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11mo2新世纪小学数学论坛 第 5779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3-29 15:00:51 +08:0010 7 0 |
【2021 秋】河南郑州惠济基地 弋丽娜 3 上《长方形周长》展示大赛-2021 • an11mo2 • 3年前 • 最后回复来自 毓秀路实验小学楚肖杰 | 158 |
3年前 回复了 18736091870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2 › 【2022 春】河南郑州惠济基地 李素旭 4 下 《字母表示数》 |
结合前侧分析学情,根据后侧适当调整,逐步引导学生在种子课上,感受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3年前 回复了 18736091870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2 › 【2022 春】河南郑州惠济基地 李素旭 4 下 《字母表示数》 |
本节课环节设计完整且清晰,兼顾到学生的整体能力发展,让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进一步提高。
3年前 回复了 18736091870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2 › 【2022 春】河南郑州惠济基地 李素旭 4 下 《字母表示数》 |
从学情实际出发,深挖教材,为学生渗透用字母表示数的意识后,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关系,突破本节课难点
3年前 回复了 an11mo2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河南郑州惠济基地 弋丽娜 3 上《长方形周长》 |
首先,老师的语言要精准简练,通过团队研讨发现,老师的部分语言指向不够明确。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清楚地呈现要求,更能让学生明白自己需要做什么。 其次,老师不要人为的拔高数学难度,比如: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长方形,量一量再算一算它的周长。原本意图是发展学生的测量意识,让学生动手量。但是,既然在方格里画了,而且指明每格长度为 1 厘米,学生只用数就行了不用人为的为了量而测量。相对应的,在计算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的时候,没有方格纸的时候,学生需要动手量一量,算一算。
3年前 回复了 an11mo2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河南郑州惠济基地 弋丽娜 3 上《长方形周长》 |
3年前 回复了 an11mo2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河南郑州惠济基地 弋丽娜 3 上《长方形周长》 |
《 长方形周长》第三稿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在本单元第一课时 “什么是周长” 中,学生对周长的实际意义也有了一定的理解,积累了测量图形周长的活动经验。因此,本节课中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不难,但是能否真正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能否正确利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学生在 “做” 和 “思考” 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学习目标】
1.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策略多样化。
3. 在测量、计算、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难点: 运用长方形周长知识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评价任务】
1. 通过思考 1、思考 2,学生完成活动 1、活动 2,学生能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意义,并正确计算,感受度量思想。
2. 通过思 3、思考 4,完成活动 3、活动 4,掌握计算周长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
3. 通过思考 5、思考 6,完成活动 5、活动 6,理解周长的意义,提升运用度量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长方形的周长》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三课时,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和理解周长意义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学习的,其内容包括长方形的周长与正方形的周长。本课教材没有出现周长的计算公式,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层层探究与思考,逐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实际意义,着重突出计算图形周长计算的一般方法,这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有关知识打下基础,从一般到特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为此,教材围绕三个问题串设计了四个学习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 “量一量,算一算,说一说” 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第二个活动也是通过 “量一量,算一算,说一说”,来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时,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动手量一量的过程,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量感经验,学生不同的计算方式恰是学生不同思维方式的呈现,在相互交流对比的过程中,结合算式逐渐明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实际意义以及算法的合理、方便、简洁性。第三个活动是归纳、总结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前两个活动中有了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探究基础,学生尝试总结长方形类、正方形类周长的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并肯定学生的合理猜想,再让学生再次动手去验证,从而确定结论,认同周长计算方法多样化,但为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不总结公式。第四个活动是灵活运用长方形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与量感意识去分析数学问题,理解墙与长方形长、宽之间的关系,再结合几何直观,一方面学生能体会长方形周长的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能结合图形进一步体会度量思想。
2. 相关的资源:
①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依托课件直观呈现平面图形,并实现从实物情境抽象出平面图形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②长方形、正方形练习单、直尺的准备,让学生经历动手量一量的过程,探索计算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积累计算周长的直接经验。(量 —— 算 —— 说 —— 应用)
③让学生在练习单上画出一面靠墙时栏杆的围法,结合几何直观降低学生理解 “靠墙” 的难度,数形结合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运用长方形周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时的学习基本按教材编排的问题串进行: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 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归纳总结 —— 应用长方形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4.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会采用合适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并能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探究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会学习的能力。围绕学习目标和教材编排的四个问题串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是让学生经历从 “建立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概念表象”——“探索计算方法、体会度量本质”——“体会数量本质,加深意义理解” 的过程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请观察这个图形,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征?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呢?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长方形的特征及周长的意义,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量一量、算一算 —— 丰富测量经验,建立度量观念
思考 1: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呢?需要借助工具动手量一量、再算一算。
活动 1:(1)学生独立测量并算一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2)小组合作探究。
(3)全班交流结果和方法。
(4)呈现多样化方法,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
(5)提出问题,你对哪种方法还有疑惑?
师再次强调长方形周长意义以及计算长方形周长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长方形周长意义的基础上,直接让学生对长方形的周长进行测量并计算,让学生获得测量的直接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有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最后再引导通过对多种方法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深刻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理解其计算方法。】
(二) 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 —— 类比迁移,深化度量意识
思考 2:现在从这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请你估一估,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大约是多少?估测的结果是否合理呢,我们需要进行算一算。
活动 2:(1) 学生结合测量经验以及量感得出估测的结果。
(2)学生尝试独立测量、计算。
(3)同桌交流想法。
师深化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设计意图:题目设计是从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借助几何图形直观感受长方形周长与正方形周长之间的联系。进而合理估测长方形的周长,培养学生的量感,发展空间观念;学生根据长方形周长的理解经验,尝试独立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体会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三)说一说,再验证 —— 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积累活动经验
思考 3: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活动 3: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思考 4: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都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呢?
活动 4: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 1 个长方形和 1 个正方形,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小正方形边长看作 1 厘米),验证结论。
师引导从一般到特殊理解长方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在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意义、掌握它们算法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总结,并进一步体会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再根据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验证结论,积累活动经验。】
(四)实际应用 —— 灵活应用,学会学习
思考 5:淘气想用栏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蔬菜园,长是 6 米,宽是 4 米。需要多长的围栏?
活动 5: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全班分享。
思考 6:淘气想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蔬菜园,长是 6 米,宽是 4 米。可以怎么围?分别需要多长的围栏?
活动 6:(1)说一说对 “靠墙” 的理解。
(2)画一画,尝试独立计算。
(3)集体交流做法,说一说它们的异同。
(4)订正完善,总结得失。
师提醒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考虑不同围法,学会借助图形分析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实际问题采用分层设计,先从一般围法再到靠墙围栏,降低学生对 “靠墙” 理解的难度,结合靠墙与不靠墙围法的区别,再通过画一画的方式理解,切实感知长方形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又因为墙的长度信息,造成围成的方案有两种,为学生的探究再增加了一层挑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集体交流,逐步感受思考问题的完整性与全面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三、 回顾总结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是如何学习长方形的周长的?你有哪些新的思考或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关于本节课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四、 巩固提升
量一量,再算出图形的周长。
2. 淘气用一根 40 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正方形,你知道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吗?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周长
3年前 回复了 an11mo2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河南郑州惠济基地 弋丽娜 3 上《长方形周长》 |
第二稿教学设计反思
1. 在对学生做过前测,仔细分析学情后,本节课我们依旧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但是调整了估测的时机。在学生获得探究长方形周长经验的基础上,才进一步估测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在估测中,学生不是盲目的估测,而是有了长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一步估测。学生通过动画展示,能直观感知正方形周长与正方形周长之间的变化关系,会明白正方形的周长跟长方形相比是短了,那少了多少呢,学生这时进行的是合理估测对比,在彼此交流想法的过程中,也为学生进一步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理清思路。
2. 在长方形周长的探究过程中,基于前侧,基于学情,学生对周长的意义、对长方形周长的理解比较轻松,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容易顾此失彼。因此我们设计采用进阶式思维,先让学生形成普通长方形的围法求出篱笆的长度,再进一步给出一堵长度均长于长和宽的墙,让学生思考一靠墙篱笆可以怎么围,学生基于之前的经验可以较容易考虑到,其中的一条长和一条宽分别都可能靠墙,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也为学生真正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再做引导与巩固。
3年前 回复了 an11mo2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河南郑州惠济基地 弋丽娜 3 上《长方形周长》 |
《 长方形周长》第二稿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在本单元第一课时 “什么是周长” 中,学生对周长的实际意义也有了一定的理解,积累了测量图形周长的活动经验。因此,本节课中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不难,但是能否真正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能否正确利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学生在 “做” 和 “思考” 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学习目标】
1.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策略多样化。
3. 在测量、计算、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难点: 运用长方形周长知识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评价任务】
1. 通过思考 1、思考 2 和思考 3,学生完成活动 1、活动 2 和活动 3,学生能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意义,并正确计算,感受度量思想。
2. 通过思考 4、思考 5,完成活动 4、活动 5,掌握计算周长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
3. 通过思考 6、思考 7,完成活动 6、活动 7,理解周长的意义,提升运用度量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长方形的周长》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三课时,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和理解周长意义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学习的,其内容包括长方形的周长与正方形的周长。本课教材没有出现周长的计算公式,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层层探究与思考,逐步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实际意义,着重突出计算图形周长计算的一般方法,这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有关知识打下基础,从一般到特殊,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为此,教材围绕三个问题串设计了四个学习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 “量一量,算一算,说一说” 探索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第二个活动也是通过 “量一量,算一算,说一说”,来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时,让每个学生都经历动手量一量的过程,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量感经验,学生不同的计算方式恰是学生不同思维方式的呈现,在相互交流对比的过程中,结合算式逐渐明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实际意义以及算法的合理、方便、简洁性。第三个活动是归纳、总结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在前两个活动中有了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探究基础,学生尝试总结长方形类、正方形类周长的计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并肯定学生的合理猜想,再让学生再次动手去验证,从而确定结论,认同周长计算方法多样化,但为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不总结公式。第四个活动是灵活运用长方形周长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提供的数学信息,学生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与量感意识去分析数学问题,理解墙与长方形长、宽之间的关系,再结合几何直观,一方面学生能体会长方形周长的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能结合图形进一步体会度量思想。
2. 相关的资源:
①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依托课件直观呈现平面图形,并实现从实物情境抽象出平面图形的动态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
②长方形、正方形练习单、直尺的准备,让学生经历动手量一量的过程,探索计算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积累计算周长的直接经验。(量 —— 算 —— 说 —— 应用)
③让学生在练习单上画出一面靠墙时栏杆的围法,结合几何直观降低学生理解 “靠墙” 的难度,数形结合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运用长方形周长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时的学习基本按教材编排的问题串进行: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 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归纳总结 —— 应用长方形周长解决实际问题
4.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会采用合适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并能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探究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会学习的能力。围绕学习目标和教材编排的四个问题串设计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是让学生经历从 “建立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概念表象”——“探索计算方法、体会度量本质”——“体会数量本质,加深意义理解” 的过程突出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请观察这个图形,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有哪些特征?什么是长方形的周长呢?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长方形的特征及周长的意义,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量一量、算一算 —— 丰富测量经验,建立度量观念
思考 1: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呢?需要借助工具动手量一量、再算一算。
活动 1:(1)学生独立测量并算一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2)独立尝试其他算法。
(3) 交流结果和方法。
(4)呈现多样化方法,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
(5)提出问题,你对哪种方法还有疑惑?
师再次强调长方形周长意义以及计算长方形周长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长方形周长意义的基础上,直接让学生对长方形的周长进行测量并计算,让学生获得测量的直接经验,发展学生的量感;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有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最后再引导通过对多种方法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深刻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理解其计算方法。】
(二) 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 —— 类比迁移,深化度量意识
思考 2:现在从这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请你估一估,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大约是多少?
活动 2: 学生结合测量经验以及量感得出估测的结果。
思考 3:估测的结果是否合理呢,我们需要进行验证。
活动 3:(1)学生尝试独立测量、计算解决问题。
(2)同桌交流想法。
师点拨正方形周长的几种算法间的联系,深化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设计意图:题目设计是从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而不是直接给出一个正方形去探究周长,是希望学生能借助几何图形,直观感受到长方形周长与正方形周长之间的联系,进而合理估测长方形的周长,提高学生的量感,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根据长方形周长的理解经验,尝试独立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体会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三)说一说,再验证 —— 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积累活动经验
思考 4: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活动 4: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思考 5:其他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不是也适合这些方法呢?
活动 5: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 1 个长方形和 1 个正方形,先量一量,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小正方形边长看作 1 厘米),验证结论。
师引导从一般到特殊理解长方形的周长。
【设计意图:在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意义、掌握它们算法的基础上,进行归类总结,并进一步体会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再根据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验证结论,积累活动经验。】
(四)实际应用 —— 灵活应用,学会学习
思考 6:淘气想用栏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蔬菜园,长是 6 米,宽是 4 米。需要多长的围栏?
活动 6: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全班分享。
思考 7:淘气想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蔬菜园,长是 6 米,宽是 4 米。可以怎么围?分别需要多长的围栏?
活动 7: (1)说一说对 “靠墙” 的理解。
(2)画一画,尝试独立计算。
(3)集体交流做法,说一说它们的异同。
(4)订正完善,总结得失。
师提醒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考虑不同围法,学会借助图形分析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实际问题采用分层设计,先从一般围法再到靠墙围栏,降低学生对 “靠墙” 理解的难度,结合靠墙与不靠墙围法的区别,再通过画一画的方式理解,切实感知长方形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又因为墙的长度信息,造成围成的方案有两种,为学生的探究再增加了一层挑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集体交流,逐步感受思考问题的完整性与全面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三、 回顾总结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是如何学习长方形的周长的?你有哪些新的思考或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关于本节课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四、 巩固提升
量一量,再算出图形的周长。
2. 淘气用一根 40 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正方形,你知道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吗?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周长
3年前 回复了 an11mo2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河南郑州惠济基地 弋丽娜 3 上《长方形周长》 |
第一稿反思
在基于课标、学习目标、教材编排意图、学情等情况下进行了第一次教学设计,并结合评论区老师们的思考建议,团队内四位老师针对这节课进行研讨,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思:
一、对学生估测意识的渗透与培养。 虽然教材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没有专门设计估测的教学环节,但是估测是测量的一部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教师用书在样题设计中,有涉及到考查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估测能力,因此在本节课设计中,我们加入了估测环节。但是通过多次研讨发现,对长方形周长进行估测的基础是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而第一环节先让估测,基于学情会增加难度,且与后面进行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究重复。因此,我们还需要调整设计。
二、结合实际情境进阶式突破难点。 根据对问题串第四个问题提供的情境和需要学生灵活解决的实际问题分析,学生对靠墙围篱笆的生活经验比较贫乏。设计中,让学生通过想象的方式理解 “靠墙” 的含义,但是一面靠墙后可以产生有不同的围法对学生挑战较大。通过团队研讨,这个知识点是一个重点难点,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而是应该有一个更合理的设计,让学生有层次的理解靠墙的含义,当学生语言描述有困难时,可以借助几何图形直观表示。接下来,我们会继续认真研讨并反思。
3年前 回复了 an11mo2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河南郑州惠济基地 弋丽娜 3 上《长方形周长》 |
《 长方形周长》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周长的意义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学习的,本课教材标题是 “长方形的周长”,其内容包括长方形的周长与正方形的周长。教材没有出现周长的计算公式,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四个问题的层层探究与思考,逐步理解长方形周长的实际意义,着重突出计算周长的一般方法,这也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在本单元第一课时 “什么是周长” 中,学生对周长的实际意义也有了一定的理解,积累了测量图形周长的活动经验。因此,本节课中学生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不难,但是能否真正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能否正确利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学生在 “做” 和 “思考” 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究。
【学习目标】
1.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策略多样化。
3. 在测量、计算、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理解并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学习难点: 在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算法中,进一步提升学生会学习的能力。
【评价任务】
1. 通过思考 1、思考 2 和思考 3,学生完成活动 1、活动 2 和活动 3,学生能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意义,并正确计算,感受度量思想。
2. 通过思考 4、思考 5,完成活动 4、活动 5,掌握计算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的度量意识。
3. 通过思考 6,完成活动 6,理解周长的意义,提升运用度量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请大家回忆,我们都学过与长方形有关的哪些知识?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复习长方形的特征及周长的意义,为本节课的探究学习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一)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 —— 培养估计意识,建立度量观念
思考 1:估一估,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大约有多少厘米?说一说你的理由。
活动 1:学生结合学习经验以及量感得出估测的结果。
思考 2:估测出的长方形周长是否合理?我们需要量一量、算一算。
活动 2:学生独立测量并算一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尝试其他算法。
交流结果和方法。
方法多样化,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
提出问题,你对哪种方法还有疑惑?
师再次强调长方形周长意义以及计算长方形周长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对长方形的周长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量感,合理的估算还能帮学生梳理周长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有利于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最后再引导通过对多种方法的比较分析,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周长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方法。】
(二) 想一想,算一算 —— 类比迁移,深化度量意识
思考 3:现在从这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活动 3: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同桌交流想法及方法。
师点拨正方形周长的几种算法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题目设计是从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而不是直接给出一个正方形去探究周长,是希望学生能借助几何图形,直观感受到长方形周长与正方形周长之间的联系;学生根据长方形周长的理解经验,尝试独立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体会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
(三)说一说,再验证 —— 探索计算方法,体会度量本质
思考 4: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活动 4: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思考 5:其他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不是也适合这些方法呢?
活动 5:在方格纸上分别画出 1 个长方形和 1 个正方形,先量一量,再算一算它们的周长(小正方形边长看作 1 厘米),验证结论。
师深化学生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的理解。
【设计意图:在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意义、掌握它们算法的基础上,由特殊到一般进行归类总结,并进一步体会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再根据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进一步验证结论,积累活动经验。】
(四)实际应用 —— 灵活应用,学会学习
思考 6:淘气想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蔬菜园,长是 6 米,宽是 4 米。可以怎么围?分别需要多长的围栏?
活动 6:说一说对 “靠墙” 的理解。
画一画,尝试独立计算。
集体交流做法,说一说它们的异同。
订正完善,总结得失。
师提醒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考虑不同围法,学会借助图形分析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实际问题的设计淡化了学生对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固有记忆,学生需要通过画一画的方式降低理解的难度,再结合生活经验感知长方形周长在实际生活中的灵活应用;又因为围成的方案有两种,为学生的探究再增加了一层挑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集体交流,逐步感受思考问题的完整性与全面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三、 回顾总结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我们是如何学习长方形的周长的?你有哪些新的思考或收获?你还有什么疑惑吗?关于本节课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四、 巩固提升
1. 量一量,再算出图形的周长。
2. 淘气用一根 40 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了一个正方形,你知道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吗?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周长
3年前 回复了 an11mo2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河南郑州惠济基地 弋丽娜 3 上《长方形周长》 |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学会学习 —— 发展学生 “量感” 的学习方式的探索”,发展学生的量感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量感的培养是一个较长期的、反复体验、不断矫正的过程,与学生的习得经验有关。“长方形的周长” 一课内容,结合估测、测量、计算等活动,通过 “做” 与 “思考”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长度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会学习,丰富量感的直观体验。 研读教材,本节课内容主要是探索并理解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是在学生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理解周长的实际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通过四个学习活动的设计,由特殊到一般,循序渐进突破重难点,让量感在课堂中自然生长。
3年前 回复了 an11mo2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河南郑州惠济基地 弋丽娜 3 上《长方形周长》 |
量感:主要是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其度量大小的直观感知,是对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粗细等量态的感性认识。量感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理解量的概念,加强对数量的感知,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估算、估测能力,将生活的量感逐步转变为数学的量感,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3年前 回复了 an11mo2 创建的主题› 展示大赛-2021 › 【2021 秋】河南郑州惠济基地 弋丽娜 3 上《长方形周长》 |