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21

【2021 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

  •  
  •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 4年前 · 224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359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吉林长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的王满莉老师,很荣幸能参加此次活动。非常感谢新世纪小数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的各位领导,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让我们能向全国各地的专家、同仁们去学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下《铅笔有多长》一课为载体,开展以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究” 为主题的研讨活动,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和同行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衷心祝愿各基地和工作室取得优异成绩。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

    224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117 条回复   2021-09-12 22:07:46 +08:00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4年前

    大家好!我是吉林长春任洪亮名师工作室的王满莉老师,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和同行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将认真阅读,思考每一份帖子,不断反思并完善这节课!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712#r_74102
    选题思考:https://bbs.xsj21.com/t/1712#r_74104
    教学设计一稿:https://bbs.xsj21.com/t/1712#r_74112

    第一次团队研讨:https://bbs.xsj21.com/t/1712#r_86684
    教学设计二稿:https://bbs.xsj21.com/t/1712#r_86700
    前测:https://bbs.xsj21.com/t/1712#r_96631
    前测分析:https://bbs.xsj21.com/t/1712#r_96634
    二稿研讨:https://bbs.xsj21.com/t/1712#r_97056
    学习任务单:https://bbs.xsj21.com/t/1712#r_97060

    终稿教学设计:https://bbs.xsj21.com/t/1712#r_97066

    教学视频:https://bbs.xsj21.com/t/1712#r_97069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4年前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选题思考

    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编委会和北师大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为我们搭建了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究” 为主题的课堂展示交流平台。经过我们团队的深思熟虑,我们选择的参赛内容是北师大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铅笔有多长》。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对学生如何掌握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予以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生发展的影响也是极不一样的,所以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重让学生学会学习。量感就长度测量而言,有两个因素:测的单位和量的多少。量感是指对长度单位和物体长度的综合感知,是对物体量态的感性认识。然而对于学生而言,测量只是一种方法,而量感却是一种意识和能力。而《铅笔有多长》属于 “图形与几何” 的知识体系中测量范畴,测量单位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认识了米和厘米,知道 1 米和 1 厘米有多长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能运用这两个单位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铅笔有多长》一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测量单位进行了补充认识,以解决测量单位时出现的多种情况问题。教学成功与否为以后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打下了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我们希望通过选择这一课,能够体现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究的价值,赋予学生量感以 “生长” 的力量。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4年前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一稿)

    【教材分析】

    《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 “测量” 的第一课的内容。“测量” 这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 “厘米” 和 “米” 这两个长度单位,同时掌握了简单的估测和测量物体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有关长度的第二阶段的学习。本节课教材主要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米、毫米的概念,提升学生的量感。时在交流活动中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体验不同的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单元的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将前面的知识与后续的学习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接触了有关于测量的知识,并掌握了关于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意义,形成一定的表象,能较好地根据生活中的情景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并且对于米和毫米之间两个长度单位的换算也能较好的运用。同时,学生的测量经验也有一定的基础。个别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知道有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但对于具体表示的意义,学生还不是能很好的掌握和体会。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经历测量铅笔的长度的过程中,知道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

    2.能根据情境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

    3.借助具体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知道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分米、毫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米尺、10 厘米长铅笔 1 支, 铅笔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吗?红帽要去看望外婆,可是在路上却迷路了,大灰狼和狐狸都说知道外婆家的住处。大灰狼说:“我刚刚还看见你的外婆躺在 2 厘米床上看书的样子呢 “狐狸说:“不对,我刚刚看见你的外婆坐在 6 米高的椅子上看书呢!” 同学们,小红帽应该相信谁呢?说说你的理由吧!

    预设:

    生 1:都不能相信,应该躺在 2 米长的床上。

    生 2:椅子的高度不能有 6 米,也不能是 6 厘米。

    师:那椅子高 6 厘米也不合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些新的长度单位吧。

    【设计意图】创设小红帽迷路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复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在思考椅子高度的同时,发现米和厘米都不合适,从而让学生感受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 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师:小红帽为了感谢大家,送给我们每人 1 支铅笔,我们先来估一估这支铅笔大约有多长吧!(板书课题 —— 铅笔有多长)

    指名学生回答,对于学生给出的估计结果,不进行评论。

    (2)量一量。

    师:这么多的答案,怎样才能知道谁估得准确呢?

    预设:用尺子量。

    师:请学生拿出直尺,测量一下铅笔的长度吧!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 ——10 厘米

    (3)说一说。

    师:同学们测量的既认真又准确,看小红帽送给我们的这支铅笔还有说明书,谁来读一读?(这个铅笔的长度正好是 10 厘米,也可以说这根铅笔的长度是 1 分米,因为 10 厘米就是 1 分米。)

    师:从说明书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0 厘米就是 1 分米

    师:看来你读得很用心,在国际单位上,咱们 10 厘米还可以用新的长度单位来表示,那就是 1 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 dm 表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先估计,然后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接近测量结果,学生在动手测量后,初步建立起一分米的概念,培养了学生估测、动手操作等能力。

    2. 认识毫米

    (1)直尺测量。

    师:同学们,通过测量铅笔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 —— 分米,小红帽的外婆为了表示感谢,也送给我们送来了一支漂亮的彩铅笔。下面请你拿出尺子在任务单上量一量,这支彩铅笔到底有多长。

    预设:

    生 1:这只铅笔的长 6 厘米多一些。

    生 2:6 厘米再多 3 个小格……

    (2)介绍毫米

    师:比 6 厘米多出 3 个小格,那么多出来的 3 个小格到底有多长呢?这就需要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单位 —— 毫米。1 小格就是 1 毫米,毫米用字母 mm 表示。

    师:仔细数一数 1 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预设:1 厘米中有 10 个小格,10 个小格就有 1 毫米。

    师:这次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来测量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吧!

    预设:彩铅笔长 63 毫米。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铅笔的活动,引发学生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个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测量的经验。

    3. 找一找,说一说。

    (1)感知 1 分米的长度。

    师:同学们这两支漂亮的铅笔让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厘米,那么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1 分米吗?请与你的同桌一起找一找,说一说。

    生:从 0 刻度到 10 刻度,从 1 刻度到 11 刻度,从 5 刻度到 15 刻度。

    师:同学们在尺子上找到这么多 1 分米,你能用手势表示 1 分米的长度吗? (学生的一拃长 1 分米)

    师:看来同学们的这个手势就可以作为我们身体上的尺子,那赶快用我们身上的尺子量一量课桌的长大约是几分米吧!

    生:大约长 6 分米。

    (2)感知 1 毫米的长度。

    师:桌面上为同学们准备了银行卡,请你拿出直尺量一量银行卡的厚度吧!

    预设:1 毫米。

    师:请你用拇指和食指轻轻的捏住卡片,再把卡片移走,这时你和食指间的距离就是 1 毫米。

    (3)想一想,找一找,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长度大约是 1 分米,又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毫米?

    预设:

    生 1:钢笔的长度,纸抽盒的长度,字典的长度。

    生 2:2 分钱硬币的厚度,芝麻的宽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直尺上找 1 分米;用手捏一捏体会 1 毫米。让学生建立起比较直观的感受和印象,加强对分米、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让学生感受测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

    4. 填一填,想一想。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请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

    预设: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请你在直尺上分别找到 1 毫米、1 厘米、1 分米,小组内借助直尺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后独立完成填空。(教师板书:1 分米 =( )厘米,1 厘米 =( )毫米)

    生:1 分米 =( 10 )厘米,1 厘米 =( 10 )毫米

    师:那 1 米等于多少分米,小组内借助尺子说一说。

    生:1 米 =( 10 )分米

    师:根据我们发现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规律,请同学们尝试着完成下面几道题。

    40 毫米 =( )厘米 3 分米 =( )厘米 10 分米 =( )厘米 1 米 =( )厘米

    师:通过填一填,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0 分米 = 100 厘米。1 米也等于 100 厘米,所以 1 米 = 10 分米

    【设计意图】通过找、填、想的活动,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在米尺上找一找知道 1 米等于 10 分米后再通过推理加深理解了长度单位米和分米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在直观、低难度的情况下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应用

    1. 游戏:变一变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毫米、厘米、分米、米的长度,听老师的口令用手比划一下,看谁的准确?学生在老师的口令下比划几个长度单位,睁开眼睛同桌之间对比一下。

    2. 同学们,还记得那只狐狸的谎言吗?“在 6 米高的椅子上晒太阳” 那外婆坐的椅子应该有多高呢? (学生答 6 分米)

    在我们的生活中乱用长度单位可会闹出笑话的,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淘气的日记,看一看他的日记当中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请你把它圈出来并订正(数学书 35 页第 4 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再一次从整体上感知这些长度单位,通过有趣的感知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从简到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还有其他的疑问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五、板书设计

    铅笔有多长


    分米(dm ) 1 分米 =( )厘米

    1 厘米 =( )毫米

    厘米 (cm) 1 米 =( )分米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任艳雪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任艳雪4年前

    量感对于学生学习计量单位等数学知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量感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从而能够更快地解题。让学生能够使用不同的方式来感受量,教师还要设计有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去感受量,即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在生活中对于物体量的感知往往比较模糊而且随机性比较大,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生活量感逐步转变为数学量感.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任艳雪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任艳雪4年前

    新课程对学生的 " 量感培养 " 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数学教师要加强量感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感知,层次化体验,多向化厘析,促进学生 " 量感 " 这一核心素养的形成.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任艳雪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任艳雪4年前

    " 量 " 的学习本来就贯穿于学生的生活的四周,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要的是唤起学生对 " 量 " 的属性,大小,单位,工具使用上的真实感。学生只有在真实的感觉中学习,才能更好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量感 " 的培养不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缺失和忽略的一 部分。然而,数学 " 量感 " 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通过教师长期的坚持不懈引导和训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之中,逐步建立起对 " 量 " 的感受.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任艳雪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任艳雪4年前

    可视化教学,实际上就是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将具有复杂性与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呈现出来,将数学知识内容透明化,学生能更立体直观的了解数学内容,加强学生们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量感表示学生能够在真实学习情境中正面,积极地掌握与运用 " 量 " 知识点。量感,确切来说是一种思维直觉,也是一种 " 量 " 的直接反馈,如果量感较强的话,学生要想掌握一种量的大小,可以不使用测量工具便能准确了解该物体大小,或者推测出某种单位表示量能符合其实际物体大小.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4年前

    小学中低年级中关于 “量” 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而培养学生量感取决于学生对生活感悟,因此要想培养学生量感,就要求教师借助学生身边事物来建立表象,在帮助学生建立表象之前,要指导学生熟悉什么以及熟悉程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例如在学习分米、厘米与毫米相关量单位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直尺来感受不同量单位大小,同时还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身边熟悉事物来感知量表象,例如在本课的教学设计 “找一找,说一说” 环节中,设计了通过让学生触碰银行卡的厚度感知一毫米,以触觉来感知 “量”,并以此建立量表象,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感受量感。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4年前

    比较与估测是量感建立、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内容,量估测是小学数学教学重要内容,几乎所有与量相关知识都会涉及量估测,因此教师也要将学生对量估测当成教学重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提高学生量估测能力,从而发展学生量感。而对量估测也可以建立在联系实际生活基础上,如教学设计中,“想一想,找一找,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长度大约是 1 分米” 这一环节,从生活实际入手,丰富的活动既增添了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对 “量” 的感知能力与估测能力。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4年前

    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 “量” 生活中常见 “量” 主要分为两类,分别为直观 “量” 与抽象 “量”, 其中直观 “量 " 是可以具体表现出来,例如长度单位毫米、厘米、米、分米等。对于直观量,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抽象的 “量” 简单,往往可以通过身边实际物体建立量表象就可以理解与感受,因此本课的通过动手量一量操作,实际感知一毫米的厚度,淘气日记的生活实际的一系列进程,层层递进,不断培养学生对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更深入的理解。

    13504330789
    135043307894年前

    “量感 " 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在量的教学中,王老师让学生们通过多种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并体验量感的过程,从而对学生进行量感的培养。

    13504330789
    135043307894年前

    学生数学 “量感 " 的培养,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去培养、锻炼和提高。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走一走,比一比,画一画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比如课前要求学生自制学具,在课堂上用自制学具进行一些探索,以帮助学生感知量,进而促成 “量感” 的形成。

    zhuqing@000
    zhuqing@0004年前

    学生对于单位之间的关系不能够很好理解,通过动手操作和动手测量,对这些比较模糊的量有了清晰的认识。

    zhuqing@000
    zhuqing@0004年前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通过数学中的单位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深化了教学内容

    樊娜
    樊娜4年前

    在 “量” 初步形成以后,就要利用 “量” 去深化对它的理解,从而灵活运用,为此,在认识 1 分米以后,通过让学生找尺子上的 1 分米,然后把它画出来,接着找身体上的 1 分米,让后用它去度量课桌表面,通过一系列有层次的递进设计,让学生加深对 “分米” 的理解和认识。

    唐喜荣
    唐喜荣4年前

    通过测量铅笔的活动,引发学生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个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测量的经验。

    黑龙江大庆肇源吴艳秋
    黑龙江大庆肇源吴艳秋4年前

    学生亲身体验 “量” 课堂上通过动手量一量操作,实际感知一毫米的厚度,淘气日记的生活实际的一系列进程,层层递进,不断培养学生对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更深入的理解。

    haoxiuhua123456
    haoxiuhua1234564年前

    王老师的教学设计过程很科学合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感知 1 毫米、1 厘米、1 分米有多长,结合了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促进低年级学生将抽象的长度单位直观生活化,学生能够比较明确的区分和判断物体的长短。量感是对长度单位和物体长度的综合感知,是对物体量态的感性认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结合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体验才会慢慢的内化形成经验,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sym
    sym4年前

    量感是指对长度单位和物体长度的综合感知,是对物体量态的感性认识。然而对于学生而言,测量只是一种方法,而量感却是一种意识和能力。王老师的课堂设计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longhongyan
    longhongyan4年前

    本节课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在直尺上找 1 分米;用手捏一捏体会 1 毫米。让学生建立起比较直观的感受和印象,加强对分米、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让学生感受测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李睿
    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李睿4年前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来探究,注重对学生学习力的培养,在经历测量铅笔的长度的过程中,知道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

    张慧叶
    张慧叶4年前

    量感的培养就是在一次次的找一找、说一说、量一量等活动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本节课注重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对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更深入的理解,发展量感

    肖海燕
    肖海燕4年前

    王老师通过测量铅笔的活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个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测量的经验。另外,由于低段孩子的年龄特征,所以王老师还设计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从整体上感知这些长度单位,通过有趣的感知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从简到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张咪
    张咪4年前

    王老师通过对测量铅笔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体会到分米 毫米 厘米的长短概念和对事物长度的大致估算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3504330789
    135043307894年前

    王老师本节课通过有趣的童话故事情境导入,环节连贯。本课重视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感知分米、毫米,从而发展量感

    李婷
    李婷4年前

    我觉得本节课在认识分米时,学生感知过少,学生” 量感” 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可以以 1 厘米为标准单位量一量桌子的长,学生会觉得要好多个基本单位很麻烦,用米又过于大,那有没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单位呢,然后再出示分米会更能调动学生求知欲,再有就是我觉得两个单位,每个单位通过量,找,猜等活动学生的记忆会比较深刻。

    13504330789
    135043307894年前

    学生数学的 “量感” 的培养,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去培养、锻炼和提高。王老师在教学中通过估一估、量一量、做游戏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形成量感。

    李百凤
    李百凤4年前

    通过对测量铅笔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体会到分米 毫米 厘米的长短概念和对事物长度的大致估算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邹永娜13298774989
    邹永娜132987749894年前

    本节课创设小红帽迷路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复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在思考椅子高度的同时,发现米和厘米都不合适,从而让学生感受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邹永娜13298774989
    邹永娜132987749894年前

    本节课结合了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促进低年级学生将抽象的长度单位直观生活化,学生能够比较明确的区分和判断物体的长短。量感是对长度单位和物体长度的综合感知,是对物体量态的感性认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结合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体验才会慢慢的内化形成经验,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姜羽秋
    姜羽秋4年前❤️1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 “做数学”,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在实践活动中 “再创造” 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有效的途径。我以 “测量” 为主线,链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组织学生说一说、量一量、猜一猜、找一找、比一比等交流活动,获取关于 “毫米”、“分米” 的直观体验。此外,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

    邹永娜13298774989
    邹永娜132987749894年前❤️1

    在学习分米、厘米与毫米相关量单位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直尺来感受不同量单位大小,同时还要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从学生身边熟悉事物来感知量表象,例如在本课的教学设计 “找一找,说一说” 环节中,设计了通过让学生触碰银行卡的厚度感知一毫米,以触觉来感知 “量”,并以此建立量表象,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来感受量感。

    姜羽秋
    姜羽秋4年前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米、毫米的概念,提升学生的量感。时在交流活动中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体验不同的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单元的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将前面的知识与后续的学习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结合了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促进低年级学生将抽象的长度单位直观生活化,学生能够比较明确的区分和判断物体的长短。量感是对长度单位和物体长度的综合感知,是对物体量态的感性认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结合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体验才会慢慢的内化形成经验,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焦亚媛
    焦亚媛4年前

    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处理有关量的数学问题,量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在小学数学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是十分注重相同量之间的换算,这也是常常各类考试的重点。

    197785wyp
    197785wyp4年前

    结合了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促进低年级学生将抽象的长度单位直观生活化,学生能够比较明确的区分和判断物体的长短。量感是对长度单位和物体长度的综合感知,是对物体量态的感性认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结合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体验才会慢慢的内化形成经验,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197785wyp
    197785wyp4年前

    量感的培养就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动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本节课注重操作实践,培养学生对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更深入的理解,来发展学生量感。

    wjj19801213
    wjj198012134年前

    这节课教师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空间观念。

    haoxiuhua123456
    haoxiuhua1234564年前

    本节课教师的教学目标很明确,导入设计新奇有趣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认识米与毫米的概念,结合具体的实物提升了学生的量感。量感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结合他们的形象思维去感知,本课教师注重了学生多种感官的调动,使学生在玩中做,在做中学,提高了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xuqin
    xuqin4年前

    新课程对学生的 " 量感培养 " 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并且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数学教师要加强量感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化感知,层次化体验,多向化厘析,促进学生 " 量感 " 这一核心素养的形成.

    pj112358
    pj1123584年前

    1 分米、1 毫米的学习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 1 厘米,1 米后再次学习长度单位,要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必须要让学生去亲身感受,反复操作,多感官并用才能把这样的表象建立。所以课堂操作活动的设计那是必须的,老师这一点是做的非常好的。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
    成都龙泉陈昌伦工作室谢玲琳4年前

    本节课创设小红帽迷路的故事情境,提问让学生思考合理性,复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在思考椅子高度的同时,发现米和厘米都不合适,从而让学生感受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a景儿
    a景儿4年前

    通过测量铅笔的活动,引发学生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个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测量的经验。

    18792560576
    187925605764年前

    本节课王老师通过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米、毫米的概念,在交流活动中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体验不同的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量感。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4年前

    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让学生动手动脑,充分感知各长度单位,明确一分米、一毫米的概念,与量感主题十分贴合。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4年前

    本课教学活动中,王老师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 1 分米和 1 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并为后续学习千米作准备。从学生动手估计铅笔的长度,测量铅笔的长度入手,不仅复习了学生在二上学习的测量方法和有关厘米的知识,还为建立新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同时注重学生的活动体验。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发展能量感。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4年前

    在自学探究环节中,教师并不是单纯地教授学生 1 厘米等于 10 毫米,1 分米等于 10 厘米,1 米等于 10 分米,而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体验、发现这个知识。首先,出示一支铅笔,先让学生估测,再让学生去测量验证。让学生在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才引出 1 厘米 = 10 毫米,1 分米=10 厘米,其次是米与分米之间的关系,教师先让学生在米尺中找找 1 分米,再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体验 1 米有多少分米。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4年前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铅笔有多长》这一课时,量感的培养就很重要,老师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会低年级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打数学的感觉,让学生去感知这个相对抽象的概念!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4年前

    毫米是生活中比较少见的长度单位,建立毫米的量感需要从多种表征的活动中渗透。在王老师的教学设计中通过让学生找生活中的 1 毫米、用手比划 1 毫米的活动和谈谈对 1 毫米的感受,帮助学生逐步建立 1 毫米有多长的表象,建立毫米的量感,活动扎实有效。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4年前

    在本节课《铅笔有多长》的教学活动中充分感知体念所学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充分的体验长度单位分米与亳米。教学中通过比一比,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找一找等大量的活动,让学生感知 1dm 与 1mm 有多长。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4年前

    王老师执教的《铅笔有多长》这节课,通过量一量,估一估铅笔有多长,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经历实际测量最熟悉的学习工具铅笔的过程,认识 1 分米、1 毫米有多长,体现了生本位的思想,并且通过寻找生活中 1 分米和 1 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4年前

    本节课中,王老师通过设计量一量、找一找的活动,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 1 分米和 1 毫米,提升测量经验,借助对生活中熟悉物品的估测,建立 1 分米和 1 毫米的表象,体会分米和毫米的实际意义。借助米尺梳理米、分米、厘米、毫米四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再运用推理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学法多样化,有助于学生的量感培养。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4年前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铅笔有多长》这一课时,王老师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情境,把测量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让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使学习数学真正为学生生活中的需要。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4年前

    “铅笔有多长” 这一课中的四个问题串,有利于学生从自己熟悉的事物中去感受数学。通过量一量、找一找的活动,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认识 1 分米和 1 毫米,提升测量经验,借助对生活中熟悉物品的估测,建立 1 分米和 1 毫米的表象,体会分米和毫米的实际意义。借助米尺梳理米、分米、厘米、毫米四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再运用推理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李雪梅4年前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充分的体验长度单位分米与亳米。教学中通过比一比,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找一找等大量的活动,让学生感知 1dm 与 1mm 有多长。

    dongfang5518
    dongfang55184年前

    教学中通过比一比,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找一找等大量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知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流畅自然,数学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425483032
    4254830324年前

    让学生感受测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4年前

    第一次团队研讨

    第一稿试讲结束后,任洪亮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针对《铅笔有多长》展开研讨活动。在研讨中,全体成员肯定了整节课的设计思路,同时,也提出很多宝贵建议:

    一、新课引入,创设故事情境。

    在数学的教学中,重视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合适的情境导入,更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有利于数学知识的教授。而数学故事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尤其适用熟悉的人物,但不知晓人物具体事迹的数学故事更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生对学习热情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本课的教学内容,创设了小红帽迷路的故事情境,情境中有起因,有发展,有结局,整个故事情境贯穿本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画一画中提升量感。

    本节课认识分米和毫米的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操作体验,从而丰满学生脑海中的单位量感,在本课的试教中,我们与老师交流讨论后认为,学生对于 1 分米和 1 毫米的单位表象建立务必在实物尺子上进行,而且要让每个孩子不止一次地在自己的尺子上看一看、找一找、比一比来直观的认识 1 分米和 1 毫米。而无论哪方面的度量教学,度量的核心要素都是度量单位和度量值,度量的基本性质是运动不变性、和同性和有限可加性,因此度量教学的关键是建立 “一个长度单位的观念”,“数” 出度量单位的个数,培养学生的 “量感”。而量感不仅仅是 “1 个单位” 标准,生活中更多的是标准量的叠加应用因此在一稿教学设计中我们增加了画一画的活动,让学生画出 9 毫米长的线段,然后再增加 1 毫米,在画的过程当中让孩子感受几个一毫米就是几毫米,这种无限分割和累加的过程中再次感受毫米与厘米的关系。这也正所谓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超越生活”,使学生感悟到度量单位的价值,这些活动都为学生进一步认识 “量” 积累了活动经验。

    三、活动小结,活动延续。

    课堂教学导入很重要,恰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能加上好的结尾整节课也会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让学生在生动的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本课的课堂小结中让学生以的厘米或毫米做单位,测量一下教室中的物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让学生从现实的生活中寻找数学的支点。我们在研讨中激活了思维,努力达到新的高度。研讨中一次次地碰撞出火花,齐心协力,生成更好的教学设计。

    image.png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4年前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二稿)

    教材分析:

    《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 “测量” 的第一课的内容。“测量” 这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 “厘米” 和 “米” 这两个长度单位,同时掌握了简单的估测和测量物体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有关长度的第二阶段的学习。本节课教材主要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米、毫米的概念,提升学生的量感。是在交流活动中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体验不同的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单元的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将前面的知识与后续的学习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

    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接触了有关于测量的知识,并掌握了关于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意义,形成一定的表象,能较好地根据生活中的情景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并且对于米和毫米之间两个长度单位的换算也能较好的运用。同时,学生的测量经验也有一定的基础。个别学习能力比较好的学生知道有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但对于具体表示的意义,学生还不是能很好的掌握和体会。

    教学目标:

    一、结果目标

    1. 学生在经历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中,知道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

    2. 通过在尺子上找一找的活动,知道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 能根据具体的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并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二、过程目标

    学生通过多次测量活动,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量感。

    三、情感态度

    在多样化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知道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并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米尺、10 厘米长铅笔 1 支, 铅笔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吗?小红帽要去看望外婆,可是在路上却迷路了,大灰狼和狐狸都说知道外婆家的住处。大灰狼说:“我刚刚还看见你的外婆躺在 2 厘米的床上看书的样子呢” 狐狸说:“不对,我刚刚看见你的外婆坐在 4 米高的椅子上看书呢!” 同学们,小红帽应该相信谁呢?说说你的理由吧!

    预设:

    生 1:都不能相信,应该躺在 2 米长的床上。

    生 2:椅子的高度不能有 4 米,也不能是 4 厘米。

    师:那椅子高 4 厘米也不合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些新的长度单位吧。

    设计意图:创设小红帽迷路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复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在思考椅子高度的同时,发现米和厘米都不合适,从而让学生感受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 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师:小红帽为了感谢大家,送给我们每人 1 支铅笔,我们先来估一估这支铅笔大约有多长吧!

    (板书课题 —— 铅笔有多长)

    指明学生回答,对于学生给出的估计结果,不进行评论。

    (2)量一量。

    师:这么多的答案,怎样才能知道谁估得准确呢?

    预设:用尺子量。

    师:请学生拿出直尺,测量一下铅笔的长度吧!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 ——10 厘米

    (3)说一说。

    师:同学们测量的既认真又准确,看小红帽送给我们的这支铅笔还有说明书,谁来读一读?(这个铅笔的长度正好是 10 厘米,也可以说这根铅笔的长度是 1 分米,因为 10 厘米就是 1 分米。)

    师:从说明书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0 厘米就是 1 分米

    师:看来你读得很用心,在国际单位上,咱们 10 厘米还可以用新的长度单位来表示,那就是 1 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 dm 表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先估计,然后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接近测量结果,学生在动手测量后,初步建立起一分米的概念,培养了学生估测、动手操作等能力。

    1. 认识毫米

    (1)直尺测量。

    师:同学们,通过测量铅笔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 —— 分米,小红帽的外婆为了表示感谢,也送给我们送来了一支漂亮的彩铅笔。下面请你拿出尺子在任务单上量一量,这支彩铅笔到底有多长。

    预设:

    生 1:这只铅笔的长 6 厘米多一些。

    生 2:6 厘米再多 3 个小格……

    (2)介绍毫米

    师:比 6 厘米多出 3 个小格,那么多出来的 3 个小格到底有多长呢?这就需要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单位 —— 毫米。1 小格就是 1 毫米,毫米用字母 mm 表示。

    师:仔细数一数 1 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预设:1 厘米中有 10 个小格,10 个小格就有 10 毫米。

    师:这次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来测量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吧!

    预设:彩铅笔长 63 毫米。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铅笔的活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个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测量的经验。

    1. 找一找,说一说。

    (1)感知 1 分米的长度。

    师:同学们这两支漂亮的铅笔让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厘米,那么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1 分米吗?请与你的同桌一起找一找,说一说。

    生:从 0 刻度到 10 刻度,从 1 刻度到 11 刻度,从 5 刻度到 15 刻度。

    师:同学们在尺子上找到这么多 1 分米,你能用手势表示 1 分米的长度吗? (学生的一拃长 1 分米)

    师:看来同学们的这个手势就可以作为我们身体上的尺子,那赶快用我们身上的尺子量一量课桌的长大约是几分米吧!

    生:大约长 6 分米。

    (2)感知 1 毫米的长度。

    师:桌面上为同学们准备了银行卡,请你拿出直尺量一量银行卡的厚度吧!

    预设:1 毫米。

    师:请你用拇指和食指轻轻的捏住卡片,再把卡片移走,这时你和食指间的距离就是 1 毫米。

    (3)画一画。想请你在纸上画一条 9 毫米长的线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直尺上找 1 分米;用手捏一捏体会 1 毫米。让学生建立起比较直观的感受和印象,加强对分米、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让学生感受测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

    1. 填一填,想一想。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请你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

    预设:毫米、厘米、分米、米

    师:请你在直尺上分别找到 1 毫米、1 厘米、1 分米,小组内借助直尺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后独立完成填空。(教师板书:1 分米 =( )厘米,1 厘米 =( )毫米)

    生:1 分米 =( 10 )厘米,1 厘米 =( 10 )毫米

    师:那 1 米等于多少分米,小组内借助尺子说一说。

    生:1 米 =( 10 )分米

    师:根据我们发现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规律,请同学们尝试着完成下面几道题。

    40 毫米 =( )厘米 3 分米 =( )厘米 10 分米 =( )厘米

    1 米 =( )厘米

    师:通过填一填,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10 分米 = 100 厘米。1 米也等于 100 厘米,所以 1 米 = 10 分米

    设计意图:通过找、填、想的活动,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在米尺上找一找知道 1 米等于 10 分米后再通过推理加深理解了长度单位米和分米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在直观、低难度的情况下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 巩固应用

    1. 游戏:变一变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毫米、厘米、分米、米的长度,听老师的口令用手比划一下,看谁的准确?学生在老师的口令下比划几个长度单位,睁开眼睛同桌之间对比一下。

    1. 同学们,还记得那只狐狸的谎言吗?“在 4 米高的椅子上晒太阳” 那外婆坐的椅子应该有多高呢? (学生答 4 分米)

    在我们的生活中乱用长度单位可会闹出笑话的,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淘气的日记,看一看他的日记当中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请你把它圈出来并订正(数学书 35 页第 4 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再一次从整体上感知这些长度单位,通过有趣的感知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从简到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逐步的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全课小结

    让学生以的厘米或毫米做单位,测量一下教室中的物品或者你的学习用品。

    五、板书设计

                                铅笔有多长
                                
                      分米(dm )       1 分米 =(    )厘米
                      
                                    1 厘米 =(    )毫米
                                    
                      厘米 (cm)       1 米  =(    )分米
    杨艳霞
    杨艳霞4年前

    度量教学的关键是建立 “一个长度单位的观念”,“数” 出度量单位的个数,培养学生的 “量感”。本节课注重学生的操作体验,丰满学生脑海中的单位量感,使学生感悟到度量单位的价值,这些活动都为学生进一步认识 “量” 积累了活动经验。

    18835957390
    188359573904年前

    王老师在认识分米和毫米后,设计了找、比等活动,让学生建立了各自鲜明的长度表象,尤其是最后设计了闭眼听口令比划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再次感受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并不断调整,完善建立的长度表象,发展学生关于长度单位的量感。

    jyd123456
    jyd1234564年前

    教师设计小红帽的故事,故事让孩子激发了学习的欲望。孩子能从故事中感受到量感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量感的需要。所以教师用心的去选择教学情境,对于学生学习量感的需求能够有所帮助。

    沈江菲
    沈江菲4年前

    学生先学习了毫米再学习分米时,学生的量感感知中最后留下的是毫米,而分米又不见了。但这节课要学习两个长度单位,要建立两个长度单位的直观表象,但是先出示一个长度单位,另一个长度单位很难给学生留下直观表象。怎样才能让学生同时感知这两个长度单位,并建立直观表象呢?

    啾啾
    啾啾4年前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探究,帮助学生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20161001
    201610014年前

    本课测量铅笔的活动设计的非常妙,不仅引发学生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个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测量的经验。

    乔
    4年前

    本节数学课把课堂给孩子,鼓励学生探究、分享交流,在分享交流中促进孩子反思、提升,从而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发展!教学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得数学知识,又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zuozuo
    zuozuo4年前

    本节课设计巧妙,环环相扣,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用游戏活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中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之后学习数学知识,课堂效果非常好。

    乔
    4年前

    王老师的这一堂课,感觉其中有很多的亮点,课前活动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拉进了师生距离,课前引入小红帽的故事,再一次师生距离,老师很亲切,孩子很喜欢。课中注重孩子的动手操作,注重孩子知识的生成,教会孩子学习,感受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课后小结,首尾呼应,贯通前后。让人叹为观止!

    xiaoyuer771188
    xiaoyuer7711884年前

    量感就长度测量而言,有两个因素:测的单位和量的多少。量感是指对长度单位和物体长度的综合感知,是对物体量态的感性认识。然而对于学生而言,测量只是一种方法,而量感却是一种意识和能力。本节课注重学生的操作体验,丰满学生脑海中的单位量感,使学生感悟到度量单位的价值。

    xiaoyuer771188
    xiaoyuer7711884年前

    在量的教学中,王老师让学生们通过多种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并体验量感的过程,从而对学生进行量感的培养。

    维畅w
    维畅w4年前

    王老师注重为学生提供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从而得出结论。在活动环节,让学生自主观察铅笔,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发现和理解,理解掌握了长度单位及进率,这样,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新知识的活动中,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体会了学习的乐趣,又培养了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李东旭
    李东旭4年前

    量感的培养一定是建立在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通过感知获得的,王老师的设计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和理解,逐步的帮助学生建立量感,让学生在做中感受,在感受中获得新知。

    李鸿茹
    李鸿茹4年前

    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有了度量的意识,并认识了米与厘米,也明白 1 米等于 100 厘米,所以王老师在开始上课创设了情境,带领孩子们复习了米、厘米的应用,使学生的知识形成关联,迁移。

    李鸿茹
    李鸿茹4年前

    王老师的情境创设具有连续性,使得认识分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富有趣味,如认识 1 分米 = 10 厘米时是使用铅笔的说明书。

    李鸿茹
    李鸿茹4年前

    在课堂末尾,王老师把学过的长度单位 1 毫米、1 厘米、1 分米回归常见的尺子上,让学生通过视觉就能感受到有关长度的量感,同时让学生明白相邻长度单位的进率是 10,也让学生明白尺子是测量的好伙伴。

    李鸿茹
    李鸿茹4年前

    在认识分米、毫米的两个教学环节,王老师都是先让学生估测、再具体量一量,既丰富了学生估测的能力,也积累了测量的实际经验。

    郑东雪
    郑东雪4年前

    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数学教学中,有效的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使抽象、难以理解的数学概念变的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色彩丰富的画面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有效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兴趣浓、积极参与,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小悦悦
    小悦悦4年前

    王老师通过对测量铅笔的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体会到分米 毫米 厘米的长短概念和对事物长度的大致估算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lingmisty
    lingmisty4年前

    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时,教师让学生经历了看一看,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想一想、变一变的实践活动过程,夯实了分米和毫米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为学生正确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学生脑海中对分米、毫米等单位的 “量感”。

    yan
    yan4年前

    情景导入引出问题冲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动中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认识 10 厘米就是 1 分米,测量中不是整理米时,冲突中引出新的度量单位毫米,并在生活中寻找 1 分米,1 毫米,最后在淘气的日记中纠正错误的长度单位,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宋杰
    宋杰4年前

    量感是指对长度单位和物体长度的综合感知,是对物体量态的感性认识。然而对于学生而言,测量只是一种方法,而量感却是一种意识和能力。王老师在认识分米、毫米的两个教学环节,都是先让学生估测、再具体量一量,既丰富了学生估测的能力,也积累了测量的实际经验,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张瑞娟
    张瑞娟4年前

    自主探究环节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充分的认识了分米。

    张瑞娟
    张瑞娟4年前

    通过找、填、想的活动,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通过在米尺上找一找知道 1 米等于 10 分米后再通过推理加深理解了长度单位米和分米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学生在直观、低难度的情况下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张瑞娟
    张瑞娟4年前

    变一变游戏设计的很巧妙,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毫米、厘米、分米、米的长度,听老师的口令用手比划一下,看谁的准确?学生在老师的口令下比划几个长度单位,睁开眼睛同桌之间对比一下。

    杜妍朋
    杜妍朋4年前

    学生数学 “量感 " 的培养,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去培养、锻炼和提高。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走一走,比一比,画一画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比如课前要求学生自制学具,在课堂上用自制学具进行一些探索,以帮助学生感知量,进而促成 “量感” 的形成。

    杜妍朋
    杜妍朋4年前

    王老师设计小红帽的故事,故事让孩子激发了学习的欲望。孩子能从故事中感受到量感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量感的需要。所以教师用心的去选择教学情境,对于学生学习量感的需求能够有所帮助。

    小依赖
    小依赖4年前

    王老师通过测量铅笔的活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个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测量的经验。另外,由于低段孩子的年龄特征,所以王老师还设计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从整体上感知这些长度单位,通过有趣的感知设计一些有梯度的练习,从简到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songlingling1992
    songlingling19924年前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王老师通过对铅笔的测量活动,动手操作,亲生体验,来感知分米、毫米,每个单位又通过找、猜、量等活动来让学生感知量的形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丁
    4年前

    学生已经接触了有关于测量的知识,并掌握了关于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意义,形成一定的表象,能较好地根据生活中的情景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并且对于米和毫米之间两个长度单位的换算也能较好的运用。同时,学生的测量经验也有一定的基础。

    陈丽杰
    陈丽杰4年前

    通过测量铅笔的活动,引发学生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个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测量的经验。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4年前
                               前测分析

    为了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充分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学情,任洪亮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前测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借此提高教学效率。 前测结果:

    1618241326.png

    从前测结果可以看出,班级有 98%的学生能够掌握正确测量物体的方法。一人由于没有仔细观察图片中细节导致此题出错。而在了解学生测量最短物体要用什么长度单位时,有 67%的学生选用厘米,可见这部分学生人数较多,而出现此结果源于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的学习。28%的孩子选用毫米作为单位,这部分学生对毫米有初步的认识,多数孩子是在课外书上了解的,对于 1 毫米到底有有多长还是比较模糊的。在第三题中有 26%的学生能正确测量出线段的长度。但其中只有 2%的学生能用毫米来表示线段的长度,对错误同学进行访谈了解到很多孩子知道线段的长度是在 6 厘米到 7 厘米之间,但是不会精确表示,所以只能选择整厘米来表示。 前测反思: 从前测得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学过的长度单位适应范围有基本了解,对测量方法也已经掌握,并且有一定的测量能力,关于毫米、分米学生在生活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毫米、分米的准确长度还没有真正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着重建立学生头脑中 1 毫米和 1 分米长度观念的表象,培养单位量感。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4年前

    谢谢你在一稿过后给与的回复。团队成员在进行研讨时也想到了用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来结束本课,再次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4年前

    @jyd123456 本课的情境是结合学校的特色活动来设计的,所以学生对于整个情境兴趣浓厚。感谢您的回复。

    jpp
    jpp4年前

    长度单位的量感,我觉得来自两个方面 “度” 和 “量”。在这两个字的指引下,需要让学生有 2 个体验,1 是尺子上的量,数出度量单位的数量,2 是用身体的尺子估量。本节课老师安排量生活中的铅笔、银行卡等。我觉得还可以增加用身体尺子估量,尤其是毫米的估量。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4年前

    第二稿试讲结束后,任洪亮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针对《长方形的面积》再次展开研讨活动。在研讨中,全体成员肯定了整节课的设计思路的同时,也研究出了很多修改建议。整理如下:

    1. 借助身边事物,建立表象 量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在量的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整体把握学生已有知识情况,还要考虑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在教材中的 2 个生活中的实例,毫米教材中给出的是 2 分硬币,由于学生平时很难接触到,所以身边的实物换成了银行卡。在感知分米的过程中,学生一拃在实际测量中一半的学生在 15 厘米左右,这样的实例在感知分米、毫米相关量时,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差。所以通过工作室的研讨,决定让学生在尺子上找到 1 分米的长度,再用手比出长度,最后通过同桌比,师生比,记住 1 分米的长度。这样,学生在完成填写长度单位的题目时,就能通过活动中积累的 “标准” 进行估一估,从而形成 “量感”。
    1. 借助实践操作,形成量感 学生数学量感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及时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知识水平,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教学中王老师注重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在试讲结束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感知 1 毫米,工作室成员通过研讨,决定增加剪一剪的环节,在剪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相对于厘米,毫米的 “短”,同时学生通过量 — 剪 — 量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毫米的感知。
    1. 通过团队研讨,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长度单位的表象,加深理解。本课中可以出示长度为 1 米,1 分米,1 毫米,1 厘米的长度条。让学生将概念与直观进行统一视觉刺激,同时长度条可放在班级,每当学生经过班级黑板前都会感受到长度条呈现的标准量长度,更好的发展 “量感”。
    1. 在本课的最后出示成语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通过数学中的单位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即使一点差错也会造成很大的错误。同时借成语教育学生在测量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严谨。从而深化本课教学内容。 通过本次研讨,我们齐心协力,以上即是我们共同发现的问题,我们将重新整理本节课的设计,期待在终稿中突破相应的问题。

    1618372167.png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
    任洪亮名师工作室 王满莉4年前

    终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铅笔有多长》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四册第五单元 “测量” 的第一课的内容。“测量” 这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 “厘米” 和 “米” 这两个长度单位,同时掌握了简单的估测和测量物体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有关长度的第二阶段的学习。本节课教材主要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分米、毫米的概念,提升学生的量感。是在交流活动中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体验不同的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单元的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将前面的知识与后续的学习串联起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 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接触了有关于测量的知识,并掌握了关于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表示的意义,形成一定的表象,能较好地根据生活中的情景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并且对于米和厘米之间两个长度单位的换算也能较好的运用,同时,学生的测量经验也有一定的基础。 困惑与问题:

    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调控能力差,个别学生知道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但对于具体表示的意义,学生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和体会。在教学中要着重建立学生头脑中 1 毫米和 1 分米长度观念的表象,培养单位量感。

    预期效果:

    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建立学生头脑中 1 毫米和 1 分米长度观念的表象,能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学生在经历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中,知道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

    2. 通过在尺子上找一找的活动,知道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 能根据具体的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并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二、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多次测量活动,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量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多样化的测量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知道 1 分米和 1 毫米有多长,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根据具体的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并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米尺、10 厘米长铅笔 1 支, 铅笔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吗?小红帽要去看望外婆,可是在路上却迷路了,大灰狼和狐狸都说知道外婆家的住处。大灰狼说:“我刚刚还看见你的外婆躺在 2 厘米的床上看书呢” 狐狸说:“不对,我刚刚看见你的外婆坐在 4 米高的椅子上喝茶呢!” 同学们,小红帽应该相信谁呢?说说你的理由吧!

    预设:

    生 1:都不能相信,应该躺在 2 米长的床上。

    生 2:椅子的高度不能有 4 米,也不能是 4 厘米。

    师:椅子高 4 厘米也不合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些新的长度单位吧。

    设计意图:创设小红帽迷路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复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在思考椅子高度的同时,发现米和厘米都不合适,从而让学生感受学习新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 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师:没有你们的帮忙,小红帽就被大灰狼和狐狸给骗了,为了表示感谢,小红帽委托王老师送给我们每人 1 支铅笔,请你先来估一估这支铅笔大约有多长。

    (板书课题 —— 铅笔有多长)

    指名学生回答,对于学生给出的估计结果,不进行评论。

    (2)量一量。

    师:怎样能知道这支铅笔到底有多长呢?

    预设:用尺子量一量。

    师:请学生拿出直尺,测量一下铅笔的长度吧!

    学生测量后汇报测量结果 ——10 厘米。

    (3)认一认

    师:同学们测量的既认真又准确,看小红帽送给我们的这支铅笔还有说明书,谁来读一读?(这支铅笔的长度是 10 厘米,10 厘米就是 1 分米,也可以说这支铅笔的长度是 1 分米。)

    师:从说明书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10 厘米就是 1 分米。

    师:看来你读得很用心,在国际单位上, 10 厘米还可以用新的长度单位来表示,那就是 1 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 dm 表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先估计,然后验证自己的估计是否接近测量结果,学生在动手测量后,初步建立起一分米的概念,培养了学生估测、动手操作等能力。

    1. 认识毫米

    (1)直尺测量。

    师: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红帽已经顺利到达了外婆家。外婆为了表示感谢,准备送给我们一支不一样长度的铅笔。这支铅笔有多长度呢?老师把它印在了任务单上,赶快拿出尺子量一量吧!

    预设:

    生 1:这只铅笔的长 6 厘米多一些。

    生 2:6 厘米再多 3 个小格……

    (2)介绍毫米

    师:比 6 厘米多出 3 个小格,那么多出来的 3 个小格到底是多长呢?这就需要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单位 —— 毫米。1 小格就是 1 毫米,毫米用字母 mm 表示。

    师:仔细数一数 1 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预设:1 厘米中有 10 个小格,10 个小格就有 10 毫米。

    师:这次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来测量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吧!

    预设:彩铅笔长 63 毫米。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铅笔的活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个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测量的经验。

    1. 找一找,说一说。

    (1)感知 1 分米的长度。

    师:师:同学们,通过测量这两只铅笔的长度让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到哪的长度是 1 分米。

    生:从 0 到 10,从 1 到 11,从 5 到 15 ……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见过 1 分米的长度?

    生:粉笔盒的长度,字典的宽度。

    师: 同学们,还记得那只狐狸的谎言吗?“在 4 米高的椅子上喝茶” 那外婆坐的椅子应该有多高呢? (学生答 4 分米)

    (2)感知 1 毫米的长度。

    师:桌面上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张会员卡,它的厚度是 1 毫米,请你用拇指和食指轻轻的捏住卡片再把卡片移走,这时你和食指间的缝隙大约就是 1 毫米。

    (3)剪 1 毫米。

    师:感受了 1 毫米,你能剪一个 1 毫米宽度的纸条吗?请同学们拿出剪刀,先用直尺量一量,再用剪刀剪一剪。 (学生活动剪纸条)。

    师:现在如果有 1 毫米、1 米、1 厘米、1 分米你能把他们的长度按从小到大排序吗?

    预设:1 毫米、1 厘米、1 分米、1 米。

    师:看着这些长度的纸条,你想对哪个长度说什么?

    生:1 毫米太短了,1 米太长了。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直尺上找 1 分米;用手捏一捏、剪一剪,体会 1 毫米,让学生建立起比较直观的感受和印象,加强对分米、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让学生感受测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

    1. 填一填,想一想。

    师:除了视觉上看到的长短,这些长度单位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尺子上找出一毫米、一厘米、一分米、1 米的长度,再借助尺子,完成黑板上的填空。(教师板书:1 分米 =( )厘米,1 厘米 =( )毫米 1 米 =( )分米)

    生:1 分米 =( 10 )厘米,1 厘米 =( 10 )毫米 1 米 =( 10 )分米

    师:根据我们发现的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任务单中第二题,完成后可以和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 分米 =( )厘米 40 毫米 =( )厘米

    预设:1 分米等于 10 厘米,3 分米就等于 30 厘米。10 毫米等于 1 厘米,所以 40 毫米就等于 4 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找、填、想的活动,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同时学生在尺子上开展单位换算,有利于学生在直观、低难度的情况下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应用

    1. 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是否收获了知识呢?下面一起走进今天的学以致用吧! 估一估,量一量。请同学们完成任务单中第 3 题。

    1618373768.png

    1. 在我们的生活中乱用长度单位可会闹出笑话的,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淘气的日记,看一看他的日记当中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请你把它圈出来并改正。

    设计意图:两道练习题,分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实际 测量技能,同时也让学生体会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选择。

    四、全课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同学们在本节课的最后王老师想要把一句成语送给小红帽和我们二年四班的同学们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意思就是:细微的失误,可能导致巨大的差错,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而在的习上更要有严谨的学习态度。

    五、板书设计

    铅笔有多长 分米(dm ) 1 分米 =( )厘米 1 厘米 =( )毫米 毫米 (mm) 1 米 =( )分米

    吉林榆树  沈晓东
    吉林榆树 沈晓东4年前

    学生在动手测量后,初步建立起一分米的概念,培养了学生估测、动手操作等能力。

    13598097693
    135980976934年前

    “量感 " 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在量的教学中,王老师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走一走,比一比,画一画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

    qiao xue zhu 13756334191
    qiao xue zhu 137563341914年前

    老师的教学设计均是通过多重可操作的数学活动,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熟悉的生活场景,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发现学生的量感

    xiaoxiannv521
    xiaoxiannv5214年前

    量感 " 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在量的教学中,王老师的教学中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走一走,比一比,画一画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

    hjd0413
    hjd04134年前

    让学生在直尺上找 1 分米;用手捏一捏体会 1 毫米。让学生建立起比较直观的感受和印象,加强了对分米、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让学生感受测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通过测量铅笔的活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个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测量的经验。

    李昂
    李昂4年前

    可视化教学,实际上就是利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将具有复杂性与抽象性的数学知识呈现出来,将数学知识内容透明化,学生能更立体直观的了解数学内容,加强学生们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量感表示学生能够在真实学习情境中正面,积极地掌握与运用 " 量 " 知识点。量感,确切来说是一种思维直觉,也是一种 " 量 " 的直接反馈,如果量感较强的话,学生要想掌握一种量的大小,可以不使用测量工具便能准确了解该物体大小,或者推测出某种单位表示量能符合其实际物体大小

    changliang123
    changliang1234年前

    通过测量铅笔的活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个单位产生的必要性,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积累了测量的经验。

    qy654
    qy6544年前

    情景引入很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找找 1 分米和 1 毫米长度的实物,帮助学生建立关于 1 分米和 1 毫米的量感;通过实物测量,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长度单位的作用,及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15643739990
    156437399903年前

    能较好地根据生活中的情景选择正确的长度单位,并且对于米和毫米之间两个长度单位的换算也能较好的运用加强学生们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量感表示学生能够在真实学习情境中正面,积极地掌握与运用 " 量 " 知识点。

    2972260604
    29722606043年前

    王老师在设计《铅笔有多长》时,把测量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交流活动中更深刻地理解了米、分米、厘米、毫米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生在做中学,在动手操作中获得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了量感。

    蜕变
    蜕变3年前

    色彩丰富的画面吸引着孩子们的眼球,有效的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兴趣浓、积极参与,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量感的培养一定是建立在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通过感知获得的,王老师的设计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在体验中发现和理解,逐步的帮助学生建立量感,让学生在做中感受,在感受中获得新知。

    唐宁博
    唐宁博3年前

    在 “量与计量” 教学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能形成 “量感” 了。王老师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了量感。

    唐宁博
    唐宁博3年前

    学生通过认识尺子的刻度,更加真切地感受了长度的变化,教师再通过 “估一估”“找一找” 活动,就能很好地帮 助学生形成 “量感”。

    唐宁博
    唐宁博3年前

    教师引导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将之与平时的生活经验、常见事物进行对比和联系,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并发现问题,纠正了的错误,发展了量感。

    18091811467
    180918114673年前

    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我调控能力差,个别学生知道分米和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但对于具体表示的意义,学生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和体会。在教学中要着重建立学生头脑中 1 毫米和 1 分米长度观念的表象,培养单位量感。学生通过认识尺子的刻度,更加真切地感受了长度的变化,教师再通过 “估一估”“找一找” 活动,就能很好地帮 助学生形成 “量感”。

    心有阳光
    心有阳光3年前

    老师您好,孩子长度量感的建立需要有充分而深刻的自身体验,在通过刚刚认识了分米这一新的长度单位后还没有进行进一步的体验,就进入了毫米的认识,似乎有所欠缺。

    binyunwei
    binyunwei3年前

    在认识 1 厘米的基础之上,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分米是把长度累加,毫米长度单位细分,才操作中体会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发展量感

    夏正军
    夏正军3年前

    本课的通过动手量一量操作,实际感知一毫米的厚度,淘气日记的生活实际的一系列进程,层层递进,不断培养学生对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更深入的理解。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17:23 · PVG 01:23 · LAX 10:23 · JFK 13:23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