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莫里亚蒂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21

【2021秋】河南郑州惠济基地 田志豪 3上 《什么是周长》

  •  
  •  
    莫里亚蒂 · 3年前 · 302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191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教育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南郑州惠济基地双桥小学的田志豪,很荣幸能参加本次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 感谢此次活动的举办方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与专家和老师学习交流的平台!本次活动主题是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我们团队围绕主题选择的课题是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衷心得希望各位专家和同仁们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预祝各位同仁都获得优异的成绩,也希望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888#r_102517

    活动主题解读:https://bbs.xsj21.com/t/1888#r_102540

    选课思考:https://bbs.xsj21.com/t/1888#r_102567

    教案一稿:https://bbs.xsj21.com/t/1888#r_102718

    一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888#r_112923

    教案二稿:https://bbs.xsj21.com/t/1888#r_118470

    二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888#r_119707

    教案三稿:https://bbs.xsj21.com/t/1888#r_120713

    三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888#r_120715

    团队磨课图片:https://bbs.xsj21.com/t/1888#r_120720

    教案终稿:https://bbs.xsj21.com/t/1888#r_122016

    课堂实录视频:由于疫情原因暂未开学未进行课堂实录

    302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206 条回复   2021-09-18 15:56:43 +08:00
    莫里亚蒂
    莫里亚蒂3年前

    活动主题解读

    量感是通过视觉或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大小、重量、规模、快慢等量态的感受。量感的构成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量的推断,指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比如说估计从学校到家需要多长时间、估计一个人的身高是多少等等;另一个是指量的区分,指从诸多单位表示的量中选择出某个与实际物体相吻合的量,比如说选择合适的单位、单位换算等。学生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对大小、长度、质量、时间等方面的感性认识。量感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而量的学习本来就与学生的实践生活紧密结合,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最重要的是唤醒学生对于量的真实感受。学生只有在真实的感觉中学习,才能更好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与生活。

    莫里亚蒂
    莫里亚蒂3年前

    选课思考

    《什么是周长》一课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所以要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先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然后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抽象出周长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培养 “量感”,最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莫里亚蒂
    莫里亚蒂3年前

    教案一稿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惠济区双桥小学 田志豪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45-47 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教科书在编排上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学生从周长意义的角度探索出如何得到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体现了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了解了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由于周长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 “描一描”﹑“摸一摸” 直观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真正理解周长的意义。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认识并理解周长的意义。

    2. 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量感。

    教学重点: 建立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培养量感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学准备: 树叶、直尺、绳子、PPT、学习单

    教法学法: 观察法、合作探究法、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朋友,它是谁你们想知道么?(课件出示小蚂蚁)

    它是一只爱运动的小蚂蚁,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蚂蚁是怎么运动的。(播放小蚂蚁爬树叶的动画)

    二、活动探究,感知周长

    1. 说一说,什么是一周

    提问:小蚂蚁在树叶上是怎么运动的呢?(沿着树叶爬了一周)

    (设计意图:量感是通过视觉或触觉的感官对物体的大小、长短、轻重等量的感性认识,所以首先通过视觉感官对一周进行初步的感知,这也是是学习周长的基础。)

    2. 摸一摸,找到一周

    谁能用手指摸一摸树叶的一周呢?

    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一周呢?谁来摸一摸?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一周形成初步的概念,学生也经历了由视觉到触觉的过渡,这个过程也是学生量感培养的重要过程。)

    3. 描一描,感受一周

    在作业纸上分别描出树叶和数学书的一周。(部分同学上台展示)

    同桌交流自己是怎么描的。(出现不同的起点)

    (设计意图:通过描一描的活动,辨析不同学生找到的一周,再次巩固学生对一周概念的认识,发展学生的量感)

    4. 找一找,生活中的一周

    你还能找到其他物体的一周吗?

    (设计意图:根据一周的定义找到生活中的一周,从物体中抽象出形状,从而发展量感)

    5. 认识周长

    (观看小蚂蚁和铅笔的对话)图中有什么?小蚂蚁和铅笔在做什么?你又读懂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蚂蚁和铅笔的动作学生再次巩固了一周的定义,积累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引入周长的概念。)

    6. 测量周长

    我们需要借助什么工具来测量呢?(尺子、绳子)

    小组合作要求:1、四人一组,一人记录,其他人互相帮助测量

    2、测量后小组汇报,一个人说方法,其他成员展示测量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积累测量不同图形周长的经验和方法,学生需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

    7、在方格纸中数图形的周长

    先描出图形的一周,再数出他们的周长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通过描、数等操作活动,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积累活动经验。)

    三、巩固练习

    1. 蜗牛沿着图形的边线走一周,请将它们走的路线画出来。

    2. 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学习和操作之后学会自己归纳总结,提升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从而将知识进行内化)

    五: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封闭图形

    一周的长度

    物体表面

    贾莹丽
    贾莹丽3年前

    由于在一个物体上,即存在面,又存在周长,面积是比较明显的,视觉冲击力是比较强的,周长是比较隐性的,存在不那么明显,因此二者在一个物体上时,有些学生就容易将二者混淆在一起,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真正理解周长的概念,因此让学生通过大量实践操作活动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贾莹丽
    贾莹丽3年前

    三年级学生虽然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他们的抽象概括能 力也有所发展,他们善思考,喜合作,能够积极回答问题,能够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这些都是非常美好的思维品质。

    贾莹丽
    贾莹丽3年前

    学生在一年级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这些基本图形,在二年级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在二年级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米、分米、毫米、千米,这些认识都为本节课周长的认识、测量、计算打下了基础。

    贾莹丽
    贾莹丽3年前

    本节课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理解周长的意义。教科书在编排上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地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同时也避免学生产生只有规则图形才能产生周长的思维定势。

    贾莹丽
    贾莹丽3年前

    老师的板书可以再推敲一下,做到更直观、形象、最好图文结合

    莫里亚蒂
    莫里亚蒂3年前

    @贾莹丽 后面的板书会有数形的结合,感谢您的意见

    teacherw
    teacherw3年前

    学生从周长意义的角度探索出如何得到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体现了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3年前

    本节课教师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抽象出周长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是学生建立、培养 “量感”,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天空
    天空3年前

    量感是通过视觉或触觉的感官对物体的大小、长短、轻重等量的感性认识,所以首先通过视觉感官对一周进行初步的感知,这也是是学习周长的基础。田老师让学生对一周形成初步的概念,学生也经历了由视觉到触觉的过渡,这个过程也是学生量感培养的重要过程。

    wangpengyu1995@126.com
    wangpengyu1995@126.com3年前

    田老师让学生对一周形成初步的概念,学生也经历了由视觉到触觉的过渡,这个过程也是学生量感培养的重要过程。

    wangpengyu1995@126.com
    wangpengyu1995@126.com3年前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教科书在编排上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学生从周长意义的角度探索出如何得到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体现了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wangpengyu1995@126.com
    wangpengyu1995@126.com3年前

    一课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所以要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先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然后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抽象出周长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培养 “量感”,最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wangpengyu1995@126.com
    wangpengyu1995@126.com3年前

    量感是通过视觉或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大小、多少、轻重、长短等量态的感性认识。就像数感一样,是学生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归根结底是学生对于数是否敏感的一种能力。量感也应该是一种能力,只不过它是对于量的敏感性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对大小、长度、质量、时间等方面的感性认识。量感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就像一个优秀的音乐家一定要拥有良好的内心节奏感,内心节奏感实际上就是内心对各种音符时值的敏感度

    赵志刚
    赵志刚3年前

    周长知识的运用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非常广泛所以在本节课中,我能为孩子提供多元的学习素材,创设多维的体验活动,让孩子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感受,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深化量感的持续发展。

    15144063825
    151440638253年前

    以生活为素材,调动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操作,交流的体验活动中,积累了对周长的感知,为发展量感奠定基础。

    ppx
    ppx3年前

    量感,体现的是对 “量” 的敏感程度,培养孩子的量感,也可以激发或保留孩子的特有本能,能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本课老师以丰富的生活情境和说、摸、描、、找的一系列活动中,让学生对于周长的感觉更加精确明晰化。

    胡丹华
    胡丹华3年前

    课堂上教师把重点放在了对图形 “一周” 的感知,通过 “看一看、摸一摸、描一描、围一围、测一测” 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感知、感悟和应用中,尊重学生已有的认知起点,依托学生熟悉的学习材料,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清 “周长”、描出 “周长”,从而明白 “周长” 的意义,掌握概念的本质,加深对 “周长” 的理解,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

    15829103434
    158291034343年前

    本节课田老师以学生熟知的生活素材为载体。新课开始创设了小蚂蚁绕树叶的边缘爬一周的情境,找身边物体的周长等活动,从多角度让学生建立 “一周” 的空间概念。能够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设计了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量感在课堂中真实发生。

    莫里亚蒂
    莫里亚蒂3年前

    一稿反思

    1. 教材分析没有站在单元的大背景下进行,只对本节课进行了分析,要分析本单元前后之间的联系以及本节课在单元教学中的作用。针对这个问题,在后面增加了对单元的分析,在单元的主题背景下再对本节课进行分析。

    2. 学情分析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上,没有对学生进行前测,缺少数据的体现,不能有力的说明自己的学生对于周长的认识。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询问前测,并进行了数据的统计分析。

    3. 教学过程在一周这个形的本质上所花费的时间太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形的理解对于学生不是一个难点,真正的难点是学生对于周长概念中 “长度” 这一量的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教学环节进行了修改,强化学生对周长概念中数量本质的认识。

    18684207512
    186842075123年前

    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

    18684207512
    186842075123年前

    结合具体实物,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初步测量物体的周长。

    冯老师001
    冯老师0013年前

    由于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发展还不够成熟,所以田老师利用让学生通过观察蚂蚁的运动、摸一摸树叶的一周、在作业纸上分别描出树叶和数学书的一周这样形象具体的的方法理解什么是周长的方法,值得学习。

    冯老师001
    冯老师0013年前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老师在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感知,去学习,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17638160530
    176381605303年前

    由事物推及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发现的原理,体验圆的周长,能够更加深刻的掌握圆的周长的方法。

    17638160530
    176381605303年前

    通过 “看一看、摸一摸、描一描、围一围、测一测” 等活动,充分让学生建立圆的周长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自与生活。生活处处充满着数学。

    17638160530
    176381605303年前

    学情分析停留在经验的基础上,没有对学生进行前测,缺少数据的体现,最好做一个课前调研

    迎宾路小学王芸
    迎宾路小学王芸3年前

    教师结合具体实物,调动学生观感,触感等不同的感官,通过生活中的一周环节,使学生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一周的意义,全面培养学生认识物体周长的量感。物体的一周可能是曲线的,也可能是直线的,在学生实际测量过程中,对于曲线的周长需要借助绳子等工具来实现化曲为直,再用尺子进行测量;而对于课本等实物的直线周长则可以直接利用直尺测量。本节课用观察演示和动手操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在操作实践、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

    cxy123
    cxy1233年前

    教师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看、描、量、数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和感知周长的实际意义,进一步认识了周长,整个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让学生有了很好的认知体验。

    cxy123
    cxy1233年前

    教师选取了学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cxy123
    cxy1233年前

    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目标能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一致

    木木琳琳
    木木琳琳3年前

    本节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来吸引学生兴趣,通过看、描、量、数等直观活动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积累直接经验,帮助孩子获得感性认识,建立起周长的表象,抽象出长方形周长的概念,初步建立有关周长的量感。

    13287498578
    132874985783年前

    本节课没有把周长的概念直接教给学生,而是通过让学生描一描、指一指,摸一摸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自己去体验,整个的设计环节以动手操作为主线,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了获得知识的成就感

    13287498578
    132874985783年前

    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测量方法多样的认识,轻松地掌握了周长的含义,从这个意义上看,这节课很好的体现了我们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hcl353709414
    hcl3537094143年前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教科书在编排上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学生从周长意义的角度探索出如何得到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体现了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5890678231
    158906782313年前

    毓秀实小 王丹本节课很注重让孩子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感受,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深化量感的持续发展。

    15617931838
    156179318383年前

    毓秀路实验小学 王佳敏 田老师首先以视频导入方式,通过视觉让学生初步对一周进行感知。然后通过动手操作来巩固一周的概念。最后小组合作归纳周长的测量方法。

    15617931838
    156179318383年前

    毓秀路实验小学 王佳敏 本节课通过教师引导 + 自主探究 + 合作交流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

    青花瓷
    青花瓷3年前

    毓秀路实验小学 张壹翔 田老师让学生 “描一描”、“摸一摸” 直观感知什么是周长,这种方法很好,能够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田老师的导入非常好,通过小蚂蚁的运动引出周长的概念。

    青花瓷
    青花瓷3年前

    毓秀路实验小学 张壹翔 本节课田老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积累周长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allie_s
    allie_s3年前

    田老师的教学结合了多种感官,由 “视觉 + 触觉” 逐渐过渡到动手测量周长,将生活中的常见物融入数学课堂。由 “动手量:什么是周长” 过渡到 “有了感:理解周长意义”。让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提高了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allie_s
    allie_s3年前

    田老师在教学中层层递进,开课用丰富的情境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之后又层层递进,将知识的层次不断提升,立足于学生的动手操作,给予了学生切实的活动体验,更有利于学生对周长的认识与理解。

    吉林省德惠市同太乡中心小学
    吉林省德惠市同太乡中心小学3年前

    本节课田老师的量感体现在让学生用多感官对周长进行感性认识,明晰周长概念本质,发展学生的量感。最后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操作活动中逐步形成对周长概念的正确认识,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对周长的量感。

    迎宾路小学杨娜
    迎宾路小学杨娜3年前

    田老师设计的《什么是周长》一课是三年级学生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第一节课,重点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建立周长的概念。田老师并没有直接简单的灌输周长的概念,而是通过设计大量实践操作活动,学生们在说一说、摸一摸、描一描、找一找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对于周长理解从视觉到触觉再到动觉的深入感受,积累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引入周长概念。这样的一系列实践操作活动过程对培养学生量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亚敏
    王亚敏3年前

    毓秀路实验小学,王亚敏,田老师这节课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逐步强化周长的概念,发生学生的量感,

    18080010195
    180800101953年前

    本课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认识并理解周长的意义。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量感。

    杨霞
    杨霞3年前

    量感是通过视觉或触觉的感官对物体的大小、长短、轻重等量的感性认识,田老师首先设计通过视觉感官对一周进行初步的感知,再让学生对一周形成初步的概念,学生也经历了由视觉到触觉的过渡,学生量感的培养,可以通过多感官建立起来,动眼、动手、动口等结合。

    冯老师001
    冯老师0013年前

    田老师结合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什么是周长,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实效性强。

    李圆圆
    李圆圆3年前

    周长的认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容易和面积混淆,田老师从树叶这个不规则图形入手,先让学生看小蚂蚁运动一周、再让学生描出一周、量出一周、最后数出图形的周长等逐步抽象的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

    李圆圆
    李圆圆3年前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探索测量图形周长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并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促进了策略性知识的形成。体现了数学的活动性,让学生在探究,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成长。

    李圆圆
    李圆圆3年前

    学生亲身经历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等过程,在问题思考、质疑交流和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由形象到抽象建立起图形周长模型,形成正确的周长概念和空间观念。

    黑白猫
    黑白猫3年前

    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量感的建立开始时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积累。学生的量感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量感的培养也非一日之功,本节课的教师能够从一个计量单位开始。学生只有在脑海里深深地刻上一个计量单位的标准,量感的形成才会有参照,才会有发展的基石。在进行物体计量的时候,学生会不自觉的拿这个标准去比对,从而发展量感

    18737110676
    187371106763年前

    田老师通过以视频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先感知什么是周长,再通过观察、操作等,使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更深刻,教学设计层层递进,实现了教学目标

    18737110676
    187371106763年前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进行平面图形周长的教学的。它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

    18737110676
    187371106763年前

    本节课田老师主要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 “体验” 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

    jslyxdf
    jslyxdf3年前

    田老师让学生用多感官对周长进行感性认识,明晰周长概念本质,发展学生的量感。最后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操作活动中逐步形成对周长概念的正确认识,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江一郭伟萍
    江一郭伟萍3年前

    要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先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然后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抽象出周长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培养 “量感”,最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江一郭伟萍
    江一郭伟萍3年前

    学生只有在脑海里深深地刻上一个计量单位的标准,量感的形成才会有参照,才会有发展的基石。在进行物体计量的时候,学生会不自觉的拿这个标准去比对,从而发展量感

    李玉晶
    李玉晶3年前

    田老师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培养学生量感。

    王亚敏
    王亚敏3年前

    学生初学习周长时多强调描绘平面图形的周长

    绿格子7
    绿格子73年前

    本节课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周长概念,重视用学生的已知来让学生学习未知,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通过看一看,描一描,量一量,数一数等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周长。

    绿格子7
    绿格子73年前

    本课教师通过寻找学生喜欢的动物朋友来进行引入怀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本课的学习当中,通过小蚂蚁绕树叶运动一周的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周长,然后通过摸一摸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周长是什么。

    13598069096
    135980690963年前

    “量感” 是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的感性认识。 在数学领域,人们对数感的研究相对丰富和深入,而对量感的研究则比较少。本节课开始从描树叶的边线、数学书的边线、课桌的边线,再摸一摸这些物体的边线,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感知边线的意义,知道边线可以是弯的也可以是直的,丰富对边线的理解,进而明白边线就是一周为后面学习周长的概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wangjie123
    wangjie1233年前

    就像数感一样,是学生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归根结底是学生对于数是否敏感的一种能力。量感也应该是一种能力,只不过它是对于量的敏感性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对大小、长度、质量、时间等方面的感性认识。

    wangjie123
    wangjie1233年前

    就像数感一样,是学生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归根结底是学生对于数是否敏感的一种能力。量感也应该是一种能力,只不过它是对于量的敏感性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对大小、长度、质量、时间等方面的感性认识。

    wangjie123
    wangjie1233年前

    就像数感一样,是学生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归根结底是学生对于数是否敏感的一种能力。量感也应该是一种能力,只不过它是对于量的敏感性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对大小、长度、质量、时间等方面的感性认识。

    wangjie123
    wangjie1233年前

    就像数感一样,是学生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归根结底是学生对于数是否敏感的一种能力。量感也应该是一种能力,只不过它是对于量的敏感性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对大小、长度、质量、时间等方面的感性认识。

    wangjie123
    wangjie1233年前

    就像数感一样,是学生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归根结底是学生对于数是否敏感的一种能力。量感也应该是一种能力,只不过它是对于量的敏感性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对大小、长度、质量、时间等方面的感性认识。

    wangjie123
    wangjie1233年前

    就像数感一样,是学生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归根结底是学生对于数是否敏感的一种能力。量感也应该是一种能力,只不过它是对于量的敏感性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对大小、长度、质量、时间等方面的感性认识。

    wangjie123
    wangjie1233年前

    就像数感一样,是学生对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归根结底是学生对于数是否敏感的一种能力。量感也应该是一种能力,只不过它是对于量的敏感性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对大小、长度、质量、时间等方面的感性认识。

    17530250801
    175302508013年前

    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培养学生量感。

    17530250801
    175302508013年前

    本课教师通过寻找学生喜欢的动物朋友来进行引入怀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本课的学习当中,通过小蚂蚁绕树叶运动一周的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什么是周长,然后通过摸一摸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周长是什么。

    17530250801
    175302508013年前

    在操作过程中建立、培养 “量感”,最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绿格子7
    绿格子73年前

    本节课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 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更乐于去学习。

    刘亚丹
    刘亚丹3年前

    学生从周长意义的角度探索出如何得到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体现了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顺帆666
    顺帆6663年前

    以生活为素材,调动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操作,交流的体验活动中,积累了对周长的感知,为发展量感奠定基础。

    顺帆666
    顺帆6663年前

    量感也应该是一种能力,只不过它是对于量的敏感性的能力。学生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对大小、长度、质量、时间等方面的感性认识。

    The_Luckiest
    The_Luckiest3年前

    量感的形成需要各种感官相互协调配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物体进行不同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量感,比如通过眼睛看、触觉摸等。学生在建立清晰的量感之后,更能够接受有关的数学知识。在进行相关教学时,教师不可只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要设计形象的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中去感知,从而形成清晰的印象。对于量感的建立,教师可以请学生进行量的计算来进行巩固练习,但是这样是不全面的,最主要的是通过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量的尺度。这一点我认为田老师把握的很准确。

    The_Luckiest
    The_Luckiest3年前

    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量感,能够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的参与度,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亲自感受到量的变化,体会量的属性,从而对量的理解又会更进一步。活动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反应,对于学生的表现及时给出评价,比如 “测量小能手” 等,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激发学生进行量感锻炼的热情。

    583304341@qq.com
    583304341@qq.com3年前

    认识周长还有一项目标就是通过感知测量周长的过程中来培养学生的 “量感”。因此在教学中除了理解周长的意义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感知周长,在活动中学会测量和计算一些简单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做好知识的铺垫。

    黑龙江大庆郑楠楠
    黑龙江大庆郑楠楠3年前

    周长的认识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学生对 “边线” 的认识有经验,但是要提升到周长的意义的理解,不是很容易的事。本节课中,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层层递进,通过说一说、摸一摸、描一描、找一找、认识周长、测量周长、数周长,让孩子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感受,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深化量感的持续发展。

    The_Luckiest
    The_Luckiest3年前

    可以让学生运用周长的知识,两个人合作,互相量一量玩具模型,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木子李
    木子李3年前

    本节课田老师帮助学生在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先让孩子们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然后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的量感,最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密切关系,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周长。

    shd刘洋
    shd刘洋3年前

    在课堂中田老师让学生触摸书本,对一周形成初步的概念,学生也经历了由视觉到触觉的过渡,这个过程也是学生量感培养的重要过程。紧接着田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描一描,感受一周,通过描一描的活动,辨析不同学生找到的一周,再次巩固学生对一周概念的认识,发展学生的量感。同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曹丹丹
    曹丹丹3年前

    通过播放动画,蚂蚁爬树叶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周长,通过描一描,感受一周。整节课都是让学生在体验中不断感知周长,进而理解周长的意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3287498578
    132874985783年前

    本教学设计,如果在巩固练习方面在加一些基础图形(包括封闭的和不封闭的)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是不是会更好些。

    luixiaojie
    luixiaojie3年前

    周长的概念需要用让学生从具体形象入手,先了解什么是周,然后再对于一周的长度测量,叫周长。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一周。需要在具体的情境、生活中的物品入手,让学生摸,画增加学生的动作经验,慢慢积累周的抽象概念。

    luixiaojie
    luixiaojie3年前

    小蚂蚁爬树叶,可以丰富情景内容,出示多个图画,可以是爬行一半的路线,爬行四分之三的,完整一周的,让学生在辨析比较中了解树叶的一周。

    18744106098
    187441060983年前

    测量周长时学生小组合作,要求:1、四人一组,一人记录,其他人互相帮助测量 2、测量后小组汇报,一个人说方法,其他成员展示测量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积累测量不同图形周长的经验和方法,学生需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

    G277
    G2773年前

    周长是研究一个平面图形的度量特征,是对 “一维空间”(线) 的度量。认识周长,首先要明确度量的对象,即图形的 " 边线”; 然后再明确度量的长度,而在比较或度量长度时,有些可以用直尺直接度量,还有一些需要想办法把不能直接度量的转化为能直接度量的,思想就是” 化曲为直”。周长概念本身是有层次,有内涵的。周长概念的内化就应该是可递进的、可转化的、可变化的。以此来观察思考田老师的这节课,是活动丰富体验深刻的。

    luixiaojie
    luixiaojie3年前

    可以丰富描周的活动,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周长。多增加一些封闭图形、不封闭的图形,让学生在描的的过程中加深对周长的理解。

    姚佳
    姚佳3年前

    这是一节概念教学课。小学里的数学概念往往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思维特点,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揭示。田老师在教学 “周长” 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多个教学情境,通过丰富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充分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建立表象,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

    G277
    G2773年前

    本节课在测量树叶周长的时候,田老师提供了多个操作活动,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一个个富有启发的追问,让学生在思维的选择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15997599709
    159975997093年前

    本课设计层层递进,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先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然后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抽象出周长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培养 “量感”,最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G277
    G2773年前

    田老师引导在学生充分认识和感知的的基础上用数学语言加以概括,实现了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一次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学生在充分理解了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测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不同计算方法,学生们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G277
    G2773年前

    田老师在学生充分认识和感知的的基础上用数学语言加以概括,实现了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一次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学生在充分理解了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测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不同计算方法,学生们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G277
    G2773年前

    田老师在学生充分认识和感知的的基础上用数学语言加以概括,实现了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一次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学生在充分理解了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测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不同计算方法,学生们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依依
    依依3年前

    如何让课堂小组合作落地,田老师做了很好的示范!测量周长时学生小组合作,要求:1、四人一组,一人记录,其他人互相帮助测量 2、测量后小组汇报,一个人说方法,其他成员展示测量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积累测量不同图形周长的经验和方法,学生需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

    ccccui
    ccccui3年前

    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自己感悟、获取周长的概念。

    ccccui
    ccccui3年前

    再设计练习时建议加上不封闭图形,与封闭图形做比较,让学生加深对一周的理解。

    ccccui
    ccccui3年前

    在找一找环节可以找一些圆形、星型等物体,让学生从规则、不规则、曲线、直线不同的层面体验物体的周长。

    霍小敏
    霍小敏3年前

    教学设计设计的重难点在活动中,没有得到突破,学生的活动没有详细说明。

    gentleelephant
    gentleelephant3年前

    本课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先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然后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抽象出周长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培养 “量感”,最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霍小敏
    霍小敏3年前

    本次主题是 “量感” 在本节课中可依靠大量的生活经验清晰表象,之后借助测量活动将积累的表象数学化,这期间学生要经历思考、操作、抽象、转化的过程。

    霍小敏
    霍小敏3年前

    基于对量感的理解,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从感知到理解再到内化的过程,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形成对周长的初步认知,同时在活动中让学生思考周长是哪里的长度,周长和一周的区别在哪里,让学生关注到周长的核心要义 “长度” 上来,进一步清晰对周长这一量态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测量活动中加深对量大小的敏感性。

    15617931838
    156179318383年前

    毓秀路实小 王佳敏 本节课的设计详细合理,通过 “看一看、摸一摸、描一描、围一围、测一测” 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利用 “量感” 清晰的让学生感知所学内容。

    江一郭伟萍
    江一郭伟萍3年前

    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培养 “量感”,最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江一郭伟萍
    江一郭伟萍3年前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清 “周长”、描出 “周长”,从而明白 “周长” 的意义,掌握概念的本质,加深对 “周长” 的理解,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

    anxindaoyu
    anxindaoyu3年前

    上课前要把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期待,同时也会带着问题进入学习

    anxindaoyu
    anxindaoyu3年前

    一年级学习图形的形状特征,二年级学习的图形有角,也认识了米和厘米这些长度单位,都是这节课学习的前提,用量的标准来说图形的周长,区别于 “面” 让学生对 “周长” 由感性认识进入到理性的认识,这是一个起始课,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周长的认识,让学生的认知在课堂上得到构建

    15617931838
    156179318383年前

    毓秀路实小 王佳敏 田老师的教学过程对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让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完成了知识的内化,将数学与生活真正的连接了一起。

    Susan
    Susan3年前

    毓秀路实小 宋志英 田老师的语言非常优美,富有童趣化,同时导入采取小视频动画的形式,设计非常新颖,既调动了学生兴趣,又为新课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新世纪WX
    新世纪WX3年前

    通过说一说、摸一摸、描一描等活动,多感官让学生感知什么是周长。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会测量的同时,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李圆圆
    李圆圆3年前

    教师的设计中可以看出探索研究的方式引入概念。重视创设情景,课的开始就吸引每一位学生的眼球,抓住每一个学生的心往往对整节课的成功与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本节课中,田老师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树叶入手,驱动了学生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并且在通过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数一数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索,在充分的体验中,感悟到了周长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 “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这一理念。

    李圆圆
    李圆圆3年前

    本节课教学设计新颖,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孩子求知欲,在通过 “量周长” 和 “数周长” 两个活动,就像是把 “树叶一周”、“数学书封面一周”、“图形一周” 拎起来摆在孩子面前,让孩子直观的去量这一周有多长,去数这一周有多长。把抽象的概念尽可能的具体化,让孩子更直观的理解周长的含义,深化量感。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值得借鉴。

    liutong
    liutong3年前

    在找一找环节可以找一些圆形、星型等物体,让学生从规则、不规则、曲线、直线不同的层面体验物体的周长。

    青花瓷
    青花瓷3年前

    毓秀路实验小学 张壹翔 田老师这节课引入很好,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Susan
    Susan3年前

    毓秀路实验小学 宋志英 田老师在课堂中设计了说一说,摸一摸,描一描,找一找等一系列活动,由浅入深,非常全面,使学生对周长理解的很透彻。

    崔静
    崔静3年前

    也许一开始孩子们并不能理解什么是周长,而这节课就是从头到尾,描,量,数 来感受什么是周长,概念的学习是从活动中理解其本质。

    崔静
    崔静3年前

    数学学习的积累真的是再做和思考中积累的,只有不断的思考,不断的试错,才能得到真理

    崔静
    崔静3年前

    一节课不是特别多的多么有趣的设计,我想更重要的是和学生思维的碰撞。当我们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碰触的时候,那是很美妙的一件事

    安琪儿
    安琪儿3年前

    教学过程体现学为中心,特别好

    安琪儿
    安琪儿3年前

    数学就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生多去动手做,去实践感知,知识学习会更有体会

    安琪儿
    安琪儿3年前

    教学过程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动手操作,还有吸引学生兴趣的视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5577
    55773年前

    这节课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引导他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他们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学生手否理解量的作用,是否形成相关量感,还要再生活实践中去检验。

    15617931838
    156179318383年前

    毓秀实小 王佳敏 本节课的教学将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教学环节层层递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Susan
    Susan3年前

    毓秀路实验小学 宋志英 田老师的整节课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Susan
    Susan3年前

    毓秀实小 宋志英 整节课采取视频导入,视觉、感觉及动手操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探究,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李圆圆
    李圆圆3年前

    学生量感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学生量感的建立必须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参与形成表象,总结提升经验,才能内化新知,加深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了学生对于量的感知。

    青花瓷
    青花瓷3年前

    毓秀路实验小学 张壹翔 田老师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很好的理解周长的含义,采用分小组的方法不错,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李卓
    李卓3年前

    通过描一描,画一画,让学生充分感知图形的周长;通过摸一摸,说一说,让学生理解了周长;最后,采用量一量,算一算方法,巩固了学生对周长的认识。

    13166852646
    131668526463年前

    量感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估测活动,学生每次完成估测后,马上使用一些工具测量一下结果,看看误差是多少,并让学生进行矫正。在这样不断估测和矫正的过程中,使学生的量感和估测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陈老师在练习巩固环节就是让学生在估、描、数的过程中再次深化了对周长概念的理解,进而丰富了学生的量感体验和感知。

    13166852646
    131668526463年前

    本课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先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然后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抽象出周长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培养 “量感”,最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3166852646
    131668526463年前

    这节课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引导他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让他们体验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学生手否理解量的作用,是否形成相关量感,还要再生活实践中去检验。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培养 “量感”,最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3166852646
    131668526463年前

    本节课教学设计新颖,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孩子求知欲,在通过 “量周长” 和 “数周长” 两个活动,就像是把 “树叶一周”、“数学书封面一周”、“图形一周” 拎起来摆在孩子面前,让孩子直观的去量这一周有多长,去数这一周有多长。把抽象的概念尽可能的具体化,让孩子更直观的理解周长的含义,深化量感。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值得借鉴。

    霍小敏
    霍小敏3年前

    教学设计中的数学活动要突出度量的本质,增加对量的体验,发展学生的量感

    霍小敏
    霍小敏3年前

    在数一数环节要让学生清楚数的是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其次闫让学生清楚数的过程要注意哪些地方,例如拐角处,最后在数的过程中感受长度的累加过程,发展学生量感,体会度量的本质。

    霍小敏
    霍小敏3年前

    教学设计中在感知一周的基础上引出对长度的认识,并借助测量等活动,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1129377906@qq.com
    1129377906@qq.com3年前

    注重周长定义的理解,通过摸一摸、描一描、找一找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周长的认知。借助测量工具尺子和绳子来测量周长,积累对不同图形的测量方法。

    17722827238
    177228272383年前

    “激趣导入” 环节通过 “蚂蚁爬树叶” 吸引同学们的数学学习兴趣,通过描一描,认识树叶的 “一周”,迁移到数学书的一周。层层递进,深入理解一周的概念,更容易被接受。对易错点 “开口图形没有一周” 进行辨析,强调只有封闭图形才有一周,加深理解。最后再通过巩固练习描一描巩固对 “一周” 理解的同时受一周有长短。

    江一郭伟萍
    江一郭伟萍3年前

    不同计算方法,学生们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江一郭伟萍
    江一郭伟萍3年前

    借助测量工具尺子和绳子来测量周长,积累对不同图形的测量方法。

    15890678231
    158906782313年前

    毓秀实小王丹本节课充分的让学生描一描,画一画,摸一摸,说一说,量一量,算一算,学生一直在感受,体验。教学效果好。

    王妮
    王妮3年前

    本课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先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然后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抽象出周长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培养 “量感”,最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5617931838
    156179318383年前

    毓秀实小 王佳敏 本课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先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然后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抽象出周长的概念。

    18737110676
    187371106763年前

    田老师在这个教学环节中建立和培养 “量感”,同时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8737110676
    187371106763年前

    田老师注重周长定义的讲解,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什么是周长,通过摸一摸、描一描、找一找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周长的认知。

    18737110676
    187371106763年前

    田老师本节课把抽象的概念尽可能的具体化,让孩子更直观的理解周长的含义,深化量感。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值得借鉴。

    青花瓷
    青花瓷3年前

    毓秀路实验小学 张壹翔 田老师的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分别对教材、学生做了很好的分析,做到了提前备好学生和教材。

    Susan
    Susan3年前

    毓秀实小 宋志英 田老师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周长,最后设计的练习使课堂达到了高潮,通过练习,使本节课的知识得到了巩固。

    17803896007
    178038960073年前

    基于对量感的理解,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从感知到理解再到内化的过程,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调动学生的感官体验,形成对周长的初步认知,同时在活动中让学生思考周长是哪里的长度,周长和一周的区别在哪里,让学生关注到周长的核心要义 “长度” 上来,进一步清晰对周长这一量态的认识,另一方面在测量活动中加深对量大小的敏感性。

    马小方
    马小方3年前

    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抽象出周长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培养 “量感”,最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3796644485
    137966444853年前

    本课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先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然后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抽象出周长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培养 “量感”,最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3796644485
    137966444853年前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描一描、量一量初步的让学生了解了图形的一周,计算了一周的长度,而是要在度量周长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接着通过 “想一想”、“估一估、“比一比” 等等环节,让学生通过大脑想象和用手比划等活动来感知图形的周长大约有多长,有助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迎宾路小学王秋晨
    迎宾路小学王秋晨3年前

    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引导,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动手操作,让孩子更加直观的感受周长的含义,并且本堂课充分与生活实际联系,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廖金萍666
    廖金萍6663年前

    对量感的理解:量感的表现包含了三个方面:1. 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2. 会对真实的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3. 初步感受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

    青花瓷
    青花瓷3年前

    毓秀路实验小学 张壹翔 量感的培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培养的方法有:1、指导学生借助身边事物,建立表象。2、指导学生借助实践操作,形成量感。

    15617931838
    156179318383年前

    毓秀实小 王佳敏 本课内容上设置有新意,讲解上具有生活化,课程环节安排上做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完美融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迎宾路小学施慧芳
    迎宾路小学施慧芳3年前

    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培养 “量感”,最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微甜的小别扭
    微甜的小别扭3年前

    本节课没有直接一上来就告诉学生周长的概念,而是通过让学生先视觉冲击后,再进行描一描、指一指,摸一摸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自己去体验,整个的设计环节以动手操作为主线,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感悟。学生的量感在此也真正的得到发展。

    琦
    3年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感知,如看一看、摸一摸、描一描,找一找,量一量等丰富地体验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认识周长,培养量感。

    琦
    3年前

    测量周长环节,注重引导利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在测量过程中再次感知周长,并在测量之后进行方法的总结,帮助学生积累测量经验,有助于学生度量意识的建立和量感的形成。

    迎宾路小学张静静
    迎宾路小学张静静3年前

    在教学过程中,测量周长环节,注重引导利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而是要在度量周长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感悟。

    莫里亚蒂
    莫里亚蒂3年前

    教案二稿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惠济区双桥小学 田志豪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45-47 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和长度单位的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为后面的认识面积和圆的周长做好铺垫。本单元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模块,第一部分是结合实例认识周长,也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内容;第二部分是周长的计算,包括多边形的周长和长、正方形的计算。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教材突出体现了结合丰富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周长的概念。同时十分重视实际的测量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操作学习活动,积累测量各种图形周长的活动经验,逐步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空间思维有限,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对以往执教教师的询问中发现,刚开始学习周长,学生出错率不高,但是等到三年级下册面积后,就会出现周长与面积的混淆。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前测,有 74%的学生没听过周长,剩下的 26%的学生中,有 15%的学生能通过比划表示出一周,认为一周就是周长。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是周长概念中一周这个形的本质,往往会忽略概念中量的本质长度。因此本节课的的重点将放在学生对周长概念中量的理解。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认识物体表面和图形的周长。

    2. 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合作技能。

    教学重难点: 理解周长的概念

    教学准备: 树叶、直尺、线、PPT、学习单

    教法学法: 观察法、合作探究法、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一周

    师:小蚂蚁为了参加蚂蚁运动会在练习跑步,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出示动画)

    1. 问:它的赛道在哪里?你能不能指一指。

    它是从哪里开始?哪里结束呢?

    2. 描:让学生在学习单上描出树叶的边线。

    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描的?

    师总结:像这样沿着边线从起点出发又回到起点,这样的一圈我们叫作一周。(板书:一周)

    3. 摸:描完了树叶的一周,那让我们摸一摸身边物体表面的一周吧。

    4. 辨:大家找了这么多图形的一周。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一周呢?

    师总结:只有封闭图形才有一周。

    二、实践探究,认识周长

    (一)测量树叶的周长:

    师:组委会给了两片树叶让小蚂蚁来选择,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自己的跑道,谁先跑完一圈谁就赢。如果你是小蚂蚁,你会选择哪片树叶作为你的跑道呢?为什么?

    (学生进行猜想)

    师:那我们怎么来验证呢?(测量)

    学生活动:

    1. 学生思考: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怎样进行测量?

    2. 小组合作:分组测量不同树叶一周的长度。

    3. 学生先对其中一片树叶的测量过程及结果进行汇报,并再此基础上,根据线的长度对第二片树叶进行合理的估测,然后展示第二篇树叶的测量过程及结果。

    师总结:刚才我们通过围 —— 拉 —— 量,得到了两片树叶一周的长度(板书:长度)。在数学上,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 “周长”(板书:周长)

    (二)测量数学书的周长:

    师:刚才我们通过操作活动测出了树叶的周长,你能求出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

    预设 1: 测量出四条边的长度,然后将四条边的长度相加

    预设 2: 可以测量出课本的长和宽,然后分别乘 2,然后再加一起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预设 3:把两本书合并在一起,可以直接测量出 2 个长和 2 个宽,然后再加在一起。

    师:哪个方法我们更容易操作呢?

    学生上台测量

    (三)在方格纸中数图形的周长

    1. 找到这些图形的一周并把它描下来。

    2. 学生思考:在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 学生数一个图形的周长。

    4. 学生对第一个图形进行汇报交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然后依次转入第二个、第三个图形。

    5. 同学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呢?我们来检测一下。

    三、课堂小结

    学习了周长的知识,你能不能想想我们生活中哪里用得到周长呢?

    四、板书设计

    17337111035
    173371110353年前

    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培养 “量感”,最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李圆圆
    李圆圆3年前

    教学过程中教师渗透估测,让学生借助估测增加对长度 “量” 的敏感性。

    李圆圆
    李圆圆3年前

    对学生进行了前测,可以更好的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再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设计,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

    quanxiaolong
    quanxiaolong3年前

    课堂上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步一步的实践中,冲动认识了量感在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孟晓静
    孟晓静3年前

    田老师通过说一说、摸一摸、描一描等活动,多感官让学生感知什么是周长。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学会测量的同时,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15617931838
    156179318383年前

    毓秀实小 王佳敏 本节课的教学鼓励学生们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在操作与运用中来掌握量感,突破重难点,完成教学目标。

    青花瓷
    青花瓷3年前

    毓秀实小 张壹翔 田老师让学生描完了树叶的一周,又让学生摸一摸身边物体表面的一周吧,问学生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一周呢?进而总结封闭图形有周长。

    任艳花
    任艳花3年前

    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学生手否理解量的作用,是否形成相关量感,还要再生活实践中去检验。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培养 “量感”,最后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王如月
    王如月3年前

    重视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学会测量的同时,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王如月
    王如月3年前

    首先让学生在充分理解了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测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不同计算方法,让学生们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王如月
    王如月3年前

    情境导入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通过孩子们的动手操作与交流认识并明白什么是一周。进而激发孩子们的探究与验证,启发了孩子们的思考。

    莫里亚蒂
    莫里亚蒂3年前

    二稿反思

    1. 基于学情的实际把握对本校学生进行了前侧,数据比例较小,说服力比较有限,所以下阶段打算对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前测,让数据更具有说服力,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2. 教学过程中有些语言的表述不够准确,像你能不能指出它的运动轨迹,这样的无效提问仍然存在。所以对支架性问题的表述一定要准确,要有很强的目的性,“逼迫” 学生以数学的思考来解决这个问题。

    3. 板书的设计需要加上两条细线拉开后的展示,这里有一个让学生进行估测的过程,提高估测能力,发展量感量的估测是小学生数学量感培养目标之一。

    依依
    依依3年前

    本节课田老师的量感体现在让学生用多感官对周长进行感性认识,明晰周长概念本质,发展学生的量感。最后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操作活动中逐步形成对周长概念的正确认识,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发展学生对周长的量感。

    依依
    依依3年前

    在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多向思维,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培养学生量感。

    13935857191
    139358571913年前

    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量感,能够快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的参与度,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亲自感受到量的变化,体会量的属性,从而对量的理解又会更进一步。活动中,教师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反应,对于学生的表现及时给出评价,比如 “测量小能手” 等,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激发学生进行量感锻炼的热情。

    依依
    依依3年前

    课堂上我们常用到小组合作,如何在课堂上让小组合作落到实处,田老师给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不仅是为了合作而合作,而应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合理分工

    依依
    依依3年前

    课堂上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步一步的实践中,冲动认识了量感在数学课堂的重要性

    储著华
    储著华3年前

    老师的板书设计太棒了实物和图形相结合,让学生能能够直观理解周长的概念。

    李圆圆
    李圆圆3年前

    田老师本节课的设计十分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学情的分析也十分的细到位,突出体现了学为中心思想理念。

    莫里亚蒂
    莫里亚蒂3年前

    在方格纸上数图形的周长这一环节思考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来操作,操作完再进行汇报纠错总结好。还是一个一个的处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再转入对下一图形。

    青花瓷
    青花瓷3年前

    毓秀实小 张壹翔 田老师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积累测量不同图形周长的经验和方法,学生需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莫里亚蒂
    莫里亚蒂3年前

    教案三稿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惠济区双桥小学 田志豪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45-47 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和长度单位的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为后面的认识面积和圆的周长做好铺垫。本单元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模块,第一部分是结合实例认识周长,也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内容;第二部分是周长的计算,包括多边形的周长和长、正方形的计算。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教材突出体现了结合丰富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周长的概念。同时十分重视实际的测量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操作学习活动,积累测量各种图形周长的活动经验,逐步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空间思维有限,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对以往执教教师的询问中发现,刚开始学习周长,学生出错率不高,但是等到三年级下册面积后,就会出现周长与面积的混淆。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前测,有 74%的学生没听过周长,剩下的 26%的学生中,有 15%的学生能通过比划表示出一周,认为一周就是周长。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是周长概念中一周这个形的本质,往往会忽略概念中量的本质长度。因此本节课的的重点将放在学生对周长概念中量的理解。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认识物体表面和图形的周长。

    2. 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合作技能。

    教学重难点: 理解周长的概念

    教学准备: 树叶、直尺、线、PPT、学习单

    教法学法: 观察法、合作探究法、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一周

    师:小蚂蚁为了参加蚂蚁运动会在练习跑步,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出示动画:小蚂蚁沿边线爬树叶)

    1. 指:它的赛道在哪里?你能不能指一指。

    它是从哪里开始?哪里结束呢?

    2. 描:让学生在学习单上描出树叶的边线。描边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描的?

    师总结:像这样沿着边线从起点出发又回到起点,这样的一圈我们叫作一周。(板书:一周)

    3. 摸:描完了树叶的一周,那让我们摸一摸身边物体表面的一周吧。

    4. 辨:大家找了这么多图形的一周。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一周呢?

    师总结:只有封闭图形才有一周。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通过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辨一辨,让学生对周长概念中形的本质一周进行感知,为后面学习 “长度” 这一核心概念做好铺垫】

    二、实践探究,认识周长

    (一)测量树叶的周长:

    师:组委会给了这两片树叶让小蚂蚁来选择,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自己的跑道,谁先跑完一圈谁就赢。如果你是小蚂蚁,你会选择哪片树叶作为你的跑道呢?为什么?

    (学生进行猜想)

    师:那我们怎么来验证呢?(测量)

    学生活动:

    1. 学生思考: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怎样进行测量?

    2. 小组合作:分组测量自己手中树叶一周的长度。

    3. 汇报交流:学生先对其中一片树叶的测量过程及结果进行汇报,并再此基础上,根据细线的长度对第二片树叶进行合理的估计,然后展示第二片树叶的测量过程及结果。

    师总结:刚才我们通过围 —— 拉 —— 量,得到了两片树叶一周的长度(板书:长度)。在数学上,树叶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 “周长”(板书:周长)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将思考转到两片树叶长短的比较上来,并在测量交流的过程中加入估测这一环节, 学生在估测、对比的过程里不仅能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也丰富发展了估计的策略

    (二)测量数学书的周长:

    师:知道了树叶的周长,你能想办法得到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

    预设 1: 测量出四条边的长度,然后将四条边的长度相加

    预设 2: 可以测量出课本的长和宽,然后分别乘 2,然后再加一起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预设 3:把两本书合并在一起,可以直接测量出 2 个长和 2 个宽,然后再加在一起。

    师:哪个方法我们更容易操作呢?选择你的方法进行测量。

    【设计意图; 量感是建立在学生体验的基础上的,本环节就是让学生通过亲身的经历感悟到:周长是通过测量得到的,是一周长度的叠加。

    (三)在方格纸中数图形的周长

    师:这是一张方格纸,每个方格的边长都是 1 厘米,在方格纸上有三个图形,你能想办法得到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学生活动:

    1. 找到这些图形的一周并把它描下来。

    2. 学生思考:在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3. 学生数出第一个图形的周长。

    4. 学生对第一个图形数的方法进行汇报交流,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然后依次转入第二个、第三个图形。

    5. 同学们是不是真的掌握了在方格纸中数图形周长的方法呢?我们通过下面这个题目来检测一下。

    【设计意图:方格纸中 1 厘米是指定的度量单位,数一数就是数出图形一周的边线包含多少个小方格的边长,感受度量的本质】

    三、课堂小结

    学习了周长的知识,你能不能想想我们生活中哪里用得到周长呢?

    四、板书设计

    毓秀路实验小学楚肖杰
    毓秀路实验小学楚肖杰3年前

    田老师重点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建立周长的概念。田老师并没有直接简单的灌输周长的概念,而是通过设计大量实践操作活动,学生们在说一说、摸一摸、描一描、找一找的活动过程中,获得对于周长理解从视觉到触觉再到动觉的深入感受,积累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引入周长概念。这样的一系列实践操作活动过程对培养学生量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莫里亚蒂
    莫里亚蒂3年前

    三稿反思

    1. 感知一周的环节有些繁杂,对于学生来说不是一个难点,通过对学生的前测,学生也能大致说出边线的含义,因此对这个环节还需要进行简化。

    2. 核心问题的指向不够明确,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应该直指学生对于周长概念的理解,需要对问题的语言进行更深度的思考。

    3. 在方格纸上数周长的练习题与新授内容基本重复,对于学生来说,放在这里可能会产生疲倦心理,因此习题的设计需要换一种不同的形式。

    4. 数方格的过程教师的引导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思考过程,因此完全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试错,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对周长含义的理解应该会更加深刻。

    莫里亚蒂
    莫里亚蒂3年前

    团队磨课图片

    毓秀路实验小学楚肖杰
    毓秀路实验小学楚肖杰3年前

    田老师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认识物体表面和图形的周长。

    使学生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合作技能。

    毓秀路实验小学楚肖杰
    毓秀路实验小学楚肖杰3年前

    本节课,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更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了什么是周长,便于学生的理解

    李圆圆
    李圆圆3年前

    本课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先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然后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抽象出周长的概念。对学情的把握有数据的支持,更加具有说服力。

    李圆圆
    李圆圆3年前

    估测细线周长的设计也是一个亮点,学生通过这个过程,学会根据一个参照进行猜测,学生的量感也会有所提升。

    李圆圆
    李圆圆3年前

    习题的改变,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整册书知识的把握,通过这个环节提前让学生对周长和面积进行区分感知。

    青花瓷
    青花瓷3年前

    毓秀实小 张壹翔 田老师让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认识并理解周长的意义。 然后让学生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量感。

    毓秀路实验小学楚肖杰
    毓秀路实验小学楚肖杰3年前

    过视觉或触觉的感官对物体的大小、长短、轻重等量的感性认识,充分调动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通过指一指、描一描、摸一摸、辨一辨,让学生对周长概念中形的本质一周进行感知,为后面学习 “长度” 这一核心概念做好铺垫

    15617931838
    156179318383年前

    毓秀实小 王佳敏 本节课的教学穿插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引导中进步。

    Susan
    Susan3年前

    毓秀实小 宋志英 田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新颖,板书漂亮、重难点突出。

    莫里亚蒂
    莫里亚蒂3年前

    教案终稿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惠济区双桥小学 田志豪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45-47 页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基本的平面图形和长度单位的的基础上进行的,同时也为后面的认识面积和圆的周长做好铺垫。本单元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模块,第一部分是结合实例认识周长,也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内容;第二部分是周长的计算,包括多边形的周长和长、正方形的计算。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教材突出体现了结合丰富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周长的概念。同时十分重视实际的测量活动,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操作学习活动,积累测量各种图形周长的活动经验,逐步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空间思维有限,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通过对以往执教教师的询问中发现,刚开始学习周长,学生出错率不高,但是等到三年级下册面积后,就会出现周长与面积的混淆。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前测,有 74%的学生没听过周长,剩下的 26%的学生中,有 15%的学生能通过比划表示出一周,认为一周就是周长。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是周长概念中一周这个形的本质,往往会忽略概念中量的本质长度。因此本节课的的重点将放在学生对周长概念中量的理解。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认识物体表面和图形的周长。

    2. 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合作技能。

    教学重难点: 理解周长的概念

    教学准备: 树叶、直尺、线、PPT、学习单

    教法学法: 观察法、合作探究法、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一周

    小蚂蚁要进行跑步比赛,这次比赛,以两个树叶的边线作为跑道,(出示:树叶 1、树叶 2)谁先跑完一圈谁就赢。它的赛道在哪里?

    1. 指一指。

    请把它们的边线描在学习单上。思考:你是怎么描的?在描边线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

    2. 描一描。学生动手描树叶边线。

    师总结:像这样沿着边线从起点出发又回到起点,这样的一圈我们叫作一周。(板书:一周)

    树叶有它的一周。那我们身边物体表面的一周呢?

    3. 摸一摸

    大家找了这么多图形的一周。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一周呢?

    4. 辨一辨

    师总结:只有封闭图形才有一周。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通过指一指,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对边线的生活经验,然后通过描一描、摸一摸的活动来帮助学生直观的感知一周,最后通过辨析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周长形的本质。整个环节由生活实物最终抽象出几何图形,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发展。】

    二、实践探究,认识周长

    (一)测量树叶的周长:

    找到了跑道,谁先跑完一周谁就赢。如果你是小蚂蚁,你会选择哪个跑道呢?为什么?

     1. 学生进行猜想

    (引出要比较一周的长短)那我们怎么来验证呢?(测量)用什么工具来测量?怎样进行测量?

    预设 1:可以用软尺将树叶的一周围起来,软尺的读数就是树叶一周的长度。

    预设 2:可以用细线把树叶的一周围起来,然后把细线拉直,测量出细线的长度,就是树叶一周的长度。

    师总结:刚才我们通过量一量,知道了这条线的长度,这条线的长度就是树叶一周的长度(板书:长度)。像这样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 “周长”(板书:周长)

    【设计意图: 通过 “选跑道” 的问题的引导将学生的思考聚焦到比较两片树叶一周的长短上,随后在猜想中,基于学生的生活认知积累关于一周长度的表象,发展学生量感。在测量验证的环节,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多种测量工具,感受测量方法的多样性,积累了测量的经验;让学生感知 “线绕树叶一周,然后拉直测量” 的过程,体会 “化曲为直” 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测量中,在测出第一片树叶周长后,设计了让学生对比估测第二片树叶一周的长度,提高学生对长度量感的敏感性,帮助学生在不使用测量工具的情况下,对长度进行合理推断,巩固量感的形成。整个环节从周长 “形” 的本质过渡到周长 “量” 的本质,让学生感受用度量得到的结果来刻画一周的长度,进一步体会了周长的本质。

    (二)测量数学书的周长:

    知道了树叶的周长,你能想办法得到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吗?

    预设 1: 测量出四条边的长度,然后将四条边的长度相加

    预设 2: 可以测量出课本的长和宽,然后分别乘 2,然后再加一起就是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预设 3:把两本书合并在一起,可以直接测量出 2 个长和 2 个宽,然后再加在一起。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在学生认知周长概念表象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测量课本封面一周的长度,活动中小组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产生思维碰撞,在头脑中抽象出测量的方法和过程,并在实践操作中验证自己的想法。这个过程学生在体验测量方法多样化的同时,从不同的方法中归纳出测量课本封面周长的本质在于将课本封面一周的所有边线加起来,清晰了对周长概念本质特征的认识,加深了对周长实际意义的理解。而数学书作为一个学生常见物品,学生通过测量出的数学书的周长,建立一个实物参照,学生在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物体表面周长大小进行推断时,会下意识的与数学书进行对比,这个量的推断过程也是量感重要构成要素之一。

    (三)在方格纸中数图形的周长

    这是一张方格纸,每个方格的边长都是 1 厘米,在方格纸上有一个图形,你能数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学生活动:

    1. 学生独立尝试数出图形周长。

    2. 学生交流、质疑、辩论。

    3. 反思:在方格纸上数周长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

    4. 应用:数出后两个图形的周长。

    5. 延伸:用四个小正方形组合成不同的形状,数周长

    【设计意图:本环节首先借助方格纸出示长方形这一规则图形,让学生独立尝试,经历在方格纸上数周长的过程,学生通过发现问题 -- 交流探讨 -- 反思总结 -- 检验应用,这一系列活动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强化了学生对周长 “量” 本质的理解。学生掌握量与计量的知识越多,对量感的敏感度也就越好,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 " 四个正方形组合不同图形 " 观察周长变化的活动,过程中经历想象、对比之后,更加具体的感知周长与图形一周的长度有关,而与面没有正相关的关系,借助这样的变式练习将学习焦点始终聚集在周长概念的理解上,形成量的观念,培养学生 " 量感 "。】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理解什么是周长吗?学习了周长的知识,你能不能想想我们生活中哪里用得到周长呢?

    四、板书设计

    Susan
    Susan3年前

    毓秀实小 宋志英 田老师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动手操作、交流并验证,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毓秀路实验小学楚肖杰
    毓秀路实验小学楚肖杰3年前

    通过 “选跑道” 的问题的引导将学生的思考聚焦到比较两片树叶一周的长短上,随后在猜想中,基于学生的生活认知积累关于一周长度的表象,发展学生量感。

    Susan
    Susan3年前

    毓秀实小 宋志英 教师采用情境导入,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领会到了周长的含义,然后进行计算,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

    毓秀路实验小学楚肖杰
    毓秀路实验小学楚肖杰3年前

    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将思考转到两片树叶长短的比较上来,并在测量交流的过程中加入估测这一环节, 学生在估测、对比的过程里不仅能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也丰富发展了估计的策略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13:35 · PVG 21:35 · LAX 06:35 · JFK 09:3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