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lanxueren1988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21

【2021秋】农安县小学数学刘玉和名师工作室 隋亚男 3上 《什么是周长》

  •  
  •  
    lanxueren1988 · 3年前 · 234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192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吉林省农安县小学数学刘玉和名师工作室的隋亚男,和我一起学习、成长的伙伴还有陈静、刘晓霞和崔迪老师。非常感谢新世纪教材编委、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的专家、领导们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

    我将和我的团队成员一起借助三年上册第五单元《什么是周长》一课的第一课时,围绕 “学会学习 -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探索” 的活动主题进行探索学习,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和同仁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预祝各位同仁取得优异的成绩,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23#r_102653

    主题解读:https://bbs.xsj21.com/t/1923#r_102655

    选题思考:https://bbs.xsj21.com/t/1923#r_102656

    前测问卷及分析:https://bbs.xsj21.com/t/1923#r_102657

    教案一稿: https://bbs.xsj21.com/t/1923#r_102658

    试教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923#r_102659

    教案二稿:https://bbs.xsj21.com/t/1923#r_102660

    试教反思: https://bbs.xsj21.com/t/1923#r_102661

    团队磨课:https://bbs.xsj21.com/t/1923#r_102662

    教案终稿:https://bbs.xsj21.com/t/1923#r_102663

    课堂实录: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TgwNjM0Nzk0OA==.html?firsttime=2

    活动综述:https://bbs.xsj21.com/t/1923#r_102665

    234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136 条回复   2021-09-21 17:30:55 +08:00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主题解读:

    “量感”,简单而言就是对量的感受。在小学阶段 “量感” 主要是指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重量、货币等的感性认识,这些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量感” 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教学中不易引起老师们的足够重视,因而容易成为教学的盲点。量感是一种关于现实世界中量的直觉,它需要在生活体验中建立,在动手操作中形成与发展,在发现与解决问题中强化。小学阶段是学生感受数量、形成量感的重要时期,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要注重学生量感的培养。“量感” 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选题思考:

    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 量感 ' 的学习方式探索”, 我们选择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什么是周长》这一课。这是一节概念课, 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而抽象思维较为薄弱的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并构建周长的概念仍有一定的难度。通过阅读各版本教材,我发现:教材对于周长这部分内容的编排,都是先感知实物,再从平面图形入手,概括出周长的概念。而教学实践发现,尽管学生能熟练识记周长的概念,但极易出现 “图形的边就是它的周长”、“面越大,周长也就越大” 等错误认识。如何帮助学生准确建构周长的概念呢?我理解周长的生长点不是 “周” 而是 “长”,只有把周长的认识指向度量长度,才是抓到了周长的本质。

    从生活层面,学生知道一周的意思;从知识层面,学生理解长度的意义。因此,学生真正的难点是 “不知道周长就是长度。”“周” 只是前提,“长” 才是本质。二年级学习的长度测量是一维的,而周长藏在二维的平面上,是点与点之间连接在一起,起点出发回到起点。因此,要让学生明白周长实际上就是一个特殊的长度。《义务教育教学 课程标准》中指出:“ 重要 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 学生对周长的概念要经历多次感知,否则容易和面积的知识混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通过亲自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活动,全方位感受、探索周长的含义,从而比较准确全面的理解周长的概念。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前测问卷:

    把你认为合适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

    1. 你知道什么是 “周长” 吗?(   )

    A、 不知道,没听说过。B、听说过,但说不清楚。C、知道,能说清楚

    2. 什么是周长?(

    A、 物体的边 B、物体的一周 C、图形边线一周的长度

    3. 你认为下面关于 “周长” 的说法正确的是什么?(    )

    A、图形越大,周长越大。 B、任何物体和图形都有周长 C、周长要用尺子量出来

    问卷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虽然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规则的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也看到过一些不规则图形,但是周长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些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

    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有关空间与几何的问题都与具体生活实例联系比较紧密,它们不可能以几何图形的形式抽象存在,有关周长的问题也是如此。 第一题 52.50%的学生听说过 “周长”,但说不清楚什么是 “周长”,37.50%的学生选择知道,能说清楚。第二题的正确率为 47.5%,一部分同学能根据选项内容选出更准确的内容:C、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第三题选 A 选项为 35%,学生极易出现 “面积越大,周长也就越大” 的错误认识;选择 B 选项为 45.5%,选择 C 选项为 19.5%,学生真正的难点是 “不知道周长就是长度”,学生重视一周的理解,却忽视一周的长度才是周长,“周” 只是前提,“长” 才是本质。周长藏在二维的平面上,是点与点之间连接在一起,起点出发回到起点,因此,要让学生明白周长实际上就是一个特殊的长度,教学中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结合生活中熟悉的具体事物来帮助学生认识周长,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逐步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获得更多、更直观的有关周长的直观经验,建立周长的概念,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教案一稿: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农安县小学数学刘玉和名师工作室 隋亚男

    教材简析

    《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节课,本节课是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单元学习的重点。教科书在编排上重视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一看、描一描、量一量、数一数等一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地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 “量感”,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周长的含义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规则的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也看到过一些不规则图形,是本节课建立周长表象的必要基础。但是周长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些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的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认识物体 表面 或图形的周长。

    2. 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 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发展合作技能。

    重点及难点

    重点: 通过直观及操作活动,建立周长的概念,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难点: 掌握周长测量的方法。

    教学资源

    树叶、绳子、软尺、彩笔、课件、新世纪数学微课 3.0。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 播放 “新世纪数学微课 3.0”1 分 32 秒到 55 秒视频。

    2. 师明确问题:同学们,这只小蚂蚁爬的到底有多远呢?我们一起来帮助淘气解决问题吧! (描出树叶边线,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也有边线。)

    设计意图: 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漫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事物出发展开教学,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活动 (一) 描一描

    课件出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

    1. 描一描树叶和数学书的边线。

    2.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描的。

    3. 让学生找到身边的任何一个物体,指一指他们的边线。

    设计意图: 描的过程就是由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通过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的活动,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认识,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活动 (二) 说一说

    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小蚂蚁爬树叶的动画,你读懂了什么?(小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 周长.)(板书课题)

    2. 观察课件彩色铅笔沿数学书边线描了一周的动画。(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 周长 .)

    3. 同伴之间互相在图上指一指,说一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再集体交流反馈。

    4. 说一说其他物体的周长。

    设计意图: 概念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多种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经验的积累,逐步深化认识。借助直观的边线,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这两组图形的边线即是图形的一周,抽象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

    活动 (三) 量一量

    1. 引导学生测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1)学生说出自己想到的方法,以及选择这种方法的理由。

    (2)小组交流测量方法。

    (3)小组合作动手测量,教师巡视。

    ①选择一适当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教师可以给与适当的引导)

    ②小组内做好分工,合作完成。

    ③及时做好记录,做好汇报准备。

    (4)小组代表汇报测量结果。

    2. 对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比较,体会不同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①在这个教学中,要让孩子积极动手操作,并且教师要提供多种测量的工具,从而让学生在测量的活动中,想出测量树叶周长的方法。

    ②学生发现像数学书这种规则的图形可以用我们的直尺来测量。

    ③测量过程中边线不封闭或有重叠情况就不是周长了。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索任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索测量周长的方式方法,在测量周长的操作过程中,既巩固了周长的认识,也获得了直尺测量、卷尺测量、绕绳等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 “量感”。】

    活动 (四) 数一数

    1. 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1)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的周长是什么?让学生用彩笔分别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

    (2)独立数一数。

    (3)同桌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4)全班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在呈现多样化的数法的同时注意优化合理、简便的方法。

    设计意图: 借助 “量一量”“数一数” 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内涵,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方法测量及数图形的周长,丰富测量和数图形周长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 为后续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奠定基础。】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画出蜗牛所走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的周长的概念进行巩固,促进周长表象的形成。)

    2. 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鼓励学生用多种计算方法正确数、算出图形的周长,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 从 “描” 到 “数”(或 “算”),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并且在 “数” 的过程中凸显度量的本质 --- 找出被度量物所包含度量单位的个数。】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1.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1)什么是周长?

    (2)如何测量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3)测量或数图形周长时应注意什么?有什么好的经验?

    设计意图: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进行梳理、总结,使得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内化,通过总结归纳,总结学习过程中所用的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物体表面边线或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

    刘老师
    刘老师3年前

    @lanxueren1988 " 1. 播放 “新世纪数学微课 3.0”1 分 32 秒到 55 秒视频。" 应该对视频内容及作用进行一下描述,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刘老师](https://bbs.xsj21.com/member/刘老师) 这样就清晰了!

    宋玲玲
    宋玲玲3年前

    @lanxueren1988 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发展合作技能。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发展合作技能。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宋玲玲 在测量周长的操作过程中,巩固对周长的认识,同时获得了直尺测量、卷尺测量、绕绳等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 “量感”。

    yan
    yan3年前

    前测问卷设计非常好,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对于周长的初步认识和存在的疑惑,教学设计上就可以有的放矢,不教学生已会的,重点放在学生迷惑的地方。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yan 对!重点放在学生迷惑的地方。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试教反思:

    在识周长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指一指树叶的边沿,感受 “一周” 的含义,接着让学生动手描一描树叶的 “一周”,再通过蚂蚁爬树叶一周的动画演示来加深 “一周” 的含义,引出图形 “一周的长度” 就是周长。在认识周长后,通过教室中的黑板、课桌、书本、讲台等让学生指一指,予以升华。

    在量周长这一环节中我给学生提供充分地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在量树叶的周长时分工合作,用细线一点一点的围着树叶的边沿量,再用尺子量出细线的长,在这一操作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直接经验,而且自主探索、自我感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最后是求周长,将图形呈现在一厘米长的方格纸上让学生求图形的周长。学生在已有周长知识的基础上沿图形边沿按一定的顺序数一数,能很容易的得出图形的周长,也加深了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不足之处:1. 课件的设计制作有不足的地方;2. 时间的把握不够,在量周长和小结全课时,时间已经不够用;3.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还不够多;4. 在求周长时,很多学生在数图形所占的方格子的个数,一方面可能是课件的呈现让学生产生了误会,另一方面说明学生对什么是周长理解不深入;5. 在小结时学生不敢大胆的说出自己学到了哪些知识,与自己平时的教学语言不精炼有关,今后要注意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教案二稿: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农安县小学数学刘玉和名师工作室 隋亚男

    教材简析

    《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节课,本节课是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单元学习的重点。教科书在编排上重视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一看、描一描、量一量、数一数等一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地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 “量感”,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周长的含义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规则的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也看到过一些不规则图形,是本节课建立周长表象的必要基础。但是周长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些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的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认识物体 表面 或图形的周长。

    2. 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 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发展合作技能。

    重点及难点

    重点: 通过直观及操作活动,建立周长的概念,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难点: 掌握周长测量的方法。

    教学资源

    树叶、绳子、软尺、彩笔、课件、新世纪数学微课 3.0。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 播放 “新世纪数学微课 3.0”1 分 32 秒到 55 秒视频。

    2. 师明确问题:同学们,这只小蚂蚁爬的到底有多远呢?我们一起来帮助淘气解决问题吧! (描出树叶边线,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也有边线。)

    设计意图: 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漫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事物出发展开教学,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活动 (一) 描一描

    课件出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

    1. 描一描树叶和数学书的边线。

    2.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描的。

    3. 让学生找到身边的任何一个物体,指一指他们的边线。

    设计意图: 描的过程就是由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通过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的活动,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认识,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活动 (二) 说一说

    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小蚂蚁爬树叶的动画,你读懂了什么?(小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 周长.)(板书课题)

    2. 观察课件彩色铅笔沿数学书边线描了一周的动画。(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 周长 .)

    3. 同伴之间互相在图上指一指,说一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再集体交流反馈。

    4. 说一说其他物体的周长。

    设计意图: 概念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多种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经验的积累,逐步深化认识。借助直观的边线,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这两组图形的边线即是图形的一周,抽象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

    活动 (三) 量一量

    1. 引导学生测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1)学生说出自己想到的方法,以及选择这种方法的理由。

    (2)小组交流测量方法。

    (3)小组合作动手测量,教师巡视。

    ①选择一适当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教师可以给与适当的引导)

    ②小组内做好分工,合作完成。

    ③及时做好记录,做好汇报准备。

    (4)小组代表汇报测量结果。

    2. 对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比较,体会不同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①在这个教学中,要让孩子积极动手操作,并且教师要提供多种测量的工具,从而让学生在测量的活动中,想出测量树叶周长的方法。

    ②学生发现像数学书这种规则的图形可以用我们的直尺来测量。

    ③测量过程中边线不封闭或有重叠情况就不是周长了。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索任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索测量周长的方式方法,在测量周长的操作过程中,既巩固了周长的认识,也获得了直尺测量、卷尺测量、绕绳等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 “量感”。】

    活动 (四) 数一数

    1. 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1)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的周长是什么?让学生用彩笔分别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

    (2)独立数一数。

    (3)同桌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4)全班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在呈现多样化的数法的同时注意优化合理、简便的方法。

    设计意图: 借助 “量一量”“数一数” 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内涵,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方法测量及数图形的周长,丰富测量和数图形周长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 为后续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奠定基础。】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画出蜗牛所走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的周长的概念进行巩固,促进周长表象的形成。)

    2. 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鼓励学生用多种计算方法正确数、算出图形的周长,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 从 “描” 到 “数”(或 “算”),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并且在 “数” 的过程中凸显度量的本质 --- 找出被度量物所包含度量单位的个数。】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1.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1)什么是周长?

    (2)如何测量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3)测量或数图形周长时应注意什么?有什么好的经验?

    2. 课后活动:课后估测学校篮球场地的周长大约是多少米?

    (先测自己的步长,再用步长测篮球场地的周长。)

    设计意图: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进行梳理、总结,提升积累课堂上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让学生带着探索的欲望走出课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利用 “量感”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什么是周长

    物体表面边线或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

    刘老师
    刘老师3年前❤️1

    @lanxueren1988 “3. 让学生找到身边的任何一个物体,指一指他们的边线。” 这个过程可以去掉。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刘老师](https://bbs.xsj21.com/member/刘老师) 确实应该去掉!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试教反思:

    1、对教材的扩展与加深。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尤其在一个新的数学概念的形成阶段,需要利用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充分感知其周长,因此,教学中设计了平面的直线图形、曲线图形,其中有规则图形,也有不规则图形,“一周的长度” 只是对周长宽泛的解释,而具体到四边形,即 “四条边的总长度”;三角形,即 “三条边的总长度”。让学生用具体化的语言解释周长,是对教材的加深。

    2、在悟中学数学

    悟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它体现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积累。

    学生观察动画只是对周长获得初步感知,接下来猜周长的含义也只是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进行的猜想,此时学生对周长的理解是浅层的、表面的。当描周长、说周长、指周长及量周长环节结束时,学生头脑中对周长的理解已经越来越深刻了,那积淀在头脑里的概念不是教师说教式的灌输进去的,而是在学生丰富的体验中获得的。对概念的理解由浅入深,这就是悟。

    3、操作的有效性。

    让小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但切忌为了操作而操作,应该为了学习而操作。

    课上当全体同学动手指周围物体的周长时,要适时强调:只指一周;从一处开始,指一周,回到起点。并配上学生的演示、学生的讲解。这样就防止了学生错误的指法,做到有效。

    4、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当学生说到用线绕树叶的一周,再把用到的这段毛线拉直,在直尺上量出长度时,要适时地表扬:该小组同学用到了 “转化” 的思想,把曲的线转化成直的线。

    由于想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所以存在前松后紧的问题,后面环节中的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也不够充分,部分练习只有留待下节课进行,因此对课堂的调控还有待加强。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团队磨课:

    1、研讨纪实

    2. 研讨后反思

    教学本课要突破下面几点:

    (1)教材第 1 个问题串,让学生描出边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描吗?描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有这个需要吗?

    (2)如何突显周长就是长度?

    (3)如何厘清 “面积越大周长就越大” 这一迷思?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教案终稿: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农安县伏龙泉镇中心小学 隋亚男

    教材简析

    《什么是周长》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一节课,本节课是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单元学习的重点。教科书在编排上重视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任意(不规则)图形入手,通过看一看、描一描、量一量、数一数等一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地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 “量感”,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周长的含义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规则的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也看到过一些不规则图形,是本节课建立周长表象的必要基础。但是周长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些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的实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思考、操作认识物体 表面 或图形的周长。

    2. 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过程,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 能与他人合作,测量物体表面或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得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感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发展合作技能。

    重点及难点

    重点: 通过直观及操作活动,建立周长的概念,认识周长、理解周长的含义

    难点: 掌握周长测量的方法。

    教学资源

    树叶、绳子、软尺、彩笔、课件、细铁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谈话导入:秋天来了,淘气带着一片美丽的树叶走进课堂,他发现一只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整整一周。

    2. 师明确问题:同学们,这只小蚂蚁爬的到底有多远呢?我们一起来帮助淘气解决问题吧! (描出树叶边线,生活中的其他物体也有边线。)

    设计意图: 借助想象,初步建立边线的表象,为突出周长的本质 (边线的长度) 奠定基础。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事物出发展开教学,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活动 (一) 描一描

    课件出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

    1. 描一描树叶和数学书的边线。

    2.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描的。

    3. 看着描下来的图形比较,哪个比较长?

    设计意图: 描的过程就是由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通过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的活动,获得鲜明、生动、形象的认识,初步感知周长的含义。】

    活动 (二) 说一说

    学生看着描下来的图形比较,哪个比较长?还是有困难,这时,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小蚂蚁爬树叶及数学书封面边线的动画。说明:看起来这两个边线的长度比较起来真是有困难,那就请小蚂蚁来帮忙吧!

    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小蚂蚁爬树叶的动画,你读懂了什么?(小蚂蚁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 周长.)(板书课题)

    2. 观察课件彩色铅笔沿数学书边线描了一周的动画。(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 周长 .)

    3. 同伴之间互相在图上指一指,说一说什么是树叶的周长、什么是图形的周长,再集体交流反馈。

    4. 说一说其他物体的周长。

    设计意图: 概念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多种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经验的积累,逐步深化认识。借助直观的边线,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这两组图形的边线即是图形的一周,抽象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

    活动 (三) 量一量

    1. 引导学生测量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1)学生说出自己想到的方法,以及选择这种方法的理由。

    (2)小组交流测量方法。

    (3)小组合作动手测量,教师巡视。

    ①选择一适当的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教师可以给与适当的引导)

    ②小组内做好分工,合作完成。

    ③及时做好记录,做好汇报准备。

    (4)小组代表汇报测量结果。

    2. 对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比较,体会不同方法的优势和不足。

    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①在这个教学中,要让孩子积极动手操作,并且教师要提供多种测量的工具,从而让学生在测量的活动中,想出测量树叶周长的方法。

    ②学生发现像数学书这种规则的图形可以用我们的直尺来测量。

    ③测量过程中边线不封闭或有重叠情况就不是周长了。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索任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索测量周长的方式方法,在测量周长的操作过程中,既巩固了周长的认识,也获得了直尺测量、卷尺测量、绕绳等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 “量感”。】

    活动 (四) 数一数

    1. 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1)让学生说说这些图形的周长是什么?让学生用彩笔分别描出每个图形的边线。

    (2)独立数一数。

    (3)同桌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4)全班交流数的方法和结果。

    在呈现多样化的数法的同时注意优化合理、简便的方法。

    设计意图: 借助 “量一量”“数一数” 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内涵,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方法测量及数图形的周长,丰富测量和数图形周长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 为后续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奠定基础。】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画出蜗牛所走的路线实际上就是描出这些图形的边线,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的周长的概念进行巩固,促进周长表象的形成。)

    2. 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

    (鼓励学生用多种计算方法正确数、算出图形的周长,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 从 “描” 到 “数”(或 “算”),进一步体会周长的含义,并且在 “数” 的过程中凸显度量的本质 --- 找出被度量物所包含度量单位的个数。】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1.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1)什么是周长?

    (2)如何测量物体或图形的周长?

    (3)测量或数图形周长时应注意什么?有什么好的经验?

    2. 引发思考:是不是图形越大,周长就越长呢?(师借助细铁丝围成一个圆形,当圆形通过挤推变小时,周长不变。)

    3. 课后活动:课后估测学校篮球场地的周长大约是多少米?

    (先测自己的步长,再用步长测篮球场地的周长。)

    设计意图: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方法进行梳理、总结,提升积累课堂上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让学生带着探索的欲望走出课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利用 “量感”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课堂实录: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活动综述:

    经过解读教材、学习课标、了解 “量感”、围绕主题(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 )及前期调研,团队共同设计初稿。

    经过第一次试课, 我主要通过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数一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 “体验” 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让学生描出树叶和数学书封面的边线,情境导入环节过于仓促,以至于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描边线,由于想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所以存在前松后紧的问题,后面环节中的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也不够充分,部分练习只有留待下节课进行,因此对课堂的调控还有待加强。 我们又设计了第 2 稿,重点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使课内体验性活动的时间合理分配,增加了课后活动环节,让学生带着探索的欲望走出课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利用 “量感”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次试教后,经过团队研讨,第二次试教后,经过团队研讨,为了使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凸显周长就是长度的问题,让学生看着描下来的图形比较,哪个比较长? 同时 探讨:比较这两个边线的长度,是不是就是比较它们的周长?借助直观的边线,抽象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帮助学生厘清 “面积越大周长就越大” 这一迷思,同时调整了板书设计, 形成第 3 稿教学设计。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的量感学习方式探索”,前 3 稿的设计,突出了探索性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性学习。

    最后一次利用教学设计终稿进行教学,充分体现了我们的设计意图。体现了 “思考 —— 探究 —— 分享” 这样 “互动式” 的学习方式。课堂中,让学生明白周长实际上就是一个特殊的长度,使学生获得了直尺测量、卷尺测量、绕绳等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 “量感”。经历了本次以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量感’的学习方式探索” 为主题的教学设计与展示活动,我们团队对如何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对 “量感” 及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量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可以说是收获颇丰,具体有以下几点感悟:

    1. 学生的已有基础和生活经验是建构数学知识的 “基模”。

    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知识的简单累加,要以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只有建立在学生已有基础和生活经验基础上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就本课来说,注重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结合生活中熟悉的具体事物来帮助学生认识周长,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逐步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获得的、更多、更直观的有关周长的直观经验,建立周长的概念,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课堂教学中要充分 “调动” 学生的已有基础和先前经验参与新知识的建构过程。

    2. 认知需要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问题串一,让学生描出树叶的边线,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描,描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看着描下来的图形比较,哪个比较长?还是有困难,这时,引发学生测量的需要, 有了这样一个过程,学生知道的不仅是这样一个数学事实,还知道这样的数学事实是怎么来的,还体验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快乐,获得了 “发现” 数学规律的成功体验。

    3. 数学课堂上的体验性活动是发展学生 “量感” 的必要过程。

    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 “做” 的过程和 “思考” 的过程中积淀,设计有效的测量各种图形周长的活动,可以让学生经历测量周长方法的发展过程,也是学生积累测量经验的重要途径。引导学生结合测量对象的特征,经历选择测量工具、确定测量方法,与伙伴合作探究,并相互交流测量成果的全过程,积累更为丰富的实际测量的活动经验,同时对周长的意义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 (2011 版)》明确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这一课中设计的 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数一数等 体验性活动,就是学生 “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生只有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才会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才能逐步形成关于周长的 “量感”。当然,“量感” 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不仅是课堂上有限的几项活动就能使学生形成很好的 “量感”,有必要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走进更加丰富的现实生活,进一步去体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量感。因此设计了课后活动:课后估测学校篮球场地的周长大约是多少米? 让学生带着探索的欲望走出课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利用 “量感”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最后,非常感谢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为我们教师搭建的学习、交流、展示和提升的平台。愿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越办越好!

    刘老师
    刘老师3年前

    @lanxueren1988 凸显了本次活动的价值。对量感有充分的认识,培养量感的策略由不成熟到成熟,由尝试探索到提升经验,抓住了关键,把握了本质。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刘老师](https://bbs.xsj21.com/member/刘老师) 周只是前提、“长” 才是本质,在实践中积累 “量感” 经验。

    songyanqiu790913
    songyanqiu7909133年前

    结合低年级的认知基础和学习习惯,紧抓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的浓厚兴趣,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找到周长的生活原型,并利用多种方式的操作活动,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 “量感” 经验,让学生在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songyanqiu790913](https://bbs.xsj21.com/member/songyanqiu790913) 对,应该注重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结合生活中熟悉的具体事物来帮助学生认识周长。

    刘老师
    刘老师3年前

    @songyanqiu790913 “在实践中积累 “量感” 经验” 同意您的观点。

    teacherw
    teacherw3年前

    学生经历 “现实情境中度量” 和 “抽象的图形度量” 两次度量活动,学生按照明确度量对象 确定度量单位 选择度量方法和工具 交流度量结果的学习路线完成度量活动。同时聚焦定性定量刻画周长,淬炼 “几何图形量感” 素养关键能力,完善估测策略,理性思辨提升 “量感” 素养。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teacherw](https://bbs.xsj21.com/member/teacherw) 学生数学 “量感” 的培养,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去培养、锻炼和提高。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描、摸、量、估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

    zhaoyujuan
    zhaoyujuan3年前

    现成的东西与其称为 “知识” 不如称为 “信息”,本节课张老师从头到尾一直在让学生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量感。不是以现成知识的习得与巩固为基本的学习,而是以具体的操作活动与建构的有意义的学习。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zhaoyujuan](https://bbs.xsj21.com/member/zhaoyujuan) 学生数学 “量感” 的培养,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去培养、锻炼和提高。

    刘老师
    刘老师3年前

    @lanxueren1988 是的,量感的形成,离不开实际的度量活动。

    许静
    许静3年前

    量感的建立,必须在多种感官实践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参与,形成表象,总结提升经验,从而建立起相对比较抽象的量感。隋老师通过说一说、量一量、数一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和感悟到周长的实际意义。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概念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多种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经验的积累,逐步深化认识。

    weixin
    weixin3年前

    要想学生能够理解透彻,就应该在教学中将抽象的 “周长” 变得具体,将一维的线从二维的面上剥离出来,示范给孩子们看,明确的感受 “一周” 在哪里,然后进行度量,感受周长的本质就是量值。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weixin](https://bbs.xsj21.com/member/weixin)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节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教学中要特别强调 “一周” 的实际意义。

    刘老师
    刘老师3年前

    该教学设计尊重了教材、理解了教材、突出了主题!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刘老师 测量单位是抽象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只有让学生经历测量单位发生发展过程,通过全身感官参与与体验,从多角度采用多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充分积累有效的数学经验,才能形成清晰的单位概念。

    刘老师
    刘老师3年前
    This reply has been deleted
    刘老师
    刘老师3年前

    前测问卷的设计,指向了学生的迷思!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刘老师 前测问卷很有意义!

    心灵之约
    心灵之约3年前

    隋老师在教学中能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索任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索测量周长的方式方法,在测量周长的操作过程中,既巩固了周长的认识,也获得了直尺测量、卷尺测量、绕绳等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算法的多样化,测一测、量一量等活动,这是对学生量感培养由 “表象” 到 “内化” 的过程。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心灵之约 概念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多种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经验的积累,逐步深化认识。

    懂得珍惜
    懂得珍惜3年前

    概念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多种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经验的积累,逐步深化认识。借助直观的边线,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这两组图形的边线即是图形的一周,抽象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懂得珍惜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节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教学中要特别强调 “一周” 的实际意义。

    懂得珍惜
    懂得珍惜3年前

    概念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多种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经验的积累,逐步深化认识。借助直观的边线,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这两组图形的边线即是图形的一周,抽象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懂得珍惜 教科书通过数一数图形一周的边线包含多少个小方格的边长,就 “量” 出图形的周长有多少厘米。

    lunyulan
    lunyulan3年前

    注重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体验周长,感悟周长,建立对周长的量感。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lunyulan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索任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索测量周长的方式方法。

    yan
    yan3年前

    量感的培养需要借助学生的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本节课设计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和数一数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抽象的概念,逐步建立直观认识。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yan 学生数学 “量感” 的培养,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去培养、锻炼和提高。

    一叶知秋
    一叶知秋3年前

    数学实验是学生感受量、体验量的重要学习方式。通过数学实验,能让学生建立清晰的量的表象。隋老师在探究新知建立模型的这一环节,通过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数一说四个活动,让学生感受量,培养学生对周长的量感。并且注重学生的课堂总结,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一叶知秋 在测量周长的操作过程中,既巩固了周长的认识,也获得了直尺测量、卷尺测量、绕绳等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的 “量感”。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节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教学中要特别强调 “一周” 的实际意义。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节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教学中要特别强调 “一周” 的实际意义。

    18744158750
    187441587503年前

    量感的培养需要借助学生的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本节课设计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和数一数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抽象的概念,逐步建立直观认识。概念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多种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经验的积累,逐步深化认识。借助直观的边线,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这两组图形的边线即是图形的一周,抽象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18744158750 是的!量感的培养需要借助学生的实际操作,亲身体验。

    赵海峰
    赵海峰3年前

    让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赵海峰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15202853892
    152028538923年前

    “周长” 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这节课中先从认识边线入手,在寻找图形或物体表面的边线活动中学生建立起大量的表象,再此基础上揭示本质 —— 周长。而后的测量活动既加深了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又让学生感知周长是可以度量的。从表象到本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15202853892 是啊!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

    天津河西韩青峻
    天津河西韩青峻3年前

    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提高了教学质效。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切实有效的数学活动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第一个教学环节是通过观察两只蚂蚁爬树叶的边线比赛,让学生直观感知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是这片树叶的周长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天津河西韩青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天津河西韩青峻
    天津河西韩青峻3年前

    通过描树叶的边线,得到树叶的轮廓,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从而进一步认识了周长的意义。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天津河西韩青峻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

    天津河西韩青峻
    天津河西韩青峻3年前

    老师组织学生经历了一个理解图形周长的含义,探索一般图形周长的过程。设计了许多活动,如 “直观感知” 层面上的说一说、摸一摸、画一画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天津河西韩青峻 教学中要特别强调 “一周” 的实际意义,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

    天津河西韩青峻
    天津河西韩青峻3年前

    学生在测量后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时,出现了不同计算方法,学生们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为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天津河西韩青峻 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化对周长意义的理解。

    天津河西韩青峻
    天津河西韩青峻3年前

    重视学生的实践体验,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天津河西韩青峻 从多角度采用多方法进行实践操作,充分积累有效的数学经验,才能形成清晰的单位概念。

    赵海峰
    赵海峰3年前

    本节课教师鼓励学生不使用测量工具就能对某个量的大小进行推断的效果,并且帮助学生能对不同的量进行估测和预测,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在动手实践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赵海峰 通过说一说、量一量、数一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能亲身体验和感悟到周长的实际意义。

    何娜
    何娜3年前

    老师设计了许多活动,如 “直观感知” 层面上的说一说、摸一摸、画一画!通过描树叶的边线,得到树叶的轮廓,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从而进一步认识了周长的意义。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何娜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索测量周长的方式方法。

    郭锐
    郭锐3年前

    从生活层面,学生知道一周的意思;从知识层面,学生理解长度的意义。因此,学生真正的难点是 “不知道周长就是长度。”“周” 只是前提,“长” 才是本质。概念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多种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经验的积累,逐步深化认识。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郭锐 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 “量感” 经验,让学生在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

    ldm119110
    ldm1191103年前

    周长是通过度量得到的,度量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边线的长度,结果就是它的周长。让学生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内涵,并能根据实际测量的对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方法。教师做的非常好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ldm119110 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索任务。

    15044395050
    150443950503年前

    量感的培养需要借助学生的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本节课设计让学生直观地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 “量感”,为后面认识各种图形周长的含义及周长的计算做好铺垫。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15044395050 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 “量感” 经验,让学生在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

    17684384978
    176843849783年前

    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清晰明确,结构合理看,符合学生实际。有利于发展学生对量感。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17684384978 丰富测量和数图形周长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

    张彦红
    张彦红3年前

    北师大史宁中教授说:“世界上很多东西不可传递,只能靠亲身经历。”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学生对生活事件的关注,让学生在课后有意识地去感知、体验。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蕴藏了两层含义:一是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索的任务,在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二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索测量周长的方式方法,可以用直尺、卷尺、绳子等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内涵,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测量图形的周长.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张彦红](https://bbs.xsj21.com/member/张彦红) 丰富测量和数图形周长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

    不死鸟
    不死鸟3年前

    周长” 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这节课中先从认识边线入手,在寻找图形或物体表面的边线活动中学生建立起大量的表象,再此基础上揭示本质 —— 周长。而后的测量活动既加深了对周长意义的理解又让学生感知周长是可以度量的。从表象到本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不死鸟](https://bbs.xsj21.com/member/不死鸟) 只有把周长的认识指向度量长度,才是抓到了周长的本质。

    lijihui@abc
    lijihui@abc3年前

    本节课通过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数一数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巩固周长内涵,培养学生的量感。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lijihui@abc 拓宽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进一步认识周长的意义。

    lijihui@abc
    lijihui@abc3年前

    概念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多种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经验的积累,逐步深化认识。借助直观的边线,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这两组图形的边线即是图形的一周,抽象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

    刘老师
    刘老师3年前

    @lijihui@abc 周长 —— 本质上是线的长度。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lijihui@abc 只有把周长的认识指向度量长度,才是抓到了周长的本质。

    lijihui@abc
    lijihui@abc3年前

    量感的培养需要借助学生的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本节课设计让学生直观地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 “量感” ,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

    刘老师
    刘老师3年前

    @lijihui@abc 体验 —— 经验 —— 量感

    石丹
    石丹3年前

    数学实验是学生感受量、体验量的重要学习方式。通过数学实验,能让学生建立清晰的量的表象。隋老师在探究新知建立模型的这一环节,通过描一描、说一说、量一量、数一说四个活动,让学生感受量,培养学生对周长的量感。并且注重学生的课堂总结,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石丹 体验 —— 经验 —— 量感

    13756429744
    137564297443年前

    通过摸一摸、描一描、说一说等活动积累学生对周长的认识。设计数学书和树叶两种图形的周长实际上是在认识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丰富学生的表象,强化感知。从数学书封面和树叶的一周到图形的一周,就是从实物抽象到规则与不规则平面图形的过程。进一步建立图形周长的概念,将抽象的概念,通过活动体验、实践操作,具体化、形象化,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周长的认识,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13756429744 把周长的认识指向度量长度,才是抓到了周长的本质。

    艳艳
    艳艳3年前

    学生第一次接触 “周长” 这个词语,所以只有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周长的含义。老师首先注意创设情境,让学生欣赏捡到的各种树叶,激发学生画的兴趣,让学生沿着树叶的边线描出树叶的形状,通过让学生一笔描出平面图形的边线,初步、直观感知 “一周” 和 “周长” 这两个词语;通过指一指数学书封面的一周、课桌的一周等来认知 “周长”,直观感知周长的意义,又通过让学生从身边找一些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周长,并且用手摸一摸它的周长,拓展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了丰富的表象。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艳艳 测量活动加深了对周长意义的理解让学生感知周长是可以度量的,从表象到本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wlz66890
    wlz668903年前

    概念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多种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经验的积累,逐步深化认识。借助直观的边线,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这两组图形的边线即是图形的一周,抽象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wlz66890 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

    wlz66890
    wlz668903年前

    教师通过让学生摸一摸、描一描、说一说等活动积累学生对周长的认识。设计数学书和树叶两种图形的周长实际上是在认识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的周长,丰富学生的表象,强化感知。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wlz66890](https://bbs.xsj21.com/member/wlz66890)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索测量周长的方式方法.

    yuyingjie666
    yuyingjie6663年前

    在教学过程中,隋老师调动了学生的所有感官,通过亲自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全方位感受、探索周长的含义,学生比较准确全面的理解了周长的概念。在丰富的活动中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yuyingjie666 丰富测量和数图形周长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

    石丹
    石丹3年前

    隋老师在教学中能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索任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索测量周长的方式方法,在测量周长的操作过程中,既巩固了周长的认识,也获得了直尺测量、卷尺测量、绕绳等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算法的多样化,测一测、量一量等活动,这是对学生量感培养由 “表象” 到 “内化” 的过程。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石丹 丰富测量和数图形周长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

    石丹
    石丹3年前

    隋老师在教学中能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索任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索测量周长的方式方法,在测量周长的操作过程中,既巩固了周长的认识,也获得了直尺测量、卷尺测量、绕绳等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算法的多样化,测一测、量一量等活动,这是对学生量感培养由 “表象” 到 “内化” 的过程。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石丹 丰富测量和数图形周长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

    小学数学常伟
    小学数学常伟3年前

    概念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多种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经验的积累,逐步深化认识。借助直观的边线,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这两组图形的边线即是图形的一周,抽象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小学数学常伟 只有把周长的认识指向度量长度,才是抓到了周长的本质。

    2741602583
    27416025833年前

    教师在课内安排了一系列活动,学生亲身感受周长,这样的做法,既使得学生感受到生活与周长的联系,又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体验,丰富测量和数图形周长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2741602583](https://bbs.xsj21.com/member/2741602583) 帮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 “量感” 经验,让学生在生动的学习过程中建构新知。

    燕子
    燕子3年前

    隋老师在教学中能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索任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索测量周长的方式方法,在测量周长的操作过程中,既巩固了周长的认识,也获得了直尺测量、卷尺测量、绕绳等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算法的多样化,测一测、量一量等活动,这是对学生量感培养由 “表象” 到 “内化” 的过程。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燕子](https://bbs.xsj21.com/member/燕子) 帮助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李小梅
    李小梅3年前

    隋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通过亲自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活动,全方位感受、探索周长的含义,从而比较准确全面的理解了周长的概念,抓住了周长的本质。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李小梅](https://bbs.xsj21.com/member/李小梅) 学生从周长意义的角度探索出如何得到平面图形周长的一般方法,体现了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

    13756622745
    137566227453年前

    这是一节概念课, 对于形象思维占优势、而抽象思维较为薄弱的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并构建周长的概念仍有一定的难度。通过阅读各版本教材,我发现:教材对于周长这部分内容的编排,都是先感知实物,再从平面图形入手,概括出周长的概念。而教学实践发现,尽管学生能熟练识记周长的概念,但极易出现 “图形的边就是它的周长”、“面越大,周长也就越大” 等错误认识。如何帮助学生准确建构周长的概念呢?我理解周长的生长点不是 “周” 而是 “长”,只有把周长的认识指向度量长度,才是抓到了周长的本质。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13756622745](https://bbs.xsj21.com/member/13756622745) 是啊!周长就是长度!

    13756622745
    137566227453年前

    概念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多种活动的过程中,通过思维经验的积累,逐步深化认识。借助直观的边线,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这两组图形的边线即是图形的一周,抽象周长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13756622745 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需要建立在多种活动的过程中。

    13756622745
    137566227453年前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规则的平面图形,并且已经掌握了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也看到过一些不规则图形,是本节课建立周长表象的必要基础。但是周长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有些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13756622745 通过思维经验的积累,逐步深化对周长的认识!

    13756622745
    137566227453年前

    从生活层面,学生知道一周的意思;从知识层面,学生理解长度的意义。因此,学生真正的难点是 “不知道周长就是长度。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13756622745 “周只是前提、“长” 才是本质。

    13756622745
    137566227453年前

    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漫的年龄特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事物出发展开教学,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 。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13756622745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756622745
    137566227453年前

    教学中能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探索任务,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探索测量周长的方式方法,在测量周长的操作过程中,既巩固了周长的认识,也获得了直尺测量、卷尺测量、绕绳等测量图形周长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了解决问题算法的多样化,测一测、量一量等活动,这是对学生量感培养由 “表象” 到 “内化” 的过程。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13756622745 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内涵!

    13756622745
    137566227453年前

    “周” 只是前提,“长” 才是本质。周长藏在二维的平面上,是点与点之间连接在一起,起点出发回到起点,因此,要让学生明白周长实际上就是一个特殊的长度,教学中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结合生活中熟悉的具体事物来帮助学生认识周长,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逐步理解周长的实际含义,获得更多、更直观的有关周长的直观经验,建立周长的概念,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帮助学生形成 “量感”。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13756622745 周长概念的建立需要建立在多种活动过程中,逐步学生形成 “量感”。

    唐宁博
    唐宁博3年前

    “量感” 是建立在体验基础上的,而一次成功体验的必备条件就是充裕的实验素材。但一方面,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教师不愿费时费力准备实验素材,直接用课件演示替代学生的亲身体验;另一方面,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这种 “考试指挥棒” 驱动下,更多教师愿意把时间放在更容易考查的实验知识上,忽视素材的准备。但张老师让学生动手实践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唐宁博 学生 “量感” 的培养需要建立在多种活动过程中!

    唐宁博
    唐宁博3年前

    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量感的形成同样需要重视学生的体验。在数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量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范式,促进学生量感的建立与发展。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唐宁博 让学生直观的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

    唐宁博
    唐宁博3年前

    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学生是否理解量的作用,是否形成相关量感,还是要在生活实践的运用中检验。而学生量感的形成,不仅体现在课堂的认知上,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是否能用合适的数值与单位表示生活中的现象。

    lanxueren1988
    lanxueren19883年前

    @唐宁博 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养成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04:45 · PVG 12:45 · LAX 21:45 · JFK 00:45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