体会 1 分能做很多事情,体会时间的价值,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 “看得见,摸得着” 的东西,并珍惜时间。还有就是老师注重运用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避免了死记硬背。

    仙女
    仙女3年前

    时间概念相对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来说比较抽象,在本节课中教师注重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充分体会时间的流逝,形成对时间的量感。

    山那边
    山那边3年前

    1 分有多长?重在体验,教师先让学生静静的跟着秒针数一分钟谈感觉,然后在游戏中、听音乐中进一步感受,最后一分钟能做什么?在口算、跳绳活动中再次深入体会。整个环节学生的体验活动非常丰富。

    zzzz
    zzzz3年前

    感受体验一分钟的长度是本节课的亮点,学生只有认真去数了才会真正体验到 1 分的长度,本节课教师给了学生多次感知的机会,充分建立了量感

    15643739990
    156437399903年前

    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概念和知识。让学生明白时针产生的必要性,原来时针是用来记录分针走了多少圈的,深刻理解了为什么 1 时 = 60 分。避免了死记硬背。

    grass3768
    grass37683年前

    周老师在教授时间时的思考很值得我们借鉴,比如:1. 认识时间 = 认识钟表吗? 2. 为什么要有钟表(计时工具)呢? 3. 钟表为什么有 3 根针呢? 4. 钟面为什么都是封闭图形? …… 这些问题的破解直击 “量感” 本质,挖掘彻底就能有效地使学生建立 “量感”,进而真正提高数学素养。在教学中,他通过丰富直观呈现,完整的教学环节,做到了使学习真正发生。

    任艳花
    任艳花3年前

    周老师设置了多个体验感知活动,让学生建立 1 分钟的长度概念,并在课后继续通过和父母的互动活动持续感知,巩固量感,并与生活建立联系,不断发展量感。

    Mango
    Mango3年前

    学生是学习的 “主人”,新课程强调学习数学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周老师本节课设计意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就是学习的 “主人”。

    13935857191
    139358571913年前

    体验、测量等活动中建立量感,而时间量感无法像测量长度、称量质量的方法来进行实物测量,只能靠外界事物的运动来感知时间的长短。周老师设置了多个体验感知活动,让学生建立 1 分钟的长度概念,并在课后继续通过和父母的互动活动持续感知,巩固量感,并与生活建立联系,不断发展量感。

    zhener
    zhener3年前

    通过一分钟自己做的事情,来建立自己对 1 分这个标准量的感知,每个人可以有不一样的感受,但几分,都是在对 1 分这个标准量进行累加后的感觉。

    zhener
    zhener3年前

    在建立对 1 分这个标准量的感知时,其实也是在建立对 1 秒的感知,通过对 1 秒的感知的累加,积累对 1 分的感知。

    zhener
    zhener3年前

    时间相对于长度是更难理解的,长度量感可以通过随处可见的尺子随时进行校准,但对时间的感知往往是无意识的,人们往往沉浸于自己做的事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并不太会可以去校准时间量感。

    zhener
    zhener3年前

    时间的度量,就是用时间单位去度量时间的长短。但是时间单位比较抽象,它看不见、摸不着,不像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那样可看、可触、所以这节课就为我们提供了探究、体验、感知等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和理解时间的意义,经历从 “无形” 到 “可量”,给学生一把度量时间的 “尺子”,真正体会时间单位的价值,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2ms · UTC 18:58 · PVG 02:58 · LAX 11:58 · JFK 14:58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