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梁爽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悦读活动-2020

【2020春】初探数量度量本质 发展学生度量数量方法

  •  
  •  
    梁爽 · 4年前 · 1336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491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本帖最后由 梁爽 于 2020-4-19 10:24 编辑


    《数一数》教学设计

    长春东师中信实验学校 梁爽

    设计理念

    学生是课堂主体,数量度量过程中形成的度量单位是人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本课采用小棒对应的方法进行数数,在数数过程中体会度量单位十” 的方便快捷,认识度量单位 “百”,进一步体会 100 以内的数的意义,及计数单位 “一”“十”“百” 之间的关系,进而发展数感。并且本课通过为疫情前线寄口罩的情境,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数一数》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 2 课时的内容。教材中,在上一节课借助数花生活动认识了 100 以内数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借助小棒和方块模型进行数量度量的过程,进一步感知数的结构,通过两个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 “一”“十”“百” 之间的关系,体会 “满十进一”。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一节的学习,知道了多种度量数量方法数到 100。但对数的结构以及计数单位 “一”“ 十”“百” 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明确,对度量单位 “百” 没有接触。

    【学习目标】

    1. 借助小棒展开度量数量活动,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感知 100 的意义。

    2. 通过数小棒的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 “百”,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 一”” 十”” 百” 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发展数感。

    3. 初步感知度量单位 “百”,发展数学思维。

    4. 体会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和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 100 以内的数,体会 100 的意义,认识计数单位” 百”, 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 一”” 十”” 百” 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发展数感。

    【教学难点】

    体会 “一”“十”“百” 之间的关系, 体会 “满十进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棒若干,红色纸袋和白色纸袋, PPT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学法:独立学习,小组学习,集体学习

    【课前准备】

    装有小棒的白色纸袋和红色纸袋每人各一个(白色纸袋装黄色小棒,每袋数量不定,70~110 之间;红色纸袋装绿色小棒,每袋 3 捆,),学生分组,四人桌子拼在一组

    【教学流程】

    活动一:观看微视频 “武汉保卫战 “,引入课题

    1. 师:视频我们看完了,谁来说说观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想?

    生 1:医生很伟大,中国人非常勇敢,我们要向他们致敬学习

    师:是的,现在我们处于特殊疫情时期,并且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这离不开这些医生英雄们的挺身而出(出示 PPT),也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团结努力(出示 PPT)——“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齐读)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 2:一 个地方有了困难,四面八方支持援助。

    师:是的,就像字面意义那样,武汉封城了,全国各地送去支援。有医生,有食物,还有很多物品(出示 PPT), 物品中口罩是必须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明明 (PPT), 他和大家一样都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他家里有很多口罩,他想给武汉地区邮寄一些,但是他遇到了一个小问题。

    (出示 PPT 明明的问题) 一会儿快递叔叔就来取口罩了,怎样才能快速的准确数出 100 个口罩呢?

    设计意图: 了解时事, 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引入课题

    活动二:探索快速的数法,感受十个十个数的方便快捷

    师:要准确数出 100 个口罩,时间很紧张,我们现在来帮帮他,然后打电话告诉他我们的办法,好不好?

    生 (齐说):好

    师:我们没有口罩,但我们可以用小棒代替口罩,一根小棒代替一个口罩,每个同学桌子上都有两个袋子,一个红色的和一个白色的,里面装着老师给大家准备好的小棒,好,我们来看黑板,(出示学习任务)

    11312

    师:时间到,数完了吗?

    学生有的数完有的没有数完

    师:数完的同学,你这么快,你是怎么数的?

    生 3:我是十根小棒放一堆,十个十个数的

    师:和他方法一样的请举手

    师:你们是怎么数的?

    生:(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五个五个数)

    师:好,你们的数法都可以,但我们现在就用这种最快的方法,十个十个数重新数一下白色袋子中小棒数量,开始!

    大家数完坐好,集体汇报数量,老师拍下汇报同学的作品,展示在电脑上。

    生 4:我的是 78 根

    师:大家同意吗?(同意)这样数我们很清楚知道小棒数量,好,看着图片,78 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生 5:(指着黑板说)一堆(一捆)是十根,有七捆,是 7 个十,剩下 8 根,8 个一,所以 7 个十 8 个一。

    同样方式再找两名同学汇报。

    师:好,现在小组学习。请看学习指南(找同学读,老师对需要注意地方进行提示)

    小组学习: 3 分钟 二级音量

    1. 小组长安排组内同学按顺序说一说自己小棒的数量,边指着边说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2. 组内其他成员要认真听,判断是否正确,有疑问可以问老师。

    设计意图: 学生经历同时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数量度量的过程,感知以 “十” 为度量单位的快捷,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突出重点,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真的发生。】


    图片:

    1587261663(1).png

    1336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64 条回复   2021-04-21 14:23:25 +08:00
    淡然一笑
    淡然一笑4年前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 100 以内的数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数数方法感受度量单位 “一” 和 “十” 的区别,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数数,发展学生的数感。

    马晓慧
    马晓慧4年前

    用不同单位进行数量度量,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数字,度量单位的认识到位,激发学生数学兴趣和爱国情怀。

    马晓慧
    马晓慧4年前

    学生是课堂主体,数量度量过程中形成的度量单位是人通过抽象得到的,本课采用小棒对应的方法进行数数,在数数过程中体会度量单位 “十” 的方便快捷,认识度量单位 “百”

    史晓敏
    史晓敏4年前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更多的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藏到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lyy
    lyy4年前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 100 以内的数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数数方法感受度量单位 “一” 和 “十” 的区别,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数数,发展学生的数感,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黄油曲奇
    黄油曲奇4年前

    看了梁老师的分享,结合当下疫情的内容进行教学。本课通过数小棒的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 “百”,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 一”、“十”、” 百” 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数感,初步建立度量的概念。 天津河西 —— 张春颖

    736157872
    7361578724年前

    小棒对应的方法进行数数,在数数过程中体会度量单位十” 的方便快捷,认识度量单位 “百”,一而十,十而百,三字经中的内容有其使用价值。

    代静
    代静4年前

    梁老师以观看视频引入课题,既与现在的特殊疫情相联系,又从捐赠口罩的事件中引出本课的主要内容 —— 认识 100 以内的数。学生通过 “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5 个 5 个的数”“10 个 10 个的数” 等不同的数数方法的操作体验过程,认识 100 以内数的意义和特点。 —— 四川成都 代静

    秋枫_ooaC5
    秋枫_ooaC54年前

    读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对度量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把握有了新的提升,是数学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与生活的真实体现,不仅仅将度量的数学思想贯穿与教学中,深刻地体会到度量在数中的体现。

    天津河西刘阳
    天津河西刘阳4年前

    学生经历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数量度量的过程,感知以 “十” 为度量单位的快捷,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突出度量的意义,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市实验小学尤红
    市实验小学尤红4年前

    这节课学生经历同时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数量度量的过程,感知以 “十” 为度量单位的快捷,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突出重点,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国情怀。

    梁爽
    梁爽4年前

    活动三:数一百 明明要数 100 个口罩,现在快速把小棒变成 100 个,需要小棒的同学可以打开红色袋子,开始。 数完做好进行汇报,老师拍下汇报同学的作品展示黑板,汇报同学指着黑板讲解。 生 6:我原来是 99 根(黄色小棒),再添 1 根(绿色的)就是 100 根。 师:所以 99 增加几就是 100?板书:100 (1 在百位上) 生(若干重复说):99 增加 1 是 100.(板书 99+1=100)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9 个单根的再加 1 根就是 10 根,我们把它变成一捆,也就是 10 个一是 1 个十(板书)。现在一共是多少根? 生齐说:100 根 师:100 根里有几捆?(指着图) 生(若干):10 捆 师:(边说边写,每捆下面都变成 10)所以一捆是 10 根,100 里有几个 10? 生(若干再齐说):100 里有 10 个十。 板书:10 个十是 1 个百。(齐读) 生 7:我原来是 82 根小棒(黄色),增加 18 根(绿色)是 100. 师:你是怎么数的?你能领着大家数一数吗? 生 7:82,83,…,89,90,这 10 根单根变成一捆,现在是 90,再拿 10 根也就是 1 捆,合起来就是 100,所以增加 18 根。 师:他这 100 里面有几个十? 生 8:10 个十 生 9:我原来 107 根,我十个十个数,拿走 7 根,剩下 10 捆,100 根,所以 107 比 100 多 7 个。 师:现在小组内按顺序说一说你的是怎么变成 100 根的? 师:10 个一是 1 个十,10 个十是一个百,数字 1 是在个位上,看,个,十,百,它们有什么小秘密?引导学生发现相邻数位相差 10 倍,满十就可以换成上一位,我们叫它 “满十进一”。 小结:好啦,我们帮住明明找到快速更准确的数法 —— 十个十个数,而且还发现这么多小秘密,我们赶紧告诉他吧。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再次度量 100 过程,亲手操作,小组交流,认识了 100 的意义,体会计数单位” 一”” 十”” 百” 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体会 “满十进一”,突破重难点。】 活动四:练习与巩固 数学书 P24 及 P25 练习 1,2,3 都是圈一圈、数一数,鼓励十个十个数的方法。4 题添多少是 100,这道题三个考察点,一个是数法,一个是认识数的结构,最后是体会 100 的意义,独立完成再展示汇报。第 5 题是古人计数的方法,5 题读一读,说一说,学习古人计数的方法,体会数学知识的根源性,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集体交流学习。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对度量单位十加深印象,体会数学知识的根源性,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素养。】 活动五:拓展与提升 出示问题:如果明明想捐 300 个口罩怎样数更准更快呢? 师:好,结合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现在小组讨论,二级音量。 生:先十个十个数,每数到 100 个放一行,最后再一百一百的数,看有几行,数出 3 行,就是 300 个,不容易出错而且很快。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度量单位 “百”,当我们度量更多的数量时,我们应该选取相应更大的度量单位,对思维进行提升】 课堂总结:孩子们,今天我们帮助了明明解决快速数口罩问题,(出示课题:数一数)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生 10:十个十个数更快更准确 生 11:99+1=100 生 12:10 个一是 1 个十,10 个十是 1 个百,相邻的数位满十进一 生 13:知道 100 以内的数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 生 14:数更多的数量时可以一百一百的数 最后,我们的疫情战斗还没有结束,生活中你有什么小建议。 【设计意图:课堂最后的小结,既是对本节课知识的梳理、巩固,也是一种反思和提升,使学生对这节课有了更整体的认识。最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热爱生活,注意卫生好习惯】

    高新一小陈志玮
    高新一小陈志玮4年前

    学生是课堂主体,数量度量过程中形成的度量单位是人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本课采用小棒对应的方法进行数数,在数数过程中体会度量单位十” 的方便快捷,认识度量单位 “百”,进一步体会 100 以内的数的意义,及计数单位 “一”“十”“百” 之间的关系,进而发展数感。并且本课通过为疫情前线寄口罩的情境,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736157872
    7361578724年前

    本课通过为结合当下实际情况,以疫情前线寄口罩的情境,让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高新一小陈志玮
    高新一小陈志玮4年前

    学生经历同时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数量度量的过程,感知以 “十” 为度量单位的快捷,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突出重点,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真的发生。

    高新一小陈志玮
    高新一小陈志玮4年前

    本帖最后由 高新一小陈志玮 于 2020-4-27 14:53 编辑



    小棒对应的方法进行数数,在数数过程中体会度量单位十” 的方便快捷,认识度量单位 “百”,一而十,十而百,三字经中的内容有其使用价值。

    刘丽萍
    刘丽萍4年前
     l 梁爽老师通过让学生借助小棒和方块模型进行数量度量,进一步感知数的结构,通过两个活动经历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数量度量的过程,感知以 “十” 为度量单位的快捷,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体会 “满十进一”。
    馨香
    馨香4年前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茗柠
    茗柠4年前

    梁老师通过学生经历同时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数量度量的过程,感知以 “十” 为度量单位的快捷,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突出重点,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真的发生,渗透了度量的本质 —— 度量单位的又来过程,教学中体现了度量的数学思想。

    736157872
    7361578724年前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让学生明确满十进一,体会十进制

    NY313
    NY3134年前

    借助小棒来学习数数,当数到 10 根小棒时就把它捆成一捆,告诉学生这就是一个十。然后一捆一捆的数,也就是十个十个的数,10 个十就是一百。把计数单位,十 和百深深的扎在孩子心中,同时也让学生体会了满十进一。

    娜娜娜
    娜娜娜4年前

    认真读了 “数一数” 的教学设计,首先可以肯定并借鉴的是梁老师的情景导入,通过疫情背景下口罩作为数据的切入点,引发学生的生活思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通过实践操作,将度量体现在课堂学习中。采用小棒进行数一数,但有一点疑问,对于红色纸袋装绿色小棒,每袋 3 捆。这一学具没有给予充分展示。使用小棒进行对 “一”‘十’“百” 的教学,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

    高佳
    高佳4年前

    梁老师的教学设计从实际出发,既体现了现在疫情的特殊时期,又关注了人文关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学生通过数小棒进一步体会满十进一,“一”、“十”、“百” 之间的数量关系,渗透了数学文化。

    wx_GqJEUvQ8
    wx_GqJEUvQ84年前

    首先梁老师能结合当下时事作为情境,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大亮点。接着让学生经历不同的度量单位进行数数,在辨析中感知以 “十” 为度量标准时最简洁,突出学习的重点,让每个孩子感受度量活动的发生。

    建议:在学生熟练掌握数数时可以进行知识拓展,倒着数一数,感受度量的变化。

    娜娜娜
    娜娜娜4年前

    梁老师的分享,我反复悦读了两遍。结合当下疫情的内容进行教学。本课通过数小棒的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 “百”,进一步体会计数单位” 一”、“十”、” 百” 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数感,初步建立度量的概念。

    孝义侯海燕
    孝义侯海燕4年前
    1. 以学生耳濡目染的 “新冠肺炎” 导入新课,既贴合学生实际,又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性;
    孝义侯海燕
    孝义侯海燕4年前
    1. 以学生耳濡目染的 “新冠肺炎” 导入,引起学生的积极性;2 设计一系列 “数” 的活动,让学生在数的活动中感受不同的度量单位有不同的作用,度量单位越大,数的越快,引出认识较大度量单位的学习必要性。
    夏沫烟雨
    夏沫烟雨4年前

    度量概念的教学始于学生活动,教师巧妙地借助现在大家比较关心的 “口罩” 实物引入 “数数”,理解 100 以内数的意义,使学生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更用代表 “口罩” 的小棒的根数结合实际情况准确的表示出来,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使学生从活动中提取、感知了经验,形成了表象。

    孝义侯海燕
    孝义侯海燕4年前

    数感是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之一 ,如何在每一节课中进行落实,是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本节教师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体会度量单位意义的同时,体力额 100 以内数的组成,发展学生的数感,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孝义侯海燕
    孝义侯海燕4年前

    数量度量过程中形成的度量单位是人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本课采用小棒对应的方法进行数数,在数数过程中体会度量单位十” 的方便快捷,认识度量单位 “百”,进一步体会 100 以内的数的意义,及计数单位 “一”“十”“百” 之间的关系,进而发展数感。并且本课通过为疫情前线寄口罩的情境,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孝义侯海燕
    孝义侯海燕4年前

    梁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主体,老师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各种活动,在数数中感受度量单位及其意义 —— 数量是在度量过程中形成的度量单位是人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本课采用小棒对应的方法进行数数,在数数过程中体会度量单位十” 的方便快捷,认识度量单位 “百”,进一步体会 100 以内的数的意义,及计数单位 “一”“十”“百” 之间的关系,进而发展数感。

    月已阑珊
    月已阑珊4年前

    梁老师《数一数》一课教学设计,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小棒对应的方法进行数数,在数数过程中体会度量单位十” 的方便快捷,认识度量单位 “百”,进一步体会 100 以内的数的意义,及计数单位 “一”“十”“百” 之间的关系,进而发展数感。

    还能够结合时事,激发学生爱国情怀,通过为疫情前线寄口罩的情境,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学生经历同时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数量度量的过程,感知以 “十” 为度量单位的快捷,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突出重点,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真的发生。

    廖金萍
    廖金萍4年前

    梁老师在上一节课借助数花生活动认识了 100 以内数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借助小棒和方块模型进行数量度量的过程,进一步感知数的结构,通过两个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 “一”“十”“百” 之间的关系,体会 “满十进一”。满十进一是一年级的难点,梁老师通过数口罩等活动为学生突破难点。

    廖金萍
    廖金萍4年前

    学生是课堂主体,数量度量过程中形成的度量单位是人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本课采用小棒对应的方法进行数数,在数数过程中体会度量单位十” 的方便快捷,认识度量单位 “百”,进一步体会 100 以内的数的意义,及计数单位 “一”“十”“百” 之间的关系,进而发展数感。

    郑郑_RC17S
    郑郑_RC17S4年前

    本节课是在已经认识并体会计数单位 “一”“十” 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设计里多种活动,认识并体会计数单位 “百”,发展度量意识。

    wx_GuxkID8L
    wx_GuxkID8L4年前

    在数中认识数 ——《数花生》教学设计,成都市晋阳小学陈红曲

    一、设计理念

    度量是数学的本质,是人创造出来认识数学、进而认识现实世界的工具。而人之所以可以进行度量,则是基于人的两个先天本能:对数量多少和距离远近的感知。发展人的 “对数量多少的感知” 这一先天本能并进行抽象思维,则产生了数。1,便是数的度量单位,十、百等,从一般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数的度量单位。这些计数单位的累积,便成了 “数”

    本课时的教学设计,便是利用与发展学生的这一先天本能,构建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十和百这两个计数的度量单位,认识 100 以内的数以及相应的量。同时,引导学生感悟数量度量的本质,感悟度量中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数感。

    数量度量的本质,就是度量数量的多与少。本课时的数数活动等设计,就是在从量到数的抽象过程中,基于人对数量多少感知的本能,让学生体会十进制的产生和以群计数的必要性,逐渐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抽象能力和数感。

    二、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

    视频导入:观看视频《十进制的起源》,视频通过原始人打猎的故事,阐述了十进制的起源和 “十个十个” 数数的以群计数的方式。原始人打到了很多猎物,他先用数手指的方式来数猎物的数量,结果发现十只手指都用完了,猎物还有很多。于是,每满十个,这个原始人就把猎物捆成一捆,再一捆一捆地数。这里的满十 “捆” 一,就是十进制,一捆捆地数,就是以群计数。

    师:聪明的小朋友们,视频当中的原始人只会用数手指的方式来记数,但他只有十根手指,他是怎么数出那么多猎物的呢?

    生:他数满了十个就把他们捆成一捆,然后一捆一捆地数。

    师:对啦。也就是数满十个一,就变成一个十,那数满两个十是?

    生:二十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之前已经学过了二十以内的数,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生:1,2,3……9、10,11……19,20。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视频,学生能够初步体会十进制的产生过程,体会数字发明的抽象过程,而这一抽象过程,便是基于人类度量数量多与少的先天本能;通过师生对话,引导学生复习 20 以内的数,初步感知 “十” 这个计数单位。】

    (二)呈现新知

    数方块活动: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装了不同数量小方块的透明袋子(分别装有 29,49,69,89,99 个,每个袋子底部都有被遮住的小标签,表明了小方块的数量),随机发给班上的的小朋友。

    师:小朋友们,你知道自己手里的袋子里有多少个小方块吗?

    生:不知道。

    师:那要怎么才知道老师给了你多少个小方块呢?

    生:数一数才知道。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数一数就知道了,那你有信心数出小方块的数量吗?

    生:能

    师:那就来数一数吧,看看谁能最快数出袋子里小方块的数量,老师期待你们的答案。要是在数数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可以举手向老师求助哦。

    学生各自数出袋中小方块的数量,最后老师带着大家揭开袋子底部的标签,看看自己数对了没有。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倒数三二一,揭晓答案吧,3,2,1. 小朋友们,你们数对了吗?数对了的小朋友请举手,说说你的袋子里有多少个小方块,再分享一下你的数数秘诀吧。

    师:你的袋子里有多少个小方块呢?

    生 1:29 个。

    师:你的数数秘诀是什么呢?怎么才能不数错呢?

    生 1:……

    师:真棒,那老师再给你一个小方块(拿出一个小方块),现在是多少个呢?

    生:再多一个,是 30 个(如果该学生不能回答,可以求助其他学生,)

    师:小朋友们,30 里面有几个十呢?

    生:3 个十

    师:真棒,请坐。(下一个小朋友),你的袋子里有多少个小方块呢?

    生 2:……

    生 3:……

    生 4:……

    生 5:99 个。

    师:哇,这么多个你都数对了,真棒啊!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是怎么数的吧。

    生:我把十个小方块排成一排,满了 10 个就把小方块排到下一排。

    师:为什么要这样摆呢?

    生:……

    师:这个办法真好,十个一排,摆的整整齐齐的,就不容易出错啦,也方便检查。那再给你一个,现在你有多少个小方块了?

    生:100 个(如果该学生不能回答,可以求助其他学生,)

    师:对啦,99 后面是 100(板书:99,再添 1,是 10 个十,也就是一百。),那 100 里面有几个十呢?

    生:10 个十

    师:(强调)99 后面是 100,100 里面有 10 个十,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说一遍。

    生:99 后面是 100。100 里面有 10 个十。

    师(数对了的小朋友分享经验之后)输错了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想一想自己为什么会数错,你又学到了哪些数数的好方法,我们一会儿再来梳一遍。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在逐一数数、一一对应地数数的过程中,同步体会数的增加和量的积累,帮助学生初步感知一百有多少、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量感。通过 “再添一个” 这个动作,让学生更加形象地体会 “满十进一”;其次,一年级的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错数和漏数的情况,设置悬念能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数数的专注力交流好的数数方法之后能让小朋友们学会更多好的数数方法。】

    (三)巩固新知

    数花生:选择与第一次不同的方法数一数同桌的袋子里是不是刚好有 100 颗花生。

    师:小朋友们,你们现在已经知道怎么从 1 数到 100 了,非常棒。接下来的学习,我们要请出新的伙伴帮忙,这个新伙伴,就是昨天老师让小朋友们准备的花生,请大家把自己的一袋花生拿出来吧。

    生:拿出花生。

    师:老师让每个小朋友都带了 100 颗花生,对吗?现在,请你选择一种自己新学到的数数方式,帮同桌检查一下,他带的花生是不是 100 颗吧,可以一个一个、两个两个地数,也可以五个、十个数,数的时候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哦。

    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数同桌带的花生数,如果有不是 100 的,同桌两人再一起数一次。

    【设计意图:学生感受多种数数的方式,能够积累数数的经验。通过五个、十个地数数,既为学生认识 “一百” 建立了中间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 “一百”,又能帮助学生练习有规律地数数。其次,一年级的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错数和漏数的情况,交换着检查能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数数的专注力,而数错之后让同桌两人一起数,可以及时发现错数、漏数的情况,及时纠正。】

    (四)游戏练习

    游戏:“几个十跳几下”,老师 PPT 呈现数字,全班一起接着往下数,数到整十就起立,几十就跳几下,跳完之后,问一问小朋友跳了多少下。随后,PPT 上呈现下一个数,继续游戏,数到 100 的时候,对小朋友随机提问:

    你跳了多少下?为什么要跳这么多下?带领学生一起数到 100,引导学生回答 100 里面有 10 个十。

    【设计意图:通过 “几个十跳几下” 这个游戏,让学生通过动作,更加形象地体会 “十” 的特殊性,认识 “十” 这一计数单位,领会二十、三十、四十等,都是由 “十” 这个计数单位累积而成。同时,游戏的形式更能够勾起一年级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增加多种感官的参与,提高学生专注力。】

    (五)课后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数更大的数,知道了十个一可以凑成一个十,十个十又可以凑成一个百,也知道了一百是多少。聪明的小朋友们,你们都知道 100 以内的数怎么数了吗?请你在下课之后数一数班上有多少个小朋友,回家之后告诉爸爸妈妈吧,再试试看从 1 数到 100,数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简单地总结今日所学,帮助学生巩固新知。最后布置的小作业,将数学新知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学习更大的数的必要性以及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同时,让学生尝试脱离实物进行数数。】

    罗老师
    罗老师4年前

    计数单位不断扩大,源自数数的需求,长度单位不断扩大,也源自度量的需求。数目不断增多,需要更大的计数单位,就类似距离增加,需要更大的长度单位。都源自人类的真实实践。

    陆维薇
    陆维薇4年前

    本节课结合疫情这个情景,牵动人心,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入手,引发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让孩子们带着探究的欲望进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中。

    饭小新
    饭小新4年前

    梁老师的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主体,借助小棒和方块模型,在活动中,感知数的结构,进行数量度量的过程,体会满十进一。度量是数学的本质,是人创造出来的认识数学、进而认识现实世界的工具。度量在数学学习中有着重要地位。

    一凡_hXmN9
    一凡_hXmN94年前

    梁老师的课让学生经历同时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数量度量的过程,感知以 “十” 为度量单位的快捷,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突出重点,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真的发生。尊重度量的本质,值得学习。

    小冯
    小冯4年前
      本节课梁老师能够结合当下疫情需要口罩这一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在 “如何能够快速数出 100 个口罩?” 这一问题的引领下开展本节课的教学,结合数学直观模型:小棒、计数器来开展数数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数的结构,体会 10 个一数的简便性,感受 “个”“十”“百” 这三个计数单位间的关系,初步感知度量的本质。
    糖豆儿0911
    糖豆儿09114年前

    看了本节教学设计,受益匪浅,感受颇多,环节合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联系数学与生活!

    Tiffany
    Tiffany4年前

    梁老师的课采用小棒对应的方法进行数数,在数数过程中体会度量单位十” 的方便快捷,认识度量单位 “百”,进一步体会 100 以内的数的意义,及计数单位 “一”“十”“百” 之间的关系,进而发展数感。并且本课通过为疫情前线寄口罩的情境,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侯丹
    侯丹4年前

    这节课的导入很新颖,通过观看微视频 “武汉保卫战 “,了解时事,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引入课题。在数学活动中学生经历同时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数量度量的过程,感知以 “十” 为度量单位的快捷,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突出重点,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真的发生。

    天津河西刘阳
    天津河西刘阳4年前

    梁老师这节课,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数量度量的过程,进而感知以 “十” 为度量单位的快捷,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突出重点。

    丸子同学
    丸子同学4年前

    学生在初步认识、感知 100 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数学模型来体会一百有多少,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百”,体会 “一”“十”“百” 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感受度量单位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篱笆那边
    篱笆那边4年前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读和说,并在情境中让学生感受数来源于生活,在进一步读和说、圈的过程中,感受量变的积累另外为了方便到更大计数单位产生的一个过程,另外古人在骨头或石头上进行计数,进行数和形的结合,让学生初步有了度量的意识。

    袁静1226
    袁静12264年前

    梁老师能够借助当前社会素材进行教学设计,度量,因比而存在。只有创造更多比的方式,才能助力学生度量性概念的建立,这节课在数数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度量单位 “十” 的方便快捷性,认识 “百”,体会 100 以内的数的意义,及计数单位 “一”“十”“百” 之间的关系,进而发展数感非常值得学习,建议将数学抽象思想的渗透也考虑进去

    468044347
    4680443474年前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 100 以内的数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数数方法感受度量单位 “一” 和 “十” 的区别,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数数,发展学生的数感。渗透度量意识。培养度量观念。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睛看,会用数学的思维想。

    郭鹏
    郭鹏4年前

    1、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实物教具计数器、十张一百元的人民币、多媒体的精彩运用均优化了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大数图片、一千元的人民币、以及操场上一千米的跑步经历,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辅助学生理解掌握了所学知识。

    侯锦茹
    侯锦茹4年前

    本课采用小棒对应的方法进行数数,在数数过程中体会度量单位十” 的方便快捷,认识度量单位 “百”,进一步体会 100 以内的数的意义,及计数单位 “一”“十”“百” 之间的关系,进而发展数感。

    小丸子的四季
    小丸子的四季4年前

    内容的背后呈现的主题为度量,度量是核心部分,内容背后的核心能力,也就是学科核心素养,绝不仅仅指知识点,直指学科素养。

    小丸子的四季
    小丸子的四季4年前

    关注核心素养、基于核心素养、聚焦关键问题,让学生进行有效参与与深度思考。

    衣馨
    衣馨3年前

    遵循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衣馨
    衣馨3年前

    怎样能让学生们直观的感触到千这个计数单位的大小,体会一千到底有多大从而建立数感,是本节课比较难呈现的一个问题,同时我也在想,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解决以上问题并能实现高效课堂达到双赢局面。

    乐颜
    乐颜3年前

    设计了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体会度量的意义和价值。

    八百垧第四小学数学教师赵鑫楠
    八百垧第四小学数学教师赵鑫楠3年前

    师生问答、互动等多项教学方式是我今后在教学所需要掌握的技能

    赵珊珊
    赵珊珊3年前

    数量度量过程中形成的度量单位是人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因此教师借助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去数出 100 只口罩,学生很自然的想到运用数小棒的方法来进行等量的代换,用小棒代替口罩,在数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 “百” 这一计数单位的 “量” 为多少,让学生对百有了 “量感” 的体验,设计巧妙,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将知识具体化。

    高春娥
    高春娥3年前

    读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对度量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把握有了新的提升,是数学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与生活的真实体现,不仅仅将度量的数学思想贯穿与教学中,深刻地体会到度量在数中的体现。

    xiaoshuling1234
    xiaoshuling12343年前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 100 以内的数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的数数方法感受度量单位 “一” 和 “十” 的区别,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方法数数,发展学生的数感。渗透度量意识。培养度量观念。培养学生会用数学的眼睛看,会用数学的思维想。

    MATH小天使
    MATH小天使3年前

    本课在活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 100 以内的数,体会 100 的意义,认识计数单位 “百”,体会计数单位” 一”” 十”” 百” 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发展数感。

    尹海滨
    尹海滨3年前

    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运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更多的重视学生的生活实践,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尹海滨
    尹海滨3年前

    认真品读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对度量在小学数学中的渗透把握的十分精准,数学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与生活的真实体现,将度量的数学思想贯穿与教学中,并且体会到度量在数中的体现,收益匪浅。

    lishuqiu
    lishuqiu3年前

    学生经历同时用不同的单位进行数量度量的过程,感知以 “十” 为度量单位的快捷,进一步认识 100 以内的数,突出重点,让每个学生的学习真的发生。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64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64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23:27 · PVG 07:27 · LAX 16:27 · JFK 19:27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