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来自陕西西安何军华名师工作室的陈秋宜,非常感谢新世纪小数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的各位领导,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
接下来我将与我们团队的伙伴们一起研究六年级上册《圆的整理与复习》这一课,紧紧围绕本次大会主题 "混合式教学" 来认真钻研、精心设计并实施本节课。
希望大家能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学习,也希望各位专家和同仁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教材链接:
https://bbs.xsj21.com/t/1573#r_59390
选题思考:
https://bbs.xsj21.com/t/1573#r_59392
教学设计(一稿):
https://bbs.xsj21.com/t/1573#r_59580
课前学习单:
https://bbs.xsj21.com/t/1573#r_70379
教学设计(终稿):
https://bbs.xsj21.com/t/1573#r_70384
板书设计:
https://bbs.xsj21.com/t/1573#r_70392
教学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573#r_70393
课堂实录: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k4OTM3NDA4OA==.html?firsttime=2
微课 3.0:
【第一单元复习(课前知识回顾)】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k4NzcxMzQyMA==.html?firsttime=4
【太极阴阳鱼】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k4NzcxMDkwOA==.html?firsttime=18
【圆面积推导 1】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k4NzcxMDkwMA==.html?firsttime=8
【圆面积推导 2】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k4NzcxMDkxMg==.html?firsttime=4
活动综述:
《圆》的整理与复习(一稿)
一、教材分析
1. 纵向分析
本单元是六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主要包括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三大部分,这节课就是对以上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在第一学段,学生直观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及其周长、面积的计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从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无论是内容本身,还是探索新知、研究问题的方法上,都有所变化。
2. 横向分析
对比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教材,知识模块大致相同,都分为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三大部分,呈现形式上也基本一致,比如在圆面积的推导上,都采用分割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但也有一些不同:
(1)练习题的设置上,人教版和苏教版习题部分所占比重较多,而北师大版只在单元最后有完整的练习模块;
(2)北师大版教材往往会在 4 个单元后有系统的整理与复习,梳理这四个单元所学知识,而人教版、苏教版教材,每个单元后都有 “整理与复习” 模块。
由此引发我的思考:
(1)复习课是否就是练习课?
(2)课本没有单元整理与复习,那该如何梳理及呈现本单元知识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学生课前学习单的统计与整理,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于 “圆的周长及面积” 相对薄弱,这也符合前期设想。很多学生在学完本单元后有自己的困惑及思考,亟需一节复习课来查漏补缺,串点成线,连线成面。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做出了大胆设想:我们能不能借助微课来帮助学生进行单元整理与复习呢?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在 “停课不停学” 期间一直用微课学习,今天这节课我们也尝试借助微课来进行圆的整理与复习。
(二)新课讲授
1. 知识梳理
师:课前我们通过观看微课对第一单元知识进行了巩固复习,我带来一些大家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请你说一说你喜欢哪幅作品?
生:……
师小结:我们在学习完一个单元知识后,要及时梳理知识点,从而更好地巩固本单元知识。
【设计意图:改变以往教师带领梳理知识点的传统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学习反馈
师:根据大家学习单上题目的完成情况,我做了统计表,大家请看,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第 4、5 大题问题较多,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道题。
出示题目:将一张圆形纸片沿着直径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圆的( ),高相当于圆的(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圆的( )。因此平行四边形面积=底 × 高,相当于用圆的( )×( ),所以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是( )。
师:说到这道题,我们回想一下,微课中有没有相关内容的讲解呢?(有)那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观看微课节选)
师:看完微课后,我采访一位之前做错的同学,你会了么?能不能给大家讲一下呢?
生:……
师:第五题的问题在哪呢?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错在了哪?(出示错题)
将一个草绳编织成的圆形茶杯垫片,沿一条半径剪开,展开后转化为一个近似三角形,量的三角形的高是 6cm,这个圆形茶杯垫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生:……
师:三角形的高是不是圆的半径呢?我们回到微课中验证一下。(播放微课)
师:这就是微课的一大好处,我们碰到不会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
【设计意图:共同发现易错点,共同探讨易错题,体现复习的价值。另外,在本环节中体现微课的作用,遇到不会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
3. 解决问题
师:通过统计表,我们也发现,大家问题大多集中在 “圆的周长和面积”。
师:通过之前的复习,咱班同学的这个问题你能给出答案吗?(出示问题)
生:……
第一题 —— 先独立完成,有困难,看视频启发。
师:有了这个问题的思考,这道题你会做么?
(出示题目: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 8cm,原来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师:在解决这道问题时,重点将长方形的长与宽转化圆的周长与半径。看来微课的确给我们带来一些启发。【板书:转化】
(出示问题: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 8.28dm,原来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第二题:第一题变式 —— 独立完成。
师:我把这道题稍稍变动,你还会做吗?
(生讲解)
师:同一类型的题目我们要善于归类,学会将方法进行迁移。【板书:迁移】
第三题:求图形的周长 —— 生上黑板展示多元方法,微课展示错例进行辨析。
(屏幕呈现第二个问题 —— 在求阴影部分的周长或面积要注意什么?)
生:……
师:掌握了方法,你能试着解决这道问题么?
(出示题目)
师:咱们班同学竟然有这么多种方法,集体的力量最强大!以后我们遇到问题时也可以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播放视频后)
师: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呢?
生:……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看完微课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生:……
师:看来微课中还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
第四题:圆环 —— 生板演并讲解,一起分析完,总结圆环公式。
师:还有一位同学提了这样的问题 —— 怎么求圆环的面积?有没有公式?
咱们通过一道题目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出示题目)
师:想要清楚地表达这道题的含义,我们通常会用什么方法?(画图)
师:因此我们也可以得到求这类圆环的公式,谁能帮大家总结一下?
生:……
师:遇到问题时可以借助画图来帮助我们思考。【板书:画图】
【设计意图:四道练习题不是孤零零的,是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来的,从平时的易错点来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问题拓展
师:除此之外,我这里还收集了大家的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都会产生自己的思考,你可以把它记录下来,如果现在解决不了,利用身边的资源或者学习更多知识后一定会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问题意识是我们需要提倡的。学生还有一些问题是我们课堂上没有解决的,我鼓励学生课下利用身边的资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你对微课有了全新的认识,陈老师以后也会带大家一起感受微课在课堂中的魅力。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必须善于把握学生思维的趋向,在思维的转折处创设一定的情景,采用恰当的方法引导提示,这能提高学生思维多变性。 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帮助自己思考,找到事物的内在联系。
同时我们还必须自觉的认识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整合本身的艰巨性和繁杂性。社会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教育也是在不断向前发展的。随着发展,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会更加完美技术,数学课堂更加鲜活起来。
陈老师重视学生的自主性的培养,学生先梳理课前学习单,让学生根据认知来把本单元的内容梳理发现,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有思考,有经历,再通过复习课的呈现,再巩固来查漏补缺,串点成线,连线成面,讲练结合,难点及易错点清晰引入,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
陈老师通过圆的整理和复习,能对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进一步掌握圆的特征、圆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提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平,培养总结、归纳能力。体会圆在生活中的运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师的设计重视学生自主性的培养,学生先梳理课前学习单,让学生根据认知来把本单元的内容梳理发现,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有思考,有经历,再通过复习课的呈现,再巩固来查漏补缺,串点成线,连线成面,讲练结合,难点及易错点清晰引入,提高了复习课的效率。
复习课并不是单纯重温旧的知识,而是让学生自己学会整理和复习,使这些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又能分散到牢固掌握各个知识点,还能使各个知识点互相联系,融会贯通。陈老师做得恰到好处,使课堂更加精彩,更加有效。
这节课是对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三大部分进行整理与复习。从直线图形到曲线图形,学生对图形的认识进一步扩展。复习课是否就是练习课?课本没有单元整理与复习,那该如何梳理及呈现本单元知识点?老师对这两个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措施都通过教学设计解决了,达到了通过复习查漏补缺,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的目的。
复习课是不太好上的一种课型,不像新授课那样能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的探究欲。但是陈秋宜老师的这节《圆的整理与复习》一课,设计新颖独到,充分发挥了微课的重要作用,利用可挖掘的一切资源让复习课充满趣味,学生的学习达到一定的深度,思维得到提升,值得学习!
《圆的整理与复习》—— 陈老师对于教材的分析十分深入,课前先利用微课前置学习的想法新颖,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养成自觉进行知识梳理的好习惯。课堂上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处理,整堂课安排合理,突出体现了知识的重点难点突破。
怎样把复习课上的有意思,让学生不感到枯燥?陈老师在这一点上有充分的考虑,利用微课上出了一堂学生参与度极高的整理复习课,学生先学习微课对知识有了系统的复习,然后根据重点问题和易错题再统一进行讲解。对于易错题,还做到了举一反三,将题目进行变式、归类,使复习更加系统化,条理清晰。
陈老师的微课用的恰到好处,在解决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 8cm,原来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这道问题时,利用微课让学生观看将长方形的长与宽转化圆的周长与半径,微课在这里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整理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更侧重于把几个知识点进行整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这三类知识如何进行对比,衔接,归类整理,陈老师利用微课教学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得,适时进行方法的总结与引导,有的放矢,整理与复习课原来还可以这么有趣味性。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老师改变了以往练习课及复习课的形式,加入微课视频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利用课本练习素材以及预设学生生成的内容使单元复习课变得更加丰实,散落的知识连成线,织成网,形成知识架构。
在练习题的设计中,可以预设学生会出现的 “难点”“盲点”“错点”,那么微课的出现一定是雪中送炭的,及时切入但却不能包办代替,这样学生既有自己的苦苦思考又有微课带来的豁然开朗。
本节课的设计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都设计在学生独立的知识梳理和问题反馈环节,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微课的适时呈现过程中得以培养和提升,看完微课没有完,学生还要进行讨论、提升、知识的再拓展。这样的教学会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利用课前学习 - 统计问题 - 课上集中处理的思路,极大程度地利用了整理复习课的时间,抓重点难点问题点,使得复习学习效率最大化,经过一堂课的复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一定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进步。
《圆的整理与复习》(终稿)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 借助微课,完成本单元内容梳理,帮助学生养成反思总结的好习惯;
2. 通过易错题分析,让学生经历微课回顾及自主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在针对难点进行变式练习的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圆的有关知识,促进学生迁移、转化等解题策略的提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 提高学生运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的意识,感受微课在实际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运用微课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回顾、题目解析,通过多种途径解决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师:在之前的 “停课不停学” 期间,我们利用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版微课进行线上学习,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今天我们继续借助微课进行《圆的整理与复习》。
(一)知识梳理
师:课前我们通过观看微课对第一单元知识进行了巩固复习,你有哪些收获?【贴:微课学习】
生:……
师:看来微课的确给大家的复习带来很多帮助。
咱们班很多同学还将本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说一说你喜欢哪幅作品?
生:……
师:我采访一下这幅作品的作者,你是怎么想到用这种方法进行知识整理的呢?
生:我在观看微课过程中,发现它在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整理,于是我也进行了尝试。
师:看来微课不仅可以教我们知识,还可以提供给我们学习方法。
师小结:我们在学习完一个单元知识后,要及时梳理知识点,从而更好地巩固本单元知识。
【设计意图:改变以往教师带领梳理知识点的传统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学习反馈
师:课前老师还给大家留了一些作业,检验大家微课学习的效果。【呈现学习单图片】【贴:学后检测】
我将大家的完成情况做成了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生 1:第 4、5 大题出错率比较高。
生 2:问题集中在圆的周长和面积这部分。
师:发现问题,就要去试着解决问题,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下这两道题。
(出示第 4 题)
师:其实说到这道题,我们回想一下,微课中有没有相关内容的讲解呢?(有)那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观看微课节选)
师:看完微课后,我采访一位之前做错的同学,你会了么?能不能修改一下呢?
生:……
师: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错在了哪?(出示第五题)
生:……
师:三角形的高是不是圆的半径呢?我们回到微课中验证一下。(播放微课)
师:这是微课的一大好处,我们碰到不会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
我们在做题时出错了没关系,找出原因是关键。【贴:错因分析】
【设计意图:共同发现易错点,共同探讨易错题,体现复习的价值。另外,在本环节中体现微课的作用,遇到不会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
(三)问题解决
师:刚才大家也提到了,问题主要集中在 “圆的周长和面积”。我们怎么去避免错误呢?对了,还要进行科学练习。【贴:强化练习】
师:我们来看第一题。【播放微课视频】
第一题:求组合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 通过微课视频出示题目,解决面积问题,再变式转化为周长,进行自主完成练习。
师:请你以小组为单位试着解决视频中的问题。
生:……
师:哪个小组愿意与大家分享。
(一位学生介绍画法)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微课中的同学是怎么画的呢?(播放微课视频)
师:微课也会给我们带来启发。无论哪种形式,画图时清楚图形的组成十分重要。
师:请你们继续介绍是怎样求面积的呢?
生:……
(2-3 位学生介绍面积计算方法)
师小结:我们在计算面积时要善于运用 “转化” 的方法,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
师:仔细观察,我要将 “太极阴阳鱼” 变一下了。(动画演示)
刚才我们求出了阴鱼的面积,你现在能求出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吗?
请你独立完成这个问题。
(生活动并板演)
(生汇报)
师:在求这个图形周长或面积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么?
生:……
师:大家总结的非常好!数学中,转化思想的运用尤为重要。
第二题 —— 四组变式练习,男女生 Pk,集体完成,小组讨论。
师:我们在观看微课和前面的复习中都遇到了圆与长方形的转化,那我们看一下这两道题。
(出示两道题题目 — 第一题告诉宽,第二题告诉长)
师:现在请所有女生完成第一题,男生完成第二题。做完的同学举手示意我。
师:我发现女生完成的非常快。(引起争论)
为什么女生的简单?(宽就是半径,可以直接套公式)
男生说的对吗?
师:女生们,你们觉得男生这道题难么?(不难)
(女生给出答案)
师:其实掌握了题目的核心,对大家来说解决起来都很容易。
注意!我要将这道题变一变。
(出示第三题 —— 告诉周长多多少)
师:谁有思路了?
生:……
师:题目条件变了,但是问题核心不变,遇到同一类型题目的时候我们要善于将方法迁移。
师:继续挑战!题目继续变化。(出示第四题 —— 告诉长方形的周长,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这道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你可以借助小组的力量一起商量一下。
(小组活动并汇报)
师:我们可以发现这些题目之间是有联系的。
庄子曾说,纵横不出方圆,万变不离其宗。一切变化都有根本规律,变来变去,不过是形式的改变,本质不变。数学题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设计意图:五道练习题不是孤零零的,第一二题是一种图形的变化,层层递进,第三、四、五题是一类题型,环环相扣。】
(四)问题拓展
师:咱们班有许多善于提问的同学,留下了自己的问题。
(出示问题)你们想不想知道答案?
给大家推荐一个学习网站,登录 “新世纪小学数学”,可以观看相关微课,今年我们观看的所有微课都是这里面的。当然如果你们有好的学习资源也可以分享给大家。
今天这节课,我们与微课相伴,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不是和往常有点不一样?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与大家一起进行更多微课学习的尝试。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设计意图:问题意识是我们需要提倡的。学生还有一些问题是我们课堂上没有解决的,我鼓励学生课下利用身边的资源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教学反思
1. 复习课不是练习课
大量的、枯燥的、无目的的练习,是无效的,是学生不感兴趣的。复习课对我而言是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的过程,是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回顾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因此课前我让学生进行了知识梳理,课中的练习是由学生的易错点或者疑惑点产生的,一切都来源于学生,我希望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一节有意义的复习课。
2. 单元整理与复习可借助成熟的微课
新世纪小学数学 3.0 版微课我们在 “停课不停学” 时都接触过,很多老师都觉得质量非常高,我就想既然有现成的好资源,我们可不可以用起来呢?于是有了这节课的尝试。将微课的讲解、示范与课堂教学结合,让学生也感受到微课的作用,在今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依旧可以借助微课的力量。
活动综述
1.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活动消息发布后,我们团队成员就开始积极筹备这件事情。“混合式学习” 对于我们比较陌生,但是微课却格外 “亲切”,停课不停学期间我和我们团队参与了市级微课的录制,但是如何利用微课进行线上线下的结合呢?这是我们一直疑惑的问题。通过多次头脑风暴,我们逐渐确定了思路,即用微课作为课前学习的资源支撑,课上利用微课组织讲解。而复习课一直是比较难上的课型,我们团队也想借这个机会挑战一下。最终确定了利用微课进行一节复习课的教学。
课题确定下来后,我们分工开始收集资料。
2.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只有资料的收集远远不够,在确定基本思路之后,我们便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试讲。一开始我们只是把微课放在课前作为复习资源,通过学生观看,自主梳理知识点,然后在课堂上利用学生平时易错题进行练习。但试讲后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微课资源利用的不充足,没有体现微课的优势,并且学生的易错题没有很好地进行归类整理,显得练习题目缺乏层次性。于是,我们再次研讨,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商量解决路径,及时做出调整。
在第二次修改中,我们将微课资源应用在课中。课前学习单中设计了 “学后检测”,听完微课后学生完成检测,教师针对学习单中存在的问题,设计相应的练习题。但是在上课过程中再次发现,练习题之间缺乏关联性,虽然微课资源很好地运用了,但是复习课的味道却减弱了。在练习环节显得比较杂乱,这违背了我们复习课的初衷。于是有了第三次研讨。
在这次研讨中,我们主要针对 “练习” 进行调整,既要考虑微课的运用,又要考虑层次性和针对性。于是有了 “太极阴阳鱼” 和 “圆面积推导” 这两大模块。“太极阴阳鱼” 可以说是课本例题,但考试中再次出现时完成效果并不理想,恰好微课中有此类型练习,因此把这作为第一部分练习,帮助学生厘清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区别,并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策略。“圆面积推导” 四道变式练习是层层递进的,也是本单元的易错点、易考点,挖掘这道题的本质,此类题型迎刃而解。以问题链的形式呈现,体现 “深度学习” 的主旨。
三次及时而高效的研讨,这节课的雏形大致形成。通过一次次磨课,课越上越顺,在这个过程中,让我对 “混合式学习”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微课和教师讲解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微课作为一种丰富的教学资源,线下和线上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也能丰富课堂形式。
3.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
此次活动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这也是我们团队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通过与各位优秀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我看到了各个团队的认真和努力,从她们身上我们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答辩后专家的讲解高屋建瓴,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角度剖析各个组的优缺点,并提出参考意见。正是这有研讨、有交流的氛围下,让我们整个团队受益匪浅。
最后,感谢新世纪小学数学为我们提供这个平台。成长,我们一直在路上……
本节复习课教学中,教师改变了以往教师带领梳理知识点的传统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前学习,课中集中引导思路,极大程度地利用了整理复习课的时间,抓重难点问题点,使得复习学习效率最大化。
本节复习课教学中,教师改变了以往教师带领梳理知识点的传统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前学习,课中集中引导思路,极大程度地利用了整理复习课的时间,抓重难点问题点,使得复习学习效率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