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jg198107

ljg198107

🏢  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2230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2-01 20:45:42 +08:00
10 G 0 S 0 B
ljg198107 的最新回复

“度量的基础就是两点间的距离,面积与体积度量单位的基础就是一维空间的长度单位。” 人们对距离远近的感知是人的本能,将三维空间的度量转化为一维空间的度量,转化为人的本能,让我更加深刻的感受到度量的意义。

赵老师,最近在看这课的教参时,发现对体积公式的推理有这样的描述:长方体的体积 = 体积单位正方体的个数 = 底层所摆的体积单位正方体的个数 × 层数 = 底面所含面积单位正方形的个数 × 高所含的长度单位的个数 = 底面积 × 高 = 长 × 宽 × 高。在这节课里面对于 “底面所含面积单位正方形的个数 × 高所含的长度单位的个数” 没有怎么体现,而且这个部分放在第一课时会对第二课时的内容造成混淆。不知道赵老师会怎么处理?

[ljg198107发表于2020-3-709: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579&ptid=125959)

长方体(二)单元中教材主要呈现了两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活动。第一个是在《体积与容积》一课,第二个在 ...

谢谢余老师的回复,我很赞同您的观点。个人觉得在使用测量的工具方面,《体积与容积》一课使用的是一般量杯,更倾向于物理方法测量,让学生建立体积概念,感受体积度量的对象;在《有趣的测量》一课,使用的测量工具没有刻度,感受 “等积变形”。学生通过收集数据,体会 “转化” 的作用,认识到数学的 “测量” 更精准。

[ljg198107发表于2020-3-711:22](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605&ptid=125985)

原子人老师的问题给我一些启发。我觉得在本节课中至少有两个点要抓。我的认识是:第一,如果堆积小正方体 ...

再次学习了赵老师的教学设计等内容,再想想原子人老师的本课关键,进一步梳理之后,发现关键点就是将三维空间的度量转化为一维长度的度量。

[czstjsq发表于2020-3-619:59](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544&ptid=126051)

感谢李老师对本课的热忱关注!您提出的问题也正是我们最需要讨论的问题。

之所以引导学生将物体表面 “画” ...

这样一来,活动多,课堂的 40 分钟是否能完成教学设计?

喜欢余老师的数学文化渗透环节。在学生对转化有了一些感受和认识后,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转化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黄老师的课堂设计不仅有学生感受 1 秒、5 秒,更有对 10 秒、30 秒、60 秒的感受,帮助学生逐渐建立并运用 1 秒、5 秒、10 秒的长短概念、不仅便于掌握秒与分的掌握,也便于 “量感” 的形成。

胡老师好,《课程标准》中的 “课程内容” 中,关于第一学段中,测量部分的内容有 3 点内容与本课有关,不知道胡老师怎么认识和落实的?

前两天看其他老师的辩课稿,在设计思考等内容中,有很多关于课程标准内容的学习与梳理,张老师的这节课也可以多结合《课程标准》谈谈。

认真学习了张老师的教学设计,环节清楚,目标明确。在选课思考中,有一个疑问:您描述的是 “为了体现出度量的重要性……” 在这里,是因为 “度量” 重要才研究,还是因为” 度量可以刻画事物某一方面的属性 “,因此重要,才需要研究呢?

认真学习了章老师的教学设计。结合测量版块研读课程标准,对教学设计进行上位思考;从线、面、体的结构中认识体积容积,对教学进行整体思考。对学生的前测分析具体,非常值得学习!

[luolejessica发表于2020-3-811:51](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731&ptid=125985)

在这节课,就是用度量单位去度量物体的操作,将现实问题简化成了一个公式。今后我们就可以直接用这个公式了 ...

    老师您好!课程标准上说到: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个人认为,模型就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的桥梁,就像赵老师所说到的 “度量” 就是沟通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桥梁一样。在研究数学的过程中,“建模” 时必不可少的。个人认为,建模侧重于沟通现实与数学的关系,而度量更侧重于数学内部的联系。不知道这样的认识是否妥当,愿共同探讨。

学习了张老师的资料,对度量有很深刻的体现。俗话说 “板书是一节课的精髓”,不知道张老师在板书上会怎样呈现呢?期待张老师的分享。

曾经听过一句话叫做 “无箭头不板书”,个人认为就是结构化的板书设计。胡老师对长度单位及其关系进行板书,但是在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方面可以用 “结构” 来呈现。

[原子人发表于2020-3-711:04](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595&ptid=125985)

本课的关键是抓什么?假如只抓一个点,你觉得抓什么咋?

原子人老师的问题给我一些启发。我觉得在本节课中至少有两个点要抓。我的认识是:第一,如果堆积小正方体是具象度量,那么用公式计算就是在具象度量的基础上进行抽象度量。从具象到抽象的思维过程就是一个要抓的点。第二,建立空间度量体系,沟通线、面、体的关系,将三维、二维空间的度量转化为对一维空间度量。不知道是否妥当,请原子人老师指导。谢谢!

[luolejessica发表于2020-3-710:40](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182590&ptid=125985)

学习了赵老师的设计,这个设计是在单元课之后,学生通过单元课的学习已经知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了,这一 ...

我特别赞成赵老师与这位老师对学生学情的预测,如果能用数据说明问题就更好了!

长方体(二)单元中教材主要呈现了两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活动。第一个是在《体积与容积》一课,第二个在《有趣的测量》一课。不知道两个实验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教材中面积单位的换算是一节独立的课,张老师把它放到了本节课中,会不会导致面积单位的认识不够深刻?

瞿老师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时用到了 “超级蟀” 的情境,这样的情境应该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就是不知道两只蟋蟀围成的是直边还是曲边图形,如果是两直边图形,那么小正方形作为度量单位,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入;如果是曲边图形,以小正方形作为度量单位,学生的理解会困难很多。期待瞿老师的第二稿!

在胡老师与大家的交流中看到 “首学、互学、群学、共学”,我个人粗浅的理解就是一个娃娃在学习一个内容的时候要学习四次,不知是否准确,请大家指正!

如果是学习 “四次”,那么学生的学习一定是有深度参与的,问题的设计一定是值得深度思考的。在教学中,胡老师在 “认识分米” 环节用用到了这 “四个学”,但是没有看到用什么问题、什么形式呈现。期待胡老师第二稿的设计。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4ms · UTC 03:09 · PVG 11:09 · LAX 20:09 · JFK 23:09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