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冯妙杰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21

【2021秋】王青梅名师工作室 冯妙杰 3上《什么是周长》

  •  
  •  
    冯妙杰 · 3年前 · 85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165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尊敬的各位专家、教育战线上的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王青梅名师工作室的冯妙杰,很荣幸能参加第十三届教学设计大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与王青梅、贾明娟和许丹睿三位老师共同研讨,同时也非常庆幸能聆听专家对教材的解读,对疑难问题的解惑、对教学设计的精彩点评、对教学理念的引领。我也真心希望可以在本次大赛中能得到各位专家、同仁的指点,使我在教学上有所提高。

    我参赛的内容是北师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 --《什么是周长》,欢迎各位专家、同仁可以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也祝各位专家、同仁们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64#r_102883

    活动主题解读:https://bbs.xsj21.com/t/1964#r_102884

    选课思考:https://bbs.xsj21.com/t/1964#r_102885

    教案一稿:https://bbs.xsj21.com/t/1964#r_102886

    一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64#r_102887

    教案二稿:https://bbs.xsj21.com/t/1964#r_119615

    二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64#r_119815

    团队磨课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64#r_122066

    教案终稿:https://bbs.xsj21.com/t/1964#r_122072

    课堂实录视频: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gwNjYyNzA2NA==

    85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70 条回复   2021-09-16 12:00:03 +08:00
    冯妙杰
    冯妙杰3年前

    活动主题解读:

    课堂改革,转变的是观念,积累的是经验,沉淀的是思想。在热情似火的八月,我们一起走进以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为主题的数学活动。“量感” 是一种对量的感觉,更是一种能力,在生产、生活中有着普遍的应用,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师大版数学教材问题串中无时无刻地穿插着 “量感” 的培养,由于量感大多以陈述性知识生成于课堂,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对 “量感” 的关注,加之课标也没有对 “量感” 做出目标性的阐述,以致于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 “从量建感” 的提升。

    量感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老师给予更大空间,更多时间,放慢镜头多方位聚焦,多层次建构,多感官体验。此次活动我们工作室将以《周长的认识》一课为例,深入学习 “量感” 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归纳培养 “量感” 的教学方法,探索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提升 “量感” 在数学学习中的效能感,将 “量感” 真正植入学生心中。

    冯妙杰
    冯妙杰3年前

    选课思考: 本次活动,我们工作室结合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学习方式探索” 的主题,选择了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什么是周长” 一课,有以下思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量感有多种策略,而《周长的认识》一课,通过解读教材编排,每个教学活动都有利于教师采用这些策略培养学生的量感。
    一、创设有效情境,深化量的感知。 量感的形成需要各种感官相互协调配合。本课教材编排,让学生融入 “蚂蚁运动会” 的情境,重视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看一看、指一指、描一描等系列操作活动,直观的去体验和感知一周。当学生建立了清晰的量感之后,更能够接受有关的数学知识,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引导对比体验,进行量的估测。 量感指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也就是估测。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教科书在练习中也有意识安排了估计作业本封面、课桌面、鞋底的周长等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估测方法,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同时注重将估测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三、开展测量活动,丰富量的体验。 在生活中,对于物体量的感知往往比较模糊,而且随机性比较大,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生活量感逐步转变为数学量感。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事物进行定量刻画。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培养准确的量感。 在 “什么是周长” 一课中,安排了测量树叶周长和数学书封面周长的活动。在实际测量中学生需要思考用什么工具测量、怎样测量等问题。其中,树叶是不规则的曲线图形,测量它的周长对学生比较有挑战性,数学书是规则图形,测量过程可以体会到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等。通过测量活动,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测量的活动经验,同时对周长的意义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团队选择 “什么是周长” 一课。但由于小学生自身能力的限制,对于量的把握不是十分准确,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练习,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修正学生对于量的把握,慢慢帮助学生培养量感。

    冯妙杰
    冯妙杰3年前

    北师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什么是周长》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和具体的图形、物体,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并能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利用教学活动中的看一看、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等,培养学生思考、动手的能力,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数学量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并理解其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量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蚂蚁运动会,爬行树叶一周,哪个是冠军?

    (设计意图: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知一周,为周长的概念做充分准备。) 二、实践活动

    活动 1.  摸一摸,描一描

    物体(数学课本、课桌、文具盒等 )的边线,感知物体的 “ 一周 ”;

    活动 2.  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 “周长” 的含义,周长是指物体一周的长度,感悟出周长的本质。

    活动 3.  量一量  

    选择工具,动手操作,明确测量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摸一摸、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等实际操作活动,充分感知周长,理解周长的本质,对学生量感的形成积累经验。

    活动 4 :变一变,辩一辩  

    图形变化,周长发生变化吗?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的前后变化,帮助学生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周长是封闭图形的一周的长度。整个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量感。

    活动 5:

    设计意图:学生在数一数得出具体数的过程中形成量感。

    三、巩固应用

    笑笑和淘气跑圈比赛,比赛公平吗?

    四. 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15835880438
    158358804383年前

    @冯妙杰 通过图形的前后变化,帮助学生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周长是封闭图形的一周的长度。整个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量感。

    冯妙杰
    冯妙杰3年前

    教案反思 一、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本节课是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是学生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也是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周长概念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学生从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培养学生数学量感,为后续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中,已经知道了长度度量单位,掌握了测量物体或图形长度的方法,建立了一定的量感,且三年级学生处于小学中段,学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一些概念的得出还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上,通过活动和亲身体验获得。本节课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描摸、画,培养学生量感。 三、教学设计内容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量变到质变逐渐累积的过程。课堂设计的 5 个实践活动,活动一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 “周” 的含义;活动二说一说 ,通过语言表达再次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活动三量一量 ,动手操作对规则和不规则物体不同方法测量;活动四变一变 图形的变化前后周长的变化,设计没有封闭不存在周长;活动五数一数,在数一数过程中得出数的同时培养量感。 课堂内容抓住重点,实施过程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在掌握、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对长度形成正确的认知。在进行 “量感” 培养时,作为教师的我也要帮助学生将生活 “量感” 逐渐转变为数学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songyanqiu790913
    songyanqiu7909133年前

    这节课课教学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重视了 “学生的亲身感受”。由于学生既参与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又体验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感受什么是一周,发展量感。

    13756337456
    137563374563年前

    估测是量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估测方法,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同时注重将估测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逐步提高估测能力,为学生量感的培养奠定基础。

    齐会敏
    齐会敏3年前

    老师在教学中努力放手,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 “活动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和 “课堂讨论法” 等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开展现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 “活动” 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让学生亲历 “做数学” 的过程。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兰风草木香
    兰风草木香3年前

    量感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老师给予更大空间,更多时间,放慢镜头多方位聚焦,多层次建构,多感官体验。

    选择
    选择3年前

    利用看一看、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等,理解周长的概念,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数学量感,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的估测方法,选择合适的长度位,逐步提高估测能力,为学生量感的培养奠定基础。

    weixin
    weixin3年前

    引导学生将生活量感逐步转变为数学量感。带领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事物进行定量刻画。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培养准确的量感。

    jgy13756370017
    jgy137563700173年前

    这节课课教学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重视了 “学生的亲身感受”。由于学生既参与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又体验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感受什么是一周,发展量感。

    jgy13756370017
    jgy137563700173年前

    老师在教学中努力放手,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 “活动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和 “课堂讨论法” 等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开展现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 “活动” 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让学生亲历 “做数学” 的过程。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欣欣向荣
    欣欣向荣3年前

    教师通过让学生摸一摸、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等实际操作活动,充分感知周长,理解周长,对学生量感的形成积累经验。

    陈立梅
    陈立梅3年前

    本节课教师大胆放手,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教学活动中的看一看、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等,培养学生思考、动手的能力,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数学量感。

    许静
    许静3年前

    冯老师引导学生通过开展现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 “活动” 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让学生亲历 “做数学” 的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量感意识。

    lishujie123456
    lishujie1234563年前

    在本节课中,冯老师通过创设有效情境,深化量的感知。通过引导对比体验,进行量的估测。通过开展测量活动,丰富量的体验。 课堂内容抓住重点,实施过程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在掌握、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对长度形成正确的认知。帮助学生将生活 “量感” 逐渐转变为数学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经验。

    嘟嘟
    嘟嘟3年前

    利用看一看、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等,理解周长的概念,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数学量感,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的估测方法,选择合适的长度位,逐步提高估测能力,为学生量感的培养奠定基础。

    自由如风
    自由如风3年前

    教学中先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视频动画描边线,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指一指、找一找等大量的操作活动直观感知 “围绕图形一周的边线” 这一空间概念,通过思维经验的积累逐步深化 “图形的周长” 这一数量概念。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摸、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的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建立周长的表象。同时为后续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ldm119110
    ldm1191103年前

    学生在找一找、指一指、说一说、画一画身边事物和图形的周长等一系列环节中,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对物体周长的理解从浅层的、表面的逐步过渡到深刻的、本质的,学生通过丰富的的实践体验获得了周长的概念。

    15982430220
    159824302203年前

    老师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量感体验,让学生在 “活动” 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让学生亲历 “做数学” 的过程。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cyy19870915
    cyy198709153年前

    通过图形的前后变化,帮助学生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周长是封闭图形的一周的长度。整个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量感。

    408268820
    4082688203年前

    “量” 的产生离不开 “量”,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估测方法,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同时注重将估测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逐步提高估测能力,为学生量感的培养奠定基础。

    zdz123456
    zdz1234563年前

    通过五个活动,老师在课堂上抓住重点,实施过程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在掌握、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对长度形成正确的认知。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感受什么是一周,发展量感。

    鲁月
    鲁月3年前

    本节课教师大胆放手,以学生为主体,利用教学活动中的看一看、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等,培养学生思考、动手的能力,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数学量感。

    木木琳琳
    木木琳琳3年前

    本节课通过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深化量的感知。通过引导学生对比,进行量的估测。开展测量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量。 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学生对长度形成正确的认知。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经验。

    梦醒了
    梦醒了3年前

    让学生在 “活动” 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让学生亲历 “做数学” 的过程。通过摸一摸、画一画、指一指、找一找等大量的操作活动直观感知 “围绕图形一周的边线” 这一空间概念,通过思维经验的积累逐步深化 “图形的周长” 这一数量概念。

    心灵之约
    心灵之约3年前

    本节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辩一辩、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数一数等多种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建立周长表象并内化周长的概念, 达到 “形” 与 “数” 的融合, 培养学生的量感。

    吉林榆树
    吉林榆树3年前

    量感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老师给予更大空间,更多时间,放慢镜头多方位聚焦,多层次建构,多感官体验。

    2741602583
    27416025833年前

    冯老师通过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周长,理解周长的本质,对学生量感的形成积累经验,并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多元化练习帮助学生从数学 “量感” 逐渐转变为生活 “量感”。

    徐宏梅
    徐宏梅3年前

    在本节课中,冯老师通过创设有效情境,深化量的感知。通过引导对比体验,进行量的估测。通过开展测量活动,丰富量的体验。 课堂内容抓住重点,实施过程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在掌握、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对长度形成正确的认知。帮助学生将生活 “量感” 逐渐转变为数学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经验。

    15543196633
    155431966333年前

    这节课课教学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重视了 “学生的亲身感受”。由于学生既参与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又体验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感受什么是一周,发展量感。

    sym123
    sym1233年前

    王老师课堂上让学生亲历 “做数学” 的过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雷佳蕾
    雷佳蕾3年前

    量感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通过测量活动,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测量的活动经验,同时对周长的意义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团队选择 “什么是周长” 一课。但由于小学生自身能力的限制,对于量的把握不是十分准确,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练习,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修正学生对于量的把握,慢慢帮助学生培养量感。

    黑龙江大庆郑楠楠
    黑龙江大庆郑楠楠3年前

    本节课抓住重点,实施过程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在掌握、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对长度形成正确的认知。老师引导学生将生活量感转变为数学量感,通过不同的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培养准确的量感。

    shd刘洋
    shd刘洋3年前

    王老师的课堂充满趣味性,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 “活动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和 “课堂讨论法” 等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开展现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 “活动” 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通过辩一辩、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数一数等多种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建立周长表象并内化周长的概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量感。

    姚佳
    姚佳3年前

    王老师为学生创设开阔的、自由的学习时空,让他们在充满操作性、探索性、愉悦性的实践活动中自己探索未知,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对比前后两个图形拆分后的周长变化,其实就是在巩固周长的概念,理解周长的本质,这就是一个亮点。

    18744106098
    187441060983年前

    教师结合具体情境和具体的图形、物体,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并能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利用教学活动中的看一看、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等,培养学生思考、动手的能力,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数学量感; 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黄姣惠
    黄姣惠3年前

    本节课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感受什么是一周。冯老师引导学生在掌握、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对长度形成正确的认知,发展量感。

    燕子
    燕子3年前

    在 “什么是周长” 一课中,安排了测量树叶周长和数学书封面周长的活动。在实际测量中学生需要思考用什么工具测量、怎样测量等问题。其中,树叶是不规则的曲线图形,测量它的周长对学生比较有挑战性,数学书是规则图形,测量过程可以体会到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等。通过测量活动,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测量的活动经验,同时对周长的意义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waylin002
    waylin0023年前

    在 “什么是周长” 一课中,安排了测量树叶周长和数学书封面周长的活动。在实际测量中学生需要思考用什么工具测量、怎样测量等问题。测量方法多样性,学生充分体验测量的不同方法,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waylin002
    waylin0023年前

    本节课引导学生在掌握、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对长度形成正确的认知。量感的提升需要学生动手又动脑。

    waylin002
    waylin0023年前

    在进行 “量感” 培养时,作为教师的我也要帮助学生将生活 “量感” 逐渐转变为数学 “量感”,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操作中,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加深印象。

    13663597570
    136635975703年前

    在导入环节,教师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 —— 蚂蚁运动会,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知一周,为周长的概念做充分准备。

    123星黛露
    123星黛露3年前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测量物体(数学课本、课桌、文具盒等)边线,感知物体一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生活物品感悟周长的本质,帮助学生建立概念。

    宋裕文
    宋裕文3年前

    本节课教学设计简单明了中不乏开拓创新,用观察演示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过程中建构新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深化量感的持续发展。

    15582087256
    155820872563年前

    王老师在处理重点内容时,有的放矢引导学生在掌握、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实践活动,在动手操作中对长度形成正确的认知。在进行 “量感” 培养时,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数学 “量感” 经验,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卫芳
    张卫芳3年前

    量感的形成需要各种感官相互协调配合,本节课让学生融入蚂蚁运动会的情境,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看一看指一指,描一描等系列操作活动,直观去体验和感知一周。

    徐凤
    徐凤3年前

    教师通过看、画、找、指、说等让学生动脑动眼动手感受一周表示的意义,为定性认识周长积累活动经验,让学生感知周长就是物体表面或图形一周的长度。

    ql1234
    ql12343年前

    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13880126864
    138801268643年前

    本节课安排了测量树叶周长和数学书封面周长的活动。在实际测量中让学生需要思考用什么工具测量、怎样测量等问题。在测量树叶中体现了化曲为直的思想。认识周长概念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一周,什么是周长。通过大量的描,摸,量,估有等活动发展学生的量感。

    李秀娟
    李秀娟3年前

    老师设计的每一个活动,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亢奋的状态下,积极的参与学习。

    李秀娟
    李秀娟3年前

    在教学中努力放手,引导学生通过开展现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 “活动” 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让学生亲历 “做数学” 的过程。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李秀娟
    李秀娟3年前

    用观察演示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过程中建构新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深化量感的持续发展,教学设计简单明了中不乏开拓创新

    李秀娟
    李秀娟3年前

    树叶是不规则的曲线图形,测量它的周长对学生比较有挑战性,数学书是规则图形,测量过程可以体会到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等。通过测量活动,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测量的活动经验,同时对周长的意义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教材为什么要安排一个拓印的环节呢?

    任艳花
    任艳花3年前

    本节课老师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对长度形成正确的认知,将生活量感转变为数学量感,通过不同的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培养准确的量感。

    SHL15035358761
    SHL150353587613年前

    这节课课教学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重视了 “学生的亲身感受”。由于学生既参与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又体验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感受什么是一周,发展量感。

    陕西西安张博
    陕西西安张博3年前

    整节课通过 “通过抓概念、促理解、重实践 、巧迁移” 四个环节,层层递进,使学生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寻求到了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从摸一摸,描一描物体的周长,学生逐步对周长有一定的感知,由一点点的感觉逐步能够画出来周长,真正理解什么是周长,是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由感量建立起量感。

    冯妙杰
    冯妙杰3年前

    北师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什么是周长》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和具体的图形、物体,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物体表面或图形的周长,并能测量和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

    2. 过程与方法:利用教学活动中的看一看、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等,培养学生思考、动手的能力,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数学量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并理解其含义,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周长的概念,培养学生的量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兴趣导入

    蚂蚁运动会,爬行树叶一周,哪个是冠军?

    (设计意图:借助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知一周,为周长的概念做充分准备。)

    二、实践活动

    活动 1.  摸一摸,描一描

    物体(数学课本、课桌、文具盒等 )的边线,感知物体的 “ 一周 ”;

    活动 2.  说一说

    学生说一说 “周长” 的含义,周长是指物体一周的长度,感悟出周长的本质。

    练一练 提出问题 :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吗?

    出示未封闭图形,学生发生思想碰撞,从起点沿着边线回不到起点,再次确切理解图形的周长;

    活动 3.  量一量  

    选择工具,动手操作,规则和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明确测量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摸一摸、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等实际操作活动,充分感知周长,理解周长的本质,对学生量感的形成积累经验。

    活动 4 :变一变,辩一辩  

    图形变化,周长发生变化吗?

    设计意图:通过图形的前后变化,帮助学生加深对周长的理解,周长是封闭图形的一周的长度。整个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量感。

    活动 5:

    三 、周长在身边

    与生活联系起来,量腰围、头围等活动 词语 “量体裁衣” 以及 树围测量

    四、课堂小结

    谈谈 本节课大家的收获。

    Mango
    Mango3年前

    周长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本节课冯师加强直观演示,利用动作刻画周长,巩固并建立周长准确而清晰的表象,深刻体会周长的实际意义,以及图形一周的长度与图形边的长度的联系。培养学生量感,从实践中让孩子积累量感经验。

    joanna
    joanna3年前

    利用看一看、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等,理解周长的概念,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提升数学量感,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的估测方法,选择合适的长度位,逐步提高估测能力,为学生量感的培养奠定基础。

    joanna
    joanna3年前

    本节课用观察演示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过程中建构新知,加深对周长的理解,深化量感的持续发展,教学设计简单明了中不乏开拓创新。

    冯妙杰
    冯妙杰3年前

    教案反思

    一、教材分析: 《什么是周长》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本节课是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是学生以后学习各种图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也是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周长概念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学生从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培养学生数学量感,为后续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二年级学习中,已经知道了长度度量单位,掌握了测量物体或图形长度的方法,建立了一定的量感,且三年级学生处于小学中段,学生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一些概念的得出还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上,通过活动和亲身体验获得。本节课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描摸、画,培养学生量感。 三、教学设计内容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 “量感” 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量变到质变逐渐累积的过程。课堂设计的 5 个实践活动,活动一让学生进行整体感知 “周” 的含义;活动二说一说 ,通过语言表达再次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活动三量一量 ,动手操作对规则和不规则物体不同方法测量;活动四变一变 图形的变化前后周长的变化,设计没有封闭不存在周长;活动五数一数,在数一数过程中得出数的同时培养量感。 比起上次设计,本次多加了周长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学科与生活紧密相连。另对淘气和笑笑走过图形的周长进行了删减和调整。

    储著华
    储著华3年前

    学习数学最好的方式是 “做” 中学,“做” 的过程也是感知量感的过程,在测量周长的操作过程中,既巩固了周长的认识,也获得了直尺测量、绕绳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从形与量两个角度深化对周长本质的认识。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测量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从建立量感意识升华到掌握度量 “量” 方法。

    冷月云
    冷月云3年前

    量感培养并非一朝一夕,通过测量活动,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实际测量的活动经验,同时对周长的意义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团队选择 “什么是周长” 一课。但由于小学生自身能力的限制,对于量的把握不是十分准确,教师要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有关练习,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修正学生对于量的把握,慢慢帮助学生培养量感。

    冷月云
    冷月云3年前

    “量” 的产生离不开 “量”,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估测方法,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同时注重将估测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逐步提高估测能力,为学生量感的培养奠定基础。

    潘桂娟
    潘桂娟3年前

    在理解了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创设了第四个活动情境,测量并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同时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整个教学过程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倡的 “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这一新的理念。

    冯妙杰
    冯妙杰3年前

    《什么是周长》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 1 课时《周长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认、摸、描、辨等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感官认识,理解并内化周长的概念。 2、通过量、数、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探索不同图形周长测量的策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质疑辨思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3、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渗透变与不变、对应思想、化曲为直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概念的本质。

    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本质,会选用合适的方法测量

    教学方法:引导、演示。

    学习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准备:ppt 课件、水彩笔、直尺、细绳、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实际,感受 “一周”

    1. 认一周: 同学们好,蚂蚁王国举行了一场趣味运动会,要求小蚂蚁绕着树叶跑一圈,大家觉得谁会获胜呢?(出示课件)那其它两只蚂蚁为什么(没获胜)?【谁能说说?谁来补充?还有谁想说?】 大家思维很敏捷,说的都很有道理。那你觉得什么是一圈? 【从起点沿着边线再回到起点是一圈】 (说得真好,为你点赞) 在生活中说的 “一圈”,在我们数学上说它是 “一周”,请同学们在学习卡上描一描树叶的一周,边描边说 从哪开始 再回到哪里?

    2. 找 “一周”、摸 “一周” 其实,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一周,我们就一起来找一找、摸一摸身边物体表面的一周。出示图片,书桌、数学书,我看大家都带着数学书,请大家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一周,有谁说说自己是怎么摸的? 【从起点沿着边线再回到起点是数学书封面的一周】 那书本侧面的 “一周” 呢? 大家演示的都很到位,真厉害!

    3. 辨析 “一周” 下面图形有一周吗?(课件)图一、二为什么没有一周?从起点没有回到起点,那我对将图一进行平移,现在这个图形有一周了吗?那图二怎么改变就有了一周? 咱们班居然可以有这么多小机灵,真开心!

    4. 描 “一周” 你能试着用彩笔描出它们(图片)的一周吗?你的学习卡上也有这样的图片,试一试。 【描得真好,说说怎么描的?从这一点开始沿着边线绕一圈又回到这一点,就描出了它的一周。】

    二、自主建构 “周长” 的概念

    1、刚才我们描一周的时候,我就在想这一号蜗牛想知道自己走的路线有多长呢?怎么就知道呢?量一量 一周的长度,一周的长度,好,我们数学把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那要知道他们的周长,我们怎么办?量一量,用什么量?你发现了什么?

    2. 这时候,3 号小蚂蚁也想知道他所走的长度,那问题来了,如何去测量树叶的周长呢?可以借助工具吗?请大家小组为单位,测一测,量一量,记录好数据。

    3. 数一数 对于周长的比较,我们除了测量以外,还可以借助方格纸来数一数,先想一想这些图形的周长是什么,然后可以描一描、数一数具体是多少,最后再来说一说各自的办法。

    4. 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去看蚂蚁兄妹遇到了什么问题?(出示课件)饭后散步,3 号小蚂蚁沿着绿色图形走了一圈,妹妹沿着黄色图形走了一圈,就为谁走的路线长而争吵不止,你支持谁?你说,为什么?有不同意见吗?(出示课件)其实两只蚂蚁走得一样长,都走了长方形的一个长和一个宽,里面的弯线是公用的。看来,比较周长时千万不要被图形的大小所迷惑,应该比较一周边线的长度。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应该学会了许多数学知识,能说说你的收获吗?关于周长你还有什么疑问或新的想法吗?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老师相信,勤思善问的你们一定会在数学探究的路上走得更长更远!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86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86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28ms · UTC 02:41 · PVG 10:41 · LAX 19:41 · JFK 22:41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