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晨蕾

叶晨蕾

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8261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9-02 11:05:14 +08:00
9 G 99 S 35 B
叶晨蕾 的最新回复

让概念回归数学本质,抓住 “一条封闭的线的长度” 来构建周长的概念,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 “周长”,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数学的本质在于度量,量感来自于度量,从度量的角度,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数量是度量的结果,所以 “量感” 是对数量进行度量过程或度量结果的感知与感受。

周长和面积密不可分,作为 “周长的认识 " 第一课时,我们要先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各种有效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感悟图形的周长是这个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度。因为周长只能用于二维图形上,它和面积总是同时出现在一个物体上的,所以它们是两个易混淆的概念。认识周长不能只孤立地认识周长,应该将其与面积进行区别。

“量” 起源于 “量”,在实际生活中用测量培养学生的 “量感”,进一步明确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李老师让学生经历了比、想、找、画、移,建立了厘米的概念,在逐步的探究中掌握了用尺子测量的方法,比较准确的描述 1 厘米有多长,使学生快乐学习,形式数感。

通过学生已有转化的经验,将圆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给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建议将面积与周长进行区分,从而更清晰的认识圆的面积是指边线里面的部分。

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量感体验,真正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必然联系,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

学生量感的培养主要依靠直接经验,本节课在摸、测、估等环节中让学生逐步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进行方法优化,形成认知。在测量环节,可否提供学生更多材料,让学生经历思考、筛选材料的过程,加深对周长测量本质的认识。

量感是一种感性认识,而感性认识是感觉器官对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亲身参与测量活动,亲身去体验有多长,而获得对 “量” 的独特感受,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 “量”,发展学生的 “量感”。在比较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一方面,加深对这些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了解这些方法的异同,体会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更方便简洁。

教学设计合理,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长度量感的建立。并且在毕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密切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重视动手操作,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毕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测量厘米,让学生首先对厘米有一个直观的感知。在通过几个 1 厘米的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长度的量感。教学设计合理,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长度量感的建立。并且在毕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密切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重视动手操作,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惠济区毓秀路实验小学楚肖杰 弋老师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 —— 培养估计意识,建立度量观念;想一想,算一算 —— 类比迁移,深化度量意识;说一说,再验证 —— 探索计算方法,体会度量本质;(四)实际应用 —— 灵活应用,学会学习多种教学设计调动了学生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老师课堂激情高,教学环节紧凑,合理把握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有效的合作交流和自主探索,把一节枯燥的计算课上的很精彩

一米这个长度量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但都没有提名叫响,所以本节课让孩子们清晰一米的具体长度后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寻找一米。

关于   ·   FAQ   ·   API   ·   我们的愿景   ·   广告投放   ·   感谢   ·   实用小工具   ·   139 人在线   最高记录 139   ·     选择语言  ·     选择编辑器
创意教育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education
VERSION: 2c477f2 · 9ms · UTC 05:11 · PVG 13:11 · LAX 22:11 · JFK 01:11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