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代益梅名师工作室的邱旭,非常荣幸可以参加全国新世纪小学数学第十六届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索” 主题活动专场!我们团队本次的参赛内容是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一课。接下来我将与我们团队的徐涵、吴琦、谢蕊宇三位老师一起围绕本次的活动主题并结合本课,展开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和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祝本次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33#r_102683
活动主题解读: https://bbs.xsj21.com/t/1933#r_102684
选课思考: https://bbs.xsj21.com/t/1933#r_102685
教案一稿:https://bbs.xsj21.com/t/1933#r_102686
一稿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933#r_102687
教案二稿:https://bbs.xsj21.com/t/1933#r_102688
二稿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933#r_102689
教案三稿: https://bbs.xsj21.com/t/1933#r_102690
三稿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933#r_102691
团队磨课花絮:https://bbs.xsj21.com/t/1933#r_102692
主题解读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索”
本次活动主题为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索”,古人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学习, 我认为也是这个意思。我们老师真正应该思考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将知识灌输给孩子。
首先,什么是量感呢?我们团队通过检索知网发现:文献题目主题中含有 “量感” 关键词的中文文献国内有 675 篇,含有 “发展量感” 的中文文献国内有 102 篇,含有 “学会学习” 的中文文献国内有 3578 篇。其中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少之又少。接着又在知网上学习了 《 学生量感培养的教学策略 》、《 在测量体验中深刻理解度量思想 》、《 在感量中发展学生的 “量感”》等 关于 “量感” 的主题专栏文章 。 通过指导老师代益梅建议,我们建立了关于 “学会学习发展量感” 的 QQ 群,上传分享了关于量感的案例。
通过学习,我们团队达成对 “学会学习和发展学生量感” 的共识:所谓量感,是指视觉或者触觉等感官对事物速度、程度、规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也就是人们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或体验,对其大小、多少、厚重等方面进行的评估,是一种感性认识。对于小学生来说,量感主要指对长度、大小、重量、货币、时间等方面的感性认识,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密切。最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不是老师告诉孩子的,是孩子通过自身实践、操作、经历获得的。老师需要做的则是给孩子创造这种条件,放手让孩子自己操作从 而获得量感。
此外,还跟主题息息相关的是,让我们的孩子 “学会学习”。我们试图通过 “四学” 的方式,来发展学生的量感。课前首学,完成 “选择不同的标准来度量课桌的长度”;然后课中四学,通过学生首学、小组(同桌)互学、集体群学、师生共学,来体会 “统一度量长度标准的重要性”,感悟 “长度单位” 1 厘米究竟有多长,探索多个 “长度单位” 叠加就能实现物体长度的度量,抽象提升到对 “线” 的长度的度量和作图。
选课思考【内容选择】【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资源分析】
【内容选择】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在这之前,学生有两次与长度单位相关的直接体验,第一次是一年级上学期《比长短》,第二次是本课之前的一课《教室有多长》。此时学生对长度概念已有了初步体验和直观认识,知道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去测量物体。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开始学习用定量的方法,比较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长度。
那么,如何让学生系统的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长度,如何建立对厘米的量感,怎样让学生经历量的过程将厘米真正转为内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希望能通过活动的实践操作,让孩子们切实体会到厘米的实际意义,将其 “种” 在脑海里,刻在心里。
【教材分析】
新世纪北师大教材二上《课桌有多长》一课,按照 “自选工具测量、建立长度的表象、感悟计量长度的方法 、在估测中发展量感” 思路进行编排的。首先,创设情境,学生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课桌的活动,结合上节课的经验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其次引导学生借助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表象。然后连环画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辨析中掌握操作的要领和正确度量长度的方法。最后由量到画,在量和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测量方法及对厘米的认识。本堂课的核心知识点是如何使用直尺测量物体及线段的长度,核心思路是通过多样化的操作来建立 1 厘米表象,以及体验操作中知识结构的关联,体验操作中的过程推理。
同时,我们还比对了人教版、青岛版、苏教版等教材,发现教材的编排大体都是通过操作直接获得测量物体的经验,其中北师大版是通过连环画的形式让学生在辨析中形成认知冲突,自己总结出测量物体的规范方法,而其它版本的教材则是直接给出测量方法。我们结合两种编排思路,要想学生学会学习并发展其量感,有时必须借助形象生动的情境才能,才能显露枯燥、抽象的长度单位所承载的具体内涵,通过学生感官活动以及辨析过程产生思维碰撞并自己总结测量方法,达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目的,让学习真正发生。
【学情分析】
在学习此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的 “比长短” 和本单元第一课时的 “教室有多长(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通过课前首学发现所有学生都能利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课桌的长度,这也为学生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了更精准的了解学情,我们先后设计了两个版本的课前首学单,并不断根据试教情况进行改进。
我们在某一次的课前前置首学统计中,发现有以下情况:本次前测有 50 人参加,全部学生都能够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正确测量课桌长度,其中 44%的学生选择使用直尺进行测量,通过数据可以看出二年级学生年龄虽小,但对直尺并不陌生 (直尺是每个学生必配的学习用具),他们已经初步知道直尺可以用来画直直的线,也有部分学生知道直尺可以测量长度,但至于怎么量,直尺上具体有什么,学生的认识是模糊的、粗浅的。使用文具盒测量的有 4%,使用橡皮测量的占 6%,使用铅笔测量的占 4%,使用数学书测量的占 12%,这些都是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常见的学习用具,并且在上一节课《教室有多长》中体会了测量工具的多样性,所以在前测中还是会有部分学生使用这些测量工具。使用拃测量的占 16%,使用手掌测量的占 10%,这两种测量方式在上一节课中教师有过介绍,所以在本课前测中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基于以上学情,每一次磨课中学生都能够顺利体会到建立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为后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进行了良好的铺垫。
【资源分析】
新世纪 3.0 版的微课《课桌有多长》,不仅有编委会工作室精心制作的 MG 动画微课,还有一线教师在后面补充的针对性练习和学生答题视频分享。不论从制作技术还是内容呈现上,这节微课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源,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我们团队选择这节微课的原因之一。
此外,结合学生的相关情况,我们选取了 7 分 42 秒到 8 分 54 的微课 3.0 片段,作为孩子课中学习的资源,请孩子观看微课后,根据微课中的测量方法,引导孩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如何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实践。
教学设计一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p51--5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 6 单元《测量》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为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他们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课桌有多长》则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厘米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 —— 厘米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经历由知到识不断明确的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比长短》和上一节课《教室有多长》。在这样的测量活动经验积累中,学生已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并会用 “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有几个什么那么长” 等词语来形容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虽小,但平时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了直尺,但并不清楚上面的数字刻度代表什么意思,对 1 厘米有多长还是不是很清楚,还没形成表象,要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1 厘米有多长,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
学习目标:
1. 再次经历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厘米,建立对 1 厘米的表象,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好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 “量感”。
学习重点:认识 1 厘米,知道 1 厘米有多长,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习难点: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具准备:课件,有刻度的直尺,1cm 长吸管,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孩子们知道西游记里孙悟空使用的兵器是什么吗?
生:金箍棒。
师:那你还记得金箍棒有什么特点吗?
生: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变长、变短。
师:对呀,他的金箍棒真神奇,在这神奇的金箍棒上还发生了很有趣的数学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微课 3.0 1:52-2:13)
设计意图:以动画形式导入,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引入第一个问题:如何测量金箍棒的长度?
师:你准备如何测量金箍棒的长度呢?
生 1:我可以用我的手去量一量它有几拃长。
生 2:我可以用我的直尺去量一量它有几个橡皮擦那么长。
生 3:我还可以用数学书去量一量,有几个铅笔那么长。
师:孩子们的方法可真多呀,那赶紧用你自己的方法来测量一下吧,并把你的测量结果记录到学习单第 1 题上。
生:开始自己的测量,并填写测量结果。(两人为一组,测量准备好的金箍棒)
师:哪个小组的孩子愿意分享一下你们的测量结果?
小组 1:我们测量的结果是大约有 1 只铅笔那么长。
小组 2:我们测量的结果是有 2 拃那么长。
小组 3:我们测量的结果是有 6 个橡皮擦那么长。
……
师:感谢这些孩子们的分享,听完刚才孩子们的汇报,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同样的金箍棒,测量出来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师:对呀,这是为什么呢?哪个善于思考的孩子来为我们解答呢?
生:因为他们选择的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当然不一样啦!(学生说不出来就老师解答)
师:哦,原来是这样,那怎样做才能让我们得到统一的答案呢?
生:选择一样的测量工具。
师:对呀,当测量工具相同时,我们自然能得出统一的答案了。
(板书:统一测量标准)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前一课《教室有多长》时已经学会用不同的标准来测量同一事物,知道标准越长,测量的数越少;标准越短,测量的数越多。本节课又让学生在测量时感知标准从多样到统一的转变。学生根据已有量感选择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很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这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量感,突出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刻度尺
师:孩子们,我们在测量物体之前要用统一的标准作为长度单位,于是人们就发明了尺子,经过数学家们研究出来的尺子上,可是蕴含了好多好多的秘密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尺子吧。
师:请小朋友们拿出刻度尺,仔细观察,找一找尺子上都有什么?再和你的同伴说一说。
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并全班交流。
生:尺子上有长短不一的线。
师:我们把它们叫做刻度线,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有三种长度的刻度线,它们在哪里呢?
生:每个数字都对着一根最长刻度线;两个数字中间有一根第二长的刻度线;很多根最短的刻度线。
生:我发现尺子上还有很多数。
师:都有哪些数,你能念一念它们吗?
生:0、1、2、3、4、5、……
师: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师:这些数是从谁开始的?
生:0。
师:在尺子上,0 表示 “0 刻度”,而 “0 刻度” 在尺子上我们用它来表示起点,也就是说,当我们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从 0 刻度开始量起。
生:我还发现尺子上有两个字母 “cm”。
师:cm 是厘米英文 Centimeter 的缩写,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长度单位。
生:我发现尺子上还有许多的小格子。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在我们的尺子上有许许多多的格子,两根最长的刻度线之间就是一大格,这一大格被短刻度线平均分成了很多小格。我们把 0-1 这一大格放大一起来数数究竟被平均分成了多少小格?每相邻两条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一大格。
师:厘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在尺子上,从 0 到 1 之间的 1 长度就是 1 厘米。
(生汇报时师板书:刻度尺、厘米(cm)、刻度线、数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切实观察尺子,了解尺子的组成,初步认识刻度尺。
(二) 认识 1 厘米
(首学:找一找)
师:0-1 之间是一大格,它们之间的长度是 1 厘米,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 1 厘米的吗?
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 1 厘米。
(互学:说一说)
生:同桌交流自己找到的 1 厘米长度,相互交流、纠错。
(群学:议一议)
师:哪一小组的孩子愿意上台展示一下你们是怎样在尺子上找到 1 厘米的?
小组 1:上台交流,其余同学质疑和补充。(刻度 2 到刻度 3 是 1 厘米)
小组 2:上台交流,其余同学质疑和补充。(刻度 8 到刻度 9 是 1 厘米)
……
师:刚刚有位同学说从刻度 2 到刻度 3 是 1 厘米,那你知道从刻度 2 到刻度几也是 1 厘米吗?
生:从刻度 2 到刻度 1 也是 1 厘米。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真棒,我们不仅可以从前往后找,也可以从后往前找,都可以找到 1 厘米。
设计意图:
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明白刻度 2 到 3 是 1 厘米,从刻度 2 到 1 也是 1 厘米。测量可以从前往后,也可以从后往前。
师:根据他们找的 1 厘米,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只要是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师:你真是一个善于总结的孩子。
(共学:比一比)
师:这些 1 厘米一样长吗?
师:究竟一不一样,把它们拿来比比就知道了。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只要是 1 厘米,它们的长度都一样。
设计意图:采用 “四学” 环节,在找一找、说一说、议一议、比一比活动中感知 1 厘米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尺子,主动寻找刻度尺上的数学信息,掌握如何在尺子上找到长度为 1 厘米的线段。通过对比发现,1 厘米的长度都相同,它的长度不会因为位置变化而发生改变,在这里让学生感知长度的运动不变性。在这个环节中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量感,同时要让学生明白 1 厘米表示的是物体的长度。
(三) 建立 1 厘米的量感
比一比:
师:请孩子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吸管,它的长度正好是 1 厘米,请你将它放在你的拇指和食指指腹之间,像老师一样,感受一下 1 厘米有多长。
生:感知 1 厘米的长度。
师:吸管放回笔槽,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还记得 1 厘米有多长吗?用手在空中比出 1 厘米。用 1 厘米的吸管来验证拇指指腹和食指指腹间的长度是不是 1 厘米。看看能不能刚好把小吸管放进去。
剪一剪:
师:从学具盒里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纸条,你能用剪刀剪出一条长度为 1 厘米的小纸条吗?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在刻度尺上找 1 厘米,快检验一下你剪的纸条长度是 1 厘米吗?(此时再次进行调整)剪好的小朋友举起来给老师看看。
画一画:展台演示。
师:请你在题单上画一个 1 厘米,画完之后验证一下你画的是否刚好是 1 厘米。再用好直尺比这画一画。跟你自己画的对比一下。
找一找: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宽度、厚度、)大约为 1 厘米呢?
生 1:指甲盖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生 2:电脑键盘的按键宽度大约是 1 厘米。
生 3:我的橡皮擦的厚度大约是 1 厘米。
……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动手操作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来认识 1 厘米的长度,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逐步建立 1 厘米长度的量感意识,清晰认识 1 厘米的长度,深化对 1 厘米长度的认识。
师:对呀,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经验,将 1 厘米刻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刚刚在尺子上找到了很多 1 厘米,那你能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 2 厘米长吗?从哪儿到哪儿是 3 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 5 厘米长?
生 1:0 刻度到 2 刻度是 2 厘米长。
生 2:1 刻度到 3 刻度是 2 厘米长。
生 3:0 刻度到 3 刻度是 3 厘米长。
生 4:2 刻度到 5 刻度是 3 厘米长。
生 5:0 刻度到 5 刻度是 5 厘米长。
生 6:3 刻度到 8 刻度是 5 厘米长。
……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 1:从 0 到几刻度就是几厘米。
生 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剪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到几,就是几厘米。
生 3:2 厘米里面有 2 个 1 厘米,3 厘米里面有 3 个 1 厘米,5 厘米里面有 5 个 1 厘米。
三、实践应用
(一)量一量
师:还记得我们刚才使用过的小棒吗?拿出来,估计一下,这根小金箍棒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呢?请孩子们拿出刻度尺,量一量吧。
生:开始量小金箍棒。(可能会有不从开始的,教师需注意观察)
生:展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并汇报自己的测量结果。
师:小熊在认识了厘米以后,也迫不及待的拿出自己的铅笔准备量一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小熊测量图片)它们这样量对吗?
生 1:第一个不对,它还有一点在 0 外面,不准确。
生 2:第二只小熊是对的。
生 3:第三只小熊也不对,前面 0 刻度到 1 刻度没有,应该剪去。
生 4:第四只小熊是对的,我们可以数有几大格,就有几厘米。也可以用后面的数剪前面的数。
师:小结:通常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并示范测量,还要强调小棒要挨着尺子,不能斜着放)
师:老师这里有一把断了的尺子,你们能用断尺子来量一量刚才的小金箍棒吗?
生:再次量一量。并上台投影展示自己的测量方法。(数出几个 1 厘米,合起来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借助断尺测量,明白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的意义,突出长度的有限可加性。将理论知识融合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 量一量、画一画。
生:完成数学书 p51 第 4 个绿圆点,并上台交流展示。也可展示用断尺子来画 4 厘米的线。
四、 巩固练习
师:学习了关于厘米的知识,你能接受挑战吗?
课后习题 1: 设计意图:对物体的长度进行估计,学生灵活运用已形成 1 厘米长度的量感。再用刻度尺去验证自己的估计结果。
课后习题 2: 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刻度尺的认识,读懂横放、竖放、斜放的刻度尺。
五、 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 1 厘米的长度,也认识了刻度尺,还学会尺子的使用方法,下课后小朋友们去测测身边的物体吧。
设计意图:采用提问式小结,学生能畅所欲言,自由地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知识内化。学生经历 1 厘米量感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建立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认知。
六、 板书设计
第一次磨课后的反思和研讨
执教教师邱旭 (自我反思):
本堂课是学习了《教室有多长》后,再次经历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利用新世纪小学数学微课 3.0 播放学生熟知的孙悟空的兵器变大变小的这一情境进行课堂引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动画的形式导入,并提出问题:如何测量金箍棒的长度?这样动画的形式导入虽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课堂上对学生的调控还不够,这节课是操作课,二年级的学生好动,所以操作课更应注意对课堂的把控。在探究新知环节,对学生关注不够,更多的是在想自己的这堂课要怎么上,整堂课更像是在走流程,学生对 1 厘米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应该让学生充分的去体会 1 厘米,充分的表达生活中在哪里可以找到 1 厘米,加深对 1 厘米实际意义的理解。
指导老师代老师: 这堂课是邱老师第一次执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整堂课的环节不够清晰,在上课前应该思考这节课每一个环节要讲什么,学生要学到什么,理解什么,而不是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每一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第二,语言不够简练,喜欢重复学生的发言,单一的重复学生的发言是没有意义的事情,老师应该做到的是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理答;第三,评价语言太单一,二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在课堂上要尽量使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四,教师对教参理解的不透彻,一定要仔细揣摩教参的建议。
指导老师刘老师: 针对这堂课我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邱老师以动画的形式作为课堂的导入,虽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对于这堂课帮助大不大,在后续的学习中有没有对开课这一情境进行呼应,我认为这样的引入其实是可以省略的,还可以为本节课节约一点时间。第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提出活动要求时,一定要保证大家都听懂了再开始操作,学生对于要求都不清楚,就是无效操作,所以也就达不到操作的目的。第三,上课时的语言要简练,问题要明确,给足学生思考时间。第四,操作课要让学生动起来,同桌间互相讨论,互相比一比 1 厘米有多长,互相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 1 厘米长的物体,更好地体会 1 厘米的实际意义。
答辩队友谢蕊宇: 本堂课邱老师应加强对课堂的调控,当学生还没有操作完时,想不要急着往后面讲,而是要等学生都安静下来认真倾听后,再开始讲解,在听课的过程中,老师让操作时,我随机问了几个小朋友老师现在活动要求是什么时,个别学生是不清楚的,这堂课整体的感觉就是在走流程,对学生的生成关注的不够,要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理答。
答辩队友徐涵: 《课桌有多长》本来就是一节操作课,对学生而言学生很兴奋,对老师而言是有很大挑战的,在课堂上,老师不仅要做到放,还要能够及时的收,二年级的学生口令很重要,所以在课前要和学生讲好口令,桌子上的是学具而不是玩具,没有听到使用的口令时是不能随意动桌上的学具,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关注所有学生是否认真倾听,操作课对课堂的调控是非常重要的。
答辩队友吴琦: 在这堂课之前学生对于测量并不陌生,并且对于尺子也不陌生,但是什么是 1 厘米很多学生理解的还不够,尤其是如何画 1 厘米,对学生而言是有难度的,那么这堂课首先是认识 1 厘米,认识过后再请出直尺找一找其他的 1 厘米,有了这样的一个过程,再让学生去体会 1 厘米的长度。当没有尺子时,学生是否也能知道 1 厘米大约有多长呢,经历认 —— 找 —— 体会这样的过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量感,这堂课在找 1 厘米这一环节处理的较快,应该让学生充分的去找,并且多找一些,才能更好地体会 1 厘米的实际意义。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第二稿 执教教师:都江堰市徐渡小学 邱旭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p51--52。
学习目标:
1. 再次经历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厘米,建立对 1 厘米的表象,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好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 “量感”。
学习重点:认识 1 厘米,知道 1 厘米有多长,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习难点: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具准备:课件,有刻度的直尺,1cm 长吸管,小棒
教学过程:
一、首学回顾 师:孩子们昨天已经用自己的方法测量了金箍棒的长度,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测量结果吧。 ( PPT 展示学生测量时的图片和测量结果)
师:从你们的测量结果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同一根金箍棒测量结果确不同。
师:对呀,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他们选择的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当然不一样啦!(学生说不出来就老师解答)
师:哦,原来是这样,那怎样做才能让我们得到统一的答案呢? 生:选择一样的测量工具。
师:对,当测量工具相同时,我们自然能得出统一的答案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种统一的测量工具直尺。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前一课《教室有多长》时已经学会用不同的标准来测量同一事物,知道标准越长,测量的数越少;标准越短,测量的数越多。本节课又让学生在测量时感知标准从多样到统一的转变。学生根据已有量感选择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很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这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量感,突出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刻度尺
师:孩子们,我们昨天已经仔细观察了尺子,谁来汇报一下你在尺子上发现了什么?
生 1:尺子上有长短不一的线。 生 2:尺子上有数字。 生 3:尺子上还有字母 cm。
师:孩子们的发现可真多,这里的 cm 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长度单位厘米的英文缩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厘米。 (板书标题 “认识厘米”) (出示带尺子图片的 ppt。并补充,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老师这里是把尺子放大了看,实际长度以你们手里的尺子为准。)
师:刚刚你们说的这些线我们称为刻度线。每一根长的刻度线对应了一个数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数字吧。 生:0、1、2、3、4、5、…… 师: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师:这些数是从谁开始的? 生:0。
师:在尺子上,0 表示 “0 刻度”,代表开始和起点的意思。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尺子获得的信息,了解尺子的组成,初步认识刻度尺。
(二)认识 1 厘米,建立 1 厘米的量感 (首学:比一比)
师:在尺子上,0 到 1 之间这一大格的长度就是 1 厘米。请伸出你的右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别对着 0 和 1 比一比,这一个长度就是 1 厘米。 生:跟着老师一起比 1 厘米。
师:现在自己用手比一个 1 厘米的长度,再用你的小吸管验证一下你刚才比的是否准确。 (互学:画一画、说一说)
师:在学习单第一题上,不借助直尺画一条 1 厘米长的线。 生:自己画线,并用直尺验证自己画的是否准确。
师:刚才在不借助直尺的情况下有的孩子画的不是特别准确,现在我们就借助直尺再画一次吧。 生:尝试借助直尺再画 1 厘米长的线段。
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刚刚是怎么借助直尺画的? 生: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画法。 (群学:议一议)
师:哪个小朋友愿意上台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借助直尺画出长 1 厘米的线的?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画法,边画边说。
师:可再次演示,从 0 到 1 的距离,就是 1 厘米,你们同意吗? (共学:找一找)
师:我们刚刚通过几个活动认识了 1 厘米有多长,你能在尺子上找一找还有哪些刻度到哪些刻度之间的长度是 1 厘米吗? 生:自己在尺子上找一找,并同桌之间互相交流。 生:全班汇报。 生 1:2 到 3 是 1 厘米。 生 2:5 到 6 是 1 厘米。 生 3:11 到 12 是 1 厘米。 …… (请五个孩子回答,生在回答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投影上画一画。)
师:孩子们找到了这么多 1 厘米,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就是 1 厘米。 (ppt 展示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距离就是 1 厘米)
师:找了这么多的 1 厘米,他们都是一样长的吗? 小吸管的长度是 1 厘米,它和我们尺子上的 1 厘米长度相同吗? 你们尺子上的 1 厘米和老师手里面这把尺子的 1 厘米长度相同吗? 生:验证小吸管、自己手里面的尺子和老师的尺子上 1 厘米的长度是否相同。
师: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只要是 1 厘米,它们的长度都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动手操作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来认识 1 厘米的长度,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逐步建立 1 厘米长度的量感意识,清晰认识 1 厘米的长度,深化对 1 厘米长度的认识。学生通过观察尺子,主动寻找刻度尺上的数学信息,掌握如何在尺子上找到长度为 1 厘米的线段。通过对比发现,1 厘米的长度都相同,它的长度不会因为位置变化而发生改变,在这里让学生感知长度的运动不变性。在这个环节中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量感,同时要让学生明白 1 厘米表示的是物体的长度。
(三)找一找生活中 1 厘米长的物体。(宽,高,厚也可) 师:我们刚刚对 1 厘米有了深刻的认识,你能找一找我们生活有那些物体的长(宽、高、厚)大约是 1 厘米吗? 生:找一找生活中的 1 厘米。并交流全班自己找到的 1 厘米。 (指甲盖的宽度、干部标志牌的宽度,橡皮擦的厚度……)
(四)找其他整厘米 师:对呀,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经验,将 1 厘米刻在我们的脑海里。我们刚刚在尺子上找到了很多 1 厘米,其实尺子上除了有 1 厘米,还有 2 厘米,3 厘米,4 厘米等等,那你能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 2 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 3 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 4 厘米长吗?
预设 1:(从 0 开始) 生 1:0 刻度到 2 刻度是 2 厘米长。 生 2:0 刻度到 3 刻度是 3 厘米长。 生 3:0 刻度到 4 刻度是 4 厘米长。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从 0 开始,到几刻度就是几厘米。 预设 2:(从非 “0” 开始) 生 1:3 刻度到 5 刻度是 2 厘米长。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投影下画一画。我们看一看,从 3 到 4 是 1 厘米,4 到 5 是 1 厘米,刚好两个 1 厘米,就是 2 厘米,你们同意吗? (同样的方法展示 3 厘米,4 厘米) ……
设计意图:通过找其他整厘米,体会长度的叠加。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生 1:2 厘米里面有 2 个 1 厘米,3 厘米里面有 3 个 1 厘米,4 厘米里面有 4 个 1 厘米。 生 2: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到几,就是几厘米。
三、实践应用
师:还记得我们的金箍棒吗?它现在变成了小棒,拿出来,估计一下,这根小金箍棒的长度大约是几厘米,再量一量吧。 生:开始量小金箍棒。(可能会有不从 0 开始的,教师需注意观察) 生:展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并汇报自己的测量结果。
师:有的孩子量的结果跟其他孩子不同,那我们一起来看看究竟应该怎样测量吧。 (出示量铅笔视频) 师:哪个孩子来总结一下应该怎么量呢? 生:交流量小棒的方法。(将小棒的一端对准 0 刻度,末尾指向几就是几厘米) 生 2:也可以不从 0 开始,我从 1 开始量,指到 11,1 到 11 里面有 10 个大格,也是 10 厘米。
师:孩子们总结的真好,不管你用那种方法进行测量,最终都是看里面有几个 1 厘米,那就是几厘米。小熊在认识了厘米以后,也迫不及待的拿出自己的铅笔准备量一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依次出示小熊测量图片)它们这样量对吗? 生 1:第一个不对,它还有一点在 0 外面,不准确。 生 2:第二只小熊是对的。 生 3:第三只小熊也不对,前面 0 刻度到 1 刻度没有,应该剪去。 生 4:第四只小熊是对的,我们可以数有几大格,就有几厘米。也可以用后面的数减前面的数。
师:小结:通常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把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 0 刻度,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并示范测量,还要强调小棒要挨着尺子,不能斜着放)
师:老师这里有一把断了的尺子,你们能用断尺子来量一量刚才的小金箍棒吗? 生:再次量一量。并上台投影展示自己的测量方法。(数出几个 1 厘米,合起来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明白几个 1 厘米就是几厘米的意义,突出长度的有限可加性。将理论知识融合在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巩固练习
生:完成数学书 p51 第 4 个绿圆点,并上台交流展示。也可展示用断尺子来画 4 厘米的线。 师:学习了关于厘米的知识,你能接受挑战吗?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 1 厘米的长度,也认识了刻度尺,还学会尺子的使用方法,下课后小朋友们去测测身边的物体吧。
设计意图:采用提问式小结,学生能畅所欲言,自由地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知识内化。学生经历 1 厘米量感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建立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认知。
《课桌有多长》第二次试教后研讨:
执教教师邱旭自我反思:
新课标倡导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数学教学模式,强调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的过程。结合二年级儿童心理,先从学生熟悉又有趣的 “金箍棒” 赢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出问题,创设充分的活动去探索去解决问题,再通过生活经验上升为自己探寻得来的体验,建构新知反过来应用到数学中。当学生已建立起 1cm 的表象并掌握测量方法后,让学生判断铅笔长几厘米,并判断 4 只小熊量的对错,最后又回到课前的问题情境,量 “金箍棒”,都恰到好处地让学生既解决了问题又使学生经历了应用所学知识到实际生活中的过程,再次体验到数学的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上完这节课,我的感觉是可能我这节课的大体环节不明确,衔接不到位,导致最后孩子们在交流测量方法时,时间不够充分,结束的过于仓促,以及个别孩子没有明确理解活动的要求,无从下手。如果能在认识直尺时能布置成课前小研究,只在课堂上交流结果,我想留下的时间会更充足,孩子们讨论的也分更充分,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更牢固。同时,这节课我的组织教学工作做得不够好,没有大胆地去提醒、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严重影响了教学进度。数学语言太缺乏严谨。希望大家多多批评指正。
答辩队友徐涵:
“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像。所以,我觉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因此,根据本节课知识特点,邱老师创设了大量的形式丰富的动手操作活动,或个人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交流,在课前首学时让学生动手用自己的方法 “量一量” 金箍棒,观察了解直尺,在课中让学生在尺子上 “找一找” 1cm,并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看一看、利用竖直长 1cm 吸管感受 1cm 的长度,比一比等,记住 1cm 的方法,都让在学生充分动手操作中建立 1cm、几厘米的表象和长度观念,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从而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动手操作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但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把控低龄学生在活动中不分心,并在活动中引导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操作的实效性?
答辩队友吴琦: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期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这便需要教师对学情进行充分考虑,以及高超的课堂应变能力。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邱老师需要注意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 “走教案”。在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 “容器”,而是主动积极的参与者;是认识过程的探究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老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对教学环节作出精心预设时,最重要的是对学生的认知起点,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预测,随时捕捉动态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智慧,高超把握教育过程,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活泼有趣、充满生机。
答辩队友谢蕊宇:
课堂中,问题和活动要求缺乏指向性,语言琐碎,导致个别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或者开始操作时,还未弄清题目和活动的意思,无从下手。在课前,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的课堂提问可以对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进行逐级细化和深入,可以支撑、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思考,是进行有效教学的直接体现。在面临各种现实的问题情境,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也就是能够自觉应用数学的知识、方法、思想和观念去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和数学规律,并能够运用数学的知识和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 “做数学” 的过程,也就是让学生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教学目标的落实和时间分配,还需要改进。
指导老师代老师:
课堂即时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它主要起着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的作用。邱老师的这堂课中,评价语言不够简洁、准确,且单一化,语言匮乏,评价肤浅化、琐碎化,缺乏激励性、启发性,课堂上鼓掌成了主要方式。即时评价语言应力求简洁、准确,指向性明确,尽量让学生明白,从而尽快改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评价语言应生动、幽默,让评价成为课堂的一一个亮点。在准确、生动的基础上,教师的评价语应力求生动、幽默灵活与丰富,或给予肯定和表扬,或直言不讳,或委婉含蓄,或热情洋溢。以多彩的评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恰当评价,注意 “度” 的把握教师评价必须从实际出发,把握好 “度”。既要客观公正,又要具体明确,既不能一味批评,也不能无限表扬。评价时要言之有物,不能要千篇一律的语言。除了评价语言之外,邱老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习惯重复学生回答的话语,这方面需要注意,可以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即时评价,或激励或纠正,引导学生朝本课目标方向思考,也可 “由点到线,由线到面” 对本课知识进行适当拓展。
指导老师刘老师:
本堂课各环节教学目标不明确,落实不到位,对课标理解不透彻。新课标提出三维目标,以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但本堂课仍侧重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目标完成,将其作为数学学习目标的主体,导致课程目标的失衡,使之教学过程简单化、程序化。因而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 “训练”,缺乏必要的 “培养”。教学方法模式化,缺乏灵活性。课堂环节缺失,思路不清,课堂效率低,缺乏有效反馈和及时评价,课堂教学忽略学生实际,“任务型” 思想严重。好的课堂资源生成,课堂资源的生成应是自然地激发生成的,而非刻意造就的。不能很好把握课堂交流中的过程状态,让学生有效参与活动,积累经验,反思体验,不能很好将学生的经验归纳总结成数学问题。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第三稿)执教教师:邱旭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p51--5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 6 单元《测量》的内容。本单元内容在全册教材中为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以他们的观察、操作活动拉近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距离,从有别于数的另一个角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课桌有多长》则是学生在测量中首先从厘米引发的对测量的理解,包括对为什么测量、用什么测量、怎样测量和如何记录等都有一定的掌握,并在头脑中建立起最初的长度单位 —— 厘米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能够自己估计出一定的长度,经历由知到识不断明确的过程。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两次关于长度单位的直接经验,即一年级上册《比长短》和上一节课《教室有多长》。在这样的测量活动经验积累中,学生已对长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观认识,并会用 “长、短、一样长、短一些、长得多、有几个什么那么长” 等词语来形容描述物体的长度特征。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虽小,但平时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了直尺,但并不清楚上面的数字刻度代表什么意思,对 1 厘米有多长还是不是很清楚,还没形成表象,要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1 厘米有多长,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
学习目标:
1. 再次经历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厘米,建立对 1 厘米的表象,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好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 “量感”。
学习重点:认识 1 厘米,知道 1 厘米有多长,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习难点: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具准备:课件,有刻度的直尺,1cm 长吸管,小棒
教学过程:
一、首学回顾
师:孩子们之前已经用自己的方法测量了课桌的长度,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测量结果吧。 ( 图片展示学生测量的过程和结果)(4 人,左边图片右边结果,加名字)
师:同样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呢? 生:因为他们选择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抽 3 人)
师:那怎样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呢? 生:选择一样的测量工具。
师:所以我们要统一测量标准。因此,聪明的古人就发明了尺子,尺子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前一课《教室有多长》时已经学会用不同的标准来测量同一事物,知道标准越长,测量的数越少;标准越短,测量的数越多。本节课又让学生在测量时感知标准从多样到统一的转变。学生根据已有量感选择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很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这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量感,突出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刻度尺 师:孩子们,老师说 “开始” 之后,拿出你的尺子观察一下,在尺子上你能发现什么? 生 1:尺子上有很多线。 师:这些长短不一的线我们称为刻度线。(贴) 生 2:尺子上有很多数。 师;(贴数)这些数是从几开始的? 生:0 。 师:以前我们学的 0 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 师:那在尺子上 0 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自己说。 师:在尺子上 0 表示起点、开始的意思。 生 3:尺子上还有字母 cm。 师:(贴 cm)你知道 cm 是什么意思吗?cm 是长度单位厘米的缩写,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师:现在谁能总结一下我们尺子上都有什么? 生:小结。 师:现在自己再小声地说一说尺子上有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尺子获得的信息,了解尺子的组成,初步认识刻度尺。
(二)认识 1 厘米,建立 1 厘米的量感
师:在尺子上,0 到 1 之间的长度就是 1 厘米。(黑板板演)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别的 1 厘米吗? 生:2-3,3-4,4-5……(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演)
师:1 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请拿出你的小吸管,像老师这样竖着夹在手指之间,我们来看一看 1 厘米有多长。
师:你觉得 1 厘米很长呢还是很短呢? 生:很短。
师:手不动,像老师一样把小吸管拿出来,再看一看两个手指之间的距离,看好哦,我们马上做游戏了。
师:准备,请你像刚才一样用手指比一比 1 厘米有多长,比给你的同桌看。
师:怎样检验同桌的 1 厘米对没有呢? 生;用小吸管验证。
师:这个方法真不错,如果你的同桌比对了,请你告诉他 “你真棒”。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来认识 1 厘米的长度,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逐步建立 1 厘米长度的量感意识,清晰认识 1 厘米的长度,深化对 1 厘米长度的认识。在这个环节中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量感,同时要让学生明白 1 厘米表示的是物体的长度。
(三)找一找生活中 1 厘米长的物体。(宽,高,厚也可)
师:再看这个 1 厘米,你有没有发现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宽度、厚度大约是 1 厘米呢?甚至我们身上也有 1 厘米哦! 生:找一找生活中的 1 厘米。并交流全班自己找到的 1 厘米。 (指甲盖的宽度、干部标志牌的宽度,橡皮擦的厚度……)
师;孩子们找的真多呀,老师也找了一些生活中的 1 厘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PPT 展示生活中的 1 厘米)
师:孩子们找了这么多 1 厘米,你能数一数自己的尺子上有多少个 1 厘米吗?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数大格。1、2、3、4.... 有 15 个 1 厘米。
师:你能在尺子上找出 2 厘米,5 厘米,10 厘米吗?我们请 1 大组的孩子找 2 厘米,2 大组的孩子找 5 厘米,3 大组的孩子找 10 厘米。(开始) 生:交流汇报自己找到的 2 厘米,5 厘米,10 厘米。(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演)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数大格子,用后面的数减前面的数)
师:小结。在尺子上,有几个大格就是几厘米。
(四)量一量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尺子,并在尺子上找到了 1 厘米和几厘米,你能用尺子量一量铅笔有多长吗?拿出你的小棒代替铅笔,先估一估它有几厘米? 生;交流自己的估计结果。
师:你是怎么想的呢?还有别的方法吗?到底有几厘米,我们来实际量一量。 生;自己测量。
师;巡视,先找一找有错的孩子。好,暂停。我们看看这些孩子是怎么量的。 生:上台展示自己的测量方法。(错误的)
师: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指出不同意之处,并上台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
师:规范的测量方法是把物体的一端对准 0 刻度,紧挨直尺,另一端指到几就是几厘米。再示范测量方法。(注意起点 0)
师:你们明白了吗?再像老师刚刚那样量一量你的小棒,看它究竟有几厘米。 生;再次量一量。
(五)判一判 师:依次出示 3.0 微课中的截图。 生:判断,并纠错。并再次小结应当要注意什么。
(六)量一量、画一画
师:拿出学习单看第一题,看到这条直直的线,用直尺量一量它有多长。你量出来是几厘米就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师:说一说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小结。(一端对准 0 刻度,另一端指到几就是几厘米)
师;看学习单第二题,请画一条长 4 厘米的线。 生:画线
师:说一说你画线的方法。 生:说自己画线的方法。
师:再次小结并示范。从 O 刻度画起,是几厘米长的线就画到尺子上几厘米的地方。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 1 厘米的长度,也认识了刻度尺,还学会尺子的使用方法,下课后小朋友们去测测身边的物体吧。
设计意图:采用提问式小结,学生能畅所欲言,自由地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知识内化。学生经历 1 厘米量感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建立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认知。
《课桌有多长》第三次磨课研讨
执教教师邱旭自我反思:
和之前课相比,这次上课感觉要轻松一些,环节清楚。但是有些临场反应不够,比如在认识了尺子上其他的 1 厘米后,你发现了什么,而第一个孩子已经能清楚完整的说出每相邻两个数字中间长度就是 1 厘米。我想要强调一下知识点其实可以提问谁听清楚了而不是单纯的重复孩子的话。有些细节处理不到位,测量小棒环节,展示学生的测量方法,在小组交流时发现有的孩子没有把小棒贴着直尺测量,应该直接展示学生的作品,而不是教师在展台上示范问孩子们这样正确吗。最后是上课节奏比较慢,语言不够简洁,喜欢重复学生的话,所以导致有些环节时间过长。
答辩队友徐涵:
通过播放视频让孩子观看测量课桌的过程。老师提问同样的课桌为什么大家测量结果不一样?只有一位学生回答了,因为测量的工具不一样。老师就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了,一笔带过,并没有让大部分的孩子体会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应该多让几个孩子说一说,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还有谁想说一说吗?第二是上课环节比较拖拉,语言不够简洁,比如在找直尺上其他的 1 厘米时有一位孩子回答,2 到 3、3 到 4、4 到 5 等等都是 1 厘米,老师就马上重复了一遍孩子的话。
答辩队友谢蕊宇:
在这节课中老师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认识 1 厘米,可是在有些活动中太拖沓,语言不够简洁。比如在量小棒的环节,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让孩子自己量并上台展示,可是学生展示的过程缺乏教师的引领,显得有些杂乱无章并且最后缺乏总结性的语言。一般情况下我们怎么量,而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断尺我们又该怎么量。
答辩队友吴琦:
这一节课就是先让学生体验不同测量工具测量同一物体导致结果不一样,所以人们为了交流、生活的方便统一测量工具,统一测量单位进而认识厘米。但是在体会统一测量工具这一环节没有落实,很快的就过了。接着认识直尺部分,环节比较拖沓因为老师喜欢重复学生的话。细节方面做的不到位,比如在学生说出刻度线时,我们就应该及时给予展示,而不是当学生把所有的发现都说完了,我们才在 ppt 上展示。最后在感知 1 厘米时,课堂组织还要加强,老师还在说要求时,学生已经开始操作了。
指导教师刘老师:
首先要体现学生的生成,所以导入的视频建议修改为当堂课孩子们的结果,提前发首学单,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测量,并做好拍照整理,上课直接汇报结果。第二每一个环节过渡不自然,缺少过渡语。并且每一个环节没有总结。比如在认识直尺环节,学生认识完直尺各部分名称可以请一位孩子完整的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再让全班孩子小声的说一说。
指导教师代老师:
从整体来看,这次较上次课堂组织有所提升,有一些口令、语言评价学生,课堂有序。每一个环节比较清楚,但是缺乏环节的总结以及环节的过渡语。语言不够严谨、简洁喜欢重复学生的话,在一些重要的环节,可以采取让学生说,谁听清楚了他说了什么?这样的语言来强调而不是老师重复。所以有些环节显得有些拖沓,不够紧凑。细节还需要加强,比如要规范的示范画 1 厘米的线,还有展示学生作品一定要用学生自己生成的作品而不是教师摆的。
【教学设计终稿】
学习目标:
1. 再次经历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 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厘米,建立对 1 厘米的表象,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好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 “量感”。
学习重点:认识 1 厘米,知道 1 厘米有多长,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习难点: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学具准备:3.0 微课片段,PPT,学习单,有刻度的直尺,1cm 长吸管,小棒
学习过程:
一、前置学习,课前首学
(一)观察自己的课桌,选择核实的工具进行测量。
(二)完成线下首学单,测量课桌长度,填写测量结果。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前一课《教室有多长》时已经学会用不同的标准来测量同一事物,知道标准越长,测量的数越少;标准越短,测量的数越多。本节课又让学生在测量时感知标准从多样到统一的转变。学生根据已有量感选择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很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这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量感,突出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二、探索新知
(一)回顾首学结果
1. 你选择的是什么测量工具,你的测量结果是多少?
2. 为什么同样的课桌测量结果却不同?
【设计意图】再次经历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同时检测了学生课前首学的情况,体现了不同学生选择不同度量标准背后的不同的原始度量经验。
(二) 谈话引入
1. 直入主题,出示课题。
2. 课堂首学:尺子上有什么?学生观察并汇报。
3. 像他一样再全面的认识自己的尺子。
【设计意图】学生观察尺子获得的信息,了解尺子的组成,初步认识刻度尺的各部分名称,会简要概括直尺的主要构成,为下一步找长度单位和度量长度单位奠定基础。
(三)认识 1 厘米,建立 1 厘米的量感
1. 投影展示,介绍刻度 0 到刻度 1 的长度就是 1 厘米。
2. 群学:借助 1 厘米长的小吸管,感知 1 厘米的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来认识 1 厘米的长度,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逐步建立 1 厘米长度的量感意识,清晰认识 1 厘米的长度,深化对 1 厘米长度的认识。在这个环节中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 “长度单位” 的量感,同时要让学生明白 1 厘米表示的是物体的长度。
3. 找尺子上的其他 1 厘米。
4. 师生共学:根据学生找的其他 1 厘米,投影展示。
5. 这些 1 厘米都一样长吗?
6. 用什么方法验证?预设:小吸管、尺子等。(小结:1 厘米的长度不会随着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只要是 1 厘米,都一样长)
【设计意图】找直尺上的 1 厘米,花了不少功夫。缘于我们在试教过程中对学情的充分了解。学生在找直尺上的 1 厘米时,特别容易找成 “数字”,或者找成 “格子”,从而形成 “错误” 的长度单位表象。大多数学生找直尺上的 1 厘米时,并不一定能直接形成如上图一样的 “一条线”,很难直接形成 “一维” 的表象,因此学生口述 “从几到几” 是 1 厘米时,老师就在投影上用醒目的红笔,相机板书,标出这个 1 厘米来,呈现出来,以便扫清学生头脑中 “错误” 的表象。
7. 找生活中和身体上的 1 厘米并交流。
8.PPT 出示老师找的生活中的 1 厘米。
【设计意图】找生活中的 1 厘米、身体上的 1 厘米等,充分感受 1 厘米和我们密不可分,多个维度感悟 1 厘米究竟有多长。
(四) 找尺子上的 2 厘米,3 厘米,其它整理米。
1. 小组互学:将自己找到的 2 厘米,3 厘米和其它整理米填写在学习单第 1 题的第二列。并总结自己的方法。
2. 学生交流自己找到的 2 厘米,3 厘米。老师根据学生找到的依次在后面格子中画出相应线段。引出 2 厘米里面有 2 个 1 厘米,3 厘米里面有 3 个 1 厘米。
3. 你还找到了几厘米?最高能找到几厘米? (从 5 厘米拓展到最多 15 厘米)
4. 小结,你找到这些长度的方法是什么?(从 0 开始,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到几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找 2 厘米,3 厘米和其它整厘米的活动,最终的目的是让孩子们感受到 “几厘米” 里面有 “几” 个 1 厘米,体会长度单位的叠加。同时在找 “几厘米” 的过程中,探索不同的方法:从 0 刻度出发,找到几就是几厘米;不从 0 刻度出发,用后面的大刻度减去前面的小刻度得到 “差”,就是 “差” 代表的厘米数。再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在这把直尺上,最多能找到几厘米?学生从 0 找到最大的数字 15,然后通过师生共同找出 15 个 1 厘米,发现把它们叠加起来就构造出了这把直尺,进一步体验到长度单位叠加的奥秘。后续的量和画,学习会因为这里 “找不同厘米” 的深度教学而水到渠成。
(五)量一量
1. 先估一估小棒的长度。
2. 交流自己的估计结果和方法。
3. 首学:自己测量小棒长度。
4. 群学:投影展示对比。(预设 1:全都正确,学生总结测量方法,师小结,再全班用这样的方法测量。)(预设 2:有错,将错的和正确的投影对比,学生纠错,再小结,再测量。)
5. 还有别的测量方法吗?(预设 1:有。他这样正确吗,请微课小老师解答。)(预设 2:没有。像这样正确吗,请微课小老师解答。)
6. 小结两种测量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探索测量的过程,明确测量实物的规范方法和灵活方法。并通过北师大 3.0 微课,来对比辨析两种方法的规范操作和其中的测量原理。
三、动手操作
1. 量一条线的长度。
2. 画一条指定长度的线。
【设计意图】从度量铅笔到度量线的长度,实现度量实物到度量一维图形的抽象过程,并进一步巩固测量方法以及对厘米的认识,同时再次体会用工具量和用工具画线的原理,正是长度单位的叠加。
四、总结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认识厘米,知道怎么测量物体长度……
【设计意图】采用提问式小结,学生能畅所欲言,自由地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知识内化。学生经历 1 厘米量感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建立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认知。
板书设计:
教师采用 “四学” ,在找一找、说一说、议一议、比一比的活动中帮助学生感知 1 厘米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尺子,能够主动寻找刻度尺上的数学信息,掌握如何在尺子上找到长度为 1 厘米的线段。再通过对比,认识到 1 厘米的长度都相同,它的长度不会因为位置变化而发生改变,让学生感知长度的运动不变性。
所谓量感,是指视觉或者触觉等感官对事物速度、程度、规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也就是人们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或体验,对其大小、多少、厚重等方面进行的评估,是一种感性认识。对于小学生来说,量感主要指对长度、大小、重量、货币、时间等方面的感性认识,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密切。最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感觉。
通过多种动手操作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来认识 1 厘米的长度,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逐步建立 1 厘米长度的量感意识,清晰认识 1 厘米的长度,深化对 1 厘米长度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量感。
@zhaoyujuan 通过四学中互学环节感知 1 厘米的长度,但上完之后发现剪一剪、撕一撕的活动不太切实,孩子们撕下来的不是长度,而是面积了,便做了调整。为了加深对 1 厘米的认识,舍弃了画一画,仅保留了小吸管环节,让学生深刻体会感受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而金箍棒也随着磨课的经验逐步舍去,以测量课桌代替了测量金箍棒,也舍去了动画导入,改为再次经历测量。认识几厘米里面有几个 1 厘米也是我们需要处理的环节。
邱老师以测量孙悟空的金箍棒为情境导入新课,非常新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认识厘米之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尺子的观察,认识相关的各部分名称,为进一步认识厘米打下基础。在认识 1 厘米时特别注重学生的体验,在多种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建立 1 厘米长度的量感的意识。
@18088687013 金箍棒随着磨课的经验逐步舍去,以测量课桌代替了测量金箍棒,也舍去了动画导入,改为再次经历测量。认识几厘米里面有几个 1 厘米也是我们需要处理的环节。使学生明白长度的本质含义是看里面包含了多少了长度单位。
邱老师以测量金箍棒导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多种动手操作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来认识 1 厘米的长度,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逐步建立 1 厘米长度的量感意识,清晰认识 1 厘米的长度,深化学生的量感 。
对于小学生来说,量感主要指对长度、大小、重量、货币、时间等方面的感性认识,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系密切。最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感觉。而这种感觉不是老师告诉孩子的,是孩子通过自身实践、操作、经历获得的。老师需要做的则是给孩子创造这种条件,放手让孩子自己操作从而获得量感。
在估计的过程中学生是在与自己头脑中建立的长度单位的表象在比较,这个表象在本课中主要指 1 厘米长的表象,但是,除了 1 厘米,我们还可以帮助孩子们通过身体或者生活中的一些物品的长度帮助孩子丰富表象,这样 “标准尺” 多了,孩子们估计时就有更多的比较,估计的能力也提升了。所以,会估计的前提同样是建立长度单位表象。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在这之前,学生有两次与长度单位相关的直接体验,第一次是一年级上学期《比长短》,第二次是本课之前的一课《教室有多长》。此时学生对长度概念已有了初步体验和直观认识,知道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去测量物体。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开始学习用定量的方法,比较准确地描述一个物体的长度。
@zhanglijuan12345 生活中还有一些物品,也可以用来建立学生丰富的表象。 @15246069711 先体验,后建立。让学生有了足够的经验,然后才能更好的建立量感。 @cyy19870914 认识厘米,然后用定量的方法去准确描述一个物体的长度。
《课桌有多长》一课,邱老师创设了为孙悟空测量金箍棒的活动情境,让学生深刻感知统一物体由于测量工具不同得到的结果不同,产生了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接下来展开对直尺的认识,让学生充分观察,找到直尺上的元素,这为直尺的正确使用奠定了基础。在直尺上找 1 厘米只是表象认知,借助 1 厘米的吸管卡出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宽度,剪出 1 厘米长的纸条,画出 1 厘米长的线,找生活中的 1 厘米等活动是表象到实质的认知飞跃。在对 1 厘米有了充分的认知后,建立起几厘米的概念,然后在测量活动中得以巩固,循序渐进。
度量的核心要素是度量单位和度量值,度量教学的关键是:建立 “” 一个长度单位的观念 “数” 出度量单位的个数,但量感不仅仅是 “1 个单位” 标准。生活中更多的是标准量的叠加应用。因此,本课教学中,我们应引导学生在学生建立 1 厘米单位表象后,注重引导学生经历从 1 厘米到几厘米的类比推理过程,让学生在进一步的辨析中增强量感的感悟。
本节课以动画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在找一找、说一说、议一议、比一比活动中感知 1 厘米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尺子,主动寻找刻度尺上的数学信息,掌握如何在尺子上找到长度为 1 厘米的线段。
教师注重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教师善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挖掘其思路,鼓励他们大胆的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或鼓励,但在鼓励学生想法,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又不忘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都得到了共同的发展。
这节课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充分的解读,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了刻度尺,在交流中深化了对直尺的认识。教师采用四学引导学生对直尺的认识,让学生在首学中找出 1 厘米,在互学中交流找到的 1 厘米,在群学中加深对 1 厘米的认识,知道直尺上任意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 1 厘米,在共学中深化 1 厘米,形成表象建立起 1 厘米的概念。但是整节课还没能准确把握四学,没有形成完整性。
教师通过设计多种动手实践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 “充分感知 —— 丰富表象 —— 领悟内涵” 的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突出教学重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测量活动,建立厘米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丰富对测量工具、方法、实际测量结果的认识,切实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学生在亲身经历测量和动手操作的过程发展量感。
学生通过观察尺子,主动寻找刻度尺上的数学信息,掌握如何在尺子上找到长度为 1 厘米的线段。通过对比发现,1 厘米的长度都相同,它的长度不会因为位置变化而发生改变,在这里让学生感知长度的运动不变性。在这个环节中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量感,同时要让学生明白 1 厘米表示的是物体的长度。
学生在学习前一课《教室有多长》时已经学会用不同的标准来测量同一事物,知道标准越长,测量的数越少;标准越短,测量的数越多。本节课又让学生在测量时感知标准从多样到统一的转变。学生根据已有量感选择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很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这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量感,突出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认识厘米的核心是要在学生脑海中建立量感表象,才能其作为参照准确的估测实际物体的长度。邱旭老师的课堂教学从直尺、生活实际物体多个角度认识 1 厘米,建立量感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本课通过多种动手操作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来认识 1 厘米的长度,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在操作过程中,学生能逐步建立 1 厘米长度的量感意识,清晰认识 1 厘米的长度,深化对 1 厘米长度的认识。培养了学生量感。
通过比一比、想一想、找一找、画一画、移一移等活动,建立厘米的概念;在逐步深入的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长度的量感,紧扣本次大赛的主题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 量感 ' 学习方式的探索”。
在以前的数学教学中,量感的培养常常会被忽视。是否具有 “量感” 对于学生学习计量单位、拓展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来说十分重要,它的培养不应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盲点。本课教学,刘老师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观察、体验、探究的全过程,加深学生对生活中、数学中有关计量单位的理解,本节课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多种形式调动不同的感官,在实践中体验量,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非常成功的一堂课,让我受益匪浅。
教师采用 “四学” 环节,在找一找、说一说、议一议、比一比活动中感知 1 厘米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尺子,主动寻找刻度尺上的数学信息,掌握如何在尺子上找到长度为 1 厘米的线段。通过对比发现,1 厘米的长度都相同,它的长度不会因为位置变化而发生改变,在这里让学生感知长度的运动不变性。在这个环节中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量感,同时要让学生明白 1 厘米表示的是物体的长度。
@15543196633 通过四学中互学环节感知 1 厘米的长度,但上完之后发现剪一剪、撕一撕的活动不太切实,孩子们撕下来的不是长度,而是面积了,便做了调整。为了加深对 1 厘米的认识,舍弃了画一画,仅保留了小吸管环节,让学生深刻体会感受 1 厘米的实际长度。
培养学生的量感具有现实意义,量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估测能力,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量感的学习,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以及未来的生活都有着重要作用。
教师注重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整节课,教师善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挖掘其思路,鼓励他们大胆的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或鼓励,但在鼓励学生想法,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又不忘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都得到了共同的发展。
教师心中有数、心中有度、心中有悟,层层递进,将知识的理解孩子们喜欢的活动相融合,让孩子们在玩中有思考,在戏中有感触,眼睛会骗人、量了才知道,眼睛会骗人、数了才知道,让求真、求实的严谨融入孩子内心,可谓润物无声,无招胜有招!
邱老师用动画片的形式导入,通过测量金箍棒长度的故事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通过观察直尺,找到直尺上不同的 1 厘米,体会 1 厘米只是一个长度,与所在位置无关。通过 1 厘米的吸管长度再次感受 1 厘米,建立 1 厘米的长度量感,借助断迟测量,明白几个 1 厘米就是厘米,突出长度的有限可加性。
@13835703609 通过四学中互学环节感知 1 厘米的长度,但上完之后发现剪一剪、撕一撕的活动不太切实,孩子们撕下来的不是长度,而是面积了,便做了调整。为了加深对 1 厘米的认识,舍弃了画一画,仅保留了小吸管环节,让学生深刻体会感受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而金箍棒也随着磨课的经验逐步舍去,以测量课桌代替了测量金箍棒,也舍去了动画导入,改为再次经历测量。
老师采用 “四学” 环节,在找一找、说一说、议一议、比一比活动中感知 1 厘米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尺子,主动寻找刻度尺上的数学信息,掌握如何在尺子上找到长度为 1 厘米的线段。通过对比发现,1 厘米的长度都相同,它的长度不会因为位置变化而发生改变,在这里让学生感知长度的运动不变性。在这个环节中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的量感,同时要让学生明白 1 厘米表示的是物体的长度。
@18744106098 通过四学中互学环节感知 1 厘米的长度,但上完之后发现剪一剪、撕一撕的活动不太切实,孩子们撕下来的不是长度,而是面积了,便做了调整。为了加深对 1 厘米的认识,舍弃了画一画,仅保留了小吸管环节,让学生深刻体会感受 1 厘米的实际长度。
当学生学习了一些计量单位后,教师有必要引领学生对所学的计量单位进行集约化经营处理,让学生从逻辑关系、属种关系等方面对计量单位形成整体性、结构性建构。把握计量单位之间的关联,以此深化学生的量感。!
课堂伊始把学生最喜欢的西游记故事引入,一个金箍棒,它有多长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借助已有经验选择不同的测量工具来测,发现每人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引发大家思考,这时老师引导引出了刻度尺。
对于 1 厘米的认识体验,邱老师的活动多样,看、找、剪、描、画、比等等,丰富的体验,发展学生量感,1 厘米长度单位的建立,之后的 5 厘米或更长的厘米数学生迎刃而解。最后在画的过程中,掌握测量的方法。
@13643584329 通过四学中互学环节感知 1 厘米的长度,但上完之后发现剪一剪、撕一撕的活动不太切实,孩子们撕下来的不是长度,而是面积了,便做了调整。为了加深对 1 厘米的认识,舍弃了画一画,仅保留了小吸管环节,让学生深刻体会感受 1 厘米的实际长度。而金箍棒也随着磨课的经验逐步舍去,以测量课桌代替了测量金箍棒。
本节课,学生在找一找、说一说、议一议、比一比活动中感知 1 厘米的长度,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接着,通过比一比、剪一剪、画一画、找一找等多种动手操作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和知觉来进一步认识 1 厘米的长度,逐步建立 1 厘米长度的量感意识,清晰认识 1 厘米的长度,深化对 1 厘米长度的认识,让学生充分经历 1 厘米量感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量感。
@15534364866 通过四学中互学环节感知 1 厘米的长度,但上完之后发现剪一剪、撕一撕的活动不太切实,孩子们撕下来的不是长度,而是面积了,便做了调整。为了加深对 1 厘米的认识,舍弃了画一画,仅保留了小吸管环节,让学生深刻体会感受 1 厘米的实际长度。
学生根据已有量感选择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很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这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量感,突出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邱老师用动画片的形式导入,通过测量金箍棒长度的故事引出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通过观察直尺,找到直尺上不同的 1 厘米,体会 1 厘米只是一个长度,与所在位置无关。通过 1 厘米的吸管长度再次感受 1 厘米,建立 1 厘米的长度量感,借助断迟测量,明白几个 1 厘米就是厘米,突出长度的有限可加性。
本课内容设计关注本质,经历过程,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多种形式调动不同的感官,在实践中体验量,在体验中获得对量的独特感受,形成对物体的量的切身感受,在测量活动中思考,在测量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深化量感的发展。
学生在学习前一课《教室有多长》时已经学会用不同的标准来测量同一事物,知道标准越长,测量的数越少;标准越短,测量的数越多。本节课又让学生在测量时感知标准从多样到统一的转变。学生根据已有量感选择不同标准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很有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这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量感,突出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不仅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量感需要在多种感官、多种实践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参与,从而建立起量感。本节课的教学中老师通过比、看、想、估、测等的实际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并能建立起长度单位,以至于会用直尺进行测量,培养了学生们的数感。
通过全身感官参与,多个活动进行实践操作,充分积累有效的数学经验,才能形成清晰的单位概念。本课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课学习目标就是让学生对 1 米的长度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