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洁🏢 大邑县子龙街小学 /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3778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07 09:47:06 +08:0010 11 20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展示大赛-2021 • 张艺洁 • 3年前 • 最后回复来自 李哩哩 | 215 |
【2021 春】四川成都陈祖惠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三年级下册《长方形面积》展示大赛-2021 • 张艺洁 • 4年前 • 最后回复来自 陕西西安张博 | 95 |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教案终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 米有多长》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积累了直接比较长、短的活动经验。在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前两课时的学习中,对测量工具、测量手段以及长度单位 “厘米” 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本节课中,通过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 1 米有多长,建立 “米” 这个长度单位的表象,发展学生对长度单位的 “量感”。为此,教科书提出了四个问题:一是由认识的单位 “厘米” 引出新的单位 “米”,揭示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二是通过比较身高,进一步体会 1 米的实际意义;三是用 “米” 进行实际的测量;四是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长度单位 “量感” 的形成和建立,对学生以后继续学习分米、毫米、千米以及面积单位、体积单位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 1 米=100 厘米。教材通过设计动物乐园买票时的情境,引入 1 米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 “米” 的必要性。然后教材安排了生活有关 “1 米” 的情境,如 1 米的学生身高的什么地方,用尺子量教室的长等;结合实例,对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进行比较;最后安排了估一估、量一量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量感。
【 学情分析 】
“测量” 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虽然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 “米” 的名称,但是对米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 “米” 这个字眼上,他们并不一定知道 1 米实际有多长,长度单位米在生活中可以起到怎样的作用,对于建立起单位长度的空间观念还不太清晰,因此需要大量的活动来丰富学生对米的认识。但对 “为什么要用米作单位”、“1 米究竟有多长”、“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 等多个问题 都没有很清晰的认识。鉴于此,教学中,一要通过现实的、富有挑战的测量活动,引导学生逐步体会除了厘米之外还需要引入新的长度单位;二要通过联系生活现 实,引导学生在比较、估测、展示、调整等 活动中逐步建立 1 米实际长度的表象;三 要通过简单的应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 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丰富认识,形成能力。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并认识了厘米,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认识米,知道米和厘米的关系。在课堂活动中,我设计了摆一摆 ----- 制作米尺、拉一拉 ----- 加深对 1 米的认识、找一找 ------- 进一步发展 1 的长度量感,估一估等环节,让 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让孩子们亲自体会和感知 1 米有多长,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操作与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估计、测量等实践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掌握 1 米 = 100 厘米。
⒉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 在测量活动中让学生建立 1 米的表象,培养学生的量感。
4.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促进深度学习。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米,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 1 米的表象,培养学生的量感
【教学准备】 课件、3 根线提前画好、纸条、藏好的米尺
【教学过程】
一、引 —— 在认知冲突中激发需求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长度单位 —— 厘米,板书:厘米、cm。想一想 1 厘米用手指比划大约有多长?老师这儿带来了 1 厘米长的小纸条 (贴)
2. 抛出问题
(1)有了 1 厘米就可以量很多物体的长度,比如橡皮檫 ---3 厘米,课桌 -----59 厘米
(2)老师还想用厘米测量学校文化长廊的长度,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厘米太短了,要测很久。
师:用厘米去测量确实太麻烦了,于是换了一个方式去测量,结果是 50( )什么?
预设:米、厘米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长度单位 ---- 米,用字母表示 m, 生活中你听说过米这个长度单位吗?谁来说一说。
PPT 出示生活中的米:身高一米以上要买票….
师: 1 米到底有多长呢?用手比划一下,你认为 1 米有多长?(请 3 生上台画一画), 究竟是不是这么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1 米有多长(板书课题 “1 米有多长”)。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心态和心理规律, 以及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 我们必须设身处地从 学生的角度去思考 “有了厘米后, 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米”, 这样的教学设计才有立足点。 在教学中我们必 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什么是米, 为什么需要米。 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标。
二、 学 —— 在实践活动中丰富认知
探究一:摆一摆,1 米 = 100 厘米
师:老师也带来了 1 米,原来 1 米有这么长。比一比 1 米和 1 厘米你有什么感受?你感觉多少个 1 厘米连起来就是 1 米呢?
生:100 个
师:真的吗?我还是有点怀疑,这么能让我们看到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呢?
生:画一画、量一量
师:为了观察研究方便,老师准备了 1 厘米长的小纸条和 10 厘米长的小纸条,谁愿意上来摆一摆?为什么选 10 厘米的小纸条?
生摆纸条,师引导:孩子们,看这是 10 个 1 厘米,老师帮他标一下,一起数;20 个 1 厘米,30 个 1 厘米,40 个 1 厘米,…100 个 1 厘米。我们是从哪儿开始的?这个起点用什么数表示?(0),哇还真被你们说中了,看看我们摆了多少个 1 厘米?-----100 个,也就是 100 厘米,板书:cm, 下面的长度是?-----1 米
师: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1 米和 100 厘米是怎么样的?
生:一样长
师: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写,(一起读)板书:1 米 = 100 厘米 1cm=100m。孩子们像这样从 0 刻度到 100 就是 ---100 厘米,也就是 -----1 米,我们就把这样的长度固定下来制作成了一把尺子,它叫做 —— 米尺
设计意图:感受米尺的创造过程,认识新的测量工具 --- 米尺,感受工具的本质是将测量单位进行累加固化。感受 1 米是如果通过较短的长度逐渐累加到 1 米的长度。
探究二:体会一米的长度
(一)比一比
同桌合作:左边的同学起立先比划出 1 米,右边的同学帮忙再用米尺验证,用双手固定住尺子,记住 1 米在双手打开的什么位置(3 秒)。现在左边的同学请坐,再同桌交换。 (二)拉一拉
师:接下来我们请 2 个学生要进行拉彩带比赛,比比谁拉出 1 米长的彩带,谁更接近 1 米。
(三)找一找
师:你也想彩带吗?好的,想象你也拿着盒子,拉出 1 米的彩带,用你拉出的 1 米长的彩带找一找你身边的 1 米。
2.PPT 出示身边的 1 米
师:1 米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意图】 通过多样的实践活动, 学生经历了动手操作的过 程, 对米的感受逐步趋于精确、 变得敏锐,在实践活动 中真正体验并掌握 1 米的实际长度, 发展量感。学生在操作中思考怎样运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作标准去比较或推测一个物体的长短。这里更注重对学生估测方法的指导。这个环节不只是帮助学生建立 1 米有多长的长度表象,还为估测提供了一个标准,即两手握拳张开的长度,或者是两手张开拉软尺的感觉。这既积累了学生的活动经验,又发展了学生的长度量感。
三、 用 —— 在生活经验中应用拓展
1. 估一估黑板宽大约长几米?集体先估后验证
小结:用熟悉的一米去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找准参照物估计就更准。
2. 小组合作估一估:教室的长约几米?先估后验证
出示活动要求:
【设计意图】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 1 米有多长,将 1 米的长度与身边或者是身上熟悉的物体建立联系,充分建立 1 米的表象,更利于学生建立 1 米的模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更重要的是, 学生在知识的广泛应用中, 能逐步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把握数学特有的思维方式, 充分感受数学学科的本质, 把科学形态的知识转化成 教育形态的知识。
四、练一练
选择合适的单位(米或厘米)
五、总结
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而要测量教室地面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用到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它就是米。
六、 板书设计
1 米 有多长
1 米 = 100 厘米
1 m=100 cm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磨课感言】 通过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对《1 米有多长》一课的打磨活动,让我们工作室的成员深刻感受到:好课是 “磨” 出来的。尤其是跟随着一个优秀的团队,在名师指点、团队每个成员智慧的碰撞下,在 “磨课” 过程中给自己带来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磨课,最终我们对长度的本质认识的更加深刻和全面,通过几个活动让学生充分建立了了 1 米的长度量感,以及几米的长度量感。在二年级的时候, 通过磨课,使我们每个人都有收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们整个团队,不仅成功地磨出了一节好课,而且,我们在这次磨课中收获了方法、收获了对数学教学的挚爱、收获了教师之间互帮互助、集思广益的友谊。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二稿反思】 通过对第一稿的修改,这一次上课整体还是很不错,思路清晰,流程比较合理,时间的分布也很好,每个环节目的明确,同时也紧扣本次活动主题 “量感”。但是在一些细节方面的处理还不妥。有如下几点: 1. 在课堂上老师亲自动手测量教室的宽,耗时坐在后面的学生又看不见,因此考虑提前录制视频让学生观察。 2. 在估测环节,不要太快,要让学生辨、悟,不要包办,另外还没有引出测量的必要性,便于聚焦。 3. 学生找身边的 1 米,不需要老师自己去帮忙验证,让学生亲自拿米尺验证,这样对量的感觉更精准。 4. 增加追问为什么每个人的 1 米在身体上的位置不一样?1 米在身体上的位置永远都不会变吗?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教案二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 米有多长》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 1 米=100 厘米。教材通过设计动物乐园买票时的情境,引入 1 米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 “米” 的必要性。然后教材安排了生活有关 “1 米” 的情境,如 1 米的学生身高的什么地方,用尺子量教室的长等;结合实例,对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进行比较;最后安排了估一估、量一量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量感。
【 学情分析 】
“测量” 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虽然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 “米” 的名称,甚至有 过用 “米” 作单位进行简单测量的经验,但 对 “为什么要用米作单位”、“1 米究竟有多 长”、“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 等多个问题 都没有很清晰的认识。鉴于此,教学中,一要通过现实的、富有挑战的测量活动,引导学生逐步体会除了厘米之外还需要 引入新的长度单位;二要通过联系生活现 实,引导学生在比较、估测、展示、调整等 活动中逐步建立 1 米实际长度的表象;三 要通过简单的应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 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丰 富认识,形成能力。上节 “课桌有多长” 的学习为本课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此时再进行 “1 米有多长” 的教学,学生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基础都已具备。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并认识了厘米,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认识米,知道米和厘米的关系。有了上节课的基础,学生很容易认识米,但是对 1 米有多长,还是没有具体的概念,所以在课堂活动中,我设计了制作米尺、想一想、做一做、比一比、估一估等环节,让 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让孩子们亲自体会和感知 1 米有多长,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操作与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量感。【教学目标】
1. 在观察、估计、测量等实践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掌握 1 米 = 100 厘米。
⒉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 在测量活动中让学生建立 1 米的表象,培养学生的量感。
4.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促进深度学习。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米,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 1 米的表象,培养学生的量感
【教学准备】 课件、3 根线提前画好、纸条、藏好的米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长度单位 —— 厘米,板书:厘米、cm。想一想 1 厘米用手指比划大约有多长?老师这儿带来了 1 厘米长的小纸条 (贴)
2. 抛出问题
(1)有了 1 厘米就可以量很多物体的长度,比如橡皮檫 ---3 厘米,课桌 -----59 厘米
(2)老师还想用厘米测量学校文化长廊的长度,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厘米太短了,要测很久。
师:用厘米去测量确实太麻烦了,于是换了一个方式去测量,结果是 50( )什么?
预设:米、厘米
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长度单位 ---- 米,用字母表示 m, 生活中你听说过米这个长度单位吗?谁来说一说。
PPT 出示生活中的米:身高一米以上要买票….
师: 1 米到底有多长呢?用手比划一下,你认为 1 米有多长?(请 3 生上台画一画), 究竟是不是这么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1 米有多长(板书课题 “1 米有多长”)。
二、互动新授
(一)摆一摆
师:老师也带来了 1 米,原来 1 米有这么长。比一比 1 米和 1 厘米你有什么感受?你感觉多少个 1 厘米连起来就是 1 米呢?
生:100 个
师:真的吗?我还是有点怀疑,这么能让我们看到 1 米里面有多少个 1 厘米呢?
生:画一画、量一量
师:为了观察研究方便,老师准备了 1 厘米长的小纸条和 10 厘米长的小纸条,谁愿意上来摆一摆?为什么选 10 厘米的小纸条?
生摆纸条,师引导:孩子们,看这是 10 个 1 厘米,老师帮他标一下,一起数;20 个 1 厘米,30 个 1 厘米,40 个 1 厘米,…100 个 1 厘米。我们是从哪儿开始的?这个起点用什么数表示?(0),哇还真被你们说中了,看看我们摆了多少个 1 厘米?-----100 个,也就是 100 厘米,板书:cm, 下面的长度是?-----1 米
师: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1 米和 100 厘米是怎么样的?
生:一样长
师: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写,(一起读)板书:1 米 = 100 厘米 1cm=100m。孩子们像这样从 0 刻度到 100 就是 ---100 厘米,也就是 -----1 米,我们就把这样的长度固定下来制作成了一把尺子,它叫做 —— 米尺
设计意图:感受米尺的创造过程,认识新的测量工具 --- 米尺,感受工具的本质是将测量单位进行累加固化。感受 1 米是如果通过较短的长度逐渐累加到 1 米的长度。
(二) 比一比
同桌合作:左边的同学起立先比划出 1 米,右边的同学帮忙再用米尺验证,用双手固定住尺子,记住 1 米在双手打开的什么位置(3 秒)。现在左边的同学请坐,再同桌交换。
(三)拉一拉
师:接下来我们请 2 个学生要进行拉彩带比赛,比比谁拉出 1 米长的彩带,谁更接近 1 米。
(四)找一找
师:你也想彩带吗?好的,想象你也拿着盒子,拉出 1 米的彩带,用你拉出的 1 米长的彩带找一找你身边的 1 米。
2.PPT 出示身边的 1 米
师:1 米就在我们身边
设计意图: 学生在操作中思考怎样运用自己熟知的一定长度作标准去比较或推测一个物体的长短。这里更注重对学生估测方法的指导。这个环节不只是帮助学生建立 1 米有多长的长度表象,还为估测提供了一个标准,即两手握拳张开的长度,或者是两手张开拉软尺的感觉。这既积累了学生的活动经验,又体现了教师对估测意识的重视。
三、拓展提升,认识几米
1. 估一估黑板宽大约长几米?集体先估后验证
小结:用熟悉的一米去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找准参照物估计就更准。
2. 小组合作估一估:教室的长约几米?先估后验证
活动要求:
设计意图︰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 1 米有多长,将 1 米的长度与身边或者是身上熟悉的物体建立联系,充分建立 1 米的表象,更利于学生建立 1 米的模型。
四、练一练
选择合适的单位(米或厘米)
五、总结
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而要测量教室地面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用到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它就是米。
六、 板书设计
1 米 有多长
1 米 = 100 厘米
1 m=100 cm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一稿反思】:二年级小学生,课堂学习自我控制和约束力弱,注意力容易分散,无意注意占很大成分。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兴趣浓厚,喜欢新鲜、有趣的、自己能够参与的活动。由此,数学教学设计,应该充分重视孩子的年龄特点,调动孩子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量《一米有多长》一课,我这样设计并实施数学教学活动∶一、复习导入,回顾旧知在上一课里,学习了厘米的认识和测量。本节课,请学生用手比划一厘米有多长,复习上节课知识,为下一步学习积累经验。二、情境创设,用厘米测量学校操场,学生会说测量起来太麻烦了,因此产生了认识 “米” 的必要性。课件出示长颈鹿和乌龟去动物游乐园玩,规定 “1 米以上要买票” 的情境图,让学生回忆起生活中的 1 米,追问 1 米是多长呢?进而引出课题。但是引出米的情景有 2 个略显重复,两个情景都各有利弊,用厘米测量长廊太麻烦了因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产生认识米的必要性,教材中的游乐园学生很喜欢也和贴近生活也能够感受到米就在我们生活中。因此我准备把教材情境图放在生活中的 1 米呈现给学生。教学中让学生拉彩带再想象拉彩带,找身边的 1 米,孩子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有说桌子的,有说门的宽度的.....,有些孩子说的比较准确。对学生说的,我都用米尺去比一比,让学生进行观察,孩子们在观察、比较中逐渐修正自己的认识,建立起 1 米的认识。量一量一米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到老师身体的哪个部位,为什么会这样呢?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有了一米的认识后,然学生估一估,黑板长,教室的宽长,.....,用米尺量一量,学生大胆进行猜想,不断改进,越来越准确。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教案一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 米有多长》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米的长度观念,根据 1 厘米和 1 米的实际长度,让学生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道 1 米=100 厘米。教材通过设计动物乐园买票时的情境,引入 1 米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到学习 “米” 的必要性。然后教材安排了生活有关 “1 米” 的情境,如 1 米的学生身高的什么地方,用尺子量教室的长等;结合实例,对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进行比较;最后安排了估一估、量一量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的量感。
【 学情分析 】
“测量” 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虽然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 “米” 的名称,甚至有 过用 “米” 作单位进行简单测量的经验,但 对 “为什么要用米作单位”、“1 米究竟有多 长”、“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 等多个问题 都没有很清晰的认识。鉴于此,教学中,一要通过现实的、富有挑战的测量活动,引导学生逐步体会除了厘米之外还需要 引入新的长度单位;二要通过联系生活现 实,引导学生在比较、估测、展示、调整等 活动中逐步建立 1 米实际长度的表象;三 要通过简单的应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 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丰 富认识,形成能力。上节 “课桌有多长” 的学习为本课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此时再进行 “1 米有多长” 的教学,学生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基础都已具备。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测量的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并认识了厘米,知道了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米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认识米,知道米和厘米的关系。有了上节课的基础,学生很容易认识米,但是对 1 米有多长,还是没有具体的概念,所以在课堂活动中,我设计了制作米尺、想一想、做一做、比一比、估一估等环节,让 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在实际测量中产生需要学习新知,让孩子们亲自体会和感知 1 米有多长,感受米与厘米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操作与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量感。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估计、测量等实践活动中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 1 米的长度观念,掌握 1 米 = 100 厘米。
⒉初步学会用米为单位测量物体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
3. 在测量活动中让学生建立 1 米的表象,培养学生的量感。
4.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空间想象能力,促进深度学习。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米,会测量和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 1 米的表象,培养学生的量感
【教学准备】 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长度单位 —— 厘米。 想一想 1 厘米大约有多长,谁能用用手指比划一下吗? 2. 抛出问题
(1)老师这儿带来了一些 1 厘米长的小棒,准备用这些小棒测量操场的长度,你有什么想法吗?
用厘米去测量操场跑道的长度,结果是 20000 厘米,换了一个方式去测量跑道,结果是 200 ( )。感受同样长的长度,数变小了,单位也变了。
(2)小结:厘米是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而要测量教室地面的长,或者比较长的距离,那就需要用到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它就是米。补充:米可以用字母 “m” 来表示.
3. 米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这不,在动物游乐园里,小动物们就遇到了米,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出示 PPT 长颈鹿大哥带着它的小乌龟弟弟到游乐园去玩,小动物们争先恐后地往里面跑,可是长颈鹿却被保安给拦在了门口,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因为游乐园要求 “身高 1 米以上要买票”?你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长颈鹿为什么被拦在了门外?你是怎么看出来长颈鹿是 1 米以上的? 小乌龟要买票吗?为什么? ) 师:那么,1 米到底有多长呢?生活中听说过 “米” 吗?出示生活中的 “米”。揭示课题 “1 米有多长”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1 米有多长(板书课题。)
二、互动新授
(一) 比一比
比一比,你认为 1 米有多长?
(二)摆一摆
多少个 1 厘米接起来才够 1 米呢?学生在摆的过程中探索单位之间的内在联系小结:1 米 = 100_厘米 1m=100cm
(三) 做一做
1. 拼摆出 1 米,再固化长度,感受米尺的创造过程,认识新的测量工具 --- 米尺,感受工具的本质是将测量单位进行累加固化。
2. 比划 10 厘米、20 厘米……100 厘米的长度,感受 1 米是如果通过较短的长度逐渐累加到 1 米的长度。
(四)拉一拉
1. 请 3 个学生拉出 1 米长的彩带,谁更接近 1 米?
2. 全体学生想象拉出 1 米的彩带,将看得到的 1 米抽象内化在脑海里的 1 米。
三、拓展提升
(一)找一找
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物体有 1 米长或大约 1 米长,找一找。
(二)贴一贴
用红色的胶带在黑板上贴出 1 米,再用米尺验证
(三)估一估
1. 估一估黑板长大约长几米?先估后验证 小结:用熟悉的一米去估计其他物体的长度,找准参照物
2. 估一估:教室的宽大约几米?先估后验证 设计意图︰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 1 米有多长,将 1 米的长度与身边或者是身上熟悉的物体建立联系,充分建立 1 米的表象,更利于学生建立 1 米的模型。
(四)练一练
选择合适的单位(米或厘米)
六、 板书设计
1 米 有多长
1 米 = 100 厘米
1 m=100 cm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选题思考】 史宁中教授说 “数学本质在于度量”,度量包括:几何度量、计量度量、量化度量。抽象度量在于想办法培养思维,工具度量在于借助长度、面积、体积进行实践。测量即 “度量”,指用一个带单位的数值来描述可测量物体或现象的某一个属性,从而形成某个具有特殊含义的 “量”。度量的核心要素有两个:度量单位、单位的个数即度量值。本节课学习度量的长度单位 —— 米。度量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另一类是借助工具得到的,是人实践的结果。显然《1 米有多长》属于第二类,我设计的几个教学环节层层递进,注重为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自主去观察、操作、交流。此外,还应重视学生对米尺的实际长度的观察,让学生借助这些感性认识建构长度单位 “米” 的概念。选课前,我对本次活动的主题 “量感” 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在对 “量感” 有了一定的理解后,方动笔开启教学设计。在此过程中,我也有了自己的思考,梳理如下: 1. 学生在学习中发展 “度量” 意识,需要要经历 “猜想 — 验证 — 操作 — 归纳” 这一过程。 2. 通过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想象、操作、比较、表达等学习过程中发展量感。 3. 度量长度的本质是度量两点间距离,利用工具是度量的核心技能。因此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感知测量的意义与使用工具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体会工具上的刻度的单位属性与精确度概念。量感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经验积累的过程。因而在教学中,我们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积累丰富的工具测量经验,感悟度量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量感和空间观念,形成数学抽象和直观想象的数学素养。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在单位的选择和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容易出错,是因为学生对量的体验和感知不够。因此,我选取了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1 米有多长》一课进行研究。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主题解读】 量感就是对量的感受,是指学生通过视觉、触觉等感官对物体长短、大小、重量、速度等方面的感受。量感是比度量意识早一个感知的过程,即用视觉、触觉、听觉等感官对量的感知过程。 “量感”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看成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地、自觉地理解和运用 “量” 的态度与意识,“量感” 的培养和发展更要关注对 “单位量” 的表象感知、直觉判断、参照估测。 建立量感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数学的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成都市王莹菊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 2 上 《1 米有多长》 |
3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四川成都陈祖惠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三年级下册《长方形面积》 |
活动综述
非常荣幸能参加本次基地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感谢新世纪小学数学提供的良好平台,让我们对 “量感”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大赛历经两个月,纵观教学设计与课堂展示活动的全过程,感慨多多。本次活动的开展,为小学数学教师搭建了彰显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不仅提升了教师数学素养和教学技能,还加强数学团队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促进了教学教研深入有效地开展。本次大赛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录、教研过程、答辩,大赛设计内容涵盖了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应具备的综合素养。对此次比赛我们的感悟是经历一次,成长一次,收获一次。
4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四川成都陈祖惠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三年级下册《长方形面积》 |
4年前 回复了 张艺洁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春】四川成都陈祖惠名师工作室 张艺洁三年级下册《长方形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