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魏珂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悦读活动-2020

【2020春】一上《下课啦》教学设计

  •  
  •  
    魏珂 · 5年前 · 360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668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本帖最后由 魏珂 于 2020-5-3 10:36 编辑



    一年级上册《下课啦》教学设计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小学东校区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 2 课时《下课啦》第 20-21 页。

    二、教材分析

    教科书从下课后的校园操场引入,根据情境图设置了三个问题串。“谁高?谁矮?” 是让学生体会比较高矮时要站在同一起点;“谁长?谁短?” 是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对绳子的长短进行比较,重点是让学生明白比较长短时要两端对齐,拉直再比较;“谁走的路长?” 是结合学生走石板路这个情景,使学生知道在比较长短时,不能只看起点和终点,还要看中间是否是直的,丰富学生对比较活动的体验。

    通过教科书中问题串的层层递进,利用认知冲突使学生获得新的比较方法和体验,感受度量方法和度量标准的多样性。例如:“谁高?谁矮?” 从同一起点的高矮比较到不同起点的高矮比较;“谁长?谁短?” 不在同一起点下的两根绳子长短问题的比较,突出了不在同一起点下具体比较方法的运用;“谁走的路长?” 在同一起点同一终点的情况下,很难通过观察进行直接比较的情况,需要借助数格子、数线段等方法得出结论。

    三、学情分析

    本节内容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比较物体的高矮、长短等,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一些比较的活动经验和方法,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讲难度并不大。但是学生对于高矮、长短的比较方法还不够明确,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需对比较方法和标准进行梳理,并在探究比较方法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在教学时,要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合作交流、善于倾听和表达的好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层层问题时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为后续课时中 “比轻重” 的学习做铺垫。

    四、教学目标

    1. 在比一比活动中,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高矮、长度。

    2. 知道比较高矮或长度时,需要在同一起点进行比较,并初步学习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体会比较的相对性。

    3.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思考的过程。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比较高矮、长短的过程,初步掌握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比较的相对性,学习寻找参照物进行比较的方法。

    六、教法学法

    谈话法、讲授法、演示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动手操作法。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根长短不同的跳绳。

    八、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比较大小和多少,知道了用观察法或者找参照物等方法进行比较。其实,“比较” 里的学问还有很多,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继续在 “比较” 的王国里闯关吧!通关后会有惊喜等着大家哦!

    (二) 合作闯关,探究新知

    第一关:火眼金睛比高矮

    1. 设置冲突,引出问题

    师:淘气和笑笑在比高矮,他们想让大家当小小裁判员帮忙判断一下他俩谁高?谁矮?

    1:他们一样高。

    2:不对,淘气作弊了!他偷偷踮了脚尖。

    师:那应该怎样比高矮才正确呢?

    生:两个人都要站在同一水平面上,站直了比,背靠背,谁的头在上面谁就高,谁的头在下面谁就矮。

    2. 趣味游戏,体会相对

    师:下面我们一起玩一个小游戏,名字叫 “找朋友比高矮”。我找一位同学上来,请你找一个比你高的朋友,再找一个比你矮的朋友。

    生上台展示。

    师:他找的对吗?谁能用 “谁比谁高” 或者 “谁比谁矮” 来分别描述一下这个小朋友和其他两个朋友的高矮呢?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为什么他一会儿高一会儿矮呢?

    生:因为他两次比高矮的对象不一样。跟高的那个朋友比他就矮,跟矮的那个朋友比他就高。

    师:看来高矮是有相对性的,关键看和谁比。

    师:恭喜大家闯过了第一关,获得了第一把通关钥匙 ——“高矮钥匙”。

    第二关:动手操作比长短

    师拿出准备好的两根长短不一的跳绳。

    出示闯关题目:你有什么办法比一比这两根跳绳的长短呢?

    2 名学生上台动手操作摆一摆、拉一拉、比一比。

    师追问:谁能说一说,应该怎么比?

    1:要拉直两根跳绳进行比较。

    师:为什么要拉直呢?

    2:弯曲的绳子不好比较长短。

    师:拉直以后该这么比较呢?

    3:还要把一端对齐再进行比较。

    师:为什么要对齐一端呢?

    4:这样两根跳绳的起点就相同了,然后看哪根跳绳的另一端较长。

    师:原来相同起点之后比较终点,我们就能比较出长短了

    师:恭喜大家又齐心协力闯过了第二关,送给大家第二把通关钥匙 ——“长短钥匙”。

    第三关:奇思妙想比路长

    师:下面我们来到第三关 ——“哪条路最长?”

    师:这两个小孩走的起点是一致的,终点也一致,那么他们两个走的路是一样长的吗?

    1:不一样长。

    师:他们走的路不能像跳绳一样拉直,那我们到底该怎么进行比较呢?

    师找一名学生上台进行演示和讲解,引导学生用数线段的方法比较两条路的长短。

    师总结并板书:数线段法

    师:同学们太棒了!恭喜大家闯过了最后一关,获得了最后一把通关钥匙 ——“智慧钥匙”。集齐了这三把钥匙,下面快让我们开启智慧岛的大门吧!

    (三) 拓展练习,巩固应用

    1. 机灵狗和兔小贝要逃离黑暗山洞,快帮他们分别选出最长的绳子吧!

    2. 兔小贝到家后,发现兔爸爸、兔姐姐和兔妹妹在争吵,他们让兔小贝当裁判,到底谁最高?谁最矮呢?快来帮兔小贝比一比吧!

    3. 机灵狗回到家,看见狗小弟正在搭积木,快帮机灵狗看看,这辆车可以从桥下通过吗?

    (四) 奖励评价,增添乐趣

    师根据学生本节课表现,选择一名幸运学生上台帮同学们点开 “智慧大礼包”——《 都陵村 168 号》绘本,并简单介绍推荐理由和片段(图片)欣赏。

    (五) 感受 生活,体会度量

    师:同学们这节课收获可真多呀 ~ 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比高矮和比长短的情况无处不在,只要你掌握了比较的本质,学会了度量的方法,就能在生活中轻松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一名真正的生活小能手!

    (六)作业设计,实践应用

    实践活动:回家后和家里人一起比比身高,说一说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谁最高?谁最矮?

    十、板书设计

    file:///C:\Users\My\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68\wps1.pngfile:///C:\Users\My\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68\wps2.pngfile:///C:\Users\My\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68\wps3.pngfile:///C:\Users\My\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68\wps4.pngfile:///C:\Users\My\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68\wps5.png


    360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15 条回复   2020-05-08 06:36:27 +08:00
    魏珂
    魏珂5年前

    亮点分析:

    1. 教学设计细致,环节分明。

    2. 设置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探究兴趣。

    3. 抓住低学段学生的兴趣点,课堂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

    4. 课件准备精心,环环相扣,有故事主线。

    5. 练习设计形式新颖,层次清晰。

    6. 注重课内外的拓展,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7. 通过绘本推荐,锻炼学生的阅读意识和阅读习惯。

    魏珂
    魏珂5年前

    反思与不足:

    1. 本节课是小学阶段 “图形与几何” 领域 “测量” 版块的起始课程,是学生建立 “度量” 意识的启蒙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各个环节向学生渗透生活中 “比较” 的必要性。在此教学设计中我仅在最后环节让孩子们欣赏了 “生活中的度量”(图片),形式过于单一,时间过于急促,可能无法使更好地升华本节课的内在主旨,在今后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此设计。

    2. 在环节设置上应该更加注重详略得当,适当精简一些环节,突出重点环节。

    3. 由于设计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和互动的环节较多,教学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具体时间灵活变通,只要可以让学生达到设计意图中的活动目的即可。

    tjr
    tjr5年前

    本节课教材设计了三个比较的活动,分别是绳子长短的比较,个子高矮的比较和路线长短的比较,虽然比较的事物不同,但是核心都是 “长度比较”。通过三个不同的活动渗透了测量的方法,无论是比个子的高矮还是比绳子的长短,都要一端对齐。整节课并没有用统一的标准分别测量两个物体的长度,二是直接将两个物体进行比较,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侯丹
    侯丹5年前

    本节课以在比较的王国里闯关的形式导入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让孩子们带着这种好奇一关一关地学习掌握比较高矮和长短的方法,了解了度量方法的多样性。老师的奖励评价也很到位,让孩子们体会了收获的喜悦。

    袁静1226
    袁静12265年前

    魏老师特别进行设计前能够从学情出发:学生对于高矮、长短的比较方法还不够明确,水平参差不齐。基础此,魏老师课堂上对比较方法和标准有层次地进行梳理,并在探究比较方法的过程中适当引导。这一点就是站在度量的角度,注重培养学生的仔细观察、合作交流、善于倾听和表达的好习惯,使学生在解决层层问题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可见老师是站在全单元整体备课基础上进行设计。

    Tiffany
    Tiffany5年前

    魏老师通过教科书中问题串的层层递进,利用认知冲突使学生获得新的比较方法和体验,感受度量方法和度量标准的多样性。

    宇彤_IOOxg
    宇彤_IOOxg5年前

    根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出现冲突,“谁高?谁矮?” 是让学生体会比较高矮时要站在同一起点;“谁长?谁短?” 是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对绳子的长短进行比较,重点是让学生明白比较长短时要两端对齐,拉直再比较;“谁走的路长?” 是结合学生走石板路这个情景,使学生知道在比较长短时,不能只看起点和终点,还要看中间是否是直的,丰富学生对比较活动的体验。

    邵ヾ
    邵ヾ5年前

    本节课魏老师通过展示淘气和笑笑比身高的情境,让学生清楚比身高的方法,并给学生亲身体验的机会,让同学之间比一比,可以加深学生对比较两个事物的方法的理解,通过和不同小朋友比,明确高矮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接着,魏老师又拿出长短不同的绳子来比较,最后比较路的长短。整节课,注重从学生身边的实物出发,注重让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真正体验度量的方法和本质,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刘南
    刘南5年前

    通过展示淘气和笑笑比身高的情境,魏老师通过教科书中问题串的层层递进,使学生知道在比较长短时,不能只看起点和终点,还要看中间是否是直的,丰富学生对比较活动的体验。

    张睿思
    张睿思5年前

    度量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它是一条贯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主线。度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经验积累的过程,所以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更注重设计丰富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建构度量概念。

    468044347
    4680443475年前

    本节课教材设计了三个比较的活动,分别是绳子长短的比较,个子高矮的比较和路线长短的比较,虽然比较的事物不同,但是核心都是 “长度比较”。通过三个不同的活动渗透了测量的方法,无论是比个子的高矮还是比绳子的长短,都要一端对齐。整节课并没有用统一的标准分别测量两个物体的长度,二是直接将两个物体进行比较,也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张睿思
    张睿思5年前

    创设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学习诉求,主动探索比较高矮的方法,在讨论、交流、争辩中理解度量的方法以及度量方法的重要性。

    468044347
    4680443475年前

    根据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出现冲突,“谁高?谁矮?” 是让学生体会比较高矮时要站在同一起点;“谁长?谁短?” 是让学生利用原有的生活经验对绳子的长短进行比较,重点是让学生明白比较长短时要两端对齐,拉直再比较;“谁走的路长?” 是结合学生走石板路这个情景,使学生知道在比较长短时,不能只看起点和终点,还要看中间是否是直的,丰富学生对比较活动的体验。

    郭鹏
    郭鹏5年前

    教学目标而言,从本节课最后的练习和学生在课上对自己学习成果的展示中,以及对练习中的多种变化做出的反应,就已经可以看出,知识目标落实的清楚得当,对比高矮、比长短强化了。情感目标中,教师已经下课了学生还迫不及待的想展示自己对比高矮、比长短的所知所感,那种积极、主动的劲头已经做了最好的验证

    honghong0081
    honghong00815年前

    本节课从直观上的比较(一端对齐比另一段),到两端都不不对齐时从一些特征上去进行判断(如弯曲度,绕绳数量),再到通过借助一定的度量单位(如方数格,数线段),逐步的让学生在经历度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从本节课的设计来看魏老师很好的做到了让学生经历整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发展了学生 “度量” 的意识。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2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200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06:41 · PVG 14:41 · LAX 23:41 · JFK 02:41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