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教育战线上的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广东深圳南山陈清容名师工作室的刘璐,很荣幸能参加本次教学设计大赛。自工作以来,我始终坚持参加每周三北师大数学工作室网络教研以及寒暑假的教材悦读活动,每一次的学习过程我都认真聆听专家对教材的解读,对疑难问题的解惑、对教学设计的精彩点评、对教学理念的引领,也目睹了教师们经过同行互助、专家引领后飞速的进步。我真心希望自己能在本次大赛中得到各位专家、同仁们的指点,使我在教学上有所提高。
我参赛的内容是北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节 ——《课桌有多长》,欢迎各位专家、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您的观点对我和关注此帖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祝选手们取得好成绩!祝各位专家、同仁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65#r_102894
活动主题解读: https://bbs.xsj21.com/t/1965#r_103080
选课思考: https://bbs.xsj21.com/t/1965#r_103080
教案一稿:https://bbs.xsj21.com/t/1965#r_103093
一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65#r_121560
教案二稿:https://bbs.xsj21.com/t/1965#r_122191
二稿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965#r_122192
团队磨课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65#r_122193
活动主题解读:
1. 量感源于度量
“量感” 源于度量,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人类实践的结果。量感是视觉或触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等量态的直观感知。在量感的培养过程中要重视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以及对统一的度量单位的理解和感知,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能够运用合理的方法估计或得到度量的结果。
2. 量感是一种感性认识
量感也是一种能力,对量的一种感悟力。何为量感?“量感” 指的是学生通过视觉或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轻重、厚薄等量态的感性认识。是对量的一种直觉和敏感性,是人们在实际情境中主动、自觉地理解并运用量的态度与意识。
3. 实践中提升量感
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量感,最后达到让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就能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的效果,并且帮助学生能对不同的量进行估测和预测,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动手实践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生活中常见的较直观形象的 “量”,如长度单位的米、厘米等,这类 “量” 可以具体表现出来。如何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这些 “量” 呢?教师可通过开展估一估、认一认、量一量、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体验 “量”,在体验中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
选课思考:
1. 本课主要目的
北师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课桌有多长》一课旨在引导学生首先从长度单位 “厘米” 理解测量。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并学习长度单位。在经历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后,最终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结合儿童的生理发展特点,鉴于有些孩子是视觉型的,有些孩子是听觉型的,有些孩子是运动型的,因此,本节课的设计中,应该注重调动多种感官体验,最终帮助孩子们在头脑中建立 1cm 的长度观念。
2. 学习方式的探索
《课桌有多长》一课,通过观察对比,回顾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比一比、想一想、找一找、画一画、移一移等活动,建立厘米的概念;通过利用长为 1cm 的小磁条不断累加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经历直尺的产生过程;尊重学生运用不同的、合理的方法,估计小棒的长度。在逐步深入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长度的量感,紧扣本次大赛的主题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 量感 ' 学习方式的探索”。
3. 量感的培养
本节课是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并学习长度单位,因此本节课是起始课,对于学生的量感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本节课的厘米认识是学生对于量感培养的基础。从对 1cm 的认识到多个厘米的认识,以及上升到断尺的认识都是逐步提升的过程,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都在不断的变化和提升,采用小棒和 5 厘米的卡片让学生去体会 1cm 的长度并建立表象,能在未来的生活中估计和感受 1cm 的物体长度和利用 1cm 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
结合本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内容的解读分析,《课桌有多长》一课,学生在生动、真实、易于操作的活动中,通过充分感知 —— 丰富表象 —— 领悟内涵过程,逐步体会厘米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在活动中建构厘米的表象,在应用中丰富厘米表象,体会度量的本质,发展学生量感能力。
教案一稿
课桌有多长
一、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 6 单元《测量》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为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概念,以他们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本节课是学生在测量中从厘米的概念引发理解,包括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么测量和如何记录等知识,建立起自最初的长度单位 —— 厘米,使学生能估计出一定的长度,不断明确过程。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但对尺子已有初步的认识,已初步知道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直的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测量长度,但 1 厘米多长还不清楚,没有形成表象。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 —— 厘米(cm);知道 1cm 有多长,清楚 1cm 和几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2.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讨论,发展数学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厘米,会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
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长度单位 “厘米”,建立量感。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尺子、小木棒、小卡片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展示淘气和笑笑遇到的问题,追问: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
小结:因为测量工具不同,所以测量结果不同,引出统一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有统一的工具进行测量 —— 尺子。
(二)自主探究,认识尺子
1. 活动一:认一认
师:尺子上都有什么?(学生拿出直尺,观察)
(1)数字:学生读数并说出尺子上的 0 表示的意义
(2)刻度:尺子上一个一个的小道,长短不一的线叫做刻度
(3)厘米:cm 是长度单位,学生均在尺子上找
2. 活动二:认识 1cm
(1)寻找 1cm:在尺子上寻找 1cm 的实际表示,让学生用手比一比
(2)木棒感受:学生感受 1cm 的木棒,再一次加深印象
(3)再找一找还有 1cm 吗?在尺子上除了 0~1 是 1cm,还有其他 1cm 吗?
(4)生活中的 1cm: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约为 1cm?
例如:书的厚度,食指的宽度
3. 活动三:认识几厘米
(1)辩论几厘米:寻找直尺中的 2cm,3cm,怎么找?
(2)研究几厘米:数格子,一个线段包含了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
(三)合作交流,学会测量
1. 活动四:估一估 估一估老师发的卡片长度是多少?用 1cm 来估计
2. 活动五:量一量 学生测量卡片的长度,交流测量方法
强调: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 0 刻度
3. 活动六:量一量,画一画
(1)看图观察几种不同的方法,测量结果是否正确
(2)0 起点和非 0 起点,注意:均可数格子
4. 活动七:画一画
(1)画 4cm 长的线
(2)提供两种尺子:0 刻度和非 0 刻度
(四)拓展延伸,活用知识
1. 活动八:透彻理解断尺 如何在断尺上画线的长
2. 量出物体多长并进行读数
3. 计算多个物体堆在一起的高度
七、课堂小结,唤起期待
这节课学习了厘米,知道了 1 厘米有多长,还知道了 1 厘米和几厘米之间的关系,最后会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同时在学习过程中知道了有困难要通过智慧解决问题。
八、板书设计
课桌有多长
统一工具:尺子
认一认:厘米(cm)、(0 刻度)
量一量:起点、终点
画一画:4cm 线段
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量感的培养常常会被忽视。是否具有 “量感” 对于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拓展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来说十分重要,它的培养不应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盲点。本课教学,刘老师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中有关计量单位的理解,本节课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多种形式调动不同的感官,在实践中体验量,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非常成功的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教师让学生在生动、真实、易于操作的活动中,通过充分感知 —— 丰富表象 —— 领悟内涵的过程,逐步体会厘米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并开展了估一估、认一认、量一量、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在实践中体验了 “量”,在活动中建构厘米的表象,在应用中丰富厘米表象,体会度量的本质,获得了对 “量” 的独特感受,发展学生量感能力。
刘老师的课构思新颖,有创意,而且注重学生量感的培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中有关计量单位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多种形式调动不同的感官,在实践中体验量,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次学习主题是发展学生量感,一层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只有真正研究学生、读懂学生,才能设计出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第二层意思是指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只是通过书本,亲身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也是学习,获得量感的重要途径。
刘老师本节课的设计中,注重调动多种感官体验,最终帮助孩子们在头脑中建立 1cm 的长度观念,通过比一比、想一想、找一找、画一画、移一移等活动,建立厘米的概念,在逐步深入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长度的量感。值得借鉴。
刘老师的课构思新颖,有创意,而且注重学生量感的培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中有关计量单位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多种形式调动不同的感官,在实践中体验量,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量感也是一种能力,对量的一种感悟力。何为量感?“量感” 指的是学生通过视觉或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轻重、厚薄等量态的感性认识。是对量的一种直觉和敏感性,是人们在实际情境中主动、自觉地理解并运用量的态度与意识。刘老师的课构思新颖,有创意,而且注重学生量感的培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中有关计量单位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多种形式调动不同的感官,在实践中体验量,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非常成功,值得学习。
刘老师从对 1cm 的认识到多个厘米的认识,以及上升到断尺的认识都是逐步提升的过程,让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都在不断的变化和提升,并且采用小棒和 5 厘米的卡片让学生去体会 1cm 的长度并建立表象,让学生在未来的生活中估计和感受 1cm 的物体长度和利用 1cm 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
厘米是最基本的长度单位,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直尺和丰富的现实材料做支撑,帮助学生建立厘米的长度观念,形成对 1 厘米等长度的实际大小的清晰表象,并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和实测。在整节课,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将被测物体与尺子上的刻度重合,认识到度量的本质,帮助学生发展量感。
通过比一比、想一想、找一找、画一画、移一移等活动,建立厘米的概念;通过利用长为 1cm 的小磁条不断累加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经历直尺的产生过程;尊重学生运用不同的、合理的方法,估计小棒的长度
教师通过比一比、想一想、找一找、画一画、移一移等活动,建立厘米的概念;通过利用长为 1cm 的小磁条不断累加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经历直尺的产生过程;尊重学生运用不同的、合理的方法,估计小棒的长度。
本节课教师直奔主题,让学生体会到计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直尺、认识 1 厘米,下在直尺上找 1 厘米,建立表象后在寻找生活中的 1 厘米,丰富了学生对 1 厘米的认识,再借助直尺认识几厘米,层次清晰存在认知的递进关系。最后在估、量、画的活动中深化对厘米的认识,并发展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的设计条理是十分清晰的,先让学生认识测量工具直尺,再借助直尺直观化地表示出 1cm。当学生认识了 1cm 的表象以后,教师通过开展估一估、量一量、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逐步培养学生量感。
刘老师本节课先让学生经历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后,最终体会到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结合儿童的生理发展特点,注重调动多种感官体验。设计了多感官的数学活动,在实践中体会数学知识。
量感是对量的一种感觉,要对某个量有感觉就必须要形成表象。所以在这节课中刘老师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认识 1 厘米,找直尺上的 1 厘米,感受 1 厘米木棒的实际长度,找生活中的 1 厘米等,让学生将 1 厘米的实际长度内化,所以学生的量感才能得到发展。后面又通过估计、测量、画一画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厘米的认知,在活动中进一步建立起厘米的概念。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能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激发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和学习中有关量感单位的理解,也是学生对量感的一个初步感知。
本节课的厘米认识是学生对于量感培养的基础。从对 1cm 的认识到多个厘米的认识,以及上升到断尺的认识都是逐步提升的过程,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都在不断的变化和提升,采用小棒和 5 厘米的卡片让学生去体会 1cm 的长度并建立表象,能在未来的生活中估计和感受 1cm 的物体长度和利用 1cm 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
设计了丰富的体验活动,在实践中体验 “量”,在体验中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亲历量的形成过程,能使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计量单位表象,从而发展量感。
量感作为一种感觉,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组织多种活动,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形成量感。刘老师的教学中设计了用眼观察,用耳倾听,用脑思考,用嘴表达,用手操作多感官参与的各种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在或送至感知量,形成对量的独特感觉,发展量感。
本节课教师鼓励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就能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的效果,并且帮助学生能对不同的量进行估测和预测,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动手实践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量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量感的建立必须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参与形成表象,总结提升经验,才能内化新知,加深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一颗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的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对于量的感知。
本节课教师直奔主题,让学生体会到计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直尺、认识 1 厘米,下在直尺上找 1 厘米,建立表象后在寻找生活中的 1 厘米,丰富了学生对 1 厘米的认识,再借助直尺认识几厘米,层次清晰存在认知的递进关系。最后在估、量、画的活动中深化对厘米的认识,并发展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 6 单元《测量》的内容。是学生在测量中从厘米的概念引发理解,包括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么测量和如何记录等知识,建立起自最初的长度单位 —— 厘米,使学生能估计出一定的长度,不断明确过程,从而发展学生量感。
刘老师的课构思新颖,有创意,而且注重学生量感的培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中有关计量单位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多种形式调动不同的感官,在实践中体验量,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非常成功,值得学习。
刘老师的课构思新颖,有创意,而且注重学生量感的培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中有关计量单位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多种形式调动不同的感官,在实践中体验量,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非常成功,值得学习。
本节课让学生体会到计量单位统一的必要性。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认识直尺、认识 1 厘米,丰富了学生对 1 厘米的认识,再借助直尺认识几厘米,层次清晰存在认知的递进关系。最后在估、量、画的活动中深化对厘米的认识,并发展学生的量感。
李佳霖 Reply81 李佳霖 5 小时前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帮助学生将生活 “量感” 逐渐转变为数学量感。创境中,用学生喜爱的金箍棒引入,站在从儿童的角度,激活潜在的量感;三个活动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形成量感。
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帮助学生将生活 “量感” 逐渐转变为数学量感。创境中,用学生喜爱的金箍棒引入,站在从儿童的角度,激活潜在的量感;三个活动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形成量感。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能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激发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和学习中有关量感单位的理解,也是学生对量感的一个初步感知。
量感是对量的一种感觉,要对某个量有感觉就必须要形成表象。所以在这节课中刘老师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认识 1 厘米,找直尺上的 1 厘米,感受 1 厘米木棒的实际长度,找生活中的 1 厘米等,让学生将 1 厘米的实际长度内化,所以学生的量感才能得到发展。后面又通过估计、测量、画一画等活动强化学生对厘米的认知,在活动中进一步建立起厘米的概念。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认识并学习长度单位,对于学生的量感的培养非常重要,因此本节课的厘米认识是学生对于量感培养的基础。对 1cm 的认识到多个厘米的认识,以及上升到断尺的认识都是逐步提升的过程,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都在不断的变化和提升,采用小棒和 5 厘米的卡片让学生去体会 1cm 的长度并建立表象,能在未来的生活中估计和感受 1cm 的物体长度和利用 1cm 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
量感的建立开始时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积累。学生的量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量感的培养也非一日之功,教师要从一个计量单位开始。学生只有在脑海里深深地刻上一个计量单位的标准,量感的形成才会有参照,才会有发展的基石。在进行物体计量的时候,学生会不自觉的拿这个标准去比对,从而发展量感。教师通过开展估一估、认一认、量一量、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体验 “量”,在体验中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
设计了丰富的体验活动,在实践中体验 “量”,在体验中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亲历量的形成过程,能使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计量单位表象,从而发展量感。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品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发展学生的量感。
“量感” 指的是学生通过视觉或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轻重、厚薄等量态的感性认识。是对量的一种直觉和敏感性,是人们在实际情境中主动、自觉地理解并运用量的态度与意识。刘老师的课构思新颖,有创意,而且注重学生量感的培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中有关计量单位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多种形式调动不同的感官,在实践中体验量,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非常成功,值得学习。
学习了刘老师的教学设计,因为厘米是学生第一次规范认识并学习的长度单位。刘老师结合儿童的生理发展特点,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验,引导学生从长度单位 “厘米” 理解测量。并通过比一比、想一想、找一找、画一画、移一移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的概念;并利用长为 1cm 的小磁条不断累加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经历直尺的产生过程;并经历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后,帮助孩子们在头脑中建立 1cm 的长度观念,并逐步培养学生长度的量感。
设计了丰富的体验活动,在实践中体验 “量”,在体验中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亲历量的形成过程,能使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计量单位表象,从而发展量感。
本课是 “图形与几何” 板块中图形的测量这一部分的内容。本课前,在教材上,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 “比长短” 和上一节课的自选单位测量。学生已经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的认识,这节课要在此基础上,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做单位进行测量,也就是学习定量的方法,要能比较准确的描述一个物体究竟有多长。
刘老师从淘气和笑笑遇到的问题入手,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引出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观察直尺,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看到尺子上的数、刻度、字母;在直尺中寻找 1 厘米,通过 1 厘米的小棒感受 1 厘米,找生活中的 1 厘米,帮助学生逐步建立 1 厘米的单位量感。
“量” 起源于 “量”,这是量的形成过程。只有学生确确实实地经历了、体验了、获得感受了,量才不是一种规定性的知识,才能成为学生生命体验、生命感受的一部分,学生对量的感受才能逐步明晰。
老师在教学设计时提升学生的量感,最后达到让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就能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的效果,并且帮助学生能对不同的量进行估测和预测,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动手实践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在本节课中,教师设计多样化活动设计使课堂富有趣味性,让学生层次化体验,不断丰富学生的量感。
(1)在直观中建立量感(2)在体验中丰富量感 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使感量的培养 “具体化” 可行化。
课桌由多长一课,表面上看是一节无关紧要的课,在实践教学中,也发现过,很多教师觉得没啥讲的,而简单掠过,或者只是单纯的说一说知识点,这样是完全不对的,因为一个人的量感的产生与建立是需要直接经验的积累的,就像我们周围卖豆腐的师傅能很精准的切出一斤的豆腐,裁缝能很精准的量出布的尺寸一样,这些良好量感的来源就是丰富的活动积累的丰富的直接经验,所以本课不断探索和感受的过程,为学会生积累了大量的直接经验,从而生发出量感。
操作课最难的一个问题就是秩序的整理调控和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一旦将这两样完美结合,那学生在一节课中的收获一定是非常大的,本节课中教师的设计大大的提升的学生的参与成度和积极性,从学生心里和认知发展出发积极调动,学生情绪也不断高涨,教师有的放矢,学生游刃有余。
刘老师的设计帮助学生建立了一个知识框架,在新知探索中,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并认识了测量工具,让学生在在实践中体验 “量”,在体验中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亲历量的形成过程,能使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计量单位表象,从而发展量感。
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学设计很完整,引课非常有特色,首先给出一个大问题情境,通过首学、互学、群学、共学的形式体会一米产生的必要性;运用小组合作法和活动法,让学生体验 1 米,进而得出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教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量”,形成 “感”,不断培养量感。
“量” 起源于 “量”,在实际生活中用测量培养学生的 “量感”,进一步明确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刘老师让学生经历了比、想、找、画、移,建立了厘米的概念,在逐步的探究中掌握了用尺子测量的方法,比较准确的描述 1 厘米有多长,使学生快乐学习,形式数感。
刘老师从淘气和笑笑遇到的问题入手,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引出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观察直尺,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看到尺子上的数、刻度、字母;在直尺中寻找 1 厘米,通过 1 厘米的小棒感受 1 厘米,找生活中的 1 厘米,帮助学生逐步建立 1 厘米的单位量感。
“量感” 指的是学生通过视觉或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轻重、厚薄等量态的感性认识。是对量的一种直觉和敏感性,是人们在实际情境中主动、自觉地理解并运用量的态度与意识。刘老师的课构思新颖,有创意,而且注重学生量感的培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中有关计量单位的理解。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多种形式调动不同的感官,在实践中体验量,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非常成功,值得学习。
设计了丰富的体验活动,在实践中体验 “量”,在体验中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有层次、循序渐进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亲历量的形成过程,能使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计量单位表象,从而发展量感。
学习了刘老师的教学设计,因为厘米是学生第一次规范认识并学习的长度单位。刘老师结合儿童的生理发展特点,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验,引导学生从长度单位 “厘米” 理解测量。并通过比一比、想一想、找一找、画一画、移一移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的概念;并利用长为 1cm 的小磁条不断累加的方法,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经历直尺的产生过程;并经历了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后,帮助孩子们在头脑中建立 1cm 的长度观念,并逐步培养学生长度的量感。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像。所以,我觉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厘米是长度单位大家族中的一员。日常用的公制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公里) 等;市制长度单位有:分、寸、) 厘米尺、丈、里等;其他国家还有各自的长度单位,如英国的英尺 (呎)、英寸 (吋) 等;海上的海里;天文界用的长度单位有:光年、秒差距、天文单位等;微观世界里的分子用的长度单位有纳米等;原子结构空间的长度单位用埃。长度单位不只以上所述这么飞量出它的长多,还有很多很多有 10 进制的,有 100 进制的,也有 1000 进制的。不同的长度单位,适用于不同的度量范围。 这个内容的设计对学生增长见识有很大的帮助!
本节课中老师注重开展自主学习,供给充分的探索空间。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构成与发展的过程”. 教师摒弃了 “师生问答” 的传统教学模式,组织、引导、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并让学生上台展示。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发扬了学生的个性,给学生供给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经过操作、观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实现了由单一被动式理解学习向自主探究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解决问题的本事,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群体的进取性。
老师让学生从丰富的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以及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借助问题培养 “量感”,通过测量培养 “量感”,通过自主探究培养 “量感”,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逐渐积累的过程,从而逐渐将生活 “量感” 转变为数学 “量感”。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像。所以,我觉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量” 起源于 “量”,在实际生活中用测量培养学生的 “量感”,进一步明确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李老师让学生经历了比、想、找、画、移,建立了厘米的概念,在逐步的探究中掌握了用尺子测量的方法,比较准确的描述 1 厘米有多长,使学生快乐学习,形式数感。
操作课最难的一个问题就是秩序的整理调控和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一旦将这两样完美结合,那学生在一节课中的收获一定是非常大的,本节课中教师的设计大大的提升的学生的参与成度和积极性,从学生心里和认知发展出发积极调动,学生情绪也不断高涨,教师有的放矢,学生游刃有余。
在本节课中,教师设计多样化活动设计使课堂富有趣味性,让学生层次化体验,不断丰富学生的量感。 (1)在直观中建立量感(2)在体验中丰富量感 培养了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使感量的培养 “具体化” 可行化。
“量” 起源于 “量”,在实际生活中用测量培养学生的 “量感”,进一步明确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李老师让学生经历了比、想、找、画、移,建立了厘米的概念,在逐步的探究中掌握了用尺子测量的方法,比较准确的描述 1 厘米有多长,使学生快乐学习,形式数感。
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地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使学生在观察和动手操作中掌握了知识,经历了 “做数学” 的过程,落实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 “量感” 的建立与培养。“做前思”“做中学”“做后悟” 是师生共同探究课堂中核心问题的三部曲,其目标是在问题驱动的引领下,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展示分享的过程,从而达到个体的思考充分打开,集体的智慧共享共进的目标。教师做到了。
量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充分感知。让学生在区别中建立量感,在体验中丰富量感,在内化中提升量感。
学生根据已有量感选择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很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这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量感,突出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生活中常见的较直观形象的 “量”,如长度单位的米、厘米等,这类 “量” 可以具体表现出来。如何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这些 “量” 呢?教师可通过开展估一估、认一认、量一量、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体验 “量”,在体验中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
生活中常见的较直观形象的 “量”,如长度单位的米、厘米等,这类 “量” 可以具体表现出来。如何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这些 “量” 呢?教师可通过开展估一估、认一认、量一量、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体验 “量”,在体验中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
本节课让学生亲自比一比、说一说 “1 厘米有多长?” 是学生对 1 厘米的独特体验。 这样,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亲身去体验而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量”,发展学生的 “量感”。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像。所以,我觉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因此,根据本节课知识特点,教师创设了大量的形式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或个人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让学生到动手用自己的方法 “量一量” 课桌长,在尺子上 “找一找” 1㎝,并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看一看、比一比,记住 1㎝米的方法,都让在学生充分动手操作中建立 1㎝、几㎝的表象和长度观念,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一稿反思:
《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测量” 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内容是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本节课我通过 “认一认”、“量一量”、“画一画” 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以及画的方法。 本节课,我们团队比较满意的地方如下:
1. 着重让学生经历如何由简单的自定工具进行测量,过渡到使用 “尺子” 进行测量,从而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量感。
2. 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 “认一认”、“估一估”、“量一量”、“画一画” 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利用小木棍深刻感受 1cm 到底有多长,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3. 关注学生自主、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真正达到了新课程标准下对新型课堂的要求,达到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本课教学中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在展示认识厘米尺的时候节奏太快,观察 1 厘米和比量 1 厘米的活动没有充分落实,导致学生对 1 厘米没有形成准确的概念;在找一找生活中的 1 厘米物体时,学生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大多数学生不能凭借回忆和想象找到准确的物体;整节课下来,老师的发言比较多。 再教学时,我们准备放缓认识厘米尺的速度,让学生先看一看厘米尺并观察有什么发现,1 厘米有多长,再用手指去多次比量,在操作中充分认识 1 厘米;为学生准备生活中长度大约 1 厘米的物体,加深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学习活动中和活动后的追问和反馈,让活动充分落实,充分培养学生的量感。
教案二稿:
课桌有多长
一、 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 6 单元《测量》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为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概念,以他们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本节课是学生在测量中从厘米的概念引发理解,包括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么测量和如何记录等知识,建立起自最初的长度单位 —— 厘米,使学生能估计出一定的长度,不断明确过程。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但对尺子已有初步的认识,已初步知道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直的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测量长度,但 1 厘米多长还不清楚,没有形成表象。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 —— 厘米(cm);知道 1cm 有多长,清楚 1cm 和几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2.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讨论,发展数学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厘米,会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
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长度单位 “厘米”,建立量感。
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小木棒、小卡片
六、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展示淘气和笑笑遇到的问题,追问: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
小结:因为测量工具不同,所以测量结果不同,引出统一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有统一的工具进行测量 —— 尺子。
(二) 自主探究,认识尺子
1. 活动一:认一认
师:请同学们拿出尺子,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然后把你的发现小组内说一说。(孩子交流时可以走到孩子身边倾听孩子的想法,为下面孩子汇报时做铺垫)
小组代表汇报:学生可能会说出
(1) 数字:学生读数并说出尺子上的 0 表示的意义
(2) 刻度:尺子上一个一个的小道,长短不一的线叫做刻度
(3) 厘米:cm 是长度单位,学生均在尺子上找
如果说不出来可以追问:这表示什么?(如问:这一大格是多少?一大格里有多少小格)
2. 活动二:认识 1cm
(1) 寻找 1cm:在尺子上寻找 1cm 的实际表示,让学生用手比一比
(2) 木棒感受:学生感受 1cm 的木棒,再一次加深印象
(3) 再找一找还有 1cm 吗?在尺子上除了 0~1 是 1cm,还有其他 1cm 吗?
(4) 生活中的 1cm: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约为 1cm?
例如:书的厚度,食指的宽度
3. 活动三:认识几厘米
(1) 辩论几厘米:寻找直尺中的 2cm,3cm,怎么找?
(2) 研究几厘米:数格子,一个线段包含了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
(三) 合作交流,学会测量
1. 活动四:估一估
估一估老师发的卡片长度是多少?用 1cm 来估计
2. 活动五:量一量
学生独立测量卡片的长度;
小组交流测量方法;
(汇报方法;1,对准 0 刻度的,2,对准刻度 1 或者其它的)
小结强调:通常情况下,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 0 刻度。如 果是对准其它刻度时要注意数出起点到终点有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
3. 活动六:量一量,画一画
(1) 看图观察几种不同的方法,测量结果是否正确(为什么有不同的测量方法?这些测量方法有什么异同?引出智慧老人的话,用 0 作为起点比较方便)
(2) 0 起点和非 0 起点,注意:均可数格子
4. 活动七:画一画
(1) 画 4cm 长的线
(2) 提供两种尺子:0 刻度和非 0 刻度
(四) 拓展延伸,活用知识
1. 活动八:透彻理解断尺
如何在断尺上画线的长
2. 量出物体多长并进行读数
3. 计算多个物体堆在一起的高度
七、 课堂小结,唤起期待
这节课学习了厘米,知道了 1 厘米有多长,还知道了 1 厘米和几厘米之间的关系,最后会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同时在学习过程中知道了有困难要通过智慧解决问题。
八、 板书设计
课桌有多长
统一工具:尺子
认一认:厘米(cm)、(0 刻度)
量一量:起点、终点
画一画:4cm 线段
二稿反思:
《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测量” 的第二课时,主要学习内容是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本节课我通过 “认一认”、“量一量”、“画一画” 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经历与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学会测量的方法以及画的方法。
本节课,我们团队比较满意的地方如下:
1. 着重让学生经历如何由简单的自定工具进行测量,过渡到使用 “尺子” 进行测量,从而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量感。
2. 联系实际,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通过 “认一认”、“估一估”、“量一量”、“画一画” 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经历尺子的形成过程,在实践中感知厘米的概念,从无形到有形,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利用小木棍深刻感受 1cm 到底有多长,学会测量的方法,发展学生的量感。
3. 关注学生自主、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真正达到了新课程标准下对新型课堂的要求,达到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改进了第一次教学中出现的很多不足,比如在展示认识厘米尺的时候节奏放慢,观察 1 厘米和比量 1 厘米的活动充分落实,让学生对 1 厘米形成准确的概念;在教学时,让学生先看一看厘米尺并观察有什么发现,1 厘米有多长,再用手指去多次比量,在操作中充分认识 1 厘米;加深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学习活动中和活动后的追问和反馈,让活动充分落实,充分培养学生的量感。
本节课还有一些不足:
1. 在材料方面,为学生准备的是塑料密封袋,放在桌子中央,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部分学生无法专心听课。
2. 在课程导入中,学生对于教师所讲述的测量正对的桌子边的长度无法真正理解,所以下次上课应注意语言表述,帮助学生快速找到测量的是哪条边。
3. 在找一找生活中的 1 厘米物体时,学生遇到了比较大的困难,大多数学生不能凭借回忆和想象找到准确的物体。
4. 学生对于几厘米的知识讲解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对于几个 1cm 就是几厘米的概括还是不到位,希望下节课能够更好的引导他们。
团队磨课图片:
我们团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思维碰撞、不断交流,不断总结和反思,在更加深入讨论的过程中将量感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能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团队合作体现出对教学设计的重视,对各个环节的重视,我们团队将注重每个细节的处理,不断磨练和反思,将每个细微之处都处理的恰到好处。
团队合作是宝贵的精神,也是在大赛中集合所有人智慧的方式,将每个人的优点和长处集合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也会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
教案终稿:
课桌有多长
一、 教材分析
《课桌有多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 6 单元《测量》的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为学生建立起初步的空间概念,以他们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本节课是学生在测量中从厘米的概念引发理解,包括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么测量和如何记录等知识,建立起自最初的长度单位 —— 厘米,使学生能估计出一定的长度,不断明确过程。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但对尺子已有初步的认识,已初步知道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用来画直直的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尺子可以测量长度,但 1 厘米多长还不清楚,没有形成表象。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 —— 厘米(cm);知道 1cm 有多长,清楚 1cm 和几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2.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讨论,发展数学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和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厘米,会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
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长度单位 “厘米”,建立量感。
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小木棒、小卡片
六、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介绍学生坐着的正六边形桌子的边,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自己正对的这条边的长度。
课件展示淘气和笑笑遇到的问题,追问: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
小结:因为测量工具不同,所以测量结果不同,引出统一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有统一的工具进行测量 —— 尺子。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物体入手,让学生在感受的过程中体会到不同工具测量结果不一样,方便测量引出测量工具 —— 尺子。
(二) 自主探究,认识尺子
1. 活动一:认一认
师:引出统一的测量工具尺子的基础上,让学生想一想关于尺子了解多少?
请同学们拿出尺子,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然后把你的发现小组内说一说。(孩子交流时可以走到孩子身边倾听孩子的想法,为下面孩子汇报时做铺垫)
小组代表汇报:学生可能会说出
(1) 数字:学生读数并说出尺子上的 0 表示的意义
(2) 刻度:尺子上一个一个的小道,长短不一的线叫做刻度
(3) 厘米:cm 是长度单位,学生均在尺子上找
如果说不出来可以追问:这表示什么?(如问:这一大格是多少?一大格里有多少小格)
2. 活动二:认识 1cm
(1) 寻找 1cm:在尺子上寻找 1cm 的实际表示,让学生用手比一比
(2) 木棒感受:学生感受 1cm 的木棒,再一次加深印象
(3) 学生闭上眼睛,再次感受 1cm 有多长,建立 1cm 的表象
(4) 再找一找还有 1cm 吗?在尺子上除了 0~1 是 1cm,还有其他 1cm 吗?
(5) 生活中的 1cm: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长度或厚度约为 1cm?
例如:书的厚度,食指的宽度(学生会指出很多身边近似 1cm 的物体,对学生提出表扬,善于观察的孩子是值得表扬的)
3. 活动三:认识几厘米
(1) 辩论几厘米:寻找直尺中的 2cm,3cm,怎么找?
(2) 研究几厘米:数格子,一个线段包含了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至关重要的,是学生认识 1cm 和建立 1cm 表象最重要的阶段,学生对 1cm 的认识从此开始,因此本环节设置了很多关于学生认识和感受 1cm 的环节,再多次感受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量感,为之后以 1cm 为基础进行后续的测量奠定基础。
(三) 合作交流,学会测量
1. 活动四:量一量 —— 判断测量方法
(1) 看图观察几种不同的方法,测量结果是否正确(为什么有不同的测量方法?这些测量方法有什么异同?
学生在分析测量结果和测量方法的过程中,感受方法的多样性,但是测量结果只有一个。
(2) 0 起点和非 0 起点,注意:均可数格子(让学生感受几厘米就是几个 1cm 构成的)
2. 活动五:估一估
估一估老师发的卡片长度是多少?用 1cm 来估计,学生会有不一样的估计结果
3. 活动六:量一量 —— 自己独立测量
学生独立测量卡片的长度;
小组交流测量方法;
(汇报方法;1,对准 0 刻度的,2,对准刻度 1 或者其它的)
小结强调:通常情况下,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一端对准尺子 0 刻度。如果是对准其它刻度时要注意数出起点到终点有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
4. 活动七:画一画
(1) 画 4cm 长的线,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示范(1. 将尺子放平 2. 找到起点,如果从 0 开始,沿着尺子画线,画 4cm 长的线终点就到 4cm,停止 3. 在旁边标注 4cm)
(2) 提供两种尺子:0 刻度和非 0 刻度
请两位同学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画线的过程,让学生再次感受断尺也可以画线。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在经历了判断测量方法、估一估、量一量的过程,真正的掌握测量的知识,并能为后续的画线做好铺垫,每一个环节的设置都是在提升学生的量感。
(四) 拓展延伸,活用知识
活动七:画一画
画 4cm 长的线,教师在黑板上进行示范(1. 将尺子放平 2. 找到起点,如果从 0 开始,沿着尺子画线,画 4cm 长的线终点就到 4cm,停止 3. 在旁边标注 4cm)
提供两种尺子:0 刻度和非 0 刻度
请两位同学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画线的过程,让学生再次感受断尺也可以画线。
透彻理解断尺:知道如何在断尺上画线的长
设计意图:画一画的环节不仅帮助学生理解画线、并帮助学生知道断尺画线的方法,真正理解和掌握断尺。
七、 课堂练习
(一) 根据石头的摆放位置读数
总结出不管石头怎么摆放,尺子都要对准才能测量
(二) 计算多个物体堆在一起的高度
根据桥的高度来计算三种方式下是否能通过
八、 课堂小结,唤起期待
这节课学习了厘米,知道了 1 厘米有多长,还知道了 1 厘米和几厘米之间的关系,最后会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同时在学习过程中知道了有困难要通过智慧解决问题。
九、 板书设计
课桌有多长
统一工具:尺子
认一认:(0 刻度)、 厘米(cm)
量一量:起点、终点
画一画:4cm 线段
是否能在直尺上找出不同位置的 1cm,能否比划出近似 1cm,能否用不同的方式准确的量出具体的长度里有几个 1cm,是否能画出指定长度,都可以作为判断孩子们是否理解了长度单位的标准。
刘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安排了:用食指和拇指比划 1 厘米,建立 1 厘米的表象 闭上眼睛想一想 1 厘米有多长 摸一摸 1 厘米长的小棒 找一找尺子里哪段是 1 厘米 找一找我们身边或者自己身体,哪些物体地 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量一量具体线的长度,说出是有几个 1 厘米组成的 画一画具体长度的线,说出你画的线是有几个 1 厘米组成的 这些教学环节都很好的帮助学生发展了量感。
“个数”“长度”“重量”“容积”“时间”“面积 “信息” 等等都是我们度量的对象。可以说贯穿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量感是儿童必须具备的数学 “核心素养”。作为教师,我们务必引领学生经历物体度量的过程,努力将量感的培养根植于数学教学之中。
量感就是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借助明暗、色彩、线条等造型因素,表达出物体的轻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