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13548007935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21

【2021秋】陈丽萍名师工作室 张雷 3上《什么是周长》

  •  
  •  
    13548007935 · 3年前 · 144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188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尊敬的各位专家,教育战线上的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树德小学的张雷,很荣幸能代表 “陈丽萍名师工作室” 来参加第三届名师工作室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主题专场活动。在陈丽萍名师工作室的学习这三年时间里,我们每周都会在线上和线下开展名师引领交流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我们团队相互针对教学中棘手的小问题进行交流研讨,我们对于每一节如何教,作业设计如何做,这些都在陈丽萍名师的引领下,我们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心得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同时我也参加了新世纪小学数学团队组织的网络教研活动,每次都有全国优秀的老师对于不同的数学内容进行有深度的讲解,让我对数学有更深刻的了解,理解、更有兴趣的挖掘数学中的秘密。我真心希望在本次大赛中能得到各位专家,同仁们的指点,让我在教学上有所收获。

    我参赛的内容是北师数学第四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 ——《什么是周长》,欢迎各位专家、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您的观点对我和关注此贴的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祝每一位选手都取得好成绩!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54#r_102807

    活动主题解读:https://bbs.xsj21.com/t/1954#r_102810

    选课思考:https://bbs.xsj21.com/t/1954#r_102813

    教案一稿:https://bbs.xsj21.com/t/1954#r_102841

    一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54#r_118855

    教案二稿:https://bbs.xsj21.com/t/1954#r_118855

    二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54#r_121606

    团队磨课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54#r_121648

    教案终稿:https://bbs.xsj21.com/t/1954#r_121639

    终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54#r_121641

    课堂实录视频: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gwNjYwOTk2OA==.html

    144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94 条回复   2021-09-17 21:22:56 +08:00
    13548007935
    135480079353年前

    教材图片:

    13548007935
    135480079353年前

    活动主题解读:

    教会学生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具备批判性的独立思考、时时刻刻的自我觉知、终身学习的基础,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 --- 让学生学会学习。“量感” 是对量的感觉。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指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的感性认识,也指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或推断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与哪个实际物体的大小相吻合的一种感觉。《什么是周长》一课也就是对什么是 “周” 和对这个 “周” 的长度感觉。在周长概念的认识之下发展学生的量感,在测量前、测量中、测量后对物体各种属性的感性的认识,侧重于体验与感悟,发展学生 “量感”。

    13548007935
    135480079353年前

    选课思考:

    根据初期对教材的分析发现,关于周长的认识各版本都出现在三年级上册。三年级学生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具备了一些合理性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灵感的思考和理解比低段学生更加深刻,能够独立的完成一些学习任务;他们已经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学习了长度单位,体会到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了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知道用什么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积累起了测量线段长度的经验和量感的初步意识。《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中的第一课时。教材以四个问题串呈现:问题 1 看、什么是 “周”;问题 2 描、描出物体或图形的边线;问题 3 量、量出物体或图形的周长;问题 4 数格子,周长到底是多少。教材编排上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不规则图形入手,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和找到周长概念的本质,能用已学到的长度估计周长,进而发展空间观念,发展量感意识,由此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13548007935
    135480079353年前

    教案一稿:

    【追本溯源】

    一、对 “量感” 的认识

    “量感” 是对量的感觉。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指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的感性认识,也指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或推断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与哪个实际物体的大小相吻合的一种感觉。而什么是周长也就是对什么是 “周” 和对这个 “周” 的长度感觉。

    二、对 “周长” 概念的认识

    “周长” 这个概念包括了三个维度,分别是 “周” 的概念理解、“长” 的度量和 “周长” 的本质理解。“周” 其实就是边线,但边线到底如何定义?是从起点到终点,无重复无遗漏得出的。而 “长” 的度量其本质就是看度量对象包含有多少个度量单位,包括度量对象、度量单位、度量方法和度量值,侧重于建立标准使用标准的意识和做法。而在这个概念的认识之下可以发展学生的量感,在测量前、测量中、测量后对物体各种属性的感性的认识,侧重于体验与感悟。因此,在对周长的量感的建构过程中,通过找边线,再度量,加深对周长概念的本质理解。

    【教材分析】

    我们查阅了几个不同版本教材对于认识周长一课的介绍,做了以下分析:

    一、对 “量感” 的对比

    二、对 “周长” 概念的对比

    经过对比分析后发现,对于周长的认识几个版本教材都设置在三年级上册,可见教材设计在这个年龄段符合 8 岁左右学生的思维发展。

    我们着重对北师版的教材进行了分析,《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中的第一课时。教材以四个问题串呈现:问题 1 看、 什么是 “周”;问题 2 描、描出物体或图形的边线;问题 3 量、量出物体或图形的周长;问 题 4 数格子,周长到底是多少。教材编排上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不规则图形入手,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和找到周长概念的本质。

    【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分析发现关于周长的认识都出现在三年级上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三年级学生开始从被动的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具备了一些合理性的独立思考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一些学习任务。同时,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学习了长度单位,体会到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了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方法,知道用什么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积累起了测量线段长度的经验。

    一、前测题目

    1. 为了表扬孩子们,老师准备制作一些奖励卡片,现在需要你来帮帮忙。如果要把这些奖励卡片从纸上完整地剪下来,你会怎么剪?把你的想法用笔描一描,画一画。

    2. 淘气和笑笑分别用小棒搭了一个图形,谁用到的小棒长,为什么?

    3. 你听说过 “周长” 吗?如果你知道,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二、前测分析

    测试班级:三(8)班,测试人数:48 人。

    测试题 1,主要考察学生对平面图形边线的掌握,结合生活经验,多数学生都能正确地描出需要剪的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做到紧贴边线,需要进行强调,巩固。

    测试题 2,主要考察学生对长度和大小的区分。只有 18 人回答正确,数出淘气和笑笑各用了 14 根小棒。其他学生有觉得淘气的长方形大,所以用的小棒多,也有学生认为笑笑的不规则图形 “拐” 得较多,所以用的小棒多。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对大小和长短的区分不够明确。

    测试题 3,学生都听说过周长,其中有 15 人不能用语言描述周长。有学生举例描述:如果 1 个正方形边长是 3cm,因为四条边都一样长,周长就是 12cm。类似的,有学生描述周长就是所有边的长。还有学生结合生活中的物体,描述周长是外面的长度。也有学生在描述过程中不能准确的说出长度。可以看出学生对周长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多数学生的都有了一定基础,适当进行引导和辨别,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周长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周长。

    【学习目标】

    1. 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一个特殊的长度 “周长”,了解什么是 “周”,怎么找出物体或图形的边线。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教学设计中没有涉及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3. 在看、描、量和数等操作活动中,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周长这个概念本质的理解。

    4. 感受到长度单位是生活中常用的 “量感” 中的一类,能用已学到的长度估计周长,进而发展空间观念,发展量感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本质意义并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并发展关于周长的 “量感”

    【教学准备】 课件(希沃白板)、直尺、软尺、米尺、毛线、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追寻度量单位,沟通知识联系

    (一)屏幕出现一把米尺,变成 “长度” 二字

    1. 出现两个人,背靠背比身高

    师:人有高有矮,数学里用什么单位来描述高矮呢?

    2. 出现两只兔子,比尾巴

    师:那兔子尾巴一般是比长短,那需要用什么单位呢?

    3. 师:高矮,长短都可以用长度单位来表示,那还有其它特殊的长度吗?(宽窄,厚薄,远近,深浅……)

    4. 出示集合圈

    【设计意图】理解 “长度” 在生活中的不同样态,为引入周长作铺垫。

    二、绕、描、圈、画,建立周长概念

    (一)感受 “一周” 的长度在生活中的必要性,揭示 “周长” 概念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特殊的长度呢?我们来看看吧。

    1. 黑板上写着 “联欢会”,前面站两女生。(课件动画出示)

    女生甲:把黑板装饰一下,增加气氛。我们去买点花边回来吧。

    女生乙:别买浪费了。我们先量一量,看看黑板一周有多长吧。(动画演示一周在哪里)

    师提问:同学们,黑板的一周在哪呢?

    (请学生上台指一指后,继续播放动画)

    女生乙用米尺测量出一个黑板一周的长度,显示 “620cm”。

    2. 操场主席台上挂着成都市树德小学运动会字样,三个男生站在操场跑道上。(课件动画出示)

    男生甲:学校要进行 800 米跑步比赛,可学校操场没这么大呀。

    男生乙:围着操场多跑几圈,不就有 800 米了吗。

    男生丙:那得量出操场一圈的长度,才能算出需要跑多少圈。

    师:那现在用什么来测量操场一圈的长度呢?

    学生选择用卷尺度量。

    师: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都需要测量一个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为了表达方便,人们就把 “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它的周长”。

    (二)提供多样的变式,深入理解周长的 “周”

    1. 师:周长是图形一周的长度,那怎样才算是 “一周” 呢?

    出示动画(蚂蚁爬树叶)。

    师:通过上面的判断我们明白了,只有满足三个条件,才能说是爬了 “一周”:第一,必须沿着 “边线” 爬;第二,在边线上爬时不能有往返;第三,要从起点回到终点。

    2. 互动画线题。

    师:知道了 “一周”,请四个大组分别完成下面的挑战吧。

    用手当笔描出数学书封面的一周。

    用手当笔描出一个曲线图形的一周。

    用手当笔描出一个内凹型图形的一周。

    用手当笔描出一个组合图形的一周。

    (分别请一个学生展示,从某一点起,沿着边线又回到起点,是这个图形的一周)

    3. 互动对比判断题

    判断下面说法对不对。

    图形的周长就是图形的那条边线。(

    图形的周长虽然跟它的边线有关,但周长不是那条边线,那条边线的总长才是它的周长。(

    师强调:

    周长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长度。

    三、尝试多维测量,挖掘周长本质

    1. 描一描

    师:刚才同学们都认识了周长,想不想测量一下图形的周长?(想!)首先,我们可以把一周请在纸上。请大家把手中的树叶的一周描在纸上。描的时候尽量注意,左手压着树叶不动,右手仔细描边。(给学生 2 分钟时间描边)

    展示学生作品,总结:画出的线的长度就是这片树叶一周的长度也就是 —— 周长(学生齐答)。

    2.测一测

    师:大家看到这个正方形没有?看我变个魔术哈!看我来取下他的一周(提前用双面胶包裹正方形的一周,然后撕下双面胶外层,拉直。)

    生:我知道!这个是用双面胶做的。

    师:对!老师现在撕下的就是双面胶,但从数学的角度看,这个双面胶的长度也就是这个正方形的周长。谁能来说说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怎么求?

    生:只要把这条双面胶拉直,然后用直尺量出它的长度,就知道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了啊。

    师:同学们太聪明了!结合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点,你还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求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吗?

    生:可以测出一条边的长度,然后用它乘 4 就可以了。

    师:这个四边形的周长呢?

    生:测出四条边的长度然后把它们加起来。

    师:三角形的周长呢?

    生:测出三条边的长度然后把它们加起来。

    师:五边形的周长呢?

    生:测出五条边的长度然后把它们加起来。

    师小结:那么像这样,求线段围成的图形的周长,就是把图形的每条边的长度测出来,然后求和。但生活中很多图形的边都是曲线,比如我们手中的树叶,要求它们的周长,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绳子!先用绳子围出图形的一周,记录好起点和终点。再把绳子拉直,用直尺量出长度就可以了。

    3.猜一猜

    师:同学们,让我们先猜一猜你手中的树叶周长是多少?写在草稿纸上,然后在动手量一量。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 5 分钟的活动,求出树叶的周长。全班交流测量结果。并把测量结果与猜测结果进行比较。

    师:谁猜的比较接近?愿意给我们分享一下你的经验吗?

    生 1:我是先摸了树叶的一周,在摸的过程中估计手指走过的距离的。

    生 2:我是把树叶的一周假装看成由几条线段围成的,估计出每条线段的大概长度后,把它们加起来,结果也和实际测量结果相近。

    ……

    师:同学们都太会想办法了,真棒!让我们一起再研究一下数学封面的周长吧,还是先猜,后测。开始!

    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四、拓展度量外延,完善周长概念

    1. 拉一拉,体会变与不变(准备学具,测量这个图形的周长,虽然学生容易在测的过程中有拉动,但这就是学生在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周长,并可以得出结论形状变了但周长不变)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个五角星,要想知道它的周长,我们需要测量它的几条边的长度?

    生:一条边。

    师:五角星一条边的长度是 10 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就是?

    师:这可是一个有魔力的五角星。(师拉动五角星)看!它变形了,变成了一个五边形,那么这个五边形的周长是多少呢?

    (学生思考,发现五边形的周长依然是 100 厘米)

    师:再来让它变,现在它的周长又是多少呢?

    师:它的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呢?

    师:说得真好!看来,只要一周边线的长度不变,无论变成什么形状,周长永远不变。

    2. 互动对比选择题

    (1)比一比甲和乙两个图形的周长,谁更大?

    甲图形的周长 ( ) 乙图形的周长

    A.> B. < C.=

    (2)比一比图形 A 和图形 B,谁的周长更大?

    A 图形的周长( ) B 图形的周长

    A.> B. < C.=

    (3)如果把这个三条边一样长的三角形,从一个顶点出发,也任意连一条线,你认为这两部分周长是相等还是不相等呢?

    五、丰富度量应用,形成知识结构

    生活中我们说人或物的 “高矮、厚薄、长短、宽窄”,其实说的是他们的长度。今天我们认识的 “周长” 这一概念,也是一个特殊的长度吗?

    如果是,请将它拖进圈里吧。

    选择
    选择3年前

    在看、描、量和数等操作活动中,理解周长这个概念。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量感意识。

    欣欣向荣
    欣欣向荣3年前

    教师通过绕、描、圈、画,描一描、测一测、猜一猜等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从多维度去感受,去认知周长,建立了量感,培养了意识。

    于明晶
    于明晶3年前

    教师引导学生在绕、描、圈、画等活动中去感知周长,在对周长的量感的建构过程中,通过找边线,再度量,加深对周长概念的本质理解。练习题的设计完善了周长概念,得出形状变了但周长不变的结论。

    13548007935
    135480079353年前

    谢谢老师们的建议

    13688129489
    136881294893年前

    “周长” 不是一个独立的 “量” 的认识,它来源于对图形特征的认识,并区别于后续将要学习的 “面积的认识”,因此,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活动中获得对 “周”“长”“周长” 的感悟和理解,是本节课关注的核心问题。

    宋
    3年前

    通过绕、描、圈、画,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多样的变式练习,深入理解周长,完善周长概念。

    18744158750
    187441587503年前

    使学生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对量感的感知。而什么是周长也就是对什么是 “周” 和对这个 “周” 的长度感觉。

    赵海峰
    赵海峰3年前

    利用多种方式的操作活动,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 “量感” 经验,让学生在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

    cyy19870914
    cyy198709143年前

    教材编排上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不规则图形入手,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和找到周长概念的本质,能用已学到的长度估计周长,进而发展空间观念,发展量感意识,由此我们选择了这个课题。

    hej514
    hej5143年前

    大量的比较,让学生加深了对 “周” 的认识,并强化了周长与面积的区分,非常好!

    关雅靓
    关雅靓3年前

    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充分的活动实践,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更灵活,更丰盈充实。

    13453856026
    134538560263年前

    这节课是对什么是 “周” 和对这个 “周” 的长度感觉,在周长概念的认识之下发展学生的量感。本设计通过绕、描、圈、画,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之后多样的变式练习,深入理解周长,完善周长概念侧重于体验与感悟,发展学生量感。

    xxxzoey
    xxxzoey3年前

    课程活动丰富,从实际操作引导儿童感知周长,随堂练习中设计的题目对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大有助益,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和理解,非常好。

    15981006678
    159810066783年前

    “周长” 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这节课中先从认识边线入手,在寻找图形或物体表面的边线活动中学生建立起大量的表象,再此基础上揭示本质 —— 周长。而后的测量活动既加深了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又让学生感知周长是可以度量的。从表象到本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08268820
    4082688203年前

    本课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在绕、描、圈、画等活动中去感知周长,理解周长,在对周长的量感的建构过程中,通过找边线,再度量,加深对周长概念的本质理解。练习题的设计完善了周长概念,得出形状变了但周长不变的结论。

    吾悦
    吾悦3年前

    活动设计丰富,引导儿童在动手实践中充分感知理解周长的概念。练习设计使周长的概念得到完善和提升,非常好!

    邓茗丹
    邓茗丹3年前

    通过前测准确的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制定了更为精准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清晰明了,活动设置有趣 “乐中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liyuweij
    liyuweij3年前

    “周长” 这个概念通过三个维度,即 “周” 的概念理解、“长” 的度量和 “周长” 的本质理解层层深入,让学生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建立起 “量感”,值得学习和借鉴。

    liling517530
    liling5175303年前

    活动设计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学习力。

    啾啾1011
    啾啾10113年前

    《什么是周长》一课,这属于一节概念课,教材编排不揭示严格的定义,但要求通过教学理解周长的含义,从整体上来看,张老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通过观察和实践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亲自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这样多种方法有机配合使用,很好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啾啾1011
    啾啾10113年前

    在理解了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创设了第四个活动情境,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倡的 “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这一新的理念。

    ppx
    ppx3年前

    周长是指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要想让学生理解抽象的周长概念,关键还是在于对封闭图形,一周,长度这三个关键的解读上,而且最后落脚点还是在于一周的长度,而非只理解突破一周,设计者通过让学生通过看、描、量、数等操作活动来感知建立周长的概念是很好的,但在设计的过程中似乎忽视了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的理解。

    李晨希
    李晨希3年前

    本课在探索中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加学习数学知识的活动。本节课实现了两次飞跃:一次是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在学生对周长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让学生理性的思考,到底什么是周长呢?在学生充分认识和感知的的基础上用数学语言加以概括,实现了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一次从理性到实践的飞跃。

    18398028180
    183980281803年前

    这一课充分结合生活经验,在绕、描、圈、画等操作活动中,让学生对周长这个概念进行理解,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以及量感意识,通过知识拓展挖掘周长的本质让学生的认知更加清晰,值得我们学习!

    雾中花
    雾中花3年前

    通过绕、描、圈、画,建立周长的概念,变式练习,深入理解周长。

    why
    why3年前

    通过前测准确的了解了学生的情况,制定了更为精准的教学目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在绕、描、圈、画等活动中去感知周长,理解周长,在对周长的量感的建构过程中,通过找边线,再度量,加深对周长概念的本质理解。活动设置有趣 “乐中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喵喵
    喵喵3年前

    通过前测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学环节的更好落实,在教学中多次动手操作,利于孩子对周长的深度认识

    姜生芽
    姜生芽3年前

    课堂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说一说,感受生活中常见的的周长。其次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数一数,说一说等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周长的概念和含义,促使学生量感的形成和培养。

    张三莉
    张三莉3年前

    通过引导学生感知、动手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切实体会 “什么是周长” 这一抽象概念,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王叶子
    王叶子3年前

    通过学生自行摸索,合作研究,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深度学习。

    天线宝宝
    天线宝宝3年前

    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不断地学习,建立表象,理解概念

    小何威威
    小何威威3年前

    教师充分放手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绕、描、圈、画,描一描、测一测、猜一猜等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从多维度去感受,去认知周长,建立了量感,培养了意识。

    李启舫
    李启舫3年前

    课堂气氛和谐,教师与学生一起营造了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的同时又总结了不足的地方,这是以往教学所不具备的,因为知识的传授不应是灌溉,而是如物细无声。这样学生才会热爱学习,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用量感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15282337905
    152823379053年前

    通过引导学生自行探索,加深学生的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changchunyush
    changchunyush3年前

    在对周长的量感的建构过程中,通过找边线,再度量,加深对周长概念的本质理解。

    changchunyush
    changchunyush3年前

    通过绕、描、圈、画,描一描、测一测、猜一猜等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从多维度去感受。

    廖钰炜
    廖钰炜3年前

    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多方位体会 “量感” 角度下周长的概念

    兜兜豆豆
    兜兜豆豆3年前

    通过绕,画描,学生直观清晰地感受周长,认识周长的含义,理解周长的特点。借助多种方式操作活动,从不规则的图形入手,让学生直观体验周长的本质,进而发展空间观念。

    张代
    张代3年前

    在活动中学习,将数学学习在不经意间打动人心

    zhanghe
    zhanghe3年前

    教师通过绕、描、圈、画,描一描、测一测、猜一猜等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从多维度去感受,去认知周长,建立了量感,培养了意识。

    zhanghe
    zhanghe3年前

    课堂气氛和谐,教师与学生一起营造了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中尊重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的同时又总结了不足的地方,这是以往教学所不具备的,因为知识的传授不应是灌溉,而是如物细无声。这样学生才会热爱学习,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用量感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紫埼
    紫埼3年前

    通过前测活动设计教学,再通过绕、描、圈、画、测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在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本质,建立量感,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孟卫芳
    孟卫芳3年前

    本节课教师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地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使学生在观察和动手操作中掌握了知识,经历了 “做数学” 的过程,落实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 “量感” 的建立与培养。

    心灵之约
    心灵之约3年前

    教师能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在绕、描、圈、画等活动中去感知周长,初步感知周长的概念。在对周长的量感的建构过程中,通过找边线,再度量,加深对周长概念的本质理解,有效地促进了学生 “量感” 的建立与培养。

    jiangdou1994
    jiangdou19943年前

    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学生从多维度去感受什么是周长,绕、描、圈、画、测、猜等多样化的活动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充分,为概念建立奠基。

    星晴大叔
    星晴大叔3年前

    通过绕、描、圈、画,描一描、测一测、猜一猜等多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从多维度去感受,去认知周长,建立了量感,培养了意识。教师能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入手,引导学生在绕、描、圈、画等活动中去感知周长,初步感知周长的概念。

    15828243487
    158282434873年前

    作者设计了充分的体验活动,丰富学生对周长这个特殊的 “量” 的感知。在 “看”、“描”、“量”“数” 的过程中,理解了周长的概念、经历了周长的度量、感知了求周长的一般方法。在后续的拓展认知中,拓宽了周长概念的外沿,刺激了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呼延芳
    呼延芳3年前

    陈老师的这节课以 “周” 的认识作为教学起点,将周长这节课的 “地基” 打得十分牢固!之后的教学细腻又张弛有度,学生在这堂课上思维阶梯上升明显,量感培养到位,十分值得借鉴。

    anny
    anny3年前

    周长,需要理解是 “周”,“长”,“周长”,而 “周” 的前提就是封闭图形,“长” 则是指长度,从而解释 “周长” 的定义就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1、学生大量的活动感知下体会到周长的概念 2、判断哪些图形有周长 3、比较哪个图形周长长。大量的活动后,逐步提升学生的量感,让学生的学习在活动中真实发生。

    安是安安的安
    安是安安的安3年前

    量感就是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对于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松紧等量态的感性认识。借助明暗、色彩、线条等造型因素,表达出物体的轻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觉。 作为新增的核心素养,可以见其重要性。如何教学,如何让学生感知,这是重点,不能忽视学生的感知。

    donghuiqin
    donghuiqin3年前

    教师想充分的让学生感悟 “周长” 的内涵,所以从导入开始就为 “周长” 概念埋下伏笔,但是不是设计的情境太多了呀,从特殊的周长到设计黑板,然后又蚂蚁爬行,后面量的时间还够吗?个人想法,仅供参考。

    龙在江湖3
    龙在江湖33年前

    教师利用多种方式的操作活动,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 “量感” 经验,让学生在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

    王开心
    王开心3年前

    教学设计有趣,对 “长度” 进行了丰富的解读,整节课对培养孩子的 “量感” 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过往
    过往3年前

    本节课实现了两次飞跃:一次是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在学生对周长有了感性的认识之后,让学生理性的思考,到底什么是周长呢?在学生充分认识和感知的的基础上用数学语言加以概括,实现了感性到理性的成长过程,达到很理想的效果。

    flwa1234
    flwa12343年前

    教学设计贴合了学生的学情,配合学生的认知充满了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手口脑对本课知识进行学习练习,最后吸收了这部分知识,同时,让学生的数学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充分的学习活动下,学生对周长有了充分的感知,为以后学习面积而不与周长混淆作了充足的铺垫。

    melody
    melody3年前

    教师通过绕、描、圈、画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从多维度去感受周长的含义,从而抽象出周长的本质,加深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了量感。

    小倩
    小倩3年前

    教师通过绕、描,圈、画的教学活动,来建立学生周长的概念,活动设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之后进行了拓展活动,完善学生的周长概念,最后学以应用,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度量意识。

    小倩
    小倩3年前

    教师通过绕、描,圈、画的教学活动,来建立学生周长的概念,活动设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之后进行了拓展活动,完善学生的周长概念,最后学以应用,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度量意识。

    13659189751
    136591897513年前

    四川张雷老师《什么是周长》前测性学习单设计比较新颖,能传递新课信息,让学生在玩中学,为课堂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课件演示情境图,回顾高矮、长度等基本长度量感,再由一周、边线引入周长,设计思路严密细腻。变魔术撕下正方形的周长,能满足学生好奇心,使课堂具有神秘感,时刻都有变化,从正方形开始逐步计算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学习周长的计算方法。在进行升级思考,曲线图形怎样计算周长?体现了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顺序。整节课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充分调动全班学生学习积极性,量感思维得到了步步升华。

    艳艳
    艳艳3年前

    老师通过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课桌的一周等来认知 “周长”,直观感知周长的意义,又通过让学生从身边找一些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并且用手摸一摸它的周长,拓展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初步认识周长的意义,最后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自己的腰围,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周长的含义,体会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感受学习数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了学习数学的乐趣。

    wlz66890
    wlz668903年前

    练习设计形式多样,丰富了学生的量感。

    木今雨
    木今雨3年前

    很好的引导了学生主动学习

    高俊英
    高俊英3年前

    量感的培养是需要感受和体验的。老师安排了丰富的感知活动,理解和感受周长的意义,直观而且有效,符合低年级娃娃的认知特点。

    高俊英
    高俊英3年前

    周长的理解从实物到图形,从生活到书本,让学生感受了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MMkk
    MMkk3年前

    课堂通过绕、描、圈、画,建立周长概念,引导孩子主动去探索学习。

    mvwwjj
    mvwwjj3年前

    本课从绕、描、圈、画等多种操作活动入手,从不规则图形入手,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和找到周长概念的本质,能用已学到的长度估计周长,进而发展空间观念,发展量感意识

    jinjianmin
    jinjianmin3年前

    课堂教学方式较为新颖,有利于发掘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知识的潜力,很不错的方式,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书本知识不仅仅停留在纸面上,更是可以让学生学习后,在生活中活学活用,即简化了理解,将枯燥的数字变得更有意义,课程教学非常好,值得学习。

    15535936646
    155359366463年前

    “量感” 是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的感性认识。 在数学领域,人们对数感的研究相对丰富和深入,而对量感的研究则比较少。

    翻翻
    翻翻3年前

    由生活中的特殊长度作为切入口,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已有长度的生活经验,为周长的学习做铺垫。最后将周长也归为特殊的长度,构建知识体系,丰富学生度量体验。

    仙女
    仙女3年前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对 “长度” 进行了丰富的解读,整节课对培养孩子的 “量感” 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娄玉英
    娄玉英3年前

    “量感” 是对量的感觉。在小学阶段,量感主要是指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的感性认识,也指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或推断用某个单位表示的量与哪个实际物体的大小相吻合的一种感觉。

    娄玉英
    娄玉英3年前

    本节课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一个特殊的长度 “周长”,了解什么是 “周”,怎么找出物体或图形的边线。进而发展量感经验。

    2741602583
    27416025833年前

    张老师在看、描、量、数等活动中,逐步帮学生建立量感意识,形成周长概念。多种方法的运用,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又促进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有助于量感的深化。

    徐宏梅
    徐宏梅3年前

    教师通过绕、描,圈、画的教学活动,来建立学生周长的概念,活动设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之后进行了拓展活动,完善学生的周长概念,最后学以应用,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度量意识。

    haohanchangkong
    haohanchangkong3年前

    使学生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对量感的感知。而什么是周长也就是对什么是 “周” 和对这个 “周” 的长度感觉。

    15543196633
    155431966333年前

    本课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在绕、描、圈、画等活动中去感知周长,理解周长,在对周长的量感的建构过程中,通过找边线,再度量,加深对周长概念的本质理解。练习题的设计完善了周长概念,得出形状变了但周长不变的结论。课件演示情境图,回顾高矮、长度等基本长度量感,再由一周、边线引入周长,设计思路严密细腻。变魔术撕下正方形的周长,能满足学生好奇心,使课堂具有神秘感,时刻都有变化,从正方形开始逐步计算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学习周长的计算方法。

    13756607152
    137566071523年前

    本课的第一环节,追寻度量单位,沟通知识联系,设计新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唤醒已有长度的生活经验,为周长的学习做铺垫。最后将周长也归为特殊的长度,构建知识体系,丰富学生度量体验。

    18080010195
    180800101953年前

    本节课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一个特殊的长度 “周长”,了解什么是 “周”,怎么找出物体或图形的边线。进而发展量感经验。将周长也归为特殊的长度,构建知识体系,丰富学生度量体验。

    Xiao
    Xiao3年前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知、动手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切实体会 “什么是周长” 这一抽象概念,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的调动起来,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发挥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

    13548007935
    135480079353年前

    第一次试讲感受: 老师揣着目标,带着学生按照预设使劲儿走。

    我们的主旨(愿望): 心中装着目标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向前走。

    预设是思考过,结构完整的。但当我们把教学设计运用到课堂,希望看到有趣、探究的课堂进程时,发现整个过程显得特别急迫,太想让孩子对周长这个概念有本质的理解,反而造成课堂上只有预设,不见生成,老师和学生都变成了预设的提线木偶,在目标的驱使下飞奔向前,体验、领悟都显得特别粗糙。

    那么,目标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结合这节课上孩子的反馈重新分析:学生对周长概念有浅显的认识,但每个孩子的认识又有差异,同时又具备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能找到周长,但不能清晰表述。这反映出学生对周长的数学化理解是不够准确的。周长概念的界定,不仅仅需要关注封闭图形的一周,生活中有许多的物体,这些立体图形的表面才能确定周长。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从平面图形中找到边线,从而确定周长。这样一个逐步抽象、准确界定的过程,就是学生们学习本节课的挑战。其次,量感的学习在本节课中到底怎样体现?比较周长的长短,估测周长的大小,用格子图等形式测量周长,能否发展学生的量感?不同大小的树叶、图形,他们的周长选择什么样的单位合适?这都需要我们继续思考、实践和观察。

    我们的目标: 准确理解周长概念,同时培养学生量感。

    13548007935
    135480079353年前

    教案二稿:

    【学习目标】

    1. 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一个特殊的长度 “周长”,了解什么是 “周”,怎么找出物体或图形的边线。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教学设计中没有涉及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3. 在看、描、量和数等操作活动中,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周长这个概念本质的理解。

    4. 感受到长度单位是生活中常用的 “量感” 中的一类,能用已学到的长度估计周长,进而发展空间观念,发展量感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本质意义并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并发展关于周长的 “量感”

    【教学准备】 课件(希沃白板)、直尺、软尺、米尺、毛线、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回顾长度,建立联系。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哪些单位?

    提问:能从小到大说说学过的长度单位吗?

    预设生:1mm、1cm、1dm、1m、1km

    追问: 1cm 有多长?你能比一比吗?1dm 呢?1m 呢?

    【设计意图】回顾长度单位,通过比出长度感受这些基础长度单位大约有多长,为后面的周长是多少做铺垫。

    二、估计绳长,创作图形。

    (教师拿出一条准备好的线。)

    师:要测量这样线段的长度,哪个单位更加合适?为什么?

    要求:请小朋友使用这条线段创作一个你喜欢的图形。

    (学生独立创作喜欢的图形,教师巡视拍照)

    三、图形分类、描出一周。

    师:老师收集了很多有创意的作品,一起看看。

    提问:谁能整理这些作品呢?

    生 1:可以把曲线的分一类,直线组成的分一类。

    生 2:可以把头尾相连的分一类,没有连在一起的分一类。

    师:刚刚小朋友提到的头尾相连的,没有开口的在数学上叫做封闭图形;而这些没有连在一起,有口子的图形就是不封闭图形。

    师:这些封闭的图形有一周。(选择封闭图形,请学生指一指)

    提问:这个图形的一周在哪?请你来描一描。

    师:那这个图形周长吗?为什么?

    对比发现:不封闭没有一周,封闭的图形才有一周。

    四、测量树叶、认识周长。

    (拿出一片树叶)

    师:这片树叶的一周在哪儿呢?

    生 1:从这里为起点,沿着边线又回到起点,这就是树叶的一周。

    提问:树叶的一周还可以从哪儿开始?

    生 2:可以以这儿为起点,沿着边线回到起点,这也是树叶的一周。

    提问:估计一下,这片树叶的一周有多长?

    生 3:我估计是 2 分米,因为它的一半大约是一拃长,一拃长是 1 分米,所以是 2 分米。

    活动要求:四人一组,先估计小组的叶子一周有多长,再量一量。

    (小组活动量一量,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

    小结: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图形的周长。

    五、长方形周长、感受周长变化。

    师(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要知道长方形的周长怎么办?

    生:量。

    师:怎么量?量几次?

    生 1:把 4 条边都量出来,然后合起来。

    生 2:不用量 4 条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我们量一条长和一条宽就好了。

    师要求:剪一剪变魔术,最多剪 3 刀,剪掉一块后长方形周长还是 50 厘米

    提问:为什么剪掉了一块还大于 50 厘米?为什么等于 50 厘米?

    六、寻找生活中的周长、课堂回顾。

    师:找一找生活中哪里有周长?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周长有了哪些印象?

    13548007935
    135480079353年前

    二稿反思:

    我们的主旨: 心中装着目标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向前走。

    主题: 梳理教学环节,开放活动和问题

    分析多年来学生对 “周长” 学习效果我们发现,虽然新课程标准已经十分重视在公式、计算之前的教学强调概念的学习,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仍然发现,老师们容易把单元教学重点放在周长公式推导和计算中,这就造成在后续学习面积知识后,两个知识内容混淆,对量感中的长度和面积,甚至后面的体积、容积的等内容无法清晰区分。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力图在与长度有关的操作活动中不断渗透和感悟长度相关的量感,希望通过逐步深入的探究活动建立周长的表象。

    第二次试讲仍然从复习单位引入,引导学生从回顾长度单位和长度单位标准中带着长度相关的量感进入到周长概念的探索。

    其次,给学生提供一条线作为重要的学习工作,鼓励学生独立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图形,这个环节,学生非常感兴趣,且创造的图形丰富多样,学生的作品和展示,都是丰富的生成,帮助学生与感悟与 “周长” 概念相关的概念:图形、一周、封闭、长度・・・・・・然后在不同类图形的多次区分中找到 “一周”,再结合 “长度” 合成 “周长” 的概念。

    第三个环节:测量树叶的周长的活动,从抽象的数学图形回到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将学到的内容运用到实际,丰富学生对周长的认识。估计树叶的周长,学生们有的用手指头,以厘米为单位进行估计,也有学生用一拃来衡量,以分米为单位,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心目中的测量标准,是学生量感的体现。

    我们欣喜的发现,教学变化的一点点,带来学生进步的一大步。但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部分学生的疑惑问题如何通过生生间的交流、争辩找到正确的方向我们还需要继续思考、实践和观察。

    13548007935
    135480079353年前

    教案终稿:

    【学习目标】

    1. 结合生活实际找出一个特殊的长度 “周长”,了解什么是 “周”,怎么找出物体或图形的边线。

    2.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教学设计中没有涉及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3. 在看、描、量和数等操作活动中,学习独立思考问题,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周长这个概念本质的理解。

    4. 感受到长度单位是生活中常用的 “量感” 中的一类,能用已学到的长度估计周长,进而发展空间观念,发展量感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周长的本质意义并探索测量周长的方法。

    【教学难点】 解决问题并发展关于周长的 “量感”

    【教学准备】 课件(希沃白板)、直尺、软尺、米尺、毛线、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 追寻度量单位,沟通知识联系

    1. 复习长度单位,确定测量标准

    教师提问:孩子们,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你能分别表示出 1cm,1dm,1m 大概有多长吗?

    2. 尝试估计线长,渗透感知量感。

    问:张老师带来了一根这么长的线,你能试着估一估:“它有多长”?

    二、 摆、分、描、说,建立周长概念

    (一)引出周长概念,了解现实学情

    问并板书: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知识 “周长”。你了解过什么是 “周长” 吗?谁愿意来说说你看到这个词想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几个关键词:围绕、一圈、物体、长度、封闭

    (二)带着目标、困惑,创作、探究、发现

    每个学生用 80cm 的线在卡纸上独立创作一幅图,教师进行分类收集后、全班展示、交流,引导学生探索 “周长的概念”。

    1. 第一组

    (1)分类

    (2) 问:这两组图形中,哪一组可以指出它的一周?“一周” 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第一组图形才能指出它的一周?(因为是封闭图形)

    2. 第二组:

    (1)描一周(明确一周在哪里)

    (2)找异同

    3. 第三组

    找一周(规范一周在哪里)

    4. 第四组

    描一周,比长度(感知一周的具体长度与图形的大小,形状没有必然关系,感悟长度量感)

    (三)再次观察比较,体验长度量感

    师:再次观察上面的第二组图,你能知道这两个五星一周的长度关系吗?(第一个空心五星一周的长度是 80 厘米,第二个五星一周的长度小于 80 厘米,可能是 40 厘米)说明理由。

    (四) 回归生活实践,寻找可见 “一周”

    找一找,指一指,身边可见物体表面的一周

    (五)引导概括总结,微课规范概念

    1. 对比所有描出一周的图形与黑板上的关键词,引导学生概括出什么是 “周长”

    2. 观看微课视频,规范认识 “周长” 概念

    三、实物估测,理解概念,内化量感

    1. 估一估,一片树叶的长度

    2.测一测,这片树叶的长度

    3. 说一说,展示估、测的过程

    4. 评一评,加深概念的理解

    四、拓展度量外延,灵活概念应用

    1. 估一估,比一比,数一数(每个格子的边长都是 1cm)

    先按顺序数格子;

    再把有特点的图形转化成简单图形;

    最后用 “转化” 法使图形的样子改变,但周长不变。

    2.

    让学生观察图形的特点,可以数格子,也可以用 “转化” 法来比较图形的周长。

    五、回顾、生成知识树 ,完整知识结构化

    13548007935
    135480079353年前

    终稿反思:

    我们的主旨: 心中装着目标的学生和老师,一起向前走。

    主题: 问题引领、借助生成,厘清概念生成过程,

    第二轮试讲后,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1. 进入探究活动的目标不清晰。

    2. 第一个 “用线创作图形” 后的分类梳理、聚焦主题的过程混乱。

    3. 学生的最后一个练习活动的生生交流说服力不足。

    改进:

    1. 在复习长度单位引入周长这个环节后,通过提问,你了解过什么是 “周长” 吗?谁愿意来说说你看到这个词想到了什么?明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周长的关键词,这样学生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更加关注和周长有关的关键词,也能带着目标、困惑进行接下来的操作、体验、探究、发现活动。

    2. 使用一条线段创作一个喜欢的图形这个环节,在展示学生作品时,先通过图形是否封闭为标准做第一次分类,如图:

    让学生清楚的知道有的图形有一周,有的图形没有一周。

    再通过第二类如图:

    第三类,如图:

    不同组图形的对比,明确一周在哪里、规范一周在哪里

    第四类,如图:

    进一步感知一周的具体长度与图形的大小、形状没有必然关系,甚至依托学生的生成,借助参照标准,估计图形的周长,体验长度量感。这是学生带着目标,和老师一起向前走。

    在拓展度量外延,灵活概念应用时,学生在明确的找到一周在哪里后,将关注的焦点放在线的长度上,学生们不断反思、质疑,利用平移、对称等方法简便计算图形的周长,充分表现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学习材料来自于学生的创造,活动是自由的,探索的问题是开放的,,因此而生成的课堂就是多变而有趣的,但这样的课堂对老师的数学功底和课堂调控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我们没有完全一样的学生,就不会有一成不变的课堂。生成引发的课堂教学带着我们一直在思考。

    13548007935
    135480079353年前

    团队磨课图片:

    18398028180
    183980281803年前

    本节课从长度单位导入,充分考虑学情,让学生带着目标、困惑进行接下来的探究,丰富的操作活动,促进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有助于量感的深化,更让本节课更加生动有趣。

    flwa1234
    flwa12343年前

    本课从单位入手,无形中埋藏了量感培养的伏笔,循序渐进地带领学生走进周长的探索中,动手动脑总结出周长的概念,学会测量封闭图形的周长,有了一定的量感后,估计一些图形的周长,设计平滑,过渡自然。

    安是安安的安
    安是安安的安3年前

    周长必须要让孩子进行感知,这节课很重视这点,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量感,让学生真实的感觉到什么是周长。从估、测、说、评四个方面,并渗透转化思想,从生活抽象又回归到生活,巩固练习层层递进,点赞。

    hej514
    hej5143年前

    量感是对 “量” 的感觉,是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等方面的感觉,也就是对物体的大小、多少、轻重、厚薄等的感性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是思维的产物,因此,量感的体验和建立更多地依赖于经验的积累和理性的叠加。 在本节课中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主要体现在 “比出长度单位” 和 “量前估一估” 两个活动中。这些活动将学生对线段上长度的量感扩充到了平面上对周长的量感。

    紫埼
    紫埼3年前

    本节课从长度单位入手,通过多种生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周长的量,理解周长的本质,建立量感,加深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20:02 · PVG 04:02 · LAX 13:02 · JFK 16:02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