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ljt123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展示大赛-2021

【2021秋】广东深圳宝安基地 李锦涛 3上 《什么是周长》

  •  
  •  
    ljt123 · 3年前 · 65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188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尊敬的各位专家、教育同仁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广东深圳宝安基地的李锦涛,很荣幸能够代表广东深圳宝安基地参加本次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大赛,感谢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给我们提供学习平台,让我们锻炼、成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与我们团队的其他老师一起围绕本次活动的主题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 量感 ’ 的学习方式探索”,结合《什么是周长》这节课,探讨如何发展学生 “量感”、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很珍惜这一次与全国同行们一起学习、交流的的机会,特别期待各位专家、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预祝本次大赛圆满成功!祝各位同仁取得好成绩!祝各位专家、同仁们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教材图片:https://bbs.xsj21.com/t/1947#r_102756

    活动主题解读:https://bbs.xsj21.com/t/1947#r_102757

    选课思考:https://bbs.xsj21.com/t/1947#r_102758

    教案一稿:https://bbs.xsj21.com/t/1947#r_102759

    一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47#r_123567

    教案二稿:https://bbs.xsj21.com/t/1947#r_123568

    二稿反思:https://bbs.xsj21.com/t/1947#r_123569

    团队磨课图片:

    教案终稿:https://bbs.xsj21.com/t/1947#r_123570

    课堂实录视频:链接:https://pan.baidu.com/s/1EVvOhXKyJDamWVRJU5VItA

    提取码:1234

    65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25 条回复   2021-09-20 15:22:37 +08:00
    ljt123
    ljt1233年前

    主题活动解读:

    在小学数学阶段中,“图形与几何” 是一重要组成部分,在图形与几何部分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着重发展学生的 “量感”,以及相应的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量感”,实际上就是人们对 “具体的量” 的直观感受,是对于实际物体的大小、重量、或是时间、速度的一种感性认知,并非拥有统一标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教学的效果不明显。此次活动的主题,重点是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 “量感”,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实际经验,并能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方式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是深入思考、深入研究的。

    ljt123
    ljt1233年前

    选课思考:

    本节课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如何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活动,“指一指”、“说一说”、“量一量”、“算一算” 物体的周长,从而发展学生 “量感”,是本节课的重点。

    三年级学生的大脑对于抽象思维系统的发展是不完善的,所以需要借助一些实际的物体或者是切身的体验去理解周长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是在测量现实生活中物体的周长,从而首先能够深化周长的概念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其次,感受到周长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周长来源于生活,也会应用于生活(做衣服,买衣服,量身材……);再者,在实际学习活动中,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团结的精神。

    ljt123
    ljt1233年前

    教案一稿:

    任务驱动 明理求实

    ——《什么是周长》一课的学习路径设计

    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周长概念是本课和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应重视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任意图形入手,通过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地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认识了一些规则图形,并且在二年级学习过了度量单位,为周长的学习已经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

    1. 结合情境,在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中,认识物体表面或者图形的周长。

     2. 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

    3. 能够测量物体表面或者简单图形的周长,获取测量周长的活动经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认识周长的概念。

    难点:能够利用简便的方法测量、比较物体的周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发问题,问题助力思考

    师:同学们知道喜欢秋天吗?(课件出示深秋风景画面)

    生:喜欢

    师:是的,多么美丽的秋天呀!秋天是树叶飘落的季节。一片片飘落的树叶可成了小昆虫的运动乐园。看!一只喜欢运动的小蚂蚁正准备运动呢!想知道它是怎样运动的吗?(想)那就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课件出示:FLASH 动画演示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一周)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刚才小蚂蚁是怎样运动的?它爬的轨迹与这片树叶的什么有关?

    生: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圈。

    师:你们观察的很仔细,树叶的一圈还可以怎么说?

    生:一周。

    师:怎样才算一周呢?现在再来看一遍,小蚂蚁是从哪里开始爬的?在什么地方爬?爬到哪儿结束的?(边放课件边说)(小蚂蚁从一点出发沿着树叶的最外边线爬了一周后再回到起点(强调回到起点才算一周))这就是小蚂蚁刚才爬过的路长。我们认真听听小蚂蚁想跟我们说什么?(多媒体课件播放录音:我爬过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听了小蚂蚁的话,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什么是周长。(板书课题:什么是周长)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什么才是完整的一周,自然地过渡到新知的教学中。

    (二)任务驱动思考,结论多元表达

    师:小蚂蚁真调皮,你们看!它又想从这点爬,它要怎么爬才算一周呢?谁来上台比划比划?(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小蚂蚁从树叶的另一点出发爬过一周的过程。)

    师:今天老师给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了一片树叶,请你动手描一描手中树叶的周长,和同桌说一说你是从哪里开始的,又是在哪里停下来的?(强调从哪摸起,到哪结束,这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表面的周长。)

    师:刚才同学们都描好了树叶的周长,我们先来听听这位同学的描法(在实物展示台上描的同学):你的起点在哪里?那其他同学,你们的起点又在哪里?(引导学生得出边线上任何地方都可作为起点)

    师:刚才我们描了树叶的周长,说说你是怎样描的?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描树叶的周长起点可以不同,但相同的是都要沿着树叶的边线描完树叶的一周,又回到起点,这样描出的都是树叶的周长)

    师:树叶的周长,同学们都知道了,那么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在哪里?请同学们确定好起点,再用手指描一描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

    师:你还能从我们的身边找到其它物体表面的周长吗?请你先找一找、摸一摸,再和同桌说一说。(先和同桌互相说,再汇报交流)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用小棒摆成的三角形,谁能上台来,用你的手指描一描它的周长?(边说边描)

    师:如果老师现在把这个三角形打开呢?它还有周长吗?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引导学生明确在描周长时,从起点开始,就要回到起点)

    师:因此,现在这个三角形是没有周长的!那谁能说一说,怎样的图形才有周长?(引导学生明确,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辨析中明确周长的定义,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三) 思考激发创意,分享促进融通

    师:既然咱们已经学会了什么是周长了,那么接下来老师想给同学们布置一个挑战!请你挑选课桌上的工具,在四人小组中合作,量一量,树叶和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究竟是多少?(工具:卷尺、直尺、细绳)

    师:哪位同学愿意上台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小组是怎么测量的。让坐在位置上的同学来当一回小法官,看看你的测量方法是否妥当。

    生法 1:用卷尺测量树叶的周长

    师:谁能评价一下这个方法,你觉得可以吗、或者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法 2: 用细绳和直尺测量树叶的周长

    师:你这个方法还真是有点复杂!老师一时半会也想不明白究竟合不合适。同学们能帮帮老师吗?

    生法 3:用直尺测量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

    师:谁能评价一下这个方法,说说好不好?

    生法 4:只测量一条长、一条宽,然后计算

    师:你这个方法还真特别?谁能看明白他的做法?请你说一说!

    【设计意图】 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先合作思考设计测量方法,再上台展示,加强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可有意地制造思维冲突,引导生生之间进行对话与互动(提问和评价),加强全体同学的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

    (四)练习促进内化,重在学以致用

    练习 1:蜗牛沿着图形的边线爬行一周,请将它们走的路线画出来。

    练习 2:数一数,下面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

    练习 3:甲和乙,谁的周长更长?先在四人小组里互相说一说你的想法,再举手回答。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了 “什么是周长”。通过今天的探索与实践,你学到了什么?请你用 “通过这节课,我学到了……” 说一说吧!

    【设计意图】 通过难度层层递进的三个练习题,使学生加深知识的印象,明确周长的概念,能够判断简单图形的周长。并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小结,促进知识的内化。

    15844101377
    158441013773年前

    此次活动的主题,重点是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 “量感”,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实际经验,并能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方式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是深入思考、深入研究的。

    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3年前

    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辨析中明确周长的定义,引导学生先合作思考设计测量方法,再上台展示,加强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马艳玲
    马艳玲3年前

    教师能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实际经验,并能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方式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是深入思考、深入研究的。

    许静
    许静3年前

    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将生活量感逐步转变为数学量感,有计划、有目的地对事物进行定量刻画,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培养准确的量感。

    ycl12
    ycl123年前

    本课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起始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用情境导入法由生活情境引入新课。教学环节新颖。

    心灵之约
    心灵之约3年前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思维过程对具体形象存在着依赖性。在师生共同得出周长的概念之后,老师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里特点,设计了画一画、数一数、比一比等一系列基本练习,拓宽了学生对周长的感性认识,对知识进行了内化。

    abcd1234cn
    abcd1234cn3年前

    本节课是把教学中发展学生的 “量感” 作为重点,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实际经验,并能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方式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很好。

    赵海峰
    赵海峰3年前

    整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已体验操作为主,发展了学生的量感。

    lj
    lj3年前

    此次活动的主题,重点是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 “量感”,让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实际经验,并能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等方式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值得我们是深入思考、深入研究的。

    罗海荣123
    罗海荣1233年前

    李老师通过小蚂蚁在深秋的落的活动轨迹引出周长的含义,将感受什么是周长作为重点让学生感知周长的量感,并通过看、描、量、数等系列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直观地去体验和感悟周长的实际意义,结合实际突破难点,会计算多边形的周长,并能寻求简单合理的运算途径,李老师的设计直接明了。

    红莲碧荷
    红莲碧荷3年前

    李锦涛老师通过学生实际活动,借助指一指、说一说、量一量、算一算物体的周长,发展学生 “量感”。

    红莲碧荷
    红莲碧荷3年前

    课上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思考设计测量方法,再上台展示,加强学生的归纳和表达能力。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制造思维冲突,引导生生之间进行对话与互动(提问和评价),加强全体同学的课堂参与度,提高课堂效率。

    红莲碧荷
    红莲碧荷3年前

    本节课学生借助看一看,描一描,找一找,摸一摸动手实践的过程吗,在观察、操作、辨析中明确周长的定义,明确并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

    小而黑
    小而黑3年前

    量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提高学生的估算、估测能力,增进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测量单位内容教学中注重体验,丰富感知;注重估测,合情推理;注重调整,反思辨析。

    呼延芳
    呼延芳3年前

    学生量感的形成,主要是依托于 “测量” 以及常见的量的教学。“周长”,“周” 只是前提,“长” 才是本质,周长的度量本质是看实物或图形包含多少个这样的长度单位。估测和测量的实践活动是量感最真实的生长点,所以周长教学时需要依托大量的实践活动和实际操作,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标准,在活动中积累经验,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量感。

    胡丹华
    胡丹华3年前

    数学核心素养是学习者在学习数学时所形成的综合能力,量感无疑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领域,人们对数感的研究相对丰富与深入,而对量感的研究则少之又少。事实上,量感是数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感的一种延伸。在实际生活中,量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量的概念,体会量的大小,加强对于数量的感知,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估算、估测能力。

    刘畅
    刘畅3年前

    通过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体验。由于周长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在教学时我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 “描一描”﹑“摸一摸” 直观感知什么是周长,从而真正理解周长的意义。又通过学习度量相关知识,在教学环节,学生活动中也意让学生感悟度量单位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和数感,形成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

    ljt123
    ljt1233年前

    一稿反思:

    存在问题:本节课设计的内容较多,但是感觉没有把情境贯穿得比较深刻。而且环节过多,在实际课堂中无法完成全部流程。在测量周长的环节中,学生活动时无法快速地找到合适的工具,导致在工具选择中耗费时间,效率不高。从而导致后续环节没有进行完就下课了。

    改进措施:继续梳理教材,要做到把重点抓住,设计一到两个大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最重要是让学生感知什么是周长,通过指一指、说一说、摸一摸、量一量的学习过程,为后续学习计算周长打下基础。

    ljt123
    ljt1233年前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目标:

    1 、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 、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边线。

    1 .认识边线和周长。

    秋天到了,一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一只小蚂蚁爬到树叶上,这只小蚂蚁特别爱运动,你看,它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开始运动了。大家仔细来看,这只小蚂蚁是怎样运动的?(课件出示)。

    哪位同学上来指一指,它是怎样运动的?

    你们也想跟着小蚂蚁一起运动吗?伸出你们的小手,随着欢快的音乐和小蚂蚁一起爬一爬。

    小蚂蚁又运动了一圈,你能用一句话说一下,小蚂蚁是怎样运动的呢?【沿着树叶边缘爬了一圈】树叶边沿的这条线叫做边线。

    小蚂蚁爬过的红色的边线的长度,大家知道叫什么吗?【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

    2 .感受物体表面的边线。  

    看完了精彩的动画,老师还有一些精美的图片,同学们想要去欣赏一下吗?(出示游泳池图片)哪位同学能上来指一下,游泳池池口的边线在哪儿?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的长就是游泳池池口的周长。

    我们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表面可以找到周长的,请你指一指数学书封面、课桌面、三角板的周长。(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除了这些,在我们的身边,或者教室里,你再找找,还能找到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请同学指一指)

    老师也给同学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周长,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3 .感受平面图形的边线。

    刚才我们找到的摸出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那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圆,三角形,不规则图形,四边形)你能描出它的边线吗?请你描一描。

    学生自己描,描好后请学生拿上台展示。

    看来呀,同学们对图形的周长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老师这里有一道题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判断红色部分是不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做完这道题目,相信同学们对周长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能完整的说说什么是周长吗?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是它的周长

    二.测量图形的周长。

    我们已经能够很准确的找出图形的周长了,那我们能不能想出什么办法,知道图形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你可以用什么办法得到他们的周长呢?(用尺子量)

    下面我们就来小组合作,量一量图形的周长,并完成表格。在小组活动之前,先看清楚要求(课件出示要求)

    测量图形

    工具

    周长(厘米)

    请你从中选择你喜欢的两个图形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长。

    学生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完成表格。

    师: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请同学拿练习纸上台来说。

    提问:你是怎么算长方形的周长的?

    (长方形形的周长就是把它四条边加起来的和)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树叶的周长的?

    方法:用绳子围着曲线围成的图形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圆形的周长的?

    方法 1 :用绳子围着曲线围成的图形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

    方法 2 :在圆形物体上做上记号,然后沿着直尺滚一圈,然后再看滚到哪里,读出那里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小结: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看来图形的周长你们已经会算了,这些题目难不倒你们,往下看,这三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图 1 和图 3 周长相同,图 2 周长长一些。

    师:我们来看看蓝蚂蚁和黄蚂蚁在干什么了呢?蓝蚂蚁和黄蚂蚁比赛跑步,黄蚂蚁沿着灰色图形的边线跑,蓝蚂蚁沿着红色图形的边线跑,黄蚂蚁说他跑的路线要短些,你同意吗?

    三.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

    ljt123
    ljt1233年前

    二稿反思:

    在本次设计中将一些学习内容与活动任务进行了调整,发现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课堂的开始,先根据多媒体,建立了学生对于周长的感性认识,将周长这一概念具象化。同时,通过描一描,说一说,感受身边物体的周长。紧接着,教师将设计一个 “量周长” 的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利用合适的工具测量图形的周长。通过这三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学生对于周长这一抽象的概念有了更加具体的认知。

    ljt123
    ljt1233年前

    《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目标:

    1 、通过学生的操作、实践,感悟周长的含义,了解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

    2 、通过围、量、算等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测量、计算周长的多种方法。

    3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思考能力,享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并计算出周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边线。

    1 .认识边线和周长。

    秋天到了,一片树叶从树上飘落下来,一只小蚂蚁爬到树叶上,这只小蚂蚁特别爱运动,你看,它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要开始运动了。(课件出示)。

    哪位同学上来指一指,它是怎样运动的?

    你能用一句话说一下,小蚂蚁是怎样运动的呢?【沿着树叶边缘爬了一圈】

    小蚂蚁爬过的红色的边线的长度,大家知道叫什么吗?【周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周长(板书)

    2 .感受物体表面的边线。  

    我们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物体的表面可以找到周长的,请你指一指数学书封面、课桌面、三角板的周长。(小组讨论,指名汇报)

    除了这些,在我们的身边,或者教室里,你再找找,还能找到哪些物体表面的周长?(请同学指一指)

    老师也给同学带来了一些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周长,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

    3 .感受平面图形的边线。

    刚才我们找到的摸出的都是物体表面一周的边线,那这里有一些平面图形,(圆,三角形,角)你能描出它的周长吗?请你描一描,上来指一指。

    (学生对于 “角” 的周长有疑惑,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做完这道题目,相信同学们对周长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能完整的说说怎么样的图形才有周长吗?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是它的周长

    二.测量图形的周长。

    我们已经能够很准确的找出图形的周长了,那我们能不能想出什么办法,知道图形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你可以用什么办法得到他们的周长呢?(用尺子量)

    下面我们就来小组合作,量一量图形的周长,并完成表格。在小组活动之前,先看清楚要求(课件出示要求)

    测量图形

    工具

    周长(厘米)

    请你从中选择你喜欢的两个图形量一量,算一算它的周长。

    学生小组合作测量计算,完成表格。

    师:谁来汇报一下自己是怎么算的,请同学拿练习纸上台来说。

    提问:你是怎么算正方形的周长的?

    (正方形的周长就是把它四条边加起来的和)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树叶的周长的?

    方法:用绳子围着曲线围成的图形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

    提问:你是怎样测量圆形的周长的?

    方法 1 :用绳子围着曲线围成的图形绕一圈,再把它拉直测量。

    方法 2 :在圆形物体上做上记号,然后沿着直尺滚一圈,然后再看滚到哪里,读出那里的刻度就是圆的周长。

    小结:由曲线围成的图形的周长我们可以想办法把它们一周的边线化曲为直测量出它的周长。

    三.计算图形的周长。

    看来图形的周长你们已经会量了,这些题目难不倒你们,往下看,你能计算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知识?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0ms · UTC 15:31 · PVG 23:31 · LAX 08:31 · JFK 11:31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