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

吴思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205 号会员,加入于 2020-10-22 08:51:42 +08:00
10 G 3 S 40 B
吴思 的最新回复

《数一数(一)》混合式教学设计 (终稿)

四川成都龙泉基地

郑大明名师工作室

成都龙泉驿区向阳桥小学 吴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 19-20 页

学情分析:通过学生课前线上学习 3.0 微课,完成小勾前测,从检测数据中确定本节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深度。在前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个、十、百、千的十进制关系上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从计数单位 “百” 到 “千”,学生的困难主要是生活经验比较少,缺乏对 “千” 这个单位的量感。

学习目标:

  1. 借助计数器拨一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感受一千是九百九十九的后继数,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 借助直观模型小方块,学生通过第二个数数活动 “数小方块” 和观看 3.0 微课片段,体会十进制的位值关系,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 “千”,发展学生的位值概念和数感。

  3. 通过课前在家完成脱离直观模型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的活动,进一步理解千以内数,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完成数数任务,强调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策略性。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感受一千是九百九十九的后计数。

教学难点:操作活动中,直观感受一千有多大,体会十进制的位值关系。

教学准备:大正方体、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昨天大家看微课了吗?(看了)还记得是哪一课吗?(数一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数,好吗?

二、新课

环节一:借助计数器拨一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感受一千是九百九十九的后继数。 9 添 1 是多少? 师:你知道 9 添上 1 是多少呢? 99 添 1 是多少? 师:那 99 添上 1 颗珠子又是多少呢? 999 添 1 是多少? 师:999 添 1 个是多少呢?(一千)到底对不对呢?我们用计数器验证一下。先拨出 999。 【首学】独立拨一拨,999 添 1 是多少? 【互学】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 【群学】学生展示(全班一起拨) 【共学】看来 999 添上 1 真的是一千,那一千究竟有多少呢?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一千。(出示学生数 1000 的图片)下面我们就用手中的学具来数一千。

环节二:借助直观模型小方块,学生通过第二个数数活动 “数小方块” 和观看微课,体会十进制的位值关系,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 “千” 的大小。

师:这是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一个一个小的正方体组成的,你知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谁来猜猜?(生自由发言) 师:要想知道这个大正方体真的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我们需要怎么办?(数一数) 四人小组利用正方体学具开展数数活动 【互学】4 人一组,利用手中学具探究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群学】4 人小组展示数的过程 师:这一片是多少?(100)为什么是一百?()这个大正方体是多少?(1000)为什么是一千?(板书:10 个百是一千) 【共学】小结:10 个一百是一千。 过渡语:刚才孩子们动手数了数方块的个数,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微课中的数法和你的一样吗?(播放 3.0 微课视频) 观看微课总结:通过观看微课,我们知道 10 个一是十,10 个十是一百,10 个一百是一千。

环节三:借助脱离直观模型的数数活动,进一步理解千以内数,在数 100 以内数的经验基础上,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完成数数任务,强调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师:刚才我们通过拨计数器、数方块、看微课,认识了一千,昨晚同学们在家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我们来看一看吧!在听的时候同学们边听边想,他是几个几个数的?(播放视频) 师:听了刚才同学们的数法,你有什么感受? 小结:借助我们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和 “满十进一” 的计数规则很快数出了一千,数数时需要根据数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数单位。 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三、巩固练习(通过小勾测试完成后测)

【教学设计】(4 稿)

学情分析:通过学生课前线上学习 3.0 微课,完成小勾前测,从检测数据中确定本节课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深度。在前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个、十、百、千的十进制关系上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从计数单位 “百” 到 “千”,学生的困难主要是生活经验比较少,缺乏对 “千” 这个单位的量感。

学习目标: 1. 借助计数器拨一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感受一千是九百九十九的后继数,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1. 借助直观模型小方块,学生通过第二个数数活动 “数小方块” 和观看 3.0 微课片段,体会十进制的位值关系,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 “千”,发展学生的位值概念和数感。

  2. 借助脱离直观模型的数数活动,进一步理解千以内数,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完成数数任务,强调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感受一千是九百九十九的后继数。 教学难点:操作活动中,直观感受一千有多大,体会十进制的位值关系。

教学准备:大正方体、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昨天大家看微课了吗?(看了)还记得是哪一课吗?(数一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数,好吗?

二、新课 环节一:借助计数器拨一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感受一千是九百九十九的后继数。 9 添 1 是多少? 师:现在计数器上拨的哪一个数?(9)9 添上 1 是多少呢?(9 添 1 是 10) 99 添 1 是多少? 师:那 99 添上 1 颗珠子又是多少呢?(100)。 999 添 1 是多少?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数,你们先读一读这个数。(九百九十九)你怎么知道它是 999 的?(带着计数单位来解释)请你迅速拨出 999 这个数。谁知道接下来我们又要干嘛了?(999 添上 1)999 添 1 个是多少呢? 【首学】独立拨一拨,999 添 1 个是多少?

【互学】同桌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拨的。

【群学】学生展示(全班一起拨)

【共学】看来 999 添上 1 是一千,那一千究竟有多少呢?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一千。(出示学生数 1000 的图片)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一千,下面我们就用手中的学具来数一千。(板书:数一数)

环节二:借助直观模型小方块,学生通过第二个数数活动 “数小方块”,体会十进制的位值关系,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 “千”。 师:吴老师带来了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一个一个小的正方体组成的,你知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谁来猜猜?(生自由发言) 师:要想知道这个大正方体真的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我们需要怎么办?(数一数) 四人小组利用正方体学具开展数数活动

【互学】4 人一组,利用手中学具探究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群学】4 人小组展示数的过程

【共学】小结:10 个一百是一千。

过渡语:刚才孩子们动手数了数方块的个数,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微课中的数法和你的一样吗?(播放 3.0 微课视频) 观看微课总结:通过观看微课,你知道这一条小方块是怎么来的呢?一条小方块表示一个十。这一片小方块又是怎么来的呢?所以 10 个十是一百。这一个正方体又是怎么来的?10 个百就是一千。

环节三:借助脱离直观模型的数数活动,进一步理解千以内数,在数 100 以内数的经验基础上,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完成数数任务,强调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通过数正方体小模型对一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再来数一个数,好吗? PPT 出示:你能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吗?可以怎样数?(同桌合作)

【首学】独立思考,你可以怎么数?

【互学】同桌合作,一起数一数。

【群学】学生展示数的过程。

【共学】师生小结。 师:刚才吴老师发现同学们数的快慢还真的不一样,先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数一数,好吗? 生 1:一个一个数(板贴) 师:吴老师看到同学们数完以后深深叹了一口气,怎么啦?(太累了) 小结:是有点累,但也很重要,因为吴老师发现有的孩子数到拐弯的时候就有点不敢数了,现在数了一遍,会了吗?(会了) 师:刚才是一个一个数的,谁有其他的方法? 生 2:十个十个数(板贴),数到 997 的时候再一个一个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这个方法都挺快的。 生 3:一百一百地数(板贴) 小结:借助我们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和 “满十进一” 的计数规则很快数出了一千,数数时需要根据数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image.png

image.png

四、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设计第 3 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 19-20 页

学习目标:

  1. 借助计数器拨一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感受一千是九百九十九的后计数,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 借助直观模型小方块,学生通过第二个数数活动 “数小方块” 和观看 3.0 微课片段,体会十进制的位值关系,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 “千”,发展学生的位值概念和数感。

  3. 借助脱离直观模型的数数活动,进一步理解千以内数,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完成数数任务,强调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感受一千是九百九十九的后计数。

教学难点:操作活动中,直观感受一千有多大,体会十进制的位值关系。

教学准备:大正方体、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孩子们,这是什么?(计数器)这是我们数学课上经常要用到的学具计数器,前面我们学习过数数,今天我们再用计数器来数一数,好吗? 二、新课 环节一:借助计数器拨一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感受一千是九百九十九的后计数。 9 添 1 是多少? 师:你能不能在计数器上拨出 9 这个数?(全班操作)谁能告诉我们你是在怎样拨的?(在个位上拨 9 颗珠子)你怎么就知道你是拨的 9 呢?(个位上的 1 颗珠子就是 1 个一,9 颗珠子就是 9 个一)谁愿意上台来拨? 师:9 添上 1 是多少呢?谁愿意上台来拨一拨?你为什么要把个位上的 10 颗珠子退回去,在十位上拨 1 颗珠子呢? 99 添 1 是多少? 师:请你快速拨出 99(边拨边说),你怎么知道拨的是 99?接下来请你给 99 添上 1 个珠子。接下来请一个同学到台上来边拨边说,说一说你是怎么给 99 添上 1 的?刚才你为什么要把十位上的 10 颗珠子退回去?(10 个十是一百) 999 添 1 是多少?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数,你们猜猜?(999)PPT 出示九百九十九。 师:谁会读这个数?我们一起来看频幕上的计数器,看它拨的是不是 999?是吗?你怎么知道的?请你迅速拨出 999 这个数。谁知道接下来我们又要干嘛了?(999 添上 1)请你试一试。谁能到前面来先拨一个 999?添一个应该添在哪一位上?(个位)谁能一边添一边拨?(生展示)那 999 添 1 个是?(1000),你们都是这样拨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数一千,好吗?(板书:数一数) 环节二:借助直观模型小方块,学生通过第二个数数活动 “数小方块”,体会十进制的位值关系,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 “千”。 师:吴老师带来了一个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一个一个小的正方体组成的,你知道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谁来猜猜?(生自由发言) 师:要想知道这个大正方体真的由多少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我们需要怎么办?(数一数) 四人小组利用正方体学具开展数数活动 师:孩子们,你们数出来了吗?是多少个小正方体呢?(一千个)谁愿意上台来数一数? 过渡语:刚才我们把学具拆开了数一数,它是一千,现在我们再一块一块给它拼回去,看看是不是一千个小正方体拼成了大正方体,好吗?(播放 3.0 微课视频) 环节三:借助脱离直观模型的数数活动,进一步理解千以内数,在数 100 以内数的经验基础上,重视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完成数数任务,强调数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师:孩子们,刚才我们通过数正方体小模型对一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再来数一个数,好吗? PPT 出示:你能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吗?可以怎样数?(同桌合作) 师:刚才吴老师发现同学们数的快慢还真的不一样,先请两个同学上台来数一数,好吗? 生 1:一个一个数(板书) 师:吴老师看到同学们数完以后深深叹了一口气,怎么啦?(太累了) 小结:是有点累,但也很重要,因为吴老师发现有的孩子数到拐弯的时候就有点不敢数了,现在数了一遍,会了吗?(会了) 师:刚才是一个一个数的,谁有其他的方法? 生 2:十个十个数(板书),数到 997 的时候再一个一个数。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这个方法都挺快的。 生 3:一百一百地数(板书) 小结:借助我们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和 “满十进一” 的计数规则很快数出了一千,原来计数单位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数数呢。 地数数呢。 三、巩固练习 数学游戏:我摆你说 游戏规则:根据摆出的方块图,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个方块。 四、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设计 2 稿

教学目标: 1. 结合在计数器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 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了解 “个、十、百、千” 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值概念。 3. 结合对比、想象的活动,感受千的大小,初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

教学难点:操作活动中,感受一千有多大,了解 “个、十、百、千” 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大正方体、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他们是我们计数器上可爱的小珠子。一个是戴黄帽子的小黄珠,另一个是戴蓝帽子的小蓝珠,今天它们将会和我们一起来参加数一数的活动。它们在聊什么呢?我们去看一看。 播放微课视频,智慧老人、小黄珠、小蓝珠交流讨论。 二、新课 活动一: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 师:小朋友们,比百位更大的数位是谁呢?(千位),千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一千是怎么来的呀?我们先回忆回忆我们另外的几个计数单位是怎么来的吧!我们认识的第 1 个计数单位是?它所占的这个位置是个位。 9 添 1 个是多少?你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吗?(抽生展示:9-10 的过程)她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去掉个位的 10 颗珠子,然后在十位拨一颗珠子。(板贴:10 个一是 1 个十) 2.99 添 1 个呢?抽生拨计数器,体会满十进一(板贴:10 个十是一百、“满十进一”) 3. 九百九十九添 1 个是多少呢?(播放 3.0 微课视频片段) 首学、互学、群学、共学 小结:我们找到了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 “千”,“千” 所在的这个数位是 “千位”。 活动二:数方块,感受一千有多大。 1. 小黄珠到了更大的数位,可开心啦!这个时候它和小蓝珠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 3.0 微课视频片段)这个大正方体里面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呢?小朋友们,你们可以帮帮它们吗? (1)猜一猜,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2)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方块?(4 人小组,四学活动,限时 6 分钟) 2. 学生展示数的过程。 (1)他怎么数的?有更快的办法吗? (2)先一个一个地数,然后十个十个地数,最后一百一百地数。 (3)看视频后回答问题。(3.0 微课视频片段) ①笑笑怎么做的?多少个小方块变成了 1 条?为什么这样做?(先一个一个地数,10 个一是一十。) ②多少条小方块变成了 1 片?为什么这样做?(1 条有 10 个,就十个十个地数,10 个十是一百。) ③多少片小方块变成了一个大正方体?为什么这样做?(1 片有 100 个,一百一百地数,10 个一百是一千) (4)笑笑借助我们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和 “满十进一” 的计数规则很快数出了一千,原来计数单位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数数呢。 活动三:多种方法数一千 数字地图:可爱的小蓝珠要去小黄珠家玩,只有准确地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才可以顺利到达!你准备怎么数呢? 1. 想一想,你准备怎么数? 2. 试一试,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同桌互学一人数,一人听。) 3. 说一说,你怎么数的?(全班交流) (1)一个一个地数(播放视频) (2)先十个十个地数,再一个一个地数(播放视频) (3)先一百一百地数,再十个十个地数,最后一个一个地数。(播放视频) (4)小朋友用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数数,帮助小黄珠顺利地到达了小蓝珠的家。 三、巩固练习 数学游戏:我摆你说 游戏规则:根据摆出的方块图,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个方块。 四、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 2. 知道 “个、十、百、千” 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一稿:

教学目标: 1. 结合在计数器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 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了解 “个、十、百、千” 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值概念。 3. 结合对比、想象的活动,感受千的大小,初步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

教学难点:操作活动中,感受一千有多大,了解 “个、十、百、千” 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大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两个好朋友,他们是我们计数器上可爱的小珠子。一个是戴黄帽子的小黄珠,另一个是戴蓝帽子的小蓝珠,今天它们将会和我们一起来参加数一数的活动。它们在聊什么呢?我们去看一看。 播放微课视频,智慧老人、小黄珠、小蓝珠交流讨论。

二、新课

活动一: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

师:小朋友们,比百位更大的数位是谁呢?(千位),千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多少?一千是怎么来的呀?我们先回忆回忆我们另外的几个计数单位是怎么来的吧! 1. 我们认识的第 1 个计数单位是?它所占的这个位置是个位。 9 添 1 个是多少?你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吗?(抽生展示:9-10 的过程)她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去掉个位的 10 颗珠子,然后在十位拨一颗珠子。(全世界通用的一种计数原则,十进制,也就是满十进一。不管是哪个数位,只要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所以 10 个一是一十。 2.99 添 1 个呢?抽生拨计数器,体会满十进一(10 个十是一百) 3. 九百九十九添 1 个是多少呢?(10 个一百是一千) (1)学生独立操作。 (2)抽学生展示。 (3)我们找到了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 “千”,“千” 所在的这个数位是 “千位”。 2. 借助计数器一个一个地数,从九百九十数到一千。 生独立数→展示。

活动二:数方块,感受一千有多大。

  1. 小黄珠到了更大的数位,可开心啦!这个时候它和小蓝珠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吧!(3.0 微课视频片段)这个大正方体里面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呢?小朋友们,你们可以帮帮它们吗? (1)猜一猜,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2)想一想,你准备怎么数呢?(2-3 名学生说想法) (3)数一数,有多少个小方块?(限时 6 分钟)
  2. 学生展示数的过程。 (1)他怎么数的?有更快的办法吗? (2)先一个一个地数,然后十个十个地数,最后一百一百地数。 (3)看视频后回答问题。(3.0 微课视频片段) ①笑笑怎么做的?多少个小方块变成了 1 条?为什么这样做?(先一个一个地数,10 个一是一十。) ②多少条小方块变成了 1 片?为什么这样做?(1 条有 10 个,就十个十个地数,10 个十是一百。) ③多少片小方块变成了一个大正方体?为什么这样做?(1 片有 100 个,一百一百地数,10 个一百是一千) (4)笑笑借助我们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很快数出了一千,原来计数单位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数数呢。

活动三:多种方法数一千

数字地图:可爱的小蓝珠要去小黄珠家玩,只有准确地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才可以顺利到达!你准备怎么数呢? 1. 想一想,你准备怎么数? 2. 试一试,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同桌一人数,一人听。) 3. 说一说,你怎么数的?(全班交流) (1)一个一个地数 (2)先十个十个地数,再一个一个地数 (3)先一百一百地数,再十个十个地数,最后一个一个地数。 (4)小朋友用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数数,帮助小黄珠顺利地到达了小蓝珠的家。

三、巩固练习 数学游戏:我摆你说 游戏规则:根据摆出的方块图,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个方块。 四、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 2. 知道 “个、十、百、千” 之间的关系。

选课思考: 在 100 以内数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数数的活动经验,对计数单位 “个”“十”“百” 也具备初步的认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学生的数感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大数的认识中,学生的困难主要是生活经验比较少,对大数的实际意义缺乏感性认识。希望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去弥补学生对大数实际意义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的突破教学重难点是本节课的选课初衷。 教材分析: 在一年级学习了 100 以内数的基础上,本节内容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千”,进一步感受位值概念、数位间的十进关系,发展数感。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千以内的数接触较少,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科书重视运用计数器和方块模型,帮助学生体会数的关系与意义;重视通过现实素材的对比,帮助学生感受大数。第一个问题由拨计数器的情境出发,从序数的角度,由千以内的数和一千之间的关系引出对 “千” 的认识。第二个问题结合拼摆小方块的活动,体会 “个”“十”“百”“千” 之间的十进关系,直观感受 “千” 的大小。第三个问题结合数数活动进一步感受 “千” 的意义。同时,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 “千” 的认识,教科书还安排了 “试一试”,结合估计和对比想象的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

通过边拨边说组成的活动让学生明确只要知道各个计数单位的个数,就能表示出这个数,在揭示度量本质的同时,深化学生对数概念本质的理解,增强度量意识。学生是学习知识的主体,在练习中不仅可以巩固新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会书写、会表达、会倾听的习惯。

任何事物都具有可以用自身的一个部分为 “尺度” 标准,来进行度量这样一个共同属性。事物的这种能够度量的属性就是事物的量。度量时产生的次数,用文字符号表示出来就是数。

 因此说:数是刻划、表达量大小的概念名称,数是由度量产生的。我们生活中运用的数数、称重、尺量、计时、计算等都是一种用形象思维代替了具体操作的度量。

这次的悦读活动主题是 “度量”,对于这个词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从自己还是学生时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概念,陌生是因为对这个概念从未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更没有去挖掘教材中相关的内容。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对 “度量” 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以后的教材解读中可以尝试从 “度量” 这个角度去思考并进行教学设计,相信会有不一样的课堂呈现,感谢组委会!

度量的本质在于表示事物某些指标的顺序.人之所以能够进行度量,并且能够对度量单位得到广泛共识,是基于人的两个先天本能,这就是对数量多少的感知和对距离远近的感知 1,这两个先天本能是人能够理解和研究数学的思维基础,这两个先天本能应当作为数学教育的出发点,也应当成为数学认识论和数学哲学的前提.非常遗憾的是,似乎还没有文献从认识论的角度讨论过这个问题,即便可以认为这个问题是认识论的根基.过去的哲学过分关注形而上,或者说过分关注那些观念上的东西,而不关注 “人为什么可以” 这样的更为现实的问题.

今天阅读了黑龙江省李娜老师《下课啦》一课的教学设计,激起了我的思绪。这节课我曾经在不同的班级讲过三四遍,也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通过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总结比高矮、比长短的方法。我觉得自己已经做的很好了,但是通过这次的学习,突然发现我以前的教学只是在:为了活动而创设活动,忽略了度量的本质。在这节课中,无论比高矮还是比长短,其实就是让学生初次感知、了解怎样度量度长度,而长度的度量是需要借助工具进行的。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用到统一的度量工具尺子,那么在这节课中,学生所用到的度量工具就是自己的身高、跳绳、步长或是格子等,度量时要保持起点一致,度量工具统一,至此对这节课我才豁然开朗。

对于《古人计数》的内容,我的理解是:本节课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数学史中古人计数的内容,创设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受到原本的度量单位不能满足实际生活中的需要,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建立起小棒、计数器和符号之间的联系,通过数一数、捆一捆、拨一拨的活动建立十进制数位概念,初步体会数位,形成 “10 个一就是 1 个十” 的直观表象。基于此,本节课我在设计时以问题为导向,以小组合作为媒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践探究中培养思维,致力于启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度量观念。

通过花生生长与收成的情境故事,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多视角连接孩子们的生活化知识(花生如何生长),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通过淘气和笑笑帮老爷爷猜(估),然后自己有根据的猜(估),来建立孩子估的量感。在猜(估)的过程中层层剥茧,得出结论:要准确知道花生的数量,需要具体的(度量单位)数一数。在估的基础上数,提高了数数进程中思考的要求。


度量概念作为数学概念的一种,它的教学始于学生的活动,是学生从活动到活动经验的提取、感知、形成表象的过程,因而数学活动的度量概念在学习中是难舍难分的。度量概念与一般数学概念获得的心理过程及教学特征有所不同,称之为度量性概念,度量性概念既包括了反映度量单位的概念,也表示了两个事物进行差异性量化的概念。

《数一数》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数量度量过程中形成的度量单位是人通过抽象得到的,是人思维的结果,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采用小棒对应的方法进行数数,在数数过程中体会度量单位十” 的方便快捷,认识度量单位 “百”,进一步体会 100 以内的数的意义,及计数单位 “一”“十”“百” 之间的关系,进而发展数感。

《古人计数》11~20 各数的认识这一内容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并把这份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在这节课里,学生已基本上能数出数量在 11~20 之间的物体个数,读数,数的顺序和大小,因此确定这节课重点辅导直观地了解 11~20 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数感。

度量的本质在于表示事物某些指标的顺序.人之所以能够进行度量,并且能够对度量单位得到广泛共识,是基于人的两个先天本能,这就是对数量多少的感知和对距离远近的感知 1,这两个先天本能是人能够理解和研究数学的思维基础,这两个先天本能应当作为数学教育的出发点,也应当成为数学认识论和数学哲学的前提.非常遗憾的是,似乎还没有文献从认识论的角度讨论过这个问题,即便可以认为这个问题是认识论的根基.过去的哲学过分关注形而上,或者说过分关注那些观念上的东西,而不关注 “人为什么可以” 这样的更为现实的问题.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20:38 · PVG 04:38 · LAX 13:38 · JFK 16:38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