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z123456🏢 解放路示范学校 /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2148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2-01 14:21:14 +08:009 ![]() ![]() ![]() |
3年前 回复了 panpan_91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2 › 【2022 春】山西运城基地 张盼 2 下《“重复” 的奥妙》 |
张盼老师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会简单的 “重复” 的规律,还让学生用语言、符号等不同的方式表达出 “重复” 的规律。课堂中学生表示规律的方法是丰富多样的。学生也能够感悟到对于有规律性的事物,这节课老师注重教学的趣味性、整体性和可操作性。让学生从做中玩,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让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去寻找规律,在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下,他们能用简洁的图形、文字、符号等形式表示 “重复” 的规律,实现了从具体事物到抽象的数学符号的过渡。
4年前 回复了 深圳市宝安区张维国名师工作室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深圳宝安张维国名师工作室周璟二下《一分有多长》 |
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经历探究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借助钟表来了解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感受小的时间单位具体有多长,形成初步的量感。学生观察时,还要思考,所以给学生更多实验操作的时间与空间,促进儿童经验的积累经验。
4年前 回复了 刘盈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 刘悦红名师工作室 刘盈 五下《体积与容积》 |
课堂上从生活经验出发,建立空间大小的表象,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感受学习体积与容积的必要性,能够知道体积和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学生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和容器的容积的大小。
4年前 回复了 二娃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代益梅名师工作室 邱旭 2 上 《课桌有多长》 |
如何让学生系统的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长度,如何建立对厘米的量感,怎样让学生经历量的过程将厘米真正转为内知这两个思考的问题。引导新课通过活动的实践操作,让孩子们切实体会到厘米的实际意义,将其 “种” 在脑海里,刻在心里。
4年前 回复了 李荣玲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山西省运城市夏县新建路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李荣玲 3 上《什么是周长》 |
活动一通过摸、描边线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边线即一周,是首尾相连的,从哪开始就应该从哪里结束,为后面学习封闭图形奠定基础。并通过封闭图形和非封闭图形的对比,进一步的完善周长的概念。活动二引导学生通过度量,获得结果,从而理解 “周长”。活动三在测量不规则图形 “一周” 边线的过程中,再次深化理解了 “一周”、“周长” 等概念。渗透度量意识,“周长” 的概念潜移默化地深入到学生心中
4年前 回复了 四川天府新区独立基地季楠馨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四川天府新区南湖小学独立基地 + 季楠馨 + 2 上《1 米有多长》 |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量一量、比一比、想一想等这些简单的活动,真正体会到 1 米的距离到底有多长。在进行认识 “米” 教学时,充分联系前面厘米有多长,使学生体会到在表示距离时,要用 “米、厘米” 作单位,并介绍怎样用字母表示以及厘米与米之间的关系,联系生活实际,合理运用长度单位。
4年前 回复了 冯丹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农安县王芳名师工作室 冯 丹 3 上《什么是周长》 |
课堂上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 通过与同伴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进一步提升量感。
4年前 回复了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李雪梅 2 上 《教室有多长》 |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4年前 回复了 冯妙杰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王青梅名师工作室 冯妙杰 3 上《什么是周长》 |
通过五个活动,老师在课堂上抓住重点,实施过程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在掌握、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对长度形成正确的认知。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感受什么是一周,发展量感。
4年前 回复了 四川成都孙玉婷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四川成都杨琳玲名师工作室 孙玉婷 二下《1 千米有多长》 |
教学中通过实践和想象活动,认识 1 千米有多长,感受 1 千米的实际意义;通过类比、推理等活动,理性认识 1 千米,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进行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所学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活动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4年前 回复了 庞丽娜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 辽宁大连基地 庞丽娜 2 上 《1 米有多长》 |
长度对于二年级学生还比较抽象,老师通过估测、动手操作、游戏等活动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逐步由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思考的经验,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4年前 回复了 zjing2020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薛国权名师工作室 张菁菁 2 上 《1 米有多长》 |
老师对量感的解读很深刻,对选材的思考很详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通过几个教学环节,注重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去观察、操作、交流。此外,还重视学生对米尺的实际长度的观察,让学生借助这些感性认识建构长度单位 “米” 的概念。
4年前 回复了 dalianyuchao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刘悦红名师工作室 于超 3 上《时间表》 |
学生经历运用时间表描述现实生活问题、依据时间表中信息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时间概念数量化、系统化的意义,培养学生量感,发展数学抽象与直观思考的思维方式。能从时间信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用画一画、数一数等方法解决时间表背景下的现实问题,积累运用常见的量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年前 回复了 柴晓娟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山西芮城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柴晓娟 六上 《圆的面积(一)》 |
本课在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 “转化” 的数学思想,感受 “化曲为直”,渗透 “极限” 思想。结合实物模型的形式使比较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化,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圆的面积转化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过程,更直观地提升学生对转化思维的感悟,并再次感受极限思想,发展学生 “量感”。通过猜想、验证、归纳和运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4年前 回复了 无花果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刘万钧名师工作室 罗梅 3 上 《长方形的周长》 |
在第二环节中,学生通过估计长方形的周长,初步建立长方形周长的概念,在头脑中初步建立对长方形周长 “量” 的感受;学生亲身参与测量活动,利用测量工具去测量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而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
4年前 回复了 大脸猫爱吃鱼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吴璀名师工作室 冯靖 2 上 《课桌有多长》 |
学生认识厘米,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在观察、操作等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学生量感。由量到画,进一步巩固测量方法以及对厘米的认识。由断尺量小棒,突破了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