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21

【2021秋】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李雪梅 2上 《教室有多长》

  •  
  •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 3年前 · 128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190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吉林省长春市任洪亮名师工作室的李雪梅。很荣幸代表吉林省长春市任洪亮名师工作室参加全国新世纪小学第三届全国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 主题专场大赛。非常感谢新世纪教材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及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的各位专家、领导,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展示、研讨、交流的平台!我们是一个专业引领、交流研讨、乐学善思、明理笃行、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的团队。始终遵循 “关注本质,经历过程,让学习真正发生” 的教学理念,秉承 “精研・博学・善导・明心” 的教学态度,创建 “教与学” 双视角的 “意义课堂” 的主阵地。立足教学实际,聚焦小学数学课堂,实现学生认知、能力与品格三位一体的和谐全面发展。

    接下来我将与团队老师们紧密合作,一起研究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室有多长》一课,紧紧围绕本次大会主题,历经 “关注本质,经历过程,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测量活动中思考,在测量活动中感悟,在测量活动中使学生慢慢生成对度量的感悟。期待在参赛中能得到各位专家、评委和同仁们的指点,我们会认真阅读、思考每一位老师的点评,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在这里先向大家真诚地道一声:感谢!

    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祝各位参赛选手们取得优异的成绩!祝各位专家、同仁们身体健康,工作顺意!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69#r_102921

    活动主题解读:https://bbs.xsj21.com/t/1969#r_103085

    选题思考: https://bbs.xsj21.com/t/1969#r_103086

    教案一稿设计:https://bbs.xsj21.com/t/1969#r_103087

    一稿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969#r_104524

    教案二稿设计: https://bbs.xsj21.com/t/1969#r_121896

    二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69#r_121898

    教案三稿设计: https://bbs.xsj21.com/t/1969#r_121899

    三稿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969#r_121900

    团队磨课图片: https://bbs.xsj21.com/t/1969#r_121902

    教案终稿: https://bbs.xsj21.com/t/1969#r_121901

    课堂实录视频: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wNjU2OTA2MA==.html?x&sharefrom=android&sharekey=c4deab48b466c89bda68cf2fb477c95b0

    128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152 条回复   2021-09-15 23:49:12 +08:00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3年前

    活动主题解读

    本次大赛的主题是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史宁中教授说过,世界上很多东西不可传递,只能靠亲身经历。测量单位是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只有让学生经历测量单位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全身感官参与体验,从多角度采用多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充分积累有效的数学经验,才能形成清晰的单位概念,发展量感。

    一、对量感的认识

    1. 量感的含义

    量感是对事物可测量属性以及其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指对量的感受,是一种直观感受为主的感觉。

    2. 量感的本质

    其本质是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也就是对物体大小、多少、长短、轻重、薄厚、快慢等量态的感性认识。

    3. 现实意义

    量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促进学生对量的敏感性和对量的直觉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备一定的量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以及未来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量感教学与量感培养

    《课程标准 (2011 年版)》指出:“计量单位的认识和实际问题有紧密的联系,需要在现实情境中引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以理解和掌握。” 测量单位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重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把建立表象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借助具体形象的生活经验,丰富对测量单位的感受,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 “量感”。

    《教室有多长》一课紧扣 “量感” 主题,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3年前

    选题思考

    《课程标准 (2011 年版)》指出:“计量单位的认识和实际问题有紧密的联系,需要在现实情境中引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以理解和掌握。”

    《教室有多长》一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目的是通过自选单位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在 “量” 中体会到 “量”,积累基本的探究与实践经验,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3年前

    教案一稿设计

    教室有多长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李雪梅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积累了直接比较长、短的活动经验,对长和短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想出很多测量的方法。但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独立完成复杂的测量活动不易操作,相对困难,其认知特点决定了学生小组内互助解决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目的是通过用自选单位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在 “量” 中体会到 “量”,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中呈现了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测量教室长度的情境,并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问题一创设需要测量教室的长的数学情境,通过观看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片段找到教室的长,并讨论交流测量的方法,初步培养度量意识;问题二,学生分组合作,汇报并观察测量结果,经历测量活动发生、发展过程,全身感官参与体验,助推 “量感” 的生长;问题三通过观看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片段反思测量过程,总结并优化测量方法,为后续度量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一、能准确测量教室长度;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三、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经历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测量同一实物长度的过程,探索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实验操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易拉罐、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

    学生准备:测量表格、尺子、教材、文具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艺术节即将到来,老师想买一条彩带装饰教室,但是不知道需要购买多长的彩带,你知道这间教室有多长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测量一下教室的长。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的引入新课,把学生带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

    板书课题:教室有多长。

    二、探索新知

    1. 测量教室的长

    提出问题:教室的长在哪?

    预设:学生回答。教师选用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教室有多长》教学片段 1 分 39 秒至 1 分 50 秒补充展示。

    追问:怎么测量教室的长度?把你的想法和同伴说一说。

    预设:

    (1)用尺子量。看一看有几把尺子长。

    (2)用数学书量。看一看有几本书长。

    问题解决过程: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想办法测量教室长度,同伴交流后汇报,表扬有想法,表达完整、清晰的同学。

    设计意图: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先想后做,体现 “从头到尾”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物品测量的结果不同,更加体现了长度单位的重要。

    2. 小组合作

    PPT 出示活动要求:

    (1)全班共分成四大组,每一大组分为两小组,一个大组选择一种测量工具。

    (2)确定测量区域所在的长边。

    (3)测量时分工合作:每小组 2 名学生测量,1 名学生数数,1 名在教材第 49 页的表格里记录所选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1 名学生汇报。

    提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测量,请读懂测量活动要求后再测量。

    预设:

    学生小组合作测量教室的长,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3. 汇报交流

    提出问题:测量活动完成后,各个小组按照汇报要求汇报测量结果,相同工具的小组测量结果要写在一起。

    PPT 出示汇报要求:

    (1)测量工具:

    (2)测量区域所在的长边:

    (3)测量方法:

    (4)测量结果:

    预设:

    学生分组测量、记录并汇报。使用数学书测量,教室的长是从前面黑板在的这面墙一直量到教室后面那面墙,将一组的 5 本数学书竖着一本紧挨着一本放好,然后一本贴着一本往后移测量,测量的结果是教室的长大约是 30 本数学书的长。

    提出问题:观察各组记录的表格,把你的发现和同伴交流一下。

    预设:

    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解决提出的问题,并明确给出了测量的活动要求、汇报要求提示,以激发学生的测量兴趣,减少误差,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

    3. 观看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教室有多长》教学片段 7 分 30 秒至 8 分 10 秒。

    提出问题:为什么淘气和笑笑都使用数学书测量,但测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预设:

    没有紧挨着测量。

    追问: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与同伴交流。

    预设:

    (1)在测量的过程中,要按直线量。

    (2)测量工具要一个紧挨着一个。

    (3)记录时一定要写清楚测量工具是什么。

    问题解决过程:活动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思,通过表达和交流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积累活动经验,为后续的测量活动及发展量感奠定良好的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表达和交流活动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为后续的测量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3. 课堂小结

    用相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相同长度的物体才会得出相同的结果。

    三、巩固练习

    1. 教材第 50 页 “练一练” 第 1 题。

    用易拉罐一个接一个往上摆,不能倒,看谁摆得高。

    活动要求:一个一个往上摆,不能用手扶,看谁在规定时间内摆得高。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活动中更多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有意识的培养单位累加的思想。

    2. 教材第 50 页 “练一练” 第 2 题。

    同伴交流,两根木条的长度都是三个回形针,木条长度一样吗?为什么?

    预设:

    (1)一样长。

    (2)不一样长。

    设计意图:学生在有效的活动中有所提高,获得发展。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四、拓展提升

    用你喜欢的测量工具测量课桌的长。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学生作业

    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自己的卧室有多长。

    七、板书设计

    马晓霞
    马晓霞3年前

    学生分组合作,汇报并观察测量结果,经历测量活动发生、发展过程,全身感官参与体验,助推 “量感” 的生长;通过观看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片段反思测量过程,总结并优化测量方法,为后续度量学习奠定基础。

    xukaifu
    xukaifu3年前

    量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促进学生对量的敏感性和对量的直觉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备一定的量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以及未来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xukaifu
    xukaifu3年前

    本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目的是通过用自选单位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在 “量” 中体会到 “量”,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rookie
    rookie3年前

    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

    兰风草木香
    兰风草木香3年前

    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先想后做,体现 “从头到尾”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物品测量的结果不同,更加体现了长度单位的重要。

    懂得珍惜
    懂得珍惜3年前

    问题的创设体现了层层递进,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

    马艳玲
    马艳玲3年前

    老师能提高估测能力,促进学生对量的敏感性和对量的直觉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备一定的量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以及未来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牵手
    牵手3年前

    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活动中更多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思,通过表达和交流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积累活动经验,为发展量感奠定良好的基础。

    15567078709
    155670787093年前

    培养学生的量感具有现实意义,量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量感的学习,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以及未来的生活都有着重要作用。

    欣欣向荣
    欣欣向荣3年前

    教师从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引发学生思考,先想后做,体现 “从头到尾”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物品测量的结果不同,更加体现了长度单位的重要,学生理解更深刻。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3年前

    一稿反思

    1. 每个教学环节的目标指向不够明确。

    2. 课堂看似热闹,但学生对于统一单位的理解并不好。

    3. 教学中,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物体进行测量的过程不够充分。

    魏淑香2021
    魏淑香20213年前

    李老师能够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促进学生对量的敏感性和对量的直觉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备一定的量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以及未来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榆树李玉青
    榆树李玉青3年前

    《教室有多长》一课紧扣 “量感” 主题,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量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促进学生对量的敏感性和对量的直觉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备一定的量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以及未来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爱多多
    我爱多多3年前

    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先想后做,体现 “从头到尾”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物品测量的结果不同,更加体现了长度单位的重要。

    聂蒙蒙
    聂蒙蒙3年前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解决了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明确给出了测量的活动要求、汇报要求提示,以激发学生的测量兴趣,减少误差,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

    lishujie123456
    lishujie1234563年前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决定了他们对长度的感知需要借助外部活动,在 “做” 和 “思考” 的过程中积累沉淀。所以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机会,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较短的物体长度。通过测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秦洪阳
    秦洪阳3年前

    本节课可以看出紧扣 “量感” 主题,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容易激发孩子们探究数学的学习欲望。教室到底有多长呢?同学们会形成很多的疑惑的问题。展开谈论想象分享说明所有这些相法都是长度单位量感的一个萌芽。最后 在同学们产生探究疑惑以后,这样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一量、说一说到底有几个物体那么长,既让学生产生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又让孩子选择用自己身边熟悉的物体去度量教室的长,形成了初步的量感。为进一步学习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奠定了基础。

    武云帆
    武云帆3年前

    《教室有多长》一课紧扣 “量感” 主题,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13756332018
    137563320183年前

    李老师在教学中,通过用自选单位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让学生在 “量” 中体会到 “量”,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培养了学生测量的能力。老师又精心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并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thistle918
    thistle9183年前

    李老师设计的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问题一创设需要测量教室的长的数学情境;问题二,学生分组合作,汇报并观察测量结果;问题三通过观看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片段反思测量过程,三个问题层层递进,在不同层次上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18744158750
    187441587503年前
    培养学生的量感具有现实意义,量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量感的学习,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以及未来的生活都有着重要作用。李老师在教学中,通过用自选单位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让学生在 “量” 中体会到 “量”,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培养了学生测量的能力。
    15246069711
    152460697113年前

    教师通过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先想后做,体现 “从头到尾”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物品测量的结果不同,更加体现了长度单位的重要

    赵海峰
    赵海峰3年前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中有关计量单位的理解

    13756361668
    137563616683年前

    本节课可以看出紧扣 “量感” 主题,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容易激发孩子们探究数学的学习欲望。教室到底有多长呢?同学们会形成很多的疑惑的问题。展开谈论想象分享说明所有这些相法都是长度单位量感的一个萌芽。最后 在同学们产生探究疑惑以后,这样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一量、说一说到底有几个物体那么长,既让学生产生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又让孩子选择用自己身边熟悉的物体去度量教室的长,形成了初步的量感。为进一步学习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奠定了基础。

    鲁佳丽
    鲁佳丽3年前

    经历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测量同一实物长度的过程,探索测量方法。本节课紧扣 “量感” 主题,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

    十月的雪叶子
    十月的雪叶子3年前

    让学生了解建立标准测量单位的现实来源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学生从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出发,对建立标准长度单位的意义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李老师的课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学生在测量中体会到了量感,建立了合理的量感意识。

    严英
    严英3年前

    设计了丰富的体验活动,在实践中体验 “量”,在体验中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亲历量的形成过程,能使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计量单位表象,从而发展量感。

    严英
    严英3年前

    教材改造是一个创新。把通过改造运用到了教学实践中。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节课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竞争意识,团结合作、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

    严英
    严英3年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针对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严英
    严英3年前

    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针对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chb13881988197
    chb138819881973年前

    度量单位是度量的核心,认识长度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单位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每一个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这是学生量感培养的重点。因此,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中,引 导学生借助尺子,建立 1 厘米的正确表象。:像 0 到 1 这样一段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尺子上还有些长度也是 1 厘米。通过不断地在尺子上看、找,顺着找和逆着找,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何娜
    何娜3年前

    本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目的是通过用自选单位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在 “量” 中体会到 “量”,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自由如风
    自由如风3年前

    量感的建立开始时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积累。学生的量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量感的培养也非一日之功,教师要从一个计量单位开始,抓住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润物细无声的引导。

    陈国超
    陈国超3年前

    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活动中更多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思,通过表达和交流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积累活动经验,为发展量感奠定良好的基础。

    自由如风
    自由如风3年前

    老师带领学生经历物体的 “量的意义” 的建构,将指向 “量感” 的数学素养的培养根植于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通过体验,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积累度量活动经验,对后续关于面积、体积等相关知识的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自由如风
    自由如风3年前

    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学习活动逐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学会用直尺测量的方法,能够借助参照物或者已有长度估计实物的长度,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知识,初步发展量感,增强空间观念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吉林长春韩芬
    吉林长春韩芬3年前

    《教室有多长》一课紧扣 “量感” 主题,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

    吉林长春韩芬
    吉林长春韩芬3年前

    教室到底有多长呢?同学们会形成很多的疑惑的问题。展开谈论想象分享说明所有这些相法都是长度单位量感的一个萌芽。最后 在同学们产生探究疑惑以后,这样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一量、说一说到底有几个物体那么长,既让学生产生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又让孩子选择用自己身边熟悉的物体去度量教室的长,形成了初步的量感。

    hej514
    hej5143年前

    老师能提高估测能力,促进学生对量的敏感性和对量的直觉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备一定的量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以及未来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5144063825
    151440638253年前

    抓住本质,经历过程,让学生真正发生,让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测量活动中思考,在测量活动中感悟,不断培养量感。

    罗海荣123
    罗海荣1233年前

    李老师无论是对量感的含义、本质、意义都理解比较透彻,在谈到量感教学与量感培养时能够紧扣本课《教室有多长》这节课展开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在教学设计中利用实际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的活动里展开对统一单位的必要性的理解,这样的设计为后续学习厘米,分米以及米这样的长度单位的量感奠定了基础,并以实验操作为前提让每个学生都能深入其中,我个人认为这样做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二年级的孩子更喜欢从实验到实际启发式的课堂,李老师的教学设计很接地气。

    13453856026
    134538560263年前

    本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目的是通过用自选单位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在 “量” 中体会到 “量”,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加深对统一单位的必要性的理解,积累测量活动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木木琳琳
    木木琳琳3年前

    本节课的设计教师通过活动的方式展开。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量中体会 “量”,帮助学生加深量感表象和经验,在动手操作中内化知识,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有效方法。

    408268820
    4082688203年前

    本节课紧紧围绕 “量感” 主题,接住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孩子们探究数学的学习欲望。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一量、说一说到底有几个单位那么长,既让学生产生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又让孩子选择用自己身边熟悉的物体去度量教室的长,形成了初步的量感。为进一步学习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奠定了基础。

    zdz123456
    zdz1234563年前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changchunyush
    changchunyush3年前

    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量感的学习。

    changchunyush
    changchunyush3年前

    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

    changchunyush
    changchunyush3年前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思,通过表达和交流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积累活动经验。

    15948156640
    159481566403年前

    从问题入手,增加了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测量,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后解决了问题。并时刻在运用所学。孩子还在学习中体验了量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学会了合作,让数学与生活相连。实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15948008775
    159480087753年前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决定了他们对长度的感知需要借助外部活动,在 “做” 和 “思考” 的过程中积累沉淀。所以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机会,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较短的物体长度。通过测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张彦红
    张彦红3年前

    “数学活动经验” 是在 “做” 中积累起来的。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活动来帮助理解。所以课堂重视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来积累活动经验,并以此评价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

    刘力瑛
    刘力瑛3年前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册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习的。李老师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量感,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同时深化了学生的长度量感。

    zuo7869
    zuo78693年前

    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

    zhanghe
    zhanghe3年前

    本节课可以看出紧扣 “量感” 主题,设计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容易激发孩子们探究数学的学习欲望。教室到底有多长呢?同学们会形成很多的疑惑的问题。展开谈论想象分享说明所有这些相法都是长度单位量感的一个萌芽。最后 在同学们产生探究疑惑以后,这样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一量、说一说到底有几个物体那么长,既让学生产生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又让孩子选择用自己身边熟悉的物体去度量教室的长,形成了初步的量感。为进一步学习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奠定了基础。

    zhanghe
    zhanghe3年前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zhanghe
    zhanghe3年前

    从问题入手,增加了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孩子们通过亲自动手测量,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后解决了问题。并时刻在运用所学。孩子还在学习中体验了量感,提高了学习数学的能力,学会了合作,让数学与生活相连。实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liling
    liling3年前

    本节课老师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活动中更多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有意识的培养单位累加的思想。体验到量感,学会在交流中辨析、认识新知。

    13739466501
    137394665013年前

    皮亚杰说:“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手开始”,足以见得课堂中实践操作的重要性。本课全程围绕测量教室长这一教学活动,小组合作,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在 “量” 中体会 “量”,发展学生度量意识,促进学生形成量感。

    "

    侯海英1051
    侯海英10513年前

    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机会,层层递进,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较短的物体长度。通过测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胡丹华
    胡丹华3年前

    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

    donghuiqin
    donghuiqin3年前

    “度量” 的前提首先是统一度量单位,本课的 “小组合作学习” 非常好,学生在动手操作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统一标准,感受学习的乐趣。

    过往
    过往3年前

    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一量、说一说到底有几个单位那么长,既让学生产生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又让孩子选择用自己身边熟悉的物体去度量教室的长,形成了初步的量感。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较短的物体长度。通过测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实践能力。

    xiyufenger
    xiyufenger3年前

    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

    卷卷
    卷卷3年前

    李老师抓住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激趣引入,首次让学生们有足够的自由去选择测量的工具实际去测量教室的长度,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发展量感,感受计量单位的不同引发的计量结果的不同,为后面统一计量单位的学习形成认知基础。

    刘思娣
    刘思娣3年前

    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中,引 导学生借助尺子,建立 1 厘米的正确表象。:像 0 到 1 这样一段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尺子上还有些长度也是 1 厘米。通过不断地在尺子上看、找,顺着找和逆着找,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通过测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刘思娣
    刘思娣3年前

    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一量、说一说到底有几个单位那么长,既让学生产生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又让孩子选择用自己身边熟悉的物体去度量教室的长,形成了初步的量感。为进一步学习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奠定了基础。

    刘思娣
    刘思娣3年前

    首次让学生们有足够的自由去选择测量的工具实际去测量教室的长度,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发展量感,感受计量单位的不同引发的计量结果的不同,为后面统一计量单位的学习形成认知基础。在同学们产生探究疑惑以后,这样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一量、说一说到底有几个物体那么长,既让学生产生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又让孩子选择用自己身边熟悉的物体去度量教室的长,形成了初步的量感。

    李玉明
    李玉明3年前

    学生量感的的培养,需要从低年级就开始,给学生体验、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的时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学生量感

    薛美娜
    薛美娜3年前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体会测量的必要性,促进学生思维,动手操作的能力,形成初步的量感。

    高俊英
    高俊英3年前

    教室有多长是一节感知测量工具和测量次数的关系的一节课。当我们需要测量一个物品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或者身边的熟悉的物品做为标准,然后去测量。测量工具越长,测量次数越少这样的关系需要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去体验和发现。老师让学生先可以用哪些工具,其实可以让小组自己确定,这样更具有开放性。

    高俊英
    高俊英3年前

    测量的本质是测量工具的累加,所以本节课也让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

    薛玖玲
    薛玖玲3年前

    李老师设计测量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想用的 “量” 去测量教室的长度,让学生以量感量,理解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薛玖玲
    薛玖玲3年前

    李老师设计测量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想用的 “量” 去测量教室的长度,让学生以量感量,理解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薛玖玲
    薛玖玲3年前

    李老师设计测量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想用的 “量” 去测量教室的长度,让学生以量感量,理解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薛玖玲
    薛玖玲3年前

    李老师设计测量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想用的 “量” 去测量教室的长度,让学生以量感量,理解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薛玖玲
    薛玖玲3年前

    李老师设计测量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想用的 “量” 去测量教室的长度,让学生以量感量,理解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薛玖玲
    薛玖玲3年前

    李老师设计测量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想用的 “量” 去测量教室的长度,让学生以量感量,理解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李玉明
    李玉明3年前

    设计中让学生分组合作,汇报并观察测量结果,经历测量活动发生、发展过程,自己选择度量单位去测量教室的长度,让学生以已知量感知 “量”,同时通过观看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片段反思测量过程,总结并优化测量方法,理解统一测量单位的重要性。

    翻翻
    翻翻3年前

    本节课设计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测量的完整过程,让学生体会度量的本质就是度量单位的累加,积累了有效度量经验,培养了经验意识。

    15500277983
    155002779833年前

    度量” 的前提首先是统一度量单位,本课的 “小组合作学习” 非常好,学生在动手操作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统一标准,感受学习的乐趣。

    15535936646
    155359366463年前

    李老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有足够的自由去选择测量的工具实际测量教室的长度,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发展量感。

    小学数学常伟
    小学数学常伟3年前

    本节课学生分组合作,汇报并观察测量结果,经历测量活动发生、发展过程,全身感官参与体验,助推 “量感” 的生长;通过观看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片段反思测量过程,总结并优化测量方法,为后续度量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常伟
    小学数学常伟3年前

    本节课学生分组合作,汇报并观察测量结果,经历测量活动发生、发展过程,全身感官参与体验,助推 “量感” 的生长;通过观看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片段反思测量过程,总结并优化测量方法,为后续度量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数学常伟
    小学数学常伟3年前

    本节课学生分组合作,汇报并观察测量结果,经历测量活动发生、发展过程,全身感官参与体验,助推 “量感” 的生长;通过观看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片段反思测量过程,总结并优化测量方法,为后续度量学习奠定基础。

    仙女
    仙女3年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针对课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刘畅
    刘畅3年前

    量感的形成更多要靠亲身的体验,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直观活动内化成感性认识。 老师的教学设计,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并从中发现不同的单位就产生不同的结果,由此激发统一单位的欲望,位后面长度单位的学习铺垫。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3年前

    @刘畅 谢谢刘老师的宝贵意见

    刘畅
    刘畅3年前

    量感的形成更多要靠亲身的体验,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直观活动内化成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并以此为主线,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并从中发现不同的单位就产生不同的结果,由此激发统一单位的欲望,位后面长度单位的学习铺垫。

    刘畅
    刘畅3年前

    以 “量感” 主题,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1275677783@qq.com
    1275677783@qq.com3年前

    “计量单位的认识和实际问题有紧密的联系,需要在现实情境中引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以理解和掌握。” 测量单位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重视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把建立表象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借助具体形象的生活经验,丰富对测量单位的感受,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 “量感”。

    fengna
    fengna3年前

    本节课可以看出紧扣 “量感” 主容易激发孩子们探究数学的学习欲望。教室到底有多长呢?同学们会形成很多的疑惑的问题。展开谈论想象分享说明所有这些相法都是长度单位量感的一个萌芽。最后 在同学们产生探究疑惑以后,这样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既让学生产生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又让孩子选择用自己身边熟悉的物体去度量教室的长,形成了初步的量感。

    吉林榆树胡玲
    吉林榆树胡玲3年前

    本堂课上,老师能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解决提出的问题,并明确给出了测量的活动要求、汇报要求提示,以激发学生的测量兴趣,减少误差,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这样促进探究知识的欲望,还能让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

    吉林榆树胡玲
    吉林榆树胡玲3年前

    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解决提出的问题,并明确给出了测量的活动要求、汇报要求提示,以激发学生的测量兴趣,减少误差,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获得真切的体验。

    张梦娇
    张梦娇3年前

    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实施较好,充分体现了 “合作、探究、互动、评价” 的教学模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张梦娇
    张梦娇3年前

    教师引导学生去测量教室的长度,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发展量感能力。

    张梦娇
    张梦娇3年前

    本节课设计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测量的完整过程,让学生体会度量的本质就是度量单位的累加,积累了有效度量经验,培养了经验意识。

    chenchunyan
    chenchunyan3年前

    老师能提高估测能力,促进学生对量的敏感性和对量的直觉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备一定的量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以及未来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chenchunyan
    chenchunyan3年前

    本节课学生分组合作,汇报并观察测量结果,经历测量活动发生、发展过程,全身感官参与体验,助推 “量感” 的生长;通过观看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片段反思测量过程,总结并优化测量方法,为后续度量学习奠定基础。

    chenchunyan
    chenchunyan3年前

    教师引导学生去测量教室的长度,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发展量感能力。

    chenchunyan
    chenchunyan3年前

    量感的形成更多要靠亲身的体验,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直观活动内化成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并以此为主线,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并从中发现不同的单位就产生不同的结果,由此激发统一单位的欲望,位后面长度单位的学习铺垫。

    chenchunyan
    chenchunyan3年前

    以 “量感” 主题,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chenchunyan
    chenchunyan3年前

    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实施较好,充分体现了 “合作、探究、互动、评价” 的教学模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chenchunyan
    chenchunyan3年前

    本节课设计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测量的完整过程,让学生体会度量的本质就是度量单位的累加,积累了有效度量经验,培养了经验意识。

    chenchunyan
    chenchunyan3年前

    本节课设计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测量的完整过程,让学生体会度量的本质就是度量单位的累加,积累了有效度量经验,培养了经验意识。

    chenchunyan
    chenchunyan3年前

    本节课设计充分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测量的完整过程,让学生体会度量的本质就是度量单位的累加,积累了有效度量经验,培养了经验意识。

    sxj15935932402
    sxj159359324023年前

    本节课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来进行操作体验,让每一名学生对测量都有最直接的体验,在测量过程中体会到度量的本质 —— 度量单位的累加,为进一步的交流与反思积累足够的素材。

    吉林榆树
    吉林榆树3年前

    本堂课上,老师能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解决提出的问题,并明确给出了测量的活动要求、汇报要求提示,以激发学生的测量兴趣,减少误差,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这样促进探究知识的欲望,还能让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

    18080838371
    180808383713年前

    本节课中,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解决提出的问题,并明确给出了测量的活动要求、汇报要求提示,以激发学生的测量兴趣,减少误差,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获得真切的体验。

    hcl353709414
    hcl3537094143年前

    量感的形成更多要靠亲身的体验,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直观活动内化成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并以此为主线,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并从中发现不同的单位就产生不同的结果,由此激发统一单位的欲望,位后面长度单位的学习铺垫。

    13756846955
    137568469553年前

    在通过各种寻找活动的巩固,加深量感的认知,举一些生活中实际物体长度,学生在进行估测时会更准确采用情境教学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操作中去经历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形成方法的过程。

    xuxu19860921
    xuxu198609213年前

    李老师教学设计直奔主题,在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充分动手测量的过程中,引起认知冲突,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先想后做,体现 “从头到尾”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物品测量的结果不同,更加体现了长度单位的重要。值得借鉴学习。

    陈希珍
    陈希珍3年前

    一次好的教学设计经历了不断反思,不断修改是汗水的结晶,不同物体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加体现了长度单位的重要,无论教师怎样做,都要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理解的才会更深刻

    吉林省德惠市同太乡中心小学
    吉林省德惠市同太乡中心小学3年前

    本节课可以看出紧扣 “量感” 主题,激发孩子们探究数学的学习欲望,通过估、量长度,明确量感对象,唤醒度量经验,在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在充分动手测量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探究新知,达到教学目标。

    2972260604
    29722606043年前

    李老师引导学生用自己想用的测量工具测量教室的长,汇报并观察测量结果,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慢慢生成对度量的感悟,为后续的测量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黄姣惠
    黄姣惠3年前

    李老师在教学中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 “量” 中体会 “量”,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18744106098
    187441060983年前

    在量一量环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解决提出的问题,并明确给出了测量的活动要求、汇报要求提示,以激发学生的测量兴趣,减少误差,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

    15756305072
    157563050723年前

    通过游戏活动、操作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量感,能够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的参与度,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亲自感受到量的变化,体会量的属性,从而对量的理解又会更进一步。课堂中,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测量工具的选择,让学生自主测量,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激发学生进行量感锻炼的热情。与 “量” 相关的体验,可以让学生积累对量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可以在量感培养的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体现在量感建立所需要的素材上,也体现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上,所以量的体验本质上也是能够促进思维发展的。

    15997599709
    159975997093年前

    本课内容设计关注本质,经历过程,让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具身体验等多种方式,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测量活动中思考,在测量活动中感悟,在测量活动中使学生慢慢生成对度量的感悟。

    15549313796
    155493137963年前

    本节课紧扣 “量感”,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实施较好,充分体现了 “合作、探究、互动、评价” 的教学模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教室到底有多长呢?激发孩子们探究数学的学习欲望。在同学们产生探究疑惑以后,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既让学生产生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又让孩子选择用自己身边熟悉的物体去度量教室的长,形成了初步的量感。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解决提出的问题,并明确给出了测量的活动要求、汇报要求提示,以激发学生的测量兴趣,减少测量误差。

    李杰
    李杰3年前

    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量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促进学生对量的敏感性和对量的直觉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具备一定的量感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以及未来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冯霞
    冯霞3年前

    本课紧扣 “量感” 主题,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的量感的形成和培养,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李小梅
    李小梅3年前

    本节课紧扣 “量感” 主题,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有助于学生量感的形成和培养。

    17790036948
    177900369483年前

    《教室有多长》李老师利从装饰教室买彩带的情境引出课题,再通过设计一系列的测量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建立量感,体会量的属性,从而对量的理解更进一步。课堂中,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测量工具的选择,让学生自主测量,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激发学生进行量感锻炼的热情。与 “量” 相关的体验,可以让学生积累对量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可以在量感培养的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作用体现在量感建立所需要的素材上,也体现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上,所以量的体验本质上也是能够促进思维发展的。

    吉林长春李莹莹
    吉林长春李莹莹3年前

    本节课《教室有多长》,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选单位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在 " 量”(liang) 中体会到 " 量 "(liang),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蹈知识形成过程中的 " 关键性步子 ",积累基本的探究与实践经验,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18398033378
    183980333783年前

    学生互助交流如何能够体现课堂的效果。学生分组合作,汇报并观察测量结果,经历测量活动发生、发展过程,全身感官参与体验,助推 “量感” 的生长

    霍小敏
    霍小敏3年前

    教材对本课的设计呈现了多样化的操作活动,在老师的设计中也能看出教师让学生在多样的测量中增加对长度的感知,同时增加对 “测量单位” 累加过程的体验,依托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

    17722827238
    177228272383年前

    在通过各种寻找活动的巩固,加深量感的认知,举一些生活中实际物体长度,学生在进行估测时会更准确采用情境教学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实践操作中去经历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形成方法的过程。

    大脸猫爱吃鱼
    大脸猫爱吃鱼3年前

    教师设计的《教室有多长》这一课紧扣 “量感” 主题,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通过自主选择测量工具,设计小组合作 “量一量”、“说一说”、“看一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量感,引导学生切实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yangxingmei
    yangxingmei3年前

    动手测量。在测量时,让学生说出上台测量的同学的测量过程。学生很少会想到用一本书或者一把尺子也能进行测量。然后,我提出问题,“如果老师这里只有一把尺子,或者一本书,能不能量出黑板的长度?” 学生思考后,得出如果运用做标记的方法,只用一把尺子或者一本书也可以量出黑板的长度。四、总结测量过程及要点。这一部分可以让学生回想测量的过程,从而总结出测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需要一个紧挨着一个以及要做好标记

    徐凤
    徐凤3年前

    老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熟悉的生活情境相关联,沟通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ql1234
    ql12343年前

    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香山math
    香山math3年前

    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解决提出的问题,并明确给出了测量的活动要求、汇报要求提示,以激发学生的测量兴趣,减少误差,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这样的设计不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能获得真切的体验。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是数学。

    yyx13834764113
    yyx138347641133年前

    本节课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小组合作 “量、说、看” 等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在 “量” 中体会 “量”,让学生有层次地感知不同物体度量同一物体的差异性,初步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来进行操作体验,让每一名学生对测量都有最直接的体验,在测量过程中体会到度量的本质 —— 度量单位的累加。

    薄荷糖
    薄荷糖3年前

    量感的形成更多要靠亲身的体验,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直观活动内化成感性认识。教师引出疑问:教师有多长?进而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既让学生产生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又让孩子选择用自己身边熟悉的物体去度量教室的长,形成了初步的量感。

    刘颖
    刘颖3年前

    这节课中,老师精彩的教学设计,不一样的教学构思,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使我们听课者真正感受到数学教学艺术的魅力。教师从容不迫,适时发挥,教学语言和蔼可亲,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学生活泼好动,进取参与学习过程,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跃然纸上。这些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SHL15035358761
    SHL150353587613年前

    量感的形成更多要靠亲身的体验,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直观活动内化成感性认识。 教学设计开门见山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并以此为主线,引导学生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并从中发现不同的单位就产生不同的结果,由此激发统一单位的欲望,位后面长度单位的学习铺垫。

    Yp13550086058
    Yp135500860583年前

    李老师,在设计教学之前,对活动主题量感的解读是很好的学习题材,也将量感的意义与课堂相结合,让培养学生的量感更加落地。同时对课标以及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进行了研究,所以感觉这一节课的学习背景是相当丰富的。

    13935857191
    139358571913年前

    教室到底有多长呢?同学们会形成很多的疑惑的问题。展开谈论想象分享说明所有这些相法都是长度单位量感的一个萌芽。最后 在同学们产生探究疑惑以后,这样学生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量一量、说一说到底有几个物体那么长,既让学生产生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又让孩子选择用自己身边熟悉的物体去度量教室的长,形成了初步的量感。

    13935857191
    139358571913年前

    动手测量。在测量时,让学生说出上台测量的同学的测量过程。学生很少会想到用一本书或者一把尺子也能进行测量。然后,我提出问题,“如果老师这里只有一把尺子,或者一本书,能不能量出黑板的长度?” 学生思考后,得出如果运用做标记的方法,只用一把尺子或者一本书也可以量出黑板的长度。

    lzzcm
    lzzcm3年前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解决了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明确给出了测量的活动要求、汇报要求提示,以激发学生的测量兴趣,减少误差,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3年前

    教案二稿设计

    教室有多长

    课标要求

    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 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P18)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积累了直接比较长、短的活动经验,对长和短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想出很多测量的方法。但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引导学生小组内互助解决问题也很重要。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目的是通过用自选单位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在 “量” 中体会到 “量”,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中呈现了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测量教室长度的情境,并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

    学习目标

    一、结果目标:

    1. 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测量教室长度。

    2. 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过程目标: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让学生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经历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探索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实验操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易拉罐。

    学生准备:测量表格、尺子、教材、文具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艺术节即将到来,老师想买一条彩带装饰这间教室,你知道教室有多长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测量一下教室的长。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的引入新课,把学生带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

    板书课题:教室有多长。

    二、探索新知

    1. 测量教室的长

    提出问题:教室的长在哪?

    预设:学生回答。教师选用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教室有多长》教学片段图片补充展示。

    追问:怎么测量教室的长度?把你的想法和同伴说一说。

    预设:

    (1)用尺子量。看一看有几把尺子长。

    (2)用数学书量。看一看有几本书长。

    问题解决过程: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想办法测量教室长度,同伴交流后汇报,表扬有想法,表达完整、清晰的同学。

    设计意图: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先想后做,体现 “从头到尾”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物品测量的结果不同,更加体现了长度单位的重要。

    2. 小组合作

    PPT 出示活动要求:

    (1)全班共分成四大组,每一大组分为两小组,一个大组选择一种测量工具。

    (2)确定测量区域所在的长边。

    (3)测量时分工合作:每小组 2 名学生测量,1 名学生数数,1 名在教材第 49 页的表格里记录所选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1 名学生汇报。

    提出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际测量,请读懂测量活动要求后再测量。

    预设:

    学生小组合作测量教室的长,教师巡视给予指导,并观察学生测量过程及感受。

    3. 汇报交流

    提出问题:测量活动完成后,各个小组按照汇报要求汇报测量结果,相同工具的小组测量结果要写在一起。

    PPT 出示汇报要求:

    (1)测量工具:

    (2)测量区域所在的长边:

    (3)测量方法:

    (4)测量结果:

    预设:

    学生分组测量、记录并汇报。使用数学书测量,教室的长是从前面黑板在的这面墙一直量到教室后面那面墙,将一组的 5 本数学书竖着一本紧挨着一本放好,然后一本贴着一本往后移测量,测量的结果是教室的长大约是 30 本数学书的长。

    提出问题:观察各组记录的表格,把你的发现和同伴交流一下。

    预设:

    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解决提出的问题,并明确给出了测量的活动要求、汇报要求提示,以激发学生的测量兴趣,减少误差,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

    4. 观看微课 7 分 30 秒至 8 分 10 秒

    提出问题:为什么淘气和笑笑都使用数学书测量,但测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预设:

    没有紧挨着测量。

    追问: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什么?与同伴交流。

    预设:

    (1)在测量的过程中,要按直线量。

    (2)测量工具要一个紧挨着一个。

    (3)记录时一定要写清楚测量工具是什么。

    问题解决过程:活动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思,通过表达和交流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积累活动经验,为后续的测量活动及发展量感奠定良好的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表达和交流活动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为后续的测量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5. 课堂小结

    用相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相同长度的物体才会得出相同的结果。

    三、巩固练习

    1. 教材第 50 页 “练一练” 第 1 题。

    在相同时间的十秒内, 用易拉罐一个接一个往上摆,不能倒,看谁摆得高。

    活动要求:一个一个往上摆,不能用手扶,看谁在规定时间内摆得高。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活动中更多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有意识的培养累加的思想。

    2. 教材第 50 页 “练一练” 第 2 题。

    同伴交流,回形针数量一样,木条长度一样吗?为什么?

    预设:

    (1)一样长。

    (2)不一样长。

    设计意图:学生在有效的活动中有所提高,获得发展。

    四、拓展提升

    用你喜欢的测量工具测量课桌的长。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学生作业

    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自己的卧室有多长。

    七、板书设计

    6.1 教室有多长

    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3年前

    二稿反思

    这节课我设计了大量的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对测量的感受和体验,关注孩子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尝试,尤其是在测量教室的长时,引导启发学找一找,再测量的办法来测量教室的长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活动过程中,对于学生操作出现的误差,没有应该及时纠正,导致相同的方法测量结果差距较大,影响了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方法的认识与理解。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3年前

    教案三稿设计

    教室有多长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积累了直接比较长、短的活动经验,对长和短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想出很多测量的方法。但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独立完成复杂的测量活动不易操作,相对困难,其认知特点决定了学生小组内互助解决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目的是通过用自选单位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在 “量” 中体会到 “量”,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中呈现了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测量教室长度的情境,并设计了层层递进的三个问题:问题一创设需要测量教室的长的数学情境,通过观看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片段找到教室的长,并讨论交流测量的方法,初步培养度量意识;问题二,学生分组合作,汇报并观察测量结果,经历测量活动发生、发展过程,全身感官参与体验,助推 “量感” 的生长;问题三通过观看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片段反思测量过程,总结并优化测量方法,为后续度量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

    一、能准确测量教室长度;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测量工具的多样性,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三、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经历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测量同一实物长度的过程,探索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实验操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易拉罐、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

    学生准备:测量表格、尺子、教材、文具盒。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课,你知道教室有多长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量一量教室有多长?

    设计意图:自然地引入新课,把学生带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

    (板书课题:教室有多长)

    二、探索新知

    1. 确定测量区域

    提出问题:教室的长在哪?请你找一找。

    预设:

    学生回答。

    教师选用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教室有多长》教学片段图片补充展示。

    追问:可以怎样测量教室的长度呢?请你独立思考,想一想。

    预设:

    根据巡视了解的情况并阅览室是否需要学生互相交流。

    问题解决过程: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想办法测量教室长度,独立思考后汇报,表扬有想法,表达完整、清晰的同学。

    设计意图: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先想后做,体现 “从头到尾”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物品测量的结果不同,更加体现了长度单位的重要。

    2. 小组合作测量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呀!下面请小组间合作测量,读懂测量要求后合作完成测量。比一比哪组测量得又静又准。

    PPT 出示测量要求:

    确定测量区域所在的长边;

    小组分工合作:合作前,组长统一小组意见并选择一种测量工具。每小组 2 名同学测量,1 名同学数数,1 名同学填写表格,1 名同学汇报。

    预设:

    学生小组合作测量教室的长。

    教师巡视给予指导,并观察学生测量过程及感受。

    2. 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提出问题:请你按照汇报要求,汇报你的测量结果。

    PPT 出示汇报要求:

    测量工具

    测量结果

    预设:

    小组代表汇报组内测量结果,教师将相同测量工具的测量结果写一起。

    提出问题:请你认真观察相同测量工具所测量的结果,把你的发现和同伴说一说?

    预设:

    学生观察思考后交流发现。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认为测量中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

    预设:

    学生思考并回答。

    追问:为什么淘气和笑笑都使用数学书测量,但两个人测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预设:

    学生思考并回答。

    观看微课 7 分 30 秒至 8 分 10 秒。

    设计意图:

    活动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思,通过表达和交流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积累活动经验,为后续的测量活动及发展量感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小组合作再次测量

    提出问题:如果再测量一次教室长度,你有信心测得更准确吗?

    PPT 出示测量要求:

    确定测量区域所在的长边。

    小组分工合作:组长统一小组意见并选择一种测量工具。每小组 2 名同学测量,1 名同学数数,1 名同学填写表格,1 名同学汇报。

    预设:

    学生小组合作测量教室的长。

    追问:你们的测量结果和第一次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预设:

    学生思考并回答:

    在测量的过程中,要按直线量。

    测量工具要一个紧挨着一个。

    记录时一定要写清楚测量工具是什么。

    4. 观察测量结果

    提出问题:观察第二次各组记录的表格,把你的发现和同伴交流一下。

    预设:

    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解决提出的问题,并明确给出了测量的活动要求、汇报要求提示,以激发学生的测量兴趣,减少误差,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

    5. 课堂小结

    同学们,教室到底是几本数学书那么长,还是几个文具盒那么长呢,其实聪明的古人发明了带有统一长度单位的刻度尺,这样就能使用一个测量单位描述教室到底有多长了,请将这把神奇的尺子藏在你的问题银行,我们今后学习。

    三、巩固练习

    1. 摆一摆

    完成教材第 50 页 “练一练” 第 1 题。

    提出问题:和你的同伴比一比,在相同时间的十秒内,一个一个往上摆易拉罐,不能用手扶,看谁在规定时间内摆得高。

    预设:

    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

    追问:

    你和同伴摆的一样高吗?通过摆的不同高度,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测量工具相同,测量结果相同;摆得越高,测量工具越多。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活动中更多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有意识的培养累加的思想。

    2. 说一说

    完成教材第 50 页 “练一练” 第 2 题。

    提出问题:请你认真观察情境图,你有什么发现呢?

    预设:

    (1)一样长。

    (2)不一样长。

    教师出示实物。

    追问:请你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结果不同。

    设计意图:学生在有效的活动中有所提高,获得发展。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五、学生作业

    本节课的课后作业是回到家里,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自己的卧室有多长。

    六、板书设计

    6.1 教室有多长

    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结果不同。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3年前

    三稿反思

    《教室有多长》一课我首先设计了直接导入,明确测量对象。通过第一次测量后,观看微课视频,加强了学生对测量的感受和体验。在测量教室的长时,引导启发学生找一找,再测量的办法来测量教室的长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对于小组分工不能独立合理分工,导致个别小组测量时间过长,影响了学生测量体验。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3年前

    教案终稿

    教室有多长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时已经积累了直接比较长、短的活动经验,对长和短有了一定的认识,部分学生知道测量时可以借助身边的工具。但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较小,独立完成复杂的测量活动相对困难,其认知特点决定了学生小组内互助解决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作为正式学习长度单位之前的准备课,目的是通过用自选工具测量教室长度的活动,在 “量” 中体会到 “量”,并能够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测量的结果,积累测量活动经验, 为长度单位的产生积累生活经验,为学会测量积累实践经验 。教材中呈现了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测量教室长度的情境,并设计了层层递进的四个问题:问题一创设需要测量教室的长的数学情境,通过观看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片段找到教室的长,并讨论交流测量的方法,初步培养度量意识;问题二,学生分组合作,汇报并观察测量结果,经历测量活动发生、发展过程,全身感官参与体验,助推 “量感” 的萌芽;问题三通过观看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片段反思测量过程,总结并优化测量方法,为后续度量学习奠定基础;问题四,相同测量工具的小组合作测量,再次经历测量活动,汇报并观察测量结果,交流探讨得出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结果不同,助推 “量感” 的生长。

    学习目标

    一、在测量活动中,初步学会测量。

    二、经历多次测量长度的过程,体会测量方式,积累测量活动经验,发展度量意识和能力, 初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交流、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经历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教室长度的过程,积累测量的经验。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法

    以直观感知为主的实验操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PPT、回形针木条、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

    学生准备:测量表格、尺子、教材、文具盒。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教室里上课,你知道教室有多长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量一量教室有多长?

    设计意图:自然地引入新课,把学生带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

    (板书课题:教室有多长)

    二、探索新知

    1. 确定测量区域

    提出问题:教室的长在哪?请你观察教室,找一找。

    预设:

    二至三个学生汇报并走一走、指一指演示。

    追问:同学们,你看懂了吗?

    教师选用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微课《教室有多长》教学片段图片补充展示。

    追问:你怎么测量教室的长呢?请你想一想,与同伴交流。

    预设:

    根据巡视了解的情况并确定是否需要学生互相交流。

    问题解决过程: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想办法测量教室长度,独立思考后汇报,表扬有想法,表达完整、清晰的同学。

    设计意图: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先想后做,体现 “从头到尾”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 小组合作测量

    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呀!下面请小组合作测量教室的长,读懂测量要求后合作完成。

    PPT 出示测量要求:

    确定测量区域所在的长边;

    小组分工合作:每小组 3 到 4 名同学测量,1 名同学数数,1 名同学填写表格,1 名同学汇报。

    预设:

    学生小组合作测量教室的长。

    教师巡视给予指导,并观察学生测量过程及感受。

    2. 小组代表汇报结果

    提出问题:请你按照汇报要求,汇报你的测量结果。

    PPT 出示汇报要求:

    测量工具

    测量结果

    预设:

    小组代表汇报组内测量结果,教师将相同测量工具的测量结果写一起。

    提出问题:还有要补充的吗?

    预设:

    小组成员补充回答。

    追问:请你认真观察相同测量工具所测量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学生观察思考后交流发现。

    追问:淘气和笑笑都是使用数学书测量,但两个人测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测量结果不同的呢?

    预设:

    学生思考并回答。

    观看微课 7 分 30 秒至 8 分 10 秒。

    设计意图:

    活动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反思,通过表达和交流活动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积累活动经验,为后续的测量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小组合作再次测量

    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完微课视频你有什么新的测量感受呢?如果再测量一次教室长度,你有信心测得更好吗?

    PPT 出示测量要求:

    两个相同测量工具的小组合作测量,并做好相应记录。

    预设:

    学生小组合作测量教室的长。

    4. 观察测量结果

    提出问题:观察第二次各组记录的表格,把你的发现和同伴交流一下。

    预设:

    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的结果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两次动手实践,解决提出的问题,并明确给出了测量的活动要求、汇报要求提示,减少测量误差,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通过进一步体验测量,发展学生量感。

    5. 课堂小结

    淘气回家后,和爸爸介绍自己的教室有四十本书那么长,爸爸却十分不解,这是问什么呢?

    淘气想了想说,要是有一个什么都能测的神奇工具就好了,你认为有这样的神奇工具吗?请把它存入问题银行,我们今后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渗透统一单位长度的必要性。

    三、巩固练习

    1. 摆 一摆

    完成教材第 50 页 “练一练” 第 1 题。

    提出问题:用小方块代替易拉罐,和你的同伴比一比,一个一个往上摆,不能用手扶,看谁摆得高。

    预设:

    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

    追问:

    你和同伴摆的一样高吗?通过摆的不同高度,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摆得越高,测量工具越多。

    处理方式:提出操作要求后,学生独立使用小方块代替易拉罐摆一摆,教师巡视。

    达到目标:通过动手摆一摆的操作过程,进一步体会测量工具相同时,测量结果相同,通过渗透累加的思想促进量感的发展。

    学生表现:动手操作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的机会,在活动中更多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并有意识的培养累加的思想。

    2. 说一说

    完成教材第 50 页 “练一练” 第 2 题。

    提出问题:请你认真观察老师手中的回形针,你有什么发现呢?

    预设:

    (1)一样长。

    (2)不一样长。

    (3)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结果不同。

    教师出示实物。

    处理方式:教师出示实物,学生独立观察并对比,教师巡视。

    达到目标:通过观察,学生能够再次体会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结果不同。

    学生表现:学生观察并比较。汇报观察结果。

    设计意图:视觉直观对比,强化学生的量感思维。在有效的活动中有所提高,获得发展。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学生作业

    如果你想继续体验测量,回到家里,请用你喜欢的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自己的卧室有多长。

    六、板书设计

    6.1 教室有多长

    测量工具不同,测量结果不同。

    测量工具 - 第几组和第几组 - 第一次测量结果 - 第二次测量结果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16:03 · PVG 00:03 · LAX 09:03 · JFK 12:03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