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畅娜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21

【2021春】山西运城薛国权名师工作室畅娜三下《长方形的面积》

  •  
  •  
    畅娜 · 4年前 · 672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357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山西省运城市薛国权名师工作室的畅娜老师,很荣幸能参加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三届全国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主题专场活动。非常感谢新世纪小数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的各位领导,为名师工作室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让我们能向全国各地的专家、同仁们去学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下《长方形的面积》一课为载体,开展以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为主题的研讨活动,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和同行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衷心祝愿各基地和工作室取得优异成绩。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745#r_73475https://bbs.xsj21.com/t/1745#r_73729

    【选题思考】https://bbs.xsj21.com/t/1745#r_73926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初稿及反思】https://bbs.xsj21.com/t/1745#r_74017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二稿及反思】https://bbs.xsj21.com/t/1745#r_75902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三稿及反思】https://bbs.xsj21.com/t/1745#r_78070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终稿】https://bbs.xsj21.com/t/1745#r_97540

    【《长方形的面积》终稿视频在线】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EzODUzMzAzNg==.html

    【《长方形的面积》活动综述】【《长方形的面积》活动综述】

    672 次点击  ∙  3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421 条回复   2021-09-10 10:01:01 +08:00
    sxxgq
    sxxgq4年前❤️1

    期待精彩,我们爱数学

    畅娜
    畅娜4年前❤️1

    选题思考

    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发展更加公平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落实到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做到 “学会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人。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数学研究也要与时俱进,加入必要的 “量感” 相关知识,史宁中教授说 “数学本质在于度量”,度量包括:几何度量、计量度量、量化度量。抽象度量在于想办法培养思维,工具度量在于借助长度、面积、体积进行实践。

    为了对量感有一个深入的研究,薛国权名师工作室畅娜老师选取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下《长方形的面积》一课进行研究。基于以下几点进行研究:

    1.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就是深度学习最佳体现,如何在长方形面积教学中体现测度论?

    2. 画方格子是一切面积的本源,如何让学生 “求” 长方形的面积?

    3. 生活中哪里用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4. 学生已经学会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什么把在求周长和面积时容易混淆?

    畅娜
    畅娜4年前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形的面积》,课本 53 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的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是后续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探索、合作能力,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强,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2、以单位面积为参照,引导学生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在操作过程中,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准备: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尺子、长方形 1、2、3、表格、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比你猜》,说说我比的是哪个面积单位?(师比划,生描述)

    2、足球场的面积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课桌的面积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橡皮表面的面积呢?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提供材料,启发思考

    看来同学们对面积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1、出示 53 页长方形①

    提出问题:

    (1)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2)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3)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请同学们用一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

    (4)生操作

    (5)汇报

    a、展示全铺的情况 沿长摆了几个?沿宽摆了几个?一共有多少个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用 1 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长方形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通过用面积单位不重叠也不留缝隙的铺满长方形,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所用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b、展示半铺的情况下 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2.①号长方形沿长摆了 3 个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来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几厘米吗?沿宽摆了几个?宽是几厘米呢?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长方形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不用密铺,只要用面积单位摆满长和宽,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改】

    (二)观察思考,总结提升

    同学们刚才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出来了①号长方形的面积,现在请再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②号和③号长方形,看看他们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并把你的发现填在表格当中。

    长 / 厘米 宽 / 厘米 面积 / 平方厘米

    图①

    图②

    图③

    1、学生活动

    2、汇报展示

    3、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表格,找一找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4、课件再次展示验证结果,(通过直观演示验证学生的猜想是正确的,帮助有质疑的学生突破难关。让学生明白长方形的面积跟长方形的长和宽有关。)

    5、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 × 宽

    (三)探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1、只要知道了长方形的长和宽,我们就可以准确计算长方形的面积,试着计算这些长方形的面积。

    (课件依次出示长方形长 6 厘米、宽 1 厘米,长 6 厘米、宽 3 厘米,长 6 厘米、宽 5 厘米)

    2、课件出示正方形(长和宽都是 6 厘米)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想一想,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验证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在小组交流。

    汇报并板书:正方形面积=边长 × 边长

    三、在解决问题中验证公式

    我们出色的完成了这节课所有的探究任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1、课本 54 页 2 题

    2、楼房平面图

    四、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研究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解决许多的实际问题,其实利用这个方法还可以求其他图形的面积,今后我们将会继续学习。

    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 × 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 × 边长

    教学反思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的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我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位在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2、以单位面积为参照,引导学生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

    教学设计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长方形①号的面积

    (2)长方形②、③号的面积

    (3)观察思考,总结提升

    3. 探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4. 在解决问题中验证公式(练习)

    5.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在确定了教学内容后,主任组织我们团队教师有计划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薛主任和孙老师就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以及量感等对我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从 让我们系统地了解 “量感” 相关知识 ,并且对《长方形的面积》一课进行研究。基于以下几点进行研究:

    1.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就是深度学习最佳体现,如何在长方形面积教学中体现测度论?

    2. 评价语如何运用?

    3. 生活中哪里用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4. 学生已经学会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什么把在求周长和面积时容易混淆?

    5.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本节课有哪些高质量?有哪些与平时教学不一样的地方?

    第一次在三(9)班进行了试讲,因准备不够完善以失败告终。自以为自己的设计很好,可真正实践下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观察的数据让我对课的想当然全部粉碎,最后归结为以下几点:

    1:上课精彩的评价语几乎没有,有的也是对孩子不痛不痒的评价,评价语单一,老套,没有打动孩子的心灵,产生心与心的交流。

    在之后的课堂上应在评价语上进行改进,应做到:

    (1)准确得体

    (2)巧妙机智

    (3)灵活丰富

    (4)独特创新。

    通过课堂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2. 过渡语

    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对过渡语的衔接不是很顺畅,没有起到承上启下、是学生快速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下次的教学中应注意。

    sxxgq
    sxxgq4年前

    第一学段(1-3 年级)图形与几何,测量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 2、分米 2、米 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参见例 13) 例 13 测量并计算一张给定正方形纸的面积,利用结果估计课桌面的面积;测量步长,利用步长估计教室的面积。 [说明]把测量与面积计算有机地结合,让学生体会面积的实际背景和估计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sxxgq
    sxxgq4年前

    希望团队再想一想课标的要求,这样讲的会更加到位

    sxycpxm
    sxycpxm4年前

    期待精彩!!!

    sxxgq
    sxxgq4年前

    面积的定义,《辞海》(第六版)的解释是:“几何学的基本度量之一。是用以度量平面或曲面上一块区域大小的正数。通常以边长为单位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度量单位。”(这里应该说 “非负数”,因为图形的面积可以是 0)

    sxxgq
    sxxgq4年前

    现代数学中的测度理论,面积公理 设∑是一些封闭平面图形组成的集合。m 是定义在∑上取值于非负数的一个映射:m (A),A∈∑, 且满足以下条件; 1.(有限可加性)若 A,B∈∑,A 与 B 不相交,那么 m (A∪B)=m (A)+m (B) 2.(运动不变性)如果图形 A∈∑, 经过平移、旋转、反射的运动成为图形 A’∈∑,那么 m (A)=m (A’) 3.(正则性)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的 P∈∑, 且 m (P)=1

    sxxgq
    sxxgq4年前

    范・希尔夫妇的儿童几何思维水平 阶段 0:前认识水平 (学生只能注意直观开头的某些特征) 阶段 1:信息 (学生开始熟悉相关的内容) 阶段 2:范围定位(学生逐渐接触、了解形成体系的主要联系点) 阶段 3:解释(讨论发现的关系,学生学习相关数学用语的表达) 阶段 4:自由定位(学生开始利用自身固有知识在一系列的相关联系中去探索发现他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阶段 5:整合(学生将回顾整理各种思考路径)

    sxxgq
    sxxgq4年前

    用理论去支撑我们的研究才会有 “量感” 的数学味道

    zjing2020
    zjing20204年前

    本节课是一节平面图形和计算相结合的课,整节课层次感很强。让学生亲身经历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值得商榷的有一点,我们的导课是否直切主题?《我比你猜的》的游戏是对面积单位的复习,和面积有关却又感觉和这节课的核心目标不够贴切,这节课更重要的是对面积的探索,我们可否从设疑的角度思考如何导入。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不仅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科学的思考方法,同时也要在探索过程中明辨周长和面积的区别,解决畅老师提出的第 4 点问题。一起思考一起进步,期待精彩!加油!

    zjing2020
    zjing20204年前

    这节课是很有趣也很有挑战性的一节课,如何将量感的数学味儿融入课堂,又能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动思考的过程中茅塞顿开,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加油!

    sxycpxm
    sxycpxm4年前

    让孩子们真正的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的产生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在体验中丰富量感。

    sxycpxm
    sxycpxm4年前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合作探究,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sxycpxm
    sxycpxm4年前

    教学中,充分利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学生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的过程,充分感知什么是长方形的面积,有效的解决了部分学生,对面积和周长这两个概念混淆的问题。

    sxxgq
    sxxgq4年前❤️1

    本节课要让学生像数学家一样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从长方形 1、2、3 的面积计算数据中,发现具体的长方形公式是归纳推理。从长方形面积到正方形面积公式推理,这是数学内部的推理是类比推理。

    sxxgq
    sxxgq4年前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面积度量的本质是 “长方形面积内包含了多少个面积单位”,用数来刻画就是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让学生明白能够摆的情况下怎样得到面积,不能摆的情况下又如何得到面积,逼着孩子想到长方形面积的一般化公式。

    sxxgq
    sxxgq4年前

    这节课太有意思了,如果没有走进去感觉这么简单的公式还要这样费劲研究,但是当你走进去后,你就感觉长方形面积的公式发现是那么的神奇,当时数学家是怎么想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让我们在磨课中慢慢感受数学的智慧与伟大!数学真美!

    白果
    白果4年前

    本课让孩子选用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面积的方法,进一步体会了图形的面积就是图形所包含的面积单位的数量,通过把测量的数据填入表中,在观察表中的数据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是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获得的公式。

    白果
    白果4年前

    在教学中,以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为参照,通过摆一摆,数一数,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中估计长方形的面积。使学生学习真发生,在有效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真探究、真思考、真发现等深度学习,让学生在经历体验的过程中,自主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提升了数学素养,发展了数学思维。

    白果
    白果4年前

    教学中,最突出的亮点在于教师并未照本宣科地告知学生长方形面积的概念,而是让学生在摆一摆、数一数中自己发现长方形面积的内涵,通过各种观点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推到出长方形面积公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热情。

    sxxgq
    sxxgq4年前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讲课中会出现用 “小方块” 摆的问题,这个问题要注意到 “小方块” 指的是体积,一块一块就是体积。用上 “小方格” 就很准确,方格纸、小方格、格子图在表达时一定要注意数学术语的准确性。本节课老师更为专业一直用的是 “小正方形”!

    畅娜
    畅娜4年前

    对于长方形而言,实质上我们改变了度量的对象和方式,即要得到的是二维空间的大小,而对量的确实一维空间的数值(长和宽),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只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计算面积,但么 “对为什测量的是长度,算出来的却是面积” 并不清楚,希望在教研中慢慢感悟!

    sxxgq
    sxxgq4年前

    面积是乘法的直观模型,以下这三句话要精准教研:1. 在方格纸中涂色表示算式 3×4 2. 算一算,图中有多少个格子?(3×4) 3. 算一算,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3×4)

    sxxgq
    sxxgq4年前

    3 厘米 ×4 厘米 = 12 平方厘米

    (3×4)个 ×1 平方厘米 = 12 平方厘米

    这两个算式需要大家好好琢磨

    sxxgq
    sxxgq4年前

    为什么长 × 宽就是面积 下面用长 4 厘米宽为 3 厘米证明如下 3 厘米 ×4 厘米 = 3×1 厘米 ×4×1 厘米 = 3×4×(1 厘米 ×1 厘米)=12×1 平方厘米 = 12 平方厘米

    sxycpxm
    sxycpxm4年前

    复习导入虽然普通,但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复习更好的衔接新旧知识,打通知识之间的练习。

    sxycpxm
    sxycpxm4年前

    这一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认知过程,帮助学生用单位正方形填充长方形的长方形的过程,逐渐认识长方形的面积,引导学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和长与宽的关系。

    sxxgq
    sxxgq4年前

    采用真实情境导入,一方面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另一个方面主要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数学的环境,让学生感受都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我身边!

    sxxgq
    sxxgq4年前

    本节课设计结构很好,主要是让学生经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关键是让学生打心底里明白,度量面积的工具是 “面积单位” 即小方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小方格” 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sxxgq
    sxxgq4年前

    如果学生有了从一开始就想问题的能力,即使忘记了长方形的公式,他也会凭借老师讲的数小方格的方法推导出公式,这恰好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学素养的培养!

    白果
    白果4年前

    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够提高整个教学的质量。基于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教学的内容,本课融入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断的鼓励学生提出质疑,让学生产生一种思考,继而逐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得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白果
    白果4年前

    课堂中拓展延伸让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公式的基础上,通过整合信息、拓宽思路、进一步实现深度思考和深度学习,最终感悟数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sxxgq
    sxxgq4年前

    教师最大的智慧在于解惑,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如何度量长方形的面积,关键在于打通了小方格数与长宽之间的关系,打通了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数学本身就在研究 “关系”

    sxxgq
    sxxgq4年前

    如果你爱上了数学,首先你已经就要沉浸在数学的思考中,一天不停的思考!人是思想着的芦苇!

    sxxgq
    sxxgq4年前

    我们就是用半年时间来磨这节课,这正是数学带来的乐趣,这正是新世纪小学数学活动的要义!

    sxxgq
    sxxgq4年前

    当你用惯了北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你就明白了教材的精髓 “情境 + 问题串”,教材真的是为学生设计的,淘气、笑笑、奇思、妙想多么智慧响亮的学生名字,他们就是为数学而生的!

    sxxgq
    sxxgq4年前

    教师要有一种数学的精神,那就是永远思考下去,不要让大脑停下来!

    畅娜
    畅娜4年前

    在磨课中痛并快乐的成长!在过程中让我更加知道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畅娜
    畅娜4年前

    就数学思维而言,由一个例子获得的公式还需要再举例验证,让学生经历这个过这样的学习过程,结合具体数据获得新的发现。

    畅娜
    畅娜4年前

    在教学过程中,我慢慢意识到: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一个数学问题呈现在学生的面前时,尽可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拓宽问题的思考空间,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动向,不断的给予启示,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完善结论。

    sxycpxm
    sxycpxm4年前

    在导入环节改用学生熟悉有兴趣的情境,是否更能吸引孩子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sxycpxm
    sxycpxm4年前

    操作与填表环节的设计,是所有操作完成后,有思维的完成表格; 还是边操作边直观的完成表格,更能引发孩子们的思考?

    sxycpxm
    sxycpxm4年前

    练习题的设计我觉得,还应该再出新意!

    sxxgq
    sxxgq4年前

    关于操作与填表,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水平,一般研究问题都是先研究一个简单的,就是 “投石问路”,这样慢慢有了经验才会走向深入研究。研究完第一个图形让学生填表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如果一下研究 3 个问题有点多,不过我们也可以问问学生的想法,这样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感觉怎么好,我们一般就这么设计

    sxxgq
    sxxgq4年前

    练习题的设计一个是要有开放性,另一个要具有灵活性。

    sxxgq
    sxxgq4年前

    所有团队人员想一想,本节课要体现的育人理念有没有,把立德树人落实到位!

    sxxgq
    sxxgq4年前

    新世纪小学数学的微课特别好,我们看一看是不是可以加入一点,在大数据时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关键内容!

    sxxgq
    sxxgq4年前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本节课有哪些高质量?有哪些与平时教学不一样的地方?

    sxxgq
    sxxgq4年前

    学生如何高质量的发展,值得我们深思

    sxxgq
    sxxgq4年前

    学生如何高质量的发展,值得我们深思

    畅娜
    畅娜4年前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形的面积》,教材第 53 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了四个问题串,通过摆一摆、填一填、想一想,让学生主动发现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们按照教材的编写,认真进行了教学设计,同时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又创造性补充了设计,例如打通摆的个数与长宽的关系,在推导正方形时用到了皮亚杰 “面积加倍” 观念。 学情分析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告诉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教学才是科学有效的。通过课堂前测,发现学生对什么是面积以及选择面积单位这些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在探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时,学生能够利用小方格准确的数出简单的图形面积,但是不明白用乘法计算长方形面积的背后的道理。本节课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学习材料,利用小方格去研究长方形面积,主动建构 “面积模型”,在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建立 “量感” 发展空间想象力。

    学习目标: 1、学生利用小方格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公式,掌握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2、学生利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方格” 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在测量面积过程积累 “面积大小” 的量感。 3、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懂得与人相处,在发现公式的过程体 会数学精神.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发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教学准备:边长为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学习清单;方格纸;练习清单;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同学们,这是美丽的七彩盐池。最近我们运城市正在打造盐湖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进行盐湖生态开发,规划部门需要测量每一块盐池的面积。如果让你计算这块盐池的面积,你会吗?老子说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我们今天就从最基本的图形开始研究,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度量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1. 感知面积 出示①号长方形:

    提问:今天我们要求的是长方形的面积,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指的是哪个区域? (生:摸一摸,指一指)

    1. 选择测量工具 它的面积到底是多少?你打算用什么工具来测量?

    预设: a. 尺子(尺子能把这个面积量出来吗?) b.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如果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测量,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打算怎样摆?等一会我们就按刚才说的方法去摆一摆。

    1. 动手测量

    活动材料: 老师事先为同学们准备了 3 种学具分别是: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①号长方形、一张表格。

    活动要求: (1)同桌两人一组 (2)1 人摆,1 人记录 (3)时间为 1 分钟

    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要求开始活动

    1. 汇报展示 哪个小组来回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表格又是怎样填?

    预设: a. 每排摆三个,摆了这样的两排,一共有 6 个 1 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面积就是 6 平方厘米。(还有谁需要补充?) 提问:谁还有不同的摆法?

    预设: a. 我没有摆满,第一排摆了三个,第二排只摆了一个。

    提问:说说你这样摆的理由

    预设: a. 虽然我没摆满,第一排摆 3 个,那就知道第二排也可以摆 3 个。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观察表格: 每排摆几个 摆了几排 有几个面积单位 面积 / 平方厘米

    图① 3 2 6 6 图② 图③ 小结:这两种摆法不同,①号长方形的面积都是 6 平方厘米。

    (二)、再次感知度量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1. 估计长方形②③面积 我们通过摆一摆,知道了①号长方形的面积是 6 平方厘米,你能根据①号长方形的面积,估一估②号长方形的面积吗?你怎么估的?那③三号长方形的面积呢?

    预设: ②号长方形 ---8 平方厘米、10 平方厘米 ③号长方形 ---12 平方厘米、10 平方厘米

    1. 动手操作,测量②③号长方形面积 同学们,刚才都估了②号长方形和③号长方形的面积,它们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平方厘米? 下面请同桌两人再次利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然后把摆的结果,填在表格里,看一看,你们摆的结果和你们估的结果一样吗?

    活动要求: (1)同桌两人一组 (2)1 人摆,1 人记录 (3)时间为 2 分钟

    老师,还有一个要求:角色互换,刚刚摆的同学,现在做记录。

    1. 汇报展示: 每排摆几个 摆了几排 有几个面积单位 面积 / 平方厘米

    图① 3 2 6 6 图② 5 2 10 10 图③ 4 3 12 12

    (1)②号长方形面积 学生汇报:教师指名学生到黑板前讲解,说说②号长方形是怎么摆的?面积是多少?

    预设: ②号长方形,每排摆了 5 个,摆了这样的 2 排,有 10 个面积单位,面积是 10 平方厘米。

    (2)③号长方形面积 学生汇报:教师指名学生到黑板前讲解,说说③号长方形是怎么摆的?面积是多少?

    预设:③号长方形,每排摆了 4 个,摆了这样的 3 排,有 12 个面积单位,面积是 12 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研究,再次经历度量面积过程丰富研究数据,为后面归纳做铺垫。)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摆一摆、填一填,知道了长方形①号,②号,③号的面积分别是多少,现在我们来看看大家填的表格,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

    (三)、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1. 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横着看) 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a. 有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

    b. 我们来看,这里 ①号长方形有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 ②号长方形有 10 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 10 平方厘米, ③号长方形有 12 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 12 平方厘米。 小结:表格中的这两项,其实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1. 观察表格,发现规律(竖着看)

    (1)长与每排摆几个关系

    来,看这,指表中(竖着观察)你发现什么? ①号长方形每排摆了 3 个 1 平方厘米,它的长就是 3 厘米。 ②号长方形每排摆了 5 个 1 平方厘米,长就是 5 厘米。 ③号长方形每排摆了 4 个 1 平方厘米,长就是 4 厘米。 每排摆几个,其实就是长方形的什么? 预设:长

    (2)宽与摆了几排的关系 看,这里摆了几排,其实就是长方形的什么? 预设:宽 所以: ①号长方形的宽就是(2 厘米), ②号长方形的宽是(2 厘米), ③号长方形的宽是(3 厘米)

    (3)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现在你谁能用一句话说一说,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预设: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我们来看:指表格 (长 3 厘米,宽 2 厘米,面积是 6 平方厘米) (长 5 厘米,宽 2 厘米,面积是 10 平方厘米) (长 4 厘米,宽 3 厘米,面积是 12 平方厘米)

     长	宽	面积 / 平方厘米

    图① 3 2 6 3×2

    图② 5 2 10 5×2

    图③ 4 3 12 4×3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摆一摆,填一填,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接下来,我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

    (四)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出示: (长 5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长 4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长 3 厘米,宽 2 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

    出示边长为 2 厘米正方形:

    这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谁来说一说?

    预设:2✖2=4(平方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谁来说说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预设: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 你能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吗?

    预设: a.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B. 每排摆 2 个,摆了两排。

    所以,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

    小结:我们探究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无论多大面积的长方形,我们只要知道它的长和宽,就能求出它们的面积,无论多大面积的正方形,只要知道了边长,我们就能求出它们的面积。

    三、联系实际,迁移应用

    1. 出示盐池面积图: 还记得我们课前的问题吗请你计算这块盐池的面积?请在练习本上做一做。
    1. 开放题:小明家买了新房子,房型图如下所示,请选择你比较感兴趣的房间计算出它的面积。

    四、全课总结,反思提升。

    本节课我们经历了摆小正方形、分析数据、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谁来说一说,你原来认为的长方形面积怎样求,现在又怎样求?

    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面积是用小方格量出来的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

    在第一次失败的基础上,通过团队多次的研讨,这次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长方形面积是什么?

    2、怎样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3、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在团队研讨的基础上,我重新设计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度量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1) 感知面积 出示①号长方形

    (2)选择测量工具 它的面积到底是多少?你打算用什么工具来测量?

    (3)动手测量

    汇报展示 哪个小组来回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表格又是怎样填?

    (二)再次感知度量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三)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1)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横着看) 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2)观察表格,发现规律(竖着看)

    (3)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四)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出示

    三、联系实际,迁移应用

    这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改动:

    (1)导课采用学生身边的盐池来导课,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真的有用。

    (2)2 在探究发现公式环节设计非常符合学生的思维,让数学学习真实发生。

    (3)调整了教学前测,学生活动方式,从 4 人一组调整为同桌桌两人合作,让学习真正发生,提高学习效率;

    (4)精心设计过渡语和评价语。

    通过重新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在三年(10 班)进行第二次试讲,薛主任和团队老师参与了听课,并进行课堂观察。这节课比上节课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表现也不错,通过对评价语和过渡语的运用,第 2 稿的教学设计明显通顺很多。通过对教学设计的修改,让我从关注教案到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在一次又一次的教研中,除了感觉每天很充实之外,我一直不知道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是否进步了,直到前几天听青年教师的公开课,在听的过程中,我突然觉得自己会听课了,我会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会准确知道老师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突然间觉得自己进步了一大截。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比如上课时语言比较随意,问题的指向性不是很明确,还需不断地改进。

    畅娜
    畅娜4年前

    《长方形的面积》课堂前测 班级: 姓名:

    1. 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A. 平方米 B. 平方分米 C. 平方厘米

    (1)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 6( )。

    (2)学校篮球场的面积约是 420( )。

    (3)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 4( )。

    1. 如果!image.png 的面积是 1 平方厘米,你知道下面图形的阴影面积分别是多少吗?

    image.png 面积( )

    image.png 面积( )

    image.png 面积( )

    image.png 面积( )

    1. 猜一猜:

    image.png

    长方形面积可能与( )有关。

    1. 我知道长方形面积=( ),是通过( )知道的。
    sxxgq
    sxxgq4年前

    第 2 稿的教学设计明显有所提高,这正是教研的力量。1、导课采用学生身边的盐池来导课,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真的有用。2、在探究发现公式环节设计非常符合学生的思维,让数学学习真实发生。长方形 1 让学生体会面积的大小就是用小方格来度量,初步感知面积的度量。长方形 2、3 的设计非常巧妙,有 3 个亮点:第一个是让学生根据长方形 1 来估计面积;第二个就是让学生用 1 平方厘米小正方形去拼摆,让学生真正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的度量过程,最后填写表格;第三个是教师没有去讲,而是给学生最大的空间,让学生也当一回小老师,让学生到黑板上去讲摆的过程,填写的数据。3、发现公式这是本节课难点,同时也是本节课的亮点,教师让学生横着观察,发现长方形包含了多少个面积单位,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几,这仅仅解决了个数问题;关键是让学生竖着观察,结合图形让学生真正明白,一排摆几个 1 平方厘米小正方形长就是几厘米,摆了几排宽就是几厘米,这样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长能和宽在一起相乘,同时发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4、练习环节主要在于让学生迁移知识,一个练习是解决开课时的盐池问题,另一个就是现实生活的住房面积问题,第二题属于开放式的联系,真正体现以人文本,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5、课堂总结,谁来说一说,你原来认为的长方形面积怎样求,现在又怎样求?主要是让学生反思自己对长方形面积的测量,大部分学生在这一环节思维暴露足以证明本节课是成功的一个课,因为我们已经把测量面积这一种子种在学生的心间,及时有一天学生忘记了公式,他也会通过用小方格拼摆重新得到公式,这正是学生素养提高的最佳写照!

    sxxgq
    sxxgq4年前

    1、导课采用学生身边的盐池来导课,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真的有用。

    sxxgq
    sxxgq4年前

    2、在探究发现公式环节设计非常符合学生的思维,让数学学习真实发生。长方形 1 让学生体会面积的大小就是用小方格来度量,初步感知面积的度量。长方形 2、3 的设计非常巧妙,有 3 个亮点:第一个是让学生根据长方形 1 来估计面积;第二个就是让学生用 1 平方厘米小正方形去拼摆,让学生真正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的度量过程,最后填写表格;第三个是教师没有去讲,而是给学生最大的空间,让学生也当一回小老师,让学生到黑板上去讲摆的过程,填写的数据。

    sxxgq
    sxxgq4年前

    3、发现公式这是本节课难点,同时也是本节课的亮点,教师让学生横着观察,发现长方形包含了多少个面积单位,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几,这仅仅解决了个数问题;关键是让学生竖着观察,结合图形让学生真正明白,一排摆几个 1 平方厘米小正方形长就是几厘米,摆了几排宽就是几厘米,这样学生真正明白,为什么长能和宽在一起相乘,同时发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

    sxxgq
    sxxgq4年前

    4、练习环节主要在于让学生迁移知识,一个练习是解决开课时的盐池问题,另一个就是现实生活的住房面积问题,第二题属于开放式的联系,真正体现以人文本,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

    sxxgq
    sxxgq4年前

    5、课堂总结,谁来说一说,你原来认为的长方形面积怎样求,现在又怎样求?主要是让学生反思自己对长方形面积的测量,大部分学生在这一环节思维暴露足以证明本节课是成功的一个课,因为我们已经把测量面积这一种子种在学生的心间,及时有一天学生忘记了公式,他也会通过用小方格拼摆重新得到公式,这正是学生素养提高的最佳写照!

    zjing2020
    zjing20204年前

    第二稿教学设计的提升很大 1. 首尾呼应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2. 针对学生对周长和面积容易混淆的问题,在不断的设疑、对比、辩论、实践中让孩子感受到恍然大悟的透彻。 3. 直击数学本质,面积的度量和长度的度量如何建立关系,巧妙的让学生感知面积和长宽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重点。而薛老师上面的解读非常精准。3 个亮点让孩子们在估计、操做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中逐步找到规律,抽象出了面积计算公式。明确了面积不可以用尺子来度量,但和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有关系。

    zjing2020
    zjing20204年前

    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们在思考的过程中打通思维盲点,突破思维局限,建立科学的思维体系。本节课就是在孩子们解决问题中遇到困惑时采用了估、摆、数据分析、观察比较等科学有效的方法来不断刷新学生的思维,最终得到对长方形面积的解读和应用的。

    zjing2020
    zjing20204年前

    一个教学的细节非常棒。两稿的设计语言越来越精炼准确;过渡语承上启下做到了课程的自然过渡;提问、预设也越来越精准。期待下周的试讲效果。

    yinjie
    yinjie4年前

    本节课通过四个问题,一是理解用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面积的方法,二是选择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三是填表、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四是类比发现,推导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这四个问题,让学生充分的经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sxxgq
    sxxgq4年前

    张老师和尹老师分析的很到位,希望大家集思广益,想一想在紧扣数学学科本质的基础上,怎样实现立德树人?

    sxxgq
    sxxgq4年前

    本节课采用的是大问题教学法

    1、长方形面积是什么?

    2、怎样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3、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sxxgq
    sxxgq4年前

    团队老师想一想,面积的守恒与测量在本节课哪些方面有所体现?

    sxxgq
    sxxgq4年前

    皮亚杰说:面积的守恒是儿童能用数出每个图形中含有多少个基本测量单位的方法,对两个形状不同的面积进行比较的产物。

    sxxgq
    sxxgq4年前

    我头脑里想了一个面积是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能摆或者画出这个长方形吗?

    sxycpxm
    sxycpxm4年前

    经过修改后的设计,思路和条理更加清晰,每个环节的目标也更加明确!

    sxycpxm
    sxycpxm4年前

    本节课的难点是从表格中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了突破这个难点,从一开始的摆一摆后,学生描述摆法的过程是逐步渗透,帮助学生发现小正方型的边长个数与长方形长与宽的关系。为发现公式逐步铺垫。

    sxycpxm
    sxycpxm4年前

    导课的设计采用我们家乡的盐湖,既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练习的设计与导入相呼应,有始有终!

    白果
    白果4年前

    数学课标标准 2011 年版明确要求:应该在现实的情境中,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去认识与教学,第二稿从孩子们熟悉的盐湖盐湖导课,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白果
    白果4年前

    第二稿在探究怎样求长方形面积?通过亲自参与测量活动,亲身去体验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更细化更有条理性,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养成了良好的探究习惯。

    白果
    白果4年前

    本节课,还有点小困惑,就是如何选择教具?怎样完美运用多媒体技术?

    一节好课,教具与多媒体的结合使用,缺一不可。

    sxycpxm
    sxycpxm4年前

    本节课通过同桌之间的合作,共同探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桌有分工有合作 ,各司其职,责任分明,学生能主动积极的投入探究活动。

    sxycpxm
    sxycpxm4年前

    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sxycpxm
    sxycpxm4年前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生活中,并重视让学生进行体验,感觉数学就在身边、就在他们的生活中,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sxxgq
    sxxgq4年前

    随着磨课的深入,老师对本节课越来越有了感觉,由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的适应,由一开始没有深挖教材到后来的抓住数学本质,由一开始的环节的不连贯到后来环节的流程,由一开始复习导入到后来的情境导入,一步一步的改变,一步一步的走向素养,这些都来源于新世纪小学给我们提供的平台。

    sxxgq
    sxxgq4年前

    导课还可以再修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富有数学的味道!

    sxxgq
    sxxgq4年前

    正方形面积的推导可以更加深入点,让学生明白边长与面积的关系。

    sxxgq
    sxxgq4年前

    当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还可以采用逆向思维,设计一道开放性的题,例如知道了面积求长和宽,开放性越大学生的思维越活跃!

    sxxgq
    sxxgq4年前

    本节课还缺少点让学生画一画图形面积的,例如画一个面积等于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下次可以做一个尝试!

    sxxgq
    sxxgq4年前

    有时老师需要逼自己一把,这样你的设计才有创新才会生成智慧性的数学

    sxxgq
    sxxgq4年前

    这节课需要我们天天去琢磨,需要站在 “量感”、“大单元”、“深度学习” 下思考,想着想着就会有亮点的!

    sxxgq
    sxxgq4年前

    希望大家跳出教材看教材,跳出课堂看课堂!

    sxxgq
    sxxgq4年前

    明天接着磨课,磨课完后再次研讨,每周二周四固定磨课日!

    白果
    白果4年前

    在磨课中逐渐成长

    孙燕伟
    孙燕伟4年前

    一次次的研课,一次次的蜕变,一次次的成长,一次次的精彩!

    孙燕伟
    孙燕伟4年前

    今天又要磨课,相信:理越辩越明、思路越理越清!

    sxycpxm
    sxycpxm4年前

    加入让学生画一画长方形的面积,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可以尝试.

    sxycpxm
    sxycpxm4年前

    期待今天的又一次磨课!

    sxxgq
    sxxgq4年前

    今天的磨课大家都很满意,因为我们不是在上课,而是和学生进行了一次 “完美的数学之旅”。畅老师和学生们沉浸在数学王国,共同去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她们和数学融为一体。看着孩子们由原来的懵懂,到后来真正理解长方形的面积;看着孩子们,利用小正方形两人一组摆、填、说、算真正发现了公式;看着孩子们在老师们引导下,慢慢开窍悟出了长方形面积的算理;看着孩子们不但会算而且会用数学语言说出自己对长方形面积的前后理解,特别是孩们说 “原来我以为为长方形的面积、、、、、、而现在我认为长方形的面积、、、、、、” 那一刻,我真得感觉到了数学的智慧和幸福,因为我们不是在上数学课,我们真得是在育人!

    sxxgq
    sxxgq4年前

    研讨完后,进行深度修改,导课重新设计利用真实数学味道浓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明白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开放题再一次让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的算理;在推导正方形的面积时,利用皮亚杰的 “面积加倍观念”。

    sxxgq
    sxxgq4年前

    导课重新设计利用真实数学味道浓的情境,重新设计导课

    sxxgq
    sxxgq4年前

    “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让学生真正明白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开放题再一次让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的算理。

    sxxgq
    sxxgq4年前

    皮亚杰的 “面积加倍观念”,在推导正方形的面积时,再一次在方格纸上画正方形。

    孙燕伟
    孙燕伟4年前

    第一次磨课在三(9)班,今天磨课在三(10)班,虽然用的是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但是孩子们的表现是一样的精彩,“我一眼就可以看出……”、“我能口算出所有图形的面积”“学习之前,我认为……,学习之后,我知道了……” 等,三年级的孩子,了不起!

    孙燕伟
    孙燕伟4年前

    针对今天磨课中出现的新生成,要集思广益,商讨对策。

    白果
    白果4年前

    今天再一次研讨,进行更深的探究,通过以 1 平方厘米为参照,画一个是它倍数的正方形,目的是为了更明确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白果
    白果4年前

    怎样在课堂中让学生更深刻的体会量感。

    白果
    白果4年前

    在课堂中如何让学生提高估测意识。

    孙燕伟
    孙燕伟4年前

    引起我思考的三个问题,也就是它们之间的异同: (1) 面积单位与单位面积; (2)度量与测量; (3)数感与量感

    孙燕伟
    孙燕伟4年前

    在磨课的过程中,感觉到每个环节的衔接语以及老师的评价语是非常重要的,值得推敲!

    sxycpxm
    sxycpxm4年前

    孩子们真正的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的产生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在体验中丰富量感。

    sxycpxm
    sxycpxm4年前

    让学生在摆一摆、数一数中自己发现长方形面积的内涵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的热情。

    sxycpxm
    sxycpxm4年前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一个数学问题呈现时,要可能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拓宽问题的思考空间。

    白果
    白果4年前

    期待明天的再次研讨!

    孙燕伟
    孙燕伟4年前

    教学环节的大变革,再加上有李老师的加入,明天的磨课会有怎样的思维碰撞?产生怎样的火花?有怎样的精彩?期待!

    sxxgq
    sxxgq4年前

    今天在市教研室小学数学李主任的研讨下,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对于量感的理解更加明晰了,对于学生真实发生也更加具体了,同时也研讨了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一个一个慢慢解决。

    孙燕伟
    孙燕伟4年前

    今天磨课出现的问题一:导课 具体表现在情境不新颖、趣味性不强、学习的欲望不明显。 建议:导课环节要调整。

    sxxgq
    sxxgq4年前

    明天我们团队最好把所有问题整理一下,重点解决一些难点问题,同时团队成员要明确分工,高效合作完成新的教学设计。

    sxxgq
    sxxgq4年前

    导课环节大家都想一想,导课要一下就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时也要把学生带入到真实的学习情境中!

    sxxgq
    sxxgq4年前

    还有一个就是练习,这两天大家每人都要想出来一个导课的情境、一个练习的设计。

    sxxgq
    sxxgq4年前

    同时希望团队成员在周日理想学校参加培训时,向特级教师徐斌发问,解决自己的困惑。

    sxycpxm
    sxycpxm4年前

    关于导课,想创新太难了.

    sxycpxm
    sxycpxm4年前

    练习的设计与导入融合,能使课堂更加丰富,有趣!

    sxycpxm
    sxycpxm4年前

    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对学生量感的培养,我们还要好好研究!

    孙燕伟
    孙燕伟4年前

    在磨课的过程中,整体感觉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语(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够精准,值得提炼。

    孙燕伟
    孙燕伟4年前

    今天针对练习题中的房屋平面图,计划星期一课前访谈几名三年级的学生,做到 “知己知彼”。

    sxxgq
    sxxgq4年前

    对啦,一切以学生的理解说了算,因为学生是主体,让学生说一说他真实的想法,在问的时候一定要有针对性

    sxxgq
    sxxgq4年前

    同时老师讲的时候,也要注意以下几点:1、先指一名学生来读题。2、让学生在理解平面图。3、教师强调计算的是面积必须注意面积的单位。4.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房间计算出来。

    sxxgq
    sxxgq4年前

    在汇报时,要求学生有条理的回答:1、我选择的是哪个房间?2、这个房间是一个什么图形?3、我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最后的答案是多少?(必须要注意细节)

    sxxgq
    sxxgq4年前

    教师指导到位了,学生自然就条理了,课堂语言的调控尤为重要

    sxxgq
    sxxgq4年前

    关于过渡语:1、是要流畅自然。2、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3、有时还要小结。4、语言一定简练。

    sxxgq
    sxxgq4年前

    导课时可以采用游戏导入,让学生看一个拼图游戏动画,特别是红色基因的教育题材,一方面是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另一方面就是学生喜闻乐见,这样最后落脚到要为这张拼图板设计保护膜,需要多大的保护膜?(抛砖引玉,大家好好想一想别的方法)

    sxxgq
    sxxgq4年前

    下周二下午集体学习理论有关 “面积” 和 “量感” 的知识,这两天希望大家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

    sxxgq
    sxxgq4年前

    我们不怕问题多,正是有了问题,才逼得我们不断思考研究

    sxxgq
    sxxgq4年前

    希望大家提高站位,加强理论学习,以学生为主让学习真实发生!

    zhangxiaoying
    zhangxiaoying4年前❤️1

    集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向薛老师工作室一队一心研一课致敬! 认真拜读引发思考: 课堂前测的目的?对课堂的学情定位? 为本节课提供了哪些有效支撑?

    zjing2020
    zjing20204年前

    磨课中我们的思路越来越清晰,同时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中也暴露出一些教学设计的问题。如,练习的设计。练习要有针对性、有梯度、有延伸。最近我们加进去的画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就属于有逆向思维的延伸题,那放在本节课课中进行是否合适呢?学生的反馈看似难度有些大,看是不是放在最后,作为一道拓展题出现会更好呢。

    zjing2020
    zjing20204年前

    感谢教研室李主任对我们团队的深入指导,他从数学思想、深度思考上给了我们更明确的方向。量感、数感如何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渗透和呈现也成为需要我们再次深入思考的问题。

    zjing2020
    zjing20204年前

    期待明天的无痕教育,希望新的教育理念能植入我们的 课堂,润物细无声,教育便是如此!

    zjing2020
    zjing20204年前

    导课一直是我们研究的一个点,有困难。趣味性、思维性和本节课的链接点都要有,在这些方向的指导下,我们采用七彩盐湖、公园面积、春季风景等不同方式和内容做了尝试,相信我们一定能在不断的尝试修改中摸索出最好的导课,做到引人入胜的

    畅娜
    畅娜4年前

    通过前课堂前测,发现学生对什么是面积,及面积单位的选择,掌握的基本到位。

    在数一数图形阴影面积的练习题中,大部分学生能数正确,但各别同学忘记写单位,也就说明学生对单位面积的知识储备,还需再次深度的加强和应用。

    在探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时,简单的图形面积,学生们能全部正确,但在(没给出小正方形)稍微复杂图形中,大部分同学都错了,原因大概有 2 点:

    1. 是因为没有审题,没有理解题意,下意识的以为也是阴影面积,所以需要在课堂中提拔学生们的罗辑思维能力及分辨能力。

    2. 是因为空间想象能力弱,没出现的(小正方形)以为没有,没有填充意识,需要在本节课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亲身感知,亲自度量,建立起空间量感。

    再调查什么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也是大部分同学不是很清楚,不明白,这是正常的,这也是本节课需要教师传递和教授的内容。

    掌握了这些内容,可以为新课做好铺垫,在课堂的环节及细节,提高度方面处理时有所准备!更能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累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个体差别能及时对待,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使学生们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白果
    白果4年前

    畅老师为了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学生,教学设计有依据,需要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认知状况,以细致详实的前测来加强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效性。

    白果
    白果4年前

    与之前的课堂前侧相比,调整后的课堂前侧更为细致些!

    白果
    白果4年前

    开展课堂前测,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也就是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这样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开展饶有兴致的学习。选择适当的前测方法,从而切实可行地思考更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策略,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白果
    白果4年前

    所以,选择合适的课堂前测方式,对于提高 “做中学” 教学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sxxgq
    sxxgq4年前

    “课前检测单” 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通过前测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另一个就是为科学有效的设计教学服务,知道哪些知识是必须要讲的,哪些知识对于学生是难点,基于学生的课堂前测来设计教学,一方面是提高了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就是学生的真实有效。

    sxxgq
    sxxgq4年前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告诉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教学才是科学有效的。

    sxxgq
    sxxgq4年前

    通过课堂前测,发现学生对什么是面积以及选择面积单位这些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在探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时,学生能够利用小方格准确的数出简单的图形面积,但是如果没给出小方格大部分同学就会出错,可见三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还需加强。

    sxxgq
    sxxgq4年前

    大部分学生不是很清楚什么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很多学生在说面积时,要么不说面积单位要么就是说错。 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要重点研究算理,在讲课时注意有意识引导学生把单位说清楚。

    sxxgq
    sxxgq4年前

    在张老师的前测基础上,畅老师的教学设计才会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学生的学习才会真实发生!我们的教学在科学的数据上进行设计就会越来越专业!

    畅娜
    畅娜4年前

    在薛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定会一步一步的成长!

    畅娜
    畅娜4年前

    困惑: 1、如何创设既贴近生活,孩子有感兴趣的题材? 2、在课堂中如何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3、如何在课堂中体现 “量感”?

    sxxgq
    sxxgq4年前

    畅老师提出了 3 个困惑,希望大家围绕着 3 个问题展开思考讨论。

    sxycpxm
    sxycpxm4年前

    我们的课堂上,虽然大多数的时间以学生活动为主,但却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学生还没有主动的投入探究活动之中,接下来我们要注重学生主动探究为主的教学设计。

    sxycpxm
    sxycpxm4年前

    面积的情境创设跳不开 “图片”,如何才能选择孩子们有兴趣的图片导入,一下子抓住孩子的眼睛,激发他们探索的欲望?

    sxycpxm
    sxycpxm4年前

    我们一直以为关于长方形的面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会求的,通过前测发现仅仅百分之十,这两个孩子也仅仅是知道怎么求面积,为什么这样能得到长方形的面积也是含糊的,这节课对孩子们来说是全新的知识,需要我们认真研究。

    sxxgq
    sxxgq4年前
    今天徐斌老师的无痕教育中的 “无招胜有招”,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就是你认认真真备课的目的,就是在上课时要全部 “忘掉”,只有这样你才能全身心的关注学生,才能应对学生,才能跟着学生去走,才能和学生共同探索新知。
    
    
    
    青年教师必须把教案记得滚瓜烂熟,也就是完全不用再想教案了,上课一心一意关注学生!
    sxxgq
    sxxgq4年前

    第二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上课时,不要老走教案,不要老想教学环节,不要老想教学流程;而应该是和学生对话,看学生的表现随机调整自己的语言、调整自己的环节、调整自己的设计。

    青年教师要在课堂上一定要灵活,因为你灵活了,我们的学生就智慧了!

    sxxgq
    sxxgq4年前

    第二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上课时,不要老走教案,不要老想教学环节,不要老想教学流程;而应该是和学生对话,看学生的表现随机调整自己的语言、调整自己的环节、调整自己的设计。

      青年教师要在课堂上一定要灵活,因为你灵活了,我们的学生就智慧了!
    sxxgq
    sxxgq4年前

    第三招 “有我到无我,忘掉自己的角色”,教师在讲课时,一定要心中有学生,不要老想着教师自己,应该想:学生会吗?学生能听懂吗?学生感兴趣吗?学生有问题吗?

       青年教师在上课时,低下身子和学生真心对话,真心碰撞,这样的课堂是幸福的
    sxxgq
    sxxgq4年前

    下一稿设计要改的地方

    1、用上学习单,这样让孩子自己去主动学习

    2、练习设计,房屋图分解开,一个房间一个房间设计,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随意选择。汇报的时候也就更加条理和清楚了!

    3、画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挪到后面练习,这道题很好因为是逆向思维,对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尤为必要 1

    sxxgq
    sxxgq4年前

    下一稿设计要改的地方

    1、用上学习单,这样让孩子自己去主动学习

    sxxgq
    sxxgq4年前

    下一稿设计要改的地方

    2、练习设计,房屋图分解开,一个房间一个房间设计,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随意选择。汇报的时候也就更加条理和清楚了!

    sxxgq
    sxxgq4年前

    下一稿设计要改的地方

    3、画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挪到后面练习,这道题很好因为是逆向思维,对于学生的深度学习尤为必要 1

    sxxgq
    sxxgq4年前

    大家都上网去查询一下 “什么是量感”

    畅娜
    畅娜4年前

    《长方形的面积》三稿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形的面积》,教材第 53 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内容。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经过摆一摆、数一数、填一填的学习过程,探究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为后续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打好基础,同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量感和空间观念。

    学习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2、以单位面积为测量标准,引导学生估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力。

    3、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习惯,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过程中,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准备:边长为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长方形①号、②号、③号;表格;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同学们,阳春三月,绿意盎然,这也是大自然给我们送来了最美的礼物,最近城建局正在对 “君实园” 进行重新绿化,你知道 “君实园” 的绿化面积是多少吗?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老子曾说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也就是说研究复杂的问题,要从最简单的开始。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度量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1. 感知面积 出示①号长方形:

    提问:大家来看,这是一个长方形我们要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谁来说一说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指的是哪个区域? (生:摸一摸,指一指)

    2. 选择测量工具 它的面积到底是多少?你打算怎样来度量?

    预设: a. 尺子(尺子能把这个面积量出来吗?)

    b.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C: 小正方形。(你用多大的小正方形,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还是 1 平方米?)

    如果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度量,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打算怎样摆? 等一会我们就按刚才说的方法去摆一摆。

    3. 动手测量 活动材料: 看大屏幕,老师事先为同学们准备了 3 种学具分别是: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①号长方形、一张表格。

    活动要求: (1)同桌两人一组

    (2)1 人摆,1 人记录

    (3)时间为 1 分钟

    同学们,你们都准备好了吗?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刚才要求开始活动

    4. 汇报展示 哪个小组来回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表格又是怎样填?

    预设: a. 每排摆三个,摆了这样的两排,一共有 6 个 1 平方厘米,长方形的面积就是 6 平方厘米。(还有谁需要补充?)

    提问:谁还有不一样的摆法?

    预设: a. 我没有摆满,第一排摆了三个,第二排只摆了一个。

    提问:说说你这样摆的理由

    预设: a. 虽然我没摆满,第一排摆 3 个,那就知道第二排也可以摆 3 个。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小结:这两种摆法完全不同,但是他们两个组都发现了①号长方形的面积是 6 平方厘米,以后再摆小方格时同学们可以选择你喜欢的方法摆一摆。

    (二)、再次感知度量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1. 估计长方形②③面积 通过拼摆,我们知道了①号长方形的面积是 6 平方厘米,你能根据①号长方形的面积,估一估②号长方形的面积吗?

    你怎么估的?那③三号长方形的面积呢?

    预设:②号长方形 ---8 平方厘米、10 平方厘米

    ③号长方形 ---12 平方厘米、10 平方厘米

    2. 动手操作,测量②③号长方形面积

    同学们,刚才都估了②号长方形和③号长方形的面积,它们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平方厘米? 下面请同桌两人再次利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然后把摆的结果,填在表格里,看一看,你们摆的结果和你们估的结果一样吗?现在请看大屏幕:

    活动要求: (1)同桌两人一组 (2)1 人摆,1 人记录 (3)时间为 2 分钟

    老师:这次的活动要求有一点不一样,时间为 2 分钟,并且要进行角色互换,刚刚摆的同学,现在做记录。

    (1)②号长方形面积 学生汇报:教师指名学生到黑板前讲解,说说②号长方形是怎么摆的?面积是多少?

    预设:②号长方形,每排摆了 5 个,摆了这样的 2 排,有 10 个面积单位,面积是 10 平方厘米。

    (2)③号长方形面积 学生汇报:说说③号长方形是怎么摆的?面积是多少?

    预设:③号长方形,每排摆了 4 个,摆了这样的 3 排,有 12 个面积单位,面积是 12 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研究,再次经历度量面积过程丰富研究数据,为后面归纳做铺垫。) 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摆一摆、填一填,知道了长方形①号,②号,③号的面积分别是(6 平方厘米、10 平方厘米、12 平方厘米),现在我们来看看大家填的表格,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

    (三)、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1. 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横着看) 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a. 有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 (通过你的观察,你发现了有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 )

    b. 我们来看,这里①号长方形有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②号长方形有 10 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 10 平方厘米,③号长方形有 12 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 12 平方厘米。

    c.3×2=6(平方厘米) (每排摆几个,摆了这样的几排,有几个面积单位,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

    小结:表格中的这两项,他表示的都是长方形的面积,所以把它合并在一起。

    2. 观察表格,发现规律(竖着看)

    (1)长与每排摆几个关系 来,看这,指图中(竖着观察)你发现什么?

    ①号长方形每排摆了 3 个,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 1 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也就是 ------(3 厘米)。 摆了 3 个,长就是 3㎝,那②号长方形摆了 -------(2 个),长就是 ----(2 厘米)

    ③号呢?

    每排摆几个,其实就是长方形的什么?

    预设:长

    (2)宽与摆了几排的关系 下面我们再来看,摆了几排?宽就是 ----2 厘米,②号、③号呢?这里摆了几排,其实就是长方形的什么?

    预设:宽

    (3)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看表格,这是长方形的长,这是长方形的宽,这是长方形的面积,谁来说一说,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预设: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淘气给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他的头脑里想出来一个面积为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们能不能把这个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画在方格纸上。

    预设: 长:12 厘米,宽:1 厘米。

    长: 6 厘米,宽:2 厘米。

    长: 4 厘米,宽:3 厘米。

    都是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没变,但是形状不同,只要我们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就可以根据长和宽求面积,也可以根据面积,求出长和宽。

    同学们通过刚才摆一摆,填一填,发现了长方形的面积=长 × 宽,接下来我们继续来研究正方形的面积。

    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是一个边长为 1 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 1 平方厘米。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预设:2✖2=4(平方厘米)

    3✖3=9(平方厘米)

    4✖4=16(平方厘米)

    谁来说说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有什么关系?

    预设: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

    小结:我们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面积计算公式在生活中也有很广泛的应用,比如:

    三、联系实际

    开放题:小明家买了新房子,房型图如下所示,请选择你比较感兴趣的房间计算出它的面积。 四、全课总结,反思提升。

    本节课我们经历了摆小正方形、分析数据、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谁来说一说,你原来认为的长方形面积怎样求,现在又怎样求?

    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

    教学反思:

    各位老师大家好!感谢老师们不辞辛劳的点评和回帖,感谢团队和各位领导、老师的帮助。现对第三次教学设计进行如下反思:

    1、通过一次次的磨课,在本次教研中,我们将教学设计紧紧扣住数学的本质,用一条主线贯穿始终,这条主线就是 “关系”,从数量关系角度设计

    (1). 长方形面积大小与小方格个数的关系?(数的关系)

    (2). 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量关系)

    (3). 正方形面积与边长关系?(量关系)

    2. “用面积加倍观念” 讲正方形的面积,这一次设计用 “面积加倍观念”,真正让学生理解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特别是有一个学生在摆 “5×5” 的时候,中间没有摆,这是因为设计有创新,学生有了创新思维!

    3. 设计 “求房型图的面积”,这道题既联系生活又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求面积,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 “逆向思维” 的培养,淘气给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他的头脑里想出来一个面积为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们能不能把这个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画在方格纸上。这道题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 “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思维和空间观念都到了完美的培养!

    5。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过渡语的衔接不是很流畅,评价语单一、问题的指向性不太明确,还需不断地改进。

    sxxgq
    sxxgq4年前

    这一稿的设计是最有创新性的,教学设计紧紧扣住数学的本质,用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条主线就是 “关系”,因为数学主要研究三件事 “关系、规律、性质”。

    从数量关系角度设计

    1. 长方形面积大小与小方格个数的关系?(数的关系)
    1. 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量关系)
    1. 正方形面积与边长关系?(量关系)
    sxxgq
    sxxgq4年前

    第二亮点在于 “用面积加倍观念” 讲正方形的面积,以往的设计都是用长方形变化到长等于宽,然后说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所以得到结论: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 × 边长,这一次设计用 “面积加倍观念”,真正让学生理解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特别是有一个学生在摆 “5×5” 的时候,中间没有摆,这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因为教师设计有创新,学生自然就有了创新思维!

    sxxgq
    sxxgq4年前

    第三个亮点在于 “求房型图的面积”,这道题既联系生活又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求面积,真乃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sxxgq
    sxxgq4年前

    第四个亮点在于 “逆向思维” 培养,淘气给同学们提了一个问题,他的头脑里想出来一个面积为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你们能不能把这个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画在方格纸上。这道题再一次让学生感受到 “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同时开放性极大,学生的思维和空间观念都到了完美的培养!

    sxxgq
    sxxgq4年前

    第五个亮点 “学生学习”,整节课学生多次用小方格拼摆,“用 1 平方厘米度量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已经深入人心,学生自然而然的学会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

    sxxgq
    sxxgq4年前

    第六个亮点 “量感” 培养

    1. 用 1 号长方形估测 2、3 号长方形
    1. 小方格摆,头脑完全有了 1 平方厘米、6 平方厘米、10 平方厘米、12 平方厘米、9 平方厘米等等
    1. 在方格纸上画(逆性思维,守恒性,知道面积 12 平方厘米画长方形,为以后找因数做好了铺垫,动手画的时候就是空间设计的最佳体现)
    1. 画正方形(面积加倍,得到边长扩大 2 倍,面积扩大 4 倍;边长扩大 3 倍面积扩大 9 倍等等,自然而然的在头脑里建立了量感和空间观念)
    1. 房屋图面积计算(住房面积对于学生极为熟悉,但是反应到几何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还是三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他们通过计算就会自然而然明白家庭住房面积的大小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头脑中有了一个整体化的认知)
    zjing2020
    zjing20204年前

    薛老师指出的六大亮点非常棒。今天聆听了徐斌教授的无痕教育讲座和课例,结合薛老师分析到的亮点,我们更多的思考,如何把这些巧妙的设计无痕传授,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思考,在交流碰撞中提升数学思维品质。恰如那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zjing2020
    zjing20204年前

    量感,这个词汇的提出来源于生活、借助数学学科来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活动环节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本节课前两节是《什么是面积》《面积单位》二者成为本节课学习的基础。所以我们的前侧非常必要,在前测的结果中充分了解孩子对面积有了初步的感知,而我们这这节课就要用精准的数据来说话,来衡量计算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量感。

    zjing2020
    zjing20204年前

    数据是有力量的。太喜欢这句话了!

    zjing2020
    zjing20204年前

    有层次的练习设计是必要的,李老师提出的想象这个环节,我认为挺好。用 1 厘米的面积单位摆长方形:第一步摆满、第二步部分摆进行推理、第三步不摆只进行想象。学生的思维不断从具象进行抽象,最后由数据得出结论。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zjing2020
    zjing20204年前

    数学学科研究的就是数量关系。

    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和设计

    长方形面积大小与小方格个数的关系?(数的关系:这个环节,观察即可轻松得到并描述) 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量关系:这是最难处理的一个环节,面积和长度需要建立联系,如何用精准的语言加以诠释,让孩子们的思维打通,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

    zjing2020
    zjing20204年前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

    孙燕伟
    孙燕伟4年前

    薛主任总结的六大亮点非常好!第五亮点:“学生学习”,学生通过三次动手摆小正方形来度量长方形的面积,由此探究得出长方形面积是长方形包含的面积单位的个数,是每行摆面积单位的个数 × 行数,是长包含的长度单位的个数 × 宽包含的长度单位的个数,是长 × 宽。

    白果
    白果4年前

    聆听了徐斌教授的无痕教育讲座和课例,结合上面老师老师的分析与点评,第三稿的变化还是蛮大的,调理清楚,层次分明,环环相扣!

    白果
    白果4年前

    “进” 与 “退” 的智慧

    白果
    白果4年前

    “退” --- 生活现实 已有旧知 思维起点

    “进”--- 认知结构 数学本质 思维深处

    白果
    白果4年前

    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本节课是否还需再深度的探究一下?

    一个长方形中,

    若长不变,宽变了,长方形面积会怎样?

    若宽不变,长变了,面积又会怎样?

    长与宽同时都成倍数的变了,面积又会怎么样?

    白果
    白果4年前

    今天街上 “溜孩子”,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长方形的影子,(比如:斑马线,楼房,门面房广告牌,横幅标语等等)怎样能和本节课有效,而又细无声的结合起来呢。

    sxycpxm
    sxycpxm4年前

    修改后的稿三,更注重学生主动的探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这个环节,学生充分进行活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活动中体验量感。

    sxycpxm
    sxycpxm4年前

    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得来打破常规的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摆的方法,体验 “面积加倍”,发现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关系,直观的培养学生的量感。

    sxycpxm
    sxycpxm4年前

    关于在格子图上画面积是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之前总担心逆向思维,学生不容易接受,但现在看来,有自己动手探索长方形面积的经历,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但没有影响教学效果,反而使孩子们对于长方形面积理解的更加深刻!

    绛县第二实验小学陈晓丽
    绛县第二实验小学陈晓丽4年前

    本节课,老师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于落实和发展。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sxxgq
    sxxgq4年前

    感谢陈老师参加研讨,多提宝贵意见,我们正在修改设计中。

    sxxgq
    sxxgq4年前

    今天早上吴正宪老师的 “改变学习方式,促进深度学习”,提醒我们一定要基于儿童的立场、数学的立场、教育的立场,从核心概念出发,建好 “承重墙” 打通 “隔断墙”,让学生在真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会学习。

    sxxgq
    sxxgq4年前

    做心中有儿童的老师,在学科融合上下功夫,真正实现 “主题学习” 和 “项目化学习”

    sxxgq
    sxxgq4年前

    我们可以设计好 “学习单”、“练习单”、“反思单”,让学生参与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sxycpxm
    sxycpxm4年前

    让孩子学有用的数学,课上培养了孩子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孩子们在主动探究中获取数学知识。

    sxycpxm
    sxycpxm4年前

    在学生活动的问题设计上下功夫,促进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有深度地学习。

    sxycpxm
    sxycpxm4年前

    通过有目的地设计前测题,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掌握情况。

    畅娜
    畅娜4年前

    第一稿设计环节:

    1.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长方形①号的面积

    (2)长方形②、③号的面积

    (3)观察思考,总结提升

    1. 探究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2. 在解决问题中验证公式(练习)

    畅娜
    畅娜4年前

    二、研讨 在确定了教学内容后,主任组织我们团队教师有计划地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薛主任和孙老师就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以及量感等对我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从 让我们系统地了解 “量感” 相关知识 ,并且对《长方形的面积》一课进行研究。基于以下几点进行研究: 1. 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就是深度学习最佳体现,如何在长方形面积教学中体现测度论?

    1. 评价语如何运用?

    2. 生活中哪里用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3. 学生已经学会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什么把在求周长和面积时容易混淆?

    4.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本节课有哪些高质量?有哪些与平时教学不一样的地方?

    畅娜
    畅娜4年前

    我的反思

    第一次在三(9)班进行了试讲,因准备不够完善以失败告终。自以为自己的设计很好,可真正实践下来,发现有很多的问题,观察的数据让我对课的想当然全部粉碎,最后归结为以下几点:

    1:上课精彩的评价语几乎没有,有的也是对孩子不痛不痒的评价,评价语单一,老套,没有打动孩子的心灵,产生心与心的交流。在之后的课堂上应在评价语上进行改进,应做到:(1)准确得体(2)巧妙机智(3)灵活丰富(4)独特创新。通过课堂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1. 过渡语 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对过渡语的衔接不是很顺畅,没有起到承上启下、是学生快速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下次的教学中应注意。
    畅娜
    畅娜4年前

    《长方形的面积》课堂后测 班级: 姓名:

    1. 填一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 )和( )有关,正方形的面积与它的( )有关。

    1. 长方形的面积 =(  )✖(  )  正方形的面积 =(  )✖(  )
    sxxgq
    sxxgq4年前

    《长方形的面积》教材里面我挖掘了 20 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sxxgq
    sxxgq4年前
    1. 长方形①的面积指的是哪个区域?
    sxxgq
    sxxgq4年前
    1. 学生怎么想到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sxxgq
    sxxgq4年前
    1. 长方形和前面的数学书面积区别是什么?
    sxxgq
    sxxgq4年前
    1. 学生 1 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
    sxxgq
    sxxgq4年前
    1. 学生 2 是怎么摆的?怎么想的?
    sxxgq
    sxxgq4年前
    1. 学生在长方形①的面积中要学到什么?
    sxxgq
    sxxgq4年前
    1. 为什么又出现了长方形②和③?
    sxxgq
    sxxgq4年前
    1. 学生估计这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sxxgq
    sxxgq4年前
    1. 为什么都要求让学生摆一摆?
    sxxgq
    sxxgq4年前
    1. 摆的目的在哪里?
    sxxgq
    sxxgq4年前
    1. 这样简单的图形学生会认真摆吗?
    sxxgq
    sxxgq4年前
    1. 摆的明明是 “小正方形” 怎么表中要填的是长度?
    sxxgq
    sxxgq4年前
    1. 如何打通 “个数” 与 “边长” 的联系?
    sxxgq
    sxxgq4年前
    1. 学生如何发现数字有什么关系?
    sxxgq
    sxxgq4年前
    1. 如何把数字和文字公式建立联系?
    sxxgq
    sxxgq4年前
    1. 三个图形能够真的发现公式吗?
    sxxgq
    sxxgq4年前
    1. 为什么在书写时把长方形的面积写在前面?
    sxxgq
    sxxgq4年前
    1. 正方形的面积怎么去讲?
    sxxgq
    sxxgq4年前
    1. 正方形的面积为什么直接告诉边长为 3 厘米?
    sxxgq
    sxxgq4年前
    1. 明明是面积为什么教材没有填充涂色?
    白果
    白果4年前

    期待明天的再次碰撞与思考

    白果
    白果4年前

    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与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

    醉美山河
    醉美山河4年前

    从教材来看,本节课是以动手摆,从用单位面积对一个长方形进行测量展开教学的。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活动来深入挖掘内涵开展教学。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摆是需要技巧的,由全部摆 —— 部分摆 —— 用脑摆 —— 不用摆。最终达到建立数学模型 —— 公式。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我觉得应该抓住这个主要内容,从学生活动上下功夫,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在实物操作中,提升思维含量,溶入数学思想。在交流碰撞中,激发探索欲望,看到更佳方案。

    sxycpxm
    sxycpxm4年前

    三个长方形就发现公式确实有些不够充分。是否加入环节:让孩子们自己画一个长方形,利用猜想的公式验证。

    sxycpxm
    sxycpxm4年前

    通过摆一摆的活动直观感知 " 量 ",逐步培养量感。

    sxycpxm
    sxycpxm4年前

    在一次次的教研中,不断改进,加油!

    sxxgq
    sxxgq4年前

    今天下午的培训效果不知如何,但是我在努力前行!

    sxxgq
    sxxgq4年前

    5、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d㎡、 c㎡,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6、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

    sxxgq
    sxxgq4年前

    第一学段(1-3 年级)图形与几何,测量 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参见例 13) 例 13 测量并计算一张给定正方形纸的面积,利用结果估计课桌面的面积;测量步长,利用步长估计教室的面积。 [说明]把测量与面积计算有机地结合,让学生体会面积的实际背景和估计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sxxgq
    sxxgq4年前

    量的可视化 量的活动化 量的经验化

    sxxgq
    sxxgq4年前

    什么卓越,就是行走在极限的边沿,天天磨课定会生慧!

    sxxgq
    sxxgq4年前

    大家最近的任务还是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好好磨课!

    莹
    4年前

    本节课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性,重视了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和引导全体学生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本节课中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畅娜
    畅娜4年前

    第二稿设计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初步感知度量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1) 感知面积 出示①号长方形

    (2)选择测量工具 它的面积到底是多少?你打算用什么工具来测量?

    (3)动手测量 汇报展示 哪个小组来回报?说说你是怎么摆的,表格又是怎样填?

    (二)再次感知度量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三)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1)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横着看) 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2)观察表格,发现规律(竖着看)

    (3)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和宽的关系。

    (四)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三、联系实际,迁移应用

    畅娜
    畅娜4年前

    二、研讨 通过对第一稿的研究,这次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长方形面积是什么?

    2、怎样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3、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4、通过教研,相对于上一稿,这次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改动:

    (1)导课采用学生身边的盐池来导课,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数学真的有用。

    (2)2 在探究发现公式环节设计非常符合学生的思维,让数学学习真实发生。

    (3)调整了教学前测,学生活动方式,从 4 人一组调整为同桌桌两人合作,让学习真正发生,提高学习效率;

    (4)精心设计过渡语和评价语。

    畅娜
    畅娜4年前

    三、反思

    1、通过重新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在三年(10 班)进行第二次试讲,薛主任和团队老师参与了听课,并进行课堂观察。这节课比上节课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表现也不错,通过对评价语和过渡语的运用,第 2 稿的教学设计明显通顺很多。

    2、通过对教学设计的修改,让我从关注教案到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

    3、在一次又一次的教研中,除了感觉每天很充实之外,我一直不知道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是否进步了,直到前几天听青年教师的公开课,在听的过程中,我突然觉得自己会听课了,我会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会准确知道老师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突然间觉得自己进步了一大截。

    4、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比如上课时语言比较随意,问题的指向性不是很明确,还需不断地改进。

    lizhongjun
    lizhongjun4年前

    教师在学生探究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时候,为学生提供了三种学具,我觉得,充分为孩子提供了探究的空间,能够让孩子自主选择,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学会选择使用正确的测量工具,这是第三个教学设计,与其他教学设计所不同的,我比较赞同这种做法。

    吉林 双阳 李玉晶
    吉林 双阳 李玉晶4年前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面积度量的本质是 “长方形面积内包含了多少个面积单位”,用数来刻画就是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让学生明白能够摆的情况下怎样得到面积,不能摆的情况下又如何得到面积,逼着孩子想到长方形面积的一般化公式。

    樊娜
    樊娜4年前

    课堂中通过测量长方形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不用密铺,只要用面积单位摆满长和宽,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改。

    许丽娟
    许丽娟4年前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导入环节把运城盐湖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在教学中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用 1 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长方形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通过用面积单位不重叠也不留缝隙的铺满长方形,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所用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在这样的感知下,在这样量感的促使下,学生很轻松的掌握了知识,并内化知识。

    leilin
    leilin4年前

    畅老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每个操作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理解,突出重点难点的内容,整个教学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

    sxxgq
    sxxgq4年前

    畅老师在一次次的磨课中,逐渐对数学的理解有了新的高度,贵在于慢慢能够关注学生,关注学习真实发生

    sxxgq
    sxxgq4年前

    随着磨课的深入,我们对量的感觉也有了新的理解,这正是 教研的力量

    sxxgq
    sxxgq4年前

    稿子怕三改,我们天天都在修改教学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学到核心概念,得到高质量的教育

    sxxgq
    sxxgq4年前

    导课目的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选择学生喜欢和感兴趣的素材

    sxxgq
    sxxgq4年前

    南风广场、巧克力、饼干、芯片等等,细细想一想,各有千秋,主要是看学生的感觉!

    sxxgq
    sxxgq4年前

    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去学习,让学生解决真实的问题!

    sxxgq
    sxxgq4年前

    把测量和估测渗透在本节课的教学是很好实现量感的重要手段

    sxxgq
    sxxgq4年前

    量感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很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

    畅娜
    畅娜4年前

    一次次的磨课使我进步,成长,痛并快乐着!

    lihong123
    lihong1234年前

    数学本身就在研究 “关系” 从核心概念出发,建好 “承重墙” 打通 “隔断墙”,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会学习。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不仅让学生明白如何度量长方形的面积,更重要地是让学生明白小方格数 与长宽之间的关系、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

    吉林德惠张丽丽
    吉林德惠张丽丽4年前

    在教学中,以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为参照,通过摆一摆,数一数,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中估计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在经历体验的过程中,自主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体系,掌握长方体面积的计算方法。

    sxxgq
    sxxgq4年前

    每一天都在思考本节课,研究的目的在于让 “学生学习有营养的数学”

    sxxgq
    sxxgq4年前

    在大数据时代加入量感的内容,量化度量:信息、图像、网络,信息量大小,图形清晰度,网络的快与慢,都需要度量。

    sxxgq
    sxxgq4年前

    “lihong123” 老师的分析的就是到位,数学本身就在研究 “关系” 从核心概念出发,建好 “承重墙” 打通 “隔断墙”,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会学习。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不仅让学生明白如何度量长方形的面积,更重要地是让学生明白小方格数 与长宽之间的关系、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

    sxxgq
    sxxgq4年前
       

    “吉林德惠张丽丽” 的分析很到位,在教学中,以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为参照,通过摆一摆,数一数,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中估计长方形的面积。让学生在经历体验的过程中,自主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体系,掌握长方体面积的计算方法。

    sxxgq
    sxxgq4年前

    基于面积单元下的量感学习需要大家从经验层面走向理论层面

    sxxgq
    sxxgq4年前

    面积这个单元的主线是什么呢?

    sxxgq
    sxxgq4年前

    面积这个单元整体要把握什么呢?

    197785wyp
    197785wyp4年前

    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会学习。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在于,不仅让学生明白如何度量长方形的面积,更重要地是让学生明白小方格数 与长宽之间的关系、长方形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

    197785wyp
    197785wyp4年前

    每一天都在思考本节课,研究的目的在于让 “学生学习有营养的数学”

    197785wyp
    197785wyp4年前

    量感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很值得我们深入的思考!

    李婷
    李婷4年前

    物体的面积其实就是以面积单位为基本单位累加而成的,教师在教学中善于用旧知去探索,在学生对面积单位已有初步感知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摆一摆,亲身体验面积与长宽之间的关系,从而感知长方形面积公式,教学中能放收合理,学生在长方形面积探索的基础上,探索正方形的面积。我提个小小建议,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已有一定的感知,那么正方形的面积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然后再实践,这样学生成就感会更强。

    sxxgq
    sxxgq4年前

    李老师的建议很好,先猜想后实践,学生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wanglpingping123
    wanglpingping1234年前

    通过各种观点之间的碰撞和冲突,推到出长方形面积公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热情。

    liying888
    liying8884年前

    畅娜老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注重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每个操作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理解。

    白果
    白果4年前

    怎样有效地学习,怎样发展学生的量感,一直在思索的路上.......

    白果
    白果4年前

    畅老师一直在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在调整教学设计。

    lihong123
    lihong1234年前

    畅老师在导入环节把学生熟悉的运城盐湖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在教学中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通过用面积单位不重叠也不留缝隙的铺满长方形,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所用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在这样的感知下,在这样量感的促使下,学生很轻松的掌握了新知。如果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设计一道逆向思维的开放性题,例如知道了面积求长或者宽,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sxxgq
    sxxgq4年前

    老师提的建议非常好,设计一道逆性思维的题

    sxxgq
    sxxgq4年前

    量感是一个数学新名词,主要指对事物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

    sxxgq
    sxxgq4年前

    几何度量:长度、面积、体积

    sxxgq
    sxxgq4年前

    计量度量:容积、质量、时间

    sxxgq
    sxxgq4年前

    量化度量:信息、图像、网络

    sxxgq
    sxxgq4年前

    量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美术、建筑、艺术等领域,从数学教育角度出发的研究极少,特别是小学数学量感的研究。

    sxxgq
    sxxgq4年前

    在艺术领域中,对于量感主要有两种界定:一种认为量感是一种对量的感觉,另一种是认为量感是综合值,是心理的一种反映。

    sxxgq
    sxxgq4年前

    大家好好理解一下量感的内涵并在课堂中进行实施研究

    sxxgq
    sxxgq4年前

    量感是指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或推断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与哪个实际物体的大小相吻合的一种感觉

    sxxgq
    sxxgq4年前

    量感的构成要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 (称为量的推断)

    sxxgq
    sxxgq4年前

    第二部分是从诸多单位表示的量中选择出与某个实际物体相吻合的量 (称为量的区分)。

    sxxgq
    sxxgq4年前

    研究永无止境

    离崖
    离崖4年前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学生通过多次验证而总结出的,使学生明白在任何一种发现活动中,新的认识、新的结论不能轻易决定,必须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sxxgq
    sxxgq4年前

    老师说的有道理,归纳推理完后,需要用演绎推理进行验证

    sxxgq
    sxxgq4年前

    学会学习的根本在于 “坚守学生立场”

    sxxgq
    sxxgq4年前

    站在学生的立场,尊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sxxgq
    sxxgq4年前

    让学生回想问题,从头想问题,本节课就是让学生从头想问题

    sxxgq
    sxxgq4年前

    要关心孩子怎么去想问题,怎么去测量面积?

    张风琴
    张风琴4年前

    畅娜老师的本节课对度量的理解较为深刻,因此她对长方形本节课的目标定位,重点定位就较为深刻与科学,因此本节课畅老师没有过多的复习,直接从面积单位的选择入手引入本节学习,学习中老师注重学生的估一估,摆一摆,通过不同的摆法发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较好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文庆利
    文庆利4年前

    从畅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可以看出,对度量的认识和理解研究得很透彻,让学生以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为度量单位,通过摆一摆,数一数,在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中去估计长方形的面积。

    卫军霞河津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卫军霞河津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4年前

    教师在教学新知时循循善诱,让学生学起来毫不费力,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学设计很好,引导也很到位,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

    文庆利
    文庆利4年前

    课上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交流。使学生的学习真发生,在有效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真探究、真思考、真发现等深度学习,让学生在经历体验的过程中,自主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提升了数学素养,发展了数学思维。

    卫军霞河津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卫军霞河津市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4年前

    畅老师通过用面积单位不重叠也不留缝隙的铺满长方形,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所用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在这样的感知下,在这样量感的促使下,学生很轻松的掌握了新知。如果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设计一道逆向思维的开放性题,例如知道了面积求长或者宽,就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文庆利
    文庆利4年前

    但是学生可能还有这样的疑问:从量出来的一维的长和宽,怎么乘起来就是二维的面积了呢?从一维到二维的过渡上可以再思考。一开始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度量长方形的面积,实际是二维世界的转化。

    文庆利
    文庆利4年前

    很赞同来自吉林的李老师的理解: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面积度量的本质是 “长方形面积内包含了多少个面积单位”,用数来刻画就是长方形面积的大小。让学生明白能够摆的情况下怎样得到面积,不能摆的情况下又如何得到面积,逼着孩子想到长方形面积的一般化公式。这就是长方形面积产生的必然性。

    文庆利
    文庆利4年前

    在数一数的基础上抽象出来形成模型,再用模型去解决问题。

    sxxgq
    sxxgq4年前

    我们要思考本节课如何体现 “量感” 培养

    sxxgq
    sxxgq4年前

    量感是指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一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量的推断),或推断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与哪个实际物体大小吻合的一种感觉(量的区分)。

    sxxgq
    sxxgq4年前

    在艺术领域中,对于量感主要有两种界定:一种认为量感是一种对量的感觉,另一种是认为量感是综合值,是心理的一种反映。

    sxxgq
    sxxgq4年前

    中小学教学百科全书认为物体的轻重,数的多少,体积的大小,均属于量,分别称为重量、数量、体量。对画中形象的量的感知,其体量是可比的,数量是可数的,唯有重量是由视觉感知形象而产生的有关轻重的联觉,是一种心理反映。

    sxxgq
    sxxgq4年前

    量感主要是指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的感性认知

    dongfang5518
    dongfang55184年前

    整节课从动手探究 -- 方法归纳 -- 方法的应用上环环相扣,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算一算的方法来探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

    sxxgq
    sxxgq4年前

    深度学习的三个问题?

    sxxgq
    sxxgq4年前

    本节课要打通图形之间关系?

    sxxgq
    sxxgq4年前

    为什么 2 号和 3 号长方形沿着长和宽都用了 6 块摆,面积不一样?

    sxxgq
    sxxgq4年前

    为什么长 × 宽等于长方形的面积?

    sxxgq
    sxxgq4年前

    摆一个正方形最少需要几块正方形?边长增加几块,面积增加几块?

    sxxgq
    sxxgq4年前

    学生围绕挑战性的问题展开学习

    sxxgq
    sxxgq4年前

    把本节课所有的知识点用一条主线贯穿起来,这条主线什么?

    sxxgq
    sxxgq4年前

    用整体化单元学习的方式教本节课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sxxgq
    sxxgq4年前

    本节课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哪些?

    sxxgq
    sxxgq4年前

    不断思考,不断突破,不断创新!

    敏1523565
    敏15235654年前

    本课在教学设计上追求面积计算方法的本质内涵,注重引导学生不仅能够对面积计算公式 “知其然”,同样需要 “知其所以然”,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体验量。

    敏1523565
    敏15235654年前

     量感的培养,一般离不开逻辑与推理,不用密铺,只摆长和宽来进一步推断长方形的面积。

    敏1523565
    敏15235654年前

    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设计了不同目的的操作体验,力求通过让学生 “做” 数学,逐步达成使学生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要在大脑中建立起为什么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 “长 × 宽” 和 “边长 × 边长” 的表象,较好地获得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并为估算方法的形成作铺垫。

    lxr000106lxr
    lxr000106lxr4年前

    面积度量的本质是 “面积中包含了多少个面积单位”。从一维长度到二维面积的过渡老师需要巧妙处理,借助好这个搭桥,再渗透长方形的面积相关知识,学生学起来会相对轻松。怎么让课上得更好,学生量感真正落地,我们一直在路上……

    王朝霞
    王朝霞4年前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的长方形特征,学生已经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师能唤醒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指导学生分层探究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生掌握了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为后续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教学中注重学生量感的培养,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sxxgq
    sxxgq4年前

    第四稿的设计甚是艰难,因为这一稿力求体现 “学会学习”,这样必须看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一个好的设计只有学生说了才算好!

    sxxgq
    sxxgq4年前

    第四稿注入很多创新性的元素,很好解决了前期的导课问题、练习的问题,这些都是来自于不断思考和团队的力量

    sxxgq
    sxxgq4年前

    第四稿站位 “让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在课堂上我们更多的关注学生

    sxxgq
    sxxgq4年前

    第四稿正在修改完善之中,力求符合新世纪小学数学的对我们的要求!

    sxxgq
    sxxgq4年前

    新世纪小学数学的三个读懂:读懂教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这是我们一直追求的

    沈江菲
    沈江菲4年前

    本节课学生经历用面积单位摆一摆,得到长方形面积的过程。在摆的过程中,深入理解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长和宽与面积之间的关系,推导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过程自然,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

    魏西茹
    魏西茹4年前

    正方形的个数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长方形的长和宽与每排摆的小正方形个数的关系是什么?是本节课的关键。自主探究能力很关键哦!

    syt_ly
    syt_ly4年前

    在畅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环节,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用 1 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通过用面积单位不重叠,也不留缝隙地铺满长方形,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所用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学生通过测量长方形的面积,初步体会到即使不用密铺,只要用面积单位摆满长方形的长和宽,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对直接经验进行修改,发展量感。

    wangjingxia0654
    wangjingxia06544年前

    整节课畅老师从动手探究 ----- 方法归纳 ----- 方法的应用,环环相扣,通过摆一摆,算一算的方法探讨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

    LT666
    LT6664年前

    畅老师在教学中注重量感的培养,通过动手操作,用 1 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来测量长方形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通过用面积单位不重叠也不留缝隙的铺满长方形,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所用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

    wangqian
    wangqian4年前

    本节课经历估计、比较、测量面积得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通过铺满、数面积单位的个数,使学生建立和深化面积意识,然后类比推导出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且通过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知道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能用自己所学的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环节层层递进,逻辑性强。向畅老师学习。

    liuyan123
    liuyan1234年前

    本节课通过测量长方形的面积,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不用密铺,只要用面积单位摆满长和宽,利用想象也能算出面积单位的总数,在操作中体验。

    liuyan123
    liuyan1234年前

    通过课前测试,充分了解学情,通过学生亲自操作,亲身体验,理解本课学习内容。

    nanbao19
    nanbao194年前

    《长方形的面积》这节课是让学生先猜测,然后像一个小数学家一样逐步的去发现、总结并概括得出长方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课堂上让学生通过长方形 1、2、3 的面积计算数据中,发现具体的长方形公式是归纳推理。而从长方形面积到正方形面积公式推理,这是数学知识的迁移。

    sxxgq
    sxxgq4年前

    今天进行了第四稿的教学研讨,还是有很多需要斟酌的地方,不断修改直至完美

    sxxgq
    sxxgq4年前

    一节好课的标准我想应该是学生的说了算

    sxxgq
    sxxgq4年前
    1. 对于 “长、正方形面积”,学生前期有哪些经验?基于对学生经验的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教学的重点?
    sxxgq
    sxxgq4年前

    这个问题设计的非常好,一切围绕学生,让学习真实发生,基于学生的前概念来设计教学才是真正的深度学习!

    sxxgq
    sxxgq4年前

    这个问题重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后两基的 “基本的活动经验”,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追求过程性的教学,我们正是这样做的。

    sxxgq
    sxxgq4年前

    这个问题好在于让我们更加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必须基于 “课程标准” 和 “学生认知水平” 来设计

    sxxgq
    sxxgq4年前

    这正是追求理想的教学设计的最佳体现

    sxxgq
    sxxgq4年前
    1. 如何在长、正方形面积的学习中,进一步引领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sxxgq
    sxxgq4年前

    这个问题一下让我们明白了本节课设计的活动必须紧紧围绕 “理解面积的概念”

    sxxgq
    sxxgq4年前

    基于面积大单元思考本节课,我们会更加深刻的理解面积这一核心概念

    宋杰
    宋杰4年前

    量感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活动环节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使学生在生活和数学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增加感知。为了准确科学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课前的知识前测非常必要,在前测的结果中能更加客观、科学地了解孩子对面积有了哪些初步的感知,再根据结果进行有的放矢的活动安排,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量感。

    sxxgq
    sxxgq4年前

    做好课堂前测这件事非常重要,一是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二是教学设计更加有效和科学

    sxxgq
    sxxgq4年前

    前测的试题设计要紧紧围绕 “学生的前概念” 去设计

    Wu Ting
    Wu Ting4年前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循循善诱,让学生学得快,学得有趣,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做到了以生为本,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增长技能。

    白果
    白果4年前

    充分感知单位面积与长度之间的关系,从感性上感知线与面的区别

    白果
    白果4年前

    让学生充分感知单位面积与长度之间的关系,从感性上感知线与面的区别

    白果
    白果4年前

    给足学生充分活动时间,思考时间,参与时间。

    sxxgq
    sxxgq4年前

    第四稿即将出演,实际上这已经是 7、8 稿的,只是为了更加的符合学生的认知,所以一直在修改

    sxxgq
    sxxgq4年前

    前测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加读懂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正如当年皮亚杰做的数学实验一样

    sxxgq
    sxxgq4年前

    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应该把目光投向学生,看看学生投入的状态、看看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看看学生思维参与的高度、看看学生是否站在课堂的正中央

    sxxgq
    sxxgq4年前

    以人为本的课堂,就应该关注学生关注学习是否真实发生

    sxxgq
    sxxgq4年前

    我们追求的是理解的教学设计、迁移的教学设计

    sxxgq
    sxxgq4年前

    我们在一遍遍磨课过程中,理解儿童的观念在逐步的强化,儿童第一!

    sxxgq
    sxxgq4年前

    儿童是如何学习数学的?儿童到底是怎样想的?儿童能学会吗?儿童能听懂吗?儿童觉得有趣吗?儿童真的发展了吗?儿童在我们心中!

    sxxgq
    sxxgq4年前

    我喜欢儿童在课堂上开窍的声音 “噢、原来是这样的啊”

    sxxgq
    sxxgq4年前

    我更喜欢儿童由原来的不懂,慢慢变得懂了的感觉,那真是一种幸福,我感觉到一种力量,那就是 “数学的智慧”

    sxxgq
    sxxgq4年前

    长方形面积这节课是非常经典的一节课,我更愿意叫她为 “种子课”

    sxxgq
    sxxgq4年前

    长方形的面积这节课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这正是教研的力量,真做教研的日子就是一种美好的生活

    sxxgq
    sxxgq4年前

    期待第四稿的精彩展示吧

    畅娜
    畅娜4年前

    《长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终稿

    山西省运城市人民路学校 畅娜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形的面积》,教材第 53 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了四个问题串,通过摆一摆、填一填、想一想,让学生主动发现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们按照教材的编写,认真进行了教学设计,同时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又创造性补充了设计,例如打通摆的个数与长宽的关系,在推导正方形时用到了皮亚杰 “面积加倍” 观念。

    学情分析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告诉我们,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在此基础上设计的教学才是科学有效的。通过课堂前测,发现学生对什么是面积以及选择面积单位这些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对长方形的特点和周长的理解也很到位,但是不明白为什么长乘宽就是正方形的面积,同时在表达单位上容易混淆。基于以上的分析,本节课重点解决为什么长乘宽等于面积,让学生经历公式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学会 “小方格” 度量工具,让学生应用好公式度量,积累丰富的 “量感” 经验。

    教学目标:

    1、学生利用小方格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公式,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2、学生利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方格” 测量长方形的面积,在测量面积过程积累 “面积大小” 的量感。

    3、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懂得与人相处,在发现公式的过程体会数学精神.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 发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教学准备: 边长为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若干个;学习清单;方格纸;练习清单;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请看这个小正方形的面积?1 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 1 平方分米,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3 个呢?4 个呢?5 个呢?6 个呢?这 6 个小正方形组成了一个什么图形?那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长方形的面积》

    二.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一)研究摆的小正方形的个数与面积之间的关系

    1. 估一估

    请你估一估(2 厘米、5 厘米)它的面积到底是多少?你打算怎样测量?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怎样来测量?你们说的都是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来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2. 介绍材料

    同学们请看材料一:有 3 个不同的长方形,材料二是一个表格,表格中有这几项。

    3. 活动要求

    同桌两人一组,一人摆,一人记录,记录的同学只写数,活动时间为 4 分钟。准备好了吗?计时开始。

    4、学生汇报

    每排摆几个 摆几排 有几个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面积 / 平方厘米

    图① 3 2 6 6

    图② 5 2 10 10

    图③ 4 3 12 12

    (1) 摆满

    长方形①:每排摆 3 个,摆了 2 排,一共有 6 个 1㎝² 的小正方形,面积就是 6㎝²。

    长方形②:每排摆 5 个,摆了 2 排,一共有 10 个 1㎝² 的小正方形,面积就是 10㎝²。

    长方形③:每排摆 4 个,摆了 3 排,一共有 12 个 1㎝² 的小正方形,面积就是 12㎝²。

    小结:这位同学在汇报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思路条理,老师为你们点赞。

    (2) 少摆

    长方形①:每排摆 3 个,对应到第二排自然摆 3 个,一共能摆 6 个 1㎝²,面积就是 6㎝²。

    能从另一个角度分享你们组的方法,虽然没有摆满,但是在头脑里想象了出来,空间感非常强,真了不起。

    5、发现:有几个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面积就是几平方厘米.

    虽然这两种方法不同,但是表格中记录的数据都是一样的,那表格中蕴含着哪些规律呢?我么来看表格的后两列,有 6 个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它的面积是 6 平方厘米,10、10、12、12,你们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研究长方形面积大小与小方格的关系,就是体现 “数格子算面积”,让学生明白度量面积的工具是 “小方格”,度量长方形面积的本质是看长方形里包含了多少个这样的小方格,学生摆的越充分,头脑里的 “1 平方厘米小方格” 建立的越深刻,学生对面积大小的 “量感” 体会越丰富。)

    (二)研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1. 观察表格,发现规律(横着看)

    横着看,每排摆了 3 个,摆了 2 排,面积是 6 平方厘米。5、2、10、   4、3、12,你又发现了什么?你们刚才说的都是算式,谁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每排摆的个数、摆的排数,和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每排摆的个数 × 排数,就等于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 观察表格,发现规律(竖着看)

    长 / 厘米 宽 / 厘米 面积 / 平方厘米

    图① 3 2 6

    图② 5 2 10

    图③ 4 3 12

    长与每排摆几个、宽与摆了几排的关系

    我们再来竖着看,每排摆的个数、摆的排数和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 1 厘米,每排摆了 3 个,那长方形的长就是 ---,摆了 2 排,宽就是 ---

    像这样摆下去,如果每排摆 6 个,摆了 3 排。你来说长是几厘米,宽是几厘米,面积是多少?每排摆了 7 个,摆了 5 排,长是几厘米,宽是几厘米,面积是多少?

    如果这样一直摆下去,能摆完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每排摆几个,那么它的长就是几厘米。如果摆几排,那么宽就是几厘米。面积就是几乘几。

    3、 发现长方形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现在看着表格,谁来说一说,长方形的面积和它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

    4、深化理解面积与长宽的关系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你能不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但老师有要求:请你画出一个和它形状不同、但面积都是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

    (设计意图:研究长方形的面积与长宽的关系,就是解决用乘法求面积,首先建立 “长宽与每排排数” 的联系,其次呈现变化 “去掉全部的小方格,出现长宽的长度”,再次把数据无限扩充体会极限思想,最后得到 “长方形的面积 = 长 × 宽”。为什么 “长 × 宽 = 长方形的面积”,用 “小方格” 解释是最佳的工具。长几厘米表示每排摆了几个 1 平方厘米小方格,宽几厘米表示摆了几排,乘积表示一共有多少平方厘米。)

    (三)研究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刚才我们用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研究了长方形面积。接下来再次利用它来研究正方形的面积,我们知道边长为 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为 1 平方厘米,现在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上摆一个比 1 平方厘米更大的正方形。

    我们来看这些算式,2✖2=4、3✖3=9、4✖4=16、5✖5 如果一直算下去,你们想一想,计算任何一个正方形面积的方法是什么?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

    (设计意图:研究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关系,就是让学生明白正方形的面积模型与乘方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利用 “小方格” 拼摆正方形面积的过程,就是尝试发现 “正方形面积与边长的乘法关系”,让学生积累边长的平方才是正方形的面积经验。通过 “面积加倍” 观念的渗透,真正让学生建立起 “量感”。)

    三、联系实际,迁移应用

    计算实际房型图面积,面积的计算在生活中有也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我们经常会碰到计算房屋面积的大小,下面我们来看:

    笑笑家最近买了新房子,房型图如下所示:(单位:米) 请计算出它们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厨房:长是 4 米,宽是 3 米,面积是 4×3=12(平方米)

    书房:边长是 4 米,面积是 4×4=16(平方米)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都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解决生活中的真问题,实现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

    四、全课总结,反思提升。

    本节课在学习长方形的面积时,先后经历了摆一摆、填一填、画一画、算一算多种活动,谁来说一说,哪些学习活动给你的印象最深刻?同学们都说的非常好,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数学经验,增长更多的智慧!下课。

    (设计意图: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回头看的好习惯)

    附: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

    畅娜
    畅娜4年前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基础上,开展教学的。是后续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基础。

    通过前三次课堂前测,发现学生对什么是面积,及面积单位的选择,掌握的基本到位。

    在数一数图形阴影面积的练习题中,大部分学生能数正确,但各别同学忘记写单位,也就说明学生对单位面积的知识储备,还需再次深度的加强和应用。

    在探索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时,简单的图形面积,学生们能全部正确,但在(没给出小正方形)稍微复杂图形中,大部分同学都错了,原因大概有 2 点:

    1. 是因为没有审题,没有理解题意,下意识的以为也是阴影面积,所以需要在课堂中提拔学生们的罗辑思维能力及分辨能力。

    2. 是因为空间想象能力弱,没出现的(小正方形)以为没有,没有填充意识,需要在本节课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亲身感知,亲自度量,建立起空间量感。

    再调查什么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也是大部分同学不是很清楚,不明白,这是正常的,这也是本节课需要教师传递和教授的内容。

    掌握了这些内容,可以为新课做好铺垫,在课堂的环节及细节,提高度方面处理时有所准备!更能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累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个体差别能及时对待,使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使学生们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畅娜
    畅娜4年前

    在教研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不断完善课堂,不断的增长数学智慧!

    sxxgq
    sxxgq4年前

    第四稿的设计确实有了很大改进,也有了很多的亮点,这都是我们团队一遍遍磨出来的!

    sxxgq
    sxxgq4年前

    畅娜老师在一次次的磨课中蜕变,这就是痛并快乐着!

    sxxgq
    sxxgq4年前

    第四稿的视频已经上传,欢迎大家积极评论

    sxxgq
    sxxgq4年前

    我们设计的很多亮点畅娜老师在第四稿都已经呈现了出来

    sxxgq
    sxxgq4年前

    学生用小方格拼摆的操作活动是感觉运动水平,只有通过触觉和视觉印象才能对面积大小 “构成一种心理映象” 也就是 “量感”!只有通过物理动作儿童才能重新构造面积的大小。皮亚杰评论道:“动作性的活动对于儿童理解空间观念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看和听讲” 并不等于进行抽象和理解,儿童必须根据自己对各种物体的物理动作来形成他自己的心理结构!测量是一种涉及客体的活动或操作,它是一种非常具体的活动类型。

    sxxgq
    sxxgq4年前

    学生用小方格拼摆的操作活动是感觉运动水平,只有通过触觉和视觉印象才能对面积大小 “构成一种心理映象” 也就是 “量感”!只有通过物理动作儿童才能重新构造面积的大小。皮亚杰评论道:“动作性的活动对于儿童理解空间观念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看和听讲” 并不等于进行抽象和理解,儿童必须根据自己对各种物体的物理动作来形成他自己的心理结构!测量是一种涉及客体的活动或操作,它是一种非常具体的活动类型。

    sxxgq
    sxxgq4年前

    学生用小方格拼摆的操作活动是感觉运动水平,只有通过触觉和视觉印象才能对面积大小 “构成一种心理映象” 也就是 “量感”!只有通过物理动作儿童才能重新构造面积的大小。皮亚杰评论道:“动作性的活动对于儿童理解空间观念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看和听讲” 并不等于进行抽象和理解,儿童必须根据自己对各种物体的物理动作来形成他自己的心理结构!测量是一种涉及客体的活动或操作,它是一种非常具体的活动类型。

    sxxgq
    sxxgq4年前

    画一个形状不同面积是 12 平方厘米(位置变化与面积守恒 3️4、4️3) 在小学里运用归纳法比运用演绎法好,这是因为归纳法同发现有关!我们学习时,大多数人必须从 “经验” 中学习,这是一种生活中的归纳法。(三年级的学生适合归纳学习)

    sxxgq
    sxxgq4年前

    量感的培养要在 “量” 的过程中发生 本节课学生至始至终一直在用小正方形 “测量” 面积。表现为用 “用小方格测量面积” 和 “在方格纸上画图形”。例如:在教学时,学生用小正方形测量长方形的面积和小正方形测量正方形的面积。 例如:在教学时,学生在方格纸上画 12 平方厘米长方形

    sxxgq
    sxxgq4年前

    极限思想的渗透,像这样摆下去 如果每排摆 6 个,摆 3 排,你们说长是几厘米宽是几厘米面积是多少? 如果每排摆 7 个,摆 5 排,你们说长是几宽是几面积是多少? 如果一直摆下去,能摆完吗?请同学们想像一下 如果每排摆几个摆几排,那么怎么说长和宽呢?(对,长也就是几宽是几。)面积呢?(对,几️几) 谁来说一说,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有什么关系?

    sxxgq
    sxxgq4年前

    在推导过程中,加入极限思想,从感性具体到感性一般,体会公式一般性

    sxxgq
    sxxgq4年前
    1. 对于 “长、正方形面积”,学生前期有哪些经验?基于对学生经验的了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教学的重点?

    2. 如何在长、正方形面积的学习中,进一步引领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

    sxxgq
    sxxgq4年前

    现在我们的重点又放在了这两个问题上,要和磨课一样,不断的雕琢!

    sxxgq
    sxxgq4年前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EzODUzMzAzNg==.html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EzODUzMzAzNg==.html

    sxxgq
    sxxgq4年前

    为什么长️宽 = 面积,用小方格解释,长几厘米表示每排摆了几个 1 平方厘米方格,宽几厘米表示摆了几排,乘积表示一共有多少个 1 平方厘米。(利用小方格解释,妙哉妙哉!)

    sxxgq
    sxxgq4年前

    庞加莱 “如果没有测量空间的工具,我们便不能构造空间” 几何学就是空间的研究,度量的空间,基础是两点间距离,是由长度单位决定的!

    sxxgq
    sxxgq4年前❤️1

    如果有两条线,看上去长度不同,我们拿尺子来分别测量,就能量出线的长度。这使我们相信,两条线其实长度相同。 我们通过测量就修正我们的错觉,测量本身就是一种感知。

    fan
    fan4年前

    原来概念性的数学课也可以这样教孩子,真是太厉害了!赞!赞赞赞!

    宝爸
    宝爸4年前

    尊敬的畅老师,人民路学校教学团队:非常感谢你们的分享,我是 3 年级学生家长,孩子看你们的课了,非常喜欢,经过跟孩子沟通,他感觉你们学校的学生真幸福,可以这样玩着学习,期待你们发布更多好作品!

    宝爸
    宝爸4年前

    @sxxgq 看了您的评论,受益匪浅,能够感受到您是一位充满智慧、能够从孩子角度思考教学的优秀教师,致敬!

    白果
    白果4年前

    更细腻,更深入了

    白果
    白果4年前

    更遵循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整体把握大单元设计。

    白果
    白果4年前

    充分给足了学生的活动时间。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本质是基本面积单位的累加,就是看长方形里包含了多少个面积单位

    白果
    白果4年前

    本节课是从 1 维线 -- 到 2 维面

    白果
    白果4年前

    借助 1 平方厘米的小方格去探究长方形及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白果
    白果4年前

    能看出来 “小方格思想” 从头到尾都在贯穿

    张雅萍
    张雅萍4年前

    畅老师的课教学设计新颖,对教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张雅萍
    张雅萍4年前

    畅老师的课重难点突出,教学环节层层递进,值得我们学习。

    张雅萍
    张雅萍4年前

    畅老师的课亮点在让学生动手通过摆方格让孩子感悟探究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13363590797
    133635907974年前

    看了畅老师的课,深感受益匪浅,赞!

    13363590797
    133635907974年前

    孩子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感知探索长方形的面积的产生过程,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丰富量感

    13363590797
    133635907974年前

    本节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重难点突出,值得我们学习!

    dxr8317
    dxr83174年前

    小方格思想挺新颖

    yangxiuhong1989
    yangxiuhong19894年前

    本节课很好地利用了课本上提供的道具,小方格,通过摆一摆的方式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真正达到了以学生为主的效果

    畅娜
    畅娜4年前

    很荣幸能参加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三届全国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主题专场活动。让我们能向全国各地的专家、同仁们去学习。

    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发展更加公平发展更高质量的教育”,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落实到教学中。就是让学生做到 “学会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人。落实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让学生掌握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在大数据时代,我们的数学研究也要与时俱进,加入必要的 “量感” 相关知识,史宁中教授说 “数学本质在于度量”,度量包括:几何度量、计量度量、量化度量。抽象度量在于想办法培养思维,工具度量在于借助长度、面积、体积进行实践。 本次活动围绕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索” 这一主题展开,我们团队成员围绕三年级下册《长方形的面积》一课进行研讨,磨课,修整等一系列活动来设计这堂课,可谓收获颇丰。

    说实在的,在自己的课堂上天马行空、随心所欲惯了的我,是讨厌比赛的,束手束脚、瞻前顾后难免丢了自己!不过还好,我在经历了 “磨课” 的煎熬与纠结后,回头看,还是能够用积极的心态享受那一段被我的团队称作 “炼狱” 的过程。所以,当一切落下帷幕,我把自己清空归零,回到属于我的教室我的讲台我的课堂。心情,在经历了一场波澜后,平复得连我自己都羡慕嫉妒恨。这个时候,我觉得我有足够的力量,今天,回首那几个月的煎熬与磨砺,万千感慨涌上心头!

    一.磨课过程

    (一)课堂前测

    确定了研讨课题,我们团队先进行了学生的前测调查通过前三次课堂前测,发现学生对什么是面积,及面积单位的选择,掌握的基本到位。在数一数图形阴影面积的练习题中,大部分学生能数正确,但各别同学忘记写单位,也就说明学生对单位面积的知识储备,还需再次深度的加强和应用。因此,本节课就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解决困惑和迷思,设计本节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量感。

    (二)教学设计

    本次教学设计我们前后共经历了十三次的试讲,从发现篇、推理篇、关系篇、学习篇四个篇章对《长方形面积》进行不断的研讨、改进。在一次次的磨课中,我们对培养学生的量感有了更多的想法和更高层次的理解,所以在最后一稿中, 我们从三个层面突破重点:

    1、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

    ①摆摆看:学生经历用单位面积度量长方形的面积的数学活动。

    ②填填看:结合数据,深度分析 4 个关系:

    1. 长方形包含的单位面积的总个数与长方形的面积之间的关系;

    2. 每排摆的个数、排数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

    3. 每排摆的个数与长、排数与宽的关系;

    4. 长方形的长、宽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

    2、探索正方形面积公式

    ①摆摆看:学生自主经历摆比一平方厘米面积更大的正方形的过程。

    ②说说看: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在探索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时,由工具度量到虚拟度量,采用了数学归纳法,推导出了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3、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

    设计了三个环节:

    ①说说看:借助长 5 厘米,宽 4 厘米的长方形,让学生在头脑中想象画面,再次构建长方形面积的乘法模型。

    ②画画看:利用面积守恒,画面积都是 12 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对学生进行可逆性思维训练,也为后期的学习作了铺垫。

    ③算算看:在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基础上,把公式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回归生活。

    4、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习真正发生,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①操作实践中学习

    为了发展学生的量感,让学习真正发生,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设计了摆、填、画、算等操作实践活动,给了学生最大的学习空间、学习时间、思考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思考能力。

    例如:我们在摆一摆这个环节当中,由刚开始的两分钟变为四分钟,因为经过多次活动实践,我们发现我们给予孩子的时间还是不够,所以我们将两分钟增加为四分钟,给足孩子独立思考操作的时间和空间。

    ②深度思考中学习

    两次深度思考,提升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思维水平。

    例如:在观察图形和表格发现分析规律这个环节,我们引导学生来横着看,竖着看,多角度的去思考问题,在教师有效的点拨、引导、启发当中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规律。让学习真正发生。

    再如:基于深度学习,我们提出了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课程设置中我们配备了三个学习材料,而且在教学设计当中提出了逆向思维的运用,即画出面积相等但形状不同的长方形。这也渗透了五年级找因数中数形结合的知识点,这恰到好处的体现了当下整体化教学的思想,而将数学的思想种在孩子们的心间,这也恰恰是北师大版人所追求的方向,努力的目标。

    自我反思中学习

    最后让学生反思课堂谈体会,这个回头看的过程正是学生在自我反思中再次提升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的数学不仅仅是讲知识,更是立德树人。我们力求用最科学的方式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理解和探索,把课堂还给学生,还给儿童,始终让儿童站在课堂的正中央。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通过改变学习方式,让学习真正发生所做的努力。同时,我们也将将立德树人于无形当中渗透进我们的数学学科教学中来,让学习真正发生。

    我们磨课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反思、不断矫正、逐步积累经验的过程。所有的努力,只为了让教育真正发生,让学生真正爱上数学!

    二、网络答辩

    我们团队结合学习前测和课堂教学积极准备专家提出的两个预设问题。接着,我们认真观看对方的教学视频,准备 1-2 个预设问题。最后,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视频以及本次的研修主题,我们思考了辩方可能会追问的问题,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制定多套预案。

    4 月 26 日晚上,团队正式参加了新世纪小学数学第三届全国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的网络答辩活动。每位团队成员表现得都非常出色!

    三、收获蜕变

    通过本次活动,使我能静下心来潜心研究,在不断地研究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在新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形成新的教学理念,从经验教学到理论教学,从知识层面到育人层面,从教书匠到教育者的转变,通过一次次的蜕变,使我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让我体会到数学教学带给我的收获和从未有过的幸福感!

    四、团队建设

    一人强,不是强,再强也是一只羊。团队强,才是强,团结起来就是狼,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会走得很远,相信在每位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会不断前进,成就我们每个人的梦想!

    总之,非常感谢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的精心组织和谋划,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感谢学校领导教师的支持,感谢团队教师的团结合作,使得我们能够圆满顺利的完成本次活动,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自我。愿未来新世纪小学数学教研的路上越走越远。

    grass3768
    grass37683年前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知道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内容。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薛老师在教学设计上让学生经过摆一摆、数一数、填一填的学习过程,探究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为后续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打好基础,同时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量感和空间观念。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3:24 · PVG 11:24 · LAX 20:24 · JFK 23:24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