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探索、发现数学的乐趣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主题样式选择
默认主题样式 ✅
知乎主题样式 
徐继萍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  房间活动

2013年6月5日(周三)呱呱房间北师大数学工作室房间活动

  •  
  •  
    徐继萍 · 11年前 · 2634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3974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本帖最后由 徐继萍 于 2013-6-4 20:52 编辑


    活动时间:2013 年 6 月 5 日

    活动主题:基地活动 “如何在学习活动中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活动基地:河南金水基地

    活动流程:1、是基地的分享,包括梳理的问题。30——40 分


                2、专家 的主题交流。40 分(主要结合基地的问题和困惑)

                3、网友互动时间。20 分钟


    2634 次点击  ∙  0 人收藏  
      Tweet Weibo 忽略主题 
    13 条回复   2013-07-11 10:27:32 +08:00
    徐继萍
    徐继萍11年前

    对于 “基本活动经验” 的问题和困惑

    1. 感觉现在教学中的很多东西都能向 “活动经验” 靠拢,似乎活动经验已经被泛化,究竟活动经验的内涵和外延如何界定?

    2. 小学阶段应该帮助学生积累哪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3.关于积累基本活动经验,什么叫做 “基本的”?作为一线的教师,要做到哪个 “度” 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积累基本活动经验?

    4.基本活动经验是否应包括 “直接经验” 和 “间接经验”,而经验又是在经历中获得的,但 “间接经验” 孩子亲身经历不深入,如何帮助学生通过 “间接参与” 获得以 “感受”、“经历” 和 “体验” 等为主要特征的活动经验?

    5. 学生在课前具备的一些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与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关联吗?如果有,是何关联?

     小数庶民
    小数庶民11年前

    http://user.qzone.qq.com/89376762/infocenter#!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70348472

    一节没上完的课,学生利用了生活经验!可是这样的经验给我们带来了麻烦

    车某人
    车某人11年前
    [小数庶民发表于2013-6-421: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154&ptid=1315)
    
    http://user.qzone.qq.com/89376762/infocenter#!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70348472
    
    一节没上完的课 ...

    看了哈,鄙人觉得这样的麻烦是值得的。学生即产生了兴趣,又有良好的数学思维。

    大庆阿飞
    大庆阿飞11年前

    在课堂上形成新的经验,提法非常好。

    nanoudalu
    nanoudalu11年前

    其实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解决问题,只要通过学生的体验,研究,解决问题,达到教学目标,就是好的策略。也说明学生的经验得到升华。

    a阿凡提小芳
    a阿凡提小芳11年前

    数学活动,其实我们一直都在实践着,只是没有进行理论的整理。数学活动是相对于数学练习而言的,以往学生新授过多的强调结果,而忽视了活动,所以,现在重视过程,更强调了数学活动、数学活动经验、学生的生活经验等。

    wyq97560
    wyq9756011年前
    [小数庶民发表于2013-6-421:26](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id=4154&ptid=1315)
    
    http://user.qzone.qq.com/89376762/infocenter#!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70348472
    
    一节没上完的课 ...

    没有预约的精彩,源于教师的宽容接纳,源于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已有的经验积累。这是一节自然的、生成的、灵动的好课。当学生拥有这双慧眼,数学变活了,有生命力了。

    胡月琴
    胡月琴11年前

    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在活动中经历,在经历中感受,在感受中交流学习,那种氛围是最和谐的。

     小数庶民
    小数庶民11年前

    没有预约的精彩,源于教师的宽容接纳,源于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已有的经验积累。这是一节自然的、生成的、灵动的好课。当学生拥有这双慧眼,数学变活了,有生命力了。

    李敏
    李敏11年前

    2013 年 6 月 5 号呱呱房间活动文本整理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从问题入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增强了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参与性,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探索精神和创新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不断的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利用实际情景让学生感受身边的数学知识,感觉到数学的作用。因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把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主动探索数学活动的过程。

    教学中,要激发小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分析信息来源、交流数学信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增强了他们在数学活动中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参与性,培养了学生初步的探索精神和创新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不断的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教师的传授、学生的模仿和记忆,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的动手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教师讲学生听,只能记住全部知识的 10%,学生自主探究,去说,去反思能记住全部知识的 90%。给学生一个探究的机会,一个经验提升的机会,孩子会给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会让学生积累学习经验。小学数学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更注重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内容。

    通过丰富的活动,多种交流方式,让学生建立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在课堂活动上不仅要抓住知识点,更要学会抓住个别孩子高品质的语言表达作为重要的教学契机,让其他的孩子也学会像他一样有条理地表达。学习知识的同时,要将它视为更为重要的载体,一个提供给学生。

    动手操作积累活动经验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尤为重要,引导学生一点一点的深入学习。

    “动手实践” 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学生在理解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概念的过程中自己进行的动手、动脑、动口等一切操作活动,泛指制作学具、感知体验

    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基于 “动态的数学观”,把数学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有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活动。

    要使枯燥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有趣味性,孩子感兴趣才是重中之重。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更关注过程的教学,“经历过程” 不仅仅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的呈现方式,而且更是指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等,从而积累观察、操作、猜想、归纳、推广等活动经验。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尽可能把课堂中老师要提出的问题或要给出的概念等变得可以操作,为学生提供解决数学问题具有现实意义和有趣的材料,通过动手实践、填表、讨论、发现等方式达到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的目的。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动手操作实践活动时,要有合作互补、共同制作、互助操作的意识和行为,养成合作共事的习惯和集体荣誉感。

    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但这个联系必须是自然贴切、合乎学生的情趣。由此可见,在先进的教学理念下,教师不仅仅是为了设计与生活相关的资源,更注重的是学生的生活情趣、生活体验、生活经验、生活实际。

    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思,给孩子充足的思考空间,

    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时需要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背景,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 “有效对接”,使得日常生活经验 “数学化”。

    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教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积累 “数学化” 的活动经验。

    李敏
    李敏11年前

    学生的经验积累主要在于教师明确的学习目标指示,以及融入情境中的浓厚兴趣,亲自动手,学习探索,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包括课下的知识拓展都能使学生获得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具有实践性,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就不能形成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经验。经验是教不会的,只能靠每个人自己在实践中感悟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它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晶,只有在不断的 “做” 和 “思考” 的过程中才能积累起来

    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取多样化的信息,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

    探究经验的获得是一个不断猜想、验证和思辨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开放性的探究情境,引领学生在广阔的数学背景下自由驰骋,学生所积、累的探究经验将更科学、更丰富。

    什么是数学活动经验?就是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数学知识,学生理解了、吸收了、会应用了,这就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举例子是一种非常好的掌握理解知识的一种方法

    在数学中,作为一般的思维形式的判断与推理,以定理、法则、公式的方式表现出来,而数学概念则是构成它们的基础。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技能、发展逻辑论证和空间想象能力的前提。

    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教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积累 “数学化” 的活动经

    数学活动经验必须在有效的教学目标指引下,通过有效的、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实践和思考,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而逐步积累。只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密切联系生活,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学生就一定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最具数学本质的、最具价值的数

    动手操作能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诽得清的现象,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获得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从而积累有效的操作经验。

    探究学习是从学科中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课堂反思是总结经验,形成技能的重要一个环节。每节课都有每节课的学习任务,也就是说每节课学生都会有收获,所以课堂小结就很重要,这是对每节课知识的回顾,也是学生自我的一个评价。再次基础上,不但学生可以积累经验,教师也会得到一定的经验积累。

    课堂结束一定要有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表现怎么样?” 这样一个小结。但这不是形式,可能刚开始学生总结起来会很难,可是只要坚持下去。今天一个学生发言,明天可能就会有两个学生发言…… 慢慢的学生就会总结反思,并在总结反思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积累。

    走弯路也会获得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是属于学生自己的,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就学习群体而言,数学活动经验又具有多样性,因此,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学生的自我反思,也需要与同伴展开积极的交流。

    让孩子多走走 “弯路”,有必要。多抓住孩子的错误资源。教学中,学生的错误结论将会是教师很重要的教学资源

    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仅限于一节课,应有长远的眼光,立足使学生终身受益。在平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和技能技巧,有什么好的经验……

    积累活动经验离不开 “思考” 和 “做”,教师应注意课堂的掌控,应收放自如。

    李敏
    李敏11年前

    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在参与数学活动过程的基础上获得的。没有经历数学活动,就谈不上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加入自己的思考。也就是说,没有经历,一定没有经验。

    用符号可以代替复杂的过程,更简约更形象。那么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积累概括能力,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话语、图片等把繁琐的东西简约化,既节约了时间又加深了印象。

    有效地合作探究活动应成为高效课堂的主流

    一个数学活动经验相对丰富并且善于反思的学生,他的数学知觉必然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增加。

    失败经验与成功的经验同样重要。

    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同等重要。经验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之分,直接经验是学生直接的亲身经历和直接的阅历积累,间接经验是学生通过参观、交流、模仿、阅读和再思考等间接方式获得的经验。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资源。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和数学的学科特点,还是要突出直接经验的积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作了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 “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 “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因此,要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累积,让经验的 “根” 长得更深。

    活动是经验的源泉,经验是活动的提升,活动是学生的喜爱,经验是成长的必须。

    《数学课程标准》在关于课程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 “经历 (感受)、体验 (体会), 探索” 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过程性目标就是强调小学生学习数学应该是一个 “做数学” 的过程,不应该是单纯的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的过程。

    过程性目标就是强调小学生学习数学应该是一个 “做数学” 的过程,不应该是单纯的记数学、背数学、练数学、考数学的过程。

    经验的积累不一定通过一个活动就能建立起来,有时候可能需要多个活动或者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坚持不懈的给予学生活动的机会。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是思维活动的教学。那么包括抽象思维、数学证明、数学解题在内的整个数学教学活动都是 “数学活动”,这样就过于泛化。我理解的 “数学活动经验” 所指的 “活动” 其特定含义主要是对数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形象操作探究活动。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需要丰富有经验背景,如果脱离生活经验,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难度很大,也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积累生活经验太重要了。

    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开放的。数学活动经验不像事实性知识那样 “看得见、摸得着”,而且表述是唯一的。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对某一数学对象的认识是有个性特征的,在认识的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又是多样的,学生的发展也因此而不同。这就决定了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封闭式灌输,而要开放式

    数学活动需要积极地情感意志相伴,这种体验性成分也是学生基本活动经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课堂上孩子积累的不仅是知识、思想方法的经验,还有探索、合作的经验,交流、反思的经验。所以我们要要帮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中,重视数学思想的渗透和数学活动经验积累。

    利用核心问题调动学生活动,通过核心问题的解决过程去提升和发展数学活动经验,将有助于学生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

    经历 “做的经验” 加上大量 “看(观察)” 的经验,学生的数学经验会向 “想(抽象)的经验” 发展。

    复习课也是非常重要的,复习课上好了,对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有更好的作用

    如果教学情境与日后运用知识的情境相类似,那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更容易迁移,更容易转化为数学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尽量多获得一些 “实况性” 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机会,实现 “生活问题数学化” 和 “数学问题生活化”。

    李敏
    李敏11年前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哪些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学生了解一些,但仅凭已有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在这个结合点上产生问题,它最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最能有效地驱使有目的去探究。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取多样化的信息,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锻炼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就可以使学生直接获取感性认识,掌握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借助信息技术设计仿真的环境,创设丰富的画面形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创设课堂教学的活泼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头脑中的 “数学” 往往和成人的理解有不同的含义,数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因此,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数学现实” 出发,通过与教材内容发生交互作用,在教师帮助下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

    例如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手段;时而隐性存在,例如学习者分析数学问题的意识、思想。所以,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既可以是操作层面的经验,也可以是知识层面的经验,更可以是思想、意识、体验的经验。

    从教学内容上看,无论是计算、解决问题、找规律、空间与图形等等都有学生的感官活动,并且在感官的作用下也都可以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所以,数学活动经验无处不在。

    复习阶段,对于知识的整理,我们应该是按专题还是按照单元。复习经历整理、练习、思考、再练习提升内化的过程。

    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更关注过程的教学,“经历过程” 不仅仅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的呈现方式,而且更是指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等。

    肇源古恰杨丹丹对大家说: 21:04:52

    为什么感觉平时学得还可以,但在复习阶段却应用困难,

    这就证明在平时的积累不够过硬,但怎么才能达到完善地积累呢?

    复习阶段孩子们有点反复是正常的,我们不能用一个尺度来衡量每一个孩子。遗忘是正常的,我们平时没有让学生及时的复习,所以复习时感到不可思议。

    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主要包括操作经验、思维活动经验、相互交流的经验

    实际上当学生参与某项数学活动会形成的某种图式是建立在他的认知结构中进行登记,然后开始考虑其逻辑依据,与先前的相关内容发生联系,使得与本人的数学认知结构趋于和谐,当到一定阶段,经验会在他面临不同具体情境时逐步获得反馈消息,以加深经验的体验。

    计划 —— 经历 -- 总结 -- 反思 -- 再应用的意识和能力,不仅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数学活动的体验。作为老师,在进行之前,也是胸有成竹的,“我要让学生获得怎样的体验?有怎样的数学经验提升?这种经验在后续如何用?有何用?” 也是在活动前应该想好的吧?

    经验成为沟通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新的数学学习活动的桥梁。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通过外显的行为操作,对学习材料的第一手直观感受、体验和经验一般是直接经验。

    我觉得动手操作表象的是手,但实际上,出发点在于脑,这就是积累的重中之重。

    这学期我们进行了许多数学活动,开设了数学活动课堂。比如前段时间的 “书市淘宝” 活动。孩子通过列表、计划、活动中的记录,活动后的讨论、分享、反思最后形成文本资料。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发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发现,生活经验丰富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并有效应用数学活动经验

    小学数学知识相当一部分直接来源于日常生活现实,因此,应设计源于实际生活的数学活动,体验其中的 “数学味” 获得相应的数学活动经验。比如说:购物活动、测量活动等。教师要允许学生的失败经验,并不失时机的抓住学生的失败经验加以引导,给他们充分地时间和机会表达自己的经验所得

    数学来源于生活,但生活经验并不是数学活动经验。

    唤醒原有经验,经历经验的重组,形成新的经验并为后续做准备,这就是积累活动经验的目的?

    怎样对经验进行总结、内化、提升?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进行单元复习时,如《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在复习时借助一组算式让学生给算式分类,口算的、笔算的,然后进一步把笔算的算式再细分,以算式为载体复习知识,这样是不是对低年级孩子的复习有帮助?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11ms · UTC 13:23 · PVG 21:23 · LAX 06:23 · JFK 09:23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