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转化策略,探索度量方法
——《 有趣的测量》活动综述
为期几个月的辩课活动终于落下帷幕,回顾这几个月的研究过程,有磨课研讨的艰辛与不易,也有团队协力的幸福和感动。下面就陈述一下我们对《有趣的测量》这节课的思考与反思。
【选课思考】
转化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常用到的策略。转化这一方法策略的渗透和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度量意识,使人们在计量事物的过程中,不断根据计量需要而进行创新的意识和实践。本课,在紧扣转化策略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度量意识,探索度量方法,思维价值大、迁移性强,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设计思考】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体积的含义、体积单位、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后进行的教学。其主要内容是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体积的含义,又能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探索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度量方法的过程中,设计了四个层层深入的问题。1 是抛出问题,要测量石头的体积,怎么办?2、3 是引导探索不同的测量方法;4 是应用及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注意事项。
我对教材的理解:一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唤醒度量意识;二是引导学生经历探索求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紧扣转化策略,探索度量方法;三是加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反思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引入,激发学习兴趣
将不能直接度量的大象的质量转化为可以直接度量的石头的质量 ,初步感受转化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 复习旧知,唤醒度量意识
复习引入,回顾正方体、长方体这两个基本图形的体积计算方法,为求不规则物体体积奠定知识基础。同时,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规则物体(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可以用体积单位来度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该怎么办呢?通过情景问题创设,激发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度量方法。
三、 设置冲突,提出度量方法
在探索度量方法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两个学习活动,在首学中,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测量石头体积的方法,初步设计方案;群学中,全班交流,结合课件动态演示,呈现度量方法。学生对测量石头体积的方法有了初步的认知,为下一步的具体操作做好铺垫。该环节,调动了学生已有经验,发展了学生度量意识、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推理能力和直观想象能力。提出排水法的测量方案,初步感受转化策略
四、实际操作,理解度量方法
实践操作是能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在初步了解测量的方法后,再次组织学生 “互学”“群学”“共学” 活动。在活动中,细化任务,明确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知识建构的实践者。
引导学生理清石头的体积与上升水的体积、下降水的体积、溢出水的体积的关系,深度理解等积转化这一原理
五、迁移拓展,运用度量方法
正如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强调 “学习是一种社会建构,个体的学习应在社会大背景下进行才具有意义”,因此我们将度量的对象进行拓展,帮助学生在应用中固化对原理的认知。要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可以测量多粒后取平均。测量冰糖的体积可以通过小米体积等级转化。
最后,基于等积转化原理,聚焦转化策略,沟通不规则的线、面、体的度量,不规则的转化为规则的,不能用单位测量转化能用单位测量。从一维的线、二维的面、三维的体对知识进行联系建构。在测量不规则的线、面、体时,都需要通过转化,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将从不能用标准单位度量,转化为可以用标准单位度量,在联系建构的过程中,拓展了学生知识的广度。
当然,在设计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排水法的生成可以完全抛给学生,实验的操作可以更加规范一些,继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