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小鱼_s6Vh5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20

【2020春】陈昌伦名师工作室余凤鸣五下《有趣的测量》

  •  
  •  
    小鱼_s6Vh5 · 5年前 · 3240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738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本帖最后由 小鱼_s6Vh5 于 2020-2-28 11:18 编辑


    大家好!我是成都市陈昌伦名师工作室的余凤鸣,很高兴能来参加此次活动,请大家多多指导,谢谢!

    3240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124 条回复   2020-12-02 11:41:48 +08:00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小鱼_s6Vh5 于 2020-7-27 12:26 编辑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四川省成都市陈昌伦名师工作室的余凤鸣。

    很荣幸能代表陈昌伦名师工作室参加第二届全国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大赛。感谢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为我们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得到专家的指导,也可以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们一起研讨。

    本次活动,我们团队围绕 “度量” 主题,选取北师大版五年级上第四单元中的《有趣的测量》来进行研讨。恳请各位专家和同仁们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指导,让我们能不断地反思和完善这节课。谢谢大家!

    预祝此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1.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959&pid=180978](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959&pid=180978)

    2. 选课思考:[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959&pid=180982](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959&pid=180982)
    1. 教学设计第一稿教材分析: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959&pid=180986

    2. 教学设计第一稿: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959&pid=180989

    5. 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第二稿: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959&pid=212515

    6. 课堂录像视频: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959&pid=212547

    7. 预设问题及答案: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959&pid=216653

    8. 追问问题及答案: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959&pid=216658

    1. 答辩课件: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959&pid=216662

    10.活动综述:https://bbs.xsj2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125959&pid=216692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小鱼_s6Vh5 于 2020-2-27 15:05 编辑


    1070410705

    图片:

    教材图片1.png 教材图片2.png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小鱼_s6Vh5 于 2020-2-28 10:12 编辑


    【选课思考】

    转化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思想方法,转化思想的渗透和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度量意识,使人们在计量事物的过程中,不断根据计量需要而进行创新的意识和实践。本课,在紧扣 “转化” 这一核心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度量意识,创造度量方法,思维价值大、迁移性强,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小鱼_s6Vh5 于 2020-3-1 21:11 编辑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体积的含义、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后进行的教学。其主要内容是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又能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探索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中,设计了四个层层深入的问题。1 是抛出问题,要测量石头的体积,怎么办?23 是引导探索不同的测量方法;4 是应用及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注意事项。

    我对教材的理解:一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醒度量意识;二是引导学生经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探索过程,把握转化的思想,拓展度量方法;三是 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反思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小鱼_s6Vh5 于 2020-2-28 11:13 编辑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第一稿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活动情景,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 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中,体会 “转化” 的数学方法,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度量意识,拓展度量方法。

    【教学重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及计算

    【教学难点】设计测量方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规则的石头、土豆、苹果等、透明长方体容器 量杯

    【课前铺垫】

    观看 “曹冲称象” 的微视频。

    师:曹冲聪明吗?你觉得他哪里聪明?

    生自由发言

    引导总结出:他用到了转化的数学方法,把未知的大象体重转化为可以测量的石头的体重来解决。希望大家都能像曹冲一样,带着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唤醒度量意识

    师:今天我们也要去探究测量的知识,不过不称重量了,要来测体积。要测这个魔方的体积,该怎么办?

    生:测量出棱长,再用棱长 × 棱长 × 棱长。

    板书:V 正 = a3

    师:测量出相关的数据,根据公式就能直接计算了,难不到大家。

    师:我要测量这个茶叶盒的体积呢?

    生:依次量出它的长宽高,再用长 × 宽 × 高计算出来。

    板书: V 长 = abh

    师:长 10 厘米,宽 5 厘米,高 8 厘米,怎么算?

    生:10×5×8=400cm3

    师:它有 400 个 1cm3 这样的体积单位。

    (课件展示长方体茶叶盒体积由 400 个体积单位累加的过程)

    师:那你知道这些物体有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吗?要测量这些物体的体积该怎么办?(课件出示石头、土豆、苹果等)

    生:它们是不规则的物体,不能用公式,怎么办呢?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回顾正方体、长方体这两个基本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为求不规则物体体积奠定知识基础。同时,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规则物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可以用体积单位来度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该怎么办呢?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唤醒学生的度量意识,激发学生去创造度量不规则物体的方法。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小鱼_s6Vh5 于 2020-2-28 11:10 编辑


    二、探索新知,创造度量方法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一)设计测量方案

    师:你有什么方法?这里有几个工具,或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

    (课件出示大小不同的已知长、宽、高的长方体容器、 量杯、水、直尺 )下面就请大家以石头为例设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1)首学,独立思考

    内容:思考测量方法,将测量方法记录下来。

    10839

    (2)互学,组内交流

    内容:交流方法、优化确定、做好记录、准备汇报。

    要求:全员参与,做好分工

    (3)群学,全班交流

    内容:交流测量方法

    要求:认真倾听、补充质疑

    预设的方法有:

    10836

    10837

    10838

    (学生每讲解一种方法后,让学生评价、质疑,然后给每种方法取个名字)

    (3)共学,拓展提升

    如果在群学环节,学生没有质疑的地方,教师要引导思考:

    ①第一种方法(升水法),水面为什么会上升?上升的水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如何计算体积?

    引导出:石头的体积的含义,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上升的水的体积的两种计算方法。

    ②第二种方法(降水法),水面为什么会下升?下升的水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如何计算体积?

    引导出:下降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下降的水的体积的两种计算方法。

    ③第三种方法 (溢水法):有疑问吗?

    ④测量过程中分别有什么注意事项?

    在群学和共学的过程中,随机板书。

    【设计意图】度量的本质是指人们用数量知觉和空间知觉去感受数量的多少与空间的距离,形成度量知觉,并自觉地运用数学思维去创造度量的标准和方法。在探究求不规则物体体积时,不缺度量的标准,缺用标准度量的方法。在探索测量方法的过程中,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 “四学” 活动,首学,独立思考,获得初步认知;互学,组内交流,达成小组共识;群学,全班汇报,呈现方法种类;共学,师生交流,总结完善方法。在 “四学” 活动过程中,学生对测量石头体积方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粗糙到缜密,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在这个探索的过程,能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创新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直观想象能力。同时,对转化这种思想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后面提炼总结本课的核心知识积累知识经验。

    (二)测量计算体积

    (1)互学:小组合作,实践操作

    内容:选取测量工具,测量所需数据,计算石头体积。

    要求:2 人测量,1 人观察数据,1 人记录数据,全员计算。

    (2)共学:全班交流,汇报方法

    内容:交流测量方法、计算方法。

    要求:质疑、补充、完善

    【设计意图】在有了测量的方法后,让学生动手实践,测量出需要的数据,将对长度度量的结果,经过计算,转化为度量三维的结果。同时,经历测量的过程,是把握度量本质,发展学生度量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合作测量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图片:

    方案设计2.png 方案设计3.png 方案设计4.png 方案设计1.png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本帖最后由 小鱼_s6Vh5 于 2020-2-28 11:14 编辑


    三、总结提炼,凸显核心知识

    师:请大家对比这三种测量(升水法、降水法、溢水法)方法,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1)互学,同桌交流

    (2)共学,师生提炼

    共同点:都是把不规则石块的体积转化为规则的长方体的水的体积。

    【设计意图】皮亚杰说:“你教给儿童的越多,儿童自己发现的就越少。” 在学生经历了方法探究和测量计算后,已经有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此时,设置问题,寻找三种度量方法的共同点,再次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已有认知加上同桌思维的碰撞,将不规则的石头体积转化为规则的水的体积这一认识得到放大,虽然度量对象发生了变化,度量方法也不同,但相同的是度量值没有发生变化,转化思想方法的提炼,水到渠成。

    四、灵活运用,深化方法认知

    1. 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 2 分米,宽 1.5 分米。放人一个土豆后,水面上升了 0.2 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2. 怎样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组织群学

    提炼出 “微小的一个” 转化为 “多个的整体”
    1. 怎么测量冰糖的体积?组织群学

    提炼出不能转化为水的体积的可以考虑转化为固态的沙子或是小米

    教师提炼:石头的体积转化为水的体积

    微小的一个黄豆转化为多个的黄豆的整体

    冰糖的体积转化为小米的体积

    共同的地方都是在等积 “转化”,将不规则的物体转化为规则的物体。

    【设计意图】 对核心知识的认识需要巩固提升,对度量方法的探索需要丰富和拓展,设计以上三个练习活动,力图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第一个练习,巩固计算方法。后两个练习,根据度量对象的特点,创造合适的度量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后,通过对比测量三种不同物体体积的方法,再次对转化这一方法进行深度认识,从石头转化为水,提升到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这一高度来思考,提升学生思维的高度。

    五、 文化渗透,拓展知识广度

    其实转化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介绍例子)

    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除了中国古代有著名的 “曹冲称象”,西方也有阿基米德和皇冠的故事及现代生活中用转化方法的例子。(微视频)

    【设计意图】介绍转化在数学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心里埋下好奇的种子。

    板书设计:

    10840

    图片:

    板书2.png

    图图
    图图5年前

    设计的引入部分不够新颖,在探索新知测量工具的选择部分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什么前两种没有选量杯,要总结。在转化时我们要转化为已知所学来解决。其实就是策略与方法上的提升。整体还是很好的,个人不成熟意见,请海涵

    星辰_eHBr2
    星辰_eHBr25年前

    教学设计流程清晰,抓住的了转化的数学核心知识,本课的重难点也非常突出,引入环节对于度量意识的激发可以更加深入一些,另外转化的方法除了在本课表现突出以外,我们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也经常遇到,总结的时候是否能够进行数学学习和生活应用的拓展呢?个人意见,不当之处请谅解。

    健健康康
    健健康康5年前

    突出度量标准,激化度量矛盾。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如何测量?继续用体积单位去衡量出现无法度量的现实问题,此时该如何解决

    ljg198107
    ljg1981075年前

    余老师的教学设计重视转化思想的感悟和体会。本次辩课的主题是 “度量”,余老师对度量的认识是什么,在本节课中,“转化”“排水法”“溢水法” 等,与度量有什么关系?

    钟传清
    钟传清5年前

    上得非常好,向你学习。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图图发表于2020-3-310:4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518&ptid=125959)
    
    设计的引入部分不够新颖,在探索新知测量工具的选择部分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什么前两种没有选量杯,要总结。 ...

    谢谢老师您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团队也意识到了引入不够新颖,正在思考一个能从知识本质出发又吸引学生的引入。后面三个方面的建议也很好,给我们的二稿修改有很大的帮助,谢谢您!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星辰_eHBr2发表于2020-3-311:1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524&ptid=125959)
    
    教学设计流程清晰,抓住的了转化的数学核心知识,本课的重难点也非常突出,引入环节对于度量意识的激发可以 ...

    谢谢老师您的肯定和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们会再深入思考如何在开课的更加深入的激发学生的度量意识,谢谢您!

    雨后花香
    雨后花香5年前

    教学设计中,第二个板块是亮点,打破教材给定的测量工具,也打破了固有的框架,给出 4 种工具供选择,组合创新成一套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工具,这更符号生活中的现实,选择方法不是唯一的,也更需要小组合作探究,更具创新性。同时整堂课始终围绕 “转化” 思想开展研究,主题明确。

    ljg198107
    ljg1981075年前

    我在学习教学设计时发现测量活动余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 “首学、互学、群学、共学”,一个活动学生要学习四次吗?为什么呢?请余老师赐教。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ljg198107发表于2020-3-419:3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844&ptid=125959)
    
    我在学习教学设计时发现测量活动余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 “首学、互学、群学、共学”,一个活动学生要学习四次 ...

    非常感谢老师您的关注。在测量活动中,我们设计了四个学习层次,每个环节都是有不同的目的。首学,独立思考,获得初步认知;互学,组内交流,达成小组共识;群学,全班汇报,呈现方法种类;共学,师生交流,总结完善方法。在 “四学” 活动过程中,学生对测量石头体积方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粗糙到缜密,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在这个探索的过程,能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创新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直观想象能力。再次谢谢您的关注!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雨后花香发表于2020-3-321:4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623&ptid=125959)
    
    教学设计中,第二个板块是亮点,打破教材给定的测量工具,也打破了固有的框架,给出 4 种工具供选择,组合创 ...

    谢谢老师您的肯定!我们会对本课继续进行深入研讨,期待您的指导和帮助!谢谢!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健健康康发表于2020-3-313:5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546&ptid=125959)
    
    突出度量标准,激化度量矛盾。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如何测量?继续用体积单位去衡量出现无法度量的现实问题,此 ...

    首先谢谢老师您的关注。您的问题引发了我们深入的思考,我们认为引入时度量不规则物体,引发认知冲突,面对不规则的物体不能用体积单位去度量时,根据对体积含义的理解和活动经验的积累,要学生通过探究,寻找新的度量方法。通过等积转化,从度量不规则的物体转化为度量规则的物体。通过转化,得到测量的结果,即度量值。这是对 “体” 的大小的深入理解,也是对转化方法的直观感受。期待和您更多的交流和探讨!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钟传清发表于2020-3-316:2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564&ptid=125959)
    
    上得非常好,向你学习。

    您的肯定是我们深入研讨的动力,谢谢您!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健健康康发表于2020-3-313:5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546&ptid=125959)
    
    突出度量标准,激化度量矛盾。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如何测量?继续用体积单位去衡量出现无法度量的现实问题,此 ...

    首先谢谢老师您的关注。史宁中教授说 “度量的本质在于表现某些指标的顺序,是对数量对少的感知和对距离远近的感知。” 郑大明老师说 “度量本身就是人们用思维去创造度量标准和度量方法”。在本节课是在学生对体积的含义有了认识,也学习了度量单位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计算方法上进行的学习。其 “排水法”“溢水法” 都是在对不规则物体进行等积的转化,把不规则的物体转化为可以用体积单位进行度量的规则物体,在转化的过程中,物体变了,体积没变,即度量值没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体积的含义会有更加深度的理解,也通过实际操作对转化的方法有直观的感受。期待您再次的指导和帮助,谢谢您!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ljg198107发表于2020-3-315:13](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1554&ptid=125959)
    
    余老师的教学设计重视转化思想的感悟和体会。本次辩课的主题是 “度量”,余老师对度量的认识是什么,在本节 ...

    首先谢谢老师您的关注。史宁中教授说 “度量的本质在于表现某些指标的顺序,是对数量对少的感知和对距离远近的感知。” 郑大明老师说 “度量本身就是人们用思维去创造度量标准和度量方法”。在本节课是在学生对体积的含义有了认识,也学习了度量单位和长方体、正方体的计算方法上进行的学习。其 “排水法”“溢水法” 都是在对不规则物体进行等积的转化,把不规则的物体转化为可以用体积单位进行度量的规则物体,在转化的过程中,物体变了,体积没变,即度量值没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体积的含义会有更加深度的理解,也通过实际操作对转化的方法有直观的感受。期待您再次的指导和帮助,谢谢您!

    ljg198107
    ljg1981075年前

    余老师的板书设计简洁、明快,直指度量核心!

    ljg198107
    ljg1981075年前

    长方体(二)单元中教材主要呈现了两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活动。第一个是在《体积与容积》一课,第二个在《有趣的测量》一课。不知道两个实验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ljg198107发表于2020-3-520:5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304&ptid=125959)
    
    余老师的板书设计简洁、明快,直指度量核心!

    谢谢您的关注和肯定:)

    ljg198107
    ljg1981075年前

    喜欢余老师的数学文化渗透环节。在学生对转化有了一些感受和认识后,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转化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ljg198107发表于2020-3-1015:1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028&ptid=125959)
    
    喜欢余老师的数学文化渗透环节。在学生对转化有了一些感受和认识后,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转化在生活中的运用, ...

    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指导和建议,谢谢:)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ljg198107发表于2020-3-709: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579&ptid=125959)
    
    长方体(二)单元中教材主要呈现了两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活动。第一个是在《体积与容积》一课,第二个在 ...

    谢谢老师您的关注。我们认为,在《体积与容积》中,是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体积的内涵,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并为《有趣的测量》积累活动经验。《有趣的测量》是借助度量不规则的物体,紧扣等积转化这一核心知识,灵活创造度量方法,测量出所占空间的大小,引导学生再次对体积含义的深度理解。

    ljg198107
    ljg1981075年前
    [ljg198107发表于2020-3-709: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579&ptid=125959)
    
    长方体(二)单元中教材主要呈现了两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活动。第一个是在《体积与容积》一课,第二个在 ...

    谢谢余老师的回复,我很赞同您的观点。个人觉得在使用测量的工具方面,《体积与容积》一课使用的是一般量杯,更倾向于物理方法测量,让学生建立体积概念,感受体积度量的对象;在《有趣的测量》一课,使用的测量工具没有刻度,感受 “等积变形”。学生通过收集数据,体会 “转化” 的作用,认识到数学的 “测量” 更精准。

    涟漪高
    涟漪高5年前

    学习了余老师的设计,非常喜欢余老师的表格设计,在过程中将转化思想让学生感悟的非常深刻,值得学习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ljg198107发表于2020-3-1219:25](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288&ptid=125959)
    
    谢谢余老师的回复,我很赞同您的观点。个人觉得在使用测量的工具方面,《体积与容积》一课使用的是一般量 ...

    嗯嗯,确实这两节了侧重点不一样,谢谢您的建议:)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5年前
    [涟漪高发表于2020-3-1815:48](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3681&ptid=125959)
    
    学习了余老师的设计,非常喜欢余老师的表格设计,在过程中将转化思想让学生感悟的非常深刻,值得学习 ...

    谢谢您的关注,期待您更多的指导,谢谢!

    WFang
    WFang5年前

    关于” 转化 “,本节课不仅仅是方法的转化,也是知识的转化。关于本课的” 度量 “,余老师从度量工具和度量方法入手,让学生思维慢下来,想得更透彻。学习了

    刘圆圆
    刘圆圆5年前

    学习到了:复习旧知,抛出问题,引发认知冲突,自然而然的唤醒学生的度量意识,越是自然地越是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互学环节,研究三种测量方法。通过对比测量三种不同物体体积的方法,再次对转化这一方法进行深度认识,从石头转化为水,提升到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这一高度来思考,提升学生思维的高度。

    wx_i6dF3e8q
    wx_i6dF3e8q5年前

    度量的本质是指人们用数量知觉和空间知觉去感受数量的多少与空间的距离,形成度量知觉,并自觉地运用数学思维去创造度量的标准和方法。在探究求不规则物体体积时,不缺度量的标准,缺用标准度量的方法。

    刘继红-西安
    刘继红-西安5年前

    从怎么做?到为什么这样做?从学的到底是什么?到为什么要学这个?这个是怎么来的?老师和学生都跨越了很大的一步,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

    刘继红-西安
    刘继红-西安5年前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对一切数学概念的教学,不能只是拿来主义。适切的时候,应该和孩子们一起追根溯源,找到数学的 “根本”。在陪伴孩子一起去寻找 “数学真相” 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长。

    放飞的风筝
    放飞的风筝5年前

    本节课题叫有趣的测量,小学阶段度量主要表现在测量。那么度量的标准时什么?度量单位就是把不同个体的度量方法标准化,是测量的工具。庞加莱说过:“如果没有测量空间的工具,我们便不能构造空间。” 余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选择不同的工具,巧妙地出不同的度量方法,设计的很好。但个人认为设计的引入部分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学生活动过程中是否能大胆的想到这三种方法呢?

    赵华赟
    赵华赟5年前

    度量是数学的本质,是人创造出来的认识数学、进而认识现实世界的工具,度量可以是因人而异的。度量单位就是把不同个体的度量方法标准化,并且能够得到人们的广泛共识。

    —— 史宁中《度量单位的本质及小学数学教学 》

    1 把握度量单位的数学功能和本质特征.

    2 把握度量单位的形成过程和表达形式.

    3 把握学生认知度量单位的先天本能和特殊能力.

    郑州市第七十五中学 赵华赟 6

    放飞的风筝
    放飞的风筝5年前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用到,引入预习先知的方法让学生课前先收集生活见到的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积累经验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为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提供经验基础。也可设计为课前导入是否更自然些。个人意见,不当之处请谅解!

    李中君
    李中君5年前
      余老师的这节《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抓住的了转化的数学核心知识,体现了度量的本质,本课的重难点也非常突出,引入环节对于度量意识的激发可以更加深入一些,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充分经历度量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度量能力,让学生清楚原本不可度量的不规则图形经过转化,变得可以度量。
    姜姜_J7x0I
    姜姜_J7x0I5年前

    每个学生都想做聪明的曹冲,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创设的空间,让学生充分想象,思考,互学产生灵感。测量方案对学生的学习又有了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大V吴小_HL8pp
    大V吴小_HL8pp5年前

    转化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思想方法,转化思想的渗透和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度量意识,使人们在计量事物的过程中,不断根据计量需要而进行创新的意识和实践。本课,在紧扣 “转化” 这一核心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度量意识,创造度量方法,思维价值大、迁移性强,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本课通过转化思想,将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从而求出其体积。

    姜姜_J7x0I
    姜姜_J7x0I5年前

    教学设计流程清晰,抓住的了转化的数学核心知识,本课的重难点也非常突出。建构度量性概念需要强化感知和体验,感知是体验的前提,体验是感知的深化。

    丫丫老师
    丫丫老师5年前
    [小鱼_s6Vh5发表于2020-2-2613:3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996&ptid=125959)
    
    二、探索新知,创造度量方法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一)设计测量方案  师:你有什么方法?这里有几个工 ...

    实验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在度量。余老师的这节课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从思考度量的方法,到利用方法度量,积累度量经验,最后总结提炼,增强学生度量意识,同时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发展空间观念!

    雅蕊如梅
    雅蕊如梅5年前

    课题 “有趣的测量” 就为我们指引了度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明确了度量思想(转化思想)。于老师就是在让学生经历转化物体,实验测量的过程中把握度量本质,发展了学生度量意识,体会了度量的本质 。 在教学设计中体会转化为哪部分的体积是教学重点,并计算其转化后的体积是教学难点。

    丫丫老师
    丫丫老师5年前
    [小鱼_s6Vh5发表于2020-2-2613:3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989&ptid=125959)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第一稿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活动情景 ...

    余老师通过复习引入,让学生回顾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度量过程,唤醒学生度量经验和意识,同时也促进学生对不规则物体体积怎样度量进行思考

    wx_V0YTTPTw
    wx_V0YTTPTw5年前

    在总结提炼环节,老师让学生思考三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该问题的设置引发了学生的深度思考。学生清楚认识到虽然度量方法不同,但度量值是相同的,三种度量方法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水的体积。

    雅蕊如梅
    雅蕊如梅5年前

    余老师的教学设计突出:

    1. 在紧扣 “转化” 这一核心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度量意识,创造度量方法,发展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 文化渗透,拓展知识广度,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13438987635
    134389876355年前

    余老师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中,体会 “转化” 的数学方法,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发展了学生地度量意识。

    瑜凤
    瑜凤5年前

    在 “四学” 活动过程中,学生对测量石头体积方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粗糙到缜密,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在这个探索的过程,能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创新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直观想象能力。同时,对转化这种思想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后面提炼总结本课的核心知识积累知识经验。

    wx_qNUL4EuG
    wx_qNUL4EuG5年前

    余老师在紧扣 “转化” 这一核心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度量意识,创造度量方法,思维价值大、迁移性强,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liuqingna
    liuqingna5年前
    [小鱼_s6Vh5发表于2020-2-2613:3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989&ptid=125959)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第一稿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活动情景 ...

    余老师以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进行导入,既复习了旧知,又为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后面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留下伏笔。随后出示不规则物体,提出要测量这些物体的体积该怎么办?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liuqingna
    liuqingna5年前
    [小鱼_s6Vh5发表于2020-2-2613:3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996&ptid=125959)
    
    二、探索新知,创造度量方法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一)设计测量方案  师:你有什么方法?这里有几个工 ...

    余老师在设计探索测量方法的过程中,不是像以往大家那样只安排一个大的学生小组活动,而是将活动细化。分为首学,独立思考;互学,组内交流;群学,全班汇报;共学,师生交流。这样的安排首先保证了每位同学都有独立思考的过程,然后逐步扩大交流探讨的范围,扎实有序,非常值得学习。

    liuqingna
    liuqingna5年前
    [小鱼_s6Vh5发表于2020-2-2613:4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998&ptid=125959)
    
    三、总结提炼,凸显核心知识  师:请大家对比这三种测量(升水法、降水法、溢水法)方法,他们有什么共同 ...

    1. 在学生探索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活动之后,余老师安排了 “总结提炼,凸显核心知识” 这一环节,请学生对比发现三种测量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这样的思考是一种深度学习,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好机会。

    2. 板书设计精妙,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又渗透了数学思想。

    lijian1980
    lijian19805年前

    余老师以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进行导入,既复习了旧知,又为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发后面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留下伏笔。在紧扣 “转化” 这一核心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度量意识,创造度量方法,思维价值大、迁移性强,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双王一今
    双王一今5年前

    本课,余老师在紧扣 “转化” 这一核心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度量意识,创造度量方法,思维价值大、迁移性强,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双王一今
    双王一今5年前

    余老师对教材的理解非常到位:一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醒度量意识;二是引导学生经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探索过程,把握转化的思想,拓展度量方法;三是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反思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双王一今
    双王一今5年前

    余老师利用复习引入,回顾正方体、长方体这两个基本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为求不规则物体体积奠定知识基础。同时,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规则物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可以用体积单位来度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该怎么办呢?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唤醒学生的度量意识,激发学生去创造度量不规则物体的方法。

    双王一今
    双王一今5年前

    在 “四学” 活动过程中,学生对测量石头体积方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粗糙到缜密,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在这个探索的过程,能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创新意识,有效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直观想象能力。同时,对转化这种思想方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后面提炼总结本课的核心知识积累知识经验。

    双王一今
    双王一今5年前

    介绍转化在数学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心里埋下好奇的种子。好奇心尤为重要!

    wx_YUzFIkMm
    wx_YUzFIkMm5年前

    复习引入,回顾正方体、长方体这两个基本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为求不规则物体体积奠定知识基础。

    wx_YUzFIkMm
    wx_YUzFIkMm5年前

    在有了测量的方法后,让学生动手实践,测量出需要的数据,将对长度度量的结果,经过计算,转化为度量三维的结果。在合作测量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wx_YUzFIkMm
    wx_YUzFIkMm5年前

    通过对比测量三种不同物体体积的方法,再次对转化这一方法进行深度认识,从石头转化为水,提升到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这一高度来思考,提升学生思维的高度。

    wx_YUzFIkMm
    wx_YUzFIkMm5年前

    除了中国古代有著名的 “曹冲称象”,西方也有阿基米德和皇冠的故事及现代生活中用转化方法的例子,介绍转化在数学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心里埋下好奇的种子。

    景明瑜
    景明瑜5年前
    [小鱼_s6Vh5发表于2020-2-2613:3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989&ptid=125959)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第一稿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活动情景 ...

    余老师以复习回顾旧知为导入,肯定学生的测量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随后抛出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认知冲出与探索兴趣,促进学生思考。

    钟传清
    钟传清5年前

    本帖最后由 钟传清 于 2020-4-26 18:13 编辑


    余老师的设计突出度量标准,对于一些不能测量的或者不标准的物体进行测量,解决的方式方法很多。通过引导学生的参与,寻扎解决问题的方法。整个过程充分体现度量意识的培养。

    钟传清
    钟传清5年前

    看了余老师的度量一课设计,对于不规则的图形的体积度量,我们采用了很多的方法进行,结合学生的认识实际和生活实际,度量本身就是人们用思维去创造度量标准和度量方法。

    景明瑜
    景明瑜5年前
    [小鱼_s6Vh5发表于2020-2-2613:3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996&ptid=125959)
    
    二、探索新知,创造度量方法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一)设计测量方案  师:你有什么方法?这里有几个工 ...

    陈老师在开展学生测量活动时巧妙设计了首学、互学、群学、共学四个环节,让学生经历了思考、交流、讨论、质疑、研究等过程,引导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习。

    yjing2009
    yjing20095年前

    老师借助首学 —— 互学 —— 群学 —— 共学探究测量,学生动手操作,经历测量的过程,积累理解度量的经验

    弦动我昕
    弦动我昕5年前

    余老师从求规则物体的体积度量方法引入,在求不规则物体时,学生形成认知冲突,自然引出测量活动。如果让学生自己来想活着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向老师征求本小组需要哪些工具的辅助完成测量任务,让学生发散思维,在试错中逐步接近本质,这个时间会很长但是对于学生来说会是很难忘的数学学习经历!

    ZHAXIAOFAN
    ZHAXIAOFAN5年前

    余老师非常干练,通过关键词和关键句精准地对教材和学情进行了分析,同时引用名人名言进行阐述,如皮亚杰说:“你教给儿童的越多,儿童自己发现的就越少。” 在学生经历了方法探究和测量计算后,已经有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此时,设置问题,寻找三种度量方法的共同点,再次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已有认知加上同桌思维的碰撞,将不规则的石头体积转化为规则的水的体积这一认识得到放大,虽然度量对象发生了变化,度量方法也不同,但相同的是度量值没有发生变化,转化思想方法的提炼,水到渠成。

    王晶
    王晶5年前

    在探索度量方法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四学环节,学生在活动中能真正经历度量,体验度量,感受深刻,并在教师组织的对比中,体会其本质就是转化思想,同时设计的板书新颖,突出内容的核心。

    高佳
    高佳5年前

    在学生掌握了规则物体的度量方法之后,不规则物体的度量方法的探讨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余老师的课程设计内容比较丰富,相关环节也很完整;个人感觉,可以在趣味性上多一些内容,更好的引起学生的热情。

    肖海燕
    肖海燕5年前

    转化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思想方法,转化思想的渗透和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wx_GqJEUvQ8
    wx_GqJEUvQ85年前

    余老师的教学设计将结合核心素养发展导向的课堂教学 ——“度量”,让学生通过观察与动手实践,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既要让学生经历将新问题转化为所学知识经验积累的过程,又要促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真实体验的尝试,以更丰富的探索体验帮助学生进行新知识的探索与解惑。

    15590282699
    155902826995年前

    《有趣的测量》是 “不规则物体的测量”,在《数学课程标准》属于 “实践与综合应用” 领域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 “实践” 的过程,“有趣” 和 “测量” 应是教师在设计本课的着眼点。实施新课程:我们的理念是 “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挑战性、鲜活的数学”。那么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实践活动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

    老师设计别具匠新,一扫传统课堂死气沉沉地听,闷声闷气地算,机械被动地模仿的状态。学生会操作,会表达,会思考,会探索,会合作,会创造,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有趣” 成为这堂课的亮点:让学生从长方体、正方体等规则物体的体积一下了子过渡到探究不规则图形,思维跨度大,挑战性强,这本身就很有趣,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把这种愉悦、有趣推向了高潮。给学生创建了一个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在学的过程 中充分地展示自我,尽情地张扬个性。这种课全体同学参与活动,学习积极性高。学生学得轻松愉悦。注重双基的培养,从复习的导入求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以及规范的板书:上升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这些方面都可以体现。

    既然是测量,是否因应追求测量的科学性,是不是可让学生用尺子量量,示范给大家看。实验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可否先让小组学生上台演示、解说,再找听懂了的同学归纳总结,这样对学生倾听习惯和概括能力的培养是不是更好一些呢?

    除了用装有水的容器测量外,还可以借助有 “土、沙、灰” 等其他填充物,教师可给学生讲清楚,以便拓宽学生的视野。

    15590282699
    155902826995年前

    除了用装有水的容器测量外,还可以借助有 “土、沙、灰” 等其他填充物,教师可给学生讲清楚,以便拓宽学生的视野。

    liutingting
    liutingting5年前

    余老师本课设计新颖,让学生测量,体会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测量的 必要性,也体会到 “等积变形” 的本质就是度量本质不变。

    15590282699
    155902826995年前

    有趣的测量,这一节课充满趣味性,通过老师的教学设计可以看出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设计方案,在学习单中可以体现出教师对本节课各个方面的考量,在本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动脑思考,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合作交流中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度量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测算的过程中,同学们相互合作,也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一节课多种方向培养学生的能力,是非常成功的一节课。

    夏沫烟雨
    夏沫烟雨5年前

    实际操作中练习巩固了数形结合,理解教材中展示的测量方法,将重点放在操作验证以及探究测量原理上面,不断帮助学生构建空间想象力。

    夏沫烟雨
    夏沫烟雨5年前

    通过计算规则物体的体积引出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问题,激发学生们的探究热情,然后分组进行操作验证,让学生经历操作感受测量方法的原理,即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思维逻辑逐层深入。

    夏沫烟雨
    夏沫烟雨5年前

    本节课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时空,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积极感情

    夏沫烟雨
    夏沫烟雨5年前

    精心设计,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活动过程,它不仅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刘娟娟
    刘娟娟5年前
       余老师的这节课是一节操作性、思维性很强的课堂。度量的本质是基于人的两个先天本能 —— 对事物数量的感知和对距离远近的感知,借助人的两种特殊能力 —— 抽象能力和想象能力,形成度量知觉,并自觉地运用数学思维去创造度量的标准和方法。本课中在探究求不规则物体体积时,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唤醒学生的度量意识,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 “四学活动”,激发学生去创造度量不规则物体的方法,学会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体会转化思想。
    记忆........
    记忆........5年前

    陈老师在开展学生测量活动时巧妙设计了首学、互学、群学、共学四个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讨论、质疑、研究的过程,其实实验操作的过程,就是积累度量经验的过程,从思考度量的方法,到利用方法度量,再利用度量结果计算求出面积,整个过程学生的度量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姗洁_dzOo1
    姗洁_dzOo15年前

    在探索测量方法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 “四学” 活动,首学,独立思考,获得初步认知;互学,组内交流,达成小组共识;群学,全班汇报,呈现方法种类;共学,师生交流,总结完善方法。在 “四学” 活动过程中,学生对测量石头体积方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粗糙到缜密,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在这个探索的过程,能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

    wx_rDtll39z
    wx_rDtll39z5年前

    余老师的设计通过不规则的物体度量到规则物体的度量转化,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虽然度量对象发生了变化,度量方法也不同,但最终的度量结果没有发生变化。这种转化的思想突破了以往的思维方式,鼓励孩子们用创新的方法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wx_rDtll39z
    wx_rDtll39z5年前

    于老师巧用到了转化的数学方法,把数学故事《曹冲称象》引入来解决。目的是希望孩子们都能带着一双智慧的眼睛,去观察、探索奇妙的世界。

    弦动我昕
    弦动我昕5年前

    如果可以的话,能否准备相对多且易混淆的辅助工具,让学生们发挥小组的作用,通过每一次选择工具之后的测量结果进行评估,再次选择正确且有效的测量辅助工具,培养学生们的探究力和判断力。

    英子_YZv1T
    英子_YZv1T5年前

    复习引入,回顾正方体、长方体这两个基本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为求不规则物体体积奠定知识基础。同时,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唤醒学生的度量意识,激发学生去创造度量不规则物体的方法。

    汪彦婷
    汪彦婷5年前

    原来有的测量这样有趣,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积累了学生的度量经验

    王玉勇
    王玉勇5年前

    《中小学数学科教材教法》中指出:技术上来说,测量是一个数,用以表明测量物体属性,以及测量给定单位的相同属性之间的比较。我们一般用测量的小单位实测,用以决定被测量物体和单位之间的数字关系(即是测量)。

    繁星0727
    繁星07275年前

    余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制造认知冲突,通过交流总结出测量体积的多种方法。对比三种方法的共同点引导学生感受转化思想的重要意义。

    小水滴
    小水滴5年前
    [小鱼_s6Vh5发表于2020-2-2613:3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989&ptid=125959)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第一稿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活动情景 ...

    余老师课前铺垫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在回顾旧知引入环节中,余老师通过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唤醒学生的旧知,尤其在利用课件演示 400 个 1 立方厘米的体积单位累加的过程中唤醒了学生的度量经验,体会到体积的大小就是由体积单位累加的过程。

    紫叶
    紫叶5年前

    本科的学习是在学生们认真思考的基础之上,通过观察实验,然后再统交流所生成的结果。让学生们体会创造度量的方法,感受体积的变化,进而体会到,直接度量与间接的度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让学生们在度量的过程当中,感受度量方法的多样性。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的数学认知得以提升,同时度量的方法及度量思维转换都有了不同成度的提高,

    点石成金
    点石成金5年前

    余老师的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通过复习旧知与新问题的抛出,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唤醒度量意识;二是引导学生经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探索过程,渗透并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拓展度量方法;三是通过中国古代有著名的 “曹冲称象”,西方也有阿基米德和皇冠的故事及现代生活中用转化方法的例子,介绍转化在数学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加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反思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王妮Icy
    王妮Icy5年前

    本节课老师对教材的把握精准,能够适时的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醒度量意识,引导学生经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探索过程,把握转化的思想,拓展度量方法从而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反思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王宇宁
    王宇宁5年前

    本节课余老师采用复习导入,通过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唤醒学生旧知,紧接着抛出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思考。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大家动手实践,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探究和交流的空间。经历测量的过程,把握度量的本质。在学习中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将石头的体积转化为水的体积,板书凸显重点知识。

    点石成金
    点石成金5年前

    余老师的这节课将转化的思想渗透得淋漓尽致。其 “排水法”“溢水法” 都是在对不规则物体进行等积的转化,把不规则的物体转化为可以用体积单位进行度量的规则物体,在转化的过程中,物体变了,体积没变,即度量值没变。即转化思想的运用是有前提条件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体积的含义会有更加深度的理解。

    紫叶
    紫叶5年前

    于老师,学生们回顾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度量过程,引发后面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度量认知冲突,绝对是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带着疑惑带着任务进行新课的学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效率,由于以往的度量认知,你无法解决现在学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让学生们产生了交流的欲望,看到老师小组活动设计也十分的精划,每一次的提问都是从度量的方法以及度量的经验的提升当中开始的,整个过程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之上发展度量的意识。既强化了度量知识的重要性,度量方法的多样性,同时更让学生们感受到度量思维的必要,

    tjr
    tjr5年前

    余老师设计的 “探寻三种方法共同点” 的问题非常好,通过寻找三种度量方法的共同点,能够再次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虽然度量对象发生了变化,度量方法也不同,但相同的是将不规则的石头体积转化为规则的水的体积,这种转化的思想水到渠成。

    赵亚楠
    赵亚楠5年前

    对于不规则物体的测量,转化成规则物体的测量和计算,渗透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时的应用。转化思想是在小学阶段经常用到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在教学时其实无处不在透漏着转化的思想,余老师在师生总结时,强调将不规则物体转化成规则物体计算体积的过程就是转化,让学生明确转化思想的应用。余老师的旧知回顾,通过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进行了知识铺垫,在旧知回顾中,我认为也可以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度量意识和经验,例如将体积公式的由来利用动画演示回忆一番,个人见解,不当之处请谅解。

    xuan
    xuan5年前
    [小鱼_s6Vh5发表于2020-2-2613:3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996&ptid=125959)
    
    二、探索新知,创造度量方法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一)设计测量方案  师:你有什么方法?这里有几个工 ...

    于老师设计巧妙,在 “四学” 活动过程中,学生对测量石头体积方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粗糙到缜密,从单一到多样的过程。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不仅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创新意识,还有效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直观想象能力。

    fhqdfe1988
    fhqdfe19885年前

    教学设计流程清晰,抓住的了转化的数学核心知识,本课的重难点也非常突出。建构度量性概念需要强化感知和体验,感知是体验的前提,体验是感知的深化。

    赵婷婷0320
    赵婷婷03205年前
    [小鱼_s6Vh5发表于2020-2-2613:3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989&ptid=125959)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第一稿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活动情景 ...

    余老师的教学设计细致入微,以微课的形式,首先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当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演示等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独立寻找不同方法和途径,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即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思考:是否可以将旧知复习与微课视频交换位置,思考先复习规则立体图形的体积,再观看微课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会不会更合适学生的思维发展。一点思考,不到位的地方,还请余老师指点!

    魏鸿莹
    魏鸿莹5年前
    [小鱼_s6Vh5发表于2020-2-2613:4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0998&ptid=125959)
    
    三、总结提炼,凸显核心知识  师:请大家对比这三种测量(升水法、降水法、溢水法)方法,他们有什么共同 ...

    余老师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既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重视学习的过程,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



    黄慧章
    黄慧章5年前

    本课在原有的教育的教学原则是转化,怎样在转化的思想上用上度量意识,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思考,老师的教学再转化的过程中用已学习的单位去度量,在过程中,感受到变与不变。帮助学生更宽维度的学习这一课内容。

    黄慧章
    黄慧章5年前

    在整个教学设计中,老师的教学流程非常流畅,帮助学生有序的学习测量不规则物体。在过程汇总体现分析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设计一些更多体现度量的环节。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

    wx_u3Ljd3tR
    wx_u3Ljd3tR5年前

    一、复习引入,唤醒度量意识

    二、探索新知,创造度量方法

    三、总结提炼,凸显核心知识

    四、灵活运用,深化方法认知

    五、文化渗透,拓展知识广度

    余老师的教师设计将度量贯穿始终,规则物体如何度量,不规则物体又如何度量,学了这节课,相信学生收获会很大。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小鱼_s6Vh5 于 2020-7-5 13:17 编辑


    《有趣的测量》第二稿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体积的含义、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后进行的教学。其主要内容是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又能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探索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设计了四个层层深入的问题。1 是抛出问题,要测量石头的体积,怎么办?2、3 是引导探索不同的测量方法;4 是应用及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注意事项。

    我对教材的理解:一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醒度量意识;二是引导学生经历探索求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紧扣转化策略,探索度量方法;三是 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反思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活动情景,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寻找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 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中,体会 “转化” 的策略,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度量意识,探索度量方法。

    【教学重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及计算

    【教学难点】设计测量方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不规则的石头、土豆、苹果等、透明长方体容器 量杯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师:首先让我们来看个微视频。

    师:曹冲聪明吗?你觉得他哪里聪明?

    生自由发言

    引导总结出:他用到了转化的数学方法,把未知的大象体重转化为可以测量的石头的体重。

    二、 复习旧知,唤醒度量意识

    师:今天我们也要去探究测量的知识,不过不称重量了,要来测体积。要测这个魔方的体积,该怎么办?

    生:测量出棱长,再用棱长 × 棱长 × 棱长。

    板书:V 正 = a3

    师:测量出相关的数据,根据公式就能直接计算了。

    师:我要测量这个茶叶盒的体积呢?

    生:依次量出它的长宽高,再用长 × 宽 × 高计算出来。

    板书: V 长 = abh

    师:长 10 厘米,宽 5 厘米,高 4 厘米,怎么算?

    生:10×5×4=200cm3

    师:它有 200 个 1cm3 这样的体积单位。

    (课件展示长方体茶叶盒体积由 200 个 1cm3 的体积单位累加的过程)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回顾正方体、长方体这两个基本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为求不规则物体体积奠定知识基础。同时,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规则物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可以用体积单位来度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该怎么办呢?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唤醒学生的度量意识,激发学生去探索度量不规则物体的方法。

    三、 学习新知,探索度量策略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一)设计测量方案

    师:你知道这些物体有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吗?要测量这些物体的体积该怎么办?(课件出示石头、土豆、苹果等)

    这里有几个工具,或许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

    (课件出示长方体容器、 量杯、水、直尺 )

    师:下面就请大家以石头为例,思考一下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1)首学,独立思考

    内容:你要用哪些测量工具?想想如何测量?

    (2)群学,全班交流

    内容:交流测量方法

    要求:认真倾听、补充质疑

    预设可能出现的方法有:升水法、降水法、溢水法

    【设计意图】度量的本质是指人们用数量知觉和空间知觉去感受数量的多少与空间的距离,形成度量知觉,并自觉地运用数学思维去创造度量的标准和方法。在探究求不规则物体体积时,不缺度量的标准,缺用标准去度量的操作方法。在探索度量方法的过程中,灵活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 “四学” 活动,首学,独立思考,获得初步认知;群学,全班汇报,呈现方法种类。在 “首学”“群学” 活动过程中,学生对测量石头体积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下一步的具体操作做好了铺垫。在这个思考的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度量意识、创新意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直观想象能力。

    (二)测量计算体积

    (1)互学:小组合作,实践操作

    内容:确定测量方法,选取测量工具,测量所需数据,计算石头体积。

    要求:2 人测量,1 人观察数据,1 人记录数据,全员计算

    12233

    (2)群学:全班交流,汇报方法

    内容:交流测量方法、实验数据、计算过程......

    要求:质疑、补充、完善

    预设的方法有:

    12234

    12235

    12236

    图片: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片3.png 图片4.png 图5.png 图6.png 图7.png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小鱼_s6Vh5 于 2020-7-5 14:39 编辑


    《有趣的测量》第二稿

    (3)共学,适度引导,拓展提升

    如果在群学环节,学生没有质疑的地方,教师要引导思考:

    ①第一种方法(升水法),水面为什么会上升?上升的水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如何计算体积?

    引导出:石头的体积的含义,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上升的水的体积的两种计算方法。

    列式不计算。

    12241

    ②第二种方法(降水法),水面为什么会下升?下升的水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如何计算体积?

    引导出:下降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下降的水的体积的两种计算方法。

    列式不计算

    12242

    ③第三种方法 (溢水法):有疑问吗?

    ④测量过程中,三种方法为什么都要求石头完全浸没在水中?

    (共学的过程中,随机板书。)

    12244

    【设计意图】实践操作是能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在初步了解测量的方法后,再次灵活组织 “互学”“群学”“共学” 活动。互学,小组合作,实际操作;群学,全班交流,汇报方法;共学,适度引导,拓展提升。学生在 “四学” 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与对话交流,对测量方法有了清晰的认识,对转化的策略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测量的过程中,将对长度度量的结果,经过计算,转化为度量三维的结果。同时,经历测量的过程,是把握度量本质,发展学生度量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合作测量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总结提炼,凸显核心知识

    师:请大家对比这三种测量(升水法、降水法、溢水法)方法,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1)互学,同桌交流

    (2)共学,师生提炼

    共同点:都是把不规则石块的体积转化为规则的长方体的水的体积。

    【设计意图】皮亚杰说:“你教给儿童的越多,儿童自己发现的就越少。” 在学生经历了方法探究和测量计算后,已经有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此时,设置问题,寻找三种度量方法的共同点,再次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已有认知加上同桌思维的碰撞,将不规则的石头体积转化为规则的水的体积这一认识得到放大,虽然度量方法不同,但度量值没有发生变化,转化策略的提炼,水到渠成。

    五、 灵活运用,深化方法认知

    1. 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 2 分米,宽 1.5 分米。放人一个土豆后,水面上升了 0.2 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1. 怎样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组织群学

    提炼出 “微小的一个” 转化为 “多个的整体”

    1. 怎么测量冰糖的体积?组织群学

    提炼出不能转化为水的体积的可以考虑转化为固态的沙子或是小米

    教师提炼:石头的体积转化为水的体积

    微小的一个黄豆转化为多个的黄豆的整体

    冰糖的体积转化为小米的体积

    共同的地方是:在等积 “转化”,将不规则的物体转化为规则的物体。将不能用标准单位测量转化为能用标准单位测量。

    【设计意图】 对核心知识 —“转化” 策略的认识需要巩固提升,对度量方法的探索需要丰富和拓展,设计以上三个练习活动,力图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第一个练习,巩固计算方法。后两个练习,根据度量对象的特点,探索合适的度量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后,通过对比测量三种不同物体体积的方法,从石头转化为水,提升到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从不能用标准单位来度量转化为能用标准单位来度量这一高度来思考,再次丰富对转化策略的认识,提升学生思维的高度。

    六、联系建构,拓展知识广度

    师:其实转化这种数学思想方法在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长度、面积上也有着广

    泛的运用。比如我们在测量树叶有多长时,我们将弯曲的线转化为直线,再用长度的度量单位去测量。再比如我们在测量脚印的大小时,也是将脚印估测成近似的长方形,再用面积的度量单位去测量。当然,转化这种数学思想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都有着很广泛的运用,请大家带着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会思考的脑袋,去发现它更多奇妙的地方。

    【设计意图】从一维的线、二维的面、三维的体对知识进行联系建构。在测量不规则的线、面、体时,都需要通过转化,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将从不能用标准单位度量,转化为可以用标准单位度量,在联系建构的过程中,拓展了学生知识的广度。

    板书设计:

    12245

    图片:

    图5.png 图6.png 图7.png 图片8.png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小鱼_s6Vh5 于 2020-7-5 14:51 编辑


    《有趣的测量》终稿录像视频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czODY3Mzc3Mg==.html?spm=a2h0c.8166622.PhoneSokuUgc_386.dscreenshot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4年前

    本帖最后由 小鱼_s6Vh5 于 2020-7-27 10:46 编辑


    预设问题及答案

    在引出本课时,教材给出石头、土豆、苹果三幅主题图,根据度量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度量方法,为什么没有一一分析三个物体的特点,而直接选择了石头?除了石头以外,我们可以通过切一切、摆一摆、拼一拼、数一数、估一估的方法,求出苹果、土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让学生感受到方法的多样性,产生问题冲突时,选择排水法,而在您的教学中,排水法来的太容易,学生并没有感受排水法的原理。结合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却有些蜻蜓点水。给予以上问题,你们是怎么想的?

    答:老师们好,我们来自成都陈昌伦工作室,马春莉工作室提出的问题是:

    在引出本课时,教材给出石头、土豆、苹果三幅主题图,根据度量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度量方法,为什么没有一一分析三个物体的特点,而直接选择了石头?除了石头以外,我们可以通过切一切、摆一摆、拼一拼、数一数、估一估的方法,求出苹果、土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让学生感受到方法的多样性,产生问题冲突时,选择排水法,而在您的教学中,排水法来的太容易,学生并没有感受排水法的原理。结合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却有些蜻蜓点水。给予以上问题,你们是怎么想的?

    我们将对方辩友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整理为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没有一一分析三个物体的特点,而直接选择了石头?二是学生没有感受到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对排水法的原理理解不够。

    我们是这样思考的:针对问题一,教材只呈现了石头一个度量对象,而丰富的情境有助学生构建知识,教学中选择石头、土豆、苹果的情景,是为了让学生抓住它们都是不规则的物体这一共同特点。我们认为这里没必要一一分析它们的属性,以此来选择不同测量方法。

    针对问题二:学生在本单元第一课《容积与体积》的学习中,已经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在对比红薯与土豆的体积时,已经对排水法有了初步的感知,在面对不规则物体时,自然想到了排水法来度量体积,没有生成切一切、摆一摆等方法。所以我们认为学生如果提到这些方法,可以进行讲解,学生没有提到这些方法,也就没必要介绍。

    同时,关于对方辩友提出,排水法来的太容易,学生对排水法的原理理解不够,我们是这样思考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的提出了排水法,但学生对排水法的原理是缺乏深度理解和理性思考的,所以本节课并没有忽视对排水法原理的理解,而是把它作为课堂学习的重点。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从学生角度来看,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使用以往的知识经验发掘新知识,实现对新事物的认知。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排水法的原理即等积转化这一核心知识,我们有序地设计了操作、交流、总结等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原理、形成认知。

    在本堂课的学习中,我们主要设计了以下三个学习环节帮助学生建构和理解排水法的度量方法与原理。

    学习活动一: 唤醒旧知,提出度量方法

    在探索度量方法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在首学中,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测量石头体积的方法,初步设计方案;群学中,全班交流,结合课件动态演示,呈现度量方法。学生对测量石头体积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认知,为下一步的具体操作做好铺垫。该环节,调动了学生已有经验,发展了学生度量意识、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推理能力和直观想象能力。

    学习活动二:实际操作,理解度量方法

    实践操作是能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在初步了解测量的方法后,再次组织学生 “互学”“群学”“共学” 活动。在活动中,细化任务,明确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建构的实践者。

    互学,小组合作,实际测量

    内容:确定测量方法,选取测量工具,测量所需数据,计算石头体积。

    要求:2 人测量,1 人观察数据,1 人记录数据,全员计算。

    群学,全班交流,汇报方法

    内容:交流测量方法、实验数据、计算过程......

    要求:质疑、补充、完善

    共学,适度引导,完善认知

    在课堂的群学环节,学生没有产生质疑,但对排水法原理的理解是否清晰,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因为教师是辅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推动者和指导者。因此,在共学环节,教师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升水法,水面为什么会上升?上升水的体积和什么有关?

    降水法,水面为什么会下升?下升水的体积和什么有关?

    溢水法,水为什么会溢出?溢出水的体积和什么有关?引导学生理清石头的体积与上升水的体积、下降水的体积、溢出水的体积的关系,深度理解等积转化这一原理

    可以说学生通过前两个学习活动的操作与思考已经对排水法有了一个深入的理解,而学习活动三就是对知识的迁移拓展,将排水法所蕴藏的数学方法与思想进行深化。

    正如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 “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个体的学习应在社会大背景下进行才具有意义”,因此我们将度量的对象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在应用中固化对原理的认知。

    在这里要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可以测量多粒后取平均。

    测量冰糖的体积可以通过小米体积等级转化。

    最后,基于等积转化原理,聚焦转化策略,沟通不规则的线、面、体的度量,不规则的转化为规则的,不能用单位测量转化能用单位测量。以深度理解排水法为基础,进行认知的完善与建构。

    回顾本堂课,我们一直致力于实现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以整合的数学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和思想,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以上是我们的思考,谢谢对方辩友的提问。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4年前

    追问问题 1:转化作为本节课的核心理念,你是如何体现和渗透的?

    “转化” 是 “化归思想” 在实际教学中的方法运用。在小学数学中其实质是将有可能解决的或未解决的新问题,通过转化,归结为比较容易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新知时能够应用转化的方法思考问题,对学生独立获得新知能力的提高有很多帮助。在学习中,通常表现为化未知为已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曲为直等。这节课中,就是通过转化的方法,实现不规则物体体积的精准度量。

    紧扣转化这一核心理念,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度量方法,我们在课前铺垫,渗透转化方法;课中操作,体验转化策略,课尾沟通,完善转化认知。

    课前,通过观看《曹冲称象》的微课,将不能直接度量的大象的质量转化为可以直接度量的石头的质量 ,初步感受转化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中,首先通过情景问题创设,激发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度量方法,提出排水法的测量方案,初步感受转化策略。

    接着,利用小组互学活动,通过丰富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刻体验将石头的体积转化为水的体积的过程。群学中,通过全班交流,丰富度量方法。

    最后,共学中,通过对比,发现不同的度量方法都是将石头的体积等积转化为水的体积,实现学生对转化这一策略的深度理解。

    课尾,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沟通不规则的线、面、体的度量,不规则的转化为规则的,不能用单位测量转化能用单位测量。通过横向沟通,实现对 “转化” 这一核心知识的完整认知。

    以上是我们的解答,谢谢!

    追问问题 2:视频中,学生演示溢水法,将石头放进又拿出,这一操作质疑:“拿出的动作” 仅仅是操作失误,还是学生没有理解溢水法的原理?

    首先非常感谢对方辩友对课堂实录的细致观察。精准的操作是得出准确的数学结论的前提,但在数学的实验操作课中,确实会出现操作不够规范、测量不够精准的现象。怎样规范和减少操作中的失误,需要在课堂中教师更细致的引导和学生的深入思考。我们团队后期在回看视频的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地方,比如对方辩友提到的学生将石头放进又拿出这一现象,应该引导学生把石头系在一根绳子上,将石头放进或拿出。对方辩友提到的学生 “拿出的动作” 应该是在实验后期,需要将装满水和石头的容器从水槽里面拿出来,学生可能怕在拿出的过程中,水洒出来,所以想把石头拿出来,水面下降后,在拿出的过程中水就不会再溢出到水槽里,导致溢出的水的体积超过了石头的体积,我想这恰恰是学生在深度理解了溢水法原理基础上的操作。在回答主问题时,我们讲到,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原理、形成认知。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4年前

    12671 答辩课件

    附件:

    小鱼_s6Vh5
    小鱼_s6Vh54年前

    紧扣转化策略,探索度量方法

    ——《 有趣的测量》活动综述

    为期几个月的辩课活动终于落下帷幕,回顾这几个月的研究过程,有磨课研讨的艰辛与不易,也有团队协力的幸福和感动。下面就陈述一下我们对《有趣的测量》这节课的思考与反思。

    【选课思考】

    转化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用到的策略。转化这一方法策略的渗透和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度量意识,使人们在计量事物的过程中,不断根据计量需要而进行创新的意识和实践。本课,在紧扣转化策略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度量意识,探索度量方法,思维价值大、迁移性强,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设计思考】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体积的含义、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后进行的教学。其主要内容是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又能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探索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设计了四个层层深入的问题。1 是抛出问题,要测量石头的体积,怎么办?2、3 是引导探索不同的测量方法;4 是应用及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注意事项。

    我对教材的理解:一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醒度量意识;二是引导学生经历探索求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紧扣转化策略,探索度量方法;三是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反思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将不能直接度量的大象的质量转化为可以直接度量的石头的质量 ,初步感受转化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复习旧知,唤醒度量意识

    复习引入,回顾正方体、长方体这两个基本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为求不规则物体体积奠定知识基础。同时,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规则物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可以用体积单位来度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该怎么办呢?通过情景问题创设,激发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度量方法。

    三、 设置冲突,提出度量方法

    在探索度量方法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在首学中,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测量石头体积的方法,初步设计方案;群学中,全班交流,结合课件动态演示,呈现度量方法。学生对测量石头体积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认知,为下一步的具体操作做好铺垫。该环节,调动了学生已有经验,发展了学生度量意识、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推理能力和直观想象能力。提出排水法的测量方案,初步感受转化策略

    四、实际操作,理解度量方法

    实践操作是能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在初步了解测量的方法后,再次组织学生 “互学”“群学”“共学” 活动。在活动中,细化任务,明确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建构的实践者。

    引导学生理清石头的体积与上升水的体积、下降水的体积、溢出水的体积的关系,深度理解等积转化这一原理

    五、迁移拓展,运用度量方法

    正如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 “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个体的学习应在社会大背景下进行才具有意义”,因此我们将度量的对象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在应用中固化对原理的认知。要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可以测量多粒后取平均。测量冰糖的体积可以通过小米体积等级转化。

    最后,基于等积转化原理,聚焦转化策略,沟通不规则的线、面、体的度量,不规则的转化为规则的,不能用单位测量转化能用单位测量。从一维的线、二维的面、三维的体对知识进行联系建构。在测量不规则的线、面、体时,都需要通过转化,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将从不能用标准单位度量,转化为可以用标准单位度量,在联系建构的过程中,拓展了学生知识的广度。

    当然,在设计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排水法的生成可以完全抛给学生,实验的操作可以更加规范一些,继续改进。

    闫芳芳
    闫芳芳4年前

    余老师这节课,充分把课堂交给了学生,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引导的新课程理念要求,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交流探讨活动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方法。

    Eternally
    Eternally4年前

    对于不规则物体的测量,转化成规则物体的测量和计算,渗透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时的应用。转化思想是在小学阶段经常用到的思想方法,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在教学时其实无处不在透漏着转化的思想,余老师在师生总结时,强调将不规则物体转化成规则物体计算体积的过程就是转化,让学生明确转化思想的应用。余老师的旧知回顾,通过回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进行了知识铺垫,在旧知回顾中,我认为也可以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度量意识和经验,例如将体积公式的由来利用动画演示回忆一番,个人见解,不当之处请谅解。

    15388581526
    153885815264年前

    于老师通过让学生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实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在实践和探究过程中,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yanyan5577
    yanyan55774年前

    力求以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这一数学知识为载体,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发现结论的探究过程,使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建立在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主动建构之上。

    xiaoweiba77
    xiaoweiba774年前

    首先吸引我的是富有趣味性的导入,通过曹冲称象的视频,迅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本节课的测量做好了铺垫,其次的复习引入,通过回顾正方体、长方体这两个基本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为求不规则物体体积奠定知识基础。同时,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规则物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可以用体积单位来度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该怎么办呢?调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唤醒学生的度量意识,激发学生去探索度量不规则物体的方法。设计很巧妙,值得学习!

    绛县第二实验小学陈晓丽
    绛县第二实验小学陈晓丽4年前

    本节课,老师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于落实和发展。

    实验二小闫爱萍
    实验二小闫爱萍4年前

    教学设计中,第二个板块是亮点,打破教材给定的测量工具,也打破了固有的框架,给出 4 种工具供选择,组合创新成一套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工具,这更符号生活中的现实,选择方法不是唯一的,也更需要小组合作探究,更具创新性。同时整堂课始终围绕 “转化” 思想开展研究,主题明确。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23:59 · PVG 07:59 · LAX 16:59 · JFK 19:59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