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bbs.xsj21.com/t/1890#r_102549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育战线的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城关第二完全小学的多吉其西,很荣幸代表陈常杰名师工作室参加 2021 秋季教学设计大赛。 我就立志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在光荣的教师岗位奉献自己。 我参赛的内容师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三节 --《一米有多长》,欢迎各位专家、老师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你的观点都对我的进步很重要! 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祝选手们取得好成绩!祝各位专家、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扎西德勒!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890#r_102547
活动主题解读:https://bbs.xsj21.com/t/1890#r_102548
选课思考: https://bbs.xsj21.com/t/1890#r_102549
教案一稿: https://bbs.xsj21.com/t/1890#r_102550
一稿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890#r_113714
教案二稿:https://bbs.xsj21.com/t/1890#r_113631
二稿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890#r_121352
团队磨课图片: https://bbs.xsj21.com/t/1890#r_121353
教案一稿: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中的《1 米有多长》
【学习目标】
学科性目标
1. 体会 1 米产生的必要性,感受 1 米有多长,掌握 1 米 = 100 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
2. 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能估计物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教育性目标
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提高学生的量态感觉;在四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敢于表达、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创新性目标
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提炼系统化学习方法的过程,以 “变中找不变” 的思想来应对生活中各种复杂的问题。
【学习重点】
1. 体会 1 米的长度,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 在生活中较准确的估计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感受测量长度的意义。
【教学方法】 四学:首学;互学;群学;共学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导,体会 1 米的产生。(板:厘米)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 CM 来表示。1 厘米有多长呢你能在你的直尺上找一找 1 厘米吗?
师:你找到的一厘米是从哪里到哪里的?
师:同学们请你从桌子上的袋子里小磁条和橡皮擦,这小磁条是 1 厘米,请以这一厘米为标准,测量出你们桌子上的橡皮擦大约是多少厘米? (抽一个同学回答)
师:那你能以一厘米为标准量一量黑板的长大约有多少厘米呢? (老师在黑板上指出黑板的长) 师:老师这里有 1 厘米长的小磁条,谁到黑板这边来贴一贴。 (抽一个同学到黑板上贴)
师:你有什么感受啊?还想贴下去吗?(做一件事情坚持到底,值得表扬)但你们觉得这样贴下去感觉怎么样?(太麻烦)当我们测量小一点短一点的物体像橡皮擦我们可以用 1 厘米来测量,当黑板这样长一点的物体再用一厘米去测量就觉得很麻烦,于是我们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测量 “米”。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 “米” 作单位,“米” 也是国际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 可以用字母 “m” 表示。(板:米、M) 师:一米有多长呢?(板:一米有多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设计意图】 通过估、量橡皮擦的长度,明确量感对象,唤醒度量经验;在量黑板的长度中 “1 米” 这一新的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二。动手操作,建立 1 米的表象
探究一:1 米 = 100 厘米 1、认一认、贴一贴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磁条,短的磁条正好是 1 厘米,那长的磁条是多少厘米呢?请你用 1 厘米的小磁条去测量长磁条,看看长磁条有多长?
师:谁到老师这里来贴一贴,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同学用短磁条去测量长磁条,我们数一数 1、2、3…
师:你们的长磁条和这位同学长度是一样的吗?
师:你的长磁铁条几厘米?把你的长磁条拿出来老师放在这里,现在是多少厘米啊?(20 厘米、两个十)你的长磁条拿上来贴上去多少厘米了?
师:从这里到这里一共是多少厘米。(100 厘米)10 个 10 厘米是 100 厘米。这 100 厘米数学上就称为 1 米。(板:1 米 = 100 厘米)
师:同学们齐读两遍。
师:这么长是一米,老师今天带了一把直尺它的长度也正好是 1 米,大家看一看米尺,1 米就这么长,闭着眼睛想一想 1 米有多长,把这把米尺深深的印在你的脑海中。
【设计意图】 由于用 1 厘米摆 1 米的操作难度太大,这里借助 10 厘米这个桥梁来认识 “1 米”,建立起厘米和米的联系,有效形成 “1 米” 的表象,同时也为以后认识分米奠定基础。
探究二:体会 1 米的长度 活动一:比一比、说一说
(1)首学:拿出米尺比一比,1 米在自己的哪里
师:其实我们身上也能够找到很多 1 米。
师:看老师在这里找到了 1 米,从地面到老师的这里是 1 米。1 米也在老师的手指到肩膀这里。 是从哪里到哪里?
(2)互学:同桌相互悄悄说,从()到()是 1 米??
(3)共学 师:你的 1 米在哪里谁来给我汇报一下,愿意上来的都上来吧。
师:观察一下他们的 1 米有什么有什么不同?
师:为什么老师的 1 米在腰这里,你的 1 米在脖子这里,他的在耳朵那里?
师:为什么都是一米,位置不一样喃? 生:因为我们的高度不一样,所以 1 米的长的位置不一样,但是 1 米的长度是相同的。
师:贴的一米位置不一样,可贴的都是一米。
【设计意图】 量的本质是 “比”。借助米尺找身上的 “1 米”,通过比一比、说一说,感知 1 米的长短,建立 1 米的表象。
探究三:丰富 1 米的表象 活动二:拼一拼、说一说
(1)互学:拿出工具(数学书、文具盒等),拼出 1 米。 同桌相互悄悄说,用()个()能拼成 1 米 。
师:找到了身上的 1 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能够拼成 1 米呢?
师:老师用这个拼 1 米,1 个、2 个原来两张卷子的长度大约是 1 米。那同学们你还能拿哪些物体能够拼成 1 米呢?
(2)群学: 师:小组合作拿出工具,拼一拼 1 米。四人为一组,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用的是什么工具,要几个这样的工具才能拼成 1 米,( )个( )大约是 1 米。教师巡视指导
(3)共学: 师:哪个组愿意分享一下,你们是用什么工具拼的,需要几个这样的工具。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拼的 1 米,四个数学书大概是 1 米,五个文具盒大概是 1 米…
师: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动手拼的很棒,选择的工具也很多,而且还会观察发现,自己总结,真的是善于学习的小能手。
【设计意图】 通过拼一拼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视觉、触觉、运动觉),不断丰富 “1 米” 的表象。
三、实际估量,体会 1 米的累加 活动一:估一估。
(1)群学 师:大家已经对 1 米影响已经很深刻了,现在我们用 1 米标准,来估一估量一量吧! 测量的步骤分为两步;
第一步:估一估物体的长度。 测量的对象: 黑板大约长( )米。 教室门高大约( )米。 黑板的高大约( )米。 教室长大约( )米。 师:这是 1 米(把米尺放在门旁)请你们估一估门高约多少米? 师:那同学们这是 1 米,黑板大约多少米?那黑板的高大约有多少厘米呢?那教室的宽大约是多少米呢?
第二步::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师:你们估的对不对呢?接下来分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1、测量时要注意安全。
2、测量时要有秩序。
3、测量时要注意米尺放平。
4、测量完写学习单上的题。
任务分配: ①一大组估门高; ②二大组估黑板的长; ③三大组估黑板的高; ④四大组估教室的宽; 学生根据老师的任务分配,完成先估后测的任务 测量的对象: 黑板大约长( )米。 教室门高大约( )米。 黑板的高大约( )米。 教室长大约( )米。 (2)共学:
师:估计出黑板的长度有 4 米,到底黑板有多长喃?一起来测量。 选择四名同学,用米尺测量。 师:不够 4 米,3 米多。你会用这样的方式记录黑板的长度吗?( )米( )厘米。 老师拍照展示米尺最后的刻度是多少。
师:非常接近估的 4 米,你们的眼力劲真好!3 米表示什么?89 厘米表示什么?
师:也就是够一米的用米作单位,不够一米的用厘米作单位。米和厘米分工合作,让我们测量更准确。
【设计意图】 在认识 1 米后,让学生以 1 米为标准去估测身边物体的长度,体会 1 米的累加,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积累测量经验,培养学生的量感 。
四、实践应用,发展学生的量感
1、想一想,填 “厘米”,还是 “米”? 2. 谁猜得对?
【设计意图】 第一题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第二题让学生在图中找标准,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通过两个练习发展学生的量感和空间观念。
总结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 1:我们通过验证,得到了 1 米就是等于 100 厘米。 生 2:我们找到了身体上从哪儿到哪儿就是 1 米的长度,身体也可以当作尺子来测量。 生 3:在估计物体长度时,我们可以在头脑中想一想 1 米的长度,再估一估物体大约有几个 1 米,就能比较准确的测量物体的长度啦。 生 4:还知道测量物体时,不能用整米的时候,就可以用厘米来接着量,用两个单位来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 ……
延伸 师:同学们,当我们测量橡皮擦时用 “厘米” 做单位,当我们测量教师的宽度时用 “米” 做单位,那这些长长的弯弯曲曲的路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那要测量数学书的厚度时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我们期待二年级下册学习。
【设计意图】 基于结构化理论,拓展学生的思维,初步体会新的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为千米和毫米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数学的兴趣。
教师通过多个实践活动,充分让学生体会 “变中有不变 “的思想,帮助学生发展量感。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度量意识,提高学生的量态感觉,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乐于表达、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提炼系统化学习方法的过程,以 “变中找不变” 的思想来应对生活中各种复杂的问题。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能估计物生活中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提高学生的量态感觉;在四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敢于表达、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教师通过让学生拼一拼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视觉、触觉、运动觉),不断丰富 “1 米” 的表象。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提高学生的量态感觉;在四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敢于表达、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基于结构化理论,拓展学生的思维,初步体会新的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为千米和毫米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数学的兴趣。基于结构化理论,拓展学生的思维,初步体会新的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为千米和毫米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数学的兴趣。
教师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触发探究欲望,意识到新的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通过估与测的活动,学生经历测量过程,认识 1 米等长度,积累测量经验,获得丰富的量感体验。
由于用 1 厘米摆 1 米的操作难度太大,这里借助 10 厘米这个桥梁来认识 “1 米”,建立起厘米和米的联系,有效形成 “1 米” 的表象,同时也为以后认识分米奠定基础。
通过估测、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量橡皮擦的长度,明确量感对象,唤醒度量经验;借助 10 厘米这个桥梁来认识 “1 米”,建立起厘米和米的联系,有效形成 “1 米” 的表象,同时也为以后认识分米奠定基础。通过拼一拼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视觉、触觉、运动觉),不断丰富 “1 米” 的表象,积累测量经验,培养学生的量感 ;实践应用,发展学生的量感。学生在大量的活动中,逐渐建立量感并巩固量感。
在教学中,教师有意对量的教学进行研究与加强。因此,希望通过量感的学习,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构建数量关系的模型;在 “量感” 教学中,教师也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解题方式进行判断比较,并对数量关系的模型进行优化;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对物体的观察、体验和探究,为学生定制 “量感” 培养的有效策略,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量”,形成 “感”,让学生的量感以鲜活的方式拔节生长。这种对知识的零散、渗透、融通化教学,对培养学生的量感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通过让学生拼一拼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视觉、触觉、运动觉),不断丰富 “1 米” 的表象。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提高学生的量态感觉;在四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敢于表达、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也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这节课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验了 1 米的实际长度,建立了对 1 米长度的感性认识,促进了学生形成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从而发展了量感、深化了量感,获得了学习的主动权。
温故而知新,多吉老师在温习厘米认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矛盾,自然生成 “米” 的学习必要性,在多种活动的支撑和多感官的参与下建立起丰富的量感表象,再通过估测活动,锻炼学生提取脑海中的表象作为参照,进行对比,将量感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来。
孩子们大多数一眼就能看出或原来就已知 1 米里面有 100 厘米的这个数量关系。但是对于这个关系的由来孩子们是模糊的。因此本节课老师设计了丰富的课堂活动,让孩子通过触觉、视觉等感官来建立米的长度概念,体会到米的实际意义,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建立了 1 米有多长的表象,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在数学教学中,“量感” 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针对上述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有意对量的教学进行研究与加强。因此,希望通过量感的学习,能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构建数量关系的模型;在 “量感” 教学中,教师也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解题方式进行判断比较,并对数量关系的模型进行优化;能结合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对数学问题进行设计,通过设计的数学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量感以及对数感和量感的关系的建立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中的《1 米有多长》
【学习目标】
学科性目标
1. 体会 1 米产生的必要性,感受 1 米有多长,掌握 1 米 = 100 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
2. 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能估计物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教育性目标
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提高学生的量态感觉;在四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敢于表达、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创新性目标
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提炼系统化学习方法的过程,以 “变中找不变” 的思想来应对生活中各种复杂的问题。
【学习重点】
1. 体会 1 米的长度,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 在生活中较准确的估计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感受测量长度的意义。
【教学方法】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导,体会 1 米的产生。(板:厘米)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 CM 来表示。1 厘米有多长呢你能在你的直尺上找一找 1 厘米吗?
师:你找到的一厘米是从哪里到哪里的?
师:同学们请你从桌子上的袋子里小磁条和橡皮擦,这小磁条是 1 厘米,请以这一厘米为标准,测量出你们桌子上的橡皮擦大约是多少厘米?
(抽一个同学回答)
师:那你能以一厘米为标准量一量黑板的长大约有多少厘米呢?
(老师在黑板上指出黑板的长)
师:老师这里有 1 厘米长的小磁条,谁到黑板这边来贴一贴。
(抽一个同学到黑板上贴)
师:你有什么感受啊?还想贴下去吗?(做一件事情坚持到底,值得表扬)但你们觉得这样贴下去感觉怎么样?(太麻烦)当我们测量小一点短一点的物体像橡皮擦我们可以用 1 厘米来测量,当黑板这样长一点的物体再用一厘米去测量就觉得很麻烦,于是我们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测量 “米”。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 “米” 作单位,“米” 也是国际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 可以用字母 “m” 表示。(板:米、M)
师:一米有多长呢?(板:一米有多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 设计意图 】通过估、量橡皮擦的长度,明确量感对象,唤醒度量经验;在量黑板的长度中 “1 米” 这一新的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二。动手操作,建立 1 米的表象
探究一:1 米 = 100 厘米
1、认一认、贴一贴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磁条,短的磁条正好是 1 厘米,那长的磁条是多少厘米呢?请你用 1 厘米的小磁条去测量长磁条,看看长磁条有多长?
师:谁到老师这里来贴一贴,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同学用短磁条去测量长磁条,我们数一数 1、2、3…
师:你们的长磁条和这位同学长度是一样的吗?
师:你的长磁铁条几厘米?把你的长磁条拿出来老师放在这里,现在是多少厘米啊?(20 厘米、两个十)你的长磁条拿上来贴上去多少厘米了?
师:从这里到这里一共是多少厘米。(100 厘米)10 个 10 厘米是 100 厘米。这 100 厘米数学上就称为 1 米。(板:1 米 = 100 厘米)
10 厘米
师:同学们齐读两遍。
师:这么长是一米,老师今天带了一把直尺它的长度也正好是 1 米,大家看一看米尺,1 米就这么长,闭着眼睛想一想 1 米有多长,把这把米尺深深的印在你的脑海中。
【 设计意图 】由于用 1 厘米摆 1 米的操作难度太大,这里借助 10 厘米这个桥梁来认识 “1 米”,建立起厘米和米的联系,有效形成 “1 米” 的表象,同时也为以后认识分米奠定基础。
探究二:体会 1 米的长度
活动一:比一比、说一说
(1)首学:拿出米尺比一比,1 米在自己的哪里
师:其实我们身上也能够找到很多 1 米。
师:看老师在这里找到了 1 米,从地面到老师的这里是 1 米。1 米也在老师的手指到肩膀这里。
(2)互学:同桌相互悄悄说,从()到()是 1 米?
(3)共学:师生对话,总结提。
师:你的 1 米在哪里谁来给我汇报一下,愿意上来的都上来吧。
师:观察一下他们的 1 米有什么有什么不同?
师:为什么老师的 1 米在腰这里,你的 1 米在脖子这里,他的在耳朵那里?
师:为什么都是一米,位置不一样喃?
生:因为我们的高度不一样,所以 1 米的长的位置不一样,但是 1 米的长度是相同的。
师:贴的一米位置不一样,可贴的都是一米。
【 设计意图 】量的本质是 “比”。借助米尺找身上的 “1 米”,通过比一比、说一说,感知 1 米的长短,建立 1 米的表象。
探究三:丰富 1 米的表象
活动二:拼一拼、说一说
(1) 互学:拿出工具(数学书、文具盒等),拼出 1 米。
同桌相互悄悄说,用()个()能拼成 1 米
师:找到了身上的 1 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能够拼成 1 米呢?
师:老师用这个拼 1 米,1 个、2 个原来两张卷子的 长度 大约是 1 米。那同学们你还能拿哪些物体能够拼成 1 米呢?
(2) 群学:
师:小组合作拿出工具,拼一拼 1 米。四人为一组,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用的是什么工具,要几个这样的工具才能拼成 1 米,( )个( )大约是 1 米。教师巡视指导
(3)共学:
师:哪个组愿意分享一下,你们是用什么工具拼的,需要几个这样的工具。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拼的 1 米,四个数学书大概是 1 米,五个文具盒大概是 1 米…
师: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工具不同,需要的个数就不同,但是都是拼成的 1 米。
师:同学们动手拼的很棒,选择的工具也很多,而且还会观察发现,自己总结,真的是善于学习的小能手。
【 设计意图 】通过拼一拼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视觉、触觉、运动觉),不断丰富 “1 米” 的表象。
三、实际估量,体会 1 米的累加
活动一:估一估。
(1)群学
师:大家已经对 1 米影响已经很深刻了,现在我们用 1 米标准,来估一估量一量吧!
测量的步骤分为两步;
第一步:估一估物体的长度。
测量的对象:
黑板大约长( )米。 教室门高大约( )米。
黑板的高大约( )米。 教室长大约( )米。
师:这是 1 米(把米尺放在门旁)请你们估一估门高约多少米?
师:那同学们这是 1 米,黑板大约多少米?那黑板的高大约有多少厘米呢?那教室的宽大约是多少米呢?
第二步::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师:你们估的对不对呢?接下来分组合作。
【温馨提示】
尺子放平,首尾相连;
井然有序,注意安全。
任务分配:
①一大组估门高;
②二大组估黑板的长;
③三大组估黑板的高;
④四大组估教室的宽;
学生根据老师的任务分配,完成先估后测的任务
测量的对象:
黑板大约长( )米。 教室门高大约( )米。
黑板的高大约( )米。 教室长大约( )米。
(2)共学:
师:估计出黑板的长度有 4 米,到底黑板有多长喃?一起来测量。
选择四名同学,用米尺测量。
师:不够 4 米,3 米多。你会用这样的方式记录黑板的长度吗?( )米( )厘米。
老师拍照展示米尺最后的刻度是多少。
生:是 3 米 89 厘米。
师:非常接近估的 4 米,你们的眼力劲真好!3 米表示什么?89 厘米表示什么?
生:3 米表示能用完整的 3 个 1 米来测量,89 厘米表示剩下的部分不够 1 米,就要厘米来表示 89 厘米。
师:也就是够一米的用米作单位,不够一米的用厘米作单位。米和厘米分工合作,让我们测量更准确。
【 设计意图 】在认识 1 米后,让学生以 1 米为标准去估测身边物体的长度,体会 1 米的累加,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积累测量经验,培养学生的量感
四、实践应用,发展学生的量感
1、想一想,填 “厘米”,还是 “米”?
2. 谁猜得对?
【 设计意图 】第一题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第二题让学生在图中找标准,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通过两个练习发展学生的量感和空间观念。
(2)总结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生 1:我们通过验证,得到了 1 米就是等于 100 厘米。
预设生 2:我们找到了身体上从哪儿到哪儿就是 1 米的长度,身体也可以当作尺子来测量。
预设生 3:在估计物体长度时,我们可以在头脑中想一想 1 米的长度,再估一估物体大约有几个 1 米,就能比较准确的测量物体的长度啦。
预设生 4:还知道测量物体时,不能用整米的时候,就可以用厘米来接着量,用两个单位来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
……
(3)延伸
师:同学们,当我们测量橡皮擦时用 “厘米” 做单位,当我们测量教师的宽度时用 “米” 做单位,那这些长长的弯弯曲曲的路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那要测量数学书的厚度时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我们期待二年级下册学习。
【 设计意图 】基于结构化理论,拓展学生的思维,初步体会新的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为千米和毫米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数学的兴趣。
一稿反思:《1 米有多长》是体会 1 米产生的必要性,感受 1 米有多长,掌握 1 米 = 100 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能估计物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一、情景引导,体会 1 米的产生 在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认识厘米、会用厘米量,在这个基础上,运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题《1 米有多长》。通过估、量橡皮擦的长度,明确量感对象,唤醒度量经验;在量黑板的长度中 “1 米” 这一新的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二、动手操作,建立 1 米的表象
建 1 米 探究一:1 米 = 100 厘米
找 1 米 探究二:体会 1 米的长度
拼 1 米 探究三:丰富 1 米的表象
三、实际估量,体会 1 米的累加
用 1 米
四、实践应用,发展学生的量感
利用课件进行教学,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课后孩子们对米的认识较好,能正确地用长度单位:米并进行有关测量。
多老师这节课给予了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充分放手,让学生初步体会新的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体验了 1 米的实际长度,建立了对 1 米长度的感性认识,为千米和毫米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数学的兴趣。并基于结构化理论,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学生充分认识 1 米后,让学生以 1 米为标准去估测身边物体的长度,体会 1 米的累加,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提高估测能力,积累测量经验从而发展了量感、深化了量感,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权。
《一米有多长》 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的学习过程中,体会 1 米产生的必要性,感受 1 米有多长,掌握 1 米 = 100 厘米,培养了学生提炼系统化学习方法的过程,以 “变中找不变” 的思想来应对生活中各种复杂的问题。
量感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见缝插针。本节课的设计,教师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测量意识,让学生动手操作,最终在操作中得出结论。这种在多种活动的支撑和多种感官的参与下形成的量感表象,将永远保存在孩子们的头脑中。
本节课,通过估、量橡皮擦的长度,明确量感对象,唤醒度量经验;在量黑板的长度中 “1 米” 这一新的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感的培养需要循序渐进,见缝插针。紧接着,老师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发展学生的测量意识,让学生动手操作中建立 1 米量感,又在估测活动中进一步提升量感。
陈老师设计重在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提高学生的量态感觉;在四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提炼系统化学习方法的过程,以 “变中找不变” 的思想来应对生活中各种复杂的问题。
在实践应用,发展学生的量感环节,教师设计练习题想一想,填 “厘米”,还是 “米”? 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让学生在图中找标准,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量感和空间观念。
测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几何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对量的教学进行研究和渗透,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构建数量关系的模型,提升数学的敏感性。
本节课的设计层次清晰,循序渐进。通过厘米,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对 “米” 这个单位产生好奇心,进而为认识 1 米做好铺垫。在动手操作中生成 1 米,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不断丰富 1 米的表象。通过实际估量,体会长度单位的累加,感受 1 米和 1 厘米的长度关系,提升了学生的量感。
二稿反思: 这节课,通过 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建 “1 米”,找 “1 米”,拼 “1 米”,用 “1 米” 和让学生一起经历在实践中体会 1 米的产生、操作中建立 1 米的表象、估量中体会 1 米的累加、实践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等实践活动,从不同角度让学生感受 1 米有多长。在数学课堂中要注意环节之间的规划与联系,明确教学设计分哪些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目的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做到 “心中有 1 米”,能够用 “心中的 1 米” 去感悟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
在本节课中,还有以下值得思考的地方:
1. 导课环节要快速
导课环节要快,用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方式入手,原来的动画可以去掉,因为动画和前一课时的联系更为紧密,在本节课有些重复。可以去提前录制一些生活中学生发现 “米” 的视频,找学生配音,用贴近学生、学生熟悉的方式进行导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2. 观察米尺要仔细
观察米尺要着重笔墨,让学生先安静地观察,再讨论、汇报,让学生多说,抓住米尺去发现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用 “10 厘米” 进一步沟通米和厘米的联系,感受 10 个 10 厘米是 100 厘米,也就是 1 米。不能直接给出结论。
3. 活动环节要关联
在进行测量前要注意,要有 “先估再量” 的过程,让学生去说明测量中的注意事项。规划活动室,要注意沟通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思考上一个活动能够为下一个活动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活动的落脚点在哪里,注重知识的前后关联。
4. 练习环节要追问
在学生选择 “米” 或 “厘米” 做单位的题目中,要适当选取其中两处进行追问,让学生自己说清楚这样选择的原因,加强学生心中对这两个单位的量感,不能匆匆而过。此外,还可以适当加上一处和生活相关的练习题目,否则练习题的类型只有一种,比较单调。
终稿:【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中的《1 米有多长》
【学习目标】
学科性目标
1. 体会 1 米产生的必要性,感受 1 米有多长,掌握 1 米 = 100 厘米,并能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
2. 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
3. 初步学会用米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能估计物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教育性目标
培养学生的度量意识,提高学生的量态感觉;在四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敢于表达、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创新性目标
在观察、操作、想象、推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提炼系统化学习方法的过程,以 “变中找不变” 的思想来应对生活中各种复杂的问题。
【学习重点】
1. 体会 1 米的长度,能正确进行单位换算。
2. 在生活中较准确的估计物体的长度,并在实际测量中感受测量长度的意义。
【教学方法】
【学习过程】
一、情景引导,体会 1 米的产生。(板:厘米)
师:同学们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 CM 来表示。1 厘米有多长呢你能在你的直尺上找一找 1 厘米吗?
师:你找到的一厘米是从哪里到哪里的?
师:同学们请你从桌子上的袋子里小磁条和橡皮擦,这小磁条是 1 厘米,请以这一厘米为标准,测量出你们桌子上的橡皮擦大约是多少厘米?
(抽一个同学回答)
师:那你能以一厘米为标准量一量黑板的长大约有多少厘米呢?
(老师在黑板上指出黑板的长)
师:老师这里有 1 厘米长的小磁条,谁到黑板这边来贴一贴。
(抽一个同学到黑板上贴)
师:你有什么感受啊?还想贴下去吗?(做一件事情坚持到底,值得表扬)但你们觉得这样贴下去感觉怎么样?(太麻烦)当我们测量小一点短一点的物体像橡皮擦我们可以用 1 厘米来测量,当黑板这样长一点的物体再用一厘米去测量就觉得很麻烦,于是我们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测量 “米”。在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 “米” 作单位,“米” 也是国际通用的一个长度单位,“米” 可以用字母 “m” 表示。(板:米、M)
师:一米有多长呢?(板:一米有多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 设计意图 】通过估、量橡皮擦的长度,明确量感对象,唤醒度量经验;在量黑板的长度中 “1 米” 这一新的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
二。动手操作,建立 1 米的表象
探究一:1 米 = 100 厘米
1、认一认、贴一贴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磁条,短的磁条正好是 1 厘米,那长的磁条是多少厘米呢?请你用 1 厘米的小磁条去测量长磁条,看看长磁条有多长?
师:谁到老师这里来贴一贴,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同学用短磁条去测量长磁条,我们数一数 1、2、3…
师:你们的长磁条和这位同学长度是一样的吗?
师:你的长磁铁条几厘米?把你的长磁条拿出来老师放在这里,现在是多少厘米啊?(20 厘米、两个十)你的长磁条拿上来贴上去多少厘米了?
师:从这里到这里一共是多少厘米。(100 厘米)10 个 10 厘米是 100 厘米。这 100 厘米数学上就称为 1 米。(板:1 米 = 100 厘米)
10 厘米
师:同学们齐读两遍。
师:这么长是一米,老师今天带了一把直尺它的长度也正好是 1 米,大家看一看米尺,1 米就这么长,闭着眼睛想一想 1 米有多长,把这把米尺深深的印在你的脑海中。
【 设计意图 】由于用 1 厘米摆 1 米的操作难度太大,这里借助 10 厘米这个桥梁来认识 “1 米”,建立起厘米和米的联系,有效形成 “1 米” 的表象,同时也为以后认识分米奠定基础。
探究二:体会 1 米的长度
活动一:比一比、说一说
(1)首学:拿出米尺比一比,1 米在自己的哪里
师:其实我们身上也能够找到很多 1 米。
师:看老师在这里找到了 1 米,从地面到老师的这里是 1 米。1 米也在老师的手指到肩膀这里。
(2)互学:同桌相互悄悄说,从()到()是 1 米?
(3)共学:师生对话,总结提。
师:你的 1 米在哪里谁来给我汇报一下,愿意上来的都上来吧。
师:观察一下他们的 1 米有什么有什么不同?
师:为什么老师的 1 米在腰这里,你的 1 米在脖子这里,他的在耳朵那里?
师:为什么都是一米,位置不一样喃?
生:因为我们的高度不一样,所以 1 米的长的位置不一样,但是 1 米的长度是相同的。
师:贴的一米位置不一样,可贴的都是一米。
【 设计意图 】量的本质是 “比”。借助米尺找身上的 “1 米”,通过比一比、说一说,感知 1 米的长短,建立 1 米的表象。
探究三:丰富 1 米的表象
活动二:拼一拼、说一说
(1) 互学:拿出工具(数学书、文具盒等),拼出 1 米。
同桌相互悄悄说,用()个()能拼成 1 米
师:找到了身上的 1 米,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能够拼成 1 米呢?
师:老师用这个拼 1 米,1 个、2 个原来两张卷子的 长度 大约是 1 米。那同学们你还能拿哪些物体能够拼成 1 米呢?
(2) 群学:
师:小组合作拿出工具,拼一拼 1 米。四人为一组,小组之间相互交流用的是什么工具,要几个这样的工具才能拼成 1 米,( )个( )大约是 1 米。教师巡视指导
(3)共学:
师:哪个组愿意分享一下,你们是用什么工具拼的,需要几个这样的工具。
师:通过同学们刚才拼的 1 米,四个数学书大概是 1 米,五个文具盒大概是 1 米…
师: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工具不同,需要的个数就不同,但是都是拼成的 1 米。
师:同学们动手拼的很棒,选择的工具也很多,而且还会观察发现,自己总结,真的是善于学习的小能手。
【 设计意图 】通过拼一拼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视觉、触觉、运动觉),不断丰富 “1 米” 的表象。
三、实际估量,体会 1 米的累加
活动一:估一估。
(1)群学
师:大家已经对 1 米影响已经很深刻了,现在我们用 1 米标准,来估一估量一量吧!
测量的步骤分为两步;
第一步:估一估物体的长度。
测量的对象:
黑板大约长( )米。 教室门高大约( )米。
黑板的高大约( )米。 教室长大约( )米。
师:这是 1 米(把米尺放在门旁)请你们估一估门高约多少米?
师:那同学们这是 1 米,黑板大约多少米?那黑板的高大约有多少厘米呢?那教室的宽大约是多少米呢?
第二步::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师:你们估的对不对呢?接下来分组合作。
【温馨提示】
尺子放平,首尾相连;
井然有序,注意安全。
任务分配:
①一大组估门高;
②二大组估黑板的长;
③三大组估黑板的高;
④四大组估教室的宽;
学生根据老师的任务分配,完成先估后测的任务
测量的对象:
黑板大约长( )米。 教室门高大约( )米。
黑板的高大约( )米。 教室长大约( )米。
(2)共学:
师:估计出黑板的长度有 4 米,到底黑板有多长喃?一起来测量。
选择四名同学,用米尺测量。
师:不够 4 米,3 米多。你会用这样的方式记录黑板的长度吗?( )米( )厘米。
老师拍照展示米尺最后的刻度是多少。
生:是 3 米 89 厘米。
师:非常接近估的 4 米,你们的眼力劲真好!3 米表示什么?89 厘米表示什么?
生:3 米表示能用完整的 3 个 1 米来测量,89 厘米表示剩下的部分不够 1 米,就要厘米来表示 89 厘米。
师:也就是够一米的用米作单位,不够一米的用厘米作单位。米和厘米分工合作,让我们测量更准确。
【 设计意图 】在认识 1 米后,让学生以 1 米为标准去估测身边物体的长度,体会 1 米的累加,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积累测量经验,培养学生的量感
四、实践应用,发展学生的量感
1、想一想,填 “厘米”,还是 “米”?
【 设计意图 】第一题加深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第二题让学生在图中找标准,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通过两个练习发展学生的量感和空间观念。
(2)总结
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预设生 1:我们通过验证,得到了 1 米就是等于 100 厘米。
预设生 2:我们找到了身体上从哪儿到哪儿就是 1 米的长度,身体也可以当作尺子来测量。
预设生 3:在估计物体长度时,我们可以在头脑中想一想 1 米的长度,再估一估物体大约有几个 1 米,就能比较准确的测量物体的长度啦。
预设生 4:还知道测量物体时,不能用整米的时候,就可以用厘米来接着量,用两个单位来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
……
(3)延伸
师:同学们,当我们测量橡皮擦时用 “厘米” 做单位,当我们测量教师的宽度时用 “米” 做单位,那这些长长的弯弯曲曲的路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那要测量数学书的厚度时应该用什么长度单位呢?我们期待二年级下册学习。
【 设计意图 】基于结构化理论,拓展学生的思维,初步体会新的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为千米和毫米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数学的兴趣。
学习单
门高( )米( )厘米;
黑板的长( )米( )厘米;;
黑板的高( )米( )厘米;;
教室的宽( )米(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