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377906@qq.com

1129377906@qq.com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8626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9-07 09:32:38 +08:00
9 G 98 S 75 B
1129377906@qq.com 的最新回复

以食指的宽度为测量单位,让学生初步感受 1 米的长度,发展学生量感意识。量感来源于生活经验的积累,手指使我们非常熟悉的,利用食指的宽度来想象 1 米的长度发展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用米尺在比一比,验证 1 米有多长,让学生对长度有了进一步的感知。如今,很多孩子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把握不准确,主要原因在于没有从生活经验里积累量感,没有用量感意识去回归生活。

情景引入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高感受数学来源生活。通过指一指、描一描、画一画丰富对周长的理解。在测量周长时教师鼓励学生多样化的探究方式,练习设计是教学设计的另一个亮点,学生要经历观察、比较、分析、验证的过程,发展了学生思维能力。

注重周长定义的理解,通过摸一摸、描一描、找一找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周长的认知。借助测量工具尺子和绳子来测量周长,积累对不同图形的测量方法。

亮点在于课后习题的设计,提升环节通过两幅图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平移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同时总结出形状不一样,但周长可能是一样的。

教学设计围绕一根铁丝展开,通过一根铁丝学生认识到周长的本质就是长度,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只有封闭的平面图形才有周长,通过一根铁丝学生认识到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面积可能不一样。整节课的教学设计看似一根铁丝,而实际上以一个小的入口充实着大量的知识,让学生通过一根铁丝感受到了长度的大小、面积的大小。最后总结环节,将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利用课堂里搭建的量感回去估一估腰的周长,将量感运用生活。

学生在清楚只有封闭的平面图形才有周长,这个时候可以具体研究对于不规则的图形怎样求出它的周长呢?数学书的周长因为边是直直的,学生最容易想到用尺子量,那对于不是直边的封闭图形呢,需要估计它的周长。在课后练习的设计上可以层层深入,提高难度,引发学生思考。学生的量感需要在探索活动中去感知,在动手操作中去深化,在回归生活中去升华。

设计的亮点在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估一估图形的周长,并用手比划一下。用手比划,学生的比划过程就是量感的形成过程,之所以能够比划,是因为学生在此之前对长度的大小有一定的感觉,比如 1cm 有多长,1dm 有多长,所以他们能够去比一比、估一估,将周长转化为长度的度量。

课堂设计的亮点在巩固应用环节,以你画我猜的方式,建立量感意识。什么是量感,在这一课就是学生对面积大小的感知,通过画和猜,有的孩子可以借助方格纸去估计,有的孩子可以列算式估算,甚至有的孩子借助身边的熟悉的面去比,这些都是可以的。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课堂以圆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比较入手,激发学生回顾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即数格子。另外通过对比长方形与圆,学生发现一个是直边图形,一个是曲边图形,从而也想到化曲为直。设计亮点在于虽然学生用平行四边形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老师继续延伸,可以拼成三角形和梯形吗?让学生感受到方法的多样性和选择的最优化。

本团队对量感的解读很到位,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为主体,探究方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估一估圆的面积,在估计的过程中呈现多样化的估计方法,学生选择合适的度量工具去探究,不断追求估计的准确性。虽然呈现的方法很多,最后都通过转化和化曲为直实现面积公式的推导。

课堂引入设计新颖,不仅仅涉及到圆的面积,甚至渗透了概率,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在合作探究环节紧紧抓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探究,突破重难点。

认识圆的环节,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圆的面积,感受面积的大小,这个摸一摸注重发展学生的感官意识,有想法的孩子在摸的过程中甚至会用手掌去比一比,从而对手里圆的面积有了初步感受。量感的培养来源于生活体验、生活感受。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和极限的思想。

通过估一估的环节,首先让学生用正方形与圆的面积作比较,得出圆的面积在内接正方形和外接正方形之间,但范围较大,估计不准确,教师可以适当引导那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呢?引入练一练的第 2 题,让学生感受多边形的边数越多越接近圆的面积,初步体会极限思想。

通过估一估的环节,首先让学生用正方形与圆的面积作比较,得出圆的面积在内接正方形和外接正方形之间,但范围较大,估计不准确,教师可以适当引导那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呢?引入练一练的第 2 题,让学生感受多边形的边数越多越接近圆的面积,初步体会极限思想。

通过估一估的环节,首先让学生用正方形与圆的面积作比较,得出圆的面积在内接正方形和外接正方形之间,但范围较大,估计不准确,教师可以适当引导那正六边形、正八边形呢?引入练一练的第 2 题,让学生感受多边形的边数越多越接近圆的面积,初步体会极限思想。

用正方形的面积去猜测估计圆的面积,体现了以正方形的面积为度量单位去量圆的面积,经历了猜想分析验证的过程,发展了学生思维。用数格子的方法来验证猜想,其实是把估计的结果准确化的过程。在实验探究环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找到前后图形的联系,发展了空间观念。这次环节,学生也可能出现拼成其他图形,这时候需要老师引导,哪一种拼法更好求出面积,将学生进行引导,追求计算的简化。

先估一估,让学生充分感知,培养量感意识,在进行实际测量,鼓励方法的多样化,建议在类比迁移环节,对于正方形边长的求法可以追求方法的最优化,乘法是对加法的简便计算,鼓励学生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描、说、找来感受周长的概念。通过找和摸亲身经历,认识周长。在量周长的环节感受化曲为直。在数一数的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形状与周长的变与不变。建议可以让学生在操作中形成量感意识,比如求桌面的周长可以用笔去比一比,把周长转化为具体长度的度量。

通过蚂蚁吵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两个形状不同,周长一样的图形给学生的探究提供的思维空间。封闭的平面图形才有周长,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采用把角变成一个有周长的图形,逆推思想给学生发展的空间,灵活的思考方式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在初步建立周长概念后引入不封规则的闭图形,学生更好理解这种树叶的周长是可以求的,引入化曲为直的思想,为圆的周长的思考打下基础。也为后面角补成封闭图形的求法打下基础,学生很容易想到化曲为直。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最后回归课堂引入环节的问题,学生在建立量感意识后,解决问题。

在课堂引入环节,方式还可以更加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直接出示小蚂蚁爬树叶的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周长的定义。在测量环节,对于不规则的树叶,学生多方法探究,亲身体验,感知周长。提升环节用小方格的长度去量图形的周长,是对量感的深化,让学生感受到要求出周长需要找到统一的度量单位。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18:56 · PVG 02:56 · LAX 11:56 · JFK 14:56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