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yanqiu790913

songyanqiu790913

🏢  吉林省榆树市保寿镇中心小学 /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7376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4-22 10:56:26 +08:00
9 G 99 S 95 B
songyanqiu790913 的最新回复

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老师的课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周长的概念,在不断辨析中建构周长的意义,在反复比较中了解周长的初步计算方法,一切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的真实情况开展,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实现真实的学习与创造。

结合低年级的认知基础和学习习惯,紧抓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的浓厚兴趣,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找到周长的生活原型,并利用多种方式的操作活动,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 “量感” 经验,让学生在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

老师通过画一画、摸一摸、找一找、说一说活动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周长,明白物体表面的周长。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建立表象,理解概念。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注重学生的体验和主导地位,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表象,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

时间概念对生活的影响非常深刻,将时间概念数学化、可视化,从而可运算、可计划,集中体现了数学学科的应用价值。产生时刻、经过时间等数学度量工具是一个重大创造,是量感培养的绝佳机会。时间表又是对时间量的系统化、规律化呈现,是发展量感、促成抽象思维提升的极具价值的学习载体。所以本节课对 “量感” 主题的阐释和演绎思路是清晰的、作用是明确的。

让孩子充分感知,在操作中感悟度量,建立量感,孩子在做练习的环节自然就会有意识的进行单位的累加。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仔细分析教材的编写意图,教材非常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因此,教科书没有给出严格周长定义。而是从学生所了解的实际事例和已有经验出发,帮助他们逐步感悟周长。

把课堂充分的还给学生,既是培养学生,也是学生对于自我学习能力的一种升华。从做中学,实实在在的把知识变成可观,可触,极度便于理解周长的概念。

周长是学生第一次真正进入图形计算的单元学习,但周长的学习是学生需要深入理解什么是周长,认识周长的基本概念,知道需要中长度单位来刻画,认识周长的内涵和外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理清楚知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量感。

周长是学生第一次真正进入图形计算的单元学习,但周长的学习是学生需要深入理解什么是周长,认识周长的基本概念,知道需要中长度单位来刻画,认识周长的内涵和外延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理清楚知识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量感。

《课桌有多长》一课旨在为学生建立 “厘米” 的概念,教会学生正确认读和使用刻度尺的方法。老师的教学安排以学生的感知为主,体会、感知 1 厘米有多长,并通过多次测量来巩固新知。

建立 1 厘米的实际长度的表象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二年级学生来说,这一环节的操作指导必须细致、严密、到位才能正确建立起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长度是重要的、容易感知和学习的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切身观察和实际动手操作在课堂中认识厘米,培养对厘米的感性认识,在脑海中形成厘米的空间概念。让学生从量的角度体会数学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这节课课教学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重视了 “学生的亲身感受”。由于学生既参与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又体验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感受什么是一周,发展量感。

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量感的培养常常会被忽视。是否具有 “量感” 对于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拓展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来说十分重要,它的培养不应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盲点。本课教学,刘老师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中有关计量单位的理解,本节课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多种形式调动不同的感官,在实践中体验量,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非常成功的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李老师的设计注重直观实践操作教学,通过学生直观动手操作、演示、观察、比较,初步发现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再运用转化思想,引导学生把圆等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 通过形象、具体的操作体会圆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的极限思想。 然后通过组织学生比较拼成的圆形和原来圆的联系, 由熟知已经学过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以便更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为以后解决有关组合图形面积的问题做好准备。

《圆的面积》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认识圆入手,到圆的周长和面积,与直线图形的学习顺序是一致的。但是,学习圆是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 --“化曲为直”、“化圆为方”,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感受极限思想。

《圆的面积》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认识圆入手,到圆的周长和面积,与直线图形的学习顺序是一致的。但是,学习圆是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 --“化曲为直”、“化圆为方”,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感受极限思想。

《圆的面积》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直线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且对圆已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从认识圆入手,到圆的周长和面积,与直线图形的学习顺序是一致的。但是,学习圆是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 --“化曲为直”、“化圆为方”,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内在联系,感受极限思想。

量感的建立开始时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积累。学生的量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量感的培养也非一日之功,教师要从一个计量单位开始。学生只有在脑海里深深地刻上一个计量单位的标准,量感的形成才会有参照,才会有发展的基石。在进行物体计量的时候,学生会不自觉的拿这个标准去比对,从而发展量感。

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两地作息时间的不同和学生之间的真实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 “量感”,让学生不同角度的观察、分析、对比获取信息,为制作时间表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7:32 · PVG 15:32 · LAX 00:32 · JFK 03:32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