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肖维肖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21

【2021春】四川成都高新基地 肖维肖 五下《体积单位》

  •  
  •  
    肖维肖 · 4年前 · 168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359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我是四川省成都高新区基地的肖维肖老师。

    非常感谢新世纪小数编委会的各位专家和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数学工作室的各位领 导, 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感谢您们的指导!感谢工作室领衔人和朋友们的帮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同小组的贺文敏、周丹、石丽老师一起,紧紧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 “学生学会 —— 发展 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索” 以及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学情等方面分析、思考,设计出本次活动的研讨课例五年 级下册第四单元《体积单位》展开本次活动。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和同行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将认真阅 读,思考每一份帖子,不断反思并完善这节课!

    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祝各位专家、同仁们身体健康!

    导读链接: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705#r_73784

    【选课思考】https://bbs.xsj21.com/t/1705#r_73941

    【教学设计(一稿)】https://bbs.xsj21.com/t/1705#r_73943

    【教学设计(二稿)】https://bbs.xsj21.com/t/1705#r_95570

    【教学设计(定稿)】https://bbs.xsj21.com/t/1705#r_98251

    【教学视频链接】https://bbs.xsj21.com/t/1705#r_98259

    168 次点击  ∙  1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99 条回复   2021-08-31 23:10:40 +08:00
    肖维肖
    肖维肖4年前

    教材图片: 教材1.jpg 教材2.jpg 教材3.jpg

    肖维肖
    肖维肖4年前

    《体积单位》选课思考: 量感是对量的感受,是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也就是对物体的大小、多少、轻重、厚薄等的感性认识。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指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的感性认识。度量是一种人为创造的数学语言,是认识、理解、表达现实世界的工具。如何实现度量的工具性价值,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自觉运用 “量” 的态度和意识,我们需做足:量感学习需求的情境创设、单位表象建立的活动设计、估测能力提升的策略提炼、量感体系结构化的任务设计。

    肖维肖
    肖维肖4年前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一稿)

    学情分析:

    体积单位的认识处于小学量与计量内容知识链的最后端,相较其他度量单位,学生对物体空间大小的显性生活经验少,加之在准确测量和计算方面的的学习经验多,估测和用量推断的感悟少,理解体积单位的度量本质需要深度体验,丰富体积单位的物理背景如多元的生活实例、多层次的学习活动、多视角的问题情境等。从学后反馈情况可知,当物体包含的体积单位数量在几十、几百等较多的情况下,学生的量感偏差大,形成稳定的对体积单位的个性化表象认知需要变换不同学习策略如单位迭代、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相结合等。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将体积单位置身于更广的量的体系,结构化的了解体积单位,并通过视觉、触觉感悟体积单位,建立单位体积量感,经历体积单位叠加过程,深刻体验各个体积单位,积淀量感。
    2. 学生经历猜测、验证、体验、联想、辨析的学习过程,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中,养成乐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表达的习惯。
    3. 学生在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活动中,空间观念与量感逐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教学重点:

    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单位量感。

    教学难点:

    借助单位体积叠加,形成计量单位的清晰认识。

    教学准备:

    PPT 课件、智慧课堂教学仪器、课堂学习单、1 立方厘米学具若、1 立方分米学具 1 个、橡皮泥若干、橡皮若干、学生直尺及小刀若干、直尺及软尺 8 根、牙膏盒 1 个。

    肖维肖
    肖维肖4年前

    教学过程:

    一、回顾生疑,初建量感。

    1. 在问题中激发学习需求。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体积和容积,请看我手中的物体(近似长方体),说说它的体积有多大? 预设 1:(学生直接回答)生 1:1 立方分米。 师:你真不简单!他的认识对吗?大家有什么疑问,请大声说出你的困惑。 生 2:1 立方分米有多大? 生 2:怎么算出来的呢? 生 3:还有其他的体积单位吗? …… 预设 2:(学生回答有困难) 师:大家有什么疑问,请大声说出你的困惑。 生 1:不知道怎么计算体积。 生 2:体积用什么单位来表示? 师:体积有大有小,物体体积的具体大小还得从体积单位说起。(板书体积单位)看着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知识呢? 生 1:我想知道什么叫体积单位。 生 2:我想知道体积单位有哪些? 生 3:我想知道体积单位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生 4:体积单位可以用来表示面积吗? …… 师:同学们很会思考,既关注体积单位本身,也想到了体积单位与其他单位的联系,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好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探究。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出课题,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提问,在学生的疑问中建立起本节课的研究起点。
    1. 在联系中初建量感。 师:还记得长方体的组成结构吗? 生:8 个顶点,12 条棱,6 个面。 师:测量棱长时,我们有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测量面积时,我们有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微课回顾曾经所学。)同样的,体积也有体积单位,它们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什么是 1 立方厘米(1cm³)、1 立方分米(1dm³)、1 立方米(m³)呢?请大家快速阅读数学书 38 页第一个小绿点,找出它们的定义。 生 1: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分米,棱长是 1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米。(教师贴板书。) 设计意图:将体积单位置身于更广的量的体系中,通过回顾追溯立体图形测量的起始 —— 线的测量,借助联系找到体积单位测量的后续应用 —— 图形的测量。在新旧之间打开体积单位学习的空间,为体积单位的量感形成做好准备。

    二、深度体验,强化量感。

    1. 多层次体验立方厘米,感悟量感。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 生 1:1 立方厘米。 师:请大家仔细看一看,比一比,拿出橡皮泥尝试做出属于自己的那个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吧!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 师:谁做的正方体更接近标准呢?请拿出学具对比对比并进行调整。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做 1 立方厘米,说一说你有哪些好的经验?试着再挑战一次,做一个更标准的 1 立方厘米正方体。 (生小组活动,师巡视) 师:说一说你对 1 立方厘米的感受。 生 2:我觉得好小好小。 师:请把这个 1 立方厘米的大小记在心里,找一找在我们的教室里、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 生 3:我们的指甲头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 生 4:1 颗花生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 生 5:骰子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 师:大家都很会观察,用数学的眼光找到了这么多体积为 1 立方厘米的物品。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体积为 1 立方厘米的物品(师出示图片。) 师:老师这里有 1 块橡皮,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学具袋里也有 1 个,请拿出来仔细观察,它的体积大概是多少呢? 生 6:大约 5 立方厘米。 生 7:大约 8 立方厘米。 师:你是怎么思考的? 生 8:我是看这个橡皮的体积大概有几个 1 立方厘米。 师:确实,当我们在估计一个物体体积时,往往用 1 个单位进行直接测量,观察它大约有几个单位体积量。这个橡皮体积大约 8 立方厘米!祝贺答对的同学,你们的感觉不错哦! 师:我们接着将感觉进行到底,请说说这个牙膏盒的体积有多大?你有哪些好方法? 生 9:牙膏盒的体积大约 40 立方厘米,我用 1 立方厘米在脑中比一比。 生 10:牙膏盒的体积大约 50 立方厘米,我是用橡皮擦来估计的。 师:哇,面对体积大一点的物体,同学们又想到自创一个 “单位” 来测量,真是太了不起了!这个牙膏盒的体积是 50 立方厘米!看来好多同学的感觉都越来越好了! 设计意图:在 “看 —— 做 —— 比 —— 调 —— 找 —— 估” 这一系列体验活动中,学生逐渐形成稳定的 1 立方厘米的表象,在 1 立方厘米这个量从感性特殊到感性一般的形成过程中,量感悄然生发。随后,借估计橡皮和牙膏盒体积的活动中感悟体积单位由 1 到多的累加效应,尤其当物体体积单位数量较多时,单位迭代策略不太容易估测出结果,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参照物来估测,促使学生主动运用、调整策略,深刻感悟量感。
    1. 多形式体验立方分米,提升量感。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这样一个方盒,估一估它的体积是多少呢? 生 1:800 立方厘米。 生 2:900 立方厘米。 生 3:1000 立方厘米。 师:答案即将揭晓,有请教学助手上台验证一下。 生上台用直尺测量棱长,棱长为 10 厘米。 师:棱长为 10 厘米,也就是 1 分米。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看来描述这样大小的物体,可以用一个新的单位立方分米。 师:认识这个新朋友,大家愿意花点心思,亲手来搭建出 1 立方分米呢? 生 4:愿意。 师:请组长拿出学具,小组合作搭一搭吧! 师:请大家举起手中的 1 立方分米,用心感受 1 立方分米的大小。想一想生活中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的物体有哪些? 生 5:1 个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 生 6:墙里的电开关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 师: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 1 立方分米的物品,我们来看看吧!(师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找了很多体积为 1 立方分米的物品。现在你能找到体积为 2 立方分米、3 立方分米的物品吗?(可以用学生学具拼一拼) 师:大家都很会找,对立方分米的感悟很好!老师这里有一个水果箱,它的体积 48( )。 生 7:填立方分米。 师:为什么你们都不填立方厘米呢? 生 8:因为 1 立方厘米太小了,48 个 1 立方厘米怎么可能是一个水果箱。 师:你们看,我左手上的 1 立方厘米,右手上的 1 立方分米,需要拿着它们一一比划吗?简单的比较一个单位就能找到了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在猜测 —— 验证 —— 体验 —— 联想 —— 辨析中,以多形式的活动,深刻体验立方分米,提升量感。
    1. 多样化体验立方米,内化量感。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研究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现在还有立方米没有研究,大家想不想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 生:想! 师:你觉得 1 立方米的空间该有多大呢? 学生思考后,请生用语言或者身体表达自己对 1 立方米的感觉。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大家的感觉对不对!请小组或者多个小组想办法搭建出 1 立方米的空间,如果需要材料可以在老师这里取。材料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学生多人协作,搭建 1 立方米空间。 生 1:我们用 3 根米尺搭建出了一个 1 立方米的空间,大家可以看看,这个空间都能装人了!太大了! 师:是呀!太大了,那我们看看这里到底能装多少人吧! 请生进入空间感受。适时提醒高度较高,距离多少的才是 1 立方米。 师:刚刚我们搭建了 1 立方米的空间,大家猜猜我们的教室空间有多大呢? 生 2:150 立方米。 生 3:160 立方米。 师:马上想办法验证吧,说一说你是如何验证的。 生 4:我们用米尺测量出教室的长宽,我们的门有 2 米,教室高度大约有 1.5 个门那么高,所以 8×6×3.5=168(m³)。 师:哇!正确值离你们猜测的很近呀!这感觉也太厉害了!背后的思想方法也让人佩服啊! 设计意图:迁移前期经验,设计多样化的任务,大胆放手深度体验立方米,将看不见的量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三、总结提炼,积淀量感。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头看看,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些体积单位呢? 生:我们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师:小马虎今天也学习了体积单位,并且写了一篇关于体积单位的数学日记 。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数学日记:放学后小马虎独自一人回家。他来到公交站台前,坐上了 80 立方分米的公交车回家。到家后,小马虎感觉饿极了,拿起一个约 64 立方分米的苹果吃了起来,然后来到 1.5 立方厘米的书桌前迅速完成了家庭作业。不一会儿,妈妈做好了晚饭,小马虎美美的吃完了一餐。然后来到 5 立方分米的书柜前拿出自己喜欢的书,认真地阅读起来。半小时后,小马虎结束了阅读,来到了 5 立方米的浴室洗漱。晚上 9:30 小马虎准时躺在了床上,关上了 900 立方米的吊灯,美美地进入了梦乡!) 生:小马虎的日记里好多错误的地方。 师:是吗?都错在哪儿呢?我们一起来帮助他改正吧。 生 1: 公交车 80 立方分米太小了,应该是 80 立方米。 生 2: 约 64 立方分米的苹果也错了 ,应该是 64 立方厘米。 生 3:书桌应该 1.5 立方米才对。 生 4:900 立方米的吊灯也太大了吧,应该 900 立方厘米才对。 师:大家都发现了小马虎错误的地方,并且都能帮他改正,也明白了大小不同的物体要用合适的体积单位来表示它的体积。看来同学们对各个体积单位大小的感受在心里面都有了清楚的认识。那你知道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与 1 立方米之间又有怎样的大小关系呢?你准备用什么的方法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呢?请同学们下来试一试吧。 设计意图:通过对小马虎日记中体积单位的纠错,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各个体积单位的应用和内化,加深对体积单位中大小量的认识。同时提问各个体积单位的之间大小关系,让量感继续在学生心中生长、积淀,并为后面体积单位换算的学习作铺垫。

    Sunnia
    Sunnia4年前

    可否增加评价方式或者评价环节来检测孩子们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对量感能力的提升呢?

    15928814978
    159288149784年前

    看 —— 做 —— 比 —— 调 —— 找 —— 估这一环节让学生从视觉、触觉在结合动手操作来形成 1 立方厘米表象,学生积极参与,印象深刻。

    默默不得语
    默默不得语4年前

    关于体积单位中的单位量表象建立很有思考,叠加量也有考虑,适当把活动的评价跟上。

    195191
    1951914年前

    @肖维肖 学评结合,效果更好。

    流萤
    流萤4年前

    多层次体验立方米、立方厘米,帮助学生 1 立方米和 1 立方厘米的量感

    五颜六色
    五颜六色4年前

    “学生学会 —— 发展 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索” 以数学课程标准、教材、学情等方面分析、思考,设计出本次活动。

    Lihua520
    Lihua5204年前

    多层次体验立方厘米,帮助学生建立 1 立方厘米的量感。将不同的 “量” 进行联系与区分。

    yanni
    yanni4年前

    多种活动中,丰富学生对体积单位度量本质的理解,创造了多层次,多活动,多视角的问题情境。

    史雨珠
    史雨珠4年前

    量感是数学学习必备的素养和能力,通过不同的活动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和感悟量感,从而对概念有了理解意义上的认识。

    樊芳芳
    樊芳芳4年前

    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了体积单位叠加过程,深刻体验到各个体积单位,积淀量感。 并通过一系列的猜测、验证、体验、联想、辨析的学习过程,使得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中,养成乐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表达的习惯。同时学生在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活动中,空间观念与量感逐步形成,提升了学科核心素养。

    樊娜
    樊娜4年前

    教师在 “看 —— 做 —— 比 —— 调 —— 找 —— 估” 等一系列体验活动中,学生逐渐形成稳定的 1 立方厘米的表象,在 1 立方厘米这个量从感性特殊到感性一般的形成过程中,量感悄然生发。

    陆继成
    陆继成4年前

    教师能够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开展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先在已知与未知的联系中初步建立量感,然后通过多层次的深度体验活动感悟、提升、内化量感,最后总结提炼,积淀量感。值得学习和借鉴。

    张馨予
    张馨予4年前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经历了体积单位的累加过程,在操作中体验到量感,丰富了学生对体积单位度量本质的理解。

    陆继成
    陆继成4年前

    通过看一看、比一比、做一做、搭一搭多、拼一拼等多层次的体验活动,学生丰富了 “体积大小” 的体验,构建了准确的体积单位模型,并且能够凭借已形成的良好量感,估测生活中一些物体的空间和体积。建议:此环节学生实践操作体验活动较多,应该注意各个活动时间的把控。

    陆继成
    陆继成4年前

    数学日记纠错练习让学生回归生活,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各个体积单位的应用和内化,加深了对体积大小的认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修正了生活中不够准确的 “量感”,有效培养了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自觉运用 准确的 “量” 的态度和意识。

    @苗春丽
    @苗春丽4年前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经历了体积单位的累加过程,在操作中体验到量感,丰富了学生对体积单位度量本质的理解。教师能够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开展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先在已知与未知的联系中初步建立量感,然后通过多层次的深度体验活动感悟、提升、内化量感,最后总结提炼,积淀量感。值得学习和借鉴。

    35773645
    357736454年前

    度量是一种人为创造的数学语言,是认识、理解、表达现实世界的工具。肖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自觉运用 “量” 的态度和意识,教学设计中注重对量感学习需求的情境创设、单位表象建立的活动设计、估测能力提升的策略提炼、量感体系结构化的任务设计。

    wdm6666
    wdm66664年前

    量感的积累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感知体验,本节体积单位的教学重在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丰富量感。体积单位比较抽象,肖教师采取 “看 —— 做 —— 比 —— 调 —— 找 —— 估” 等一系列体验活动,让学生明白了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并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逐渐形成量感,但量感的培养再增强一点就更好了。

    温冬雪
    温冬雪4年前

    要想让他们在活动中构建 “体积单位” 模型,丰富 “体积大小” 的体验,进行 “体积大小” 的估测。在本课的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常见物,哪些的体积是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及 1 立方分米,以此来发展度量意识,提升 “量感” 肖老师这堂课准备很充分,本节课的设计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wangfengying_55
    wangfengying_554年前

    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了体积单位叠加过程,深刻体验到各个体积单位,积淀量感。 并通过一系列的猜测、验证、体验、联想、辨析的学习过程,使得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中,养成乐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表达的习惯。同时学生在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活动中,空间观念与量感逐步形成,提升了学科核心素养。

    田小娟
    田小娟4年前

    本节课教师设计的练习很新颖,通过对小马虎日记中体积单位的纠错,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各个体积单位的应用和内化,加深对体积单位中大小量的认识。同时提问各个体积单位的之间大小关系,让量感继续在学生心中生长、积淀,并为后面体积单位换算的学习作铺垫。

    csc061009
    csc0610094年前

    练习题通过对小马虎日记中体积单位的纠错,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各个体积单位的应用和内化,加深对体积单位中大小量的认识,值得我们学习。

    csc061009
    csc0610094年前

    肖老师这节课在 “看 —— 做 —— 比 —— 调 —— 找 —— 估” 这一系列体验活动中,学生逐渐形成稳定的 1 立方厘米的表象,在 1 立方厘米这个量从感性特殊到感性一般的形成过程中,量感悄然生发。随后,借估计橡皮和牙膏盒体积的活动中感悟体积单位由 1 到多的累加效应,尤其当物体体积单位数量较多时,单位迭代策略不太容易估测出结果,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参照物来估测,促使学生主动运用、调整策略,深刻感悟量感。

    csc061009
    csc0610094年前

    这节课在猜测 —— 验证 —— 体验 —— 联想 —— 辨析中,以多形式的活动,深刻体验立方分米,提升了学生的量感意识。

    csc061009
    csc0610094年前

    肖老师设计多样化的任务,大胆放手深度体验立方米,将看不见的量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csc061009
    csc0610094年前

    肖老师能够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开展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先在已知与未知的联系中初步建立量感,然后通过多层次的深度体验活动感悟、提升、内化量感,最后总结提炼,积淀量感,值得学习和借鉴。

    csc061009
    csc0610094年前

    在教学过程中,肖老师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经历了体积单位的累加过程,在操作中体验到量感,丰富了学生对体积单位度量本质的理解。

    山西孝义张卫芳
    山西孝义张卫芳4年前

    但认识提及单位是为了班组学生家里空间观念,本级岗老师注重学生的感悟,比如用橡皮泥捏一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感受它的的大小,认识立方米,使用一立方米的空间,能占多少个小朋友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感知,在快乐中体会。

    郭宝义
    郭宝义4年前

    本节课中,张老师让学生经历了估测和测量的过程,把体积单位和生活中的常见物体联系起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加深了学生对体积计量单位的实际感受,在活动中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郭宝义
    郭宝义4年前

    本节课教学中,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梳理对知识的理解,内化新知,同时引入下一课的知识点,鼓励他们结合身边看到的容积单位,在课后探究。学习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要结合学生的认知,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这些单位的运用,这样度量意识才能扎根脑海,对事物的大小把握更加精确。

    15804436003
    158044360034年前

    教师在 “看 —— 做 —— 比 —— 调 —— 找 —— 估” 等一系列体验活动中,学生逐渐形成稳定的 1 立方厘米的表象,在 1 立方厘米这个量从感性特殊到感性一般的形成过程中,量感悄然生发。

    姜羽秋
    姜羽秋4年前

    要想让他们在活动中构建 “体积单位” 模型,丰富 “体积大小” 的体验,进行 “体积大小” 的估测。在本课的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常见物,哪些的体积是接近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及 1 立方分米,以此来发展度量意识,提升 “量感” 肖老师这堂课准备很充分,本节课的设计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经历了体积单位的累加过程,在操作中体验到量感,丰富了学生对体积单位度量本质的理解。教师能够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开展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先在已知与未知的联系中初步建立量感,然后通过多层次的深度体验活动感悟、提升、内化量感,最后总结提炼,积淀量感。值得学习和借鉴。

    leilin
    leilin4年前

    读完整个教学设计,有一个感受是很棒,第二个是真棒。将体积单位置身于更广的量的体系中,通过回顾追溯线的测量 —— 图形面的测到今天的课程这是一个结构化的开始,很有想法的开始。从看 —— 做 —— 比 —— 调 —— 找 —— 估这一系列体验活动中,学生逐渐体积单位的表象,从感性特殊到感性一般的形成过程中,量感悄然生发。量感摸不着更多的就是感受体验,慢慢形成感觉,形成体系。

    张馨予20502
    张馨予205024年前

    肖老师您好,通过阅读您的教学设计,我感触很深,您的教学设计的非常有新意,这一节课,非常利于渗透量感,您很好的抓住了这一点对学生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自觉运用 “量” 的态度和意识。

    平淡的幸福
    平淡的幸福4年前

    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而不是机械的记忆,特别是从量感的角度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和应用则更具有挑战性。

    平淡的幸福
    平淡的幸福4年前

    教师能够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开展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先在已知与未知的联系中初步建立量感,然后通过多层次的深度体验活动感悟、提升、内化量感,最后总结提炼,积淀量感。值得学习和借鉴。

    平淡的幸福
    平淡的幸福4年前

    课堂中孩子们动起来了,这是课堂中非常需要的。并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了孩子的量感。

    平淡的幸福
    平淡的幸福4年前

    量感就是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学生量感的培养需要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zhanggaohong
    zhanggaohong4年前

    量感是数学学习必备的素养和能力,肖老师通过不同的活动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和感悟量感,从而对概念有了理解意义上的认识。在看 —— 做 —— 比 —— 调 —— 找 —— 估这一环节让学生从视觉、触觉在结合动手操作来形成 1 立方厘米表象,学生积极参与,印象深刻。

    原莉荣
    原莉荣4年前

    我最欣赏的是肖老师总结提炼,积淀量感的环节设计。不仅对本节知识点的考验,经历感悟,建立量感同时,重在积淀,为后面学习单位换算奠定了基础,恰到好处。

    chuchu2020
    chuchu20204年前

    肖老师这节课将体积单位置身于更广的量的体系中,通过回顾追溯立体图形测量的起始 —— 线的测量,借助联系找到体积单位测量的后续应用 —— 图形的测量。在新旧之间打开体积单位学习的空间,为体积单位的量感形成做好准备,为老师的智慧点赞。

    杨丽杰
    杨丽杰4年前

    教者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让学生们猜测、验证、体验、联想、辨析的学习过程来体会体积单位,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量感能力。这一点也是值得我去学习的。

    15704408000
    157044080004年前

    教师能够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开展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先在已知与未知的联系中初步建立量感,然后通过多层次的深度体验活动感悟、提升、内化量感,最后总结提炼,积淀量感。值得学习和借鉴。

    李小梅
    李小梅4年前

    在本节课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 “看 —— 做 —— 比 —— 调 —— 找 —— 估” 这一系列体验活动,逐渐形成稳定的 1 立方厘米的表象,在 1 立方厘米这个量从感性特殊到感性一般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量感悄然发生。随后,借估计橡皮和牙膏盒体积的活动感悟体积单位由 1 到多的累加效应,促使学生主动运用、调整策略,深刻感悟量感。

    蒲倩羽
    蒲倩羽4年前

    肖老师对于本课的教学设计,层层递进,非常的有条理性,从最初的初建量感到强化量感最后进行总结,过程中有学习有反思,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体积单位一定有清晰的认识和掌握。

    蒲倩羽
    蒲倩羽4年前

    本节课的课堂导入运用的是回顾生疑,学生看到体积单位这个词语,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课堂最后总结反思,讲讲自己经过这节课的收获,我很喜欢这样的导入方式,前后呼应,让学生带着疑问开课,带着满满的知识结课。

    蒲倩羽
    蒲倩羽4年前

    本节课最有趣的设计在于让学生深度体验,强化量感时,肖老师让学生通过捏橡皮泥感受 1 立方厘米,观察寻找生活中和 1 立方厘米大小差不多的物体,再通过估计橡皮擦的体积,牙膏盒的体积,由小物体到大物体由一个单位体积到多个单位体积,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同时了解几个立方厘米,就是几立方厘米。

    杨丽杰
    杨丽杰4年前

    教者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了看一看、比一比、做一做、搭一搭等多种形式去体验体积单位,教者又通过深度体验,强化量感对 1 立方厘米形成表象,在通过猜测、验证、体验、 联想、辨析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体验立方分米,从而提升量感。这一点也是值得我学的地方。

    Candyeva
    Candyeva4年前

    本节课的设计采用回顾生意的方式导入,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在面对未知知识时,能够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解决,有思考、有目的的学习能够让学习更加高效。

    河南郑州田田
    河南郑州田田4年前

    肖老师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建立学生的量感。最后的总结提炼,积淀量感环节特别棒,通过对小马虎日记中体积单位的纠错,巩固学生对各个体积单位的应用和内化,加深对体积单位中大小量的认识。同时提问各个体积单位的之间大小关系,让量感继续在学生心中生长、积淀,并为后面体积单位换算的学习作铺垫。

    点石成金
    点石成金4年前

    任何知识都有其产生的必要,为什么要产生体积单位?建议在比较体积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产生三维体积单位的必要性。

    点石成金
    点石成金4年前

    感觉源于经验,良好的量感需要大量的体验。本节课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去探索,加大了体验的维度和深度,在看 —— 做 —— 比 —— 调 —— 找 —— 估这一环节让学生从视觉、触觉在结合动手操作来形成 1 立方厘米表象,学生积极参与,印象深刻,进而加强了学生对体积量感的建立和发展。

    山西汾阳栗家庄中心校王凯平
    山西汾阳栗家庄中心校王凯平4年前

    量感是数学学习必备的素养和能力。肖老师能够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开展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先在已知与未知的联系中初步建立量感,然后通过多层次的深度体验活动感悟、提升、内化量感,最后总结提炼,积淀量感。

    dongfang5518
    dongfang55184年前

    在教学几何类概念课过程中,要让学生多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为学生建立情感,形成表象。肖老师的教学设计正是如此,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林林
    林林4年前

    通过对小马虎日记中体积单位的纠错,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各个体积单位的应用和内化,加深对体积单位中大小量的认识。同时提问各个体积单位的之间大小关系,让量感继续在学生心中生长、积淀,并为后面体积单位换算的学习作铺垫。

    任丹
    任丹4年前

    强化量感,对 1 立方厘形成表象,在通过猜测,验证,体验,联想,辨析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体验立方分米,从而提升量感。让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面对新知识,能够易于理解。

    lll123l3
    lll123l34年前

    肖老师将体积单位的量感与线的测量,图形的测量建立起了新旧联系,在新旧之间打开了体积单位学习的空间。教学中设计了多层次体验立方厘米感悟量感;多形式体验立方分米提升量感;多样化体验立方米内化量感。让学生空间观念与量感逐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吉林九台王春福
    吉林九台王春福4年前

    本节课,肖老师设计了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引导学生学生通过猜测、验证、体验、联想、辨析的学习过程,建立了体积单位的正确表象。

    五月第四天
    五月第四天4年前

    在猜测 —— 验证 —— 体验 —— 联想 —— 辨析中,以多形式的活动,深刻体验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提升量感。

    wj810403
    wj8104034年前

    肖老师的设计与量感的培养有机贯穿,从始至终都在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量感为抓手,通过丰富多样、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体积单位,建立体积单位的表象,空间观念逐步形成

    yangyang22
    yangyang224年前

    肖老师通过设计在 “看 —— 做 —— 比 —— 调 —— 找 —— 估” 这一系列体验活动中,学生逐渐形成稳定的 1 立方厘米的表象,在 1 立方厘米这个量从感性特殊到感性一般的形成过程中,量感悄然生发。在这里初步培养了学生的量感。

    yangyang22
    yangyang224年前

    肖老师又用估计橡皮和牙膏盒体积的活动中感悟体积单位由 1 到多的累加效应,尤其当物体体积单位数量较多时,单位迭代策略不太容易估测出结果,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参照物来估测,促使学生主动运用、调整策略,深刻感悟量感。对学生整体思维都提升了一个梯度。

    yyj123456
    yyj1234564年前

    肖老师的设计条理清晰,层层深入。通过让学生们猜测、验证、体验、联想、辨析的学习过程来体会体积单位,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量感能力。

    meng
    meng4年前

    肖老师通过一系列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逐步形成体积单位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培养量感,为后面体积单位的换算做好铺垫。

    小雍豆子姐姐
    小雍豆子姐姐4年前

    通过操作体会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实际大小,并在活动中感受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的量感。

    258369qq
    258369qq4年前

    量感是学生通过视觉或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轻重,厚薄等量态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注重体验,丰富感知让学生从多角度的感知量感。

    258369qq
    258369qq4年前

    肖老师的设计中非常尊重学生的认知度,从直观到抽象,从生活常识到数学知识等都在注意量感的培养,而有时我们的量感可能也会与我们的数感有所交集,在某些时候把数感与量感想接合或许效果会更好

    琪琪77
    琪琪774年前

    肖老师这节课之间从立方体的大小入手,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产生对立方体大小的思考,然后进行操作,感受体积单位的大小关系以及进率。肖老师的设计让我看到了本课度量的本质,让我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钟悦
    钟悦4年前

    通过看一看、比一比、做一做、搭一搭多、拼一拼等多层次的体验活动,学生丰富了 " 体积大小 " 的体验,构建了准确的体积单位模型,并且能够凭借已形成的良好量感,估测生活中一些物体的空间和体积。建议:此环节学生实践操作体验活动较多,应该注意各个活动时间的把控。

    畅畅
    畅畅4年前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经历了体积单位的累加过程,在操作中体验到量感,丰富了学生对体积单位度量本质的理解。

    Eegene
    Eegene4年前

    从本节课可以看出肖老师是一位很细心的老师,而且逻辑性很强,思维缜密。每一个环节都是相扣的,每个问题都是预设了至少一种回答的,很真。从面积到体积,是二维到三维的转化,也必须对 “量” 强化积累,本节课在各个环节渗透量感,无疑是成功的。

    肖维肖
    肖维肖4年前

    【《体积单位》教学设计(二稿)】

    【教学目标】

    1. 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将体积单位置身于更广的量的体系,结构化的了解体积单位,并通过视觉、触觉感悟体积单位,建立单位体积量感,经历体积单位叠加过程,深刻体验各个体积单位,积淀量感。

    2. 学生经历猜测、验证、体验、联想、辨析的学习过程,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中,养成乐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表达的习惯。

    3. 学生在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活动中,空间观念与量感逐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教学重点】

    建立 1 立方厘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米的单位量感。

    教学难点: 借助单位体积叠加,形成计量单位的清晰认识。

    教学准备: PPT 课件、智慧课堂教学仪器、课堂学习单、1 立方厘米学具若、1 立方分米学具 1 个、橡皮泥若干、橡皮若干、学生直尺及小刀若干、直尺及软尺 8 根、牙膏盒 1 个。

    肖维肖
    肖维肖4年前

    【教学过程】

    一、回顾生疑,初建量感。

    1. 在问题中激发学习需求。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体积和容积,你对它们都有哪些认识?

    学生根据前期学习进行回答。教师适当梳理。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领学生回忆所学,为本节课开展提供起点。

    1. 在联系中初建量感。

    师:测量棱长时,我们有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测量面积时,我们有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微课回顾曾经所学。)同样的,体积也有体积单位,它们是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什么是 1 立方厘米(1cm³)、1 立方分米(1dm³)、1 立方米(m³)呢?请大家快速阅读数学书 38 页第一个小绿点,找出它们的定义。

    生: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分米,棱长是 1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米。(教师贴板书。)

    【设计意图】将体积单位置身于更广的量的体系中,通过回顾追溯立体图形测量的起始 —— 线的测量,借助联系找到体积单位测量的后续应用 —— 图形的测量。在新旧之间打开体积单位学习的空间,为体积单位的量感形成做好准备。

    二、深度体验,强化量感。

    1. 多层次体验立方厘米,感悟量感。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

    生:1 立方厘米、0.8 立方厘米……

    师:请大家仔细看一看,比一比,拿出橡皮泥尝试做出属于自己的那个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吧! (生动手操作,师巡视)

    师:谁做的正方体更接近标准呢?请拿出学具对比对比并进行调整。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做 1 立方厘米,说一说你有哪些好的经验?试着再挑战一次,做一个更标准的 1 立方厘米正方体。 (生小组活动,师巡视)

    师:说一说你对 1 立方厘米的感受。

    生 2:我觉得好小好小。

    师:请把这个 1 立方厘米的大小记在心里,找一找在我们的教室里、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

    生 3:我们的指甲头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

    生 4:1 颗花生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

    生 5:骰子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

    师:大家都很会观察,用数学的眼光找到了这么多体积为 1 立方厘米的物品。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体积为 1 立方厘米的物品(师出示图片。)

    师:老师这里有 1 块橡皮,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学具袋里也有 1 个,请拿出来仔细观察,它的体积大概是多少呢?

    生 6:大约 5 立方厘米。

    生 7:大约 6 立方厘米。

    师:你是怎么思考的?

    生 8:我是看这个橡皮的体积大概有几个 1 立方厘米。

    师:确实,当我们在估计一个物体体积时,往往用 1 个单位进行直接测量,观察它大约有几个单位体积量。这个橡皮体积大约 6 立方厘米!祝贺答对的同学,你们的感觉不错哦!

    师:我们接着将感觉进行到底,请说说这个牙膏盒的体积有多大?你有哪些好方法?

    生 9:牙膏盒的体积大约 40 立方厘米,我用 1 立方厘米在脑中比一比。

    生 10:牙膏盒的体积大 200 立方厘米,我是用橡皮擦来估计的。

    师:哇,面对体积大一点的物体,同学们又想到自创一个 “单位” 来测量,真是太了不起了!这个牙膏盒的体积是 400 立方厘米!看来好多同学的感觉都越来越好了!

    【设计意图】在 “看 —— 做 —— 比 —— 调 —— 找 —— 估” 这一系列体验活动中,学生逐渐形成稳定的 1 立方厘米的表象,在 1 立方厘米这个量从感性特殊到感性一般的形成过程中,量感悄然生发。随后,借估计橡皮和牙膏盒体积的活动中感悟体积单位由 1 到多的累加效应,尤其当物体体积单位数量较多时,单位迭代策略不太容易估测出结果,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参照物来估测,促使学生主动运用、调整策略,深刻感悟量感。

    1. 多形式体验立方分米,提升量感。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这样一个方盒,估一估它的体积是多少呢?

    生 1:800 立方厘米。

    生 2:900 立方厘米。

    生 3:1000 立方厘米。

    师:答案即将揭晓,有请教学助手上台验证一下。

    生上台用直尺测量棱长,棱长为 10 厘米。

    师:棱长为 10 厘米,也就是 1 分米。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看来描述这样大小的物体,可以用一个新的单 位立方分米。

    师:认识这个新朋友,大家愿意花点心思,亲手来搭建出 1 立方分米呢?

    生 4:愿意。

    师:请组长拿出学具,小组合作搭一搭吧!

    师:请大家举起手中的 1 立方分米,用心感受 1 立方分米的大小。想一想生活中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的物体有哪 些?

    生 5:1 个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

    生 6:墙里的电开关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

    师: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 1 立方分米的物品,我们来看看吧!(师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找了很多体积为 1 立方分米的物品。现在你能找到体积为 2 立方分米、3 立方分米的物品吗?(可 以用学生学具拼一拼)

    师:大家都很会找,对立方分米的感悟很好!老师这里有一个水果箱,它的体积 48( )。

    生 7:填立方分米。

    师:为什么你们都不填立方厘米呢?

    生 8:因为 1 立方厘米太小了,48 个 1 立方厘米怎么可能是一个水果箱。

    师:你们看,我左手上的 1 立方厘米,右手上的 1 立方分米,需要拿着它们一一比划吗?简单的比较一个单位就能找 到了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在猜测 —— 验证 —— 体验 —— 联想 —— 辨析中,以多形式的活动,深刻体验立方分米,提升量感。

    1. 多样化体验立方米,内化量感。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研究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现在还有立方米没有研究,大家想不想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

    生:想!

    师:你觉得 1 立方米的空间该有多大呢?

    学生思考后,请生用语言或者身体表达自己对 1 立方米的感觉。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大家的感觉对不对!请小组或者多个小组想办法搭建出 1 立方米的空间,如果需要材料可以在 老师这里取。材料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学生多人协作,搭建 1 立方米空间。

    生 1:我们用 3 根米尺搭建出了一个 1 立方米的空间,大家可以看看,这个空间都能装人了!太大了!

    师:是呀!太大了,那我们看看这里到底能装多少人吧!

    请生进入空间感受。适时提醒高度较高,距离多少的才是 1 立方米。

    师:刚刚我们搭建了 1 立方米的空间,大家猜猜我们的教室空间有多大呢?

    生 2:150 立方米。

    生 3:160 立方米。

    师:马上想办法验证吧,说一说你是如何验证的。

    生 4:我们用米尺测量出教室的长宽,我们的门有 2 米,教室高度大约有 1.5 个门那么高,所以 8×6×3.5=168(m³)。

    师:哇!正确值离你们猜测的很近呀!这感觉也太厉害了!背后的思想方法也让人佩服啊!

    【设计意图】迁移前期经验,设计多样化的任务,大胆放手深度体验立方米,将看不见的量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三、总结提炼,外显量感。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头看看,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些体积单位呢?

    生:我们认识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

    师:那我们来练一练吧!

    出示练习题:在___上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个苹果的体积约是 120__

    一个西瓜的体积约是 8 ___

    一台冰箱的容积约是 150__

    【设计意图】通过及时练习,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对各个体积单位的应用和内化,加深对体积单位中大小量的认识,让量感继续在学生心中生长,并为后面体积单位换算的学习作铺垫。

    四、反思小结,积淀量感。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者困惑吗?

    学生反思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学后及时思考,在整理与反思中进一步领悟量感,积淀量感。

    Sunnia
    Sunnia4年前

    二稿的设计从初建量感到强化量感层层递进,让学生的量感从弱到强。在充分的体验,操作,体会中让量感在学生心中不断生长。

    Sunnia
    Sunnia4年前

    本教学设计特别是在初建量感时,从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入手,让学生从熟悉的量感经验过程中入手,准确的抓住了教学的起点,为量感中体积单位大小的建立作铺垫。

    肖维肖
    肖维肖4年前

    【体积单位(定稿)】

    【教学准备】

    PPT 课件、智慧课堂教学仪器、课堂学习单、体积单位演示学具 10 个、橡皮泥 45 份、橡皮 45 块、学生直尺 45 根、直尺及软尺 16 份、牙膏盒 1 个。

    【教学过程】

    一、回顾生疑,初建量感。

    1. 在问题中激发学习需求。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体积和容积,相信大家对它们都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师:我们来看看电冰箱、微波炉、文具盒,这些物体谁的体积大?

    生:电冰箱。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眼就能看出来。

    师:那这样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呢?

    生:……

    师:看来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体积单位”。

    师:看着这个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知识呢?

    生:我想知道什么叫体积单位。

    生:我想知道体积单位有哪些?

    生:我想知道体积单位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生:体积单位可以用来表示面积吗? ……

    师:同学们很会思考,既关注体积单位本身,也想到了体积单位与其他单位的联系,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好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探究。

    【设计意图】体积单位源于刻画三维图形大小的结果需要,大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以两两比较时都有一个参照物,当其中一个物体(这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无法包含于另一个物体时,其他的参照物(统一的单位)才有产生的必要。通过创设直觉判断与借标准判断的比较情境引发体积单位学习的必要性。在课题质疑中,建立体积单位学习的全景图式,包括意义、分类、大小、价值、联系等。

    2. 在联系中初建量感。

    师:我们先来看这样一段微课。是呀!立方体有多大呢?请大家看看学习要求。

    生:1 立方厘米。

    师:哪句话告诉你的?

    生: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1cm³)。

    师:还学到了什么?

    生: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分米,棱长是 1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米。 师:我们常用的体积单位有这样三个: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设计意图】围绕体积单位 1cm³ 的形成制作微课,渗透三维图形与二维图形的联系,也在图形要素的运动中体会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与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 —— 通过累加、累积、堆积而成。明确分享式学习要求:学思享展开体积单位的规定性描述学习,初步建立体积单位的 “立方体” 形态感觉。

    二、深度体验,强化量感。

    1. 多层次体验立方厘米,感悟量感。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

    生:1 立方厘米……

    师:请大家仔细看一看,比一比,拿出橡皮泥尝试做出属于自己的那个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吧!请看学习要求。

    师:说一说你对 1 立方厘米的感受。

    生:我觉得好小好小。

    师:根据我们的经验和感觉再重新做一个更标准的 1cm³ 的小正方体。 生自主完成。

    师:请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物品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

    生:我们的指甲头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

    生:1 颗花生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

    生:骰子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厘米。

    师:大家都很会观察,用数学的眼光找到了这么多体积为 1 立方厘米的物品。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体积为 1 立方厘米的物品。

    师:老师这里有 1 块橡皮,你觉得有多大?

    生:5 立方厘米、6 立方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用手上这块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去比一比。

    师: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吧!确实,当我们在估计一个物体体积时,往往用 1 个单位进行直接测量,观察它大约有几个单位体积量。这个橡皮体积大约 6 立方厘米!祝贺答对的同学,你们的感觉不错哦! 师:我们接着将感觉进行到底,请说说这个牙膏盒的体积有多大?

    生:牙膏盒的体积大约 40 立方厘米,我用 1 立方厘米在脑中比一比。 生 10:牙膏盒的体积大约 300 立方厘米,我是用橡皮擦来估计的。

    师:哇,面对体积大一点的物体,同学们又想到自创一个 “单位” 来测量,真是太了不起了!我们就来验证一下。这个牙膏盒的体积大约是 400 立方厘米!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做 - 比 - 调 - 展活动的分享学习,经历原始个体经验分享 - 集体经验集成 - 个体经验再造的过程,形成 1cm³ 这一标准量的量感。随后用简单估测活动将量感外显,在较大物体估测升级活动中建立度量参照系 - 叠加量,凸显度量的本质:物体中包含几个标准单位 “1” 体积就是几。

    2. 多形式体验立方分米,提升量感。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这样一个方盒,估一估它的体积是多少呢?

    生 1:800 立方厘米。

    生 2:900 立方厘米。

    生 3:1000 立方厘米。

    师:小组内验证一下。

    学生分享:1. 一共有 1000 个 1 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所以是 1000 立方分米;2. 用尺子量出棱长为 1 分米,根据定义可以知道这个方盒的体积是 1 立方分米,所以 1000 立方厘米 = 1 立方分米。

    教师小结。

    师:想一想生活中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的物体有哪些?

    生:1 个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

    生:墙里的电开关的体积大约是 1 立方分米。

    师: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生活中 1 立方分米的物品,我们来看看吧!

    师:同学们,我们找了很多体积为 1 立方分米的物品。现在你能找到体积为 2 立方分米、3 立方分米的物品吗?(可以用学生学具拼一拼)

    师:大家都很会找,对立方分米的感悟很好!老师这里有一个水果箱,它的体积 48( )。

    生:填立方分米。

    师:为什么你们都不填立方厘米呢?

    生:因为 1 立方厘米太小了,48 个 1 立方厘米怎么可能是一个水果箱。

    【设计意图】在猜测方盒体积的后引导学生采用摆的方式验证,学生思维路径虽然不同,有直接摆、有计算等,但他们都从数量多少的角度刻画 1dm³ 的大小,量感有了抽象的数的加持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与生活熟悉事物联系过程中,又将抽象具象化,双向建立 1dm³ 的意义。

    3. 多样化体验立方米,内化量感。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研究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现在还有立方米没有研究,大家想不想揭开它的庐山真面目?

    生:想!

    师:你觉得 1 立方米的空间该有多大呢? 学生思考后,请生用语言或者身体表达自己对 1 立方米的感觉。

    师:我们来验证一下大家的感觉对不对!请小组或者多个小组想办法搭建出 1 立方米的空间,如果需要材料可以在老师这里取。材料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学生多人协作,搭建 1 立方米空间。

    生:我们用 3 根米尺搭建出了一个 1 立方米的空间,大家可以看看,这个空间都能装人了!太大了!师:是呀!太大了,那我们看看这里到底能装多少人吧! 请生进入空间感受。适时提醒高度较高,距离多少的才是 1 立方米。

    师:刚刚我们搭建了 1 立方米的空间,大家猜猜我们的教室空间有多大呢?

    生:150 立方米。

    生:160 立方米。

    师:马上想办法验证吧,说一说你是如何验证的。 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课后进一步验证。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搭建 1m³ 的空间,将 “很大” 的感觉做出来,在操作、观察、体验、思考中理解 1m³。迁移运用 1dm³ 方盒的活动经验,在估测教室空间时渗透长方体体积测量方法和公式原理。

    三、总结提炼,外显量感。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头看看,我们今天认识了哪些体积单位呢?

    生:我们认识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

    师:我们来练一练吧!

    1. 在___上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个苹果的体积约是 120__________, 一个西瓜的体积约是 8 ___________, 一台冰箱的容积约是 150__________。

    学生独做后,及时评价。

    2. 修改数学日记。

    放学后小马虎独自一人回家。他来到公交站台前,坐上了 80 立方分米的公交车回家。到家后,小马虎感觉饿极了,拿起一个约 64 立方分米的苹果吃了起来,然后来到 1.5 立方厘米的书桌前迅速完成了家庭作业。不一会儿,妈妈做好了晚饭,小马虎美美的吃完了一餐。然后来到 5 立方分米的书柜前拿出自己喜欢的书,认真地阅读起来。半小时后,小马虎结束了阅读,来到了 5 立方米的浴室洗漱。晚上 9:30 小马虎准时躺在了床上,关上了 900 立方米的吊灯,美美地进入了梦乡!

    学生很快能发现问题所在,及时与学生交流,感悟正确使用体积单位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学生对体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程度如何,除了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性证据,设计定量评价任务也必不可少。在单位的选取上,可测体积单位的表象稳定性;在修改日记里,外显体积单位的实际大小感觉。

    四、反思小结,积淀量感。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者困惑吗?

    学生反思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学后及时思考,在整理与反思中进一步领悟量感,积淀量感。

    五、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

    棱长为 1 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厘米,记作 1 厘米 ³(cm³ );

    棱长为 1 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分米,记作 1 分米 ³(dm³ );

    棱长为 1 米的正方体,体积是 1 立方米,记作 1 米 ³(m³ )。

    权晓龙
    权晓龙4年前

    量感是数学学习必备的素养和能力,通过不同的活动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体验和感悟量感,从而对概念有了理解意义上的认识。

    权晓龙
    权晓龙4年前

    肖老师设计多样化的任务,大胆放手深度体验立方米,将看不见的量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喵
    二喵4年前

    肖老师的课堂给学生们足够的空间去思考与探索,设计了多层次的教学活动帮助孩子形成空间观念与量感,学生经历猜测、验证、体验、联想、辨析的学习过程将量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pretty白雪
    pretty白雪4年前

    肖老师的课,通过多种体验活动,让学生丰富了 “体积大小” 的体验,在心中构建了体积单位模型,非常值得学习。

    芮清会
    芮清会4年前

    本节课的设计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经历了体积单位的累加过程,在操作中体验到量感,丰富了学生对体积单位度量本质的理解。

    赵丹丹
    赵丹丹4年前

    本节课的课堂导入运用的是回顾生疑,学生看到体积单位这个词语,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课堂最后总结反思,讲讲自己经过这节课的收获,我很喜欢这样的导入方式,前后呼应,让学生带着疑问开课,带着满满的知识结课。

    zhouxixi29
    zhouxixi294年前

    本节课的练习设计很新颖,通过对小马虎日记中体积单位的纠错,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各个体积单位的应用和内化,加深对体积单位中大小量的认识。同时提问各个体积单位的之间大小关系,让量感继续在学生心中生长、积淀,并为后面体积单位换算的学习作铺垫。

    chenruojun107
    chenruojun1074年前

    老师通过设计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体验、联想、辨析,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分享中,养成乐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表达的习惯。

    lynn1111
    lynn11114年前

    体积单位的认识处于小学量与计量内容知识链的最后端,相较其他度量单位,学生对物体空间大小的显性生活经验少,加之在准确测量和计算方面的的学习经验多,估测和用量推断的感悟少,理解体积单位的度量本质需要深度体验,丰富体积单位的物理背景如多元的生活实例、多层次的学习活动、多视角的问题情境等。

    GRJ475
    GRJ4754年前

    肖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紧扣量感主题,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知识,发现问题,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法。

    luming
    luming4年前

    通过看 、做 、比 、调 、找、估这些环节让学生从视觉、触觉在结合动手操作,在实践操作中感知知识,让量感继续在学生心中生长、积淀。

    刘思娣
    刘思娣3年前

    教师能够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开展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先在已知与未知的联系中初步建立量感,然后通过多层次的深度体验活动感悟、提升、内化量感,最后总结提炼,积淀量感。值得学习和借鉴。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知识的生成,经历了体积单位的累加过程,在操作中体验到量感,丰富了学生对体积单位度量本质的理解。

    wlz66890
    wlz668903年前

    通过看 、做 、比 、调 、找、估这些环节让学生从视觉、触觉在结合动手操作,在实践操作中感知,多层次体验,感悟量感。

    高俊英
    高俊英3年前

    体积和体积单位”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在听课时隋老师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

    高俊英
    高俊英3年前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通过让学生找、摸、想、说等活动,让学生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从而感悟出体积的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

    银志晔
    银志晔3年前

    多样形式的活动大大增加了课堂上学生的真实体验,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估计等活动,对量的感受逐渐明晰,量感随之逐步建立。

    银志晔
    银志晔3年前

    多样形式的活动增加了课堂上学生对体积更真实的体验,在观察,估计,操作过程中对量的感受逐渐明晰,量感的培养逐步积累起来。

    卷卷
    卷卷3年前

    教师设计了多维度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单位体积量的大小,建立了良好的体积单位模型,再将体积单位运用到生活中去,很好的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让学生感受了计量累加的量感。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3ms · UTC 18:16 · PVG 02:16 · LAX 11:16 · JFK 14:16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