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y13756370017

jgy13756370017

🏢  红星乡中心小学校 /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7778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8-27 14:30:43 +08:00
9 G 99 S 90 B
jgy13756370017 的最新回复

量感是人们对物体大小、多少、长短等的感性认识,量感是在度量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丰富的。能具体情景和实物,使学生经历找、摸、量、比等操作活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做前思”“做中学”“做后悟” 是师生共同探究课堂中核心问题的三部曲,其目标是在问题驱动的引领下,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展示分享的过程,从而达到个体的思考充分打开,集体的智慧共享共进的目标。教师做到了。

张老师的课遵循 “尊重儿童视角,构建生本课堂” 的教育理念,先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通过多个实践操作活动使周长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在多维的体验活动中,加深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深化量感的发展。

这节课老师加强直观演示,利用动作刻画周长,巩固并建立周长准确而清晰的表象,深刻体会周长的实际意义,以及图形一周的长度与图形边的长度的联系,让量感融入生活经验,在亲身体验中丰富量感。

看过了,就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老师的课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周长的概念,在不断辨析中建构周长的意义,在反复比较中了解周长的初步计算方法,一切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的真实情况开展,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实现真实的学习与创造。

量感是数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视觉或触觉对各种物体的规模、程度、速度待方面的感觉。具体来说,就是对物体大小,多少,长短,粗细,方圆,厚薄,轻重,快慢等量的感性认识。量感的培养有助于理解量的概念,加强对数量的感知,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估算、估测能力。一、在区别中建立量感,只有理解不同量之间的区别,才能建立清晰的概念。二、在体验中丰富量感,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参与学习,获得对量的直接感觉。三、在内化中提升量感,在操作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参与形成表象,总结提升经验,才能内化新知识,加深认识,学会学习,就是基于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地位,从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总之,学会学习 - 培养量感,是一个长期的研究过程,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主题活动,必能发展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建立周长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测量,探索周长的本质(量值),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周长的概念,发展学生的量感。

这节课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认识 “一周”,理解一周的概念,更容易被接受。对易错点 “开口图形没有一周” 进行辨析,强调只有封闭图形才有一周,加深理解。最后再通过巩固练习描一描,巩固对 “一周” 理解的同时,感受一周有长短也就是周长。

老师在教学中努力放手,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 “活动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和 “课堂讨论法” 等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开展现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 “活动” 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让学生亲历 “做数学” 的过程。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本节课通过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的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同时,也避免学生产生只有规则图形才能求周长的思维定势,学生从周长意义的角度探索出如何得到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体现了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为后续学习奠定很好的基础。

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每一次估计任务的提出,都不是估完即可,而是让学生说明这样估的理由,并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估更准确,学生的数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丁老师的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能够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的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在教学时先通过量和算,以直观促抽象,得出周长计算方法;再通过由 “一般到特殊” 的算法比较,优化方法;最后回归生活。整节课的设计有条不紊,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空间观念和量感。

老师通过画一画、摸一摸、找一找、说一说活动先让学生初步感知周长,明白物体表面的周长。让学生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建立表象,理解概念。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注重学生的体验和主导地位,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表象,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

本节课对各种知识点的预设非常精彩,对周长的概念获取,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情境引入,动手描一描,说一说,找一找等活动感知周长,体现了生活量感是数学量感的基础。

把课堂充分的还给学生,既是培养学生,也是学生对于自我学习能力的一种升华。从做中学,实实在在的把知识变成可观,可触,极度便于理解周长的概念。

动手操作、自主探密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新知的重要方式。通过测量周长,发现不同的测量方法,同时渗透 “化曲为直” 的数学思想。了解测量工具不同,测量方法不同,测量结果就会出现误差。量感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有亲身经历,亲自感受才能感知量感。

这节课课教学力求遵循知识的发展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中重视了 “学生的亲身感受”。由于学生既参与了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又体验到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描一描,量一量,说一说等活动,感受什么是一周,发展量感。

学生经历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能运用所学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课老师基于学生需要对量大量进行感受,所以量感的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实践,教师要在教学中从生活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身边的素材,把量感概念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设计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感知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8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84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02:56 · PVG 10:56 · LAX 19:56 · JFK 22:56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