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0277983

15500277983

🏢  八号镇大岗中心小学 /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8197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9-01 07:42:50 +08:00
2 G 71 S 28 B
15500277983 的最新回复

量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数学活动,需要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主题活动中通过实际操作积累丰富的学习体验,只有足够的亲身体验才能促进学生逐步形成 “量感”。

王老师通过让学生探讨交流,探索出了多种方法,如圆内外画正多边形、数方格、转化成学过的图形等,让学生自己发现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了转化的方法,将新知转化为旧知解决问题,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教师从教材的编写、生活经验、学生操作的实践等方面做起,引导学生认识圆的面积,让学生通过不同主题的测量活动经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重点突出利用已有研究图形的经验解决新问题的探究过程,从而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探究圆面积公式的活动中,体会 “化曲为直” 的思想和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 “量感”。

量与计量” 的学习,普遍存在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这就使得量感的培养有着丰富、真实的教学资源,而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恰恰为学生量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教师可以结合相关量的学习,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感知,积累活动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培养和完善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在思考中分析圆的面积与什么有联系,从未知想需知,从已知想可知,既打通了思维方法,又渗透等积变形的数学思想,真真正正在内化中提升了学生的量感认知。

通过多种活动把本节课内容设计的井井有条,让学生读出时刻,学会时间表的信息,制作时间表,给学生形成时间的量感。

“量感” 的培养需要一个理解内化的过程,需要更多知识载体基础上的体验和感受,而非直接教授或强行灌输,是在润物无声中逐渐滋养的核心素养。本课的设计正是让学生围绕时间表,在活动中体会时间长短的量感。

教师应加强对小学生数学 “量感” 的培养,并借助实际物体或者运用实践操作的方式使学生逐渐形成 “量感”,以此为他们学好数学知识做好充分的铺垫。 在小学阶段,“量感” 的培养大多数来自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

教师按照 “猜想 —— 验证 —— 分析 —— 归纳总结” 的过程,科学探究了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本课的教学设计特别注意了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们从对手中直尺的粗浅感知,到较为深人去了解,最后到自主学会使用,是对测量本质一步一步的建构。“原来,测量的道理和方法就是这样”, 学生们心中豁然开朗。同时,在 “找一找”、“估一估”、“量一量” 等环节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丁老师的这节《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突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交流、计算、测量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体验图形的长度量感,最终在掌握两种周长计算方法的同时将周长的量感意识激活,通过动手验证以及对比交流,建立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环环相扣,提升量感感知。

量感是一种关于现实世界中量的直觉,它需要在生活体验中建立,在动手操作中形成与发展,在发现与解决问题中强化。本节教学设计,善于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建立周长量感,再通过交流对比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联系区别,强化周长量感,最后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 “量” 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提升量感体验。在一次次的活动中,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周长量感。

量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量感的建立必须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参与形成表象,总结提升经验,才能内化新知,加深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一颗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的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对于量的感知。

本课开始运用活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提问环节层层紧扣教学重点。教具丰富,课堂效果较好。

为了激发学生的量感,周老师利用身边的物体和学过的图形,运用多种感官,让学生知道什么是 “周”、什么是 “长”,全方位地体验 “周长” 的含义,建立了 “周长” 的数学模型。“体验” 是理解的基础,是体会 “量感” 的重要途径。这种体验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教师鼓励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就能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的效果,并且帮助学生能对不同的量进行估测和预测,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动手实践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度量” 的前提首先是统一度量单位,本课的 “小组合作学习” 非常好,学生在动手操作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统一标准,感受学习的乐趣。

张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知识的探讨中有 “比一比,摆一摆,做一做,拉一拉” 四个活动作为支撑,学生在活动中量感表象悄然建立,再通过 “找一找,贴一贴,估一估,练一练” 四个提升环节,巩固学生量感经验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估算、度量能力,深化量感本质。

本节课教师对量感的认知、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学生情况的掌握是非常准确,教学设计量感培养策略突出,教学重难点明确。学生最能理解自己亲身参与动手实践的东西。设计了丰富多层次的活动体验,做出 “量感”。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亲历量感的形成,从而发展量感。

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引导学生进入米用于探索感知的长度,再通过实践估算,实际测量等活动,发现量,体验量,培养学生的量感!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86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86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8:28 · PVG 16:28 · LAX 01:28 · JFK 04:28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